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4091发布日期:2024-04-18 11:29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活装饰用品,尤其涉及到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


背景技术:

1、传统的门联的形式比较单一,且自身无法发光,只能在白天有光照的前提下才能被欣赏到,在夜晚没有光源的情况下很难被看到,为新春佳节增加喜庆气氛的功能有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传统的门联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提高门联的功能性是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可在门联上实现发光效果,解决了现有门联形式单一的问题,提高了门联的观赏性。

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包括底板、面板、光纤丝、光纤灯头、控制器和电源,所述光纤丝固定在底板上且排列成图案或文字造型,所述光纤丝与光纤灯头连接,所述光纤灯头、控制器和电源之间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光纤灯头的亮灭,所述面板安装在底板上,且在面板上沿着光纤丝的排列路径设置有镂空槽或者设置有透光板。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纤丝排列成文字造型,且沿着文字造型边缘进行排列。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除镂空槽或者透光板的其余部分采用不透光材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纤丝通过粘胶或者卡钉固定在底板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通过螺丝、卡扣或者粘胶安装在底板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纤丝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反光膜。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还电性连接有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用于获取启闭信号并传输到控制器以控制光纤灯头的亮灭。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元件为声控传感器、光控传感器或者接近传感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有充电模块。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纤丝与光纤灯光实现发光效果,改变了传统的纸质门联结构,使门联在晚上能够自行发光,以提高观赏性;

13、2、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纤丝进行发光,相比于led灯串,其更加节能省电,同时采用光纤灯光进行单光源发光,便于维修更换,此外光纤丝还具有体积小、柔软易布置,不易于损坏的特点;

14、3、本实用新型采用面板与底板两层结构的方式,利用面板对光纤丝的扩散光进行遮挡,使光线只透过面板的镂空槽或者透光板进行照射,其所形成的发光图案或者字体显得锐利通透,视觉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面板、光纤丝、光纤灯头、控制器和电源,所述光纤丝固定在底板上且排列成图案或文字造型,所述光纤丝与光纤灯头连接,所述光纤灯头、控制器和电源之间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光纤灯头的亮灭,所述面板安装在底板上,且在面板上沿着光纤丝的排列路径设置有镂空槽或者设置有透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丝排列成文字造型,且沿着文字造型边缘进行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除镂空槽或者透光板的其余部分采用不透光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丝通过粘胶或者卡钉固定在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通过螺丝、卡扣或者粘胶安装在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丝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反光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电性连接有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用于获取启闭信号并传输到控制器以控制光纤灯头的亮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元件为声控传感器、光控传感器或者接近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有充电模块。


技术总结
一种光纤式发光门联,包括底板、面板、光纤丝以及电性连接的光纤灯头、控制器和电源,光纤丝固定在底板上且排列成图案或文字造型,光纤丝与光纤灯头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光纤灯头的亮灭,面板安装在底板上,且在面板上沿着光纤丝的排列路径设置有镂空槽或者设置有透光板。门联通过光纤丝与光纤灯光实现发光效果,改变了传统的纸质门联结构,使门联在晚上能够自行发光,以提高观赏性,同时,门联采用光纤丝进行发光,相比于LED灯串,其更加节能省电,同时具有体积小、柔软易布置,不易于损坏的特点,此外,利用面板对扩散光进行遮挡,使光线只透过面板的镂空槽或者透光板进行照射,其所形成的发光图案或者字体显得锐利通透,视觉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高仲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仲华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