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19797发布日期:2024-05-17 12:4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显示面板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个人电脑、汽车导航仪等电子设备,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等不可或缺的设备。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2、通常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设置有复位模块,可以对像素电路中的节点进行复位,提高节点电位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但是,在复位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电流,产生较大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降低复位过程中的功耗。

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

3、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模块、复位模块和自举模块;

4、驱动模块用于选择性向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

5、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晶体管;复位模块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自举模块包括第一自举电容;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接收第一固定信号;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自举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第一自举电容的第二极板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于第一节点;

6、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复位阶段;在复位阶段,第一复位晶体管导通,第一自举电容根据第一固定信号,拉低或抬高第一节点的电位。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复位晶体管和第一节点之间设置自举模块的第一自举电容,可以在复位阶段,利用第一自举电容的自举作用,使得第一节点的电位快速发生变化,减小第一节点与第一固定信号之间的压差,从而减小流经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电流,无需通过较大的电流即可快速给第一节点充电,使得第一节点快速复位为所需要的电位,有利于降低功耗;另外,利用第一自举电容的电容特性,可以在第一节点复位后,隔绝电流,有利于低功耗,且无需持续的电流给第一节点充电,仍能够维持第一节点的电位,从而能够提高像素电路的可靠性,进而在将该像素电路应用于显示面板时,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9、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写入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写入模块和补偿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举模块还包括第一自举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固定信号的电位为所述驱动晶体管的使能电位时,所述第一自举晶体管的沟道类型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发光控制模块;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在导通时,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向所述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接收第一扫描信号;所述写入晶体管的栅极接收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一自举晶体管的栅极接收第三扫描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发光控制模块;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在导通时,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向所述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于第四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举模块还包括第二自举晶体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举晶体管沟道类型为n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发光控制模块;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在导通时,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向所述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存储模块;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模块、复位模块和自举模块;驱动模块用于选择性向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晶体管;复位模块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自举模块包括第一自举电容;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接收第一固定信号;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自举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第一自举电容的第二极板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于第一节点;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复位阶段;在复位阶段,第一复位晶体管导通,第一自举电容根据第一固定信号,拉低或抬高第一节点的电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降低功耗,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晋,杨康鹏,叶政宇,陆海超,陈文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