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动手操作的教具。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各种教具、玩具和学具种类繁多,且大多要根据使用说明书来组装或者操作,功能单一局限,完全不能满足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的学习需求。大多还局限于家庭或大龄段儿童使用,但不具备学龄前或者学生单独使用,也不具备训练功能和教学功能。
2、现市场有蒙台梭利学具、669学具、333学具等教学学具,但这些学具都比较固定,不能组合使用,有的只适合幼儿阶段小朋友使用,有的只适合小学生以上年龄段使用,并且需要经过严格专业的培训才能使用,缺乏使用者的游戏和教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手操作的教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动手操作的教具,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一板体的凹槽,凹槽的形状及尺寸均与第一板体相适配,第三板体铰接与第二板体一侧,所述第二板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凸起;
4、还包括有插块,所述第一板体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插块的插槽,所述插块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通孔。
5、可选地,所述插槽包括两个槽组,两个槽组间隔设置于第一板体上;
6、所述槽组由至少一排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依次循环排列组成;
7、所述插块包括第一块、第二块和第三块,第一块与第一槽的形状相适配,第二块与第二槽的形状相适配,第三块与第三槽的形状相适配。
8、可选地,还包括有第四板体与插杆,所述第四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板体上凸起相适配的安装槽,且插杆与安装槽相适配;
9、所述插杆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的顶部均同轴设置有螺杆,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的底部均设置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槽,三者任意组合拼接,所述第二杆的周侧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三杆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插孔形状相适配的连接杆,插孔和连接杆插接用于连接第二杆和第三杆。
10、可选地,所述第四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线条标记,将每个安装槽分隔开。
11、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在第四板体上呈9*9的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四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线条标记,将安装槽分为多个3*3的矩形阵列。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板体上的凹槽内设置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上设置有插槽,用于插入配套的插块,同时,在第二板体的底部设置凸起,在插块的中部设置通孔,可以将插块插在凸起上,从而可以在第一板体上进行插块的组装,适合幼儿阶段的小朋友使用,同时能够在第二板体底部的凸起上套入插块,在第一板体的底部用插块拼合不同形状的物体,适合小学以上的小朋友使用,进而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使用,且方便操作,无需过多的培训即可实现教学的功能。
1.一种动手操作的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一板体的凹槽,凹槽的形状及尺寸均与第一板体相适配,第三板体铰接于第二板体一侧,所述第二板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手操作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包括两个槽组,两个槽组间隔设置于第一板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手操作的教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四板体与插杆,所述第四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板体上凸起相适配的安装槽,且插杆与安装槽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手操作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线条标记,将每个安装槽分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手操作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在第四板体上呈9*9的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四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线条标记,将安装槽分为多个3*3的矩形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