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规则微面光反射胶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实现入射光线反射的规则微面光反射胶膜。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由美国3M公司生产的用于反射入射光的材料,它主要是由一种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加上塑胶树脂载体构成,用这种材料可制成反光胶贴,反光油墨等,其反光效果由玻璃微珠产生。这种材料已有限地用于制作反光广告版面以及道路上的行车标志等,在夜晚受入射光(如行驶车辆灯光)的照射产生光反射,从而显示出光信号,比较醒目,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和标识作用,很受欢迎。但这种材料的缺点是价格很高,许多用户难以接受,因此也不易普及推广。另外,这种具有良好反光效果的玻璃微珠的生产技术,国内还没有解决和掌握,即使3M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如上海的3M中国有限公司也不掌握这种生产技术。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及价格较低的规则微面光反射胶膜,以便于大面积地推广普及。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下述方式实现的。
规则微面光反射胶膜,有一个正面是平面、反面上有无数排列规则的微小平面即微面的透明膜,微面与透明膜正面之间有大于零度的夹角,除相互平行的微面外,相邻微面之间也有大于零度的夹角。微面上有一层光反射膜,光反射膜上涂有一层固化胶。
通常情况下,为了使用时的方便,固化胶上涂有一层压敏胶,并通过压敏胶粘贴一层硅胶护纸。
透明膜反面上的微面可以是通过对透明膜进行热压而得到的,也就是说,在透明膜的反面上热压出予先设计的多角度的微面,而不是通过增设其它材料而得到微面。
固化胶的主要作用是1、增强光线反射,并防上光反射膜脱落;2、起到填平微面的作用,使光反射胶膜的反面平整。
上述规则微面光反射胶膜的工作原理。由于微面上有光反射膜,使得微面成为光反射面,这样胶膜上就分布有无数规则排列的光反射微面,由于微面之间有一定的夹角,使得反射光线形成一个以入射光束为中心线有一定夹角的反射光锥体,这样在胶膜前方的较大范围内都能看到反射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反射胶膜有如下优点1、成本及价格低,易于普及推广;2、可根据所需的尺寸和图案,事先裁割,然后撕下硅胶护纸进行粘贴,使用方便;3、在光反射胶膜前方较大范围内均可看到反射光,可实现除黑色以外任何颜色光线的反射,反光效果好,适用于制作反光广告版面、道路上的行车标志等,在夜晚,有醒目的装饰效果和标识作用;4、防水性能好,雨天仍有反光效果,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附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规则微面光反射胶膜的正面视图,附图2是附
图1的剖面视图。
如附图所示,光反射胶膜,有一个正面是平面、反面上有无数排列规则的微小平面即微面(1)的透明膜(2),微面(1)与透明膜正面之间有大于零度的夹角A,除相互平行的微面外,相邻微面之间有大于零度的夹角B,微面上有一层光反射膜(3),光反射膜上涂有一层固化胶(4)。
如附图2所示,固化胶(4)上涂有一层压敏胶(5),并通过压敏胶粘贴一层硅胶护纸(6)。
透明膜(2)是有机软膜。它可用透明塑料或用胶片制成。
光反射膜(3)是金属铝镀层或是金属汞镀层。
具体的加工制造方法。首先将透明膜(2)的一个面上热压出予先设计的多角度的微面(1),然后在微面上镀一层金属铝或汞即反射膜(3),并用可固化的胶(4)涂在金属镀层上,最后在固化胶上涂一层压敏胶(5),并加硅胶护纸(6)。使用时,撕下护纸(6),通过压敏胶(5)将光反射胶膜粘贴在所需位置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规则微面光反射胶膜,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正面是平面、反面上有无数排列规则的微小平面即微面(1)的透明膜(2),微面(1)与透明膜正面之间有大于零度的夹角A,除相互平行的微面外,相邻微面之间有大于零度的夹角B,微面上有一层光反射膜(3),反射膜上涂有一层固化胶(4)。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固化胶(4)上涂有一层压敏胶(5),并通过压敏胶粘贴一层硅胶护纸(6)。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透明膜反面上的微面(1)是通过对透明膜进行热压而得到的。
4.按权利要求1到3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透明膜(2)用透明塑料制成。
5.按权利要求1到3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透明膜(2)用胶片制成。
6.按权利要求1到3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光反射膜(3)是金属铝镀层。
7.按权利要求1到3所述的胶膜,其特征在于光反射膜(3)是金属汞镀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实现入射光线反射的规则微面光反射胶膜。有一个正面是平面、反面上有无数排列规则的微小平面即微面(1)的透明膜(2),微面(1)与透明膜正面之间有大于零度的夹角A,除相互平行的微面外,相邻微面之间有大于零度的夹角B,微面上有一层光反射膜(3),光反射膜上涂有一层固化胶(4)。这种光反射胶膜成本及价格低,可实现除黑色以外任何颜色光线的反射。适于制作反光广告版面、道路上的行车标志等。
文档编号G09F13/16GK2171877SQ9322211
公开日1994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23日
发明者高吉庆 申请人:高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