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编码的规范方法

文档序号:2645066阅读:10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邮政编码的规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邮政编码书写的规范方法。
邮政编码技术是以一定要求划分区域,并为该区域设定一定的代码以求达到高速、高效地进行邮件分类处理的一种方法。我国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推广邮政编码技术的。并采用阿拉伯数码制来实施分类处理。分类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传统式的人工手动分拣和现代化人机结合的分拣作业方法。这两种分拣方法的特点分别是主要以地域名称实施分拣的人工手动分拣,投入劳力多,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人机结合的分拣作业方法与单纯的人工手动分拣相比,可以节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单位时间内分拣效率较高。由于分拣机主要是靠相应的光感扫描装置对邮件上的邮政编码进行扫描识别来进行分类处理的,因此对扁平邮件中信函、明信片、汇款单等的规格和邮政编码的书写要求相对较高。目前人机结合信函分拣的总体流程主要包括五道工序。第一为开拆分类,主要将能上机信函与不能上机信函分类,分别发往两个处理区域,另外对于一部分由支局已顺面顺向理好的比较标准的信函,不必上理信机,则直接上分拣机分拣;第二为理信工序,经过理信机理信分出三种信函非标剔除、拒识溢出与达标信函,非标与拒识溢出信函交人工处理,达标信函直接交下道工序由分拣机处理;第三为信函分拣,经过分拣机处理后分成五种信函非标信函、溢出信函、有效分拣信函、二次分拣信函、拒识信函。在不能实施有效分拣的信函中,邮政编码人为书写不规范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非标信函交人工处理;有效分拣信函为一次入格者,可直接出格按路向捆把装袋封发。二次分拣信函可视信函量多少决定流向,信函量多的可改变分拣程序,再作一次分拣后直接入格捆把;信函量少的,有些局把信函量小于10000封的交人工分拣。拒识信函的处理分为脱机分拣方式和联机分拣方式,二者不一样,脱机分拣方式的信函经OCR粗分机阅读,拒识的交人工处理;而联机方式分拣的拒识信函,由视屏人工助识补码,使信函按补码信息重新入格,提高分拣机处理效率。经补码后,不识信函入拒识集堆器,信函量较少时则交人工处理;第四人工处理人工分拣一般先粗拣再细拣,最后出格捆把;第五捆把装袋与总袋封发,这道工序可由机分出格人员完成也可由人工处理席位完成,也可设专人核对信把装袋,并完成总袋封发。整个流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仍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能够直接进入分拣工序实施有效分拣的邮件的比例较低,据中央电视台98年“科技之光”节目在相关调研中显示有效分检的占比仅为20%,其余部分是在开拆和理信工序中分离出来的非标剔除和拒识溢出等函件。对这部分邮件的处理方法是有的需要直接改由人工分拣,有的需要改变工序采用补码技术,包括延迟VIDEO视屏补码技术和远程标码系统,先由标码员在延迟线上进行补码,使之符合有效分拣处理的要求,然后再进入分拣工序实施自动分拣。目前对于实施分类处理自动化机具和设备的改造、更新、组合、换代都是围绕着在整体上以提高有效分拣能力为中心,提供和补充相应的客观外在的物质条件。一些国家采取对用邮大户主要是公司,使用条形码技术的函件实行收费价格优惠的鼓励措施来提高自动化设备处理效能。条形码的作用是为了便于统计相关数据和有关信息,因为条码不反映收寄邮区、收寄局所等内容,因此其功能与分类处理的效率并无直接必然联系。但是邮政编码本身却一直没有进行必要的规范。已经实施的GB/T1416-93信封国家标准,着重对信封的规格、纸张、邮政编码格框位置尺寸以及对生产厂家实施许可等措施进行了一些规范。《中国邮政》95年第3期中“关于‘邮政快件’等四种特种信封印制式样的暂行规定”中有关邮政编码的规范,由于收寄邮局编码千差万别,也仅限于将指定尺寸位置留下空格,由发件人自己填写。检索到的《中国邮政》、《邮政管理与技术》、《北京邮政科技》等文献中介绍的NEC信函处理设备、RETECH邮政窗口自动化技术(澳大利亚)、ECS电子柜台(日本)、OVCS信函分拣系统(中国)IT系统(俄罗斯)OCR自动识别系统(德国)均未见到相类似的规范要求,对拒识问题均采用补码措施和人工分拣进行补救。与本发明比较接近的技术方案为96年第6期《中国邮政》中“关于个人邮政号码的设想及其在未来邮政通信中的应用”一文,但由于涉及需要书写(或键入)28~36个数码和公众个人电脑应用水平、普及率等经济因素的限制,以及用户个人住址变更,记忆繁锁等技术问题而不能为公民每一个体所利用。且也只是提供了一组数码,而对数码的书写也未能加以规范。通常,人为书写邮政编码信函的比重约占信函总量的90%。目前所有这些方法由于没有从邮件个体的主观要素即邮政编码的书写方面进行规范等原因,因而未能将有效分拣的比例提高到与自动化分拣设备相应的水平,不仅加大了设备资金的投入,在分类处理时间方面,延迟线上邮件的设计补码处理速度为1000件/b,而正常的有效分拣时间内的设计分拣速度30000件/h,二者之间平均单位时间占比为30∶1造成一定的延误。在脱机分拣方式中,效率还要下降,延误时间会更长。有些标准信封的封舌上虽然也提供了标准阿拉伯数字字样,但由于正式填制编码的光感扫描识别位置只是一组空格框,实际未能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无法解决拒识问题。书写习惯和顺意性依然使得人为书写的编码有近40%印刷体打印编码的10%需进入视屏补码环节进行补救,改变工序,成为二次分拣信函后再实施有效分拣或改由人工分拣。工序上增加补码环节和人力,同时由于有效分拣占比较低,相当一部分被迫改为人工分拣。直接影响了人机作业组织中劳动力分配的合理性,不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分类处理成本,延长了处理周期,自动化分拣设备应有的效能也未能得以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书写邮政编码阿拉伯数字的规范方法,以此解决机具对人为书写不规范邮政编码的拒识问题,提高邮件有效分类处理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对现有邮政编码框格进行了改进,即以点线、虚线或扫描盲线规范成“日”字型框格来代替现有的邮政编码框格,作为涂描邮政编码阿拉伯数字从0-9的任何数的框架。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统一规范了邮政编码阿拉伯数字的书写,提高了信函一次性分拣率,加快了分类处理速度,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分拣效能,缩短邮件的传递期限,使人机结合作业方法中劳动力、设备的配置趋向合理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作具体描述。


图1是规范设计的标准信封示意图。
图2是涂描邮政编码后的标准信封示意图。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在现有标准信封左上角的邮政编码处,以点线、虚线或扫描盲线规范成六个“日”字型框格来代替现有的邮政编码框格,根据电子仪表上液晶显示数字的原理,依照所需填写的收信人邮政编码用钢笔和圆珠笔按顺序逐个涂描阿拉数字即可。
实施例2为了方便发信时寄信人涂描,在标准信封的信舌4处,也以点线、虚线或扫描盲线规范十个“日”字型示范框格3每个示范框格3依次填写从0-9十个阿拉伯数字,寄信人仿造示范框格中的阿拉伯数字区涂描却可,如238341,那么经过涂描邮政编码后的标准信封如图2所示。
本方法规范的邮政编码,同样可以适用于明信片、汇款单等其它邮品、邮件。
权利要求
1.一种邮政编码的规范方法,是对现有邮政编码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进行规范,其特征是在规定的邮政编码框格位置,预先设置出点线、虚线或扫描盲线规范成的“日”字型框格(1),作为涂描从0-9任何阿拉伯数字的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信封上设置一个便于发信人仿造涂描的范样,其特征是在标准信封(2)的信舌(4)处,设置10个“日”字型示范框格(3),依次涂描从0-9十个阿拉伯数字以示典范。
全文摘要
一种邮政编码书写的规范方法,是将现有的编码空格改造为由点线、虚线或扫描盲线构成的“日”字型方格,通过横、竖线段的描线根据电子仪表液晶显示数字的原理来表现阿拉伯数字的方法,该方法统一规范了邮政编码的书写,避免邮件的分拣机对书写不规范的邮件的拒识问题,加快邮件的分拣速度,缩短邮件的投递时间。
文档编号G09F3/00GK1235328SQ9910377
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8日
发明者葛南生 申请人:葛南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