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6578阅读:1050来源:国知局
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尤其涉及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
【背景技术】
[0002]通常,普通蛋白质抗原可激活机体总T细胞库中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一的T细胞。然而,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l~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超抗原(SAg),与普通蛋白质抗原不同。SAg的一端可直接与TCR的V β链CDR3外侧区域结合,以完整蛋白的形式激活T细胞,另一端则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MHCII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cleft)外部结合,因而SAg不涉及νβ的CDRa的识别及TCRa的识别,也不受MHC的限制。SAg所诱导的T细胞应答,其效应并非针对超抗原本身,而是通过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因此,超抗原实际为一类多克隆激活剂。SAg主要有外源性超抗原和内源性超抗原两类。前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Α~Ε ;后者如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它表达在细胞表面,作为次要淋巴细胞刺激抗原,刺激T细胞增殖。
[0003]在免疫学中,超抗原是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领域一般用示意图来展示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但平面的图片不能够很好地分析其结构,解释其作用过程,所以需要一个三维的模型进行辅助讲解。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动形象的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包括两个半圆的座体、四个圆柱形的第一柱体、四个具有弧形开口的圆柱形的第二柱体、四根条状的第一连接杆、十根条状的第二连接杆、一根条状的第三连接杆、一个椭球形的中心体、一根弧形体、一个圆球形插件,所述第一柱体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孔、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第二柱体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孔、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弧形体两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圆球形插件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座体顶面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两个座体顶面相对设置,所述四个第二柱体开口相对连接形成中间块,所述第一柱体两两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柱体两端,所述四个第一柱体通过所述四根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两个座体连接,所述中心体嵌设在所述中间块开口内,所述中间块侧面插设有所述弧形体,所述四个第一柱体的任一个第一柱体侧面插设有插件,远离所述插件的两根第一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二柱体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
[0006]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相同。
[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座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座体底面设置有盖体。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空腔可收纳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等其他部件,在教具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减少丢失的风险。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第一柱体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第二柱体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上部的座体代表抗原呈提细胞,位于底部的座体代表Th细胞,弧形体代表超抗原,弧形体连接的上半部分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的结合体代表MHCII分子,弧形体连接的下半部分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的结合体代表TCR,中心体代表普通抗原肽。
[00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为拆装式模型教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动形象、减小包装空间、节约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体结构不意图;
图3为本发明拆分图。
[0014]其中:1、座体;2、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三连接杆;7、弧形体;8、中心体;9、插件;10、连接孔;11、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包括两个半圆的座体1、四个圆柱形的第一柱体2、四个具有弧形开口的圆柱形的第二柱体3、四根条状的第一连接杆4、十根条状的第二连接杆5、一根条状的第三连接杆6、一个椭球形的中心体8、一根弧形体7、一个圆球形插件9,第一柱体2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孔10、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10,第二柱体3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孔10、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10,弧形体7两端设置有连接杆,圆球形插件9 一端设置有连接杆,座体I顶面设置有两个连接孔10 ;两个座体I顶面相对设置,四个第二柱体3开口相对连接形成中间块,第一柱体2两两分别连接在第二柱体3两端,四个第一柱体2通过四根第一连接杆4与两个座体I连接,中心体8嵌设在中间块开口内,中间块侧面插设有弧形体7,四个第一柱体2的任一个第一柱体2侧面插设有插件9,远尚插件9的两根第一连接杆4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杆6,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5连接。
[0016]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的直径相同。
[0017]座体I内设置有空腔,座体I底面设置有盖体11。
[0018]空腔内可容纳第一柱体2、第二柱体3等其他各个部件。
[0019]两个第一柱体2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5连接。
[0020]两个第二柱体3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5连接。
[0021]在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使用时,位于上部的座体I代表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下的抗原呈提细胞,位于底部的座体I代表Th细胞,弧形体7代表超抗原,弧形体7连接的上半部分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的结合体代表MHCII分子,弧形体7连接的下半部分第一柱体2与第二柱体3的结合体代表TCR,中心体8代表普通抗原狀。
[0022]教学方法:
通常Th细胞表面的TCR识别与抗原提呈细胞MHCI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多肽。TCR的CDRl和CDR2结合MHC分子的多肽区和抗原肽的两端,CDR3结合抗原肽中央的T细胞抗原表位。TCR对这类抗原的识别受MHC限制,且有抗原特异性。而超抗原(SAg)与TCR和MHC结合与普通抗原肽不同,SAg的一端可直接与TCR的νβ链⑶R3外侧区域结合,另一端和MHC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外部结合。
[0023]通过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超抗原的理解,超抗原的化学性质是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等,其一端可直接与TCR的V β链结合,另一端与MHCII非多态区结合,不受MHC的限制,以完整蛋白的形式直接刺激T细胞,能激活2°/『20%Τ细胞。超抗原所诱导的T细胞应答,其效应并非针对超抗原本身,而是通过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而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
[0024]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与普通抗原的比较进一步了解超抗原的生物学意义。超抗原的生物学意义:
1.毒性作用及诱导炎症反应:由于超抗原多为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大量激活T细胞并诱导细胞因子产生,从而引起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临床表现。
[0025]2.自身免疫病:超抗原可激活体内可能存在(或处于紧闭状态)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病。
[0026]3.免疫抑制:受超抗原刺激而过度增殖的大量T细胞,可被清除或功能上出现超限抑制,从而为微生物感染后的免疫抑制。
[0027]与普通抗原的相比,超抗原不需要抗原提呈细胞的加工处理直接作用于反应细胞CD4+T细胞。
[0028]本实施例为拆装式模型教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动形象、减小包装空间、节约运输成本。
【主权项】
1.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圆的座体、四个圆柱形的第一柱体、四个具有弧形开口的圆柱形的第二柱体、四根条状的第一连接杆、十根条状的第二连接杆、一根条状的第三连接杆、一个椭球形的中心体、一根弧形体、一个圆球形插件,所述第一柱体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孔、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第二柱体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孔、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弧形体两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圆球形插件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座体顶面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两个座体顶面相对设置,所述四个第二柱体开口相对连接形成中间块,所述第一柱体两两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柱体两端,所述四个第一柱体通过所述四根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两个座体连接,所述中心体嵌设在所述中间块开口内,所述中间块侧面插设有所述弧形体,所述四个第一柱体的任一个第一柱体侧面插设有插件,远离所述插件的两根第一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二柱体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座体底面设置有盖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柱体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柱体之间采用第二连接杆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抗原与MHC及TCR的作用模式模型教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座体、及设置在座体中间的中心体,包裹中心体的四个第二柱体,分别两两设置在四个第二柱体两端的四个第一柱体,四个第一柱体分别通过四个第一连接杆与两个座体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动形象、减小包装空间、节约运输成本。
【IPC分类】G09B23-26
【公开号】CN104715662
【申请号】CN201510172477
【发明人】赵英伟, 朱越雄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