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肌腱控制演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肌腱控制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气动肌腱是一种拉伸驱动器,它可以模仿自然肌腱的运动。气动肌腱具有以下的特点:初始力比同缸径的传统气缸大10倍;即使在重载情况下,动态特性好;无移动机械部件;慢速移动时也无跳动和爬行现象;无需使用位移传感器;密封良好,分隔驱动器内空气和周围空气。在大学物理教学课堂上进行气动肌腱的原理进行讲述时,由于没有相应的演示装置,教师在讲课和演示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也让学生听得一头雾水,难以理解,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易于学生理解气动肌腱工作原理的气动肌腱控制演示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气动肌腱控制演示装置,包括支架、气动肌腱、配重块、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控制器、四通管接头、压力传感器和肌电传感器;
[0005]气动肌腱上端设在支架上,配重块连接在气动肌腱下端,四通管接头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气动肌腱上端连接,四通管接头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气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四通管接头的第三接口通过第三气管与第一电磁阀的出气口连接,四通管接头的第四接口通过第四气管与第二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一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有高压气源;
[0006]压力传感器连接有依次穿设在第二气管、四通管接头、第一气管的压力传感引导气管,压力传感引导气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气动肌腱内;
[0007]控制器分别通过数据信号线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和肌电传感器连接;肌电传感器上连接有弹性环。
[0008]所述气动肌腱包括气囊和易于水平及竖向伸缩的菱形编织网,菱形编织网设在气囊内壁上,气囊上设有与第一气管连接的气嘴,气囊外表面设有柔弹性的外保护层。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课堂演示时,将弹性环套在上臂,肌电传感器与上臂肌肉接触,弯曲或伸展前臂,上臂肌肉收缩,肌电传感器将上臂肌肉收缩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计算信号对应的气压Pl,并将该气压Pl与压力传感器采集到气动肌腱内部的气压P2对比,若Pl> P2,控制器命令第一电磁阀打开,高压气源通过第一电磁阀向气动肌腱内注入高压气体,气囊膨胀,菱形编织网水平方向增大,垂直方向缩短,气动肌腱产生向上的拉力将配重块向上拉起,若PI〈 P2,控制器命令第二电磁阀打开,气动肌腱通过第二电磁阀向外放气,气囊收缩,菱形编织网水平方向减小,垂直方向伸长,配重块下落,直到Pl=P2,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都关闭。气动肌腱只产生拉力不产生推力,同人体肌肉一样。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演示了气动肌腱只产生拉力不产生推力的工作原理,演示效果显著,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气动肌腱收缩和膨胀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肌腱控制演示装置,包括支架1、气动肌腱
2、配重块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控制器6、四通管接头7、压力传感器8和肌电传感器9。
[0014]气动肌腱2上端设在支架I上,配重块3连接在气动肌腱2下端,四通管接头7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气管10与气动肌腱2上端连接,四通管接头7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气管11与压力传感器8连接,四通管接头7的第三接口通过第三气管12与第一电磁阀4的出气口连接,四通管接头7的第四接口通过第四气管13与第二电磁阀5的进气口连接,第一电磁阀4的进气口连接有高压气源14。
[0015]压力传感器8连接有依次穿设在第二气管11、四通管接头7、第一气管10的压力传感引导气管15,压力传感引导气管15的另一端伸入到气动肌腱2内。
[0016]控制器6分别通过数据信号线与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压力传感器8和肌电传感器9连接;肌电传感器9上连接有弹性环16。
[0017]气动肌腱2包括气囊19和易于水平及竖向伸缩的菱形编织网20,菱形编织网20设在气囊19内壁上,气囊19上设有与第一气管10连接的气嘴21,气囊19外表面设有柔弹性的外保护层22。
[0018]在进行课堂演示时,将弹性环16套在上臂17,肌电传感器9与上臂肌肉接触,弯曲或伸展前臂18,上臂肌肉收缩,肌电传感器9将上臂肌肉收缩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6,控制器6计算信号对应的气压Pl,并将该气压Pl与压力传感器8采集到气动肌腱2内部的气压P2对比,若Pl> P2,控制器6命令第一电磁阀4打开,高压气源14通过第一电磁阀4向气动肌腱2内注入高压气体,气囊19膨胀,菱形编织网20水平方向增大,垂直方向缩短,气动肌腱2产生向上的拉力将配重块3向上拉起,若Pl〈 P2,控制器6命令第二电磁阀5打开,气动肌腱2通过第二电磁阀5向外放气,气囊19收缩,菱形编织网20水平方向减小,垂直方向伸长,配重块3下落,直到Pl= P2,第一电磁阀4和第二电磁阀5都关闭。气动肌腱2只产生拉力不产生推力,同人体肌肉一样。
[0019]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气动肌腱控制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气动肌腱、配重块、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控制器、四通管接头、压力传感器和肌电传感器; 气动肌腱上端设在支架上,配重块连接在气动肌腱下端,四通管接头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气动肌腱上端连接,四通管接头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气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四通管接头的第三接口通过第三气管与第一电磁阀的出气口连接,四通管接头的第四接口通过第四气管与第二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一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有高压气源; 压力传感器连接有依次穿设在第二气管、四通管接头、第一气管的压力传感引导气管,压力传感引导气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气动肌腱内; 控制器分别通过数据信号线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和肌电传感器连接;肌电传感器上连接有弹性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肌腱控制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肌腱包括气囊和易于水平及竖向伸缩的菱形编织网,菱形编织网设在气囊内壁上,气囊上设有与第一气管连接的气嘴,气囊外表面设有柔弹性的外保护层。
【专利摘要】气动肌腱控制演示装置,包括支架、气动肌腱、配重块、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控制器、四通管接头、压力传感器和肌电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演示了气动肌腱只产生拉力不产生推力的工作原理,演示效果显著,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IPC分类】G09B25/02, F16K31/06
【公开号】CN204857041
【申请号】CN201520543014
【发明人】王震虎, 陈帮军, 刘扬
【申请人】黄河科技学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