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范制匏器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38787阅读:17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艺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范制匏器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匏器最初指范制葫芦器,即用在范内刻纹,套扣于还在枝头生长的葫芦之外。也有其它果实如橘皮、革囊等的尝试,待果实在模中长大、成熟膨胀之后,将外模拆卸,果壳外部就自然长成了与模套内设置的纹饰与形状。明代之前即有,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取果实原有的材质与色泽,改变其原有形状以成新器。形制多为碗、盘、盒、瓶和乐器等。由于完全采用果实外皮,时间一长,纤维变脆,器物容易破损。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器型的材质的多样化需求及审美的变化,原有传统的单一的范制匏器很难再满足消费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将传统匏器与漆器工艺中的脱胎工艺、夹纻工艺髹饰技艺相结合,提供一种范制匏器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范制匏器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果,去瓤:选择色泽均匀、形状合适的果实,去瓤得到果皮,果实要求为未嫁接“柑”、“橘”、“柚”、“橙”树所结果实,这类果实的果皮里纤维的韧劲要更好一点,可塑性更强,所成的胎也更为结实;

(2)制模:先在模上刷一层植物油,用保鲜膜覆盖,再将已经去瓤的果皮套在模上,模的材质可以多种多样,可是石膏模、玻璃模、瓷器器皿等;

(3)烘烤:将上模的果皮胎放在烤箱烘烤48-72h,取出,脱模,注意温度不能超过35度;

(4)上生漆:在脱模的果皮胎上均匀刷一遍生漆,入荫;

(5)刮漆灰:在胎内上中灰一遍,贴棉布一层,重复三遍,每遍后入荫,然后刮细灰一遍,入荫;

(6)打磨定型:依次用360、600、1000号砂纸水磨外形,然后涂上推光漆,入荫,干后用1000号水砂纸打磨;

(7)开口、封底:根据器型的大小定所制器型的开口大小,封底用事先做好打磨完成的夹纻胎底;

(8)加足:用生漆灰加足,所加足部与器皿身体比例恰当,根据形状可以用三脚足、圈足等不同形态的足;

(9)擦漆:擦漆四遍,每遍后入荫,完成,采用内掺樟脑油的透明漆。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统匏器与漆器工艺中的脱胎工艺、夹纻工艺髹饰技艺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技术为根据“柑”、“橘”、“柚”、“橙”等类果实的皮结合漆器工艺中的脱胎工艺、夹纻工艺髹饰而成用来范制水滴、水盂、杯、碗、钵等器皿的匏器,在此基础上采用传统漆器髹饰技艺,完成范制匏器的漆器,得到的漆器形制自然、色泽古雅,触感细腻、轻便实用。其中,采用“柑”、“橘”、“柚”、“橙”皮等匏器为胎的漆器工艺的优势为:1、结实耐用,不容易碎裂;2、肌理和色泽带来别样手感和感官,愉悦心情;3、轻便,形制多样;4、髹饰技法更加丰富,迎合更广大群众的审美趣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范制匏器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果,去瓤:选择色泽均匀、形状合适的果实,去瓤得到果皮;

(2)制模:先在模上刷一层植物油,用保鲜膜覆盖,再将已经去瓤的果皮套在模上;

(3)烘烤:将上模的果皮胎放在烤箱烘烤48-72h,取出,脱模;

(4)上生漆:在脱模的果皮胎上均匀刷一遍生漆,入荫;

(5)刮漆灰:在胎内上中灰一遍,贴棉布一层,重复三遍,每遍后入荫,然后刮细灰一遍,入荫;

(6)打磨定型:依次用360、600、1000号砂纸水磨外形,然后涂上推光漆,入荫,干后用1000号水砂纸打磨;

(7)开口、封底:根据器型的大小定所制器型的开口大小,封底用事先做好打磨完成的夹纻胎底;

(8)加足:用生漆灰加足,所加足部与器皿身体比例恰当;

(9)擦漆:擦漆四遍,每遍后入荫,完成。

所述果实为未嫁接“柑”、“橘”、“柚”、“橙”树所结果实。

所述模为石膏模、玻璃模或者瓷器器皿。

所述步骤(3)中烘烤温度≤35℃。

所述足部形状为三脚足或者圈足。

所述步骤(9)中所用漆为透明漆,漆中含有樟脑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范制匏器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将传统匏器与漆器工艺中的脱胎工艺、夹纻工艺髹饰技艺相结合,主要技术为根据“柑”、“橘”、“柚”、“橙”等类果实的皮结合漆器工艺中的脱胎工艺、夹纻工艺髹饰而成用来范制水滴、水盂、杯、碗、钵等器皿的匏器,在此基础上采用传统漆器髹饰技艺,完成范制匏器的漆器,得到的漆器形制自然、色泽古雅,触感细腻、轻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文勇
技术研发日:2017.12.25
技术公布日:2018.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