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太阳能摆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8426发布日期:2020-05-22 22:07阅读:9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太阳能摆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配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太阳能摆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车载饰件非常的多,消费者的选择性非常的广泛。但是目前的车载饰件一般为静态的,装饰的效果不是很好。为此提出一种车载太阳能摆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太阳能摆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太阳能摆件,包括底座和中圈,所述底座内设有底牙,底牙的中柱上穿过有香片,中柱的孔腔内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依次穿过顶牙板、外壳后与太阳能板底面的孔位固定,外壳与底座连接固定,外壳的表面设有主板,太阳能板盖合在外壳上,太阳能板上的插针与底圈的插孔插接,中圈上下面的插针分别与顶圈底面和底圈上面的插孔插接。

优选的,所述底圈与太阳能板相平行,中圈与底圈以及顶圈与中圈连接形成夹角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车载太阳能摆件,结构简单,造型美观;通过马达带动底圈、中圈和顶圈转动,形成动态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图中:1顶圈、2中圈、3插孔、4插针、5底圈、6太阳能板、7主板、8外壳、9顶牙板、10马达、11中柱、12香片、13底牙、1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车载太阳能摆件,包括底座14和中圈2,所述底座14内设有底牙13,底牙13的中柱11上穿过有香片12,中柱11的孔腔内安装有马达10,马达10的输出轴依次穿过顶牙板9、外壳8后与太阳能板6底面的孔位固定,外壳8与底座14连接固定,外壳8的表面设有主板7,太阳能板6盖合在外壳8上,太阳能板6上的插针4与底圈5的插孔3插接,中圈2上下面的插针4分别与顶圈1底面和底圈5上面的插孔3插接。

所述底圈5与太阳能板6相平行,中圈2与底圈5以及顶圈1与中圈2连接形成夹角为锐角。

太阳能板6产生电能输送至马达10,马达10转动带动底圈5、底圈5带动中圈2、中圈2带动顶圈1,使3个圈形成联动状态,营造动态的螺旋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太阳能摆件,包括底座(14)和中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内设有底牙(13),底牙(13)的中柱(11)上穿过有香片(12),中柱(11)的孔腔内安装有马达(10),马达(10)的输出轴依次穿过顶牙板(9)、外壳(8)后与太阳能板(6)底面的孔位固定,外壳(8)与底座(14)连接固定,外壳(8)的表面设有主板(7),太阳能板(6)盖合在外壳(8)上,太阳能板(6)上的插针(4)与底圈(5)的插孔(3)插接,中圈(2)上下面的插针(4)分别与顶圈(1)底面和底圈(5)上面的插孔(3)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太阳能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圈(5)与太阳能板(6)相平行,中圈(2)与底圈(5)以及顶圈(1)与中圈(2)连接形成夹角为锐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太阳能摆件,包括底座和中圈,所述底座内设有底牙,底牙的中柱上穿过有香片,中柱的孔腔内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依次穿过顶牙板、外壳后与太阳能板底面的孔位固定,外壳与底座连接固定,外壳的表面设有主板,太阳能板盖合在外壳上,太阳能板上的插针与底圈的插孔插接,中圈上下面的插针分别与顶圈底面和底圈上面的插孔插接。该车载太阳能摆件,结构简单,造型美观;通过马达带动底圈、中圈和顶圈转动,形成动态美。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文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