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80788发布日期:2023-11-10 00:4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假山工程,具体涉及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假山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假山,又称"塑石";假山石又叫水泥假山,是技术人员用钢筋水泥钢丝网颜料等材料仔细认真雕塑而成的,与假山石根本的区别是自然石或不是自然石。

2、由于塑石假山相比于天然山石假山具有施工工艺难度低、成本低、造型方便调整等优势,其市场占有率在逐步的提高,但目前塑石假山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搭建外部模型,然后将水泥砂浆涂覆在钢丝网上后,利用铲刀等工具在水泥上勾勒出造型,等水泥干化后上色最终得到塑石假山,但是这种制备得到的塑石假山主要为空心结构,假山在制作时,只是借助角钢和钢筋搭建一个外部模型,所制备得到的假山牢固性一般,长期使用或存在行人站立行走时,存在假山坍塌或破碎的情况发生,鉴于此,本申请提出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基于假山的设计尺寸,以假山轮廓线四个方向的最凸点为定点,向外扩增2~3m进行标点,基于四个标点,在施工土地上将四个标点进行矩形划线,并布置施工护栏,将施工区域进行围合;

5、s2、对围合区域开挖基坑,埋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地基;

6、s3、在混凝土地基上,基于假山的形状和尺寸搭建钢骨架;

7、s4、钢骨架搭设完成后,在钢骨架外周侧铺设钢丝网,其中钢丝网与钢骨架之间通过卡扣捆扎;

8、s5、将混凝土砂浆涂覆在钢丝网上,其中涂覆次数为2~3次,涂覆间隔时间为3~5天,形成假山外观模型;

9、s6、将填料和混凝土的混合物填充至模型空腔中,并插入震动棒对混合物进行震动处理;

10、s7、混合物填充完成后,利用塑料薄膜对假山进行覆盖包裹,包裹时间为2~3天;

11、s8、对假山外观进行修整上色。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钢骨架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31、基于假山外部轮廓与地基接触的轮廓线,沿轮廓线以0.3m~0.5m间隔布置角钢,其中角钢的长度与该轮廓线上的轮廓定点所对应的假山模型高度之间的长度比为1:1.5~2;

14、s32、基于假山高峰处的峰点,以每个峰点为安装点将角钢安装在混凝土地基上;

15、s33、以每个峰点的角钢为定点,以2m半径,通过空心钢管将该定点区域内角钢进行焊接相连;

16、s34,基于假山设计的形状,将圆钢沿假山的外部轮廓进行布置,圆钢采用网格交错布置,将圆钢与角钢和空心钢管焊接。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1中,角钢布置位置需要基于假山设计的高度进行确定,若处于轮廓线上的假山设计高度小于50cm,则角钢进行竖直摆放,若处于轮廓线上的假山设计高度大于50cm,则角钢则沿朝向该处假山对应的高峰点进行倾斜。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4中,以处于同一峰点范围内的假山模型设定为一个母区域,基于母区域外轮廓的大小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利用6.5mm圆钢按照子区域的外轮廓焊接得到相应的钢筋模型,其中钢筋模型上设置有假山模型所对应的节点和峰点,将多个子区域对应的钢筋模型焊接在角钢和空心钢管上,然后将相邻的子区域钢筋模型进行焊接处理。

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钢丝网选用镀锌钢丝网,钢丝网网孔直径为5mm。钢丝网丝径为0.3~0.5mm。

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以假山模型的每处山峰所对应施工土地的基点为地基点进行开挖,其中挖坑深度为0.6~1.2m,挖坑宽度为0.5~1m,挖坑长度为1.2~1.5m。

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填料包括以下组成成分:建筑垃圾、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

22、进一步地,所述建筑垃圾、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20~150:28~40:15~27。

23、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制备方法如下:

24、将建筑垃圾、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分别通过粉碎机使粒度达到100~120目;

25、依次将建筑垃圾、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添加至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其中搅拌机内添加水源重量为整个填料重量的20~30%,搅拌1~2h后,制备得到填料。

2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27、1、本申请通过浇筑混凝土地基,确保了整个塑石假山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当整个塑石假山制备完成后,其稳固性可以得到保证。

28、2、本申请通过钢骨架、钢筋骨架和钢丝网,以及混凝土和填料的浇筑配合,确保得到的塑石假山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稳定性均可以得到保证,因此所制作的假山可满足人为站立走动。



技术特征:

1.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钢骨架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角钢布置位置需要基于假山设计的高度进行确定,若处于轮廓线上的假山设计高度小于50cm,则角钢进行竖直摆放,若处于轮廓线上的假山设计高度大于50cm,角钢则沿朝向该处假山对应的高峰点进行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4中,以处于同一峰点范围内的假山模型设定为一个母区域,基于母区域外轮廓的大小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利用6.5mm圆钢按照子区域的外轮廓焊接得到相应的钢筋模型,其中钢筋模型上设置有假山模型所对应的节点和峰点,将多个子区域对应的钢筋模型焊接在角钢和空心钢管上,然后将相邻的子区域钢筋模型进行焊接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钢丝网选用镀锌钢丝网,钢丝网网孔直径为5mm。钢丝网丝径为0.3~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以假山模型的每处山峰所对应施工土地的基点为地基点进行开挖,其中挖坑深度为0.6~1.2m,挖坑宽度为0.5~1m,挖坑长度为1.2~1.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填料包括以下组成成分:建筑垃圾、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20~150:28~40:15~2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制备方法如下: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园林仿真假山的施工方法,涉及假山工程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假山的设计尺寸,以假山轮廓线四个方向的最凸点为定点,向外扩增2~3m进行标点,基于四个标点,在施工土地上将四个标点进行矩形划线,并布置施工护栏,将施工区域进行围合;S2、对围合区域开挖基坑,埋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地基;S3、在混凝土地基上,基于假山的形状和尺寸搭建钢骨架;S4、钢骨架搭设完成后,在钢骨架外周侧铺设钢丝网,其中钢丝网与钢骨架之间通过卡扣捆扎。本申请通过浇筑混凝土地基,确保了整个塑石假山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当整个塑石假山制备完成后,其稳固性可以得到保证。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龚伟江,王科娜,寿锦花,龚立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德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