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008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纤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滑动挡板结构的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传输应用日益发展,对光纤连接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光纤连接器通常采用金属或陶瓷插针固定光纤,该插针装设于一金属壳中以实现光纤的对接。但是,此类光纤连接器需精确的机械定位,从而结构复杂。又,因该类光纤连接器仅适于采用手工组装,故不利于批量生产,生产成本较高。
业界已推出一种结构简单的光纤连接器,该种光纤连接器使用塑胶材料的插头及插座,它主要应用于视频、音频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中或使用塑胶光纤的短距离光纤通讯中。该种光纤连接器的制造可采用射出成型工艺,且无需镀金属层,故极适于自动化生产及组装。
塑胶光纤连接器的现有设计如日本专利特开平6-331859号案所示,参见图1,它所揭示的塑胶光纤连接器包括一壳体1具有收容一光纤插头2的插孔12、一光半导体元件11设置于该壳体1的后端、一可自由转动的挡板13设置于该插孔12前方,一光纤21固定设置于光纤插头2中。光纤插头2插入插孔12前,该挡板13转动至插孔12的上方以便于插头2的插入;插头2从插孔12中拔出后,该挡板13通过转动可重新闭塞插孔12以实现防尘的功能。但是,因该现有技术中的挡板结构曝露于壳体外,极易受碰触而致损坏,且该挡板结构又不适于替换,挡板结构损坏将导致塑胶光纤连接器的废弃。又,因为光纤插头2插入插孔12时,该挡板结构曝露于壳体外,必将占据一定空间,从而增加安装空间。
塑胶光纤连接器的另一设计如日本专利特开2001-201663号案所示,它采用一弹性体连接挡板及壳体。在插入插头时,插头将挡板顶开;插头拔除时,挡板在弹性体作用下复位。但是,该现有技术采用插头顶开挡板的结构,易导致插头的磨损,从而增大光纤传输的界面损耗。
此外,塑胶光纤连接器还可采用防尘塞结构实现防尘的目的,在插入插头前将防尘塞拔出,在拔出插头后将防尘塞插入。但是,防尘塞的插拔极不方便,且防尘塞需占据一定空间,因而需较大的安装空间。又,防尘塞通常与塑胶光纤连接器分离,当塑胶光纤插头插入该连接器时,必须另行收置防尘塞以免遗失,从而增加使用及管理的困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该种光纤连接器具有滑动挡板结构,可避免因插头顶推挡板结构造成塑胶光纤传输界面刮伤及光信号产生损耗,其挡板收容在壳体中,从而减小安装空间。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光纤连接器包括一壳体,该壳体设置一开口部及一用于收容光纤插头的收容空间;一光半导体端子设置于该壳体后端及一具有一滑动槽的挡板,该挡板具有一滑动体及一轴。其中,该滑动体通过该轴装设并遮盖开口部。在一光纤插头插入该插座前,该挡板借由转动、滑动的方法收容于该收容空间中;在该光纤插头拔出后,该挡板则借由滑动、转动的方法遮挡该开口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因挡板可收容于开口部中,故可减小安装所需的空间。又,它采用挡板转动后滑动的方法,可避免因插头顶推挡板结构所造成的传输界面损耗。

图1是现有技术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光纤连接器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挡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挡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开口部被挡板闭塞。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滑动体已转动90°。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光纤插头已插入光纤连接器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塑胶光纤连接器3包括一壳体32,一光元件33及一挡板31。该壳体32界定一开口部34、收容空间35及导引槽321,开口部34可供对接的光纤插头4插接并进入至收容空间35内。该导引槽321可与光纤插头4两侧的定位凸起42(如图6所示)相配合,使光纤插头4得以导引进入该收容空间35中。该光元件33封装于该壳体32之后端,并通过端子331连接于印刷电路板(图未显示)。该光元件33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或激光二极管(LD)等,用以产生光信号;光元件33可为检光二极管用以感应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该挡板31设置于该壳体32的前端,当光纤连接器3未与插头4配合时,该挡板31闭塞该开口部34,以防止灰尘对壳体32内部及光元件33的污染。
如图4及图5所示,挡板31包括一滑动体311,一手动块312及一轴313。其中,该滑动体311具有二相对设置的滑动槽314,该轴313贯通延伸该两滑动槽314中并固定于壳体32,该手动块312是一设置于滑动体311上的凸起,可通过滑动体311提起转动90°后沿该滑动槽314滑动收容于收容空间35内。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其揭露塑胶光纤连接器3与一光纤插头4的配合。其中,该光纤插头4包括一固持于其中的光纤41、一定位凸起42以及一光纤对接部43,当该插头4插入该塑胶光纤连接器3时,该定位凸起42与导引槽321相配合,以利于该光纤插头4精确定位于该塑胶光纤连接器3中。
如图6所示,光纤插头4未插入塑胶光纤连接器3中,该挡板31闭塞该开口部34,以防止灰尘对壳体32内部及光元件33的污染。
如图7所示,其中,光纤插头4未插入塑胶光纤连接器3中,挡板31已被提起并转动90°,曝露开口部34,以利于光纤插头4的插入。
如图8所示,其中,挡板31借由滑动通过开口部34后收容于收容空间35,该光纤插头4插入塑胶光纤连接器3中。
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连接器,用以与一光纤插头对接,它包括一壳体,设置一用以收容对接的光纤插头的收容空间,一开口部,设置在该壳体前端,及一挡板,其特征在于该挡板设置有滑动槽,且该光连接器还包括一轴,延伸通过该挡板的滑动槽,该挡板与轴所形成的组合设置于壳体并挡住该开口部,该挡板可沿该轴体转动,并滑动收容于壳体的收容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挡板上进一步设置一用于挡板转动操作的手动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固定于该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后端设置一光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导引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光元件可采用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光元件可采用检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一壳体,该壳体设置一开口部及一用于收容光纤插头的收容空间;一光半导体端子设置于该壳体后端及一具有一滑动槽的挡板,该挡板具有一滑动体及一轴。其中,该滑动体通过该轴装设并遮盖开口部。在一光纤插头插入该插座前,该挡板借由转动、滑动的方法收容于该收容空间中;在该光纤插头拔出后,该挡板则借由滑动、转动的方法遮挡该开口部,从而避免因插头顶推挡板结构所造成塑胶光纤传输界面刮伤及对光信号产生的损耗。
文档编号G02B6/36GK2519917SQ01276159
公开日2002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6日
发明者朱自强, 张国华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