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的焦点校正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变焦的自动聚焦(AF)照相机,具体涉及一种聚焦位置随变焦位置而变化的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该照相机的焦点校正装置、以及该照相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变焦镜头的照相机具有下列构造,即在变焦镜头镜筒(镜架)内具有多个透镜群,通过改变各透镜群的间隔变化而变更焦距,使用任意像倍率进行摄影。而且,对于变焦镜头,在进行变焦动作(焦距变更动作)时,在任何焦距位置,焦点面都总是恒定的。
这种变焦镜头,例如,使旋转框架在所需方向上旋转,则固定在镜架上的一个透镜群利用直行螺旋机构在光轴方向上伸出、或者伸入的同时,依靠与旋转框架联动的凸轮槽的旋转,使该透镜群与另一透镜群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从而变更焦距,使用规定的像倍率进行变焦摄影。
而且,在进行聚焦动作(对焦动作)时,直行驱动上述透镜群中的一个,使透镜群间隔发生微妙变化,从而能够使焦点位置移动到胶卷面和摄像元件面等摄像面上。将进行聚焦动作时被驱动的透镜群称为对焦透镜。
对于这种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即使被摄体距离相同,如果焦距不同,则对焦透镜的伸出位置也不同,因而必须根据焦距来改变对焦透镜的伸出量。
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的焦点校正装置,该装置记载于特公平7-95137号公报中。在根据该提案的焦点校正装置中,把各焦距从无限远时到最近时的伸出量的曲线分别存储在CPU内的ROM中,以便利用焦距以及被摄体距离的各数据算出对焦透镜的伸出量,并且,通过设有EEPROM,把因透镜组装时的偏差和透镜部件尺寸的偏差而产生的偏差数据按预定的各焦距存储在其中来对应。
可是,随着最近照相机的小型化、高倍率化,正形成FC(表示随透镜群间隔的变化焦点位置变化的比率)灵敏度高的透镜构成。在这种FC灵敏度高的透镜构成中,焦点位置可能会由于支持透镜群的螺旋机构或者凸轮槽的略微凹凸而发生大幅变化。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上述现有的在特公平7-95137号公报中揭示的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的焦点校正装置中,存储在EEPROM内的数据只是预定的多个焦距处的对焦透镜的偏差数据,如上所述,对于最近的FC敏感度的透镜构成,由于焦点位置可能会由于凸轮槽的略微凹凸而发生变化,因而在设计阶段,困难的是决定存储哪个焦距位置才合适,并存在预定的各焦距的数据无法完全应对的问题。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更高精度的聚焦,并能力图提高照相机摄影性能的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并提供该照相机的焦点校正装置以及该照相机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根据变焦镜头的焦距信息以及存储在存储器内的信息,算出上述变焦镜头内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器存储信息包含在组装制造照相机时,测定相对于上述变焦镜头的各焦距的摄像面的对焦位置的偏差量而求出的显示极值的焦距和在上述显示极值的焦距处的调整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根据由测距部件获得的被摄体距离信息、变焦镜头的焦距信息、以及存储在存储器内的信息,算出上述变焦镜头内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具有第一运算部件,该部件根据上述变焦镜头的当前焦距信息、上述存储在存储器内的多个调整位置焦距数据以及多个调整值,算出上述对焦透镜的第一伸出量;第二运算部件,该部件根据上述由测距部件获得的被摄体距离信息、以及上述变焦镜头的当前焦距信息,算出上述对焦透镜的第二伸出量;以及第三运算部件,该部件根据上述第一运算部件和上述第二运算部件的输出,算出对焦透镜的最终移动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根据变焦镜头的焦距信息以及存储在存储器内的信息,算出上述变焦镜头内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具有运算部件,该部件根据上述变焦镜头的当前焦距信息、上述存储在存储器内的多个调整位置焦距数据以及多个调整值,算出上述对焦透镜从初始位置到基准位置的伸出量,上述调整位置焦距数据和多个调整值是在组装制造照相机时测定相对于上述各变焦镜头的摄像面的对焦位置的偏差量而求出的显示极值的焦距和上述显示极值的焦距处的调整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照相机的制造方法,该照相机根据变焦镜头的焦距信息以及存储在存储器内的信息,算出上述变焦镜头内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对相对于变焦镜头的各焦距的摄像面的对焦位置的偏差量进行测定;第二步骤,根据上述第一步骤的测定结果,决定特定焦距。
第三步骤,把在上述第二步骤中决定的特定焦距,以及用于对该特定焦距处的上述偏差量进行校正的调整值存储在照相机内的存储器中。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的焦点校正调整装置,用于生成校正数据,以对在组装根据由测距部件获得的被摄体距离信息以及焦距信息运算对焦透镜的移动量的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时因组装偏差或者因镜架部件尺寸的偏差而发生的与上述所运算的移动量的差进行校正,并把该校正数据存储在照相机内部的存储部件内;其特征在于,该焦点校正调整装置具有基准位置特性测定部件,该部件在上述照相机中可摄影的焦距范围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进行上述对焦透镜的基准位置的测定;基准位置调整部件,该部件根据上述基准位置特性测定部件的测定结果,决定进行上述基准位置调整的焦距。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该照相机具有第一运算部件,该部件根据由测距部件获得的被摄体距离信息以及焦距信息对对焦透镜的移动量进行运算;存储部件,该部件对在照相机组装时发生的、或者由于镜架部件尺寸的偏差而发生的与上述所运算的移动量的差和对应的焦距进行组合、存储;第二运算部件,该部件插值运算上述多个存储值之间的值;驱动部件,该部件根据由上述第一运算部件运算的移动量与由上述第二运算部件所插值运算的值相加所得的最终移动量,进行上述对焦透镜的驱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与上述所运算的移动量的差,和对应的焦距的至少一个组合,是透镜终端位置信息。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把进行基准位置的调整的焦距、被调整的基准位置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因此可任意设定进行调整的焦距位置和数量,因而通过对设计阶段难以预测的FC特性在制造时进行灵活对应,可实现能进行更高精度聚焦并能提高摄影性能的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该照相机的焦点校正装置。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的一实施例以及示出该照相机的电气构成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照相机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释放(release)处理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透镜伸出量运算处理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基准位置伸出量算出处理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从基准位置到对焦位置的伸出量运算处理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7是对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征的组装制造照相机时的基准位置的调整值的决定方法进行说明的特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的一实施例,以及示出该照相机的电气构成的方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设有作为控制部件的CPU1,该CPU1是对本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整体进行各种控制的微计算机。
上述CPU1分别连接有EEPROM2,EXT端子3,PWSW4,BKSW5,RWSW6,1RSW7,2RSW8,ZUSW9,ZDSW10,LCD11,闪光仪电路部分12,测距电路部分15,测光电路部分20,变焦驱动电路部分23,变焦驱动信号检测电路部分25,聚焦驱动电路部分26,聚焦驱动信号检测电路部分28,快门驱动电路部分29,快门驱动信号检测电路部分31,胶卷给送驱动电路部分32,胶卷移动量检测电路部分34,以及胶卷信息检测电路部分35。
EEPROM2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对在控制照相机方面所必要的参数和照相机状态进行存储的存储部件。
EXT端子3是一种外部通信端子,用于在组装制造照相机时进行各种调整之际,从外部控制照相机,以保证照相机动作和性能。自动调整机等外部装置,通过上述EXT端子3与照相机相连,从而可将调整值等写入照相机内的EEPROM2中。而且,当照相机完成、用于摄影时,上述EXT端子3用于与外部闪光仪和卡存储器等的附件进行通信。
PWSW4是一种开关,用于进行照相机电源的接通、断开,接通状态是表示电源接通的状态,断开状态是表示电源断开的状态。
BKSW5是一种开关,用于检测未示出的后盖的开、闭状态,该后盖用于进行胶卷的装填、取出。接通状态是表示后盖开状态,闭状态是表示后盖闭状态。
RWSW6是一种开关,通常为断开状态,通过接通操作,进行胶卷的强制倒卷。
1RSW7是一种开关,通常为断开状态,通过接通操作,开始进行作为曝光准备动作的测距动作以及测光动作。测距动作是指生成被摄体距离信息的动作,而测光动作是指生成被摄体亮度信息的动作。
2RSW8是一种开关,通常为断开状态,通过接通操作,开始进行曝光动作。而且,上述1RSW7和2RSW8构成两级开关,1RSW7接通之后,接通2RSW8。
ZUSW9是一种开关,通常为断开状态,通过接通操作,开始进行变焦镜头的变焦驱动,以使焦距向望远侧变化。
ZDSW10是一种开关,通常为断开状态,通过接通操作,开始进行变焦镜头的变焦驱动,以使焦距向广角侧变化。
LCD11是一种外部显示部件,用于可视地显示表示照相机模式显示、帧数显示等动作状态的信息,基于该LCD11的各种信息的显示,由上述CPU1进行显示控制。
闪光仪电路部分12与作为被摄体照明用光源的Xe管13,以及用于存储照明用电能的主电容器14相连,以正确保持曝光。
测距电路部分15与红外发光二极管16以及受光元件18相连。来自上述红外发光二极管16的光通过照明透镜17照射到被摄体37上,并且来自该被摄体37的反射光通过受光透镜19受光到受光元件18上,据此,测距电路部分15按照三角测距原理,测定从照相机到被摄体的距离。上述测距电路部分15、红外发光二极管16、聚光透镜17、受光元件18以及受光透镜19都是本发明的测距部件的主构成要素。此外,作为测距部件,也可使用有源方式、无源方式、相位差方式、光量检测方式等。
测光电路部分20与受光元件21相连。在测光电路部分20中,使用受光元件20检测通过配置在该受光元件20近旁的测光透镜22入射的被摄体附近的光量,并测定用于决定曝光条件的被摄体亮度。
变焦驱动电路部分23通过由上述CPU1控制来驱动变焦电动机24,并通过未示出的齿轮列,将旋转力传递给未示出的摄影透镜(变焦镜头)的变倍光学系,进行变焦动作。具体来说,通过对构成变焦镜头的多个透镜群的群间隔进行变更,来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
变焦驱动信号检测电路部分25生成与上述变焦电动机24的旋转量对应的脉冲信号,并把该脉冲信号传递给上述CPU1。接受该脉冲信号的CPU1对该脉冲信号进行计数,生成与焦距对应的数据。
聚焦驱动电路部分26通过由CPU1控制来驱动聚焦电动机27,因而通过未示出的齿轮列,将旋转力传递给未示出的对焦光学系,进行聚焦动作。具体来说,在光轴方向上驱动作为对焦光学系的对焦透镜,使焦点位置(对焦位置)与摄像面一致。
聚焦驱动信号检测电路部分28生成与上述聚焦电动机27的旋转量对应的脉冲信号,并把该脉冲信号传递给上述CPU1。接受该脉冲信号的CPU1对该脉冲信号的数量和周期进行检测,并进行控制,以使对焦透镜正确地停止在对焦位置。
快门驱动电路部分29通过由上述CPU1控制来进行向插棒(plunger)30的通电控制,以驱动未示出的快门。通过由上述CPU1控制向该插棒30的通电时间,进行曝光量的控制。
快门驱动信号检测电路部分31,通过与未示出的快门动作联动,生成用于控制向上述插棒30的通电时间的基准定时信号,并把该信号传递给CPU1。
胶卷给送驱动电路部分32通过由上述CPU1控制来驱动胶卷给送电动机33,并进行胶卷的上卷和倒卷。
胶卷移动量检测电路部分34通过对形成在未示出的胶卷上的穿孔进行检测,检查胶卷的给送状态,并把检查结果传递给CPU1。
胶卷信息检测电路部分35读取设在胶卷盒36上的ISO感度信息,并把该信息传递给CPU1。
以下将参照图2,对本实施例的照相机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示出由装在本发明的照相机上的CPU执行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现在,假设通过接通图1所示的照相机的上述PWSW4或者通过装填电池,使照相机的电源接通。于是,图1所示的照相机的CPU1起动图2所示的主程序(PWRST),也就是说,CPU1从步骤S0开始动作。
首先,CPU1一旦开始动作,就移到步骤S1进行处理,并在该步骤S1中进行初始设定。此时,初始设定是指对上述CPU1进行初始化的处理,例如,进行各输入输出端口、RAM等的初始化等。
之后,CPU1移到步骤2进行处理,在该步骤S2中进行控制,以便通过上述EXT端子3与附件进行外部通信,然后移到下一步骤S3进行处理。
在步骤S3的处理中,CPU1读出存储在EEPROM2内的数据,并进行控制,以便将该数据存储在上述CPU1内部的RAM中,然后移到步骤S4进行判断处理。上述数据包含下述的调整位置焦距数据(参照表1)和基准位置调整值(参照表2)等。
在步骤S4的判断处理中,判断上述BKSW5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判断为发生变化,则移到步骤S5进行处理,如果判断为未发生变化,则移到步骤S9进行处理。
如果判断为BKSW5的状态发生变化,则CPU1在步骤S5的判断处理中,判断当前的BKSW5的状态是否为断开状态,如果判断为不是断开状态,则移到步骤S6进行处理。此时,由于BKSW5的状态发生变化,并且,由于当前状态是接通状态,因而BKSW5将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也就是说,这表示后盖从闭状态变为开状态。因此,CPU1在步骤S6的处理中,在为“1”时,把表示后盖处于闭状态这一情况的标志F_BKCLOS设置为0,并把后盖处于开状态这一情况进行存储,然后移到步骤S9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5的判断处理中,如果BKSW5的状态为断开状态,则CPU1移到步骤S7进行处理,在该处理中,把上述标志F_BKCLOS设置为“1”,并把后盖处于开状态这一情况进行存储,在下一步骤S8的处理中,由于后盖从开状态变为闭状态,可能安装了胶卷,因此在该处理中,进行自动装载处理,然后移到步骤S9进行处理。
在上述步骤S4的判断处理中,如果BKSW5未发生变化,则CPU1在步骤S9的处理中,在为“1”时,对表示1帧上卷是必要的这一情况的标志F_WNDREQ的状态进行判断。也就是说,如果F_WNDREQ的状态是“1”,则CPU1移到步骤S10进行处理,在该处理中,进行1帧上卷动作,然后移到步骤S 11进行判断处理。
CPU1在步骤S11的判断处理中,对在上述步骤S10的处理的1帧上卷中,是否检测到胶卷结束进行判断,如果未检测到胶卷结束,则移到步骤S13进行处理,如果检测到胶卷结束,则移到步骤S12进行处理。
在步骤S12的处理中,由于检测到胶卷结束,因而倒卷动作是有必要的,CPU1把表示倒卷是有必要的这一情况的标志F_RWREQ设置为“1”,然后移到步骤S13进行处理。
在上述步骤S9的判断处理中,CPU1如果判断为上述F_WNDREQ的状态是“0”,则移到步骤S13进行处理。
在步骤S13的判断处理中,CPU1判断上述标志F_RWREQ的状态,如果判断为F_RWREQ是“1”,则由于倒卷是有必要的,因而在下一步骤S14的处理中,进行倒卷处理,之后,移到步骤S15进行处理。
而且,在上述步骤S13的判断处理中,CPU1如果判断为F_RWREQ是“0”,则由于无需倒卷,因而移到步骤S15进行处理。
在步骤S15的判断处理中,CPU1判断PWSW4的状态,如果判断为PWSW4的状态是断开状态,则由于表示电源断开状态,因而在下一步骤S17的处理中,把摄影透镜镜架收纳在照相机本体内进行折叠处理,在下一步骤S18的处理中进行控制,以便进行把LCD11置为断开状态的显示关闭处理。
之后,CPU1在步骤S19的处理中,进行使该CPU1的动作停止的处理,并把该CPU1的动作移到停止状态。为了从该停止状态复位,通过PWSW4、BKSW5、RWSW6的操作,CPU1将从作为本程序开头的步骤S0重新开始动作。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5的判断处理中,CPU1如果判断为PWSW4是接通状态,则由于表示电源接通状态,在下一步骤S16中进行控制,以便进行设置处理,使镜架移动到作为摄影状态的广角位置,之后,移到步骤S20进行处理。
在步骤S20的处理中,CPU1对PWSW4、BKSW5、RWSW6、1RSW7、2RSW8、ZUSW9、ZUSW10的各开关的状态变化以及当前状态进行检测,在下一步骤S21的处理中,使LCD11动作,并进行控制,以便执行进行必要显示的显示打开处理。
之后,CPU1在下一步骤S22的判断处理中,判断PWSW4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判断为发生变化,则移到步骤S25进行处理,并跳转到作为本程序开头的PWRST(步骤S0)。
在上述步骤S22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PWSW4的状态未发生变化,则CPU1移到步骤S23进行处理,在该处理中,判断BKSW5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判断为BKSW5的状态发生变化,则CPU1移到步骤S25进行处理,然后与上述一样,跳转到作为本程序开头的PWRST(步骤S0)。
在步骤S23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BKSW5的状态未发生变化,则CPU1移到步骤S24进行处理,在该处理中,判断RWSW6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判断为RWSW6的状态发生变化,则CPU1移到步骤S26进行处理,在该处理中,判断RWSW6的状态是否为当前接通状态。如果判断为RWSW6的状态是接通状态,则CPU1移到步骤S27进行处理。
在步骤S27的判断处理中,CPU1判断表示当前后盖状态的标志F_BKCLOS的状态,如果判断为F_BKCLOS是“1”,则移到步骤S28进行处理。当F_BKCLOS是“1”时,由于表示后盖状态是闭状态,因此,当后盖状态是闭状态时,RWSW6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也就是说,由于倒卷处理是必要的,因而CPU1在步骤S28的处理中,把表示倒卷处理是必要的标志F_RWREQ设置为“1”,并回到步骤S9进行处理。于是,通过以上所述,通过步骤S13的判断,移到指向步骤S14的分支执行倒卷处理。
在上述步骤S27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F_BKCLOS是“0”,或者在上述步骤S26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RWSW状态是OFF状态,或者在上述步骤S24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RWSW6的状态未发生变化,则由于无需倒卷处理,因而CPU1移到步骤S29进行处理。
在步骤S29的处理中,CPU1使上述闪光仪电路部分12动作,并进行控制,以便向主电容器14进行闪光仪发光用的能量充电,之后移到步骤S30进行处理。
在步骤S30的处理中,CPU1与上述步骤S2的处理一样,进行控制,以便执行用于进行外部通信的处理,然后移到步骤S31进行处理。在步骤S31的判断处理中,CPU1判断1RSW7是否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如果判断为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则在下一步骤S32的处理中,进行曝光准备动作以及进行曝光动作的释放处理。有关释放处理,将在以下论述(参照图3)。
例如,在上述释放处理中进行曝光动作时,CPU1把表示在释放处理中上卷动作是必要的标志F_WNDREQ设置为“1”,为了根据该F_WNDREQ的状态进行处理,在释放处理执行后,回到步骤S9进行处理,在该处理中,如上所述,如果F_WNDREQ是“1”,则移到步骤S10,并进行控制,以便执行1帧上卷动作。
在步骤S31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1RSW7未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则CPU1移到步骤S33进行处理,在该判断处理中,判断ZUSW9、ZDSW10中的其中一个是否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如果判断为ZUSW9、ZDSW10中的其中一个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则CPU1在下一步骤S34的处理中,控制变焦驱动电路部分23,进行变焦控制动作,并在执行变焦驱动处理之后,回到上述步骤S20进行处理。
而且,在步骤S33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ZUSW9、ZDSW10中的任何一个也没有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则CPU1回到步骤S20进行处理。也就是说,通过回到上述步骤S20进行处理,重复上述处理,形成主循环。
以下将参照图3,并对根据上述步骤S32的释放处理的详情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释放处理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现在,假设CPU1执行了图2所示的主程序上的上述步骤S32的释放处理。于是,CPU1起动图3所示的释放处理的子程序,也就是说,从步骤S40开始释放处理。
首先,CPU1通过步骤S41执行测距处理。在该测距处理中,CPU1控制测距电路部分15,并如上所述测定到上述被摄体的距离。CPU1进行控制,以便把测定结果作为与距离的倒数成比例的数据,并存储在CPU1内的作为RAM的LDATA中。也就是说,被摄体距离信息由测距部件生成。
之后,CPU1通过下一步骤S42执行测光处理。在该测光处理中,CPU1控制测光电路部分22,测定被摄体亮度,并移到步骤S43进行处理。
在步骤S43的处理中,CPU1执行进行对焦所必要的对焦透镜的伸出量的运算的透镜伸出量运算。有关该透镜伸出量运算处理,将稍后作详细说明(参照图4~图6)。
然后,在执行了上述透镜伸出量运算处理之后,CPU1移到下一步骤S44进行处理,通过该步骤S44执行曝光量运算处理。在通过该步骤S44进行曝光量运算处理中,CPU1进行控制,以便根据在上述步骤S42中测定的被摄体亮度,进行快门控制时间以及闪光仪发光量的运算。
接下来,CPU1在下一步骤S45中进行控制,以便进行检测1RSW7、2RSW8的状态的SW读入处理。在此读入的1RSW7、2RSW8的状态将通过随后步骤S46、步骤S47的判断处理予以判断。
首先,CPU1在步骤S46的判断处理中判断1RSW7是否被断开,如果判断为1RSW7被断开,则由于2RSW8未被接通而是被断开,因而为了结束释放动作,移到步骤S52进行处理,在该处理中,释放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1RSW7未被断开,则由于1RSW7的接通状态继续,因而移到步骤S47进行处理,在该处理中,判断2RSW8的状态。
CPU1在步骤S47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2RSW8不在接通状态,则再回到步骤S45进行处理,并进行控制,以便进行SW读入处理。而且,在该步骤S47的判断处理中,CPU1如果判断为2RSW8在接通状态,则由于有必要开始曝光动作,因而移到下一步骤S48进行处理。
以上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45到上述步骤S47的处理,在1RSW7变为断开状态之前或者在2RSW8变为接通状态之前,重复进行上述步骤S45到上述步骤S47的处理。
在步骤S48的处理中,CPU1根据在上述步骤S43中运算的对焦透镜的驱动量(伸出量),执行对焦透镜的伸出控制,使摄影透镜处于对焦状态。
之后,CPU1在下一步骤S49的处理中进行控制,以便根据在上述步骤S44中运算的快门控制时间以及闪光仪发光量,进行曝光动作,之后,在下一步骤S50的处理中,由于曝光动作结束,因而进行控制,以便进行使对焦透镜回到初始位置的透镜位置复位控制。该初始位置是指使对焦透镜通常待机的规定位置。
然后,CPU1在下一步骤S51的处理中,把表示上卷控制是必要的标志F_WNDREQ设置为“1”,以便卷上曝光结束的摄影帧,之后,在下一步骤S52的处理中,结束释放处理,并返回。
以下,将参照图4、图5、图6、表1、表2、表3,对在图3的步骤S43处理中执行的透镜伸出量运算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透镜伸出量运算处理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现在,假设CPU1通过图3所示的释放处理子程序上的上述步骤S43,执行了透镜伸出量运算处理。于是,CPU1起动图4所示的透镜伸出量运算处理的子程序,也就是说,从步骤S60开始透镜伸出量运算处理。
首先,CPU1在步骤S61的处理中,执行算出从上述初始位置到基准位置的对焦透镜的伸出量的基准位置伸出量算出。此处的基准位置是指用于针对无限远的被摄体进行对焦的对焦透镜的位置。而且,伸出量相当于从作为对焦透镜的通常待机位置的初始位置开始的伸出量。在此,有关该步骤S61的基准位置伸出量的算出处理的详情,将使用以下所示的表1、表2以及图5进行说明。
表1示出了调整位置焦距数据群,表2示出了与上述表1的各焦距位置对应的调整位置调整值群。此处所说的调整位置是指在组装制造照相机时,对上述基准位置进行调整的焦距的调整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表1所示的调整位置焦距数据,从fp(0)至fp(15)这16种焦距数据可被存储在EEPROM2内部,这些调整位置焦距数据通过由CPU1在图2的步骤S3进行处理,将从EEPROM2读入CPU1内部的RAM中。
与上述表1所示的从fp(0)到fp(15)的各个调整位置焦距对应的基准位置调整值,可进行表2所示的从SP(0)到SP(15)的16种存储,在焦距fp(0)处的基准位置调整值与SP(0)对应,在fp(1)处的基准位置调整值与SP(1)对应,依此类推,分别形成1对1的对应关系。
基准位置调整值SP(0)至SP(15)在组装制造照相机时,与上述fp(0)至fp(15)的数据一起被存储在EEPROM2内。在未被存储的焦距处的基准位置调整值将根据已存储的数据,通过直线插值运算求出。
以下,把从变焦驱动信号检测电路部分25输出的当前焦距数据(焦距信息)作为fp,把求出的基准位置(在变焦镜头的当前焦距处,用于针对无限远的被摄体进行对焦的对焦透镜的位置)作为SP,针对图5的基准位置伸出量算出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示出在图4的步骤S61中所示的基准位置伸出量算出处理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现在,CPU1一旦执行图4所示的透镜伸出量运算处理子程序上的上述步骤S61,就起动图5所示的基准位置伸出量算出处理的子程序,也就是说,在步骤S70的处理中,开始执行从初始位置到基准位置的对焦透镜的伸出量算出处理。
首先,CPU1在步骤S71的处理中,把计数器“n”初始化为0,该计数器“n”用于调查当前焦距fp在表1所示的调整位置焦距数据群中的哪个位置,然后移到下一步骤S71进行判断处理。
CPU1在步骤S72的判断处理中,检查当前焦距数据fp是否在第“n+1”的调整位置焦距数据fp(n+1)以下,如果判断为fp比fp(n+1)大,则递增n的值,再回到步骤S72进行处理。
在上述步骤S72的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为fp在fp(n+1)以下,则CPU1由于fp的值位于fp(n)和fp(n+1)之间,因而移到下一步骤S74进行处理,以进行插值运算。
在步骤S74的处理中,CPU1使用fp(n)和对应的基准位置SP(n)、fp(n+1)和对应的基准位置SP(n)、以及当前焦距数据fp,通过直线插值运算求出与fp对应的基准位置伸出量SP。
之后,CPU1通过下一步骤S75,结束该基准位置伸出量算出处理,并再回到图4所示的透镜伸出量运算处理程序进行处理,然后移到该程序上的下一步骤S62进行处理。
如图4所示,接下来,CPU1在步骤S62的处理中,算出从基准位置到对焦位置(在变焦镜头的当前焦距处,用于针对实际被摄体进行对焦的对焦透镜的位置)的伸出量。有关此时通过该步骤S62进行伸出量的算出处理的详情,将使用以下所示的表3和图6进行说明。
表3示出了从作为被摄体距离在无限远时进行对焦的对焦透镜的伸出量的基准位置到在有限距离处针对实际被摄体进行对焦的位置的对焦透镜的伸出量。
与被摄体距离的倒数对应的数据LDATA是通过图3所示的上述步骤S41的测距处理得出的数据(被摄体距离信息)。而且,由于各被摄体距离的伸出量在各焦距不同,因而算出从基准位置到对焦位置的伸出量时,则有必要从被摄体距离信息和焦距信息中求出伸出量。因此,上述表3的数据结构是通过将焦距数据和被摄体距离数据进行组合来决定一个伸出量。
但是,如果针对全部的输入数据,保持能决定输出数据的数据,则由于数据会变得庞大,因而只把与离散的输入值对应的数据存储在CPU1内部的ROM内。因此,对于中间值的输入,根据被存储的数据,通过直线插值运算,决定作为输出的伸出量。并且,上述表3所示的数据也可被存储在EEPROM2内。
图6是示出在图4的步骤S62中所示的从基准位置到对焦位置的伸出量算出处理的子程序的流程图。CPU1一旦执行图4的步骤S62的处理,就起动图6所示的从基准位置到对焦位置的伸出量算出处理的子程序,也就是说,从步骤S80开始处理。
CPU1在下一步骤S81的处理中,首先,把计数器X初始化为0,该计数器X用于调查作为被摄体距离数据的LDATA在被存储的被摄体距离数据群中的哪个位置,然后移到步骤S82进行判断处理。
在步骤S82的判断处理中,CPU1判断被摄体距离数据LDATA是否在被存储的被摄体距离数据群中的LDATA(X+1)以下,如果判断为LDATA在LDATA(X+1)以下,则移到步骤S83进行处理,在该处理中,递增X的值,再回到步骤S82进行处理。
在上述步骤S82的判断处理中,CPU1如果判断为LDATA的值比LDATA(X+1)大,则移到步骤S84进行处理。也就是说,LDATA的值比LDATA(X)大,可决定在LDATA(X+1)以下的X的值。
然后,CPU1在下一步骤S84的处理中,把计数器Y初始化为0,该计数器Y用于调查焦距数据fp在被存储的焦距数据群中的哪个位置,然后移到步骤S85进行判断处理。
在步骤S85的判断处理中,CPU1判断焦距数据fp是否在被存储的焦距数据群fpT(Y+1)以下,如果判断为fp在fpT(Y+1)以下,递增Y的值为增量,再回到步骤S85进行处理。
在上述步骤S85的判断处理中,CPU1如果判断为fp比fpT(Y+1)大,则移到步骤S87进行处理。也就是说,fp的值比fpT(Y)大,可决定在fpT(Y+1)以下的Y的值。
以上,使用求出的X和Y,CPU1进行控制,以便利用上述表3的伸出量表,参照要求出的伸出量附近的数据,通过直线插值运算,求出伸出量。
首先,CPU1在下一步骤S87的处理中进行控制,以便通过直线插值算出在焦距数据fp=fpT(Y)时的伸出量,并将算出结果存储在OBJPLS1内。
之后,CPU1在下一步骤S88的处理中进行控制,以便通过直线插值算出在焦距数据fp=fpT(Y+1)时的伸出量,并将算出结果存储在OBJPLS2内。
接下来,CPU1在下一步骤S89中,通过直线插值,从OBJPLS1和OBJPLS2中算出与作为最终输出的焦距数据fp对应的从基准位置到对焦位置的伸出量OBJPLS。
通过执行以上处理,由于可求出从基准位置到对焦位置的伸出量,因而CPU1在下一步骤S90中结束该处理,然后返回到图4的透镜伸出量运算处理子程序。
在图4中,接下来,CPU1在步骤S63的处理中,把在图5的步骤S74中求出的从初始位置到基准位置的伸出量SP与在图6的步骤S89中求出的从基准位置到对焦位置的伸出量OBJPLS相加,对与被摄体距离数据LDATA和焦距数据fp对应的对焦透镜的伸出量进行运算,并返回(步骤S64)。
以下将参照图7,对在本实施例中的组装制造照相机时的基准位置的调整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该调整是在电气连接的状态下进行,以便能够通过照相机的EXT端子3使照相机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图7是用于对作为本实施例特征的组装制造照相机时的基准位置的调整值的决定方法进行说明的特性图。
对于本实施例的照相机,在组装制造照相机时,决定进行基准位置的调整的焦距数据(调整位置焦距数据),以及决定在上述调整位置焦距处的基准位置调整值。此时,平行光线入射到照相机的摄影镜头上,并对表示连结焦点的位置在针对胶卷面的前后方向的哪个位置的ΔFC值进行测定。图7(a)示出了在各焦距处测定该ΔFC值的结果。
本实施例中的照相机把基准位置调整值作为与调整位置焦距数据对应的离散值存储在上述照相机内部的EEPROM2中。该照相机通过直线插值运算,并根据存储在EEPROM2内的基准位置调整值以及调整位置焦距数据,求出在未设有数据的焦距处的调整值。
因此,根据测定的各焦距数据的ΔFC值,求出各单位焦距数据的ΔFC的变化量。也就是说,求出ΔFC特性的微分值。图7(b)示出了该微分值的特性。
在图7(b)中,在ΔFC特性的微分值为0的焦距处取在图7(a)的ΔFC特性中的极值。把作为该极值的焦距以及位于焦距范围两端的广角位置、望远位置作为基准位置的测定位置,也就是说作为调整位置焦距。
这样,通过至少把ΔFC特性的极值作为基准位置的测定位置,可决定与照相机各个ΔFC特性相一致的测定位置。
从在被决定的测定位置处的ΔFC值中,求出在各个测定位置处的对焦透镜的基准位置,并作为基准位置调整值。然后,将上述调整位置焦距与上述基准位置调整值存储在照相机的EEPROM2内。
具有图7(a)所示的ΔFC特性时,由于显示极值的焦距数据是4个,因而首先存储表示广角位置的焦距数据作为fp(0),在fp(1)至fp(4)中存储表示各个极值的焦距数据,在fp(5)中存储表示望远位置的焦距数据。
然后,在SP(0)至SP(5)中,存储表示从fp(0)至fp(5)的各焦距处的基准位置调整值。也就是说,通过在fp(5)中存储望远位置的焦距数据,在SP(5)中存储望远位置处的基准位置调整值,可决定进行基准位置调整的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组装制造时对ΔFC特性进行测定的结果,由于极值是4个,因而在上述表1的调整位置焦距数据群内从fp(0)到fp(5),以及在表2的基准位置调整值群内从SP(0)到SP(5),都可用作存储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作为调整位置焦距数据,从fp(0)至fp(15)这16种焦距数据,以及与这些焦距位置分别对应的从SP(0)至SP(15)这16种基准位置数据等可被存储在EEPROM2内部,尽管本发明对此作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也可详细地存储各数据。而且如有必要,也可构造成存储和使用其他信息。
如上所述,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把进行基准位置的调整的焦距数据和基准位置调整值存储在照相机内部的EEPROM2内,因而可任何设定进行调整的焦距位置和数量。因此,在设计阶段,可针对预测困难的对焦透镜的ΔFC特性,灵活地加以对应,可实现更高精度地聚焦的变焦式照相机。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极值的焦距数据以及在该焦距处的调整值存储在存储部件中,然而以下所示的变形实施也是可行的。
(1)由于变焦镜头的设计、组装偏差、部件偏差而在一部分的焦距区域内有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例如,在图7(a)中,ΔFC值从SP(0)开始的移动量在从广角位置到焦距fp(2)之间小,而在从焦距sp(3)到望远位置(fp(5))之间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把焦点位置的移动量比规定值大的焦距范围的一部分区域中的焦距数据和调整值也存储在存储部件中。而且,也可把上述移动量的比在规定值以上的区域的焦距数据和调整值存储在存储部件中。
(2)根据变焦镜头的设计,在望远侧的焦距区域中有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例如,在图7(a)中,ΔFC值从SP(0)开始的移动量在从广角位置到焦距fp(2)之间小,而从焦距sp(3)到望远位置(fp(5))之间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把与规定焦距(例如fp(2))相比在望远侧的区域中的焦距数据和调整值存储在存储部件中。而且,对于这种变焦镜头,也可以不用测定全部的焦距区域中的ΔFC值,只测定规定的一部分区域。从而缩短测定时间。这样,通过把在照相机内的可摄影的焦距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内的焦距数据和调整值存储在存储部件中,可提高伸出量的运算速度。
(3)首先,求出从初始位置到基准位置的伸出量(第一运算),其次,求出从上述基准位置到对焦位置的伸出量(第二运算)。然后,将上述2个伸出量相加,决定最终伸出量(第三运算)。在此,对于上述第二运算,也可使用规定的运算式来取代使用表3所示的表进行运算。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其应用也可被包含在本发明中。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照相机虽是使用胶卷的照相机,但也可使用下列照相机,即使用摄像元件摄像的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电子照相机,电视用照相机,与便携式电话和信息便携终端相连而装到其上的照相机,进行远距离观察和远距离摄影的照相机等涉及许多方面的照相机。
调整位置焦距数据群
表1基准位置调整值群
表2从基准位置到对焦位置的伸出量表
表权利要求
1.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根据变焦镜头的焦距信息以及存储在存储器内的信息,算出上述变焦镜头内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器存储信息包含在组装制造照相机时,测定相对于上述变焦镜头的各焦距的摄像面的对焦位置的偏差量而求出的显示极值的焦距和在上述显示极值的焦距处的调整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极值的焦距是指对上述偏差量的测定结果进行微分,微分值为零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器存储信息包含上述变焦镜头端部的焦距以及在上述端部的焦距处的调整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器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还具有测距部件,用于测定被摄体距离;上述照相机加入上述由测距部件获得的被摄体距离信息,算出上述变焦镜头内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
6.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根据由测距部件获得的被摄体距离信息、变焦镜头的焦距信息、以及存储在存储器内的信息,算出上述变焦镜头内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具有第一运算部件,该部件根据上述变焦镜头的当前焦距信息、上述存储在存储器内的多个调整位置焦距数据以及多个调整值,算出上述对焦透镜的第一伸出量;第二运算部件,该部件根据上述由测距部件获得的被摄体距离信息、以及上述变焦镜头的当前焦距信息,算出上述对焦透镜的第二伸出量;以及第三运算部件,该部件根据上述第一运算部件和上述第二运算部件的输出,算出对焦透镜的最终移动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伸出量是从初始位置到基准位置的伸出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伸出量是从基准位置到对焦位置的伸出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运算部件包含插值运算部件,该插值运算部件插值运算上述存储在存储器内的多个存储值之间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运算部件包含插值运算部件,该插值运算部件插值运算上述存储在存储器内的多个存储值之间的值。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运算部件将上述第一运算部件的算出结果与上述第二运算部件的算出结果进行相加,算出上述最终移动量。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器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13.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根据变焦镜头的焦距信息以及存储在存储器内的信息,算出上述变焦镜头内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其特征在于,该照相机具有运算部件,该部件根据上述变焦镜头的当前焦距信息、上述存储在存储器内的多个调整位置焦距数据以及多个调整值,算出上述对焦透镜从初始位置到基准位置的伸出量,上述调整位置焦距数据和多个调整值是在组装制造照相机时,测定相对于上述各变焦镜头的摄像面的对焦位置的偏差量而求出的显示极值的焦距和上述显示极值的焦距处的调整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初始位置是指使对焦透镜通常处于待机的规定位置,上述基准位置是指用于针对无限远的被摄体进行对焦的对焦透镜的位置。
15.一种照相机的制造方法,该照相机根据变焦镜头的焦距信息以及存储在存储器内的信息,算出上述变焦镜头内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对相对于变焦镜头的各焦距的摄像面的对焦位置的偏差量进行测定;第二步骤,根据上述第一步骤的测定结果,决定特定焦距。第三步骤,把在上述第二步骤中决定的特定焦距,以及用于对该特定焦距处的上述偏差量进行校正的调整值存储在照相机内的存储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相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步骤根据上述第一步骤的测定结果,抽出显示偏差量极值的焦距,并把该焦距作为特定焦距。
17.一种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的焦点校正调整装置,用于生成校正数据,以对在组装根据由测距部件获得的被摄体距离信息以及焦距信息运算对焦透镜的移动量的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时因组装偏差或者因镜架部件尺寸的偏差而发生的与上述所运算的移动量的差进行校正,并把该校正数据存储在照相机内部的存储部件内;其特征在于,该焦点校正调整装置具有基准位置特性测定部件,该部件在上述照相机中可摄影的焦距范围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进行上述对焦透镜的基准位置的测定;基准位置调整部件,该部件根据上述基准位置特性测定部件的测定结果,决定进行上述基准位置调整的焦距。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进行上述基准位置调整的焦距是显示上述基准位置特性的极值的焦距。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焦距范围的一部分区域是焦点位置的移动量与上述对焦透镜的移动量之比在规定值以上的焦距范围。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焦距范围的一部分区域的焦距在规定的焦距的望远侧。
21.一种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该照相机具有第一运算部件,该部件根据由测距部件获得的被摄体距离信息以及焦距信息对对焦透镜的移动量进行运算;存储部件,该部件对在照相机组装时发生的、或者由于镜架部件尺寸的偏差而发生的与上述所运算的移动量的差和对应的焦距进行组合、存储;第二运算部件,该部件插值运算上述多个存储值之间的值;驱动部件,该部件根据由上述第一运算部件运算的移动量与由上述第二运算部件所插值运算的值相加所得的最终移动量,进行上述对焦透镜的驱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与上述所运算的移动量的差,和对应的焦距的至少一个组合,是透镜终端位置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部件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在组装照相机时发生的、或者由于镜架部件尺寸的偏差而发生的与上述所运算的移动量的差,和对应的焦距的组合包含望远位置的焦距信息与上述移动量的差的组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更高精度的聚焦并力图提高照相机摄影性能的带变焦镜头的照相机。该照相机根据变焦镜头的焦距信息以及存储在存储器内的信息,算出上述变焦镜头内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器存储信息包含:在组装制造照相机时,测定相对于上述变焦镜头的各焦距的摄像面的对焦位置的偏差量而求出的显示极值的焦距和在上述显示极值的焦距处的调整值,并根据上述变焦镜头的当前焦距信息、存储在上述存储器内的多个调整位置焦距数据以及多个调整值,算出上述对焦透镜的伸出量。
文档编号G03B13/36GK1385749SQ0211971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5日
发明者小林芳明 申请人: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