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通过介在于相互对向的一对基板的之间的导通材料导通形成在一对基板的每一个上的配线的结构的液晶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使用该液晶装置构成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装置在便携式计算机、手机、摄象机等的电子设备中被广泛应用。该液晶装置,一般地说是通过将分别形成有电极的一对基板,使其电极彼此对向地用环状的密封材料粘贴起来,向由一对基板和密封材料围起来的区域内封入液晶来形成的。在该液晶装置中,通过对每一个像素控制已封入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的取向,显示文字、数字和图形等的图象。
在该液晶装置中,有不使用有源元件的单纯的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和使用有源元件的结构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此外,作为这样的有源元件,已知有2端子型的有源元件的TFD(薄膜二极管)元件和3端子的有源元件的TFT(薄膜晶体管)元件等。
以往,作为单纯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例如,已知有
图12所示的装置。在这里所示的液晶装置,可以采用在图示的液晶板101上附设背光灯等的照明装置、控制基板或其它根据需要附设的附带装置形成。
液晶板101可以通过用环状的密封材料103将用玻璃等形成的一对基板201a和201b粘贴起来形成。
在密封材料103的适合部位上设置液晶注入用开口103a,此外,还向密封材料103的内部混入了许多导通材料106。
在被密封材料103围起来的同时,被基板102a和基板102b夹在中间的间隙,是所谓的单元间隙,通过液晶注入用开口103a向该单元间隙内注入液晶(未图示出),然后,用树脂等将液晶注入用开口103a封起来。一方的基板102a具有向另一方的基板102b的外侧突出出来的突出部分102c,在该突出部分102c的表面(在图12中是纸面背侧的表面)上装配液晶驱动用IC 104a和104b。
在一方的基板102a的液晶一侧表面(即,图12的纸面纵深一侧表面)上,如图13所示,多个直线状的电极107a作为全体以条带状相互平行地排列。此外,从各个电极107a的端部向着基板突出部分102c上的液晶驱动用IC 104a(参看图12)的装配区域形成配线108a。此外,从液晶驱动用IC 104B(参看图12)的装配区域开始延伸的配线108b则通过密封材料103的形成区域进入液晶封入区域内。
在另一方的基板102b的液晶侧表面(即,图12的纸面跟前一侧表面)上,如图14所示,多个直线状的电极107b作为全体以条带状相互平行地排列。此外,从各个电极107b的端部到稍微越过密封材料103的形成区域的位置为止,形成配线109。
另外,在图12、图13和图14中,为了易于理解结构起见,以比实际更宽的间隔示意性地仅仅示出了几条电极107a、电极107b、配线108a、108b和109等,但是,在实际的液晶装置中,以更窄的间隔排列更多条数的电极107a等。
在制作图12所示的液晶板101时,在图13的基板102a或图14的基板102a中的任何一者上形成密封材料103,使电极107a和电极107b彼此垂直地,将该密封材料103夹在中间地使基板102a和基板102b彼此粘贴在一起,再使密封材料103硬化。进一步,在基板102a的突出部分102c的表面上装配液晶驱动用IC 104a和104b,并使这些端子,即突点导电连接到配线108a和108b上。
在象这样地粘贴2个基板102a和102b时,要在导通区域111的地方,在其间夹有导通材料地使图13的配线108b和图14的配线109彼此重叠,由此,使基板102a一侧的配线108b和基板102b一侧的配线109导电连接起来,由此,使基板102a一侧的液晶驱动用IC 104b与基板102b一侧的电极107b电连接。
对于象以上那样地形成的液晶板101,用电极107a和电极107b之间的交点和被该交点夹持的液晶构成一个像素,然后,通过多个该像素排列成电矩阵状的办法,形成显示区域,即形成驱动区域V,在该显示区域V内形成文字、数字等的图象。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现有的液晶装置来说,在形成于密封材料103的一边的导通区域111的位置,基板102a一侧的配线108b通过密封材料103,此外,基板102b一侧的配线109也通过密封材料103。对此,在与导通区域111彼此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103的部分区域112中,则未形成与配线108b相当的图形。
为此,在导通区域111处单元间隙变厚,在与之相反一侧的部分区域112上单元间隙则变窄,为此,就发生了液晶板101的全体的单元间隙变成为不均一的问题。这样,就存在加在各个像素上的电压产生参差,不能得到鲜明的图象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构成液晶装置的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的图形进行改进,减小基板间隔的不均一性,即,减小液晶板的单元厚度的不均匀,以提高液晶显示品质。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用密封材料粘贴起来的一对基板,加入到上述密封材料中的导通材料,在设定在上述密封材料的适当位置处的导通区域中用上述导通材料连接的一对配线和通过与上述导通区域彼此对向的部分的上述密封材料的第1虚设图形。
根据该构成的液晶装置,在导通区域中配线将横穿密封材料,第1虚设图形将横穿与该导通区域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通过该构成,与配线仅仅横穿密封材料的导通区域的结构的现有的液晶装置的情况比较,可以在液晶板的整个面的范围内均一地维持基板间隔,即单元间隙,由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
(2)其次,本发明的另外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1)项中记载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第1虚设图形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与在上述导通区域中上述配线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大体上相等。这样一来,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3)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1)项或上述(2)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第1虚设图形由在上述导通区域内存在的多个配线中的每一个对向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多个直线状的虚设图形要素的集合而形成。这样一来,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4)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3)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多个虚设图形要素中的每一个的宽度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的宽度大体上相等。根据该构成,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5)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1)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一对配线的一方或双方,在上述导通区域以外的第2区域中通过上述密封材料,设置通过与该第2区域彼此对向的部分的上述密封材料的第2虚设图形。
取决于液晶装置,有的在密封材料的外侧形成配线,有的则在密封材料的内侧、显示区域的外侧形成配线。在在密封材料的外侧形成配线的情况下,认为配线在导通区域以外通过密封材料的可能性低。与此相反,在密封材料的内侧、显示区域的外侧形成配线的情况下,在导通区域中形成导通的一对配线之内的一方,在导通区域以外的地方通过密封材料的可能性高。
这样,在配线在导通区域以外的地方通过密封材料的情况下,如果在与该区域对向的密封材料的部分区域上设置第2虚设图形,则可以在液晶板的整个面的范围内均一地维持基板间隔,即单元间隙,由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
(6)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5)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第2虚设图形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与在上述第2区域中上述配线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大体上相等。这样一来,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7)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5)项或上述(6)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第2虚设图形,由在与上述第2区域内存在的多个配线中的每一个对向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多个直线状的虚设图形要素的集合而形成。这样一来,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8)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7)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多个虚设图形要素中的每一个的宽度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的宽度大体上相等。这样一来,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9)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密封材料彼此粘贴起来的其中的一方具备配线引出区域的基板,加入到上述密封材料中的导通材料,在向与上述配线引出区域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在将显示区域夹在中间彼此对向的一对的密封材料边的各自的适当的位置处设置的导通区域,在该导通区域中用上述导通材料连接起来的一对配线,即其中的一方向上述配线引出区域延伸,其中的另一方向上述显示区域延伸的一对配线和通过与上述各自的导通区域彼此对向的部分的上述密封材料的第1虚设图形。
根据该构成的液晶装置,在导通区域中配线将横穿密封材料,第1虚设图形将横穿与该导通区域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通过该构成,与配线仅仅横穿密封材料的导通区域的结构的现有的液晶装置的情况下比较,可以在液晶板的整个面的范围内均一地维持基板间隔,即单元间隙,由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
(10)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9)项中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第1虚设图形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与在上述导通区域中上述配线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大体上相等。这样一来,由于对向于对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11)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9)项或上述(10)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第1虚设图形由在与上述导通区域内存在的多个配线中的每一个对向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多个直线状的虚设图形要素的集合而形成。这样一来,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12)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11)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多个虚设图形要素的每一个的宽度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的宽度大体上相等。这样一来,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13)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9)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一对配线的一方或双方,在上述导通区域以外的第2区域中通过上述密封材料,设置通过与该第2区域对向的部分的上述密封材料的第2虚设图形。
取决于液晶装置,有的在密封材料的外侧形成配线,有的则在密封材料的内侧、显示区域的外侧形成配线。在在密封材料的外侧形成配线的情况下,认为配线在导通区域以外通过密封材料的可能性低。与此相反,在密封材料的内侧、显示区域的外侧形成配线的情况下,在导通区域中形成导通的一对配线之内的一方,在导通区域以外的地方通过密封材料的可能性高。
这样,在配线在导通区域以外的地方通过密封材料的情况下,如果在与该区域对向的密封材料的部分区域上设置第2虚设图形,则可以在液晶板的整个面的范围内均一地维持基板间隔,即单元间隙,由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
(14)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13)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第2虚设图形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与在上述第2区域中上述配线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大体上相等。这样一来,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15)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13)项或上述(14)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第2虚设图形,由在与上述第2区域内存在的多个配线中的每一个对向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多个直线状的虚设图形要素的集合而形成。这样一来,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16)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15)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中,上述多个虚设图形要素的每一个的宽度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的宽度大体上相等。这样一来,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的虚设图形一侧的面积状况与配线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17)其次,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液晶装置和收容该液晶装置的框体的电子设备中,上述液晶装置由从上述(1)项到上述(16)项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构成。根据该电子设备,在内置的液晶装置中,由于可以在液晶板的整个面的范围内维持液晶板的基板间隔,即单元间隙,由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所以可以随时鲜明地观看与电子设备有关的信息。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的平面图局部剖开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2的剖面图示出了沿图1的A-A线剖开的液晶装置的剖面结构。
图3的立体图示出了在图1的液晶装置中使用的TFD元件的一个例子。
图4的平面图示出了构成图1的液晶装置的一方的基板。
图5的平面图示出了构成图1的液晶装置的另一方的基板。
图6的平面图局部剖开地示出了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案。
图7的剖面图示出了沿图6的D-D线剖开的液晶装置的剖面结构。
图8的平面图示出了构成图6的液晶装置的一方的基板。
图9的平面图示出了构成图6的液晶装置的另一方的基板。
图10的立体图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移动电话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11的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实施方案。
图12的平面图局部剖开地示出了现有的液晶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13的平面图示出了构成图12的液晶装置的一方的基板。
图14的平面图示出了构成图12的液晶装置的另一方的基板。
图15的平面图局部剖开地示出了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再一个实施方案。
图16的平面图示出了图15的要部。
图17是沿图16的G-G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18扩大示出了用图15的箭头D所示的部分。
图19是沿图18的H-H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20是沿图1的B-B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21是沿图6的E-E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22是沿图6的F-F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23的平面图局部剖开地示出了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符号说明1 液晶装置2 液晶板3a,3b 基板3c 基板突出部分(配线引出区域)4 密封材料4b,4c,4d,4e 密封材料边
5 导通材料8 照明装置9a,9b液晶驱动用IC11ACF12a,12b 基材13像素电极14线路配线16TFD元件17a,17b 取向膜18a,18b 位相差板19a,19b 偏振光板24半透射反射板26滤色片膜27保护层膜28对向电极29a,29b 配线31导通区域32第2区域33配线34第1虚设图形34a,34b 第1虚设图形要素37第2虚设图形38虚设图形39图形41液晶装置42液晶板43第1电极44半透射反射膜46滤色片膜
48第2电极50移动电话(电子设备)60,120,160 液晶装置63,64,66,67虚设图形121,161 液晶板134,135 环绕配线151 虚设图形L 液晶层V 显示区域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在导通区域中配线将穿过密封材料,第1虚设图形将穿过与该导通区域彼此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通过该构成,与配线仅穿过密封材料的导通区域的现有的液晶装置的情况比较,可以在液晶板的整个范围内均一地维持基板间隔,即均一地维持单元间隙,由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
发明的实施方案液晶装置的第1实施方案图1示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将TFD(薄膜二极管)元件作为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式的液晶装置、具有直接将IC芯片装配到基板上的结构的所谓的COG(玻璃上的芯片)方式的液晶装置的情况下的实施方案。
这里所示的液晶装置1,是通过在图1中示出了其整体平面结构的液晶板2上附设照明装置、控制基板以及其它的附带设备构成的。液晶板2,是通过环状的密封材料4将配置在图面的跟前一侧的第1基板3a,和配置在图面的纵深一侧的第2基板3b彼此接合,即,使它们彼此粘贴起来形成的。在密封材料4的内部,在第1基板3a和第2基板3b之间以分散的状态含有用来形成电导通的导通材料。
由密封材料4、第1基板3a和第2基板3b围起来的区域,构成恒定高度的间隙、即所谓的单元间隙,该单元间隙如图2所示,由分散到任何一方的基板3a或3b中的多个隔离物10维持均一的尺寸。隔离物10例如可以形成为球形。此外,在密封材料4的一部分上形成液晶注入用开口4a。通过上述液晶注入用开口4a向上述单元间隙内注入液晶,在该注入结束后,用树脂等将液晶注入用开4a封起来。
图2示出了沿图1中的A-A线剖开的液晶装置1的剖面结构。如图2所示,在液晶板2的第2基板3b背侧(即,在图2所示的结构的下侧)作为背光灯设置有具有发光源6和导光体7的照明装置8。
在图1中,第1基板3a具有向第2基板3b的外侧突出出来的作为配线引出区域的基板突出部分3c,在该基板突出部分3c上用导电粘接要素,例如ACF(各向异性的导电薄膜)11装配液晶驱动用IC 9a和9b。液晶驱动用IC 9a和9b的特性彼此不同,之所以使用象这样地特性不同的2种液晶驱动用IC,是因为在第1基板3a一侧和第2基板3b一侧,换句话说,在扫描线驱动系统与信号线驱动系统之间使用的电压值不同,用一块IC芯片不可能供给这些电压值的缘故。
在图2中,第1基板3a具有基材12a,在该基材12a的内侧表面,即液晶层L侧的表面上形成像素电极13。此外,如图1所示,在第1基板3a的内侧表面上,将多个直线状的线路配线14彼此平行地排列作为整体形成条带状,沿着这些线路配线14,以适宜的间隔形成TFD元件16,借助这些TFD元件16形成多个像素电极13。多个像素电极13平面性地排列成点矩阵状。
在图2中,在已形成了像素电极13、TFD元件16和线路配线14的基材12a的表面上形成取向膜17a。另外,在基材12a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相位差板18a,再在其上边设置偏振光板19a。
在图1和图2中,如果示出用箭头C表示的一个TFD器件的附近的结构,则例如如图3那样。图3所示的是使用所谓的背靠背(back-to-back)结构的TFD元件的结构。在图3中,线路配线14,例如被形成为由用TaW(钨·钽)形成的第1层14a、例如由阳极氧化膜的Ta2O5(氧化钽)形成的第2层14b和例如由Cr形成的第3层14c构成的3层结构。
此外,TFD元件16是通过串联地将第1TFD要素16a和第2TFD要素16b连接起来构成的。第1TFD要素16a和第2TFD要素16b由TaW形成的第1金属层21、由阳极氧化形成的Ta2O5的绝缘层22和与线路配线14的第3层14c为同一层的Cr的第2金属层23的3层叠层结构构成。
如果从线路配线14一侧看第1TFD要素16a的话,则构成第2金属层23/绝缘层22/第1金属层21的叠层结构。另一方面,如果从线路配线14一侧看第2 TFD要素16b的话,则形成第1金属层21/绝缘层22/第2金属层23的叠层结构。通过象这样使一对的TFD要素16a和16b电逆向地串联连接起来构成背靠背结构的TFD元件,可以实现TFD元件的开关特性的稳定化。像素电极13,例如用ITO形成,并使之连接到第2TFD要素16b的第2金属层23上。
在图2中,第2基板3b具有基材12b,在该基材12b的内侧表面,即液晶层L侧的表面上形成半透过反射膜24,在其上形成滤色片膜26,在其上形成保护层膜27,在其上形成对向电极28,再在其上形成取向膜17b。此外,在基材12b外侧表面上形成相位差板18b,再在其上形成偏振光板19b。
对向电极28,如图1所示,通过使多个直线状的电极与线路配线14交叉地彼此平行地排列形成条带状。
另外,在图1中,为了更清楚地表示电极图形,虽然将对向电极28的间隔扩展得很大地示意性地画了出来,但是实际上对向电极28的间隔与像素电极13的点节距相吻合地被形成得非常窄。
像素电极13与对向电极28之间的交叉点,被排列成点矩阵状,这些交叉点中的每一个都构成一个点。图2的滤色片膜26的每一个的色图形都与其一个点对应。滤色片膜26,例如R(红)、G(绿)、B(蓝)这3原色形成一个单元、构成一个像素。由点矩阵状地排列的多个点区划的方形区域V,是可以通过开关元件的驱动显示图象的区域,即,驱动区域或显示区域。
基材12a、12b例如可以用玻璃、塑料等形成。此外,半透过反射膜24可以用光反射性的材料,例如Al(铝)形成。但是,光反射性材料为了实现半透过和反射的功能,其厚度要形成为薄到光可以透过那种程度,或者以适宜的面积比率在半透过反射膜的适当的位置形成使光通过的开口。
滤色片膜26,可以采用众所周知的色像素形成方法,例如使用喷墨法、颜料分散法等将颜料涂敷成马赛克状、条带状、三角状排列等适宜的图形的办法来形成。此外,保护层膜27则可以采用用旋转涂敷法、滚动涂敷法等均一地涂敷适宜的透光性树脂材料的办法来形成。
像素电极13和对向电极28,例如,可以众所周知的加膜法,例如溅射法、真空蒸镀法加上ITO(Indium Tin Oxide)膜,然后再用光刻法形成所希望的图形。取向膜17a和17b,例如,可以用在涂敷上聚酰亚胺溶液之后进行烧成的方法或胶版印刷法等形成。
在图4中,在第1基板3a的液晶侧表面(即,图4的背侧表面)上,形成从线路配线14向基板突出部分3c的方向直接延伸的配线29a。此外,向与第1基板3a的突出部分3c交叉的方向延伸,在将显示区域V夹在中间彼此对向的一对密封材料边4b、4c中的每一者的适当的位置上设定导通区域31。然后,在这些导通区域3与基板突出部分3c上的IC装配区域之间,形成配线29b。这时,配线29b对于密封材料4在导通区域31以外的区域32的地方通过该密封材料4向突出部分3c上延伸。
在图5中,在第2基板3b的液晶侧表面(即,图5的跟前一侧表面)上,在对向电极18与导通区域31之间,即,在显示区域V与导通区域31之间,形成配线33。
在图4的第1基板3a或图5的第2极板b中的任何一方的液晶侧表面上用印刷等环状地形成密封材料4,采用把该密封材料4夹在中间把这些基板3a、3b粘贴起来的办法形成图1所示的那种液晶板2。这时,如图20所示,在导通区域31中,采用使第1基板3a一侧的配线29b与第2基板3b一侧的配线33彼此重叠,再用含于密封材料4中的导通材料5把它们之间导电连接起来。
由此,在第1基板3a上形成的像素电极13,通过TFD器件16和线路配线14,被连接到第1基板3a上的液晶驱动用IC 9a上。另一方面,在第2基板3b上形成的对向电极28,通过在导通区域中用导通材料连接起来的配线33和配线29b连接到第1基板3a上的液晶驱动用IC 9b上。
本实施方案的液晶装置1,由于具有以上构成,在图2中,在阳光、室内光等的外部光充足的情况下,该外部光透过第1基板3a和液晶层L到达半透过反射膜24,在被该半透过反射膜24反射后供往液晶层L。另一方面,在外部光不充足的情况下,就使照明装置8的发光源6发光,并通过导光体7使来自该发光源6的点状或线状的光变换成面状的光后供往液晶板2。这样一来,就可以使供往液晶板2的光透过半透过反射板24供往液晶层L。
在象以上那样地把光供往液晶层L时,在图1中液晶驱动用IC 9a动作,把扫描信号或数据信号的一方供往线路配线14,然后,液晶驱动用IC9b动作,把扫描信号或数据信号的另一方供往对向电极28。由此,通过对每一个像素控制构成显示区域V的多个像素内的液晶的取向,对每一个像素调制通过该液晶的光,使这样调制后的光选择性地通过图2偏振光板19a来显示文字、数字等的图象。
在本实施方案的液晶装置1的情况下,在图1中,在将显示区域V夹在中间地与2个导通区域31中的每一个彼此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一部分区域上,设置有第1虚设图形34。该第1虚设图形34,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由在第1基板3a的表面上形成为使得通过与导通区域31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多个直线状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如图5所示,由在第2基板3b的表面上形成为使得通过与导通区域31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多个直线状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构成。这些虚设图形34a和34b,如图20所示,将密封材料夹在中间地彼此对向。
第1基板3a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可以在在基板3a上形成配线29b的工序中用同一材料,例如用Ta、Cr、ITO等同时形成相同的厚度。此外,第2基板3b一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可以在在基板3b上形成配线33的工序中用同一材料,例如用ITO等同时形成相同的厚度。
另外,虚设图形要素34b既可以连接到对向电极28上,也可以用使对向电极28延长的办法形成。象这样地使虚设图形要素34b与对向电极28电导通,则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
即,如果在对向的基板3a和3b的每一块基板上形成的虚设图形双方都是电气独立的,由于在那里将形成电容器,故一旦在那里积累有电荷,则该电荷将变得不能逃逸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对此,如果虚设图形的一方与电极或配线电连接,则电荷可以逃逸是令人满意的。
在本实施方案中,一个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一个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把密封材料4夹在中间,在位置上彼此重叠构成一个单元,该单元隔以适宜的间隔多个集中起来构成第1虚设图形34。
在图4中,第1基板3a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形成于在与存在于导通区域31内的多个配线29b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位置上。此外,每一个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的线宽被设定为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29b的线宽大体上相等。
此外,在图5中,第2基板3b一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形成于在与存在于导通区域31内的多个配线33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位置上。此外,每一个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的线宽被设定为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33的线宽大体上相等。
此外,虽然图1中示出的是第1基板3a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第2基板3b一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被配置在稍微错开的位置上,但是,这是一种为了使得便于理解其结构的所为,实际上,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第2虚设图形要素34,是处于一种把第1基板3a和第2基板3b粘贴起来的状态,在从直角方向看这些基板的情况下,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第2虚设图形要素34b被形成为彼此重叠大体上变成为一条线。
如上所述,由第1基板3a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第2基板3b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构成的第1虚设图形34通过导通区域的面积,在与该第1虚设图形34彼此对向的导通区域31中,变得与第1基板3a侧的配线29b和第2基板3b侧的配线33通过密封材料4的面积的合计大体上相等。
在导通区域31中,从为获得道通的必要性来看,第1基板3a侧的配线29b和第2基板3b侧的配线33必须通过密封材料4。在该情况下,如果不事先对与该导通区域31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区域采取任何措施,则存在着基板间的间隙尺寸,即单元间隙将变成为不均一,由此液晶的取向控制在显示区域V的整个面上都将变得不可能均一的可能性。就这一情况来说,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在与导通区域31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区域上,设置有第1虚设图形34,故可以在整个面的范围内均一地维持基板间隔,即维持单元间隙,因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
此外,由于将第1虚设图形34通过密封材料4的面积,设定为与第1基板3a侧的配线29a和第2基板3b侧的配线33通过密封材料4的面积的合计大体上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单元间隙。
此外,在图4中,第1基板3a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被配置为与存在于导通区域31内的多个配线29b中的每一个对应。此外,在图5中,第2基板3b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被配置为与存在于导通区域31内的多个配线33中的每一个对应。通过该构成,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4的第1虚设图形34侧的面积状况与对密封材料4的配线29b和配线33一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其次,在图4中,从线路配线14延伸出来的配线29a将通过密封材料的1边4e。此外,在既是线路配线14的相反一侧的端部又是通过密封材料4的相反一侧的1边4d的部分,起着虚设图形38的作用。该虚设图形38,起着使得配线29a所通过的一侧的密封材料边4e的位置处的基板间厚度,即单元间隙,与其相反一侧的密封材料的边4d的位置处的单元间隙维持相等的尺寸的作用。借助于该虚设图形38的作用,就可以恒定地维持沿着图4的线路配线14的图的纵向上的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与虚设图形38对向的位置的第2基板3b的表面上,与虚设图形38重叠地形成另一虚设图形63。此外,在与虚设图形38相反一侧,在与配线29a通过密封材料1边4e的部分对向的位置的第2基板3b的表面上,也与配线29a重叠地形成另一把虚设图形64。
虚设图形63,如图5所示,被形成为使得与图4中的虚设图形38通过密封材料的部分的形状相同的形状。此外,虚设图形64,如图5所示,被形成为使得与图4中的配线29a通过密封材料的部分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另外,如图2所示,虚设图形38和虚设图形63分别与导通材料5的上端和下端接触,此外,在把液晶层L夹在中间的相反一侧,配线29a和虚设图形64分别与导通材料5的上端和下端接触。此外,如图5所示,虚设图形63和虚设图形64不论哪一个都是电气独立,而不与对向电极28电连接。通过设置这些虚设图形63和64,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单元间隙。
然而,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在第1基板3a的表面上形成的配线29b,在导通区域31以外的第2区域32中通过密封材料4后,向基板突出部分3c,即向配线引出区域延伸出去。在该情况下,如果不事先对与该第2区域32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区域采取什么的措施,就会存在基板间的间隙尺寸,即单元间隙变为不均一,液晶的取向控制,在显示区域V的整个面的范围内变的不可能均一的可能性。就这一情况来说,在本实施方案中,在与第2区域32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区域上,设置有第2虚设图形37。由此,可以在整个面的范围内均一地维持基板间隔,即,维持单元间隙,因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
在本实施方案中,第2虚设图形37可以由与存在于第2区域32内的多个配线29b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多个直线状的图形39构成。此外,各个图形39通过密封材料4的面积的合计,与在第2区域中配线29b通过密封材料4的面积的合计大体上相等。由此,可以在整个面的范围内均一地维持基板间隔,即,维持单元间隙,因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
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对于与已形成有图4的配线29b的第1基板3a对向的图5的第2基板3b来说,与图4的配线29b通过密封材料4的位置对向地形成虚设图形66。此外,在与图4的虚设图形39对向的位置的图5的第2基板3b的表面上形成虚设图形67。采用象这样地在与已形成有配线29b的第1基板3a对向的第2基板3b上设置虚设图形66和67的办法,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沿着线路配线14的延伸方向的单元间隙。变形例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虽然在导通区域31以外,与作为配线29b通过的区域的第2区域32对应地设置有第2虚设图形37,但是,在与第2区域32对应的位置上,也可以不设置虚设图形。
此外,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虽然在第1基板3a和第2基板3b两者上均形成了第1虚设图形34,但是根据情况,也可以仅在其任何一方的基板上形成。
此外,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虽然用多个直线状的图形的集合形成第1虚设图形34,但是也可以用具有适宜的面积的1个图形取代该集合来构成第1虚设图形34。
液晶装置的实施方案2图6示出了把本发明应用于不使用有源元件的结构的单纯矩阵式的液晶装置、具有直接将IC芯片装配在基板上的结构的所谓的COG(玻璃上的芯片)方式的液晶装置的情况下的实施方案。
这里所示的液晶装置41是通过在图6中示出了其整体性的平面结构的液晶板42上附设照明装置、控制基板以及其它的附带设备而构成的。液晶板42,是通过用环状的密封材料4将配置在图面的跟前一侧的第1基板3a,和配置在图面的纵深一侧的第2基板3b彼此接合,即,使它们彼此粘贴起来形成的。在密封材料4的内部,在第1基板3a和第2基板3b之间以分散的状态含有为形成电导通的导通材料。
由密封材料4、第1基板3a和第2基板3b围起来的区域,构成恒定高度的间隙、即所谓的单元间隙,此外,在密封材料4的一部分上形成液晶注入用开口4a。通过上述液晶注入用开口4a向上述单元间隙内注入液晶,在该注入结束后,用树脂等将液晶注入用开口4a封起来。
图7示出了沿图6中的D-D线剖开的液晶装置1的剖面结构。如图7所示,在液晶板42的第2基板3b背侧(即,在图7所示的结构的下侧)作为背光灯设置有具有发光源6和导光体7的照明装置8。
在图6中,第1基板3a具有向第2基板3b的外侧突出出来的作为配线引出区域的基板突出部分3c,在该基板突出部分3c上用导电粘接要素,例如ACF(各向异性的导电薄膜)11装配液晶驱动用IC 9a和9b。液晶驱动用IC 9a和9b的特性彼此不同,之所以使用象这样地特性不同的2种液晶驱动用IC,是因为在第1基板3a一侧和第2基板3b一侧,换句话说,在扫描线驱动系统与信号线驱动系统之间使用的电压值不同,用一块IC芯片不可能供给这些电压值的缘故。
在图7中,第1基板3a具有基材12a,在该基材12a的内侧表面,即在液晶层L侧的表面上形成滤色片膜46,在该滤色片膜46上形成第1电极43,再在其上形成取向膜17a。第1电极43,如图6所示,使多条彼此平行地排列作为整体形成条带状。此外,在基材12a的外侧表面上设置偏振光板19a。
在图7中,第2基板3b具有基材12b,在该基材12b的内侧表面,即在液晶层L侧的表面上形成第2电极48,在其上形成取向膜17b。此外,在基材12b外侧表面上形成偏振光板19b,在其上形成半透过反射膜44。
第2电极48,如图6所示,通过将多个直线状的电极48与第1电极43交叉相互平行排列地整体形成条带状。另外,在图6中,为了便于表示电极图形,虽然将第1电极43和第2电极48的间隔扩展得很大地示意性地画出了几条,但是实际上第1电极43和第2电极48以狭窄的间隔形成了多条。
在图6中,第1电极43与第2电极48之间的交叉点,被排列成点矩阵状,这些交叉点中的每一个都构成一个点,图7的滤色片膜46的每一个的色图形都与该一个点对应。滤色片膜46,例如R(红)、G(绿)、B(蓝)这3原色形成为一个单元构成一个像素。由点矩阵状地排列的多个点区划的方形区域V,是由电压施加进行驱动的驱动区域,即,显示文字等的图象的显示区域。
基材12a、12b,例如可以用玻璃、塑料等形成。此外,半透过反射膜44可以用光反射性的材料,例如Al(铝)形成。但是,光反射性材料为了实现半透过和反射的功能,其厚度要形成为薄到光可以透过的程度,或者以适宜的面积比率在半透过反射膜44的适当的位置上形成使光通过的开口。
滤色片膜46,可以采用众所周知的色像素形成手法,例如喷墨法、颜料分散法等把颜料涂敷成马赛克状、条带状、三角状排列等适宜的图形的办法形成。
第1电极43和第2电极48,例如,可以众所周知的加膜法,例如溅射法、真空蒸镀法加上ITO(氧化铟锡)膜,然后再用光刻法形成所希望的图形。取向膜17a和17b,例如,可以用在涂敷上聚酰亚胺溶液之后进行烧结的方法或胶版印刷法等形成。
在图8中,在第1基板3a的液晶侧表面(即,图8的背侧表面)上,形成从第1电极43向基板突出部分3c的方向直接延伸的配线29a。此外,在与第1基板3a的突出部分3c平行地延伸的密封材料边4e的两端部上设定导通区域31。然后,在这些导通区域31与基板突出部分3c上的IC装配区域之间形成配线29b。
在图9中,在第2基板3b的液晶侧表面(即,图9的跟前一侧表面)上,在第2电极48端部与导通区域31之间,即,在显示区域V与导通区域31之间,形成配线33。
在图8的第1基板3a或图9的第2基板b中的任何一方的液晶侧表面上通过印刷等方法环状地形成密封材料4,通过将该密封材料4夹在中间地将这些基板3a、3b粘贴起来,形成图6所示的液晶板42。这时,在导通区域31中,如图22所示,通过使第1基板3a侧的配线29b与第2基板3b侧的配线33彼此重叠,再用含于密封材料4中的导通材料5将它们之间导电连接起来。
如以上所述,在图6中,在第1基板3a上形成的第1电极43,通过配线29a,被连接到第1基板3a上的液晶驱动用IC 9a上。另一方面,在第2基板3b上形成的第2电极48,在导通区域31中通过用导通材料5电连接起来的配线33和配线29b连接到第1基板3a上的液晶驱动用IC 9b上。
本实施方案的液晶装置41,由于具有以上构成,在图7中,在阳光、室内光等的外部光充足的情况下,该外部光就透过第1基板3a和液晶层L到达半透过反射膜44,在被该半透过反射膜44反射后供往液晶层L。另一方面,在外部光不充足的情况下,使照明装置8的发光源6发光,并借助于导光体7使来自该发光源6的点状或线状的光变换成面状的光后供往液晶板42。这样一来,就可以使供往液晶板42的光透过半透过反射板44供往液晶层L。
在象以上那样将光供往液晶层L时,在图6中液晶驱动用IC 9a动作,将扫描信号或数据信号的一方供往第1电极43,然后,使液晶驱动用IC 9b动作,将扫描信号或数据信号的另一方供往第2电极48。由此,通过对每一个像素控制构成显示区域V的多个像素内的液晶的取向,对每一个像素调制通过该液晶的光,使这样地调制后的光选择性地通过图7偏振光板19a,就可以显示文字、数字等的图象。
在本实施方案的液晶装置41的情况下,在图6中,在与2个导通区域31中的每一个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一部分区域上,设置有第1虚设图形34。该第1虚设图形34,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由在第1基板3a的表面上形成为使得通过与导通区域31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多个直线状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如图9所示,由在第2基板3b的表面上形成为使得通过与导通区域31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多个直线状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构成。
在图8中,第1基板3a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可以在在基板3a上形成配线29b的工序中用同一材料,例如用ITO等同时形成相同的厚度。此外,在图9中,第2基板3b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可以在在基板3b上边形成配线33的工序中用同一材料,例如用ITO等同时形成相同的厚度。
在本实施方案中,一个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一个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如图22所示,将密封材料4夹在中间,在位置上彼此重叠构成一个单元,该单元在图6中以适宜的间隔多个集中起来构成第1虚设图形34。
在图8中,第1基板3a一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形成于与存在于导通区域31内的多个配线29b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位置上。此外,每一个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的线宽被设定为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29b的线宽大体上相等。
此外,在图9中,第2基板3b一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形成于与存在于导通区域31内的多个配线33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位置上。此外,每一个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的线宽被设定为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33的线宽大体上相等。
此外,虽然在图6中示出的是第1基板3a一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第2基板3b一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被配置在稍微错开的位置上,但是,这是一种为了便于理解结构的举措,实际上,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第2虚设图形要素34,是处于第1基板3a和第2基板3b粘贴起来的状态,在从直角方向看这些基板的情况下,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第2虚设图形要素34b被形成为彼此重叠大体上变成为一条线。
如上所述,由第1基板3a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和第2基板3b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构成的第1虚设图形34通过导通区域的面积,与在与该第1虚设图形34彼此对向的导通区域31中,第1基板3a侧的配线29b和第2基板3b侧的配线33通过密封材料4的面积的合计大体上相等。
在导通区域31中,从为获得道通的必要性来看,第1基板3a侧的配线29b和第2基板3b侧的配线33必须通过密封材料4。在该情况下,如果不事先对与该导通区域31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区域采取任何措施的话,则存在基板间的间隙尺寸,即单元间隙将变成为不均一,液晶的取向控制在显示区域V的整个面上将变得不可能均一的可能性。就这一情况来说,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在与导通区域31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区域上,设置有第1虚设图形34,故可以在整个面的范围内均一地维持基板间隔,即,维持单元间隙,因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
此外,由于将第1虚设图形34通过密封材料4的面积,设定为与第1基板3a侧的配线29a和第2基板3b侧的配线33通过密封材料4的面积的合计大体上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单元间隙。
此外,在图8中,第1基板3a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a被配置为与存在于导通区域31内的多个配线29b中的每一个对应。此外,在图9中,第2基板3b一侧的第1虚设图形要素34b被配置为与存在于导通区域31内的多个配线33中的每一个对应。通过该构成,由于对向于密封材料4的第1虚设图形34侧的面积状况与对向于密封材料4的配线29b和配线33侧的面积状况将变成为相等,故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其次,在图8中,从第1电极43延伸出来的配线29a将通过密封材料的1边4e。此外,通过在第1电极43的相反一侧的端部、密封材料4的相反一侧的1边4d的部分,起着虚设图形38的作用。该虚设图形38起到使配线29a通过侧的密封材料4e的位置的基板间厚度,即单元间隙,与其相反侧的密封材料4的边4d的位置的单元间隙维持相等的尺寸的作用。由该虚设图形38的作用,可以恒定地维持沿着图4的第1电极43在图的纵向上的液晶板的单元间隙。
另外,如图7所示,在与虚设图形38对向的位置的第2基板3b的表面上,与虚设图形38重叠地形成另一虚设图形63。此外,在与虚设图形38相反一侧,在与配线29a通过密封材料1边4e的部分对向的的位置的第2基板3b的表面上,也与配线29a重叠地形成另一虚设图形64。虚设图形63,如图9所示,被形成为与图8中的虚设图形38通过密封材料的部分的形状相同的形状。此外,虚设图形64,如图9所示,被形成为与图8中的配线29a通过密封材料的部分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另外,如图7所示,虚设图形38和虚设图形63分别与导通材料5的上端和下端接触,此外,在将液晶层夹在中间的相反侧,配线29a和虚设图形64分别与导通材料5的上端和下端接触。此外,如图9所示,虚设图形63和虚设图形64均不与第2电极48电连接,两者均为电气独立。通过设置这些虚设图形63和64,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单元间隙。
然而,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9所示,在第1基板3a的表面上形成的配线33,在导通区域31以外的第2区域32中通过密封材料4。在该情况下,如果不事先对与该第2区域32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区域A采取什么措施的话,就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基板间的间隙尺寸,即单元间隙将变成为不均一,液晶的取向控制,在显示区域V的整个面的范围内变的不可能均一。就这一情况来说,在本实施方案中,在与第2区域32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区域A上,设置有第2虚设图形37。由此,可以在整个面的范围内均一地维持基板间隔,即,维持单元间隙,因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
在本实施方案中,对于第2虚设图形37来说,构成它的多个直线状的图形39通过密封材料4的面积的合计,与在与区域A对应的长度的第2区域32中,配线33通过密封材料4的面积的合计大体上相等。由此,可以在液晶板的整个面的范围内均一地维持基板间隔,即,维持单元间隙,因此,可以维持高的液晶显示品质。
另外,图形39既可以连接到对向电极48上,也可以用使对向电极48延长的办法形成。如果象这样地使图形39与对向电极48电导通,则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即,如果在对向的基板3a和3b的每一个基板上形成的虚设图形两方都电气独立,由于在那里将形成电容器,故一旦在那里积累有电荷,则该电荷将变得不能逃逸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对此,如果虚设图形的一方与电极或配线电连接,则电荷可以逃逸是令人满意的。
如沿图6的E-E的剖面图的图21所示,密封材料4的剖面宽度变成为可以含有多个导通材料5的宽度,在图21中,示出了在其剖面内含有多个(图中为3个)导通材料5的情况。另外,在图中虽然将导通材料5表示成椭圆形状,但是这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取的举措,实际上,导通材料5被形成为与隔离物10大体上相等或稍微大一点的球形或圆筒形。
如图21所示,1个虚设图形39的E-E剖面的长度变得比把液晶层L夹在中间地处于其相反一侧的配线33、存在于密封材料4的内部区域的配线的E-E剖面的长度还长。但是,如果考虑图9中的A区域,则在该A区域中的图形39的面积的合计,被设定为与A区域内的配线33的面积的合计相等。结果是可以把在A区域中载置到图形39的上的导通材料5的个数和在同样的A区域中载置到配线33的上的导通材料5的个数设定为彼此相等。由此,就可以进一步均一地维持单元间隙。
变形例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虽然在导通区域以外与配线33通过的区域的第2区域32对向应地设置第2虚设图形37,但是,在与第2区域32对应的位置上,也可以不设置虚设图形。
此外,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虽然用多个直线状的图形的集合形成第1虚设图形34,但是也可以用具有适宜的面积的1个图形取代该集合构成第1虚设图形34。
(液晶装置的实施方案3)图15示出了把本发明应用于单纯矩阵式的半透过反射式彩色液晶装置的情况下的实施方案。这里所示的液晶装置120,通过在图15中示出了其整体的平面结构的液晶板121上附设照明装置、控制基板以及其它的附带设备来构成。
该液晶板121,通过密封材料124使从平面为长方形的下基板122和上基板123对向配置。密封材料124的一部分在各个基板122、123的1边(图15中的上边)一侧形成开口成为液晶注入口125,向被双方的基板122、123和密封材料124围起来的空间内封入液晶,然后,再用封口材料126把液晶注入口126封起来。但是,在矩形环状的密封材料124之内,沿着各个基板122、123的右边和左边的部分124a混入各向异性导电粒子等的导通材料5,除了封住液晶外,还起着导通部分的作用。另一方面,各个个基板122、123的沿着上边和下边的部分124b则不含有导通材料5,起着用来封住液晶的非导通密封材料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案中,虽然比起上基板123来下基板122的外形尺寸大,在上基板123和下基板122的3边(即,在图1中的上边、右边和左边)处基板的边缘,即基板的端面是对齐的,但是,被配置为使得下基板122的边缘从上基板123的剩下的1边(即,图1中的下边)突出出来,形成突出区域129。接着,把用来驱动上基板123、下基板122双方的电极的驱动用半导体器件127装配到该突出区域129上。另外,标号128是用来对有效显示区域的周围遮光的矩形环状的遮光层(即,周边遮挡体),比该遮光层的内缘还往内侧的区域将变成为对实际的图象显示有贡献的有效显示区域。
在下基板122上,如图16所示,条带状地形成有在纵向延伸的多个段电极130。另一方面在上基板123上条带状地形成有与段电极130垂直相交地在图中的横向延伸的多个公用电极131。
滤色片133的R、G、B各个色素层133r、133g、133b,被排列为使得在各个段电极130的延伸方向上同色并排排列,在与之成直角的方向上使R、G、B交互地排列。用在图16所示的横向排列起来的R、G、B的3个像素构成画面上的1个点。
段电极130,具有用宽度W2形成的APC膜138和把它覆盖起来的用宽度W1形成的透明导电膜139之间的叠层结构。APC膜138是以规定的比率具有银、钯、铜的合金形成的膜。此外,透明导电膜139,例如可以用ITO膜形成。
在本实施方案中,作为光透过区域,APC膜138在每一个像素上具有2个光透过用的窗口部分132,以便使APC膜138作为半透过反射膜发挥作用。窗口部分132在从纵向看时在多个像素的范围内滤色片133的各个色素层133r、133g、133b被排列成锯齿状。另外,这里所说的‘像素’,如图16所示,指的是从平面上看段电极130和公用电极131彼此重叠的区域。
如图15所示,各个公用电极131其两端与导通密封材料124a接连,此外,还延长为一直贯通到导通密封材料124a的外侧。在多个公用电极131(在图15中仅仅示出了10条)之内,就图15的上侧一半(在图15中为5条)的段电极131来说,公用电极131的右端,通过混入到导通密封材料124a中的各向异性导电粒子等的导通材料5被电连接到下基板122的公用电极用环绕配线14上。然后,下基板122上边的环绕配线14在从导通密封材料124a向基板中央部分延伸后,弯曲地沿着下基板122的右边在纵向上延伸,穿过非导通密封材料124b的部分后被连接到已装配到突出区域129上的驱动用半导体元件127的输出端子(未画出来)上。
同样,在多个公用电极131之内,就图15的下侧一半(在图15中为5条)的公用电极131来说,公用电极131的左端,通过混入到导通密封材料124a中的各向异性导电粒子等的导通材料5被电连接到下基板122的环绕配线134上。然后,下基板122上边的环绕配线134在从导通密封材料124a向基板中央部分延伸后,弯曲地沿着下基板122的左边在纵向上延伸,穿过非导通密封材料124b的部分后被连接到已装配到突出区域129上的驱动用半导体元件127的输出端子上。
即,所有的环绕配线134都被配置在比导通密封材料124a还往内侧的区域而且比遮光层128的形成宽度的内缘还往外侧的范围内。即,环绕配线134在所形成的导通密封材料124a与遮光层128之间的区域(包括形成宽度)上延伸地形成,通过配置在基板的短边一侧的非导通密封材料124b后,突出到突出区域129,并被连接到已装配到突出区域129上的驱动用半导体元件127的输出端子上。
另一方面,对于段电极130来说,段电极用环绕配线135从段电极130的下端向非导通密封材料124b引出,直接连接到驱动用半导体元件127的输出端子上。多个环绕配线134、135虽然横穿各个基板122、123的下边一侧的非导通密封材料124b,但是,由于非导通密封材料124b不具有导电性,故以狭窄节距配置的环绕配线14、135即便是穿过非导通密封材料124b也不会存在短路的危险。
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这些环绕配线134、135也与段电极130同样,可以由APC膜和ITO膜的叠层膜构成。此外,还从下基板122的下边向驱动用半导体元件127的输入端子(未画出来)设置有用来向驱动用半导体元件127供给各种信号的输入用配线(即,外部输入端子)136。
观察沿着图16的G-G线剖开的像素部分的剖面结构,如图17所示,在由玻璃、塑料等透明基板构成的下基板122上,将ITO膜139叠层到APC膜138上的2层结构的段电极130,在贯通纸面的方向上被形成为条带状。此外,在其上形成例如由对表面施行了研磨处理的聚酰亚胺等构成的取向膜140。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段电极130的构成,不单仅在APC膜138的上表面上叠层ITO膜139,还要把ITO膜的宽度(W2)设定得比APC膜138的宽度(W2)还大,使得ITO膜139把APC膜138的侧面也覆盖起来。
另一方面,在由玻璃、塑料等的透明基板构成的上基板123上,形成由R、G、B的各色素层133r、133g、133b构成的滤色片133,在该滤色片133上形成用来使各色素层间的高度差平坦化同时保护各色素层的表面的保护层膜141。该保护层膜141既可以是丙烯酸、聚酰亚胺等构成的树脂膜,也可以是硅氧化膜等的无机膜。
此外,在保护层膜141上以与纸面平行的方向条带状地形成由ITO的单层膜构成的公用电极131,在其上形成例如已对表面进行了研磨处理的聚酰亚胺等构成的取向膜142。在上基板123和下基板122之间夹持有由STN(超扭曲向列)液晶等构成的液晶层L。此外,背光灯(未画出来)被配置在下基板122的下表面侧。
此外,在上基板123的上形成黑色条带145。黑色条带145,例如由树脂黑或反射率比较低的铬等的金属构成,被设置在R、G、B的各色素层133r、133g、133b之间,即用来区划边界。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黑色条带145的宽度W,比相邻的像素的ITO膜139的间隔P1,即比段电极间的间隔大,而且与APC膜138的间隔P2一致。
用图16来看这种情况,虽然表示段电极130的轮廓的外侧的线示出了ITO膜139的边缘,此外,其内侧的线示出了APC膜138的边缘,但是表示黑色条带145的轮廓的线与表示APC膜138的边缘的线重叠。即,作为半透过反射式彩色液晶装置的构成,被形成配置为使得设置在各色素层的边界上的黑色条带145的宽度W比段电极130的ITO膜139的间隔P1还宽,与APC图形18的间隔P2大体上相等。
若扩大表示在图15中用符号D表示的区域,则如图18所示。此外,若表示沿着图18的H-H线剖开的剖面结构,则如19所示的那样。图18所示的上侧3条的公用电极131在其右端与环绕配线134电连接。另一方面,下侧的2条公用电极131,如图15所示,在其左端与环绕配线134电连。
在图18中,上基板123的公用电极131的端部,在比导通密封材料124a的形成区域还往外侧露出,下基板122的环绕配线134的端部位于导通密封材料124a的形成区域内。导通密封材料124a之内混有直径约10微米的导电粒子150,这些导电粒子150通过如图19所示在基板122和基板123之间接触,将上基板123的公用电极131和下基板122的环绕配线134电连接起来。
在图19中,环绕配线134与段电极130(参看图17)同样,形成为将ITO膜139叠层到APC膜138上的2层结构,APC膜138的侧面也被ITO膜139覆盖起来。对于在左端与环绕配线134连接起来的公用电极131(例如,图18的下侧的2条公用电极131)来说,其右端部分虽然要通过导通密封材料124a,但是,在与该公用电极131的右端部分对向的基板上形成有虚设图形151。该虚设图形151也与环绕配线134同样形成为将ITO膜19叠层到APC膜18上的2层结构。
此外,对于在右端与环绕配线134连接起来的公用电极131(例如,图18的上侧3条公用电极131)来说,其左端部分如图15所示虽然通过导通密封材料1224a,但是在与该公用电极131的左端部分对向的基板上也形成虚设图形151。另外,在图18中,虽然实际上在环绕配线134和构成虚设图形151的APC膜的周围理应看得见ITO膜的轮廓,但是为了易于观看图面起见,在这里未画出来。
在本实施方案中,环绕配线134,如图19所示,是APC膜138和ITO膜139的叠层结构,环绕配线134的全体的层厚(即,APC膜138和ITO膜139的合计膜厚)例如设定为0.3微米左右。于是在通常的情况下,在密封材料124中具有环绕配线134的地方和没有环绕配线134的地方之间会产生0.3微米的高度差,存在着因单元间隙参差而变成为显示不良的可能性。
对此,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在不存在环绕配线134的公用电极131的端部上设置有形状与环绕配线134相同层厚也相同的虚设图形151,故液晶板整体的单元间隙就变成为恒定而与场所无关,为此,可以防止显示不良。此外,由于环绕配线134与虚设图形151可以在同一层中形成,故在形成该虚设图形之际仅仅追加掩模图形即可,制造工艺不会变得复杂起来。
此外,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由于在上基板123上设置有黑色条带145,使得完全覆盖相邻的130的APC膜138彼此间的间隙,故不再有光漏泄,因而可以防止混色,其结果是通过使用反射率优良的APC膜138,可以提高在反射模式下的显示的亮度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可以鲜艳地观看彩色的各色的液晶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虽然用导通密封材料124a和非导通密封材料124b构成密封材料124,但是密封材料124也可以仅用导通密封材料124a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15所示,虽然示出的是把驱动用半导体器件127装载到突出区域129上的构成,但是,也可以形成这样的构成通过例如FPC(柔性印刷电路)等预先把驱动用半导体元件127配置在液晶装置120的外部而不装载到突出区域129上,把驱动用半导体器件127的端子通过FPC连接到外部输入端子136上,从该外部端子136直接向环绕配线134和环绕配线135供给信号。
液晶装置的实施方案4图23示出了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案。由于这里所示的用液晶板161构成的液晶装置160的基本构成与图15所示的液晶装置120是相同的,故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15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在多个公用电极131中,对于上边一半的公用电极131来说,从公用电极131的右端开始环绕配线134进行环绕,下边一半的公用电极131来说,环绕配线13从公用电极131的左端开始环绕。对此,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使得图23的最上位的公用电极131的环绕配线134从右端开始进行环绕,从上开始第2号公用电极131的环绕配线134则从左端开始进行环绕那样地,使环绕配线134每隔1条右、左、右、左、…交互地分成两半。其它的构成与图15的实施方案是完全相同的。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配线134和电极131交互地在左右进行导通时,就这些导通区域31来说,可以在把显示区域夹在中间彼此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部分上,设置通过该密封材料4的虚设图形34。由此,均一地维持沿着段电极131的方向的液晶板161的单元间隙。
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案图10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移动电话机。这里所示的移动电话机50,采用把天线51、扬声器52、键开关53、麦克风54等各种构成单元收纳在外壳56内的构成。在外壳56的内部,收纳有作为显示装置的液晶装置60和控制电路基板57。
液晶装置60,图的上部面成为显示面,在与该显示面对向的部分的外壳56上,设置用来保护液晶装置60的同时,确保显示面的视野的透明的机盖58。液晶装置60可以用例如图1所示的液晶装置1或图6所示的液晶装置41构成。
在图10所示的移动电话机60中,通过键开关53和麦克风54输入进来的信号或借助于天线5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数据等,被输入给控制电路基板57的控制电路。接着,该控制电路,根据输入进来的各种数据,在液晶装置60的显示面内显示数字、文字、图形等的图象,此外,还用天线51发送发送数据。
图11示出了可以在图10所示的移动电话机或其它的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气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这里所示的电气控制系统,具有显示信息输出源90、显示信息处理电路91、电源电路92、定时产生器93和作为显示装置的液晶装置94。此外,液晶装置94具有液晶板95和驱动电路96。液晶装置94例如可以用图1所示的液晶装置1或图6所示的液晶装置41构成。
显示信息输出源90,具备ROM、RAM等的存储器、各种器件等的存储部件、调谐输出数字图象信号的调谐电路等,根据由定时产生器93产生的各种时钟信号把规定格式的图象信号等的显示信息供给给显示信息处理电路91。
显示信息处理电路91,具备串-并变换电路和放大反转电路、旋转电路、(非线性)灰度系数修正电路、箝位电路等的众所周知的各种电路,执行输入进来的显示信息的处理,与时钟信号CLK一起把该图象信号供往驱动电路96。驱动电路96的构成为具备扫描线驱动电路、数据线驱动电路和检查电路等。此外,电源电路92向各个构成要素供给规定的电压。
其它的实施方案以上,举出优选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案,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所述的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的改变。
例如,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例示的是把单纯矩阵式的液晶装置或TFD器件用做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把TFT(薄膜晶体管)等的3端子式开关元件用做有源元件的结构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并不限于图8所示的移动电话机,也可以是其它的任意的电子设备,例如个人信息助理、数字照相机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密封材料粘贴起来的一对基板;加入到上述密封材料中的导通材料;在设定在上述密封材料的适当的位置处的导通区域中,由上述导通材料连接起来的一对配线;和通过与上述导通区域相对的部分的上述密封材料的第1虚设图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虚设图形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与在上述导通区域中上述配线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大体上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虚设图形由在与上述导通区域内存在的多个配线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多个直线状的虚设图形单元的集合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虚设图形单元中的每一个的宽度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的宽度大体上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配线的一方或双方,在上述导通区域以外的第2区域中通过上述密封材料,设置通过与该第2区域彼此相对的部分的上述密封材料的第2虚设图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虚设图形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与在上述第2区域中上述配线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大体上相等。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虚设图形,由在与上述第2区域内存在的多个配线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多个直线状的虚设图形单元的集合而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虚设图形单元中的每一个的宽度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的宽度大体上相等。
9.一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密封材料彼此粘贴起来的其中的一方具备配线引出区域的基板;加入到上述密封材料中的导通材料;在向与上述配线引出区域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在将显示区域夹在中间彼此相对的一对的密封材料边的各自的适当的地方处设置的导通区域;在该导通区域中用上述导通材料连接起来的一对配线,即其中的一方向上述配线引出区域延伸,其中的另一方向上述显示区域延伸的一对配线;通过与上述各自的导通区域彼此相对的部分的上述密封材料的第1虚设图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虚设图形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与在上述导通区域中上述配线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大体上相等。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虚设图形由在与上述导通区域内存在的多个配线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多个直线状的虚设图形单元的集合而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虚设图形单元中的每一个的宽度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的宽度大体上相等。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配线的一方或双方,在上述导通区域以外的第2区域中通过上述密封材料,设置通过与该第2区域相对的部分的上述密封材料的第2虚设图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装置,上述第2虚设图形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与在上述第2域中上述配线通过上述密封材料的面积大体上相等。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虚设图形,由在与上述第2区域内存在的多个配线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多个直线状的虚设图形单元的集合而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虚设图形单元中的每一个的宽度与对应的每一个配线的宽度大体上相等。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液晶装置和收容该液晶装置的框体中,上述液晶装置由从上述权利要求1-16中所述的构成的液晶装置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通过对构成液晶装置的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的图形动进行改良,减小基板间隔的不均一性,即,减小液晶板的单元厚度的不均匀,以提高液晶显示品质。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具有用密封材料4粘贴起来的一对基板3a、3b;加入到密封材料4中的导通材料5;设置在密封材料4的适当的位置上的导通区域31中用导通材料5连接起来的一对配线29b、33;通过与上述导通区域31彼此对向的部分的密封材料4的第1虚设图形34。通过设置第1虚设图形34,消除存在着因配线29b和配线33穿过密封材料4而变得不均一的可能性的单元厚度。
文档编号G02F1/1345GK1405606SQ02129690
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3日
发明者萩原武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