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驱动装置,光学拾取装置和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46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镜驱动装置,光学拾取装置和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沿所需方向移动物镜的物镜驱动装置;包括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的并且能够把光束会聚在光盘的信息记录部分上并且能够接收返回光束的光学拾取装置;以及包括所述光学拾取装置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使光盘旋转,并移动光学拾取装置,从而利用光束照射信息记录部分,进行信息的记录与/或再现。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地说,光学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用于以预定速度驱动光盘旋转的盘旋转机构;物镜驱动装置,其具有用于把光束会聚在光盘的信息记录部分上的物镜;其上安装着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的滑动底座;以及用于使所述滑动底座沿光盘的信息记录部分运动的拾取运动装置。
在这种光学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中使用的常规的物镜驱动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No.63-177323中说明的那种装置是已知的。这种常规的物镜驱动装置具有包括磁体和磁轭和电磁线圈的磁路部分;所述电磁线圈位于由所述磁路部分产生的磁通内。通过使电流流过所述电磁线圈,由于磁体的磁力而产生电磁力。通过把电磁线圈或者磁路部分固定到物镜装置上,物镜便可以被驱动。
图22是在上述的日本专利公开63-177323中的图1,用于表示在物镜驱动装置中使用的磁轭和框架。在图22中,标号1表示由磁材料制成的框架。框架1包括基本上在中心具有孔2的板;在相应于所述孔2的外周边的两个位置,借助于向上升高内边沿部分,提供有内部磁轭3a,3b。通过在两个位置向上升高框架的外边沿部分,提供外磁轭4a,4b,使得和内磁轭3a,3b相对。
磁体5a,5b被整体地提供,利用黏合剂粘结在面向内磁轭3a,3b的所述外磁轭4a,4b的表面上。在每个磁体5a,5b和内磁轭3a,3b之间,提供有预定尺寸的间隙。在这些间隙内,插入被安装在支撑着所述物镜的可动部件上的一对线圈部件的一部分,图中未示出,使得磁体5a,5b不和各自的内磁轭3a,3b接触。
一对线圈部件包括被如此安装以致包围所述内磁轭3a,3b的一对聚焦线圈,和被固定在聚焦线圈的磁体5a,5b一侧上的跟踪线圈,所述一对线圈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可动部件上,可动部件通过支撑机构被框架1可动地支撑着。在框架1内提供有一对支撑销6a,6b,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机构。
然而,在这种常规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在磁材料制成的框架1上的相对位置提供有一对内磁轭3a,3b和一对外磁轭4a,4b,并且由外磁轭4a,4b固定和支撑着磁体5a,5b,与此同时,线圈部件被如此安装,使得和磁体5a,5b相对,包围着内磁轭3a,3b,于是产生了以下的问题。
即,因为在框架1上需要一对内磁轭3a,3b和一对外磁轭4a,4b,所以框架1的结构复杂,因而导致加工性能不良;此外,因为必须以高的精度对内磁轭3a,3b和外磁轭4a,4b进行定位,所以组装困难,并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由这些点看来,在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物镜驱动装置,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和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通过一种简化的结构,能够减少零件的数量,并且改善所使用的零件的生产率,还有利于装配,借以减少整个装置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物镜驱动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平行地提供有两个印刷线圈板,具有在至少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形状的第一印刷线圈,以及在另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形状的第二印刷线圈,具有和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相连的可动部分,物镜被提供在所述可动部分上,并具有在被平行地提供的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的磁体;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流被供给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中的每一个,从而沿垂直方向与/或横向驱动所述物镜。
此外,本申请的光学拾取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平行地提供有两个印刷线圈板,具有第一印刷线圈,其具有在至少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形状,并具有第二印刷线圈,其具有在另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形状,具有和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相连的可动部分,物镜被提供在所述可动部分上,并具有在被平行地提供的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的磁体;其特征在于,至少跟踪和聚焦误差信号由通过所述物镜透射的光束被检测,根据所述误差信号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供应驱动电流,并沿跟踪方向与/或聚焦方向进行物镜的被控的驱动。
此外,本申请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包括盘旋转装置,用于驱动光盘的旋转;物镜驱动装置,其利用物镜把光束会聚在光盘的信息记录部分上,所述物镜被提供在一个可动部分上,所述可动部分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线圈部件,通过一个磁体的磁力对所述线圈部件的作用被驱动;一个滑动底座,在其上安装着所述物镜驱动装置,并且其由非磁性性材料制成;以及拾取运动装置,用于使滑动底座沿径向沿着光盘的信息记录部分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被直接地固定到滑动底座上。利用上述结构,在本申请的物镜驱动装置中,通过位于磁体的两侧上的两个印刷线圈板产生两倍的推进力,因此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满意地进行物镜的驱动控制。
在本申请的光学拾取装置中,整个装置的结构可以被简化,可以减少元件数量,有助于装配,并且可以增加零件的定位精度。
此外,在本申请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中,可以确保各个电子部件和电气设备的稳定的固定,可以简化安装过程,可以减小装置的尺寸,并可以减少元件的数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形式的透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滑动底座的制造方法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滑动底座和物镜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4是以放大的形式表示图3所示的滑动底座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从底侧看的图3所示的滑动底座的透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截面的示意图;图7是以放大的形式表示图6所示的光学拾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8是从底侧看的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9表示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印刷线圈板的印刷线圈的第一实施例;图9A是表示从顶侧看的用于聚焦的印刷线圈的示意图,图9B是表示从顶侧通过底侧看的用于跟踪的印刷线圈的示意图;图10表示从顶侧看的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对印刷线圈板的聚焦的印刷线圈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11是从顶侧通过底侧看的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对印刷线圈板的用于跟踪的印刷线圈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12根据新的和旧的线圈部件比较和说明力的方向(F),磁通(B)和电流方向(I);图12A是对于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实施例的一对印刷线圈板的情况的示意图,图12B是对于常规的线绕线圈的情况的示意图;图13表示在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印刷线圈板的印刷线圈的第二实施例;图13A是从顶侧看的用于聚焦的印刷线圈和磁体的示意图,图13B是从顶侧通过底侧看的用于聚焦的印刷线圈和磁体的示意图,图13C是从顶侧看的用于聚焦的印刷线圈的示意图,图13D是从顶侧通过底侧看的用于跟踪的印刷线圈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的透视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的光学拾取装置的丝杠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的实施例的总的结构的方块示意图;图17是从顶侧看的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8是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截面的示意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滑动底座的主要元件的透视图;以及图22是表示常规的物镜驱动装置中使用的框架和磁轭的透视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如图1到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方面中的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光学拾取装置20包括滑动底座21,其又包括底座部件22和盖部件23;双轴致动器24,其被安装在底座部件22上,说明物镜驱动装置的一个特定例子;激光源25,其发射激光束,用于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与/或再现;以及光检测器26,其在从激光源25发射光束之后接收从光盘的信息记录部分(信息记录表面)反射的返回光束。
如图1和图2所示,滑动底座21的底座部件22具有安装部分22a,其平面形状基本上是矩形的,并且在一个拐角部分沿斜的方向凸出。所述底座22由构成电路的一部分的电路核心27a和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部基础27b整体地形成,所述电路利用导电金属板(例如铜板)被制成电路布线的形状,所述外部基础暴露电路核心27a的所需部分,并盖住其它部分。
作为外部基础27b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非磁性性树脂材料(如液晶聚合物)。不过,外部基础27b的材料不限于树脂材料,可以使用非磁性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陶瓷材料或类似材料。
所述底座部件22通过利用电路核心27a作为骨架并加上外部基础27b制成。例如,在利用电路核心27a作为被设置在模具中的插入物之后,外部基础27b的材料被填满模具中的空的空间。用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注塑整体地制成底座部件22,其中外部基础27b和电路核心27a联结。
此时,电路核心27a利用多个支撑片28a和外部框架28联结。如图2所示,外部框架28形成一个矩形的框架,并在模塑期间通过多个支撑片28a起着支撑电路核心27a的作用。电路核心27a通过多个端子片29a和辅助框架29相连,所述端子片作为用于连接外部线路的端子。所述外部框架28,辅助框架29和多个支撑片28a对于模塑的底座部件22是不必要的,因此在外部基础27b的注塑之后的后处理期间被切下和除去。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底座部件22的安装部分22a的尖端,提供有一个通过使材料向上升高而形成的支架30。在所述支架30中,提供有第一凹陷部分31a,其中容纳着激光源25;并且在安装部分22a中,提供有第二凹陷部分31b,其中容纳着光检测器26。第二凹陷部分31b在安装部分22a的基本上中心的位置被制成为预定尺寸的方形凹陷。第二凹陷部分31b的一个边沿达到支架30,并且在支架30的顶面内形成第一凹陷部分31a,使得在第二凹陷部分31b的侧面上是敞开的。
借助于以合适的形状暴露电路核心27a,在第一和第二凹陷部分31a,31b提供电路部分32,33。即,用于光源的电路32,其具有一个基座部分,在其上安装着激光源25,和被设置在基座部分周边上的多个端子部分,被提供在第一凹陷部分31a中。并且,用于检测的电路部分33被提供在第二凹陷部分31b内,其具有基座部分,在其上安装着光检测器26,和被设置在所述基座部分的周边上的多个端子部分。
激光源25发射用于记录与/或再现信息信号的光束;例如,可以使用半导体激光器(激光二极管)。激光源25被安装在光源电路32上,光束发射孔面向水平方向,如图6所示。光检测器26接收由信息记录表面反射的返回光束,从而读出信息信号、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例如,可以使用光二极管IC。所述光检测器26被安装在检测器电路33上,使光束接收孔向上。
如图4所示,光源电路32和安装在其上的激光源25通过多个布线连接引线34a电气相连。并且,检测器电路33和安装在其上的光检测器26通过多个布线连接引线34b电气相连。考虑到要使从位于上方的激光源25发出的激光束不干扰安装在下面的光检测器26,在光源电路32的表面和检测器电路33的表面之间提供一个合适高度的台阶。
在光检测器26的上方,设置有棱镜35,其透射由激光源25发射的光束,并向光检测器26引导返回的光束。棱镜35被容纳在提供在安装部分22a中的导向槽36a内。棱镜35被这样设置,使得一部分沿垂直方向和基本上整个光检测器26重叠,其间具有规定的间隙。
棱镜35包括在沿长方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上的倾斜的反射表面35a;在沿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的表面上提供的第一衍射光栅35b,以及在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面上提供的第二衍射光栅35c。棱镜35的第一衍射光栅35b面向激光源25,并且棱镜35被这样设置,使得其长度方向和光束的传播方向平行。棱镜35利用安装在安装部分22a中的棱镜保持器37固定到底座部件22上。
如图1和3所示,棱镜保持器37包括一个具有隧道结构的部件,其具有和棱镜35匹配的凹陷部分37a;在隧道部分的两端提供有法兰部分37b,其沿着和匹配的凹陷部分37a相交的方向伸出。在每个法兰部分37b的端部,提供有闩锁扣紧物37c,其向下伸出,并具有柔性。通过利用在安装部分22a中的一对扣紧孔36b闩锁一对闩锁扣紧物37c,棱镜37被固定到底座部件22上。用这种方式,从激光源25发射的光束入射到棱镜35的第一衍射光栅35b上,在棱镜内前进,并从相对侧上的衍射光栅35c射出。由信息记录表面反射的返回光束再次入射到第二衍射光栅35c上,被按照预定的角度反射,并朝向相对的表面35a传播。所述光束被相对的表面35a反射,并向下传播,从棱镜35的底面射出,并入射到光检测器26的光接收表面上。
此外,通过在底座部件中提供切口部分22b,露出多个端子28b,并且通过开口孔22c,露出大量端子29a。并且,通过在相应于大量端子29a的外部基础27b中提供切口,提供用于和外部布线相连的连接器端口45。所述连接器端口45被配置作为ZIF锁型连接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非ZIF型的连接器,其中插入外部导线,并利用连接器自身的压力被固定定位。
具有被合并为电路核心27a的这种电路的底座部件22可以利用上述的电路核心27a作为插入物和外部基础27b相连,从而使得能够通过注塑进行简单的大量生产。因而,具有集成的连接器部分45的底座部件22可以利用单纯的注塑方法容易地制造。
如图1和3所示,作为物镜驱动装置的一个特定例子,双轴致动器24被安装在底座部件22的上表面上。所述双轴致动器24包括被固定到调节板38上的支撑部件39,被固定到支撑部件39的一个边沿上的4个支撑线40,以及被4个支撑线40弹性地支撑着的双轴可动部分41。
支撑部件39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利用紧固螺丝或其它紧固装置固定到调节板38上。调节板38的高度可以沿垂直方向相对于底座部件22被调节。通过利用调节板38调节底座部件22的向上伸出的高度,可以调节双轴致动器24的高度。所述调节板38利用黏合剂、焊接或其它的紧固方法固定到底座部件22上。
被固定到支撑部件39的每个边沿的4个支撑线40由具有合适弹性的导电材料制成。4个支撑线40被平行地设置,使得沿垂直方向和沿横向都是对称的,并且其末端被固定到双轴可动部分41上。双轴可动部分41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透镜保持器42,被紧固到透镜保持器42上并且支撑着透镜保持器42并且形成一对的两个印刷线圈板43a,43b,以及也被固定到透镜保持器42上的物镜44。
如图3和图6所示,双轴可动部分41的透镜保持器42具有保持部分42a,物镜44被固定到其上,平衡部分42b,用于保持器部分42a的重量平衡,以及左右连接壁部分42c,42c,它们被连接在保持部分42a和平衡部分42b之间,其间具有规定的间隙。
透镜42的保持器部分42a具有一个类似于屋檐突出于一侧之上的突出部分;物镜44被装入在所述突出部分提供的通孔的上部,并利用黏合剂或其它的紧固方法被固定而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第一印刷线圈板43a被安装在透镜保持器42的平衡部分42b的内侧上,并且第二印刷线圈板43b被安装在保持器部分42a的内侧上。
如图9到11所示,两个印刷线圈板43a,43b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和结构,印刷线圈绕组的方向是对称的,并配置有两种叠置的和粘贴的印刷线圈。在图9中,在所谓的顶侧上,所示的印刷线圈被形成在板的近侧上,并且在所谓的底侧上,印刷线圈被形成在板的远侧上。
如图9A所示,在一对印刷线圈板43a,43b的顶侧上(在磁体46附近的一侧,下面说明),提供有用于聚焦的沿水平方向长的印刷线圈200a,200b,和201a,201b,它们被分成上部线圈和下部线圈,并且被这样形成,使得绕着每一个线圈缠绕。在每个印刷线圈板43a,43b的底侧(远离磁体4 6的一侧),提供有用于跟踪的印刷线圈202a,202b和203a,203b,它们被制成沿垂直方向长一些,并被分成左线圈和右线圈,并被这样形成,使得绕着每个线圈缠绕。
图10表示被提供在位于磁体46的任何一侧上的一对印刷线圈板43a,43b上的用于聚焦的印刷线圈200a,200b和201a,201b的实施例。在图10中,上侧印刷线圈200a被这样形成,使得例如从外向内顺时针缠绕,下侧线圈201a被这样形成,使得从内向外反时针缠绕,它们被提供在置于磁体46的远侧上的印刷线圈板(第一印刷线圈板)的顶侧上。
此外,上侧印刷线圈200b被这样形成,使得例如从外向内顺时针缠绕,下侧线圈201b被这样形成,使得从内向外反时针缠绕,它们被提供在置于磁体46的近侧上的印刷线圈板(第二印刷线圈板)的顶侧上。因为图10是一个透视图,第二印刷线圈板43b的实际的印刷线圈200b,202b,当从正面看时,所述的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是和所示的这些方向相反的缠绕方向。
如图10所示,在一对印刷线圈板43a,43b的顶侧的左右边沿上,提供有3个连接部分,总共6个连接部分,204a,205a,206a,207a,208a,209a。在第一印刷线圈板43a的左上方的连接部分204a和上侧印刷线圈200a的外部周边的末端相连。上侧印刷线圈200a由此顺时针朝向内部绕制,并且内周边的末端和在上侧上的第一通孔211a相连。
第一通孔211a贯穿第一印刷线圈板43a,并且在底侧上和下侧第二通孔211b相连。第二通孔211b和下侧印刷线圈201a的内周边的末端相连。下侧印刷线圈201a由此朝向外部反时针缠绕,并且外周边末端和在右侧中心的连接部分208a相连。
在第二印刷线圈板43b的右侧中心的连接部分208a和上侧印刷线圈200b的外周边末端相连。上侧印刷线圈200b由此朝向内部顺时针缠绕,并且内周边末端和上侧的第三通孔211c相连。
第三通孔211c贯穿第二印刷线圈板43b,并在背面被连接到下侧第四通孔211d。第四通孔211d和下侧印刷线圈201b的内周边末端相连。下侧印刷线圈210b由此朝向外部反时针缠绕,并且外周边的末端在左下方和连接部分206a相连。
如图11所示,在一对印刷线圈板43a,43b的底侧的右边沿和左边沿上提供有3个连接部分,总共具有6个连接部分204b,205b,206b,207b,208b,209b。在第一印刷线圈板43a的右上方上,连接部分207b和右侧印刷线圈202a的外周边末端相连。右侧印刷线圈202a由此朝向内部反时针缠绕,在右侧上的内周边末端和第5通孔212a相连。
第5通孔212a贯穿第一印刷线圈板43a,并在底侧和左侧的第6通孔212b相连。第6通孔212b和左侧印刷线圈203a的内周边相连。左侧印刷线圈203a由此朝向外部顺时针缠绕,并且外周边末端和左侧中心的连接部分205b相连。
第二印刷线圈板43b的左侧中心的连接部分205b和左侧印刷线圈203b的外周边末端相连。由此,左侧印刷线圈203b朝向内部顺时针缠绕,并且内周边末端和左侧第7通孔212c相连。
第7通孔212c贯穿第二印刷线圈板43b,并在底侧和右侧第8通孔212d相连。第8通孔212d和右侧印刷线圈202b的内周边相连。由此,右侧印刷线圈202b朝向外部反时针缠绕,并且外周边末端在右下方和连接部分209b相连。
具有上述结构的两个印刷线圈板43a,43b被平行地设置,其间具有规定的间隙,如图6和图7所示,并被固定到透镜保持器42上。4个支撑线40a,40b,40c,40d和包括两个导线的连线214a,214b和两个印刷线圈板43a,43b的连接部分204a-209a以及204b-209b相连。
换句话说,如图10所示,第一支撑线40a通过第二印刷线圈板43b的左上方的连接部分204a,并和第一印刷线圈板43a的左上方的连接部分204a相连。第二支撑线40b和第二印刷线圈板43b的左下方的连接部分206a相连。第一连线214a的一端和第一印刷线圈板43a的右侧中心连接部分208a相连,同时另一端和第二印刷线圈板43b的右侧中心连接部分208a相连。
如图11所示,第三支撑线40c通过第二印刷线圈板43b的右上方的连接部分207b,并和第一印刷线圈板43a的右上方连接部分207b相连。第四支撑线40d和第二印刷线圈板43b的右下方连接部分209b相连。并且,第二连线214b和第一印刷线圈板43a的左侧中心连接部分205b相连,同时另一端和第二印刷线圈板43b的左侧中心连接部分205b相连。
4个支撑线40a-40d的另一端分别具有一个端部,其延伸略超过块状支撑部件39。支撑线40a-40d和连线214a,214b利用焊接或者其它连接方法和印刷线圈板42a,43b的连接部分204a-209a,204b-209b相连。
这些支撑线40a-40d的另一端分别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布线图形相连。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布线图形和直接提供在滑动底座21上的布线图形相连。布线圈形的一部分在底座部件22上被布线成规定的形状,一部分被聚集在一个位置,并在连接器部分45被集中。
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了这样的结构,其中两个印刷线圈板43a,43b利用黏合剂被粘贴在透镜保持器42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透镜保持器42的注塑期间,在整体模塑中使用双色模塑或其它方法。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两个印刷线圈板43a,43b之间,提供有磁体46,因而在印刷线圈之间插入一个预定的间隙。磁体46包括一个长方体,其具有一个磁化极;例如,使北极或南极制成面向第一印刷线圈板43a的表面,并具有在对着第二印刷线圈板43b的表面的相对侧上的一个不同的磁极。当然,根据使用的线圈,可以使用具有两个磁化极的磁体,使相同的磁极对着印刷线圈板43a,43b放置。
在底座部件22上提供有向上伸出的支撑底座47,用于把磁体46固定在预定的位置和高度。磁体46直接由所述支撑底座47安装和固定,而不用任何插入部件。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板43a,43b的每个印刷线圈的表面被平行或者基本上平行于相对磁体46的相对表面设置。
此外,一对夹持件47a,47a被提供在支撑底座47上,用于夹住磁体46。通过把磁体46装配在所述夹持件47a,47a之间,并将该磁体置于支撑底座47上,可以使磁体46处于上述的平行方向。可以只使用一对夹持件47a的夹持力;但是最好是使用黏合剂把磁体46固定到支撑座47上。
用这种方式,通过把磁体46直接固定到底座22上,使得可以不使用相应于常规磁轭的部件,因而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通过使用非磁性性树脂材料作为底座22的材料,还可以减少成本。因为磁体46可以只通过使用一对夹持件47a进行闩锁而被安装在支撑底座47上,使得装配处理极其容易,并且可以用较高的精度进行定位。
两个印刷线圈板43a,43b被平行地设置在相对于磁体46基本上对称的位置,使得由于印刷线圈200a,201a,202a和203a(或者200b,201b,202b和203b)而形成的合成推力点基本上和磁体46的中心相同。在其光轴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物镜44的下方,设置有反射镜48,其反射入射的光束,从而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反射镜48被固定在提供在底座部件22上的反射镜托架49的斜面上。由于反射镜托架49的斜面,使得反射镜48的反射表面处于和水平面基本上成45度角的斜面内。反射镜48的反射表面的中心和从激光源25发出的光束的光轴的中心一致或者基本上一致。
这样,当光束在通过棱镜35并沿水平方向传播之后而达到反射镜48时,光束被反射表面弯曲90度,或者成直角向上传播,通过物镜44。在由物镜44会聚之后,光束被入射到光盘50的信息记录表面上。在由信息记录表面反射之后,光束再次通过物镜44并向下传播。当这个返回光束达到反射镜48时,其由反射表面弯曲90度,然后沿垂直于物镜44的光轴的水平方向传播。
利用这种双轴致动器24,将能够按照在4个支撑线40a-40d中的电流沿垂直方向或横向随意地产生用于推进被固定到一对印刷线圈板43a,43b的透镜保持器42的力。结果,由于产生所述推力,具有一对印刷线圈板43a,43b、物镜44和透镜保持器42的双轴可动部分41沿两个相互正交的方向运动,并且执行通过物镜44的光束的聚焦与/或跟踪控制驱动。
盖部件23被安装到设置有上述结构的双轴致动器24的底座部件22上,其用途是要由引导轴引导,同时不使双轴致动器24接触灰尘。盖部件23在被安装在底座部件22上的同时,由紧固螺丝或其它紧固装置固定,从而构成滑动底座21。
如图1和图5所示,盖部件23具有盖住底座部件22的上表面的上表面部分23a,和围绕着所述上表面部分23a的周边的侧表面部分23b,并被制成一个在下表面具有开孔的盖状部件。因而盖部件23的上表面部分23a具有基本上类似于底座部件22的平面形状的形状,但是比底座部件22略大一些;在沿长度方向的一侧上,提供有主要轴承52,并在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上,提供有第二轴承53。
盖部件23的主要轴承52具有两个轴承部分,它们沿上表面部分23a的宽度方向彼此相对,其间具有一个规定的间隙,在每个轴承部分,提供有具有共同的轴中心线的轴承孔52a。下面将要说明的第一引导轴被可滑动地插入这些轴承孔52a内。在第二轴承53内,提供有沿侧向敞开的轴承槽53a,并且下面要说明的第二引导轴被可滑动地闩锁在所述轴承槽53a内。在轴承槽53a的底面上,提供有引导凸起部分54,用于减少和第二引导轴的宽松度,并在滑动期间减少摩擦阻力。
在盖部件23的上表面部分23a的基本上中心的位置,提供有一个窗口55,使得露出双轴致动器24的物镜44,还提供有两个开口槽56a,56b,从而使得一对印刷线圈板43a,43b能够沿垂直方向运动。在双轴致动器24上方的上表面部分的内表面内,提供有第一脱离凹陷部分57a,用于避免干涉双轴可动部分41,并提供有第二脱离凹陷部分57b,以免干涉支撑部件39,和提供有第三凹陷部分57c,以便避免干涉棱镜保持器37,如图6所示。
如上所述,底座部件22和盖部件23利用作为紧固装置的一个特定例子的紧固螺丝70被可拆装地固定,如图8所示。因而,在底座部件22中,如图3所示,在外部基础27b中的3个位置提供有沿垂直方向贯穿的插入孔68。与此相应,在盖部件23中的3个位置,提供有螺丝孔69,使其和盖部件22的插入孔68重合,如图5所示。
在使盖部件装配到底座部件22上安装之后,使螺丝轴穿过每个插入孔68并把尖端旋入螺丝孔69,然后拧紧紧固螺丝70,利用3个紧固螺丝70把滑动底座21组合成一个整体,如图8所示。
在所述滑动底座21的底座部件22的底面内提供有几个肋71,借助于这些肋71,使底座部件22加强。在底座部件22的底面上,借助于露出电路核心27a的一部分形成多个金属暴露部分72a,72b和电路暴露部分73a,73b,73c。金属暴露部分72a,72b的目的不是要构成电路,而是用于支撑或固定元件。另一方面,电路暴露部分73a-73c被配置作为电路的一部分。
在一对第一金属暴露部分72a,72a的每个中提供贯穿孔74;调节板38的一对立柱被插入这些贯穿孔74中。所述一对立柱利用焊料焊接到第一金属暴露部分72a上,并利用这种方法把调节板38固定到底座部件22上。在一对第二金属暴露部分72b的每个中提供有夹紧孔22d,棱镜保持器37的一对闩锁夹37c被插入这些夹紧孔22d中。一对闩锁夹37c利用焊接被连接到第二金属暴露部分72b上,并且利用这种方法,把棱镜保持器37安装到底座部件22上。多个电容器75a可以利用焊料焊接安装到第一电路暴露部分73a上,其构成电路的一部分。类似地,可变电阻75b利用焊料焊接被安装到构成电路的一部分的第二电路暴露部分73b上。最好是使这些第一和第二电路暴露部分73a,73b焊接镀,或镀金,或者进行其它的电镀处理(金属暴露部分72a,72b也可以被电镀处理)。通过进行所述电镀处理,即使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使导体被连接,使得即使在高温下较容易损坏的芯片元件,例如电容和电阻,也可以通过焊接被安装到电路板上。
第三电路暴露部分73c阻止用作激光源25的半导体激光器的静电击穿。通过使第三电路暴露部分73c的一个金属暴露部分接地(GND),并把另一个金属暴露部分设置为焊盘电平(LD),可以实现用于接地功能的焊盘,其能够阻止半导体激光器的静电击穿。
利用底座部件22,其包括电路核心27a和外部基础27b,可以把电容器、电阻和其它的电子元件直接安装在底座部件22上,而不需要使用柔性的扁平电缆(FF电缆),因此可以使得光学拾取装置20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并且,不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光学元件和物镜驱动装置可以利用焊料焊接以机械方式固定到底座部件22上,使得光学元件及其类似物在底座部件22上的固定可以简单和可靠地实现。
利用具有这种结构的光学拾取装置20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与/或再现的操作例如下面所述。如图6所示,从激光源25发射的光束沿着水平方向行进,并入射到棱镜35的第一衍射光栅35b上,由第一衍射光栅35b分成3个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在通过棱镜35之后,光束从第二衍射光栅35c的一侧射出,并入射到反射镜48上。当入射到反射镜48上时,光束被反射表面向上反射,传播通路被改变90度;然后,光束入射到物镜44上并被会聚,如上所述。
在被物镜44会聚之后,光束入射到位于上方的光盘50的信息记录表面上,并由所述表面反射而返回。即,由信息记录表面反射的光束沿着先前通过的光路返回,向下传播并通过物镜44。在通过物镜44之后,光束的方向被反射镜48改变90度,因而光束沿水平方向传播,并从第二衍射光栅35c入射到棱镜35上。当入射到棱镜35上时,返回的光束由第二衍射光栅35c向上折射一些,并被反射表面35a反射。在被反射表面35a反射后,光束的传播方向被改变为向下方向,在从棱镜35的底面射出之后,光束入射到光检测器26的光接收部分上。
通过读出这样从激光源25发出的并入射到光检测器26上的光束的状态,便可读出预先在信息记录表面上记录的信息信号(再现),此外,可以同时读出在读出时发生的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此外,通过利用从激光源25高输出发射光束,可以利用光束在信息记录表面上写入(记录)新的信息信号。
具有例如上述结构的光学拾取装置20可被用于盘记录/再现装置80中,其中一个特定例子是具有如图14所示的结构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盘记录/再现装置80包括盘旋转装置81,用于夹紧并以预定速度驱动光盘旋转(例如以恒定的线速度);上述的光学拾取装置20,其在由所述盘旋转装置81固定和驱动而旋转的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上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写)和再现(读出);拾取运动装置82,用于使光学拾取装置20前进和回缩,使得其接近和离开盘旋转装置81;以及底盘83,用于安装上述的装置。
作为光盘,例如可以使用只读光盘,在其上预先记录有音频信号,作为视频信息的图像和音乐信号,或者其它信息信号;写一次(附加型)光盘,在其上可以记录一次音乐、图像或其它的信息信号;或者可以重复记录任何次数(可重写)的光盘,或者各种其它的光盘。光盘不限于这些类型的光盘;例如,可以使用磁光盘,其中在薄的盘的表面上形成磁薄膜层,并且使用光头和磁头在磁薄膜层上写信息或从磁薄膜层上读信息,以及其它类型的盘形记录介质。
盘记录/再现装置80的底盘83具有基本上是矩形的形状或其它的平面形状,并通过连续地向上升高周边,提供加强的周边壁83a。在周边壁83a的4个位置,提供有支撑凸起83b,用于把底盘83固定到例如CD(致密盘)播放器或者DVD(数字通用盘)播放器或其它电子设备中。
在所述底盘83的基本中心的位置,提供有第一开口部分84a,并且在端部提供有第二开口部分84b。盘旋转装置81被置于底盘83的第一开口部分84a和第二开口部分84b之间,光学拾取装置20被这样设置,使得其骑跨着第一开口部分84a。拾取运动装置82位于光学拾取装置20的一侧上。
盘旋转装置81包括电机底板85,被固定在电动机底板85上的主轴电机86,以及和主轴马达86的旋转部分整体地提供的转盘87。主轴马达86被安装在电机底板85上,电机底板85是一个薄的金属板;电机底板85利用紧固螺丝或者其它的紧固装置被固定到底盘上。FF电缆88的一端利用黏合剂或其它的紧固装置被固定到电机底板85的上表面上。
主轴马达86具有被固定在电机底板85上的静止部分和由静止部分可转动地支撑着的转动部分;转盘87被整体地提供在作为转动部分的转动中心的转轴上。转盘87具有和光盘的中心孔配合的配合部分,以及和配合部分的下部连续的放置部分,光盘的中心孔的周边被放置在所述放置部分上。在配合部分内具有用于吸引一个锁紧环的磁体,未示出。锁紧环由所述磁体吸引,并通过把光盘的中心孔的周边夹在锁紧环和放置部分之间,使光盘被夹住,并处于能够和转盘87一道转动的状态。拾取运动装置82包括一对引导轴90a,90b,用于引导光学拾取装置20的运动,以及丝杠驱动装置91,用于使光学拾取装置20前进和回缩。一对引导轴90a,90b被平行地定位,使得包围在主轴马达86的两侧。每个引导轴90a,90b由外表面光滑的杆状部件构成。
第一引导轴90a可滑动地穿过提供在盖部件23上的主轴承52的轴承孔52a,构成光学拾取装置20的滑动底座21的一部分,并且两端被调整板92支撑着。第二引导轴90b可滑动地穿过提供在盖部件23中的第二轴承53的轴承槽53a,并且两端被底盘83支撑着。调节板92用这种方式固定在底盘83上,使得能够改变空间方位角。并且通过改变调节板92的空间方位角,可以调节一对引导轴90a,90b的平行度。
在一对引导轴90a,90b当中,第一引导轴90a被提供在调节板92上的一对轴支撑件93a,93a支撑着。每个轴支撑件93a被这样提供,使得和轴约束件93b构成一对。借助于使用紧固螺丝93c螺旋固定轴约束件93b,把第一引导轴90a的每端固定到轴支撑件93a上。第二引导轴90b被提供在底盘83上的一对轴支撑件94a,94a支撑着。轴约束件94b被提供在每个轴支撑件94a上,使得构成一对。借助于利用紧固螺丝94c螺旋固定轴约束件94b,第二引导轴90b的两端被底盘83支撑着。
丝杠驱动装置91被安装在调节板92上。如图15的放大图所示,丝杠驱动装置91包括丝杠95,馈给马达96,支撑板97,以及动力传递部件98。丝杠95被这样构成在比引导轴90a,90b短的圆杆的外表面上提供单个螺丝槽95a,所述螺丝槽沿轴向基本上在整个长度上螺旋式地延伸。丝杠95还作为作为驱动源的馈给马达96的转轴,并被转动地直接地驱动。
下面说明用于驱动和控制上述的盘记录/再现装置80的电路的结构。图16表示本实施例的盘记录/再现装置80的电路结构的一个特定例子,图中所示是一种能够记录(写)和再现(读)信息信号的装置的示意的方块图。
在图16中,标号110表示用于驱动和控制主轴马达86和馈给马达96的系统控制装置。所述系统控制装置被这样连接,使得能够和执行光学拾取装置20的伺服控制的伺服电路111交换信号。系统控制装置110和操作板112相连,在操作板上提供有电源开关和各种操作按钮及其类似元件。光学拾取装置20和光束驱动和检测电路113相连;所述光束驱动和检测电路113的输出被提供给系统控制装置110以及伺服电路111。此外,驱动和检测电路113和记录/再现电路116相连,所述电路116和输入端114以及输出端115相连。
利用按这种方式构成的盘记录/再现装置80,例如可以用以下方式在光盘50上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与/或再现。首先,通过操作操作板112,用户向系统控制装置110输入操作信息,并且根据所述操作信息,从系统控制装置110向主轴马达86、馈给马达96以及伺服电路111输出控制信号。
当控制信号从系统控制装置110提供给主轴马达86时,主轴马达86被驱动,从而例如以恒定的线速度转动。此外,馈给马达96被来自系统控制装置110的控制信号驱动,并且通过驱动馈给马达96,使得光学拾取装置20这样运动,使得光束照射到光盘50的信息记录表面上的所需的位置。
然后,把例如通过记录/再现电路116提供的来自输入端44的信息信号提供给光束驱动和检测电路113。通过按照来自所述驱动和检测电路113的信号控制在光学拾取装置20中输出的光束,来自输入端114的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光盘50的信息记录表面上。此外,被预先记录在光盘50的信息记录表面上的信息信号被驱动和检测电路113检测,并通过记录/再现电路116从输出端115输出检测的信息信号。
与此同时,在驱动和检测电路113中,检测光束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并把这些误差信号提供给伺服电路111。用这种方式,控制信号从伺服电路111提供给光学拾取装置20,并由上述的双轴致动器24进行跟踪与/或聚焦的控制和驱动。此外,通过从操作板112向系统控制装置110提供操作信号,可以使光学拾取装置20运动到所需的记录或再现位置,或者进行其它的控制。并且来自包括双轴致动器24的光学拾取装置20的光束入射到光盘50的信息记录表面上,用这种方式,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
在本实施例的双轴致动器24中,通过利用两个印刷线圈板43a,43b,如上所述,可以进行使用常规的线绕线圈不能进行的控制和驱动。这可以参照图12A,12B进行说明。
在图12B所示的常规的线圈120的情况下,例如如果磁通B的方向朝向左方,则在磁体121的一个表面的一侧上的电流I的方向和在相对侧上的电流的方向相反,因而线绕线圈120的每半个周长产生方向相反的推力F。这些相反的推力F不能相互抵销,因而线绕线圈120不能用于聚焦和跟踪控制以及驱动中。
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双轴致动器24,如图12A所示,通过改变印刷线圈的缠绕方向,可以使得在磁体的一个侧面上的电流的方向和另一个侧面上的电流的方向相同,结果,可以使在磁体46的远侧上的推力和近侧上的推力处于相同的方向,因而,通过使用两个印刷线圈板43a,43b,使得能够进行聚焦和跟踪控制和驱动,如上所述。
图13表示两个印刷线圈板的其它的方面,在图13中,图13B表示形成在第一印刷线圈板220a的磁体侧上的聚焦印刷线圈板221a,其位于磁体46的远侧。图13A表示4个跟踪印刷线圈板223a,224a,225a,226a,形成在与磁体侧相对的表面上,这4个跟踪印刷线圈板223a-226a被形成上下、左右4个部分。
图13C表示第二印刷线圈板220b上的聚焦印刷线圈221b,其位于磁体46的近侧。并且,图13D表示4个跟踪印刷线圈223b,224b,225b,226b,形成在与磁体相对的表面上。这4个印刷线圈223b-226b被形成上下、左右4个部分。两个磁体46a,46b被这样设置,使得它们的N极和S极相对于这些印刷线圈的位置如图所示。
这些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板220a,220b利用上述的4个支撑线40a-40d被相似地支撑着,并通过所述4个支撑线40a-40d供给驱动电流。例如,第一支撑线40a和一对印刷线圈板220a,220b的左上方的连接部分204a相连。第二支撑线40b和一对印刷线圈板220a,220b的左下方的连接部分206b相连。第三支撑线40c和一对印刷线圈板220a,220b的右上方的连接部分207a相连。并且第四支撑线40d和一对印刷线圈板220a,220b的右下方的连接部分209b相连。
和第一支撑线40a相连的左上方连接部分204a和图13A、13D所示的跟踪印刷线圈的左上方印刷线圈223a,223b的外周边的末端相连。由此,印刷线圈223a,223b朝向内部顺时针缠绕而形成绕组。印刷线圈223a,223b的内周边末端穿过印刷线圈板220a,220b并且和在底侧上的左下方印刷线圈224a,224b的内周边末端相连。
这些印刷线圈224a,224b被这样形成,使得朝向外部反时针缠绕。印刷线圈224a,224b的外周边末端和右下方印刷线圈226a,226b的外周边末端相连。这些印刷线圈226a,226b被这样形成,使得朝向内部顺时针缠绕。这些印刷线圈226a,226b的内周边末端通过印刷线圈板220a,220b,并和底侧上的右上方的印刷线圈225a,225b的内周边末端相连。
这些印刷线圈225a,225b被这样形成,使得朝向外部反时针缠绕。这些印刷线圈225a,225b的外周边末端和与第三支撑线40c相连的右上方连接部分207a相连。用这种方式,并联地提供分别在印刷线圈板220a,220b上形成的印刷线圈223a-226a的串联电路和印刷线圈223b-226b的串联电路。
并且,例如通过从第一支撑线40a向第三支撑线40c流过电流,则电流顺时针通过印刷线圈223a,226a和223b,226b,并且反时针通过印刷线圈224a,225a和224b,225b。
在另一方面,如图13A和13D所示,当两个磁体46a,46b被磁化,使得N极向上和S极向下时,在每个印刷线圈板220a,220b上形成向右的推力。
如图13B和13C所示,和第二支撑线40b相连的左下方连接部分206b和用于聚焦的外部印刷线圈221a,221b的外周边末端相连。由此,印刷线圈221a,221b被这样形成,使得朝向内部顺时针缠绕。
印刷线圈221a,221b的内周边末端通过印刷线圈板220a,220b,并被拉到在底侧上的印刷线圈221a,221b的外侧,并且和与第四支撑线40d相连的右下方连接部分209b相连。
用这种方式,形成在印刷线圈板220a,220b的每个上的印刷线圈221a,221b被并联地提供。并且,例如借助于通过从第二支撑线40b向第四支撑线40d的电流,使电流顺时针通过印刷线圈221a,222a。
在另一方面,如图13B、13C所示,当两个磁体46a,46b被磁化,使得具有向上的N极和向下的S极时,在印刷线圈220a,220b上形成向上的推力。
因而,在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两个印刷线圈板220a,220b的装置中,和上述的实施例类似,根据在支撑线40a,40b或支撑线40c,40d之间通过的电流,沿垂直方向和横向的推力作用到一对印刷线圈板220a,220b上。并且通过产生这些推力,使在其上提供有印刷线圈板220a,220b和物镜44的双轴可动部分41运动。结果,可以对通过物镜44的光束进行跟踪与/或聚焦控制和驱动。
在印刷线圈并联连接的结构中,即使当例如印刷线圈板被制成多层以提高灵敏度时,这些层也可以被容易地互连。并且,在印刷线圈并联连接的结构中,提供在上述印刷线圈板43a,43b,220a,220b的左中心和右中心的连接部分205a,205b和208a,208b不被使用,因此不必提供这些连接部分。
上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双轴致动器24)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可动部分提供有平行的两个印刷线圈板43a,43b或220a,220b,具有在至少一侧上形成的第一形状的第一印刷线圈,和在另一侧上形成的第二形状的第二印刷线圈,并具有被提供在两个印刷线圈板上的物镜44,并且磁体位于平行设置的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借助于对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提供驱动电流,沿垂直与/或水平方向驱动物镜,对提供在磁体的任何一侧上的印刷线圈板施加两倍的推力。因而,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可以满意地实现物镜的驱动和控制。
图17到21表示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120组合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底座部件22和盖部件23而构成滑动底座121作为具有两者的功能的一个部件。光学拾取装置120由滑动底座121和安装于其上的双轴致动器122以及光学设备123构成。
如图17到图19所示,滑动底座121具有基本上是矩形的底座部分121a,和通过沿长度方向连续向上升高两侧和底座部分121a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而形成的侧面部分121。所述滑动底座121包括由绝缘树脂材料(例如液晶聚合物)制成的外部基础,和通过利用外部基础由插入物形成的导体电路核心,使所需的部分暴露于外部基础的外部,而其余部分埋在外部基础内。
不过,外部基础的材料不限于绝缘树脂材料,并且如果电气绝缘,可以使用金属;此外,可以使用陶瓷或者类似材料。
在滑动底座121的长度方向X的一侧上,提供有一对第一轴承部分124,124,其沿宽度方向Y(和长度方向X)相交,跨过一个规定的间隙。在所述第一轴承部分124的每一个中,提供有具有相同中心的沿宽度方向Y贯通的轴承孔124a。在滑动底座121的沿长度方向X相对的一侧上,在沿宽度方向Y的一侧上,提供有在和第一轴承部分124相对的一侧上凸出的第二轴承部分125。在所述第二轴承部分125中,提供有在沿长度方向X的外部敞开的轴承槽125a。
在滑动底座121的基本上中心的位置,被整体地构成具有和上述的双轴致动器24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的双轴致动器122。双轴致动器122包括被固定在滑动底座121上的支撑部件127,被固定到支撑部件127上的4个支撑线128,以及被连接到4个支撑线128的端部的双轴可动部分129。支撑部件127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基本上呈立方体的部件,其中沿长度方向提供有多个螺丝插入孔127,其间具有规定的间隙。并且,沿长度方向,在支撑部件127的中心的下部,提供有能够使光束通过的通道部分130。
4个支撑线128由具有合适的弹性的导电材料制成,并且被支撑在支撑部件127的4个拐角上,使得它们相互平行。由4个支撑线128的端部支撑着的双轴可动部分129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透镜保持器131和两个印刷线圈板132a,132b,它们被透镜保持器131固定和支撑着,并形成一对。透镜保持器131具有保持部分131a,平衡部分131b,以及连接壁部分131c。在保持器部分131a中提供有一个贯穿孔,并且利用黏合剂或其它连接装置使物镜133被整体地安装,从而阻塞所述贯穿孔。
两个印刷线圈板132a,132b被这样设置,使得它们相互平行,其间具有预定的间隙,并被固定到透镜保持器131上。4个支撑线128和两个连接线的端部和印刷线圈板132a,132b上的连接部分相连。此外,4个支撑线128的每一个端部和在柔性印刷电路板134上的布线图形相连。
和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类似,提供磁体135,其被插入两个印刷线圈板132a,132b之间,并离开每个印刷线圈一个规定的间隙。此外,为了把磁体135支撑在规定的位置和规定的高度,在滑动底座121上提供有向上凸出的支撑底座136。磁体135被直接放置并固定到所述支撑底座136上,并被这样设置,使得两个印刷线圈板132a,132b的每个印刷线圈表面基本上和磁体135的各个相对表面平行。
在支撑底座136上提供有一对夹持件137,137。通过把磁体135装配在这些夹持件137,137之间,并把磁体置于支撑底座136上,可以把磁体135定位并固定在滑动底座121上。磁体135被这样设置,使得其中心基本上和由于两个印刷线圈板132a,132b的印刷线圈而形成的组合推进点一致。
用于改变光束的行进方向的反射镜138位于物镜133的下方,所述物镜的光轴沿垂直方向设置。反射镜138被固定在被提供在滑动底座121上的反射镜托架139的斜面上,其反射表面被这样设置,使得和水平面呈大约45度角。反射镜138的反射表面的中心被这样设置,使得和从激光源140发出的光束的光轴的中心相同或基本相同,所述光源140位于和反射镜相对的位置。
激光源140被安装在由电路核心形成的电路141上,并和所述电路电气相连,位于在第二轴承部分125一侧上沿长度方向X的滑动底座121的端部。在电路141上的激光源140的内部上,安装有光检测器142,并电气相连。如图19所示,激光源140被设置在比光检测器142较高的台阶上;因而从激光源140发出的光束不会撞击光检测器142,而是向上传播。棱镜143和上述的反射镜138沿着从激光源140发出的光束的光轴被设置。
上述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34的布线图形和构成电路141的电路核心电气相连。如图21所示,除去安装有激光源140和光检测器142的部分和所需的周边部分之外,电路核心被外部基础所覆盖,并且激光源140和光检测器142在电路的电路暴露部分144被露出。
图17和图18表示电路核心的电路141被暴露时的状态,相当于在成为模塑的滑动底座121之前的中间产品。在滑动底座121的侧面上,整体地提供有大量的端子145,其构成电路核心的一部分和由外部基础的一部分构成的连接器部分146。提供连接器部分146用于和外部布线连接,并具有非-ZIF型连接器结构;不过,也可以使用ZIF型连接器。
图21表示这样的状态,其中除去图17中的电路141的所需的部分(电路暴露部分144)之外,电路核心的上表面被外部基础所覆盖。被安装在电路暴露部分144上的激光源140和光检测器142通过导线连接147或其它连接装置和周围电路电气相连。棱镜143位于光检测器142的上方,并且从激光源140发出的光束由衍射光栅35b入射到棱镜143上。从第二衍射光栅35c输入到棱镜143的返回光束被反射表面35a反射,并入射到光检测器142的光接收部分上。
激光源140、光检测器142以及棱镜143和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类似,固此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这些相同的部分,并省略其说明。此外,图17所示的标号143a是一个具有孔的法兰部分,用于把棱镜143固定到滑动底座121上。在相应于所述法兰部分143a的滑动底座121中提供有一个凸起;在把所述凸起装配在所述孔中之后,通过用焊料焊接所述凸起的端部,把棱镜143定位和固定到滑动底座121上。
利用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120,获得了和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装置20的优点类似的优点。即,滑动底座121由绝缘体构成,并且通过在内部或者在表面上进行插入模塑件,形成电路,同时也使得所述结构具有包括电极的连接器的功能;因而能够和具有外部布线的电极的连接装置实现连接,并且能够和滑动底座121内的电路直接连接。结果,尽量减少了用于和FF电缆以及外部布线相连的连接器,减少了使用的元件的数量,因而有助于装配处理。
此外,半导体激光器140和光检测器142可被直接安装在滑动底座121上,并且利用导线连接147和滑动底座121内部的电路141相连;因而,可以不使用或者减少昂贵的激光耦合器、全息激光装置及其类似物,并且能够以高的精度装配光学系统设备。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本发明应用于能够进行信息记录和再现的盘记录/再现装置的例子,显然,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只能够进行记录或再现的盘记录装置或盘再现装置。此外,使用双轴致动器作为物镜驱动装置,并且说明了一个使用线支撑方法作为一个特定例子,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叶片弹簧方法,其中可动部分由叶片弹簧支撑着,或者使用铰链方法,其中可动部分由铰链机构支撑着。
用这种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范围内,本发明具有许多改变。
工业应用性利用本申请的物镜驱动装置,通过设置在磁体的每一侧的两个印刷线圈板,产生两倍的推动力,使得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物镜的满意的驱动和控制。
此外,利用本申请的光学拾取装置,可以简化整个装置的结构,并减少元件的数量,同时使得装配容易,并提高装配性能,使各个元件的定位具有较高的精度,借以减少整个装置的成本。
并且,利用本申请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可以可靠地固定各个电子元件和电气设备,可以简化安装方法,使得装置更加紧凑,并且减少元件的数量。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1.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地提供有两个印刷线圈板,具有在至少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形状的第一印刷线圈,以及在另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形状的第二印刷线圈;具有和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相连的可动部分,物镜被提供在所述可动部分上,并具有在被平行地提供的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的磁体;以及驱动电流被供给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从而沿垂直方向与/或横向驱动所述物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线圈被分成左、右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印刷线圈被分成上、下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磁体被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磁体的磁通垂直于所述印刷线圈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中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的每个上提供有6个连接部分;在所述连接部分中,2个用于利用两个导线串联连接提供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以及在所述连接部分中,4个被有选择地用于利用4个导电的支撑部件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供应驱动电流,并且其上提供有物镜的所述可动部分由所述4个导电支撑部件支撑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线圈被分成4个部分左、右、上、下形成,同时所述第二印刷线圈被作为一个线圈形成;并且所述磁体被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磁体的磁通平行于所述印刷线圈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中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的每个上提供有4个连接部分;以及使用所述4个连接部分利用4个导电支撑部件并联地向提供在所述印刷线圈板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提供驱动电流,并且其上提供有物镜的所述可动部分利用所述4个导电支撑部件支撑着。
6.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其中
平行地提供有两个印刷线圈板,具有第一印刷线圈,其具有在至少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形状,并具有第二印刷线圈,其具有在另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形状;提供有和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相连的可动部分,物镜被提供在所述可动部分上,并具有在被平行地提供的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的磁体;至少跟踪和聚焦误差信号由通过所述物镜的光束被检测;以及根据所述误差信号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供应驱动电流,并沿跟踪方向与/或聚焦方向进行所述物镜的控制和驱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线圈被分成左、右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印刷线圈被分成上、下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磁体被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磁体的磁通垂直于所述印刷线圈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的每个上提供有6个连接部分;在所述连接部分中,2个用于利用两个导线串联连接提供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以及在所述连接部分中,4个被有选择地用于利用4个导电的支撑部件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供应驱动电流,并且其上提供有物镜的所述可动部分由所述4个导电支撑部件支撑着。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线圈被分成4个部分左、右、上、下形成,同时所述第二印刷线圈被作为一个线圈形成;并且所述磁体被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磁体的磁通平行于所述印刷线圈板。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的每个上提供有4个连接部分;以及使用所述4个连接部分利用4个导电支撑部件并联地向提供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提供驱动电流,并且其上提供有物镜的所述可动部分利用所述4个导电支撑部件支撑着。
11.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包括
物镜驱动装置,其通过使一磁体的磁力作用到一个线圈部件上,驱动一个在其上提供有所述线圈部件的可动部分,从而使提供在所述可动部分上的物镜运动;以及滑动底座,其上固定着一个支撑着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的所述可动部分的静止部分,并且所述滑动底座的至少一个部分由非磁性性材料制成,并且其中所述可动部分具有在其上形成有印刷线圈的两个印刷线圈板,所述磁体被设置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并且所述磁体被直接固定到所述滑动底座上。
12.(删除)13.(删除)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印刷线圈板通过叠置利用不同缠绕方法绕制的两类印刷线圈而成,使得由于所述磁体的磁力沿两个正交方向产生推力。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底座具有电路核心,包括构成电路的导体,用于向所述物镜驱动装置供应电流,和外部基础,包括绝缘体,在其上安装着所述物镜驱动装置;以及通过利用所述外部基础覆盖所述电路核心,同时暴露所述电路核心的一部分,在所述电路上提供用于使电连接暴露的电路暴露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核心具有和外部布线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所述外部基础使用所述端子构成连接器部分,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部分,外部布线和所述电路核心电气相连。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激光源和光检测器当中的至少一个被安装在未被封装部分覆盖的所述电路核心的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并和所述电路暴露部分电气相连,所述激光源朝向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发射所述光束,所述光检测器接收由所述信息记录表面反射之后返回的光束。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安装在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的所述激光源与/或所述光检测器利用导线连接和所述电路核心相连。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提供有可被焊接连接的焊盘部分,并且电容器,电阻和其它电子元件被安装在所述焊盘部分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焊盘部分的表面被进行过焊接镀、镀金或其它电镀处理,使得所述电容器、电阻和其它电子元件能够安装在所述焊盘部分上。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核心上提供露出电路核心的一部分的金属暴露部分,用于实现焊接连接,并且用于支撑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的调节板通过焊接连接被固定到所述金属暴露部分上。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核心上提供有露出电路核心的一部分的金属暴露部分,用于实现焊接连接,并且通过焊接连接把棱镜保持器固定到所述金属暴露部分上,所述棱镜保持器盖住一个所述光束通过的棱镜或其它的保持器支撑着的光学元件。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外部基础包括液晶聚合物或其它树脂材料。
24.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包括盘旋转装置,其驱动光盘旋转;物镜驱动装置,其通过使一磁体的磁力作用于所述线圈部件上来驱动一可动部分,所述可动部分上设置一线圈部件,并且其利用物镜把光束会聚在光盘的信息记录部分上,所述物镜被提供在所述可动部分上;滑动底座,在其上安装着所述物镜驱动装置,并且其由非磁性性材料制成;以及拾取运动装置,其使所述滑动底座沿径向沿着所述光盘的信息记录部分运动;并且其中所述可动部分具有在其上形成有印刷线圈的两个印刷线圈板,所述磁体被设置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并且所述磁体被直接固定到所述滑动底座上。
25.(删除)
26.(删除)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印刷线圈板通过叠置利用不同缠绕方法绕制的两类印刷线圈而成,使得由于所述磁体的磁力沿两个正交方向产生推力。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底座具有电路核心,包括构成电路的导体,用于向所述物镜驱动装置供应电流,和外部基础,包括在其上安装着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的绝缘体;以及通过利用所述外部基础覆盖所述电路核心,同时暴露所述电路核心的一部分,在所述电路上提供用于使电连接暴露的电路暴露部分。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核心具有和外部布线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所述外部基础使用所述端子构成连接器部分,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部分,外部布线和所述电路核心电气相连。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在激光源和光检测器当中的至少一个被安装在未被封装部分覆盖的所述电路核心的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并和所述电路暴露部分电气相连,所述激光源朝向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发射所述光束,所述光检测器接收由所述信息记录表面反射之后返回的光束。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安装在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的所述激光源与/或所述光检测器利用导线连接和所述电路核心相连。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提供有可被焊接连接的焊盘部分,并且电容器,电阻和其它电子元件被安装在所述焊盘部分上。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焊盘部分的表面被进行过焊接镀、镀金或其它电镀处理,使得所述电容器、电阻和其它电子元件能够安装在所述焊盘部分上。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核心上提供露出电路核心的一部分的金属暴露部分,用于实现焊接连接,并且用于支撑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的调节板通过焊接连接被固定到所述金属暴露部分上。
3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核心上提供有用于露出电路核心的一部分的金属暴露部分,用于实现焊接连接,并且通过焊接连接把棱镜保持器固定到所述金属暴露部分上,所述棱镜保持器盖住一个所述光束通过的棱镜或其它的保持器支撑着的光学元件。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外部基础包括液晶聚合物或其它树脂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地提供有两个印刷线圈板,具有在至少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形状的第一印刷线圈,以及在另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形状的第二印刷线圈;具有和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相连的可动部分,物镜被提供在所述可动部分上,并具有在被平行地提供的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的磁体;以及驱动电流被供给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从而沿垂直方向与/或横向驱动所述物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线圈被分成左、右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印刷线圈被分成上、下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磁体被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磁体的磁通垂直于所述印刷线圈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中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的每个上提供有6个连接部分;在所述连接部分中,2个用于利用两个导线串联连接提供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以及在所述连接部分中,4个被有选择地用于利用4个导电的支撑部件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供应驱动电流,并且其上提供有物镜的所述可动部分由所述4个导电支撑部件支撑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线圈被分成4个部分左、右、上、下形成,同时所述第二印刷线圈被作为一个线圈形成;并且所述磁体被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磁体的磁通平行于所述印刷线圈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中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的每个上提供有4个连接部分;以及使用所述4个连接部分利用4个导电支撑部件并联地向提供在所述印刷线圈板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提供驱动电流,并且其上提供有物镜的所述可动部分利用所述4个导电支撑部件支撑着。
6.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平行地提供有两个印刷线圈板,具有第一印刷线圈,其具有在至少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形状,并具有第二印刷线圈,其具有在另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形状;提供有和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相连的可动部分,物镜被提供在所述可动部分上,并具有在被平行地提供的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的磁体;至少跟踪和聚焦误差信号由通过所述物镜的光束被检测;以及根据所述误差信号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供应驱动电流,并沿跟踪方向与/或聚焦方向进行所述物镜的控制和驱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线圈被分成左、右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印刷线圈被分成上、下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磁体被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磁体的磁通垂直于所述印刷线圈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的每个上提供有6个连接部分;在所述连接部分中,2个用于利用两个导线串联连接提供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以及在所述连接部分中,4个被有选择地用于利用4个导电的支撑部件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供应驱动电流,并且其上提供有物镜的所述可动部分由所述4个导电支撑部件支撑着。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线圈被分成4个部分左、右、上、下形成,同时所述第二印刷线圈被作为一个线圈形成;并且所述磁体被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磁体的磁通平行于所述印刷线圈板。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的每个上提供有4个连接部分;以及使用所述4个连接部分利用4个导电支撑部件并联地向提供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提供驱动电流,并且其上提供有物镜的所述可动部分利用所述4个导电支撑部件支撑着。
11.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包括物镜驱动装置,其通过使一个磁体的磁力作用到一个线圈部件上,驱动一个在其上提供有所述线圈部件的可动部分,从而使提供在所述可动部分上的物镜运动;以及滑动底座,其上固定着一个支撑着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的所述可动部分的静止部分,并且所述滑动底座的至少一个部分由非磁性性材料制成,并且其中所述磁体被直接固定到所述滑动底座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分具有一印刷线圈板,在其上形成有印刷线圈,并且所述磁体与在所述印刷线圈板上的所述印刷线圈相对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分具有两个印刷线圈板,在其上形成有印刷线圈,并且所述磁体被设置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印刷线圈板通过叠置利用不同缠绕方法绕制的两类印刷线圈而成,使得由于所述磁体的磁力沿两个正交方向产生推力。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底座具有电路核心,包括构成电路的导体,用于向所述物镜驱动装置供应电流,和外部基础,包括绝缘体,在其上安装着所述物镜驱动装置;以及通过利用所述外部基础覆盖所述电路核心,同时暴露所述电路核心的一部分,在所述电路上提供用于使电连接暴露的电路暴露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核心具有和外部布线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所述外部基础使用所述端子构成连接器部分,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部分,外部布线和所述电路核心电气相连。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激光源和光检测器当中的至少一个被安装在未被封装部分覆盖的所述电路核心的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并和所述电路暴露部分电气相连,所述激光源朝向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发射所述光束,所述光检测器接收由所述信息记录表面反射之后返回的光束。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安装在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的所述激光源与/或所述光检测器利用导线连接和所述电路核心相连。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提供有可被焊接连接的焊盘部分,并且电容器,电阻和其它电子元件被安装在所述焊盘部分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焊盘部分的表面被进行过焊接镀、镀金或其它电镀处理,使得所述电容器、电阻和其它电子元件能够安装在所述焊盘部分上。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核心上提供露出电路核心的一部分的金属暴露部分,用于实现焊接连接,并且用于支撑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的调节板通过焊接连接被固定到所述金属暴露部分上。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核心上提供有用于露出电路核心的一部分的金属暴露部分,用于实现焊接连接,并且通过焊接连接把棱镜保持器固定到所述金属暴露部分上,所述棱镜保持器盖住一个所述光束通过的棱镜或其它的保持器支撑着的光学元件。
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外部基础包括液晶聚合物或其它树脂材料。
24.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包括盘旋转装置,其驱动光盘旋转;物镜驱动装置,其通过使一磁体的磁力作用于所述线圈部件上来驱动一可动部分,所述可动部分上设置一线圈部件并且其利用物镜把光束会聚在光盘的信息记录部分上,所述物镜被提供在所述可动部分上;滑动底座,在其上安装着所述物镜驱动装置,并且其由非磁性性材料制成;以及拾取运动装置,其使所述滑动底座沿径向沿着所述光盘的信息记录部分运动;并且其中所述磁体被直接地固定到所述滑动底座上。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分具有印刷线圈板,在其上形成有印刷线圈,并且所述磁体对着在所述印刷线圈板上的所述印刷线圈设置。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分具有两个印刷线圈板,在其上形成有印刷线圈,并且所述磁体被设置在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印刷线圈板通过叠置利用不同缠绕方法绕制的两类印刷线圈而成,使得由于所述磁体的磁力沿两个正交方向产生推力。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底座具有电路核心,包括构成电路的导体,用于向所述物镜驱动装置供应电流,和外部基础,包括在其上安装着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的绝缘体;以及通过利用所述外部基础覆盖所述电路核心,同时暴露所述电路核心的一部分,在所述电路上提供用于使电连接暴露的电路暴露部分。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核心具有和外部布线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所述外部基础使用所述端子构成连接器部分,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部分,外部布线和所述电路核心电气相连。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在激光源和光检测器当中的至少一个被安装在未被封装部分覆盖的所述电路核心的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并和所述电路暴露部分电气相连,所述激光源朝向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发射所述光束,所述光检测器接收由所述信息记录表面反射之后返回的光束。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安装在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的所述激光源与/或所述光检测器利用导线连接和所述电路核心相连。
32.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暴露部分上提供有可被焊接连接的焊盘部分,并且电容器,电阻和其它电于元件被安装在所述焊盘部分上。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焊盘部分的表面被进行过焊接镀、镀金或其它电镀处理,使得所述电容器、电阻和其它电子元件能够安装在所述焊盘部分上。
34.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核心上提供露出电路核心的一部分的金属暴露部分,用于实现焊接连接,并且用于支撑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的调节板通过焊接连接被固定到所述金属暴露部分上。
3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在所述电路核心上提供有用于露出电路核心的一部分的金属暴露部分,用于实现焊接连接,并且通过焊接连接把棱镜保持器固定到所述金属暴露部分上,所述棱镜保持器盖住一个所述光束通过的棱镜或其它的保持器支撑着的光学元件。
3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中所述外部基础包括液晶聚合物或其它树脂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镜驱动装置,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其包括所述物镜驱动装置,用于把光束会聚在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上;以及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其包括所述光学拾取装置,用于驱动光盘旋转,并移动所述光学拾取装置,以便在信息记录表面上记录与/或再现信息信号。两个印刷线圈板被平行地提供在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内,其具有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形状的第一印刷线圈和在另一个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形状的第二印刷线圈,并且一个其上设置有物镜的可动部分和所述两个印刷线圈板相连;此外,一个磁体被设置在平行地提供的两个印刷线圈板之间。向第一和第二印刷线圈的每一个供应驱动电流,从而沿垂直方向与/或横向移动物镜。利用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由位于磁体的两侧上的两个印刷线圈板产生两倍的推力,因此,利用简单的结构便可以满意地实现物镜的驱动控制。
文档编号G02B27/10GK1633682SQ0280256
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0日
发明者加藤工宗, 田中彻, 久保毅, 铃木润一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