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73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支撑扩散板,以解决扩散板因照明灯管产生的热而变形以及因材料刚性不足而产生翘曲变形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1(日本专利第5-119703号)是在直下式背光模块1的照明灯管14下方设置支撑柱13,以避免照明灯管14变形。然而,此直下式背光模块1的缺点为,当液晶显示面板(LCD)(未显示)的尺寸越大时,其扩散板11的尺寸也会相对地变大,而导致扩散板11因灯管14所发出的热能,产生翘曲变形现象,进而影响整个直下式背光模块1的光学特性。
因此,请参阅图2,为了要支撑扩散板11,另一种现有直下式背光模块1会在反射板12和扩散板11之间设置数根支撑柱23,以避免扩散板11在翘曲变形后,使直下式背光模块1的光学特性变差,甚至压断照明灯管14。然而,往往随着LCD尺寸越来越大,支撑柱23数目也需要增加,因此在支撑柱23部分,往往会因为能有效透光而造成暗纹,而降低了LCD面板25整体光均匀分布的表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利用一透光性的支撑板防止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扩散板产生弯曲。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扩散板、一反射板、多个光源、以及至少一透光支撑架。反射板与扩散板连接,并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板间形成一空腔,光源与透光支撑架则设置于上述空腔内,且透光支撑架顶抵于扩散板与反射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利用透光支撑架作为扩散板的额外支撑力,防止扩散板扩大而弯曲变形,同时,利用透光支撑架,及其各种外型以及排列方式,从而能不影响直下式背光模块之光学表现。


图1为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另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剖视图;图4a~图4c为本发明中第一种类型透光支撑架的上视图;图5a~图5b为本发明中第二种类型透光支撑架的上视图;图6a~图6b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块第二实施例上视图;图7a~图7b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块第三实施例上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3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剖视图。在此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块3以一扩散板31以及一反射板32连接,在扩散板31以及反射板32之间形成一空腔35,在空腔35内设置有多个光源34,在此实施例中,光源34可以为灯管。为避免扩散板31面积过大或是灯管发热的缘故产生变形,以一透光支撑架33设置于扩散板31以及反射板32之间作为顶抵,防止扩散板31变形。
在此实施例中,透光支撑架33可以为以注塑成型方法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其具有多个支撑脚331共同连接一支撑板332。平板状的支撑板332具有固定扩散板31形状的功用,且支撑脚331的设置可依散光需求,设置于光源34之间,以提供支撑板332及其上的扩散板31支撑力,且透光支撑架33整体的透明材料,也能减低增加透光支撑架33对光学表现的影响;此外,若为提高光学均匀度,可在透光支撑架33内部掺杂光扩散材料或是涂布光扩散材料于透光支撑架33表面。
另外,也可以更增加第一扩散片36、棱镜片37以及第二扩散片38于扩散板31上,使散光均匀;其中,第一扩散片36是设置于扩散板31之上。棱镜片37是设置于第一扩散片36之上。第二扩散片38是设置于棱镜片37之上,其中,棱镜片及扩散片所设置的数量及次序可视实际光学需求而加以调整。
图4a~图4c显示本发明中第一种类型透光支撑架的上视图。图4a~图4c显示的透光支撑架41、42以及43的支撑板412、422、432分别为矩形、圆形以及多边形,其为一完整板体,支撑脚411、421、431分别分布于支撑板412、422、432下方,其支撑板的形状配合支撑扩散板所设计,可减少透光支撑架面积,达到支撑扩散板的功效,其中支撑脚数目也可依背光模块设计需要增减,例如,具有圆形支撑板422的透光支撑架42,如图4b所示,也可以将支撑脚421数目缩减为单一支撑脚设置于圆形支撑板422的中心。
图5a~图5b显示本发明中第二种类型透光支撑架的上视图。图5a~图5b显示的透光支撑架51以及52的支撑板512以及522分别为矩形以及圆形的中空框架,支撑脚511、521分别分布于支撑板512、522下方,其支撑板的形状配合支撑扩散板所设计,由于其中空的设计,不仅可大幅度减少透光支撑架面积、降低整体直下式背光模块重量,同时达到支撑扩散板的功效,且支撑板面积的缩减更使得多数光线可不经由支撑板而直接进入扩散板,以使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散光更均匀。
在本发明中,透光支撑架也不限定为一体成型的形式,也可以是以多个支撑单元所形成的组合式透光支撑架,如图6a~图6b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块第二实施例上视图。图6a中,直下式背光模块6使用的透光支撑架60为由两个支撑单元61组合,每一支撑单元61均由支撑脚611以及支撑板612所形成,且支撑脚611与反射板(图中为标示)接触,支撑板612与扩散板62接触,其中支撑单元61呈矩阵排列,以支撑其上的扩散板;图6b使用更小型的支撑单元63呈矩阵排列;上述使用较小型的支撑单元形成透光支撑架不仅能支撑扩散板防止变形,同时其较小型的体积也便于物料的仓储及运送,且小型支撑单元有利于随直下式背光模块配合面板尺寸变化,减少物料仓储成本。
在本发明,透光支撑架也不限定其一体成型的型态,也可以是以多个个尺寸各异的支撑单元所形成的组合式透光支撑架,如图7a~图7b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块第三实施例上视图。图7a中,直下式背光模块7使用的透光支撑架70为由两个支撑单元71组合呈同心圆放射状排列,每一支撑单元71均由支撑脚711以及中空框架的支撑板712所形成,且支撑脚711与反射板(图中为标示)接触,支撑板712与扩散板72接触,其中支撑单元71呈同心圆放射状排列,以支撑其上的扩散板;图7b使用矩形的支撑单元73也呈同心放射状排列;上述使用不同形状的支撑单元形成透光支撑架不仅能支撑扩散板防止变形,且由于其中空的设计,不仅可大幅度减少透光支撑架面积、降低整体直下式背光模块重量,同时达到支撑扩散板的功效,且支撑板面积的缩减更使得多数光线可不经由支撑板而直接进入扩散板,以使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散光更均匀。
根据本发明,利用透光支撑架作为扩散板的额外支撑,防止扩散板扩大而弯曲变形,同时,利用透光支撑架及其各种外型以及排列方式,从而能不影响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光学表现。
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一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扩散板;一反射板,连接该扩散板,并于该扩散板及该反射板间形成一空腔;多个光源,设置于该空腔内;以及至少一透光支撑架,设置于该空腔内,用来抵顶该扩散板与该反射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透光支撑架具有一支撑脚以及一支撑板彼此连接,并设置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板与该扩散板接触,该支撑脚与该反射板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板与该支撑脚为一体成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透光支撑架以注塑成型方式制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板为一中空框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各光源为灯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透光支撑架以多个支撑单元所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各支撑单元以矩阵排列于该空腔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各支撑单元以同心圆方式排列于该空腔内。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各支撑单元分别具有一支撑板以及一支撑脚板彼此连接,并设置于该扩散板与该反射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板与该扩散板接触,该支撑脚与该反射板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板与该支撑脚为一体成型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透光支撑架以注塑成型方式制作。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各支撑单元为中空框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透光支撑架的材料中,掺杂光扩散材料,以帮助光线扩散。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该透光支撑架上,涂布光扩散材料,以帮助光线扩散。
全文摘要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扩散板、一反射板、多个光源,以及至少一设置于扩散板与反射板之间的透光支撑架。反射板连接于扩散板上,形成一空腔,光源则设置于上述空腔内。通过上述透光支撑架,可防止扩散板产生弯曲变形。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591126SQ0315560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9日
发明者蔡宜轩, 周晖凯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