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光学反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72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光学反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反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一光学提取图像设备,用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较长的光程路径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光学提取图像设备常见的有光学扫描器、影印机、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或者甚至具有高清晰度扫描功能的传真机。以平台式扫描器为例,其扫描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一光源产生的光线照向一待扫描物,使得光线经过待扫描物的反射或透射以后,再经由一镜头进行聚焦,最后成像在一检测元件上。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式扫描器通常具有一光学反射装置,其配设在图像光线行经在待扫描物与镜头之间的路径,并通过此光学反射装置将图像光线进行多次反射,使得图像光线所行进的距离(即称为光程)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足够的长度,最后使图像光线可清晰地成像在图像提取装置上。
参照图1,其表示公知的平台式光学扫描器的示意图。平台式光学扫描器100的内部具有一光学扫描模块110,该光学扫描模块110包括有数个反射镜112、一镜头114、一检测元件116和一光源118。其中,光源118发出光线并照射一放置在透光平台120上的文件122,且光线经由文件122的表面的反射而成为一图像光线,并且图像光线在反射镜112之间进行多次的反射,以达到其所需的光程长度。最后,图像光线再射向镜头114,并经由镜头114的折射以后,图像光线将成像在检测元件116上,其中检测元件116例如是电荷耦合元件(CCD)。
由上所述,值得注意的是,当光学扫描器100所扫描的文件122尺寸越大时,文件122所需的光程长度(特别是物距)便相对增大。因此,为了达到增加光程长度的目的,公知技术中通常用两种方法加以解决,第一种方法是增加反射镜112的数目,使得图像光线被反射镜112所反射的次数相对增加;第二种方法是在保持原有的反射镜112的数目下,分别增加两相对应的反射镜112间的距离。然而,不论是增加反射镜112的数目,或者是增加两相对应的反射镜112间的距离,两种方法均势必增加光学扫描模块110的整体体积,这样将相对增加光学扫描器100的整体体积。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层光学反射装置,适用于一光学提取图像设备,用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较大的光程长度。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层光学反射装置,适用于一光学图像提取设备,此类光学图像提取设备例如是扫描机、影印机、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或者甚至是具有高清晰度扫描功能的传真机。双层反射装置主要由一外层构件和一内层构件构成。其中,外层构件呈中空圆筒状,并具有一光线入口、一光线出口和一第一反射面,且第一反射面位于外层构件的内壁。内层构件配设在外层构件的内部,并具有一第二反射面,且第二反射面位于内层构件的外缘。此外,第一反射面是在外层构件的内壁上,例如配设至少一反射镜或者是涂布反光材料形成,而第二反射面是在内层构件的外缘,例如配设至少一反射镜或者是涂布反光材料形成。因此,图像光线可从光线入口进入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内,并经由第一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和第二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以后,再从光线出口射出双层光学反射装置以外,用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较大的光程长度。另外,内层构件与外层构件可以是相同轴心或不同轴心,并且内层构件可与外层构件一体成形。
一种光学扫描模块,适用于一光学扫描器,所述光学扫描模块至少包括一光源,可朝向一待扫描物发出光线,所述光线照射待扫描物后成为一图像光线;一壳体;一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包括一外层构件,其呈中空圆筒状,并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外层构件具有一光线入口、一光线出口和一第一反射面,且所述第一反射面位于所述外层构件的内缘;以及一内层构件,其配设在外层构件的内部,所述内层构件具有一第二反射面,且所述第二反射面位于内层构件的外缘,其中所述图像光线可从所述光线入口进入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内,并经由所述第一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以后,再从光线出口射出所述双层光学反射装置以外;一镜头,配设在壳体内部,接收来自光线出口所射出的图像光线;以及一检测元件,配设在壳体的内部,接收来自镜头折射的图像光线。


图1表示公知平台式光学扫描器的示意图;图2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2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3表示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配置在平台式光学扫描器内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参照图2A和2B,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的两组较佳首先,参照图2A,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主要由一外层构件210和一内层构件220构成。其中,外层构件210略呈中空圆筒状,并沿着外层构件210的轴线方向在外层构件210上开设一光线入口212和一光线出口214。此外,外层构件210的内壁还具有一第一反射面216,第一反射面216位于外层构件210的内壁,例如是由至少一配设在外层构件210内壁的反射镜218形成,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外层构件210的内壁配设有五面反射镜218。另外,内层构件220配设在外层构件210的内部,此外,内层构件220的外缘还具有一第二反射面222,第二反射面222位于内层构件220的外缘,例如由至少一配设在内层构件220的外缘的反射镜224所形成,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内层构件220的外缘配设三面反射镜224。
由上所述,一设置在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外的光源(其可为穿透式光源300或反射式光源302)所发射的光线,经由一待扫描物304的透射或反射以后,接着图像光线将以一预定角度从光线入口212进入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的内部。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的图像光线可经由第二反射面222的至少一次反射和第一反射面216的至少一次反射,最后图像光线将以一预定角度从光线出口214射出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以外,所以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将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较大的光程长度。
接着,参照图2B,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该较佳实施例的构件大致与前述的实施例的构件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外层构件210的内壁和内层构件220的外缘涂布一层反光材料218a、224a,从而分别形成第一反射面216和第二反射面222。因此,可利用涂布反光材料218a、224a来形成第一反射面216和第二反射面222的方式,使得进入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的图像光线将可经由第二反射面222的至少一次反射和第一反射面216的至少一次反射,最后图像光线将以一预定角度从光线出口214射出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以外,所以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将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较大的光程长度。
然而,本实用新型的两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并不局限于利用反射镜或涂布反光材料所形成的反光面所构成,也可任意交替配合运用。换言之,当第一反射面由多片配设在外层构件的内壁的反射镜形成时,第二反射面则可在内层构件的外缘涂布反光材料形成,或者当第一反射面在外层构件的内壁涂布反光材料形成,第二反射面则可由多片配设在内层构件的外缘的反射镜形成。
另外,再参照图2A或图2B,本实用新型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的内层构件210可与外层构件220在制造时一体成形,并且将内层构件210和外层构件220配置在相同的轴心上。此外,由于光程设计的不同,内层构件210和外层构件220也不局限在位于相同的轴心上,两者也可位于不同的轴心上(图中未示)。换言之,内层构件210也可相对配置在外层构件220的轴心的偏心处。
参照图3,其是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配置在平台式光学扫描器内部的示意图。平台式光学扫描器400的内部配置有一光学扫描模块410,此光学扫描模块410主要由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一壳体412、一镜头414、一检测元件416和一光源418构成。其中,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的外层构件210连接至壳体412,并将镜头414和检测元件416配设在壳体412的内部,且将光源418配设在壳体412上。因此,光源418所发出的光线将射向一放置在透光平台420上的文件422,并经由文件422的表面的反射而成为一图像光源,接着射入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的内部,并经由第一反射面216的至少一次反射和第二反射面222的至少一次反射,以达到足够的光程长度。最后,图像光线将从光线入口214射出再射向镜头414,最后经由镜头414的折射而成像在检测元件416上。
由上所述,参照图1和图3,当公知的光学扫描模块110和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扫描模块410具有相同的体积时,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的双层构件将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较大的光程长度。因此,当光学扫描模块110和光学扫描模块410内的光程长度相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200可将外层构件210和内层构件220的圆径缩小,所以可缩小外层构件210的体积,以节省光学扫描模块410所占的空间,这样,将使得光学扫描器400的整体体积由于光学扫描模块410所占空间的缩小,因而变得更小,进而达到小型化光学扫描器400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的适用范围并不局限在光学扫描器,也适用于影印机、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和传真机等光学提取图像设备。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较大的光程长度,当光学提取图像设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时,此光学提取设备可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较大的光程长度。
(2)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可在最小的空间内提供足够的光程长度,当光学提取图像设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时,此光学提取设备可在最小的空间内获得足够的光程长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适用于一光学图像提取设备,例如扫描器、影印机、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和传真机等光学图像提取设备,并可由外层构件上的光线入口接收一图像光线,且利用在外层构件的内壁和内层构件的外缘分别形成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使得图像光线经由第一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和第二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所以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较长的光程路径。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内,可作出许多更动与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光学反射装置,适用于一光学图像提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包括一外层构件,其呈中空圆筒状,所述外层构件具有一光线入口、一光线出口和一第一反射面,且所述第一反射面位于所述外层构件的内壁;以及一内层构件,其配设在外层构件的内部,所述内层构件具有一第二反射面,且所述第二反射面位于内层构件的外缘,其中图像光线可从所述光线入口进入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内,并经由所述第一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和第二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以后,再从光线出口射出双层光学反射装置以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面由至少一反射镜形成,反射镜配设在外层构件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面由在外层构件的内缘所涂布的反光材料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射面由至少一反射镜形成,而反射镜配设在内层构件的外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射面由在内层构件的外缘所涂布的反光材料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构件一体成形在外层构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构件与外层构件是相同轴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构件与外层构件为不同轴心。
9.一种光学扫描模块,适用于一光学扫描器,所述光学扫描模块至少包括一光源,可朝向一待扫描物发出光线,所述光线照射待扫描物后成为一图像光线;一壳体;一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包括一外层构件,其呈中空圆筒状,并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外层构件具有一光线入口、一光线出口和一第一反射面,且所述第一反射面位于所述外层构件的内缘;以及一内层构件,其配设在外层构件的内部,所述内层构件具有一第二反射面,且所述第二反射面位于内层构件的外缘,其中所述图像光线可从所述光线入口进入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内,并经由所述第一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以后,再从光线出口射出所述双层光学反射装置以外;一镜头,配设在壳体内部,接收来自光线出口所射出的图像光线;以及一检测元件,配设在壳体的内部,接收来自镜头折射的图像光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光学扫描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面由至少一反射镜形成,而反射镜配设在外层构件的内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光学扫描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面由在外层构件的内缘所涂布的反光材料形成。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光学扫描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射面由至少一反射镜形成,而所述反射镜配设在内层构件的外缘。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光学扫描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射面由在内层构件的外缘所涂布的反光材料形成。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光学扫描模块,其特征在于,内层构件一体成形在外层构件上。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光学扫描模块,其特征在于,内层构件与外层构件是相同轴心。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光学扫描模块,其特征在于,内层构件与外层构件为不同轴心。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光学反射装置,适用于光学图像提取设备,此双层光学反射装置主要由一外层构件和一内层构件构成。其中外层构件呈中空圆筒状,并具有光线入口、光线出口和第一反射面,且第一反射面位于外层构件的内壁。此外,内层构件则配设在外层构件的内部,并具有第二反射面,其位于内层构件的外缘。因此,图像光线可从光线入口进入双层光学反射装置内,并经由第一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和第二反射面的至少一次反射以后,最后从光线出口射出,用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较长的光程路径。
文档编号G02B26/10GK2609007SQ0320148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3日
发明者张毓珊, 曾仁寿 申请人: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