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将一独立的载体仓组件直接插入显影部分的容纳开口中,通过载体仓与显影盒之间通过密封材料紧密配合,以及位于载体仓顶部的突出部与感光部分的抵接作用,使所述显影盒,特别是回收后的显影盒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并且,位于显影部分中的第一封条和第二封条同时从载体仓组件与容纳开口配合间隙中拉除,由此无需对显影盒的显影部分进行多处裁切以设置开口,即可方便抽拉封条并同时保证密封,节省了工装设备,也免除了为使载体仓与显影部分密封而进行的焊接等复杂工艺操作,以较少且简单的装配工序即可避免回收后显影盒的漏粉现象,重新获得打印性能优良的显影盒。
【专利说明】
_种显影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影盒。

【背景技术】
[0002]可拆卸地安装于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电子成相设备中的显影盒,其内部储存有能够在纸张等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碳粉,然而,显影盒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碳粉的消耗殆尽而结束,因此,对于显影盒的回收工作已变得十分必要。
[0003]现有技术的一类显影盒,包括有容纳碳粉的粉仓、容纳载体和碳粉混合物的载体仓、以及与载体仓相邻的显影辊支撑仓,在显影盒出厂前的装配过程中,会分别在粉仓和载体仓上密封设置有可从显影盒外部撕除的封条,以防止载体及碳粉泄露。
[0004]然而,对上述显影盒的回收过程中,通常是在废弃的显影盒清洁后重新在其载体仓和粉仓中灌入载体及碳粉,由于使用过的显影盒已经撕除上述封条,这种直接灌粉的回收方式使得载体仓与显影元件支撑仓之间没有密封,容易造成位于该载体仓中的载体和碳粉混合物从显影元件支撑仓及位于其上的显影元件处向外泄露。
[0005]对此,已有技术使用了将废弃的显影盒的相应部位进行裁切处理,将事先准备好的密封单元安装进所裁切的开口中(参考中国专利CNlO 1634825),这样的回收方法引入了密封单元,能够避免显影盒中新灌入的碳粉及载体的泄露,然而较为复杂的是,其回收工艺往往需要在显影盒不同位置开设开口及设置密封塞,且在密封单元安装后需要对其进行焊接密封处理,操作工艺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提供高的生产效率以及低操作成本和设备成本的显影盒回收及制造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以解决现有的显影盒,特别是回收后显影盒的易漏粉、制作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7]一种显影盒,至少包括显影部分,所述显影部分包括:
[0008]粉仓、载体仓组件、以及位于显影部分中的分别用于密封粉仓和载体仓组件的第一封条和第二封条,所述第一封条和所述第二封条分别具有密封后反向折回的拉动端,其特征是,所述载体仓组件包括一长方体载体仓和围绕设置于所述载体仓的侧壁表面的密封构件,所述载体仓的顶部具有与所述侧壁连接并自侧壁外表面向外伸出的顶壁,所述显影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容纳开口,所述载体仓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开口中,所述第一封条和所述第二封条的拉动端均通过所述载体仓与所述容纳开口的间隙伸出显影盒外。
[0009]所述第一封条和所述第二封条的拉动端位于显影盒同一端部。
[0010]所述容纳开口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等于所述载体仓横向矩形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并且分别小于所述载体仓组件的横向矩形截面的长度和宽度。
[0011]所述粉仓具有出粉口,所述第一封条用于密封出粉口 ;所述载体仓组件具有由载体仓的四个侧壁围绕成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二封条密封用于密封底部开口。
[0012]所述显影盒还包括一突出部,设置于所述载体仓组件的顶部,且至少位于所述载体仓组件在横向方向的一端处。
[0013]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顶壁上。
[0014]还包括感光部分,所述突出部与感光部分相抵接。
[0015]所述突出部为塑料件、弹簧或橡胶。
[0016]所述载体仓的顶部为由四个侧壁围绕而成的顶部开口,所述载体仓组件的顶部为一封膜,用于密封所述顶部开口。
[0017]所述载体仓组件插入所述容纳开口后,在所述载体仓组件的顶部与所述容纳开口周围部分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处覆盖设置有密封贴膜。
[0018]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显影盒的显影部分所使用的独立载体仓与该显影部分之间通过密封材料紧密配合确保密封,并且,位于显影部分中的第一封条和第二封条同时从载体仓组件与容纳开口配合间隙中拉除,这样的结构设计无需对显影盒的显影部分进行多处裁切以设置开口,即可方便抽拉封条并同时保证密封,节省了工装设备,也免除了为使载体仓与显影部分密封而进行的焊接等复杂工艺操作,并且通过载体仓顶部的突出部与感光部分的抵接作用,进一步使显影盒,以及回收后的显影部分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以较少且简单的装配工序即可避免显影盒的漏粉现象,重新获得打印性能优良的显影盒。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回收前显影盒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2是回收前显影盒的显影部分的示意图;
[0021]图3是回收前显影盒的显影部分的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裁切后的显影部分的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裁切后的显影部分的示意图;
[0024]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载体仓的示意图;
[0025]图6b是对图6a的载体仓中部进行剖切并朝侧壁c的方向投影后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载体仓的示意图;
[0027]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载体仓组件的示意图;
[0028]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影部分的示意图;
[0029]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结构,以回收显影盒为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这里,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相对设置等,只要没做特定的说明,就没有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定于此的意思。另外,对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依次说明的部件来说,材质、形状等只要没重新特意说明,就是与最初的说明相同的。
[0031](回收前显影盒的结构)
[0032]如图1、图2所示,为一未经回收的显影盒的结构示意图。显影盒100包括有显影部分110和感光部分120,所述显影部分110和感光部分120沿图中虚线方式装配后,横向两侧端部还分别装配有齿轮端护盖(未示出)和导电端护盖(未示出)。其中,显影部分110具有用于容纳碳粉的粉仓111、容纳载体和碳粉混合物的载体仓112、以及与载体仓相邻的用于支撑磁辊11的显影元件支撑仓113,所述粉仓111和载体仓112的顶部焊接有粉仓盖114。此外,在粉仓111内还设置有搅拌传递件12,以将粉仓110内的碳粉搅拌和传递至载体仓120,并在混粉辊13的作用下将载体粉末与碳粉混合均匀,随后通过送粉辊14将混合后的载体与碳粉传送至位于其附近的磁辊11上。感光部分120包括有废粉仓121和用于支撑感光鼓20的感光元件支撑仓122,以及充电辊(未示出)和清洁刮刀(未示出)等其他部件。在图1和图2所示的载体仓112顶部具有一密封片10,将其撕除后,暴露出原本用来向载体仓中灌入载体和碳粉混合物的灌粉口 M。依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即为在这样的显影盒结构基础上进行回收处理的显影盒。
[0033](回收后显影盒的显影部分的结构)
[003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其具有如图3至图9所示的显影部分,将上述已使用过的显影盒的显影部分进行拆分,移出磁辊11和混粉辊13等部件,此过程中可以对显影部分进行清洁处理,并按如下步骤对显影部分进行回收操作,以得到一个新的显影部分:
[0035](I)切割回收前的显影部分
[0036]在回收前的载体仓112顶部处的灌粉口 M处,以位于该灌粉口内的靠近显影元件支撑仓113—侧的载体仓内壁Ml为基准,使用刀具在该灌粉口 M的基础上扩展切割出容纳开口 N,见图3中的虚线表示。
[0037](2)密封粉仓
[0038]如图4所示,显影部分130的顶部具有裁切扩大后的容纳开口 N,从该容纳开口 N处容易地可视到位于粉仓111内壁Illa上的出粉口 H。图5中示出了使用折叠式的第一封条A密封黏贴在密封粉仓的出粉口 H上,所述第一封条A —般由柔性可弯曲的塑料材质的薄膜制成,将其黏贴面黏贴在出粉口后的一自由端朝黏贴面折回,并从所述容纳开口 N的一侧端NI处伸出以形成拉动端,在粉盒装配完整后所述拉动端供用户拉扯以撕除整个第一封条A。
[0039](3)装配载体仓组件
[004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独立安装于回收后显影盒的显影部分中的载体仓组件,如图6a至图8所示,其制作方法及结构描述如下:
[0041](a)全新注塑一载体仓塑料件,如图6a所示,载体仓150是由a、b、C、d四个侧壁围绕而成的顶部f处和底部e处分别形成开口 F和开口 E的长方体仓,并使得该载体仓150在垂直于四个侧壁的平面上所获得的横向矩形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分别小于等于上述开设的容纳开口 N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如图6b所示,是沿载体仓中部进行剖切并朝侧壁c的方向投影后的剖面示意图,载体仓的侧壁a相对于侧壁b在底部方向有所倾斜,使得底部开口 E的宽度略小于顶部开口 F的宽度。所述载体仓150在顶部处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所述侧壁且自侧壁外表面向外伸出的顶壁g,以及至少在载体仓150的横向方向的一端处还设置有向上的突出部151,所述突出部151可以是塑料材质的非弹性件,也可以是弹簧、橡胶等弹性件,用于与装配后位于显影部分上部的感光部分相抵接,将所述突出部151设置于载体仓横向端部,以防止阻挡装配后投射在显影部分和感光部分所形成的横向间隙中的激光光束。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成型情况,当载体仓侧壁为非倾斜设计时,所述顶部可以不为开口,而是一体注塑的壁,以适应脱模的需要。
[004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壁g为自a、c、d三个侧壁向外垂直延伸的连续壁,以及所述顶壁g还包括在侧壁b的端部向外伸出的一短壁,所述突出部151则为设置在所述短壁的上表面的塑料顶柱,与该载体仓一体注塑成型;
[0043](b)将该载体仓顶部开口 F的表面焊接或黏贴封膜C,所述封膜C可以是由PET等塑料材质裁切而成的矩形薄膜,以密封载体仓顶部开口 F ;
[0044]在底部开口 E的表面焊接或黏贴折叠式的第二封条B,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封条B可以是与第一封条A相同的材质,且所述第二封条B同样具有在黏贴后反向折回的拉动端。
[0045](c)载体仓150的侧壁d上开设有通孔dl,从该通孔dl处灌入载体和碳粉混合物,然后将通孔dl外黏贴色标以覆盖密封;
[0046](d)最后,在载体仓150的a、b、c、d四个侧壁的外周黏贴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可以是海绵或橡胶等兼具弹性和密封性的材料,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为环绕黏贴于载体仓150侧壁的海绵条152,由此形成全新的载体仓组件160,并且设置完密封构件的载体仓组件160在垂直于载体仓四个侧壁的平面上所获得的横向矩形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大于上述容纳开口 N的长度和宽度尺寸。
[0047]将载体仓组件160以底部向下的方式从上述步骤⑴中切割好的容纳开口 N插入显影部分130中,直至载体仓顶部的顶壁g的下表面抵接至该容纳开口 N的外围平面上,此时所述载体仓安装到位,由于上述提及的载体仓150和载体仓组件160的横向矩形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容纳开口 N的长度和宽度存在着尺寸差异,使得海绵条152能够在载体仓组件160与容纳开口之间压缩并形成紧密密封且不易脱落,对载体仓组件160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由此进一步得到如图9所示的用于回收后的显影盒的显影部分130 ;
[0048]在此过程中,第一封条A和第二封条B的拉动端一同从载体仓侧壁c与容纳开口N的侧端NI之间的间隙向外伸出,并依靠侧壁C处海绵条152的弹性对此间隙进行压紧密封,可选择地,还可以将第一封条A和第二封条B的拉动端黏贴在一起,以方便用户在使用前同步拉除两封条。
[0049]进一步,在上述显影部分130的装配过程中,可以陆续进行显影部分130中所包含的部件的安装工作,诸如对显影部分130的粉仓灌入新的碳粉、磁辊等易耗件的修理和更换等常规操作,以获得显影部分130的良好使用性能。
[0050](回收后显影盒的结构)
[0051]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收后的显影盒,包括有上述回收后的显影部分130、感光部分140,以及分别位于装配后的显影部分和感光部分长度方向两个端部的护盖(未示出),位于显影部分130—端部处的第一封条A和第二封条B的拉动端可依照现有技术的方式同时通过位于该端部处的护盖而伸出显影盒外。具体地,将显影部分130与感光部分140重新装配后,位于显影部分130上的突出部151与感光部分140相应的框架表面相抵接,依靠由此产生的指向载体仓内的抵接力能够有效防止显影盒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载体仓脱落,以及优选的将该突出部与第一封条A和第二封条B的拉动端设置在相同端部处,即使拉动两封条的力再大也不会令载体仓组件脱出。
[0052]可选择地,可增设黏贴一层密封贴膜,以覆盖密封在载体仓组件的顶部(即封膜C的上表面)与容纳开口 N周围部分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所述密封贴膜优选较薄的塑料材质,例如PET薄膜,以进一步确保载体仓组件与显影部分只间的密封性且不会阻挡投射在显影部分和感光部分的横向间隙中的激光光束。
[0053]同样,所述感光部分也可以是经过对感光鼓、充电辊、清洁板等易耗件以及对废粉仓的拆卸、清洁、更换、以及再次安装等常规工序重新回收后得到的。顺便提及,上述工序可以由多个工人同时实施。另外,这些工序被实施的顺序可以与它们在上述实施工序中实施的顺序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结构同样适用于首次销售的显影盒。
[0054](实用新型的效果)
[005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的显影盒,具有将一独立的载体仓组件直接插入显影部分的容纳开口中的结构设计,无需对显影盒的显影部分进行多处裁切以设置开口,即可方便抽拉封条并同时保证密封,节省了工装设备,也免除了为使载体仓与显影部分密封而进行的焊接等复杂工艺操作,以较少且简单的装配工序即可保证显影部分优异的密封性能,重新获得打印性能优良的显影盒。
[0056]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此,还涵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所做的各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盒,至少包括显影部分,所述显影部分包括: 粉仓、载体仓组件、以及位于显影部分中的分别用于密封粉仓和载体仓组件的第一封条和第二封条,所述第一封条和所述第二封条分别具有密封后反向折回的拉动端,其特征是, 所述载体仓组件包括一长方体载体仓和围绕设置于所述载体仓的侧壁表面的密封构件,所述载体仓的顶部具有与所述侧壁连接并自侧壁外表面向外伸出的顶壁,所述显影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容纳开口,所述载体仓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开口中,所述第一封条和所述第二封条的拉动端均通过所述载体仓与所述容纳开口的间隙伸出显影盒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封条和所述第二封条的拉动端位于显影盒同一端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容纳开口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等于所述载体仓横向矩形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并且分别小于所述载体仓组件的横向矩形截面的长度和宽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粉仓具有出粉口,所述第一封条用于密封出粉口 ;所述载体仓组件具有由载体仓的四个侧壁围绕成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二封条密封用于密封底部开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显影盒还包括一突出部,设置于所述载体仓组件的顶部,且至少位于所述载体仓组件在横向方向的一端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顶壁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还包括感光部分,所述突出部与感光部分相抵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突出部为塑料件、弹簧或橡胶。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所述载体仓的顶部为由四个侧壁围绕而成的顶部开口,所述载体仓组件的顶部为一封膜,用于密封所述顶部开口。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所述载体仓组件插入所述容纳开口后,在所述载体仓组件的顶部与所述容纳开口周围部分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处覆盖设置有密封贴膜。
【文档编号】G03G15-08GK204287735SQ201420638797
【发明者】丁戈明, 乔伟华, 丁文奕 [申请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