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151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大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微镜,尤其涉及一种放大显微镜。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实验教学用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等构成,主要用于学校教学、生物实验和学生课外活动。存在的问题是①结构复杂、操作烦琐、价格贵,不易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放大显微镜,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和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放大显微镜包括立柱、镜体、载物台、反光镜和底座。所述镜体安装于立柱上,它包括套筒、安设于套筒两端的目镜和物镜,所述目镜为两个,安设于安装在套筒一端的透镜帽内腔两端,两目镜之间安设有支撑管,以支撑和定位两目镜。上目镜上安设压垫,压垫上由压帽与透镜体相固定。套筒下端安设透镜体,物镜上安设压垫,压垫上由压帽与透镜体相固定。
其中,所述镜体安装于立柱上部的夹套中,并可在夹板中上下移动,以调节焦距,镜体由螺钉定位固定。
其中,所述载物台安装于立柱中部,其上设有透光孔,该孔下、载物台底面安设透明板状物,该板状物选自有机玻璃、普通玻璃或类似物中。
其中,所述透镜体和透镜帽也可在套筒中上下调节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取材广泛,制造、安装、维修容易、简单、价格低廉,放大倍数高,重量轻,可满足生物实验教学的需求。
2、即可当作放大镜用,又可作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观察玻片标本。
3、利用在中小学中推广普及,可随时观察生物体的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图1所示整体安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一种放大显微镜,包括立柱1、镜体2、载物台4、反光镜5和底座6,镜体2安装于立柱1上,它包括套筒24和安设其上的透镜帽23和透镜体26,透镜帽23安设于套筒上端,其内腔两端安设上、下目镜21、25,透镜体26安设于套筒下端,其外端内腔安设物镜27。上下目镜21、25之间安设支撑管22。以使上下目镜保持固定位置,上目镜21上安设压垫28,压垫上由压帽29与透镜帽23相固定。下目镜25安设于透镜帽23的内台肩上。物镜27上安设压垫28,压垫28上由压帽29与透镜体26相固定。
镜体2安装于立柱1上部安设的夹套3中,镜体2可在夹套3中上下移动,由固定螺钉31相定位。
载物台4安装于立柱1的中部,其上设有透光孔41,透光孔41下、载物台底面,安设透明板状物42,图中为透明有机玻璃板。反光镜5安装在立柱1的下部,立柱1安装在底座6上。
权利要求1.一种放大显微镜,包括立柱(1)、镜体(2)、载物台(4)、反光镜(5)和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2)安装于立柱(1)上,它包括套筒(24)和安设其上的透镜帽(23)和透镜体(26),透镜帽(23)内腔两端安设上、下目镜(21、25),透镜体(26)外端安设物镜(27)、上下目镜之间安设支撑管(22),上目镜(21)上安设压垫(28),压垫(28)上由压帽(29)与透镜帽(23)相固定,套筒(24)下端安设透镜体(26),物镜(27)上安设压垫(28),压垫(28)上由压帽(29)与透镜体(26)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2)安装于立柱(1)上部的夹套(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大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4)安装于立柱(1)中部,其上设有透光孔(41),该透光孔(41)下部、载物台(4)底面安设透明板状物(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大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状物选自有机玻璃、普通玻璃或类似物中。
专利摘要一种放大显微镜,包括立柱(1)、镜体(2)、载物台(4)、反光镜(5)和底座(6),所述镜体(2)安装于立柱(1)上,它包括套筒(24)和安设其上的透镜帽(23)和透镜体(26),透镜帽(23)内腔两端安设上、下目镜(21、25),透镜体(26)外端安设物镜(27)、上下目镜之间安设支撑管(22),上目镜(21)上安设压垫(28),压垫(28)上由压帽(29)与透镜帽(23)相固定,套筒(24)下端安设透镜体(26),物镜(27)上安设压垫(28),压垫(28)上由压帽(29)与透镜体(26)相固定。本实用新型放大倍数高,重量轻,集放大显微于一体。可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
文档编号G02B21/00GK2690906SQ20032012144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刚振华 申请人:刚振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