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601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用护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或自由拆装地设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的内窥镜用护罩。
背景技术
内窥镜主要由插入体腔内的插入部和设在该插入部的基端侧的操作部构成。在从操作部到插入部之间,设有用于观察被摄体的观察光学系统;用于照明被摄体的照明光学系统;用于插通进行送气和送水的送气·送水通道或插通钳子的钳子通道等。
在插入部的前端部设有观察窗、照明窗、送气·送水口、和钳子口。在观察窗的基端侧设置观察光学系统。照明窗的基端侧面对着照明光学系统。送气·送水口连通送气·送水通道。钳子口连通钳子通道。
另一方面,在操作部设置例如设在观察光学系统的基端的目镜光学系统和向钳子通道插入处理用等钳子的钳子插入口。并且,从操作部延伸出通用电线。在通用电线内插通着向照明光学系统提供照明光的光导纤束和送气·送水通道。
另外,所述内窥镜是光学式内窥镜时,观察光学系统由面对观察窗的物镜、将光导向该物镜摄入的被摄体光的像导光纤束、和与该像导光纤束的基端面相对设置的目镜等构成。另一方面,在内窥镜是电子式内窥镜时,观察光学系统由面对观察窗的物镜、和在该物镜的焦点位置配置有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构成。该情况时,通过摄像元件进行光电变换后的电信号通过从摄像装置延伸出去的信号线传送给未图示的摄像控制装置。在摄像控制装置根据电信号生成图像信号并输出给显示装置。由此,在显示装置的画面上显示内窥镜图像。
在进行体腔内的检查观察时,从照明窗向被摄体照射来自光源装置的照明光。照明光照射的体腔内的被摄体像通过观察窗经由物镜取入。由此,手术医生通过目镜进行目视观察或通过显示在显示装置的内窥镜图像进行观察。
手术医生在通过目视观察部位进行处理时,通过钳子通道把医疗器具等导入体腔内,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或采样等。进行该切除或采样时,手术医生通过进行规定的操作,可以从送气·送水通道喷出水和空气或通过钳子通道吸引水或污物等。
在通过内窥镜一面观察一面进行处理或治疗等时,为了获得清晰的内窥镜图像,需要使从观察窗到目标部位的距离保持规定距离。因此,为了确保目标部位和观察窗的距离,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设置内窥镜用护罩。
例如,在实公昭59-15605号公报公开的内窥镜中,把护罩安装在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面侧,使护罩的前端部分接触作为被摄体的活体组织。由此,形成使被摄体和观察窗的距离保持一定的状态,可以对伴随有粘膜等的移动的被摄体进行观察。
另外,在特开2000-197603号公报公开的内窥镜的前端部,基于容易进行内窥镜的插入部的体腔内插入操作的目的,使插入部前端部的形状形成为以钳子通道开口附近为顶点的凸面状,把观察窗和照明窗配置在钳子通道开口的后方。
专利文献1实公昭59-15605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0-197603号公报但是,实公昭59-15605号公报的内窥镜所示的护罩的结构是将护罩安装在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面侧。因此,包含护罩在内的插入部前端部的最大外径变粗。
并且,由于护罩配置在观察视场内,产生视场遮挡(eclipse/ケラレ)。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考虑观察窗、照明窗及钳子通道开口的位置关系、和面对观察窗的物镜的视角等,设定护罩的壁厚、从护罩前端部分的插入部前端面的突出尺寸等。
另一方面,特开2000-197603号公报所示的内窥镜前端部的结构是钳子通道开口位于最前端。因此,在观察过程中,在通过钳子通道开口进行吸引时,在该钳子通道开口接触生体组织的粘膜等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粘膜吸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提供一种内窥镜用护罩,在把目标部位和设在内窥镜插入部的观察窗之间的距离设定为规定距离的状态下,充分确保观察光学系统的视角进行观察,防止插入部前端部的粗径化,同时防止发生粘膜吸附。
本发明的内窥镜用护罩具有突出部,设在具备插入被检测体内的具有吸引功能的管路的内窥镜的插入部,从用于观察被检测体的观察用光学部件的前端面朝向视场方向前方突出;凸部,形成于该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形成为在该突出部的厚度方向断面上的厚度朝向所述视场方向前方变小,在所述倾斜部形成具有所述吸引功能的管路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将形成于该倾斜部的开口中所述视场方向最前方侧的开口位置,与设有具有该吸引功能的管路开口附近的所述突出部的前端位置相比配置在视场方向侧。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设置向视场方向的前方突出的突出部,在不损坏前端部的插入性的情况下,可以良好地进行观察及导入医疗器具的处理和污物吸引等。
根据本发明,具有可以把目标部位和设在内窥镜插入部的观察窗的距离设定为规定距离的效果。并且,具有能够充分确保观察光学系统的视场角并进行观察的效果。另外,具有可以防止插入部前端部的粗径化和防止发生粘膜吸附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安装有内窥镜用护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的2-2线在插入部轴向切断内窥镜用护罩和内窥镜插入部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安装有内窥镜用护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3所示的4-4线在插入部轴向切断内窥镜用护罩和内窥镜插入部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安装有内窥镜用护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5所示的6-6线在插入部轴向切断内窥镜用护罩和内窥镜插入部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1内窥镜装置;10内窥镜;11插入部;12前端部;20内窥镜用护罩;20a前端面部;21固定部;22护罩部;23凸部;24倾斜面;25切口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图1是表示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安装有内窥镜用护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所示的2-2线在插入部轴向切断内窥镜用护罩和内窥镜插入部的剖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内窥镜装置1由内窥镜10和内窥镜用护罩20构成。内窥镜10具有插入体腔内的具有挠性的插入部11。插入部11由以下几个部件构成,例如从前端侧依次包括用硬质部件形成的前端部12;连续设有多个弯曲挡块(湾曲駒)(未图示)的弯曲部13;和具有柔软性的挠性管部(未图示)。
在构成插入部11的前端部12的前端面12a设置观察窗14、例如两个照明窗15a、15b和构成钳子通道16的通道开口(以下称为开口)16a。
观察窗14的后方面对着构成观察光学系统的物镜(未图示)。在物镜的焦点位置配置例如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从具有该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未图示)的基端侧延伸出传送控制信号和电信号的信号线(未图示)。信号线插通插入部11内,并连接构成内窥镜装置1的摄像控制装置(未图示)。
另一方面,照明窗15a、15b的基端侧面对着导光纤束17的射出端面。导光纤束17的入射端与设在构成内窥镜装置1的光源装置(未图示)的照明用灯相对峙。通过导光纤束17传送的照明光通过照明窗15a、15b照射目标部位。
从开口16a导出进行各种处理等的处理器具。本实施方式的钳子通道16除用作插通处理器具的通道外,还兼作吸引通道,构成具有吸引功能的管路。另外,吸引通道也可以兼作送气·送水通道。并且,也可以另外设置与钳子通道不同的吸引通道,该情况时,吸引通道可以构成为相对插入部独立的外置通道。
内窥镜用护罩20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前端部12的外周面侧。在护罩安装状态下,内窥镜用护罩20的前端面部20a从前端面12a突出规定量。
内窥镜用护罩20利用薄壁的弹性部件大致形成为管状。在内窥镜用护罩20上设有固定部21和作为突出部的护罩部22。固定部21利用弹性力一体地固定设置在前端部12的外周侧。
另一方面,护罩部22从前端部12的前端面12a在内窥镜插入方向、换言之在内窥镜的观察视场方向突出。内窥镜用护罩20的护罩部22的长度尺寸考虑到观察性被设定成从前端部12的前端面12a在观察视场方向突出规定尺寸。
护罩部22的外径尺寸φ被设定为与前端部12的外径尺寸相同或小于上述直径。因此,护罩部22的外径尺寸是比固定部21的外径尺寸小的细径。
在形成用于构成内窥镜用护罩20的固定部21及护罩部22的内壁面的轴向中途部的规定位置,沿着其局部或圆周内表面上设置凸部23。凸部23的纵长方向的宽度尺寸和高度尺寸被设定为规定的尺寸。凸部23的高度尺寸被设定成在护罩安装状态下,使设在前端面12a的观察窗14、照明窗15a、15b露出。
凸部23的固定部侧即基端侧面的形状形成为接触前端面12a和前端侧外周面的接触面。因此,通过使护罩部22的凸部23的固定部侧接触前端面12a,内窥镜用护罩20即形成为规定的护罩安装状态。此时,护罩部22从前端面12a仅突出规定尺寸。
另一方面,在凸部23的前端侧面设置形成为曲面或斜面的倾斜部24。该倾斜部24形成为随着朝向护罩部22的前端侧使凸部23的内径尺寸逐渐变大,构成倾斜部或厚度变化部。换言之,凸部23的宽度尺寸在护罩部22的厚度方向断面上,其厚度尺寸随着朝向视场方向前方而逐渐变小。由此,提高护罩部22的机械强度,同时确保观察视场。
在以规定的宽度尺寸和高度尺寸形成的凸部23上,形成有用于使形成于前端面12a的开口16a为露出状态的连通部即切口部25。切口部25的形状呈平滑的连通状态,以便从开口16a顺畅地导出处理器具。
这样,通过在凸部23形成切口部25,可以把设在前端面12a的开口16a的形成位置设定在前端面12a的外周侧。由此,可以把观察窗14配置在前端面12a的中心位置侧,实现消除视场遮挡。
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用护罩20在前端部12的安装及安装后的内窥镜用护罩20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把内窥镜用护罩20的固定部21外嵌配置在插入部11的前端部12。并且,把固定部21压入弯曲部13侧。此时,设在内窥镜用护罩20的内壁面的凸部23的固定部侧接触前端部12的前端面12a。在该状态下,调节配置位置使切口部25位于开口16a的前方。由此,内窥镜用护罩20以所期望的护罩安装状态配置在前端部12上。
在该护罩安装状态下,从护罩部22的前端面部20a到设在前端面12a的观察窗14的距离被设定为最适合进行内窥镜观察的规定距离。并且,开口16a为露出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在前端面12a的观察窗14、照明窗15a、15b与凸部23的中心侧端面相比位于中心侧,所以形成露出状态。
因此,从照明窗15a、15b射出的照明光不会被凸部23遮挡,以所期望的状态照明目标部位。并且,在通过观察窗14进行目标部位的观察时,不会发生视场遮挡等问题,可以获得最佳的观察状态。并且,通过开口16a和切口部25把处理器具顺畅地引导到目标部位,同时在进行污物等的吸引时,由于凸部23位于内壁面的轴向中途部,所以开口16a不会被活体组织阻塞,可以降低粘膜吸附。
另外,在把凸部23的高度设定成高于设有观察窗14、照明窗15a、15b的位置时,可以在对应的位置设置切口来构成所述切口部25。
这样,通过用固定部和直径比前端部的外径细的护罩部构成内窥镜用护罩,可以防止安装了内窥镜用护罩的内窥镜的前端部分的直径大于前端部的外径尺寸的现象。由此,实现在插入部的前端部安装了内窥镜用护罩的状态下的插入部的插入性。
并且,通过在内窥镜用护罩的内壁面的中途部的规定位置设置凸部,使凸部的基端侧面接触前端部的前端面,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获得所期望的护罩安装状态。由此,通过使内窥镜用护罩的前端面部接触目标部位,可以通过观察光学系统获得清晰的内窥镜图像。
另外,通过在凸部的前端面设置倾斜面,可以提高薄壁的护罩部的安装部及护罩部的机械强度。由此,可以保持护罩部件的强度,并且实现外径尺寸比固定部小的护罩部的细径化。
并且,考虑到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视场,把倾斜面部的倾斜角度或半径设定为具体讲是使倾斜面不位于观察视场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消除视场遮挡问题的发生。
并且,通过在凸部设置连通具有吸引功能的管路开口的切口部,使切口部的最前端位置与内窥镜用护罩的前端面部相比位于基端侧,所以在使前端面部接触活体组织并进行体腔内的污物吸引时,可以防止开口被生体组织阻塞而发生的粘膜吸附。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使具有吸引功能的管路插通插入部内部的情况下,可以减小护罩部的外径,实现细径化。
另外,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2中,使设在内窥镜用护罩20的护罩部22的倾斜面24形成为平面形状,但也可以使倾斜部24的形状形成为凹面形状。
并且,在使倾斜部24形成为斜面而不是曲面的情况下,通过使该斜面形成为凹面形状,在活体组织接触该倾斜部24时,在粘膜和凹面形状之间产生间隙,可以防止粘膜吸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窥镜用护罩20设置固定部21,利用弹力把该固定部21固定设置在插入部11的前端部12,但也可以在前端部12上一体形成构成内窥镜用护罩20的护罩部22、倾斜部24、切口部25等。
并且,也可以分开设置钳子通道和具有吸引功能的管路。该情况时,可以在对应具有吸引功能的管路的开口的倾斜部位置形成孔。
另外,代替所述切口部,可以形成为使具有吸引功能的管路的开口全部设置在凸部,在对应管路开口的倾斜部位置上形成孔。
图3和图4是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图3是表示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安装有内窥镜用护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沿图3所示的4-4线在插入部轴向切断内窥镜用护罩和内窥镜插入部的剖面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护罩30的内壁面结构和所述内窥镜用护罩20不同。具体而言,在内窥镜用护罩30的内壁面设有凸部31和倾斜部32。另外,关于和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并且,倾斜部32也可以是所述厚度变化部。
凸部31在内窥镜用护罩30的内壁面的轴向中途部的规定位置,其局部或圆周上形成规定的宽度尺寸和高度尺寸。凸部31的基端侧面形成为接触前端部12的前端面12a的接触面。
倾斜部32在插入部11的轴向的前端侧位置、即视场方向的前方侧位置被设置成与设有凸部31的位置相比配置在视场方向前方侧,并具有规定的倾斜角的倾斜面32a。护罩部22的厚度方向的倾斜部32的断面形状形成为凸部31侧的壁厚最厚、前端面部30a侧的壁厚最薄。另外,倾斜部32的倾斜角考虑到观察窗14的观察视场角,被设定为大于等于观察视场角。
在倾斜部32设置切口部33,该切口部33平滑地连通在插入部11的前端部12设置的开口16a。在该切口部33的倾斜面32a上形成视场方向的最前端位置形成为与护罩部22的前端面部30a相比位于基端侧。
这样,通过使设在内窥镜用护罩的内壁面的凸部的基端侧面接触前端部的前端面,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获得所期望的护罩安装状态。
并且,通过在凸部的前端侧的内窥镜用护罩的内壁面设置倾斜部,可以提高薄壁的护罩部的机械强度。
另外,通过把倾斜部的倾斜角设定为大于等于观察视场角,可以消除视场遮挡问题的发生。
并且,通过使与具有吸引功能的开口连通的切口部的最前端位置与内窥镜用护罩的前端面部相比位于基端侧,在使前端面部接触活体组织并吸引体腔内的污物时,可以防止开口被活体组织阻塞而发生的粘膜吸附。
其他作用和效果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3和图4中,使设在内窥镜用护罩30的护罩部22的倾斜面32a呈平面形状,但也可以使倾斜面32a的形状形成为凹面形状。通过使该倾斜面32a形成为凹面形状,在活体组织接触该倾斜面32a时,在粘膜和凹面形状之间产生间隙,可以进一步防止粘膜吸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窥镜用护罩30设置固定部21,把该固定部21设置在插入部11的前端部12,但也可以在前端部12一体形成构成内窥镜用护罩30的护罩部22、倾斜部32、切口部33等。
图5和图6是关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图5是表示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安装有内窥镜用护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沿图5所示的6-6线在插入部轴向切断内窥镜用护罩和内窥镜插入部的剖面图。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护罩40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形成于插入部11的前端部12的前端侧外周的护罩安装用阶梯部(以下称为阶梯部)12b上。另外,关于和所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内窥镜10的前端部12的前端面12a设有钳子通道16的开口16a和观察窗14、和例如多个照明窗(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观察窗14的基端面侧面对着例如像导光纤束18的前端面。在前端部12的前端侧周面形成阶梯部12b。
在内窥镜用护罩40设有配置在阶梯部12b的固定部41、和最前端部40a从前端面12a仅突出规定量的突出部即护罩部42。固定部41为圆筒形状,由环状部41a和圆柱部41b构成。固定部41的底面41c接触前端面12a。环状部41a通过弹力被一体设置在阶梯部12b上。护罩部42是实心的,具有从固定部41的垂直平面41d相对中心轴倾斜规定角度形成的倾斜面42a。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1的外圆周面和护罩部42的外圆周面形成为相对中心轴平行。内窥镜用护罩40的外径尺寸φ被设定为和插入部11的前端部12的外径尺寸相同或在其之下。
在固定部41的垂直平面41d设有连通设在前端部12的前端面12a的观察窗14的观察用通孔43、和连通各照明窗(未图示)的照明用通孔44a、44b。另一方面,在护罩部42设有连通开口16a的钳子用通孔45。钳子用通孔45的直径尺寸被设定为和开口16a的直径尺寸相同或在大于上述开口直径。并且,钳子用通孔45的前端开口被设置成在倾斜面42a上没有形成切口部。
这样,在把内窥镜用护罩40安装在前端部12的护罩安装状态下,在内窥镜用护罩40的固定部41的前端和护罩部42的前端接触目标部位时,在图中所示L-L线与垂直平面41d和倾斜面42a的边界部分之间形成用尺寸t表示的间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图6所示的观察用通孔43表示为直线状,但也可以使观察用通孔43和照明用通孔44a、44b形成为锥形状,或者朝向观察视场方向至少一部分倾斜展开的形状。
这样,在把设于内窥镜用护罩的固定部配置在前端部的阶梯部时,通过使底面接触前端部的前端面,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获得所期望的护罩安装状态。
并且,在安装于内窥镜前端部上的内窥镜用护罩的护罩部形成倾斜面并形成尖细形状,具有倾斜面的护罩部成为引导部,可以提高安装了内窥镜用护罩的插入部的插入性。
另外,通过在护罩部形成钳子用通孔,使该钳子用通孔的前端开口形成为倾斜面,在使内窥镜用护罩的最前端部接触活体组织并吸引体腔内的污物时,可以防止开口被活体组织阻塞而发生的粘膜吸附。
并且,用尺寸t表示的间隙形成于L-L线与垂直平面41d和倾斜面42a的边界部分之间,由此在使弯曲部进行弯曲动作,使固定部的一部分和护罩部的一部分接触活体组织时,能够可靠防止钳子用通孔的前端开口被活体组织阻塞。
其他作用和效果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5和图6中,使设在内窥镜用护罩40的护罩部42的倾斜面42a形成为平面形状,但也可以使倾斜面42a的形状形成为凹面形状。通过使该倾斜面42a形成为凹面形状,在活体组织接触该倾斜面42a时,在粘膜和凹面形状之间产生间隙,可以防止粘膜吸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窥镜用护罩40的固定部21设置环状部41a,把该固定部21固定设置在设于插入部11的前端部12的阶梯部12b上,但也可以在没有阶梯部12b的前端部12上至少一体形成构成观察内窥镜用护罩40的护罩部42。此时,通过把护罩部42的倾斜面42a的倾斜角设定为大于等于观察视场角,可以消除视场遮挡引起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用护罩,其特征在于,具有突出部,设置于内窥镜的插入部,并从用于观察被检测体的观察用光学部件的前端面朝向视场方向前方突出,其中该插入部具备插入到被检测体内的具有吸引功能的管路;凸部,形成于该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形成为其厚度在该突出部的厚度方向的断面朝向所述视场方向的前方变小,在所述倾斜部上形成具有所述吸引功能的管路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将形成于该倾斜部的开口中所述视场方向最前方侧的开口位置,与设有具有该吸引功能的管路的开口附近的所述突出部的前端位置相比,配置在视场方向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形成为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形成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管状部,该管状部的外径尺寸与所述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径尺寸大致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护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出部设置的能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所述插入部前端部上的固定部的结构中,在所述凸部上设置连通部,其用于连通形成于所述倾斜部的开口和设在所述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的所述管路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相对所述内窥镜的插入部是一体形成的。
7.一种内窥镜用护罩,其特征在于,具有突出部,从设在插入到被检测体内的内窥镜插入部上的用于观察被检测体的观察用光学部件的前端面朝向视场方向前方突出,且形成有厚度变化部,在厚度方向的断面上该厚度变化部的厚度在视场方向基侧比所述视场方向前方变厚;在所述厚度变化部至少形成一部分的具有吸引功能的管路的开口。
8.一种内窥镜用护罩,其特征在于,设有突出部,其比插入到被检测体内的内窥镜插入部上的用于观察被检测体的观察用光学部件的前端面,还朝向视场方向前方突出,在所述突出部形成具有吸引功能的管路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将所述视场方向的最前方侧的所述管路的开口位置,与所述突出部的前端位置相比,配置在基侧。
全文摘要
一种内窥镜用护罩,把目标部位和观察窗的距离设定为规定距离,充分确保观察光学系统的视角进行观察,防止插入部前端部的粗径化和发生粘膜吸附。内窥镜用护罩(20)可以自由拆装地安装在前端部(12)。内窥镜用护罩(20)由薄壁弹性部件形成,设有固定部(21)和护罩部(22)。固定部利用弹力固定设置在前端部(12)的外周侧。护罩部从前端部(12)的前端面(12a)在观察视场方向上突出。护罩部的外径尺寸和前端部的外径尺寸相同。在内窥镜用护罩的内壁面设有凸部(23)。凸部的固定部侧接触前端面(12a),前端侧面形成为倾斜部(24)。在凸部形成有切口部(25),使形成于前端面(12a)的开口(16a)完全露出。
文档编号G02B23/24GK1582842SQ20041005824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1日
发明者野末康太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