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23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记录媒体上未定影的显影剂定影的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利用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像时使用的调色剂量在彩色印刷时比在单色印刷时多。因此,彩色印刷时为了很好地向记录纸上定影调色剂图像,正在谋求提高调色剂从彩色成像装置中使用的定影装置的定影辊的分型性和记录纸从彩色成像装置中使用的定影装置的定影辊的剥离性,或提高彩色调色剂的熔融性能。
例如日本国特许第3084692号公报(2000年7月7日登记)中公开了利用带夹持式(ベルトニツプ)定影装置提高记录纸的剥离性的结构,该定影装置包含与可转动地架设在支承辊上的环形带接触并形成辊隙部的定影辊。在所述公报中记载的定影装置中,在所述辊隙部的出口设置有介由环形带压接在定影辊上的压力辊。通过该压力辊使得在所述辊隙部的出口在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和定影辊的界面上发生微小的滑动,故即使彩色印刷时也可不使用剥离装置而剥离记录纸。
另外,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1-42676号公报(
公开日2001年2月16日)以及特开2001-92296号公报(
公开日2001年4月6日)中公开了具有多个由定影辊(加热辊)和加压辊接触而形成的辊隙部的定影装置。这些定影装置中由于具有多个辊隙部可不降低记录材料的加热处理速度而充分给予记录材料定影所必需的热量。由此,即使彩色印刷时记录纸上也可熔融固定调色剂像,很好地形成定影图像。
在所述特开2001-42676号公报记载的定影装置中,形成多个辊隙部的各辊的硬度不同,使得记录纸相对记录纸的传送方向通过上游侧第一辊隙部后进入下游侧第二辊隙部时不发生卡纸。即,在所述特开2001-42676号公报记载的定影装置中,当在硬度不同的辊间施加压力时,硬度低的辊变形成类似于硬度高的辊的形状。因此,当在硬度低的辊变形的状态下,旋转各辊,使记录纸通过辊间时,则该记录纸仿形于硬度高的辊而被传送。在所述特开2001-42676号公报中通过着眼于该性质而设定各辊的硬度使经过第一辊隙部的记录纸可靠地进入第二辊隙部,减少卡纸的发生。
另外,在所述特开2001-92296号公报记载的定影装置中,相对记录纸传送方向上游侧辊隙部的表面压力比下游侧辊隙部的表面压力低。因此,加热处理初期阶段,施加在记录材料上的压力低,加热处理的后期阶段施加在记录材料上的压力增强,抑制了调色剂的灼损,实现调色剂图像的良好定影。
另外,日本国特许出愿公告平5-63795号公报(1993年9月13日公告)也记载有具有多个辊隙部的定影装置。该公报记载的定影装置为了对重合多张纸构成的信封等支承体也能不起皱地进行记录,相对一个定影辊设置多个压附辊,即辅助用压附辊和主压附辊。首先,利用辅助用压附辊使支承体卷附在定影辊上,进而,通过控制辅助用压附辊的转速,在定影辊和主压附辊间传送支承体。这样,通过设置辅助用压附辊,提高了支承体和定影辊之间的紧附性,提高了调色剂像的定影性。
近年来要求成像装置省电化和小型化,对该成像装置所具备的定影装置也要求其省电化和小型化。因此,定影装置在确保所述现有技术实现的调色剂像向记录纸上的很好的定影性能的基础上,还要求实现省电化和小型化。特别是,近年来盛行使用具有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的全彩印刷,不仅对进行单色印刷对进行全彩印刷的成像装置也要求其省电化和小型化。可以认为针对该要求所述现有定影装置还存在进一步进行改良的空间。
例如,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定影装置的省电化,使定影辊薄壁化,从而降低定影装置的热容量。但是,若定影辊薄壁化,则由于加压辊压接在定影辊上,定影辊形状容易产生变形。因此,为不使定影辊的变形导致定影装置破坏,必须控制加压辊压接在定影辊上时的辊隙压力。
但是,若在如全彩印刷那样地向记录纸上定影的调色剂量多时使用薄壁化的定影辊,则不能确保充分的辊隙压力,难以确保调色剂像的良好的定影性能。因而,现有的薄壁化的定影辊不适合全彩印刷。
另外,在所述现有定影装置中,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辊隙间)的定影辊和记录纸的紧附性确实提高了,但是该辊隙间不存在用于将记录纸压接在定影辊上的部件。因此,在所述辊隙间,记录纸有可能不是在紧附于定影辊上的状态下进行传送。
例如,在所述特公平5-63795号公报(1993年9月13日公告)记载的定影装置中,若在所述辊隙间,记录纸不紧附在定影辊上而传送,则经过由定影辊和辅助用压附辊形成的第一辊隙部的记录纸的前端部分有可能碰到主压附辊而造成塞纸。
因此,可认为具有两个辊隙部的所述现有定影装置还存在为使记录纸在辊隙间良好的传送而进一步改良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开发的,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其可缩短预热时间、降低预热所需的电力、使定影装置小型化,且即使使用薄壁化的加热辊时,也能对全彩印刷和单色印刷合适且很好地进行定影处理。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辊隙间不发生塞纸等现象而很好地进行记录纸的传送并可合适且很好地进行定影处理的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
为实现所述第一目的和第二目的,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具有定影辊、压接在所述定影辊上而形成辊隙部的多个加压辊,通过旋转所述定影辊以及加压辊,将记录媒体传送到各辊隙部,使该记录媒体上的显影剂定影,其中,所述多个加压辊包括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所述第一加压辊通过压接在所述定影辊上而形成第一辊隙部,同时将从外部传送的记录媒体送入该第一辊隙部;所述第二加压辊,通过压接在所述定影辊上而形成第二辊隙部,同时,将通过该第二辊隙部的记录媒体从定影辊剥离,所述第一加压辊相对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配置在所述第二加压辊的上游侧。
即,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具有压接在定影辊上而形成辊隙部的至少两个加压辊。另外,所述定影辊可以是具有热源的加热辊,这时所述第一加热辊可以是主要担负通过定影辊的热量使记录媒体上的未定影的显影剂熔融,并固定在记录媒体上的定影功能。另外,这时,所述第二加压辊也主要担负将通过在所述第一加压辊和加热辊之间传送而将显影剂定影的记录媒体从加热辊剥离的剥离功能。这样,通过使用具有定影功能的第一加压辊和具有剥离功能的第二加压辊的定影装置可实现适宜且良好的定影处理。
另外,为实现所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包括压接在具有热源的加热辊(定影辊)而形成辊隙部的至少两个加压辊,通过旋转所述加热辊和加压辊,将记录媒体传送到各辊隙部,将该记录媒体上的显影剂定影,其中,所述加压辊至少包括第一加压辊,其通过压接在所述加热辊上而形成第一辊隙部,并将从外部传送的记录媒体送入该第一辊隙部;第二加压辊,其通过压接在所述定影辊上而形成第二辊隙部,并将通过该第二辊隙部的记录媒体从加热辊剥离,所述第一加压辊相对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配置在所述第二加压辊的上游侧,在所述加热辊、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加热辊外径>第一加压辊外径>第二加压辊外径。
因而,由于与加热辊相比,使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小型化,所以可使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接近配置。由此,可防止记录媒体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发生挠曲,减少卡纸的发生。另外,通过防止记录媒体的挠曲,可防止经过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时要定影在记录媒体上的显影剂发生位置偏离。进而,因为实现了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的小型化,所以可实现定影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将第一加压辊的外径形成得小于加热辊的外径且大于第二加压辊的外径。因此,在第一辊隙部容易捕捉到传送至定影装置的记录媒体并送入该第一辊隙部。进而,由于所述三个辊中第二加压辊的外径最小,故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窄。因而,第二加压辊可使加压载荷集中,并压接在加压辊上,故即使是小的加压载荷,也可很好地剥离记录媒体。
进而,通过减小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的外径,可降低用于将定影装置的各辊从室温加热至规定的定影温度的预热所需的时间(预热时间)以及电力。因此,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可高速进行预热,并且与现有的定影装置相比可实现小型化以及进一步的低电力化。
另外,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由于具有所述定影装置故可提供一种确保调色剂像对记录媒体很好的定影性能,并可在此基础上实现小型化以及低电力化的成像装置。
为实现所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具有压接在定影辊上而形成辊隙部的两个加压辊,通过旋转所述定影辊和加压辊,将记录媒体传送到所述辊隙部,将该记录媒体上的显影剂定影,其中,上述加压辊包括第一加压辊,其通过压接在所述定影辊上而形成第一辊隙部,并将从外部传送的记录媒体送入该第一辊隙部;第二加压辊,其通过压接在所述定影辊上而形成第二辊隙部,并将通过该第二辊隙部的记录媒体从定影辊剥离,所述第一加压辊相对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配置在所述第二加压辊的上游侧,设定压接在所述定影辊上的第一加压辊以及第二加压辊的压接位置,使得在与所述定影辊以及加压辊的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上,与连结所述定影辊的中心和第一加压辊中心的第一直线正交且通过第一辊隙部的第一正交直线与所述第二加压辊的外周面中规定范围的接触区域接触。所述接触区域是指与连结所述定影辊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加压辊的中心的第二直线正交且通过该第二加压辊的中心的第二正交直线在第二加压辊的外周面中第一加压辊侧的外周面交叉的交叉位置和第二辊隙部中相对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之间的区域。
所述第一正交直线为在第一辊隙部传送的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另外,所述交叉位置在与记录媒体的前端部分接触后进一步传送记录媒体,并且第二加压辊旋转时记录媒体的前端部分成为第二加压辊表面向第二辊隙部侧滑动的边界点。因此,设定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的配置位置,使在所述结构中所述第一正交直线与所述范围的接触区域接触。
由此,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记录媒体不以紧附于定影辊的状态被传送,即使与第二加压辊表面接触时记录媒体的前端部分也与所述接触区域接触,故可很好地向第二辊隙部传送记录媒体。因而,可防止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发生卡纸,可适当地传送记录媒体。
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因为具有所述定影装置,故在传送一张记录用纸或多张重叠的记录用纸等的记录媒体时都可以防止在定影装置中发生卡纸,可很好地从第一辊隙部向第二辊隙部传送记录媒体。
进而,因为通过使定影装置所具有的两个加压辊的外径小于定影辊,可实现定影装置的小型化和低电力化,所以可提供实现小型化和低电力化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如下明示。另外,本发明的优越性参照附图并结合下面的说明可清楚明白。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是表示在所述定影装置的剥离辊上设置有支承部件时的结构的示意剖面图;图3是表示所述定影装置中剥离辊的外径改变时加压辊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剖面图;图4(a)和图4(b)是说明所述定影装置中加压辊和剥离辊相互接近配置时的记录用纸的动作的示意剖面图;图5(a)和图5(b)是说明所述定影装置中加压辊和剥离辊相互离开配置时的记录用纸的动作的示意剖面图;图6(a)~图6(c)是说明所述定影装置中加压辊和剥离辊的各配置的示意剖面图;图7是表示具有所述定影装置的本发明的打印机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的示意剖面图。定影装置10例如设置在电子照相式打印机(成像装置)中,熔融记录用纸(记录媒体)上由未定影的调色剂(显影剂)形成的未定影调色剂像并将其固定在记录用纸上。即,所述定影装置10具有圆筒形加热辊11、圆筒形加压辊(第一加压辊)21和圆筒形剥离辊(第二加压辊)31,通过在所述辊间夹持而传送记录用纸,向记录用纸上进行调色剂像的加热加压定影。
这样,在所述定影装置10中设置压接在加热辊11上的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因此,如图1所示,在所述定影装置10中,首先,由加热辊11和加压辊21接触的辊隙部(第一辊隙部,以下称第一辊隙部)使记录用纸与加热辊11表面接触。接着,记录用纸以与加热辊11表面接触的状态沿加热辊11的旋转方向传送到加热辊11和剥离辊31接触的辊隙部(第二辊隙部,以下称第二辊隙部)。
即,在所述定影装置10中形成从上述第一辊隙部沿加热辊11的旋转方向到第二辊隙部之间进行来自加热辊11的热收授的表观上的辊隙部(模拟辊隙部)。因而,如后所述,即使使用薄壁化的加热辊11也可不增大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各自的辊隙压力而确保充分的辊隙宽度、确保良好的定影性能。
另外,在第二辊隙部中因为利用剥离辊31进行记录用纸的剥离,所以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沿加热辊11传送记录用纸时也可确保良好的记录用纸的剥离性能。
另外,本实施例中定影装置10具有三个辊,但也可是具有四个以上辊的结构。具有四个以上辊时剥离辊为一个,加压辊为三个以上。这样,当加压辊为三个以上时,因为可增加记录用纸和加热辊的接触时间以及接触距离,所以在以高速传送记录用纸时也可充分加热记录用纸,能可靠地熔融未定影调色剂像。下面详细说明所述定影装置10的各部分。
所述加热辊11是用于熔融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的热源,同时通过在加热辊11和加压辊21及剥离辊31之间施加压力而在记录用纸上定影调色剂像。加热辊11受来自未图示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沿图1中箭头方向被旋转驱动。
所述加热辊11为如下构成的外径φ例如是约40mm的辊,在例如铝、铁等金属制的圆筒(金属圆筒)12的外侧具有由硅橡胶形成的加热侧弹性层(加热辊侧弹性层)13,该加热侧弹性层13的表面形成未图示的分型层。所述金属圆筒12是中空的,内部设置作为热源的加热器14。利用该加热器14对加热辊11的所述金属圆筒12以及加热侧弹性层13加热。
所述加热辊11的所述金属圆筒12形成为用于储备从加热器14产生的热的蓄热部。所述金属圆筒12的厚度为了降低该金属圆筒12的热容量以及放热量最好形成为3mm以下。具体地,在金属圆筒12由铝形成时最好形成1mm~3mm程度的薄壁形,在金属圆筒12由铁形成时最好形成0.25mm~1.0mm程度的薄壁形。这样,所述加热辊11因为具有薄壁状的金属圆筒12,所以可减小蓄热部的热容量以及放热量。由此,可缩短将加热辊11从室温加热到规定的定影温度所需的加热辊11的预热时间,同时,可降低预热所需的电力。并可容易地将加热辊的温度保持恒定。
另外,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也可由硅橡胶以外的材料形成,具体地,只要由硬度26左右(ASKER-C型硬度计所限定的硬度)的氟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即可。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为向记录用纸上良好地进行调色剂像的加热加压定影,最好导热性优良。在此,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理想的是厚度3mm以下,最好是1mm以下。
即,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若其厚度变大则作为该加热侧弹性层13的与金属圆筒12的接合部的内面侧和作为该加热侧弹性层13的外表面即外周侧之间的温差变大。这样的加热侧弹性层13的内面侧和外周侧之间的大的温差从加热侧弹性层13的耐久性这一点来考虑是不理想的,所以必须进一步加热金属圆筒12,提高该金属圆筒12的温度。但是,若金属圆筒12的温度变高,会引起加热侧弹性层13的温度上升,会导致加热侧弹性层13的热变化过程产生的劣化或硬度上升。另外,从金属圆筒12向加热侧弹性层13传接的热量会增多,加热辊11的表面温度的上升速度变慢,预热时间增加。因此,如上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理想的厚度是3mm以下,最好是1mm以下。
另外,为使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的耐久性和加热侧弹性层13的加热引起的硬度变化以及定影装置的预热时间良好,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的硬度最好是26左右(ASKER-C硬度计所规定的硬度)。由此,可防止加热侧弹性层13的热变化过程导致的劣化和预热时间的增大,充分加热调色剂,很好地进行调色剂像的定影。
另外,因为加热辊11根据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像的凹凸而弹性变形,故即使在如彩色印刷那样各色调色剂重合时也可充分熔融调色剂。因此,可很好地向记录用纸上进行定影。进而,因为通过设置加热侧弹性层13而在辊隙部形成加热辊侧凹陷的形状,所以可提高熔融的调色剂从加热辊11表面剥离的容易度。
另外,加热辊11因为与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直接接触,所以设置有用于提高与调色剂的分型性并防止调色剂附着在加热辊11上的分型层。所述分型层最好由具有分型性以及耐热性的材料形成。例如,可使用PFA(全氟烷氧基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PTFE)等含氟树脂。所述分型层的厚度为使分型性、耐久性、导热性良好最好是10μm~50μm。本实施例中由厚度30μm的PFA管覆盖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
进而,所述加热器14只要是可加热加热辊11的金属圆筒12以及加热侧弹性层13的加热部件即可,例如可使用卤素灯、陶瓷加热器等。
另外,所述加压辊21压接在所述加热辊11上,对通过该加压辊21和加热辊11之间的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用纸加压,在记录用纸上定影调色剂像。所述加压辊21通过未图示的加压弹簧以规定的压力(加压载荷)压接在加热辊11上,以该压接状态随所述加热辊11的旋转而从动旋转,沿图1箭头方向旋转。
所述加压辊21例如由不锈钢、铁等金属形成圆柱形旋转体状芯骨(加压侧芯骨)22,在该加压侧芯骨22表面设置橡胶、海绵等加压侧弹性层(第一加压辊侧弹性层)23,并且该加压侧弹性层23的表面由未图示的分型层覆盖。
所述加压侧弹性层23可由硬度26左右(ASKER-C型硬度计所规定的硬度)的硅橡胶等橡胶材料、将硅橡胶发泡而成的硅系海绵等发泡性海绵而形成。所述加压侧弹性层23最好是由具有所述硬度的与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相同材质的弹性材料形成。
为实现定影装置的小型化所述加压辊21的外径最好尽可能具有小的外径。在此,在如彩色印刷那样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量多时,尤其是为了熔融调色剂需要在大范围上传递热量。另外,通过充分确保定影温度和定影时间,可提高调色剂图像定影后的记录用纸表面的光泽。另外,为捕捉经由后述打印机的转印辊(从外部)被传送的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分而将其送入加热辊11和加压辊21接触的第一辊隙部,则必须具有规定的大小的外径。换言之,为使送来的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分抵接加压辊21而不发生塞纸(卡纸)等必须确保规定的大小的外径。
所述第一辊隙部的辊隙宽度可通过在加压辊21上设置加压侧弹性层23来确保。即,可通过将所述加热辊11和加压辊21压接并使加压侧弹性层23弹性变形来确保传送记录用纸的传送力。因此,若考虑加压侧弹性层23确保的辊隙宽度和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分的可靠的捕捉,则所述加压辊21的外径φ最好比所述加热辊11小且比剥离辊31大,通常最好是10mm~25mm程度。更具体地,所述加压辊21只要在例如14mm外径的加压侧芯骨22上设置2mm厚度的加压侧弹性层23来形成即可。
通过使用所述结构的加压辊21,以加压力5kg.f将加压辊21压接在加热辊11上,可在由加热辊11和加压辊21的压接而形成的第一辊隙部确保3mm左右的辊隙宽度。
另外,图2表示设置有与剥离辊31接触的支承部件33时定影装置10的示意剖面图。所述剥离辊31利用图2所示支承部件33以规定的压力(加压载荷)压接在所述加热辊11上。设置所述支承部件33是为了防止所述剥离辊31在旋转轴方向产生挠曲,使剥离辊31对加热辊11的压接力在该剥离辊31的旋转方向上均匀化。利用所述支承部件,剥离辊31以压接在加热辊11上的状态受未图示的齿轮等驱动源的驱动而沿图1中箭头方向旋转。或也可以利用所述支承部件使剥离辊31以压接在加热辊11上的状态随着加热辊11的旋转沿图1中箭头方向从动旋转。
由此,在记录用纸通过该剥离辊31和加热辊11间时所述剥离辊31使熔融的未定影调色剂像进入记录用纸表面的凹凸,在记录用纸上使调色剂像平坦且完全定影。另外,所述剥离辊31使在所述加热辊11和剥离辊31接触的第二辊隙部中传送的记录用纸剥离而不卷附在所述加热辊11上。
所述剥离辊31也可是利用由例如金属构成的圆柱形芯骨(圆柱形芯骨;以下称为剥离侧芯骨)32或由与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同材质的弹性材料形成的未图示的剥离侧弹性层(第二加压辊侧弹性层)覆盖所述剥离侧芯骨32表面而构成的辊。在此,剥离侧弹性层最好由与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相同的弹性材料形成,或由比所述加热侧弹性层13材质硬的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由此,可提高记录用纸的剥离性能。
即,剥离侧弹性层若由与加热侧弹性层13相同的弹性材料形成,则在第二辊隙部,剥离侧弹性层和加热侧弹性层13弹性变形。因此,在与图1所示的加热辊11、加压辊21以及剥离辊31的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内第二辊隙部成直线状。因而,记录用纸成直线地通过第二辊隙部,故可容易地从加热辊11以及剥离辊31剥离。
另外,若剥离侧弹性层由比加热侧弹性层13材质硬的弹性材料形成,则在第二辊隙部剥离辊31使加热辊11表面凹陷,形成加热辊11的加热侧弹性层13(加热侧弹性层13表面)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由此,通过第二辊隙部的记录用纸沿剥离辊31传送,所以可很好地将记录用纸剥离。
另外,所述剥离辊31的外径比加热辊11以及加压辊21小为好,例如为15mm以下、最好为8mm~10mm,理想的是8mm以上。因此,因为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减小至1mm~2mm左右,故可将载荷从剥离辊31向加热辊11集中。由此,可确保用于完全使熔融的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的加压力和用于剥离记录用纸的加压力。另外,由于具有外径小的剥离辊31,故可实现定影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为缩短定影装置10的预热时间,降低预热所需的电力,可将剥离侧芯骨32形成为中空,降低剥离辊31的热容量。
如图1所示,在具有所述结构的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的定影装置10中压接在加热辊11而配置有加压辊21以及剥离辊31。另外,配置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使其各中心轴相互平行。在所述定影装置10中相对记录用纸的传送方向在上游侧配置加压辊21,在下游侧配置剥离辊31。更理想的是,相对记录用纸的传送方向在最上游侧配置加压辊21,在最下游侧配置剥离辊31。
另外,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最好不相互接触,而是相互接近,以使记录用纸可恰当地从第一辊隙部向第二辊隙部传送。具体地,加压辊21的外周和剥离辊31的外周的最接近距离最好是1mm以下。进而,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的各辊外径具有如下关系加热辊11的外径>加压辊21的外径>剥离辊31的外径。即,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顺次减小。
这样,在所述定影装置10中配置各辊使其满足所述关系,且尽量减小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之间的间隔,使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接近。因此,由于加压辊21可很好地进行未定影调色剂像的定影,并且剥离辊31可很好地剥离记录用纸,所以可防止定影装置10内发生卡纸。
即,如图1所示,在定影装置10内,为沿加热辊11的旋转方向将记录用纸很好地在加热辊11和加压辊21接触的第一辊隙部与加热辊11和剥离辊31接触的第二辊隙部之间传送,而设定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配置位置。即,在如所述定影装置10那样配置有三个辊时,通过第一辊隙部的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分必须可靠地传送到第二辊隙部。如果记录用纸不能很好地从第一辊隙部向第二辊隙部传送,则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会发生塞纸。因此,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最好配置为可使记录用纸很好地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传送。
另外,可通过使辊外径满足所述关系来降低用于将定影装置的各辊从室温加热至规定的定影温度的预热所需时间,并降低加热所需的电力。另外,因为尽量减小了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故可实现定影装置10的小型化。
另外,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配置位置根据它们的辊外径而变化。图3表示剥离辊31的直径变化时加压辊21的配置位置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随剥离辊31外径向31,31’,31”变大,加压辊21的配置位置向21,21’,21”变化。因此,若剥离辊31的外径变大,则在图3所示剖面图中连接加热辊11的中心和剥离辊31的中心的直线与连接加热辊11的中心和加压辊21的中心的直线所形成的角度按θ,θ’,θ”的顺序变大。即,加热辊11的外周的加压辊21的中心轴与剥离辊31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变大。该趋势在加压辊21的外径变化时也一样。
因此,最好设定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配置位置使通过第一辊隙部的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分传送到第二辊隙部。
由此,与定影装置10所具有的各辊的大小无关,为实现记录用纸很好地从第一辊隙部向第二辊隙部传送,最好如下设定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配置位置。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配置位置。
图4(a)、图4(b)以及图5(a)、图5(b)是说明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的各辊的配置中记录用纸的动作的示意剖面图。图6(a)~图6(c)是说明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的各辊的配置的示意剖面图。这些各图中都表示各中心轴相互平行而配置的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的与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
如图4(a)、图4(b)以及图5(a)、图5(b)所示,通过配置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各辊来改变经过第一辊隙部后记录用纸41的传送方向。即,如后详述,如图4(a)、图4(b)所示,通过使记录用纸41的前端部分接触距第二辊隙部更近的剥离辊31的外周面来向第二辊隙部传送记录用纸41。
而如图5(a)、图5(b)所示,若记录用纸41的前端部分接触距第二辊隙部远的剥离辊31的外周面,则记录用纸41难以向第二辊隙部传送。即,即使经过第一辊隙部的记录用纸41的前端部分如图5(a)所示地接触剥离辊31,也不向第二辊隙部传送,而是如图5(b)所示地传送到不与加热辊11接触的位置,造成卡纸。
因此,在所述定影装置10中,在图6(a)所示剖面中,以使与连接加热辊11的中心9(图中+交叉部分)和加压辊21的中心(图中+交叉部分)的直线(第一直线)m正交并且通过第一辊隙部的直线(第一正交直线)n(图6(a)中箭头n)与剥离辊31的外周的规定范围中的区域(接触区域)接触的方式设定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配置位置。在此,直线n相当于记录用纸的传送方向。
更具体地,如图6(a)所示,配置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使作为记录用纸的传送方向的直线n与剥离辊31的外周面上位于点x和点y1间的区域的剥离辊31的外周(x-y1区域;图6(a)中双箭头表示的区域)接触。在此,所述点x是剥离辊31的外周面上的记录用纸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二辊隙部的端部,即,第二辊隙部中加压辊21侧的端部。另外,所述点y1是与连接加热辊11的中心和剥离辊31的中心(图中+交叉部分)的直线(第二直线)p正交并且通过该剥离辊31的中心的直线(第二正交直线)q1与剥离辊31中加压辊21侧的外周面交叉的位置(交叉位置)。
所述点y1是剥离辊31的外周中最接近加压辊21侧的位置。因此,该点y1可认为是相对剥离辊31的旋转方向,向点y1的上游侧或下游侧传送记录用纸的边界。因此,为更可靠地向点y1下游侧传送记录用纸,最好使箭头n接触x-y1区域而相对加热辊11配置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
满足所述关系而配置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可将图4(a)所示的通过第一辊隙部的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分接触x-y1区域。由此,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可由加压辊21传送记录用纸41,并且通过旋转驱动剥离辊31将记录用纸41可靠地向第二辊隙部传送。即,记录用纸41传送的同时,该记录用纸41的前端部分在剥离辊31的表面产生向第二辊隙部滑动的滑动现象。另外,通过旋转剥离辊31,与所述x-y1区域接触的记录用纸41的前端部分向第二辊隙部侧传送。因此,如图4(b)所示,通过所述滑动现象和剥离辊31的旋转,记录用纸41向第二辊隙部传送。
另外,直线n与图6(a)所示的剥离辊31的x-y1区域接触的配置中特别希望如图6(b)所示地配置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即,为将记录用纸更好地从第一辊隙部传送到第二辊隙部,如图6(b)所示,最好将直线n与所述点x和后述点y2之间的区域的剥离辊31的外周面(x-y2区域;图6(b)中双箭头所示区域)接触,来设定所述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配置位置。在此,上述点y2是在直线n向剥离辊31侧延长的直线q2通过剥离辊31的中心时,该直线q2与剥离辊31中加压辊21侧的外周面交叉的位置。即,直线n和直线q2形成同一直线。
这样,在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分与x-y2区域接触时,利用所述滑动现象容易将记录用纸传送到第二辊隙部。而与所述x-y1区域中的x-y2区域以外的区域接触时,如上所述,通过滑动现象和剥离辊31的旋转将记录用纸传送到第二辊隙部。这时的剥离辊31的转速最好与记录用纸的传送速度实际上相同、或比记录用纸的传送速度快。在此,记录用纸的传送速度实际上由加压辊21的转速决定。
相对与此,如图6(c)所示,在作为记录用纸的传送方向的直线n与所述x-y1区域以外的剥离辊31上的区域接触时,难以将经过第一辊隙部的记录用纸41的前端部分传送到第二辊隙部(图5(a)、图5(b))。即,在以使直线n与剥离辊31的x-y1区域以外的区域接触的方式配置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时(图6(c)),不产生所述滑动现象,如图5(a)、图5(b)所示,即使旋转剥离辊31,也不能将经过第一辊隙部的记录用纸41向第二辊隙部传送。
因而,如图5(b)所示,当记录用纸41与剥离辊31的x-y1区域以外的区域(图5(a))接触时,不被传送到第二辊隙部,而是例如从剥离辊31和加压辊21之间滑出。这样,当记录用纸41被传送到第二辊隙部以外的位置时就产生卡纸。因此,将图6(c)所示直线n与所述x-y1区域以外的剥离辊31上的区域接触而配置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不理想。
如上所述,在所述定影装置10中,控制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配置位置以使记录用纸与剥离辊31的表面中x-y1区域接触。由此,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记录用纸即使不以紧附加热辊11的状态被传送,接触剥离辊31的表面也可减少卡纸的发生。
另外,压接在加热辊11上的加压辊21的加压载荷比压接在加热辊11上的剥离辊31的加压载荷小。具体地,压接在加热辊11上的加压辊21的加压载荷例如是5kg·f左右,压接在加热辊11上的剥离辊31的加压载荷例如是15kg·f左右。因此,可将经过第一辊隙部、以及该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的充分熔融的调色剂平坦化并定影在记录用纸上。另外,因为充分确保了第二辊隙部的加压载荷,所以可恰当地剥离记录用纸。
在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10中,在向记录用纸上进行未定影调色剂像的加热加压定影时,如下进行。即,经过后述的打印机的转印辊而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用纸若以使该未定影调色剂和加热辊11接触的方式而传送,则由来自未图示的驱动源的驱动力沿图1中的箭头方向驱动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旋转。由此,记录用纸在第一辊隙部传送,调色剂被熔融,然后,在第二辊隙部熔融的调色剂被完全定影在记录用纸上。然后,该记录用纸从加热辊11剥离而从定影装置10排出,定影处理完成。下面详细说明该定影处理。
即,当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用纸被传送来时,驱动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旋转。这时,加热辊11的转速(圆周速度)可根据成像装置的处理速度设定。
例如,如本实施例那样,加压辊21随着加热辊11的旋转从动旋转,剥离辊31利用与加热辊11的驱动源不同的驱动源被驱动时,或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分别利用不同的驱动源被驱动时,加压辊21的转速V1最好与剥离辊31的转速V2相同或在其之下(等速或在其之下)。即,加压辊21的旋转最好与剥离辊31的旋转相同或比其慢。
剥离辊31的转速V2比加压辊21的转速V1慢时,相对加压辊21的转速V1剥离辊31的转速V2最好设定在如下范围V1×1.0≤V2≤V1×1.1理由是在第一辊隙部中传送的记录用纸被加热而膨胀,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传送的记录用纸可能产生挠曲。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产生的记录用纸的挠曲成为导致调色剂像向记录用纸上的定影偏差的原因。因此,通过满足上式来设定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转速,防止记录用纸的挠曲,确保没有定影偏差的良好的定影性能。
另外,在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转速相同时,只要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随加热辊11从动旋转即可。
当以所述转速驱动加热辊11、加压辊21、剥离辊31旋转时,从所述转印部送出的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分到达加热辊11和加压辊21的接触部分、即第一辊隙部。这时,由于加压辊21以18mm左右的外径形成,所以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分被第一辊隙部很好地捕捉。
在第一辊隙部上捕捉到记录用纸时通过旋转加热辊11和加压辊21传送记录用纸。这时,通过加热辊11内的加热器14将定影装置10的各辊加热至定影温度。接着,通过第一辊隙部的记录用纸随着加热辊11和加压辊21的旋转而传送到加热辊11和剥离辊31的接触部分即第二辊隙部。
这时,记录用纸最好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以接近加热辊11的状态传送。即,如上所述,从所述第一辊隙部沿加热辊11的旋转方向至第二辊隙部之间形成进行来自加热辊11的热传递的模拟辊隙部。因此,在该模拟辊隙部可完全熔融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得到良好的定影性能。
因此,如上所述,使用为实现定影装置10的节能化而薄壁化的加热辊11时也可不增大辊隙压力,而将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压接在加热辊11上并确保充分的辊隙宽度。因而,全彩印刷时也可使用采用薄壁化的加热辊11的定影装置10。即,在如全彩印刷那样记录用纸上定影的调色剂量多时也可充分熔融调色剂确保良好的定影性能。
另外,如参照图6(a)和图6(b)所说明地,因为设定了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配置位置,故可将经过第一辊隙部的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分更可靠地传送到第二辊隙部。
因为加压辊21的转速V1和剥离辊31的转速V2满足所述式子的关系而设定,故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可不发生记录用纸的挠曲,并进行传送。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产生的记录用纸的挠曲会成为造成卡纸、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像的定影位置的偏差等的原因,因此,通过防止记录用纸的挠曲可提高定影装置10的定影性能。
当记录用纸到达所述第二辊隙部时,熔融后的未定影调色剂在该第二辊隙部向记录用纸上被定影。第二辊隙部如上所述具有较小的辊隙宽度,所以可将从剥离辊31向加热辊11施加的载荷集中。因而,在第二辊隙部以比第一辊隙部的施加压力大的施加压力将在第一辊隙部熔融的调色剂平坦地压牢,并定影在记录用纸上。另外,因为对记录用纸施加大的压力,所以可得到记录用纸表面的光泽。
如上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后的记录用纸经过第二辊隙部后从加热辊11和剥离辊31剥离。在第二辊隙部通过将载荷集中在狭窄的辊隙宽度可得到剥离记录用纸所需的加压力,所以可很好地剥离记录用纸。记录用纸的剥离性和出纸方向(排出方向)可由在第二辊隙部产生的载荷控制。具体地,第二辊隙部的载荷越大,记录用纸越沿从加热辊11离开的方向出纸,提高了剥离性。这样,因为通过控制第二辊隙部的载荷可控制记录用纸从定影装置10出纸的方向,所以可根据后述的打印机的排纸机构(排出机构)的配置位置来调整出纸方向。
这样,在第二辊隙部调色剂像定影后的记录用纸被剥离后,通过自然冷却使熔融的调色剂完全硬化,向后述的打印机的排纸机构的方向送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中,将加热辊11(构成加热辊11的金属圆筒12以及加热侧弹性层13)薄壁化,降低了加热辊11的热容量。另外,加热辊21以及剥离辊31的外径小于加热辊11的外径。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中,加热辊11虽由于薄壁化而刚性降低,但确保了第二辊隙部的充分的载荷及剥离性,同时充分确保了第一辊隙部的辊隙宽度。
即,减小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同时减小了对加热辊11压接剥离辊31时的压力,使加热辊11和剥离辊31之间的载荷集中。由此,即使是不会造成加热辊11的形状变形或破坏的大小的压力,也可在记录用纸上定影调色剂像,同时可充分确保从加热辊11剥离记录用纸的剥离性。
另外,因为在加热辊11上设置加热侧弹性层13,在加压辊21上设置加压侧弹性层23,所以可增大第一辊隙部的辊隙宽度。由此,可充分熔融记录用纸上的未定影调色剂。
进而,通过减小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外径可使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接近配置。另外,可降低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的热容量。由此,可实现定影装置10的小型化。另外,所述定影装置10与各辊的外径相同的定影装置比较,可降低预热所需的时间以及电力,可实现定影装置10的省电化。
另外,可将加热辊11的表面硬度设定得比加压辊21的表面硬度高且比剥离辊31的表面硬度低。如图1所示,若形成该结构,则在第一辊隙部,通过使加热辊11按压加压辊21的加压侧弹性层23(加压弹性层23表面),形成加压辊21表面凹陷的状态。另外,在第二辊隙部,通过使剥离辊31按压加热辊11的加热侧弹性层13,形成加热辊11表面凹陷的状态。这样,若剥离辊31的表面硬度高于加热辊11的表面硬度,则可沿剥离辊31的表面传送记录用纸。
另外,记录用纸的剥离性还根据剥离辊31的外径而变化。因此,在剥离辊31的表面硬度高于加热辊11的表面硬度时,经过第二辊隙部的记录用纸在剥离辊31的外径越小时越会沿从加热辊11表面离开的方向出纸传送。因此,剥离辊31的外径越小,从加热辊11剥离的剥离性越高。
另外,所述定影装置10在加热辊11设置了热源,但也可形成在加压辊21和剥离辊31等内设置热源的结构。或者,也可形成加热辊11不具有热源,而加压辊21以及剥离辊31之中至少一个设置热源的结构。
其次,说明包含所述定影装置10的打印机(成像装置)40。图7是本实施例的打印机40的示意剖面图。打印机40根据例如未图示的网络上的各终端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等对规定的记录用纸形成多色或单色的图像。因此,所述打印机40可选择全彩印刷模式或单色印刷模式。
所述打印机40包括已说明的定影装置10和曝光单元1、成像部P(Pa、Pb、Pc、Pd)、中间转印带单元7、转印辊6、给纸盘8、排纸盘(排纸机构、排出机构)9。
所述打印机为了可以对应全彩印刷以及单色印刷,对应黑色(K)、青绿色(C)、深红色(M)、黄色(Y)各色并排设置四个成像部Pa、Pb、Pc、Pd。即,成像部Pa使用黑色(K)调色剂成像,成像部Pb使用青绿色(C)调色剂成像,成像部Pc使用深红色(M)调色剂成像,成像部Pd使用黄色(Y)调色剂成像。
成像部Pa~Pd实际上具有相同的结构,其分别设有显影器2(2a、2b、2c、2d)、感光鼓3(3a、3b、3c、3d)、清洁单元4(4a、4b、4c、4d)、带电器5(5a、5b、5c、5d)。另外,所述和以下的各部件符号中的a~d对应各成像部P的a~d。
所述曝光单元1根据输入打印机40的图像数据对由带电器5而带电的感光鼓3a~3d表面从下方进行曝光,在该感光鼓3a~3d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如图7所示,所述曝光单元1例如是具有激光照射部和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另外,作为曝光单元1也可代替该LSU使用将发光元件阵列状排列的例如EL写入头或LED写入头。
所述成像部Pa~Pd所具有的带电器5a~5d使感光鼓3a~3d表面均匀地带有规定的电位。如图7所示,带电器5a~5d例如是接触型辊型或刷型,或者是非接触型的充电器型。另外,所述显影器2a~2d将形成在感光鼓3a~3d表面的静电潜像通过各色调色剂显影化。所述清洁单元4a~4d在显影器2a~2d的现象处理以及感光鼓3a~3d形成的图像的转印后除去并回收感光鼓3a~3d表面残留的调色剂。
中间转印带单元7包括中间转印带70、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中间转印带张紧机构73、中间转印辊74(74a、74b、74c、74d)、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75。
所述中间转印带70由厚度100μm~150μm程度的薄膜形成环状。中间转印带70设置成与各感光鼓3a~3d接触,在各感光鼓3a~3d上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像依次被转印。在所述中间转印带70上重叠各色调色剂像时形成彩色调色剂像(多色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70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被后述转印辊6转印到记录用纸上。
所述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中间转印带张紧机构73、中间转印辊74a~74d架设中间转印带70,沿图7箭头A方向驱动中间转印带70旋转。
所述中间转印辊74a~74d设置在每个各成像部Pa~Pd,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中间转印带张紧机构73的中间转印辊安装部上。所述中间转印辊74a~74d设置成介由中间转印带70与感光鼓3a~3d相对,提供用于将形成在感光鼓3a~3d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转印偏压。
因此,所述中间转印辊74a~74d以直径8~10mm的不锈钢等金属轴为基件,将该金属轴表面由EPDM(乙烯丙稀亚甲基共聚物)或发泡氨基甲酸酯等导电弹性材料覆盖。并且,通过在所述中间转印辊74a~74d为转印调色剂像而施加高电压的转印偏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高电压),该转印偏压利用所述导电性弹性材料对中间转印带70均匀地施加。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辊形的中间转印辊74a~74d,但是使用刷形转印电极也可得到同样的功能。
进而,所述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75通过与感光鼓3a~3d接触来除去回收中间转印带70上附着的调色剂或者未转印在记录用纸上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0上的调色剂。由此,防止下面印刷工序的调色剂的混色。在所述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75上例如设置有与中间带70接触的清洁刮板。该清洁刮板介由中间转印带70设置在与所述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相对的位置,由此可恰当地除去调色剂。
所述转印辊6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0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用纸上。转印辊6配置为在记录用纸和中间转印带70接触的位置压接在中间转印带70上。另外,转印辊6设置成介由中间转印带70与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相对。因此,为使转印辊6以规定的压力压接在中间转印带70上,最好将该转印辊6或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之一由金属等硬质材料形成,而另一个采用由弹性橡胶或发泡性树脂等软质材料形成的弹性辊。在所述转印辊6上施加用于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70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在记录用纸上的电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高电压)。
所述给纸盘8是用于蓄积成像中使用的记录用纸的盘,设置在打印机40的成像部Pa~Pd以及曝光单元1的下侧。
另外,在打印机40上设置有用户进行少量纸张印刷等时使用的手动给纸盘8’。手动给纸盘其一端安装在打印机40的侧部,可转动地安装在该侧部。因此,在不使用手动给纸盘8’时,如图7虚线所示,记录用纸的载置面沿打印机40的侧部配置,实现了打印机40的紧凑化。而向打印机40手动供给记录用纸时移动手动给纸盘8’,使所述载置面从打印机40的侧部离开,可在载置面上载置记录用纸。
所述排纸盘9设置在打印机40的上部,其是将印刷过的记录用纸翻置的盘。
在所述结构的打印机40如下进行印刷处理。即,当从外部向打印机40输入图像数据时,利用给纸盘8的端部所具有的拾取辊81将给纸盘8上放置的记录用纸一张一张分开送出至用纸传送路S(图中点划线)。然后,由传送辊91传送至对准辊99,在记录用纸的前端到达对准辊99的状态下暂时停止记录用纸的传送。
而在传送放置在手动给纸盘8’上的记录用纸时利用拾取辊82将记录用纸一张一张分离而进行给纸,送出至用纸传送路S。然后,被多个传送辊96、95、94传送至对准辊99。
与从所述给纸盘8或手动给纸盘8’供给记录用纸并行,在成像部Pa~Pd中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开始形成调色剂像。即,当图像数据输入到打印机40时,利用带电器5a~5d使感光鼓3a~3d表面带电。然后,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利用曝光单元1在感光鼓3a~3d表面形成静电潜像。为使该静电潜像显影,从显影器2a~2d供给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像。接着,利用中间转印辊74a~74d将在感光鼓3a~3d上形成的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70上,重叠各色调色剂像,形成多色调色剂像。另外,单色印刷时在中间转印带70上仅形成黑色(K)调色剂像。
这样,当调色剂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0上时,在与该调色剂像前端一致的时刻开始从对准辊99传送记录用纸。该记录用纸通过转印辊6和中间转印带70之间,从而使调色剂像转印在记录用纸上。然后,利用定影装置10熔融并固定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像而印刷后,利用排纸辊(排纸机构·排出机构)92以及排纸辊(排纸机构·排出机构)93排出到排纸盘9上。
如前所述,从定影装置10排出的记录用纸的出纸方向可利用剥离辊31和加热辊11之间的加压载荷控制。即,设定压接在加热辊11上的剥离辊31的加压载荷,使得从所述定影装置10传送的记录用纸排出到排纸辊92、93以及排纸盘9等排纸机构(排出机构)的配置位置。因此,在所述打印机40中,控制剥离辊31和加热辊11之间的加压载荷,使得记录用纸沿排纸辊92方向出纸。由此,可将从定影装置10出纸的记录用纸可靠地传送到排纸辊92。
另外,在要求两面印刷时,通过所述定影装置10后记录用纸后端被排纸辊93抓住。在该记录用纸的后端被抓住的状态下,通过反向旋转所述排纸辊93使记录用纸被引导向传送辊97、98,再到达对准辊99。然后,如上所述,只要与转印有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70的旋转定时一致,传送记录用纸,向与先印刷的面相反的面进行印刷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打印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复印机、传真机或具有打印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功能等的数字复合机等和以电子照相方式进行成像的各种成像装置同样均可应用所述定影装置10。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包括通过压接在定影辊来形成第一辊隙部,同时将从外部传送的记录媒体送入该第一辊隙部的第一加压辊;通过压接在所述定影辊来形成第二辊隙部,同时将通过该第二辊隙部的记录媒体从定影辊剥离的第二加压辊,所述第一加压辊相对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配置在所述第二加压辊的上游侧。另外,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具有所述定影装置。
这样,通过使用包含具有定影功能的第一加压辊和具有剥离功能的第二加压辊的定影装置,可实现恰当且很好的定影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具有热源的加热辊(定影辊)、从外部向定影装置传送送入记录媒体的第一加压辊、剥离记录媒体的第二加压辊满足关系加热辊外径>第一加压辊外径>第二加压辊外径。
因而,与加热辊相比,因为使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小型化,所以可使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接近配置。由此,可防止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记录媒体发生挠曲,减少卡纸的发生。另外,通过防止记录媒体的挠曲,可防止通过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时发生在记录媒体上定影的显影剂的位置偏离。进而,因为实现了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的小型化,所以可实现定影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将第一加压辊的外径形成得小于加热辊的外径且大于第二加压辊的外径。因此,在第一辊隙部容易捕捉到传送到定影装置的记录媒体,并将其送入该第一辊隙部。进而,所述三个辊中的第二加压辊的外径最小,故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变窄。因而,由于第二加压辊可将加压载荷集中而压接在加热辊上,因此,即使是小的加压载荷,也可很好地剥离记录媒体。
进而,通过减小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的外径,可降低用于将定影装置的各辊从室温加热至规定的定影温度的预热所需的时间(预热时间)以及电力。因此,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可高速进行预热,并且与现有的定影装置相比可实现小型化以及进一步的低电力化。
另外,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所述加热辊是在壁厚3mm以下的具有导热性的中空圆筒上形成厚度1mm以下的具有弹性的加热辊侧弹性层而构成的。由此,可实现加热辊的薄壁化。因此,可减小蓄积有加热辊的热源产生的热的圆筒和加热辊侧弹性层(蓄热部)的热容量。另外,因为使蓄热部薄壁化,故可降低放热量。由此,可降低加热辊的预热时间和预热所需的电力,实现定影装置的低电力化。
进而,因为使第二加压辊小型化,所以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狭窄。因而,可将第二加压辊的加压载荷集中在狭窄的辊隙宽度上,而压接加热辊,因此,即使施加给第二加压辊的加压载荷小,也可合适地剥离记录媒体。因此,即使压接中空圆筒的薄壁化的加热辊时,也因为从第二加压辊施加给加热辊的加压载荷小,而不会造成加热辊的变形和破坏。
另外,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压接在所述加热辊上的第一加压辊的加压载荷比压接在所述加热辊上的第二加压辊的加压载荷小。由此,在未给予显影剂充分热量的状态下,即使记录媒体经过第一辊隙部,也会因为第一辊隙部的加压载荷小,而可防止显影剂附着固定在加热辊上。另外,因为增加了第二辊隙部的加压载荷,所以可使显影剂足够平坦地固定在记录媒体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所述第一辊隙部的辊隙宽度大于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因此,首先,在第一辊隙部可使记录媒体接触加热辊。并且,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以接触加热辊的状态传送记录媒体。由此,即使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也可加热记录媒体,故可供给显影剂更多的热量,使显影剂充分熔融。另外,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窄,所以如上所述可使经过第二辊隙部后的记录媒体从加热辊剥离。
另外,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所述第一加压辊在圆柱形旋转体的表面上最好具有由与所述加热辊侧弹性层相同材料形成的具有弹性的层、即第一加压辊侧弹性层。
另外,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所述第二加压辊在圆柱形芯骨上最好具有由与所述加热辊侧弹性层相同材料形成的弹性层、即第二加压辊侧弹性层。
由此,因为表面硬度相同,所以第一辊隙部以及第二辊隙部可形成平面状且可以足够的辊隙宽度形成。因此,可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中不使记录媒体卷边地进行传送。另外,因为设置有第一加压辊侧弹性层和第二加压辊侧弹性层,所以即使在双面印字时对记录媒体的背面进行了印字,也可很好地剥离记录媒体。
另外,在本发明的所述定影装置中,所述第一加压辊的表面硬度比所述加热辊的表面硬度小,所述第二加压辊的表面硬度比所述加热辊的表面硬度大。
由此,记录媒体因为沿表面硬度高的辊传送,所以经过第一辊隙部的记录媒体可沿加热辊传送。因而,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传送的记录媒体上可供给更多的加热辊的热量,使显影剂充分熔融。另外,可防止经过第一辊隙部后的记录媒体碰到第二加压辊而发生塞纸,可靠地将记录媒体传送到第二辊隙部。进而,经过第二辊隙部后的记录媒体因为沿第二加压辊被传送,所以向从加热辊离开的方向传送记录媒体。因而,可提高记录媒体的剥离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所述第二加压辊的转速V2与所述第一加压辊的转速V1相等或在其之上。
具体地,所述第二加压辊的转速V2相对于所述第一加压辊的转速V1,满足如下关系V1×1.0≤V2≤V1×1.1。
由此,在第一辊隙部传送的记录媒体被加热而膨胀时,也可防止记录媒体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挠曲。另外,记录媒体在与加热辊接触的状态下可靠地在第二辊隙部传送,所以可将记录媒体的传送状态保持一定。因而,若使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可很好地向记录媒体上定影显影剂。
另外,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具有所述任意一种定影装置。即,所述定影辊是具有热源的加热辊,在所述加热辊、第一加压辊、第二加压辊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加热辊外径>第一加压辊外径>第二加压辊外径。
因而,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可提供一种在确保向记录媒体很好地定影调色剂像的良好定影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小型化和低电力的成像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成像装置还具有排出记录媒体的排出机构,设定压接在所述加热辊上的第二加压辊的加压载荷,使从所述定影装置传送的记录媒体排出到所述排出机构的配置位置上。
所述定影装置通过控制第二加压辊的加压载荷,可调整从第二辊隙部排出的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因而,即使在成像装置内的各部分的配置被限制的情况下,也可根据排出机构的配置来调整第二加压辊的加压载荷,从而可将从第二辊隙部排出的记录媒体可靠地传送到排出机构。
另外,本发明的成像装置还可选择单色印刷模式或全彩印刷模式。
本发明的定影装置无论记录媒体上定影的显影剂量多或少时都可以适宜且良好地使显影剂定影。因此,使用的显影剂量少的单色印刷模式或使用的显影剂量多的全彩印刷模式都可以很好地使用所述定影装置。因此,可很好地适用于在单色印刷模式以及全彩印刷模式这两个模式下进行成像处理的成像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设定压接在所述定影辊上的第一加压辊以及第二加压辊的压接位置,使得在与定影辊以及加压辊的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上,与连结所述定影辊的中心和第一加压辊中心的第一直线正交且经过第一辊隙部的第一正交直线与第二加压辊的外周面中的规定范围的接触区域接触。在此,所谓接触区域是指与连结所述定影辊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加压辊的中心的第二直线正交且通过该第二加压辊的中心的第二正交直线在第二加压辊的外周面中第一加压辊侧的外周面交叉的交叉位置和第二辊隙部中的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之间的区域。
所述第一正交直线为在第一辊隙部传送的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另外,所述交叉位置在与记录媒体的前端部分接触后进一步传送记录媒体,并且第二加压辊旋转时,记录媒体的前端部分成为第二加压辊表面向第二辊隙部侧滑动的边界点。因此,设定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的配置位置,使在所述结构中所述第一正交直线与所述范围的接触区域接触。
由此,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记录媒体不以紧附于定影辊的状态被传送,即使与第二加压辊表面接触时记录媒体的前端部分地与所述接触区域接触,所以可很好地向第二辊隙部传送记录媒体。因而,可防止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发生卡纸,可恰当地传送记录媒体。
另外,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所述第一正交直线向所述第二加压辊31侧延长的直线通过所述第二加压辊的中心,所述接触区域是所述延长直线与所述第二加压辊的所述第一加压辊侧的外周面交叉的位置和第二辊隙部中的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之间的区域。
因此,记录媒体的前端部分与第二加压辊接触后,再传送记录媒体,从而可将记录媒体送出到第二辊隙部。因此,根据所述结构,可将记录媒体更加可靠地从第一辊隙部传送到第二辊隙部。
另外,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所述定影辊、第一加压辊、第二加压辊满足如下关系加热辊外径>第一加压辊外径>第二加压辊外径。这样,由于与定影辊相比,使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小型化,所以可使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接近配置。另外,因为使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小型化,可实现定影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将第一加压辊的外径形成得小于定影辊的外径且大于第二加压辊的外径。因此,在第一辊隙部容易捕捉到传送至定影装置的记录媒体并送入该第一辊隙部。进而,因为所述三个辊中第二加压辊的外径最小,所以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窄。因而,第二加压辊可使加压载荷集中并压接在定影辊上,所以即使加压载荷小也可很好地剥离记录媒体。
另外,通过减小第一加压辊和第二加压辊的外径,可减小用于将定影装置的各辊从室温加热至规定的定影温度的预热所需的时间(预热时间)和电力。因此,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可高速进行预热,并且,与现有的定影装置相比,可实现小型化和低电力化。
另外,本发明的所述定影装置中,所述定影辊具有热源,在壁厚3mm以下的具有导热性的中空圆筒上形成厚度1mm以下的具有弹性的定影辊侧弹性层。由此,可实现定影辊的薄壁化。因此,可减小蓄积有定影辊的热源产生的热的圆筒以及加热辊侧弹性层(蓄热部)的热容量。另外,因为使蓄热部薄壁化,故可降低发热量。由此,可减少定影装置的预热时间和预热所需的电力,实现定影装置的低电力化。
另外,使第二加压辊小型化时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狭窄。因而,在此时,因为可将第二加压辊的加压载荷集中到狭窄的辊隙宽度并压接定影辊,所以即使施加给第二加压辊的加压载荷小,也可很好地剥离记录媒体。因此,压接中空圆筒的薄壁化的定影辊时因为第二加压辊对加热辊的加压载荷小,所以不会造成定影辊的形状变形和破坏。
另外,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所述第一辊隙部的辊隙宽度大于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因此,记录媒体经过第一辊隙部时可供给显影剂更多的热量,充分熔融显影剂。
另外,在本发明的所述定影装置中,所述第一加压辊的表面硬度比所述加热辊的表面硬度小,所述第二加压辊的表面硬度比所述加热辊的表面硬度大。
由此,记录媒体由于沿表面硬度高的辊被传送,所以通过第一辊隙部的记录媒体可沿定影辊被传送。因而,可防止经过第一辊隙部后的记录媒体抵接第二加压辊而发生塞纸,能可靠地将记录媒体传送到第二辊隙部。另外,经过第二辊隙部后的记录媒体由于沿第二加压辊被传送,所以向从定影装置离开的方向传送记录媒体。因而,可提高记录媒体的剥离性。
另外,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具有所述定影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即,设定压接在所述定影辊上的第一加压辊以及第二加压辊的压接位置,使得在与所述定影辊以及加压辊的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上与连结所述定影辊的中心和第一加压辊中心的第一直线正交且通过第一辊隙部的第一正交直线与第二加压辊的外周面中规定范围的接触区域接触。在此,所谓接触区域是指与连结所述定影辊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加压辊的中心的第二直线正交且通过该第二加压辊的中心的第二正交直线,在第二加压辊的外周面中第一加压辊侧的外周面交叉的交叉位置和第二辊隙部中记录媒体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之间的区域。
因而,传送一张记录用纸或多张重叠的记录用纸等的记录媒体时都可以防止在定影装置中发生卡纸,可很好地将记录媒体从第一辊隙部传送到第二辊隙部。
因为通过使定影装置所具有的两个加压辊的外径小于定影辊,可实现定影装置的小型化和低电力化,所以可提供实现小型化和低电力化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定影装置被设置使用于以电子照相方式等用调色剂进行成像的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具有这些功能的数字复合机等成像装置中。
所述定影装置因为可充分确保向记录用纸上定影调色剂像的定影性和记录用纸的剥离性,所以既可适用于单色印刷,也可适用于彩色印刷。
另外,所述定影装置可实现在第一辊隙部和第二辊隙部之间不发生塞纸等而良好地传送记录用纸,并可恰当且良好地进行定影处理。
另外,因为加热辊薄壁化,加热辊和剥离辊的外径减小,所以可实现定影装置的小型化和省电化,并且可实现具有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的小型化和省电化。
发明的详细说明各项中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毕竟只是为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清晰而进行的说明,并不能狭义地认为本发明就是限定于这样的具体实施例,而可在本发明的思想和所述权利要求范围内做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影装置,其具有定影辊(11)、压接在所述定影辊(11)上并形成辊隙部的至少两个加压辊(21、31),通过旋转所述定影辊(11)和加压辊(21、31),将记录媒体(41)传送到各辊隙部,使该记录媒体(41)上的显影剂定影,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加压辊(21、31)包括第一加压辊(21),其通过压接在所述定影辊(11)上而形成第一辊隙部,同时将从外部传送的记录媒体(41)送入该第一辊隙部;第二加压辊(31),其通过压接在所述定影辊(11)上而形成第二辊隙部,同时,将通过该第二辊隙部的记录媒体(41)从定影辊(11)剥离,所述第一加压辊(21)相对记录媒体(41)的传送方向配置在所述第二加压辊(31)的上游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辊(11)是具有热源(14)的加热辊(11),在所述加热辊(11)、第一加压辊(21)和第二加压辊(31)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加热辊(11)的外径>第一加压辊(21)的外径>第二加压辊(31)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辊(11)是在壁厚3mm以下的具有导热性的中空圆筒(12)上形成壁厚1mm以下的具有弹性的加热辊侧弹性层(13)而构成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压接在所述加热辊(11)上的第一加压辊(21)的加压载荷比压接在所述加热辊(11)上的第二加压辊(31)的加压载荷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辊隙部的辊隙宽度比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大。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在所述加热辊(11)的表面上形成有具有弹性的加热辊侧弹性层(13),所述第一加压辊(21)在圆柱状旋转体(22)的表面具有由与所述加热辊侧弹性层(13)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具有弹性的层、即第一加压辊侧弹性层(23)。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在所述加热辊(11)的表面上形成有具有弹性的加热辊侧弹性层(13),所述第二加压辊(31)在圆柱状芯骨(32)上具有由与所述加热辊侧弹性层(13)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弹性层、即第二加压辊侧弹性层。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加压辊(21)的表面硬度比所述加热辊(11)的表面硬度小,所述第二加压辊(31)的表面硬度比所述加热辊(11)的表面硬度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压辊(31)的转速V2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加压辊(21)的转速V1。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压辊(31)的转速V2相对所述第一加压辊(21)的转速V1满足这样的关系V1×1.0≤V2≤V1×1.1。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设定压接在所述定影辊(11)上的第一加压辊(21)以及第二加压辊(31)的压接位置,使得在与所述定影辊(11)以及加压辊(21、31)的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上,与连结所述定影辊(11)的中心和第一加压辊(21)中心的第一直线(m)正交且通过第一辊隙部的第一正交直线(n)与第二加压辊(31)的外周面中的规定范围的接触区域接触,所述接触区域是指与连结所述定影辊(11)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加压辊(31)的中心的第二直线(p)正交且通过该第二加压辊(31)的中心的第二正交直线(q1)在第二加压辊(31)的外周面中第一加压辊(21)侧的外周面交叉的交叉位置(y1)和第二辊隙部中的相对记录媒体(41)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x)之间的区域(x-y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正交直线(n)向所述第二加压辊31侧延长的直线(q2)通过所述第二加压辊(31)的中心,所述接触区域是所述直线(q2)与所述第二加压辊(31)中所述第一加压辊(21)侧的外周面交叉的位置(y2)和第二辊隙部中相对记录媒体(41)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x)之间的区域(x-y2)。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在所述定影辊(11)、第一加压辊(21)以及第二加压辊(31)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定影辊(11)的外径>第一加压辊(21)的外径>第二加压辊(31)的外径。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辊(11)具有热源(14),并且,在壁厚3mm以下的具有导热性的中空圆筒(12)上形成有厚度1mm以下的具有弹性的定影辊侧弹性层(13)。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辊隙部的辊隙宽度比第二辊隙部的辊隙宽度大。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加压辊(21)的表面硬度比所述定影辊(11)的表面硬度小,所述第二加压辊(31)的表面硬度比所述定影辊(11)的表面硬度大。
17.一种成像装置,其具有定影装置(10),该定影装置(10)具有定影辊(11)、压接在所述定影辊(11)上并形成辊隙部的至少两个加压辊(21、31),通过旋转所述定影辊(11)和加压辊(21、31),将记录媒体(41)传送到各辊隙部,使该记录媒体(41)上的显影剂定影,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加压辊(21、31)包括第一加压辊(21),其通过压接在所述定影辊(11)上而形成第一辊隙部,同时将从外部传送的记录媒体(41)送入该第一辊隙部;第二加压辊(31),其通过压接在所述定影辊(11)上而形成第二辊隙部,同时,将通过该第二辊隙部的记录媒体(41)从定影辊(11)剥离,所述第一加压辊(21)相对记录媒体(41)的传送方向配置在所述第二加压辊(31)的上游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定影辊(11)是具有热源(14)的加热辊(11),在所述加热辊(11)、第一加压辊(21)和第二加压辊(31)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加热辊(11)的外径>第一加压辊(21)的外径>第二加压辊(31)的外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具有用于排出记录媒体(41)的排出机构(92、93、9),设定压接在所述加热辊(11)上的第二加压辊(31)的加压载荷,以使从所述定影装置(10)传送的记录媒体(41)排出到所述排出机构(92、93、9)的配置位置上。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可选择单色印刷模式或全彩印刷模式。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配置压接在所述定影辊(11)上的第一加压辊(21)以及第二加压辊(31),使得在与所述定影辊(11)以及加压辊(21、31)的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上,与连结所述定影辊(11)的中心和第一加压辊(21)中心的第一直线(m)正交且通过第一辊隙部的第一正交直线(n)与第二加压辊(31)的外周面中规定范围的接触区域(x-y1)接触,所述接触区域(x-y1)是指与连结所述定影辊(11)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加压辊(31)的中心的第二直线(p)正交且通过该第二加压辊(31)的中心的第二正交直线(q1)在第二加压辊(31)的外周面中第一加压辊(21)侧的外周面交叉的交叉位置(y1)和第二辊隙部中相对记录媒体(41)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x)之间的区域。
全文摘要
一种定影装置,其具有压接在加热辊上的加压辊和剥离辊。加压辊相对记录用纸的传送方向配置在剥离辊的上游侧。加热辊的外径、加压辊的外径、剥离辊的外径依次减小。由此,可确保定影性和记录媒体的剥离性,实现小型化和省电化。另外,通过配置压接在加热辊上的加压辊以及剥离辊,使得在与定影辊以及加压辊的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上与连结加热辊的中心和加压辊中心的第一直线正交且通过两辊间的辊隙部的第一正交直线与剥离辊的外周面中规定范围的接触区域接触,即使在多张记录用纸重合的状态下传送也不会造成塞纸等现象。
文档编号G03G15/20GK1627205SQ200410100359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9日
发明者中村博一, 吉村久, 上野直纯, 松下真规, 藤田浩一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