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背光模块及其背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其背座,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及其背座。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目前早已广泛地被用来做为一般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幕。近来,液晶显示装置更是与视频技术结合而发展出液晶电视。
然而,液晶显示装置不管是单纯作为显示屏幕或是电视使用,其主要构成大致是包含两大部分,一是液晶面板,二是背光模块。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需求,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不断地加大,在此需求之下,当然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的尺寸也随之加大。特别是作为液晶电视使用时,目前的市场需求已经往32英寸以上的尺寸发展。
然而,当背光模块的尺寸变大时,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成本的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背光模块的部分组件有过多的材料浪费。另外由于背光模块尺寸增加,则必须增加其结构强度,而结构强度的加强通常会增加元件或是增加组装程序,所以也造成成本增加。
以下是以图1来具体说明公知的背光模块的缺点。
如图1所示,公知的背光模块主要包含一背板11、多个光源12、两侧框13、14、一内框15、一光学元件组16、以及一外框17。
公知的背光模块的背板11由薄金属板所构成,其并不具备良好的强度,所以为加强其结构强度则必须藉由内框15以及两侧框13、14先构成一方型框体,再辅以外框17方可实现强度需求。另外,通常为使内框15及外框17具有良好的强化结构效果,业界大多使用一张完整的金属片(例如铁片),再将中间部分冲压掉,然后一体形成内框15或是外框17。而通常被冲压掉的中间部分大多会被当成耗材,因此使得材料成本无法下降。图1中所标示的图号171即是外框17冲压后的中间部分171,换言之,中间部分171即是为形成外框17所造成的耗材。
承上所述,为避免材料浪费,近来业界也开始利用框体组装方式,其虽可以适当避免材料浪费,因为其是由框体组装而成,因此其结构强度就稍微差点,且随之引起的是增加组装费用。
此外,公知的背光模块的两侧框13、14通常是塑料框体,其与背板11所形成的防止EMI效果并不好!为解决此问题,通常都必须另外增加金属遮蔽元件。再者,由于背板11是由薄金属板所构成的,因此,当液晶显示器需要组设一座脚(未示于图中)时,通常必须再增加一厚度较厚的金属壳体,如此也使得成本无法下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低成本、结构佳,且兼具防电磁干扰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背座实为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低成本、结构佳,且兼具防电磁干扰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背座。
于是,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包含一基板单元、第一挤型框单元、及一第二挤型框单元。基板单元至少具有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第一挤型框单元设置于基板单元的第一侧边,其具有用以托持光学元件组的第一托持部。第二挤型框单元是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第二侧边,其具有用以托持光学元件组的第二托持部。
又,依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包含一背座、一第三挤型框单元、一第四挤型框单元及一光学元件组。背座包括一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一第三侧边与一第四侧边的基板单元,一设置于基板单元的第一侧边、具有一第一托持部的第一挤型框单元,一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第二侧边、具有一第二托持部的第二挤型框单元。第三挤型框单元是设置于基板单元的第三侧边;第四挤型框单元是设置于基板单元的第四侧边;光学元件组是设置于第一托持部与第二托持部上。
承上所述,因依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其背座主要是由第一挤型框单元、第二挤型框单元及基板单元构成的,因此其具有很好的结构性。又由于其已具有良好的结构性,因此无须使用公知背光模块的内框、外框元件,同时也避免复杂的组装过程,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其背座主要由第一挤型框单元、第二挤型框单元及基板单元所构成,因此其本身已经为一完整的金属壳体,因此具有良好的EMI防止效果。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其背座具有很好的结构性,因此,背光模块及其背座的基板单元可以直接与外加的机座连接,而无须再增加任何强化用的壳体,如此更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图1为一分解图,显示公知背光模块的主要构成的示意图;图2a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图2b为一示意图,显示图2a所示的背座的A-A处的截面;图3a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另一背座;图3b为一示意图,显示图3a所示的背座的B-B处的截面;图4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另一背座;图5a为一截面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背座;图5b为一截面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另一背座;图5c为一截面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另一背座;图6a为一截面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背座,其中基板单元包含两平板;图6b为一截面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另一背座,其中基板单元包含两平板;图6c为一截面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另一背座,其中基板单元包含两平板。
图7a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又一背座;图7b为一示意图,显示图7a所示背座C-C处的截面;图8a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又一背座;图8b为一示意图,显示图8a所示背座D-D处的截面;图9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又一背座;图10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背座、第三挤型框单元及第四挤型框单元的要部组合;图11a为一截面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部份分解;图11b为一截面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要部组合;图12为一截面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背光模块的要部组合;图13为一截面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背光模块的要部组合;以及图14为一截面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背光模块的要部组合。
组件符号说明2 背座21基板单元211 基板单元的第一侧边212 基板单元的第二侧边213 散热片214 第一平板215 第二平板216 第三侧边217 第四侧边218 连接部
219连接部21’ 第一次基板单元214’ 第三平板215’ 第四平板21” 第二次基板单元214” 第五平板215” 第六平板22 第一挤型框单元221第一托持部222第一结合部223第一斜板部224第一连接部23 第二挤型框单元231第二托持部232第二结合部233第二斜板部234第二连接部3 第三挤型框单元310第三托持部4 第四挤型框单元410第四托持部5 光学元件组51 扩散板52 集光片53 扩散片6 压合元件7 光源8 反射层9 遮蔽板PCB电路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及其背座,其中为了说明上的便利,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如图2a、图2b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背座2包含一基板单元21、第一挤型框单元22及一第二挤型框单元23。基板单元21至少具有一第一侧边211及一第二侧边2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边211及第二侧边212为相对向的两侧边。第一挤型框单元22设置于基板单元21的第一侧边211,其具有一用以托持光学元件组5(请参考图11a)的第一托持部221。第二挤型框单元23设置于该基板单元21的第二侧边212,其具有一用以托持光学元件组5(请参考图11a)的第二托持部231。
又如图2a、图2b所示,背座2的基板单元21、第一挤型框单元22及第二挤型框单元23是一体成型的,其可采用铝挤型或是铝合金挤型的方式来形成。当然如图3a、图3b所示,背座2亦可包含一作为基板单元21的平板、一分别利用铝挤型或是铝合金挤型的方式构成的一第一挤型框单元22及一第二挤型框单元23来构成。如图3a、图3b所示,基板单元21为一平板,基板单元21的第一侧边211及第二侧边212分别卡接于第一挤型框单元22及第二挤型框单元23。在此须特别说明的是,对于较大尺寸的背座而言,基板单元21更可以包含两片以上的平板并列卡接于第一挤型框单元22及第二挤型框单元23(如图4所示)。
另外,如图2a、图2b所示,或是如图3a、图3b所示,第一挤型框单元22更设有一用以与一压合元件(locking element)6(请参考图11a)结合的第一结合部(locked element)222及一作为光反射面用的第一斜板部223,而第二挤型框单元23更设有一用以与一压合元件6(请参考图11a)结合的第二结合部232及一作为光反射面用的第二斜板部233。
此外,如图5a、图5b、图5c所示,第一挤型框单元22及第二挤型框单元23更可分别设有一第一连接部224、及一第二连接部234。图5a所示的第一连接部224及第二连接部234是向外部凸设,而图5b、图5c所示的第一连接部224及第二连接部234是向内部凹设。第一连接部224及第二连接部234可作为连接外部元件之用。又如图5c所示,基板单元21的一表面上更可形成多个作为散热用的散热片213。
如图6a、图6b、图6c所示,本发明的背座2的基板单元21亦可包含一第一平板214及一第二平板215,其中,第一平板214及第二平板215平行设置。第一平板214及第二平板215之间可设置有多个作为散热用的散热片213。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如图6a、图6b、图6c所示的基板单元21是多层结构,其与第一挤型框单元22以及第二挤型框单元23一体成型。然而如图7a、图7b所示,基板单元21亦可为一双层结构的元件,其两侧边分别卡接于第一挤型框单元22及第二挤型框单元23。
再者,如图8a、图8b所示,基板单元21更可包含一第一次基板单元21’及一第二次基板单元21”。其中,第一次基板单元21’与第二次基板单元21”水平并列设置。由图8a、图8b所示可知,第一次基板单元21’与第一挤型框单元22是一体成型的,而第二次基板单元21”与第二挤型框单元23是一体成型的,当然,在变化实施上,第一次基板单元21’与第二次基板单元21”亦可分别为一平板,而分别与第一挤型框单元22、第二挤型框单元23结合。此外,图9所示,基板单元21的第一次基板单元21’亦可包含一第三平板214’及一第四平板215’,第三平板214’及第四平板215’平行设置。而第二次基板单元21”包含一第五平板214”及一第六平板215”,第五平板214”及第六平板215”平行设置。散热片213分别设置于第三平板214’及第四平板215’之间,以及设置于第五平板214”及第六平板215”之间。
以下是以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较佳实施例来做说明,为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组件符号沿用与前一实施例中相同组件的符号来说明,且有关背座的各种变化实施的说明亦予以省略。
如图10及图11a、图11b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含一背座2、一第三挤型框单元3、一第四挤型框单元4及一光学元件组5。
其中,背座2包括一具有一第一侧边211、一第二侧边212、一第三侧边216与一第四侧边217的基板单元21,一设置于基板单元21的第一侧边211、具有一第一托持部221的第一挤型框单元22,一设置于该基板单元21的第二侧边212、具有一第二托持部231的第二挤型框单元23。其中,第三挤型框单元3设置于基板单元21的第三侧边216;第四挤型框单元4设置于基板单元21的第四侧边217。光学元件组5设置于第一托持部221与第二托持部231上。
又如图10所示,第三挤型框单元3与第四挤型框单元4分别具有一第三托持部310及一第四托持部410。光学元件组5亦可设置于第三托持部310与第四托持部410上。另外,如图11a、图11b所示,光学元件组5至少包含一扩散板51、一集光片52、或是一扩散片53。又如图11a、图11b所示,背光模块更包含多个压合元件6,压合元件6分别结合于第一挤型框单元22及第二挤型框单元23的第一结合部222、及第二结合部232,据此,将光学元件组5压合于第一挤型框单元22及第二挤型框单元23上。
另外,如图12、图13、图14所示,背光模块更包含多个光源7,在此,光源可为冷阴极灯管(CCFL,如图12、图13所示)、或是发光二极管(LED,如图14所示)。此时,基板单元21的一表面与第一斜板部223以及第二斜板部233的一表面上设有一反射层8。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基板单元21是由单一平板所构成的,则反射层8是形成在邻近于光源7的基板单元21的一表面。而当基板单元21包含一第一平板214及一第二平板215时,反光层8是形成在第一平板214的一表面(请参考图14)。当然,若基板单元21是由第一次基板单元及该第二次基板单元所构成时,反射层8是形成在第一次基板单元及第二次基板单元的另一表面(未示于图中)。
另外,如图12、图13、图14所示,背光模块更包含一遮蔽板9,遮蔽板9连结于基板单元21所具有的两连接部218、219。当然,遮蔽板9亦可连接于第一挤型框单元22的第一连接部224与第二挤型框单元23的第二连接部234(未示于图中)。此时,由遮蔽板9与连接部218、219(或是与第一连接部224及第二连接部234)所形成的空间中即可置放一电路板PCB,例如光源驱动电路板或是其它系统电路板。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利用铝挤型方式,遮蔽板9亦可与基板单元21的两连接部218、219一体成型。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其背座主要是由铝或铝合金的第一挤型框单元、第二挤型框单元及基板单元所构成,因此其具有很好的结构性。又由于其已具有良好的结构性,因此无须使用公知背光模块的内框、外框元件,同时也避免复杂的组装过程,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其背座主要是由铝或铝合金的第一挤型框单元、第二挤型框单元及基板单元所构成,因此其本身已经为一完整的金属壳体,因此具有良好的EMI防止效果。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其背座具有很好的结构性,因此,背光模块及其背座的基板单元可以直接与外加的机座连接,而无须再增加任何强化用壳体,如此更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块的背座,包含一基板单元,至少具有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一第一挤型框单元,其是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第一侧边,该第一挤型框单元具有一第一托持部;以及一第二挤型框单元,其是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第二侧边,该第二挤型框单元具有一第二托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第一挤型框单元与该第二挤型框单元是分别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相对向的两侧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基板单元、该第一挤型框单元与该第二挤型框单元是一体成型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第一挤型框单元与该第二挤型框单元分别为一铝挤型框单元、或为一铝合金挤型框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基板单元为一平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基板单元具有至少一散热片,该散热片是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一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基板单元包含一第一平板及一第二平板,该第一平板及该第二平板平行设置,且该基板单元具有至少一散热片,该散热片是设置于该第一平板及该第二平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基板单元包含一第一次基板单元及一第二次基板单元,其中,该第一次基板单元与该第二次基板单元水平设置,该第一次基板单元及该第二次基板单元分别为一平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基板单元具有至少一散热片,该散热片是设置于该第一次基板单元及该第二次基板单元的一表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第一次基板单元包含一第三平板及一第四平板,该第三平板及该第四平板平行设置;该第二次基板单元包含一第五平板及一第六平板,该第五平板及该第六平板平行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第一次基板单元具有至少一散热片,该散热片是设置于该第三平板及该第四平板之间;该第二次基板单元具有至少一散热片,该散热片是设置于该第五平板及该第六平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第一次基板单元与该第一挤型框单元是一体成型的;该第二次基板单元与该第二挤型框单元是一体成型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第一挤型框单元更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部及一第一斜板部,该第一斜板部分别与该基板单元及该第一托持部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第二挤型框单元更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部及一第二斜板部,该第二斜板部分别与该基板单元及该第二托持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背座,其中该第一挤型框单元更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部,而该第二挤型框单元更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部。
16.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背座,其包括一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一第三侧边与一第四侧边的基板单元,一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第一侧边、具有一第一托持部的第一挤型框单元,一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第二侧边、具有一第二托持部的第二挤型框单元;一第三挤型框单元,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第三侧边;一第四挤型框单元,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第四侧边;以及一光学元件组,设置于该第一托持部、该第二托持部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三挤型框单元与该第四挤型框单元分别具有一第三托持部及一第四托持部,该光学元件组是设置于该第三托持部与该第四托持部上。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光学元件组至少包含一扩散板以及一集光片。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挤型框单元与该第二挤型框单元分别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相对向的两侧边。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基板单元、该第一挤型框单元与该第二挤型框单元是一体成型的。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挤型框单元与该第二挤型框单元分别为一铝挤型框单元、或为一铝合金挤型框单元。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基板单元为一平板,该基板单元具有至少一散热片,该散热片是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一表面。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基板单元的另一表面具有一反射层。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基板单元包含一第一平板及一第二平板,该第一平板及该第二平板平行设置,且该基板单元具有至少一散热片,该散热片是设置于该第一平板及该第二平板之间。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基板单元的第一平板的一表面具有一反光层。
2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基板单元包含一第一次基板单元及一第二次基板单元,其中,该第一次基板单元与该第二次基板单元水平设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次基板单元及该第二次基板单元分别为一平板,该基板单元更具有至少一散热片,该散热片是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该第一次基板单元及该第二次基板单元的一表面。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基板单元的该第一次基板单元及该第二次基板单元的另一表面具有一反射层。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次基板单元包含一第三平板及一第四平板,该第三平板及该第四平板平行设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次基板单元具有至少一散热片,该散热片是设置于该第三平板及该第四平板之间。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次基板单元的第三平板的一表面具有一反光层。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二次基板单元包含一第五平板及一第六平板,该第五平板及该第六平板平行设置。
33.权利要求3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二次基板单元具有至少一散热片,该散热片是设置于该第五平板及该第六平板之间。
34.权利要求3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二次基板单元的第五平板的一表面具有一反光层。
35.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次基板单元与该第一挤型框单元是一体成型的;该第二次基板单元与该第二挤型框单元是一体成型的。
3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挤型框单元更具有至少一第一结合部及一第一斜板部,该第一斜板部分别与该基板单元及该第一托持部连接;而该第二挤型框单元更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部及一第二斜板部,该第二斜板部分别与该基板单元及该第二托持部连接。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光模块更包含多个压合元件,所述压合元件是分别结合于该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以使该光学元件组压合于该第一挤型框单元及第二挤型框单元。
3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挤型框单元更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二挤型框单元更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部。
3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光模块更包含一遮蔽板,该遮蔽板连接于该基板单元、或是连接于该第一挤型框单元及该第二挤型框单元。
4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光模块更包含至少一光源,该光源是设置于该背座上,该光源为冷阴极灯管、或是发光二极管。
全文摘要
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背座、一第三挤型框单元、一第四挤型框单元及一光学元件组。背座包括一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的基板单元,一设置于基板单元的第一侧边、具有一第一托持部的第一挤型框单元,一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第二侧边、具有一第二托持部的第二挤型框单元。第三挤型框单元是设置于基板单元的第三侧边;第四挤型框单元是设置于基板单元的第四侧边;光学元件组是设置于第一托持部与第二托持部上。
文档编号G02F1/13GK1932611SQ20051010321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6日
发明者林峰立 申请人:启萌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