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33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发光,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须给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以实现显示功能。
现有技术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及框架,光源是相对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导光板引导光源发出光线的传输方向,将线光源或点光源转发出的光线化为均匀的平面光出射以照亮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框架用于固定该背光模组的各组件。
一种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如图1所示,该液晶显示器1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10及一背光模组20,该液晶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20层叠设置。
该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一显示区域11、一非显示区域12、一驱动芯片13及软性电路板14,该驱动芯片13及软性电路板14位于该非显示区域12,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ACF)将该驱动芯片13黏贴到非显示区域12,并通过遮光双面胶(Masking Tape)将软性电路板14的一端黏贴到非显示区域12,通过该软性电路板14向驱动芯片13输入电能。
该背光模组20包括一上增光片21、一下增光片22、一扩散片23、一导光板24、一电路板25、设置在该电路板25上的多个发光元件26、一胶框27及一反射片28,其中,该导光板24包括一出光面241及一和该出光面241相对设置的底面242。
该背光模组20可以依下述顺序进行组装。首先,将该导光板24设置在该胶框27上,再将该电路板25设置在该胶框27内,使设置在电路板25上之多个发光元件26分别位于该胶框27的多个缺口内,再将扩散片23、下增光片22、上增光片21依次设置在导光板24的出射面241上,并将反射片28设置在导光板24的底面242上,使反射片28位于导光板24与胶框27之间。
利用遮光双面胶可固定该液晶显示面板10及组装好的背光模组20,该遮光双面胶的一面黏贴液晶显示面板10,另一面黏贴胶框27及上增光片21。
然而,利用遮光双面胶黏贴液晶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20时,软性电路板12会弯折到背光模组20底面,此时,软性电路板12在弯曲位置会产生内应力,该内应力将液晶显示面板10下方的遮光双面胶及发光元件26的电路板25两对象拉起,从而易于造成漏光等不良光学现象,进而影响显示品质。
而且,利用遮光双面胶黏贴液晶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20时,因上增光片21上存在遮光双面胶,会造成背光模组20出光不均匀,进而影响显示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出现不良光学现象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克服不良光学现象,提高显示品质的液晶显示器。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背光模组,该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层叠设置,该背光模组包括一框架,其中,该框架包括用于固持液晶显示面板之一凸起。
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该液晶显示器的框架上设置凸起,该凸起用于固持液晶显示面板,使液晶面板稳定固接,从而防止漏光等不良光学现象,且无须使用遮光双面胶黏贴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避免出光不均匀,进而提高液晶显示品质。

图1是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液晶显示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V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中胶框之V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该液晶显示器2包括液晶显示面板30及背光模组40,该液晶显示面板30及背光模组40层叠设置。
该液晶显示面板30包括一显示区域31、一非显示区域32、一驱动芯片33及软性电路板34,该驱动芯片33及软性电路板34位于该非显示区域32,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将该驱动芯片33黏贴到非显示区域32,并通过遮光双面胶将软性电路板34的一端黏贴到非显示区域32,通过该软性电路板34向驱动芯片33输入电能。
该背光模组40包括一上增光片41、一下增光片42、一扩散片43、一导光板44、一电路板45、设置于该电路板45上的多个发光元件46、一胶框47及一反射片48,其中,该导光板44包括一出光面441及一和出光面441相对的底面442。
该胶框47包括第一侧壁471、第二侧壁472、第三侧壁473及第四侧壁474,该第一侧壁471、第二侧壁472、第三侧壁473及第四侧壁474围成一收容空间。该第一侧壁47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弹性凸起4711,该弹性凸起4711的形状是梯形。
该背光模组40可以依下述顺序进行组装。首先,将该导光板44设置在该胶框47上,再将该电路板45设置在该胶框47内,使设置在电路板45上的多个发光元件46分别位于该胶框47的多个缺口475内,再将扩散片43、下增光片42、上增光片41依次设置在导光板44的出射面441上,并将反射片48设置在导光板44的底面442上,使反射片48位于导光板44与胶框47之间。
将液晶显示面板30和背光模组40组合的过程中,液晶显示面板30的非显示区域32的一端会挤压胶框47上的弹性凸起4711,并用遮光双面胶将电路板45的一端黏贴到液晶显示面板30,液晶显示面板30设置完毕,该弹性凸起4711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抵顶并固持该液晶显示面板30。
请参阅图3及图4,图3是图2所示液晶显示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是图3中IV部分的放大图。完成组装后,液晶显示面板30位于胶框47的收容空间内,该液晶显示面板30和组装好的背光模组40层叠设置。
因胶框47上的弹性凸起4711固持该液晶显示面板30,从而防止因软性电路板34的弯折处产生的内应力拉起和液晶显示面板30连接的电路板45,进而防止发光元件46的漏光问题。
利用胶框47上的弹性凸起4711固持该液晶显示面板30时,因无需使用遮光双面胶黏贴液晶显示面板30和背光模组40,从而增光片41上再无遮光双面胶,进而保证背光模块40的出光均匀。
液晶显示器2的拆卸过程中,只需稍微用力挤压胶框47上的弹性凸起4711,使液晶显示面板30移离胶框47即可。
请参阅图5及图6,图5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5中胶框的VI部分的放大图。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2,该液晶显示器5的胶框67的两个弹性凸起6721分别设置在第二侧壁672及第三侧壁673靠近第一侧壁671的一端。
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该弹性凸起6721也可固持该液晶显示面板50,从而防止因软性电路板54的弯折产生的内应力拉起和液晶显示面板50连接的电路板65,进而防止发光元件66的漏光问题。
利用胶框67上的弹性凸起6721固持该液晶显示面板30时,因无需使用遮光双面胶黏贴液晶显示面板50和背光模组60,从而增光片61上再无遮光双面胶,进而保证背光模组60的出光均匀。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背光模组,该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层叠设置,该背光模组包括一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包括用于固持液晶显示面板之一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是弹性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邻设置的一显示区域及一非显示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框架进一步包括四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四侧壁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该第一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设置,该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设置,该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对应非显示区域。
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两个,分别设至在该第一侧壁两端。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两个,分别设至在该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对应非显示区域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凸起的形状为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背光模组,该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层叠设置,该背光模组包括一框架,其中,该框架包括用于固持液晶显示面板之一凸起。
文档编号G02F1/1335GK2852192SQ20052012021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7日
发明者余政贤, 蔡正丰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