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用反射板和信息显示用背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57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用反射板和信息显示用背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反射分配的照明用反射板。
背景技术
作为照明用反射板的反射材料,已知有被镜面加工过的金属、或者将由空隙等生成的界面或透明介质的层积构造利用于反射的高分子膜等。高分子膜,由于受温度或湿气的影响等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小,可获得轻质且反射效率好的反射材料,而且在利用了由空隙产生的界面的高分子膜中,由于进行扩散式反射所以还具有容易均匀地供给光等优良的特性,因而,被积极地使用于信息显示用背光装置等必需在较大的面积中均匀地发光的照明用的反射材料。
作为以往的使用了高分子膜材料的立体构造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作为照明用反射板在铝板上粘贴高分子膜并进行弯曲加工而成的构造件。可是,这种构造件虽然结实且能够牢固地保持形状,但当在加工工序或输送中等中制品收到外力时,制品形状容易残留变形,很难发挥设计时的光学性能,进而还存在着难以向框架上设置的问题。另外,重量较重,而且还存在着很难深度弯曲或者很难实现复合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那样的复杂形状的问题。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将厚1mm左右的白色高分子膜弯曲加工而成的构造件。可是,对于这种构造件,当在加工工序或设置时将弯曲部深度弯曲或者展开时,材料容易折断,而且还存在着容易在膜材上残存应力变形、很难维持高精度的形状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98284号公报(第 ~ 段)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2701号公报(第 ~ 段)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形状保持性、柔软性及轻量性的照明用反射板。
为了解决这这种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构成如下。
(1)一种照明用反射板,含有反射材料1和具有可挠性的加强材料,其中该反射材料1是由至少一方的面侧的、相对波长400~700nm的平均反射率在85%或其以上的高分子膜构成的反射材料,且其具有凸条状的凹凸形状,加强材料从反射材料1的所述一方的面侧的背侧将凹部的底部相互连接,以加强凹凸形状(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照明用反射板)。
(2)上述(1)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反射材料1和加强材料由聚酯薄膜构成。
(3)上述(1)或(2)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反射材料1在其至少凸部的棱线部分的背侧具有沟槽。
(4)上述(1)~(3)中任一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含有多个反射材料。
(5)上述(4)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含有多个反射材料1。
(6)上述(4)或(5)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进一步含有反射材料2,该反射材料2是由至少一方的面侧的、相对波长400~700nm的平均反射率在85%或其以上的高分子膜构成的反射材料,且其不具有凸条状的凹凸形状。
(7)上述(4)~(6)中任一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含有连结多个反射材料的连结材料。
(8)上述(7)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反射材料1、加强材料和连结材料由聚酯薄膜构成。
(9)上述(1)~(8)中任一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由至少一方的面侧的、相对波长400~700nm的平均反射率在85%或其以上的高分子膜构成的反射材料,形成有与反射板的底部相连的侧部,在该底部与该侧部的临界处,在所述一方的面侧的背侧具有沟槽。
(10)一种照明用反射板,由至少一方的面侧的、相对波长400~700nm的平均反射率在85%或其以上的高分子膜构成的反射材料,形成有与反射板的底部相连的侧部,在该底部与该侧部的临界处,在所述一方的面侧的背侧具有沟槽(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照明用反射板)。
(11)一种信息显示用背光装置,其使用上述(1)~(11)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而成。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兼顾形状保持性、柔软性和轻量性的照明用反射板。即,能够提供一种忠实地再现光学设计,并且,对框架等的安装作业中的定位等、设置时或输送时的处置性优异的照明用反射板。


图1为照明用反射板的概念图。
图2为带状加强材料所致的照明用反射板的背面概念图。
图3为反射材料1的概念图。
图4为具有由弯折加工所致的凸条状突起的反射材料的概念图。
图5为具有通过粘贴棂条状部件所形成的凸条状突起的反射材料的概念图。
图6为照明用反射板的截面概念图。
图7为顶上部的顶点部分的截面概念图。
图8为将反射材料弯折的部分展开时的沟槽部分的截面概念图的例1。
图9为将反射材料弯折的部分展开时的沟槽部分的截面概念图的例2。
图10为将反射材料弯折的部分展开时的沟槽部分的截面概念图的例3。
图11为含有多个反射材料而成的照明用反射板的概念图。
图12为通过带状连结材料被一体化的照明用反射板的背面概念图。
图13为由反射材料1和平面状的反射材料构成的照明用反射板的概念图。
图14为具有井字状形状的照明用反射板的概念图。
图15为反射材料2的例子的概念图。
图16为用于形成井字状形状而在反射材料1上切入的切口例的概念图。
图17为没有特别地处理表面形状的差异部分例的概念图。
图18为挡住表面形状的差异部分例的概念图1。
图19为挡住表面形状的差异部分例的概念图2。
图20为将表面形状的差异部分的材料叠合起来的例子的概念图1。
图21为将表面形状的差异部分的材料叠合起来的例子的概念图2。
图22为使连结材料具有接缝材料的功能的概念图。
图23为反射材料的裁断形状例的概念图。
图24为在裁断成图23的裁断形状的反射材料上付与凸条状凹凸以成反射材料1的概念图。
图25为实施例6的示意图。
图26为评价实施例6的设置性自由度时的概念图。
图27为在实施例6中开有孔的设置稳定性评价用样品的概念图。
图28为横向观看设置稳定性评价台的概念图。
图29为将背光灯正面亮度评价时的冷阴极管与样品的横截面概念图和正面亮度分布概念图重合表现的视图。
图30为实施例8的反射材料1的展开示意图。
图31为实施例8的反射材料2的展开示意图。
图32为实施例9的反射材料1的展开示意图。
图33为实施例9的反射材料1的展开示意图。
图34为实施例9的照明用反射板样品的截面示意图。
图35为背光灯正面亮度评价2中的背光设定的概念图。
图36为背光灯正面亮度评价2中的亮度测定范围的概念图。
图37为形成与反射板的底部连续的侧部的照明用反射板的截面概念图。
图38为形成与反射板的底部连续的侧部的照明用反射板中的与侧部开闭有关的截面概念图。
图39为形成与反射板的底部连续的侧部的照明用反射板例的概念图。
图40为形成与反射板的底部连续的侧部的照明用反射板例的背面概念图。
标号说明1 反射材料1 2 加强材料3 凸部的棱线部分 4 反射材料5 凸条状突起 6 顶点间的间隔D7 高度H 8 用于求顶点的曲率半径R的圆9 沟槽10在反射材料上复合的材料11连结材料12平面状的反射材料13U字形的冷阴极管14加工成挡住表面形状的差异的形状的反射材料15具有接缝材料的功能的连结材料16反射材料2 17反射材料118加强材料·连结材料19正面亮度评价用的照明反射板样品20冷阴极管21正面亮度分布曲线22假想了U字形的冷阴极管的金属丝模型236mmφ的孔 24铝板25金属销 26设置角度27黑色带28加工成100mm×100mm的筒状的材料a29峰值位置30有效数据范围31亮度数据测定范围32底部33侧部34底部和侧部的临界35弯折角度A 36边缘部
37最大弯折的状态的弯折角度AcMAX38最大展开的状态的弯折角度AoMAX39弯折角度差ΔA(=AoMAX-AcMAX)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具有由高分子膜构成的反射材料。作为该高分子膜,优选是如(1)在热塑性塑料中添加有有机、无机的染料、微粒子等的材料,(2)在所构成的树脂成分中混合与该树脂成分为非相溶性的树脂和/或有机或无机的粒子并进行熔融挤出、然后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延伸且内部形成微细空隙的材料,(3)通过添加发泡性粒子并进行熔融挤出,从而发泡而成的材料,(4)注入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行挤出发泡而成的材料等,外观上具有白色性的材料。特别是,作为提高反射率·亮度的材料,优选上述(2)的形态。另外,作为层积薄膜,例如根据上述(2)的粒子的粒径或种类、树脂成分组成的不同等控制各层中的空隙的大小,使表层空隙的尺寸比内层的空隙小的材料,也是特别优选的。
作为构成该高分子膜的热塑性树脂,只要是可通过熔融挤出形成薄膜的即可,例如可以列举聚酯、聚烯烃、聚酰胺、聚氨基甲酸酯、聚苯硫醚等。特别是,从尺寸稳定性及机械特性良好、几乎没有可视光线区域中的吸收等的方面考虑,优选聚酯。
作为聚酯的具体例,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2,6-萘二甲酸二乙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1,4-亚环己基二亚甲基酯等。这些聚酯最好作为均聚物使用,但也可作为共聚物使用。作为共聚物使用时的共聚合成分,可以列举芳香族二羧酸、脂肪族二羧酸、脂环族二羧酸、碳原子数为2~15的二元醇成分等,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酸、含磺酸根基间苯二甲酸、以及它们的酯形成性化合物,二甘醇、三甘醇、新戊二醇、数均分子量为400~20,000的聚二醇等。
在反射材料中,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通过混炼或涂布等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耐热稳定剂、耐氧化稳定剂、润滑剂、有机或无机微粒子、耐光剂、抗静电剂、成核剂、耦联剂等。例如,为了长期稳定地发挥光学特性,优选含有耐光剂,更优选在最表面侧具有含耐光剂的保护层。作为耐光剂,可使用位阻胺类、水杨酸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氰基丙烯酸酯类、三嗪类、甲苯酸酯类、草酸酰基苯胺类等有机系的光稳定剂或者含有它们的光稳定化构造的共聚合物,或溶胶-凝胶系等的无机系的光稳定剂。将适合采用的耐光剂的具体例在以下表示。它们可以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是2种或其以上并用。
位阻胺类双(2,2,6,6-四甲基-4-哌啶)癸二酸酯、琥珀酸二甲基·1-(2-羟基乙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缩聚物。
水杨酸类水杨酸对叔丁基苯基酯、水杨酸对辛基苯基酯。
二苯甲酮类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双(2-甲氧基-4-羟基-5-苯甲酰基苯基)甲烷。
苯并三唑类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酚)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3’-(3”,4”,5”,6”-四氢化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
氰基丙烯酸酯类乙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
除上述之外,还有镍双(辛基苯基)硫、[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根)]-正丁基胺镍、镍络合物-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磷酸单乙酯、二叔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2,4-二叔丁基苯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2,4-二叔丁基苯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2-乙氧基-2’-乙基氧杂酸式双酰苯胺(2-エトキシ-2’-エチルオキザツクアジツドスアニリド)、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
在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中,反射材料的反射特性被定义为,其至少一方的面侧的、相对于波长400~7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85%或其以上。所谓相对于波长400~700nm的平均反射率,是以JIS Z 8722为基准,以10nm间隔测定400~700nm的波长范围的分光反射率,求出各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而得到的。为了提高反射效率,作为该平均反射率优选在87%或其以上,更优选在90%或其以上,进而更优选在95%或其以上。
为了避免以照明用反射板发挥光学特性的方式被赋予的立体构造在制造过程中或使用中简单地变化,作为反射材料,优选使用在150℃×30分钟的暴露条件下的热收缩率在1.8%或其以下的双轴延伸聚酯薄膜,作为该热收缩率优选在1.5%或其以下,更优选在1.0%或其以下。
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中所使用的反射材料,可根据用途使用复合材料。例如,为了提高反射效率,将2片反射特性不同的材料粘贴使用是一种较佳的形态。另外,在避免照明用反射板的背面漏光的用途中,与黑色等的着色薄膜或金属箔贴合是一种较佳的形态。在以下表示适合采用的复合的具体例。
复合对象材料聚酯薄膜、聚烯烃薄膜、聚酰胺薄膜、聚氨基甲酸酯薄膜、聚苯硫醚薄膜、铝箔、铁箔、铜箔。
复合方法粘接、接合、热熔接。
另外,在构成反射材料的材料的背面侧,通过印刷或蒸镀形成遮光层或传热层、导电层、绝缘层也是一种较佳形态。作为复合的部分并不限于构成材料的整个面,也可以仅在一个部分、或在每个部分上采用各种各样的复合的形态。
在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中,作为反射材料的表面形状,可以按照光学特性、易设置性、提高处置性等的要求,适当地设计采用平面形状、凸条状或波浪状、锯齿状、蛇皮状、井字状、方格纹状或微凹状等的凹凸形状或它们的组合等。另外,在将该形状形成在照明用反射板的背侧的情况下,因为可减小照明用反射板表面的光学影响或物理上的制约,同时可达成易设置性及处置性提高等的要求,所以也是较佳的形态。特别是在通过粘贴部件来形成该形状的情况下,因为对反射板表面的光学影响小,岁月被粘贴部件的素材、大小、形状可选择的范围较大,因而是一种较佳的形态。根据同样的理由,在使用了复合的材料的反射材料中,将该形状形成在位于照明用反射板背侧的材料上也是一种较佳的形态。
反射材料除了下述的反射材料1的凸条状的凹凸形状外,可以具有未通过后述的加强材料加强的、更细的凸条状突起。该凸条状突起,因为在处理轻质且薄厚的反射板之际很难弯折,因而成为较佳的形态。凸条状突起的形状、配置、组合,可与照明用反射板的处置性、设计上所需要的构造相应地选择。例如,为了使由凸条状突起引起的光学影响或物理制约小,优选的形态是将该凸条状突起设置于光源之下的结构,作为该凸条状突起的尺寸,优选在宽度为0.5~10mm、高度为0.5~1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宽度为0.5~5mm、高度为0.5~5mm,进而更优选宽度为1~3mm、高度为1~3mm。作为形成该凸条状突起的方法,可根据照明用反射板的要求特性、制作工序,从弯曲加工、热压、棂条状部件的粘贴等中选择。
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照明用反射板,具有由至少一方的面侧的反射率为85%或其以上的高分子膜构成的反射材料,且是具有凸条状的凹凸形状的反射材料1。通过设置具有凸条状的凹凸形状的反射材料1,可防止荧光灯或冷阴极管等线状光源的光相互混合,同时可将线状光源有效地作为面光源,能够进行鲜明的显示。
作为反射材料1所具有的凸条状的凹凸形状,可根据线状光源的形状等、或根据用途适当选择。为了作为用于将荧光灯或冷阴极管等的线状光源作为面光源使用的照明用反射板来进行使用,相邻的顶上部的顶点间的间隔D优选在0.5~500mm的范围内,从底部到顶上部的顶点的高度H优选在0.5~500mm的范围内。特别是,在使用直径为2~6mm的冷阴极管时,前述D更优选在10~50mm的范围内,前述H更优选在3~15mm的范围内。在与高密度地配置的光源相对应的场合等情况下,为了将凸部形成为锐角,在与成为反射材料1的凸部的棱线部分的直线相垂直的截面形状中,棱线部分的顶点的曲率半径优选在1mm或其以下,更优选在0.8mm或其以下,进而更优选在0.7mm或其以下。
反射材料1最好在其至少凸部的棱线部分的背侧具有沟槽。通过具有该沟槽,可减轻弯曲所致的应力,防止皱褶或破断等的表面形状或材质的显著劣化,同时可忠实地再现光学设计的凸部形状。
沟槽例如可从下面所示的具体例中,根据反射材料1的材质、厚度适当地选择。
沟槽形状V字形、U字形、 字形、直线型。
沟槽构成压扁、挖槽、局部切断。
例如,在反射材料的厚度没那么厚且内部具有空隙的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压扁来形成V字形或U字形的沟槽的做法,因为不会显著地降低材料强度,所以是较佳的形态。另一方面,在通过由内部的空隙形成的界面反射来提高反射率的类型的反射材料中,为了防止由于将内部空隙压扁而导致反射率降低的情况,将反射材料的表层局部切断以形成沟槽是较佳的形态。图8、9、10示出将反射材料弯折部分展开之际的沟槽部分9的截面例。
但是,反射材料1,最好在凸部的棱线部分基本上不具有贯通部。在此所谓的贯通部,是如排孔的切断部那样从反射材料的表面侧到背面侧贯通材料的部分。由于不具有该贯通部,因此可防止光由此泄漏。
在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中,含有多个反射材料,对于在工业上实现忠实于光学设计反射板形状是很理想的。
例如,含有多个反射材料1,对于实现复杂的配光图案来说是较佳的。
另外,如果除了反射材料1,还进一步含有本发明中所规定的反射材料、也就是不具有凸条状的凹凸形状的反射材料2,则在实现具有与光源形状、配置相对应的复杂的表面形状的照明用反射板方面,是很理想的形态。例如,在将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应用于采用了多个U字形的冷阴极管的照明的情况下,如图13所例示的那样,以夹着冷阴极管的直线部的方式,配置具有凸条状凹凸的反射材料1,且以在冷阴极管弯曲的部分配置平面状的反射材料的方式组合,这样对于兼顾光学设计和物理上的限定条件而言是较佳的形态之一。另外,在如大型的液晶TV用背光装置等那样、有必要在照明用反射板上设置用于支撑光源的部件的情况下,设置支撑光源的部件的部分增大反射板成为平面状的面积,并且没有必要设置该支撑部件的部分较大地取得成为立体构造的面积,这对于兼顾光学设计和物理上的限定条件而言也是较佳的形态之一。
此外,作为将反射材料1和反射材料2组合的较佳形态之一,具有如图14所例示那样的井字状(parallel crosses)的形状。通过设为具有该形状的凹凸的形态,能够调整光的扩散范围和分离范围,在用传感器感知控制反射板的部分中的光的色成分、照度等情况下,可提供与作为控制性和照明的要求特性的均衡相对应的照明用反射板形状。井字状的凹凸,例如可通过在反射材料1的、与凸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切出切口,在该切口部分插入图15所示的形状的反射材料2而形成。切口形状或插入该切口的反射材料的形状,可根据所希望的光学设计来选择。
另外,在反射材料2上,也可以具有如前述的、比反射材料1所具有的凸条状的凹凸形状小的、没有通过加强材料加强的凸条状突起。
在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中,反射材料相互间的临界的形状可根据要求的特性来设计。例如,在要求反射材料彼此间的表面连续性的用途中,在所组合的反射材料彼此间的表面形状不同时,优选的形态是用一方的反射材料盖住差异部分或用接缝材料挡住差异部分。特别是,图17示出了没有处理表面形状的差异的例子,图18、图19示出了挡住表面形状的差异部分的例子。为了获得差异部分处的功能方面的连续性,将组合的反射材料叠合起来使用是较佳形态。叠合使用的例子由图20和图21示出。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照明用反射板,其特征在于,除了前述反射材料1以外还含有可挠性的加强材料,该加强材料从反射材料1的前述一方的面侧的背侧以将凹部的底部彼此连接的方式加强凹凸形状。通过具有这样的构成,可实现具有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柔软性·轻质性,同时还具备形状保持性的照明用反射板。
加强材料的材料可根据用途从高分子膜、布帛、无纺布等具有可挠性的材料中适当地选择。
优选的形态是根据用途给加强材料赋予反射、遮光、导热、散热、导电、绝缘等功能。例如,优选加强材料还满足作为反射材料的反射性能。
另外,作为加强材料,也可优选地援用前述那样的反射材料的材料。
在考虑废弃性或再循环性的情况下,对于加强材料使用与反射材料同类的高分子材料是较佳的形态。例如,如果反射材料1和加强材料由聚酯薄膜构成,则除了废弃性及再循环性优异以往,在反射板的轻量化及材料物性的稳定性上也很优异,因而在这一点上比较理想。
此外,特别优选加强材料使用由与反射材料相同的主成分构成的高分子材料。
作为加强的形态,是一个加强材料加强反射材料整体还是部分地加强,可根据用途适当地选择。例如,为了轻量化合用量的节省,由带状的加强材料部分地进行连结是较佳的形态之一。另外,在简化生产工序的情况下或照明用反射板要求有较高的形状保持性的用途中,通过加强材料使全体一体化为较佳形态。
另外,是使反射材料与加强材料的整个接触面一体化,还是部分地一体化,只要根据用途、构成材料适当地选择即可。为了牢固地一体化优选的形态是使反射材料与加强材料的所有接触面一体化,但为了吸收热收缩率差、热膨胀率差,使得作为照明用反射板整体不易发生构造的变形,则优选部分地一体化。
使反射材料与加强材料一体化的手段,只要根据用途适当地选择即可,例如,可采用粘接剂、接合剂、热熔接、钩卡、螺钉固定、缝合等。例如,通过粘接剂使由聚酯双轴延伸薄膜构成的加强材料与反射材料一体化,由于反射材料不会因热或物理的损害而劣化,因此是较佳的形态之一。
在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中,在如前所述含有多个反射材料的情况下,含有将这些材料连结起来的连结材料,在防止所希望的光学特性因反射材料的位置偏移而受损的方面比较理想。
连结材料的材料,可根据用途从高分子膜、布帛、无纺布、FRP、金属箔等中适当地选择。为了防止发生输送中或作业中受到的冲击等所致的变形,且能够以可沿着所希望形状的方式使照明用反射板追随变形,优选的形态是连结材料具有可挠性。
根据用途对连结材料赋予反射、遮光、导热、散热、导电、绝缘等功能性为较佳的形态。例如,优选连结材料还满足作为反射材料的反射性能。
另外,作为加强材料的材料,也可很好地援用前述的反射材料的材料。
此外,如果设为加强材料兼具连结材料的功能的构成,则在可通过简单地设置反射板的构成,提高可靠性、轻量化、降低成本方面很理想。
在考虑废弃性或再循环性的情况下,对于连结材料使用与反射材料同类的高分子材料是较佳形态。例如,反射材料1、加强材料和连结材料由聚酯薄膜构成,除了废弃性、再循环性优异以外,反射板的轻量化、材料物性的稳定性也优异。
此外,特别优选对连结材料使用由与反射材料相同的主成分构成的高分子材料。
作为连接的形态,对于是一个连结材料将多个反射材料全体连接还是部分地连接,在连结材料具有可挠性且兼具加强材料的功能的情况下,如前所述的加强材料那样,可根据用途适当地选择。另外,在连结材料不具有可挠性的情况下,为了不妨碍反射板的柔软性,最好部分地设置。
另外,是使反射材料和连结材料的整个接触面一体化还是部分一体化,只要根据用途、构成材料适当地选择即可。为了牢固地一体化,较佳的形态是使反射材料与连结材料的整个接触面一体化,但为了吸收热收缩率差、热膨胀率差,使得作为照明用反射板全体不易发生构造的变形,优选部分一体化。
使反射材料与连结材料一体化的手段,只要根据用途适当地选择即可,例如,可采用粘接剂、接合剂、热熔接、钩卡、螺钉固定、缝合等。例如,通过粘接剂使由聚酯双轴延伸薄膜构成的连结材料与反射材料一体化,不会因热或物理的损害而使反射材料劣化,因而成为较佳的形态之一。
另外,使连结材料具有前述的接缝材料的功能也是较佳的形态之一。使连结材料具有接缝材料的功能的例子如图22所示。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裁断为如图23所示的形状的反射材料1上,如图24所示地赋予凸条状的凹凸形状,然后用加强材料加强,能够实现设为复杂形状的照明用反射板。
接下来,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照明用反射板,其特征为,反射材料形成与反射板的底部相连续的侧部,在该底部与该侧部的临界处,在前述一方的面侧的背侧具有沟槽。以往的产品中,在该底部与该侧部的临界处,通常采用具有贯通部的排孔,而通过采用沟槽,不但具有追随照明框体的内部形状的良好的设置性,而且在反射板设置之际或修正错误的设置之际,可防止从该底部与该侧部的临界处破损。另外,由于在底部与侧部的临界处,防止破断等的表面形状、材质的显著劣化,忠实地再现光学设计,因而也是较佳的形态。另外,底部与侧部的临界实质上不具有贯通部,从防止贯通部漏光方面来看也很理想。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的沟槽或反射材料,可援用前述的本发明第一方面中的沟槽或反射材料。
另外,采用将本发明第一方面与本发明第二方面组合的形态也很理想。
在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中,在维持设计时的光学特性方面,当将在70℃、90%RH的环境下暴露24小时前后的底边长边侧尺寸和底边短边侧尺寸分别设为W0、W、L0、L,将该暴露前后的尺寸变化量的差的绝对值设为ΔW(=|W0-W|),ΔL(=|L0-L|)时,
优选ΔW/W0≤0.02,且ΔL/L0≤0.02,更优选ΔW/W0≤0.01,且ΔL/L0≤0.01,进而优选ΔW/W0≤0.007,且ΔL/L0≤0.007。
在获取热尺寸稳定性方面,在构成材料以热塑性高分子为主成分时,最好是在使用温度或其以上、优选70℃或其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对反射板的形状的热固定。
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因为容易获得反映出与各种光源形状相对应的任意的光学设计的立体构造,因此能够作为更优选的形态使用于广告牌用光源、液晶TV用背光灯等的信息显示用背光装置。
实施例[测定·评价方法](1)平均反射率作为分光式色差仪,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制SE-2000型,以JIS Z8722为基准,以10nm间隔测定400~700nm的波长范围的分光反射率,求出各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
(2)反射材料等的热收缩率在150℃的干热下,进行30分钟的热处理,算出相对于热处理前的原长的收缩率。试样数目n=5。
(3)顶上部的顶点的曲率半径R与直尺的刻度一起,用数字相机(佳能(公司)制IXY DIGITAL 400)拍摄反射材料1中的凸条的断面,根据放大了10倍的照片,用游标卡尺计测沿着顶点部的曲率的圆(参照图7)的直径φ,根据同样测定的直尺的刻度计算倍率X,求出实际的曲率半径R(=φ/2X)。另外,在具有与通过排孔贯通了材料的部分相连续的部分的情况下,以材料连续的部分为基础求出曲率半径。对求出的曲率半径按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
AR≤0.7mmB0.7mm<R≤1.0mmC1.0mm<R。
(4)折痕的外观(实施例1~5,比较例1、2)对于反射材料1中尽可能所有的折痕,进行概观观察和扩大观察(使用东海产业(株)制;最大放大倍数22×),按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概观观察)A对于任何折痕都没有观察到显著的皱褶,折痕形成为直线状。
B至少一部分折痕有皱褶,但折痕大致形成为直线状。
C至少一部分折痕有较大皱褶,因而存在折痕成为锯齿形的部分。
(扩大观察)A对于任何折痕上都没有观察到显著皱褶。
B至少一部分的折痕上产生皱褶。
C至少一部分的折痕发生龟裂。
(5)折痕的外观(实施例10、11,比较例8~10)对于形成反射板的底部和与其相连续的侧部的反射材料中的,该底部和该侧部的临界部,进行概观观察和扩大观察(使用东海产业(株)制;最大放大倍数22×),按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A没有观察到显著的皱褶,临界形成为直线状。
B有皱褶,但临界大致形成为直线状。
C因具有较大的皱褶,临界存在成为锯齿状的部分。
(6)漏光(实施例10、11,比较例8~10)对上述(5)的临界部分透过荧光灯进行目视观察,按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
A临界上没有观察到漏光。
B临界上没有观察到随机的漏光,但观察到等间距的漏光。
C临界上随机地观察到显著的漏光。
(7)侧部的开闭性(实施例10,11,比较例8~10)对上述(5)的临界部分,在下述的范围内进行开闭。临界部分的观察从反射材料的表背两侧进行概观观察和扩大观察(使用东海产业(株)制;最大放大倍数22×),具有达到龟裂或折痕以外部分的皱褶的发生·生长等,出现了显著的损伤。另外,下述条件下的角度,设为底部与侧部的临界部分处的角度。
C在70°~100°的范围内进行10次开闭后,在临界部分的折痕上观察到显著的损伤。
B尽管在上述C的开闭下没有观察到显著的损伤,但当进一步在50°~110°的范围内进行10次开闭后,在临界部分的折痕上观察到显著的损伤。
A在上述C、B的开闭下,没有观察到显著的损伤。
(8)尺寸变化(ΔD、ΔH)(实施例1~5,比较例1、2)在70℃、90%RH的环境下暴露24小时,将暴露前后的相邻的顶上部的顶点间的间隔设为D0、D,将暴露前后的从底部到顶上部的顶点的高度设为H0、H,并用游标卡尺进行测定,根据该暴露前后的尺寸的差的绝对值ΔD(=|D0-D|)、ΔH(=|H0-H|)的取得值,按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
C超过1.0mm。
B在1.0mm或其以下,但超过0.5mm。
A在0.5mm或其以下。
(9)尺寸变化(ΔW/W0、ΔL/L0)(实施例10、11,比较例8)在70℃、90%RH的环境下暴露24小时,在将暴露前后的底部的长边侧尺寸设为W0、W,将暴露前后的底部短边侧尺寸设为L0、L,将该暴露前后的尺寸的差的绝对值设为ΔW(=|W0-W|)、ΔL(=|L0-L|)时,通过ΔW/W0与ΔL/L0的取得值,按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
CΔW/W0和ΔL/L0的任意一个超过0.2。
BΔW/W0和ΔL/L0均在0.2或其以下,但其中的任意一个超过0.007。
CΔW/W0和ΔL/L0均在0.007以下。
(10)设置性自由度(实施例6、7,比较例3~6)准备金属丝模型,将其设想成灯间隔为26mm、弯曲部的半径为13mm、直管部的长度为132mm、2mmφ的U字形的冷阴极管,以与样品的150mm的边成水平的方式设置灯模型的直管部,并评价是否能够将评价对象设置在从样品的底面到灯的距离为3mm的位置上。
A能够无物理干涉地设置。
B有物理干涉,不能设置。
将实施例6的设置的概念图表示在图26中。
(11)设置稳定性(实施例6、7,比较例3~6)准备1mm厚、170mm×190mm的铝板,在距各边20mm位于内侧的130mm×150mm的长方形的对角的2个部位上立设φ5mm、长度20mm的金属销。以长边成为上侧、金属销侧成为表侧的方式,以70°的角度设置铝板,作为设置稳定性评价台。图28示出从横向观看设置稳定性评价台的概略图。
对于评价对象,在距各边10mm位于内侧的130mm×150mm的长方形对角处,且在与设置稳定性评价台的销的位置相同的2个部位,开有φ6mm的孔,作为设置稳定性评价用样品。在以使金属销通过各样品的孔的方式设置于设置稳定性评价台上之后,轻轻摇动设置稳定性评价台,通过观察样品是否没有错位,来评价设置稳定性。
A能够稳定地设置。
B样品错位。
在图27中示出开孔并作为设置稳定性评价用样品的实施例6的照明用反射板的概念图。
(12)设置适应性(实施例6、7,比较例3~5)使用直径为20cm的钢管,以样品的短边与该钢管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向该钢管的表面推压5分钟使其变形,然后立刻以使样品的背面(加强材料侧)面向玻璃侧的方式将各样品放置于平面玻璃板上。放置10分钟后,观察平面玻璃上的样品形状,按下面的基准评价设置适应性。
A样品沿着玻璃面形状设置。
B样品长边的中央从玻璃上浮起。
(13)背光灯正面亮度(实施例6、7,比较例3~6)
作为直下型背光灯,使用多摩电气工业(株)制201BLM02(冷阴极管的间隔26mm)进行测定。将已被粘贴到该背光灯内的已经制造的薄膜剥下,以不与冷阴极管的支撑部件相干涉的方式,张贴上在中央附近空有150mm×170mm的空间的后述的材料a。空间的150mm的边与冷阴极管平行,一方的端部,距将内侧的最近的冷阴极管的中心线下降到设置平面上的场所的距离为7mm。与一方的170mm的边相配合地将测定对象的照明用反射板用两面带粘贴在空间之中。在实施例6、7,比较例3、5、6中,凸条状的凹凸形状的凸部的棱线部分设置成位于相邻的冷阴极管之间的中间处。另外,比较例4的反射材料1和反射材料2,以成为与实施例6的反射材料1和反射材料2的配置相同的配置的方式粘贴。在该状态下安装透明的PMMA板,将冷阴极管点亮1小时使光源稳定,然后从透明PMMA板侧正面,作为亮度不匀测定器使用有限公司イマイズミ商会制EYESCALE-3,按照到照相机和背光灯单元表面的距离为1m、照相机的透镜光圈为f1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设定,测定亮度(cd/m2)。有效的亮度数据范围为,由在垂直于冷阴极管的方向上的170mm的中央78mm、和在平行于冷阴极管的方向上的150mm的中央80mm所围成的四方形部分。
将获得的亮度数据,作为以与冷阴极管水平的方向为列、垂直于冷阴极管的方向为行的表,进行解析。当为了评价相对于冷阴极管垂直的方向的亮度分布,解析各行的亮度数据时,显示出了在与冷阴极管的位置一致的部分亮度成为极大值的亮度分布。将该亮度的极大值设为峰值(Px1~Pxn,n表示峰值的数,x表示第x行),将在相邻的峰值间亮度最低的极小值设为谷值(Qx1~Qxm,m表示谷值的数,x表示第x行,Qx1为Px1与Px2分布间最低亮度值)。与冷阴极管水平的方向的行峰值亮度平均值PxA、行谷值亮度平均值QxA按下式求出。
PxA=(Px1+Px2+…Pxn)/nQxA=(Qx1+Qx2+…Qxm)/m以峰值为中心的26mm设为1个循环,具有S循环(S为整数)的亮度的平均作为行平均亮度SxA。在本实施例和比较例中,n=m=S=3相当于78mm宽度。接下来,在有效亮度数据范围内,求出各行的PxA、QxA、SxA的值的平均值,由此得到峰值亮度平均值、谷值亮度平均值、平均亮度。表3所示的正面亮度特性的各数值越大越好。
在图29中示出将评价样品之际的冷阴极管和样品的横截面,和对应的亮度分布重合的概念图。
(14)光学的分理性(实施例8、9,比较例7)作为直下型背光灯,使用多摩电气工业(株)制201BLM02(冷阴极管的间隔26mm)进行测定。将已被粘贴到该背光灯内的已经制作的薄膜剥下,以不与冷阴极管的支撑部件相干涉的方式,张贴上在中央附近空有100mm×100mm的空间的后述的材料a。且以如下方式设定,即,将空间设置在可包含4根冷阴极管的位置,中央的2根冷阴极管之间的正中部位于空间的一边的中央,冷阴极管与空间的另一边平行。用两面带将测定对象的照明用反射板粘贴在空间中。在实施例8、9中,凸条状的凹凸形状的凸部的棱线部分设置成位于相邻的冷阴极管彼此的中间。以处于100mm×100mm的空间中央的26mm×15mm的长方形的对角的方式,在2根冷阴极管上卷绕宽度为5mm的黑色带。以塞在从背光灯的反射材料面到安装于上部的透明PMMA板之间的方式,如图35所示的概略图那样,将通过把在冷阴极管的位置切有切口的后述的材料a加工成100mm×100mm方筒形而得到的制品,设置为正好围住照明用反射板样品,在该状态下,安装透明PMMA板,将冷阴极管点亮1小时使光源稳定,然后从透明PMMA板侧正面,作为亮度不匀测定器使用有限会社イマイズミ商会制EYESCALE-3,按照到照相机和背光灯组件表面的距离为1m、照相机的透镜光圈为f1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设定,测定亮度(cd/m2)。
对所获得的亮度数据,作为以与冷阴极管水平的方向为列、相对于冷阴极管垂直的方向为行的表,进行解析。当为了评价相对于冷阴极管垂直的方向的亮度分布而解析各行的亮度数据时,显示出了在与冷阴极管的位置一致的部分亮度成为极大值的亮度分布。该亮度的极大值为峰值(Px1~Pxn,n表示峰值的数,x表示第x行)。亮度的取样部位在峰值间为15列。另外,在平行于冷阴极管的方向,对亮度进行取样的部位为54行。峰值间的15列和54行的数据中,将15列的中央9列和54行的中央24行的亮度数据作为有效数据范围。作为测定范围中的有效数据范围所采用的,是图36所示的2个部位,取各自的平均进行评价。在有效数据范围内,将列方向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的差,除以平均亮度,将所得到的值作为Z进行评价。Z值越大,在光的分离这方面就越好。
各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材料汇总如下。
(材料a)将对双轴延伸PET薄膜实施了耐光剂的涂覆的、东レ(株)制193E60V设为材料a。材料a的膜厚为193μm,平均反射率为98%,薄膜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为0.7%。
(材料b)将作为双轴延伸PET薄膜的东レ(株)制188E60L设为材料b。材料b的膜厚为188μm,平均反射率为98%,薄膜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为1.1%。
(材料c)对材料b在200℃下实施退火加工,形成材料c。材料c的薄膜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为0.6%。
(材料d)将作为双轴延伸PET薄膜的东レ(株)制188S10设为材料d。材料d的膜厚为188μm,薄膜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为1%。
(材料e)对材料d在200℃下实施退火加工,形成材料e。材料e的薄膜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为0.5%。
(反射材料1)从材料a的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对折痕部分用球径为0.5mm的圆珠笔直线状地作出压痕形成沟槽,然后以形成顶上部的间隔W为33mm、顶上部的折痕角度为90度、高度为8mm且各面由平面构成的凸条状的凹凸形状的方式进行弯折,形成反射材料1。
(加强材料)在材料d的一方的面的整个面上粘贴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作为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将加强材料,以将反射材料1的凹部的底部相互连接的方式粘贴在其整个底面上,以进行加强。
所得到的反射板如表1所示,具有非常优异的特性。
(反射材料1)使用与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相同的反射材料1。
(加强材料)在材料e的一方的面的整个面上粘贴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以成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将上述加强材料,以将上述反射材料1的凹部的底部相互连接的方式粘贴在该整个底面上,以进行加强。
所得到的反射板如表1所示,具有非常优异的特性。
(反射材料1)相对于材料a,在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在其整个面上通过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粘贴材料e进行复合,相对于该复合薄膜,将在照明用反射板装配中成为折痕的部分的两侧各5mm、即1mm宽度的材料e的粘贴部分除去,剥离露出反射材料a的背侧。以下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反射材料1。
(加强材料)
在材料e的一方的面的整个面上粘贴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形成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将上述加强材料,以将上述反射材料1的凹部的底部相互连接的方式粘贴在该整个底面上以进行加强。
所获得的反射板如表1所示,具有非常优异的特性。
(反射材料1)以材料a的耐光剂含有层成为表面的方式,以顶上部的间隔、折痕角度、高度等凸条状的形状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进行弯折,形成反射材料1。
(加强材料)在材料e的一方的面的整个面上粘贴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形成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将上述加强材料,以将上述反射材料1的凹部的底部相互连接的方式粘贴在该整个底面上,以进行加强。
所获得的反射板与实施例2相比,在折痕上有褶皱,直线性恶化。
(反射材料1)相对于反射材料a,在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在其整个面上通过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粘贴材料e进行复合。相对该复合薄膜,在成为折痕的部分上刺出排孔,以顶上部的间隔、折痕角度、高度等凸条状的形状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进行弯折,形成反射材料1。
(加强材料)在材料e的一方的面的整个面上粘贴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以形成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
将上述加强材料,以将上述反射材料1的凹部的底部相互连接的方式粘贴在该整个底面上以进行加强。
获得的反射板与实施例2相比,顶上部的顶点的曲率半径R在没有贯通排孔的部分较大,另外在与排孔的交界处观察到龟裂,品质下降。
(反射材料1)使得材料a的耐光剂含有层成为表面,在成为折痕的部分刺出排孔,以顶上部的间隔、折痕角度、高度等凸条状的形状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弯折,形成反射材料1。
(加强材料)不使用加强材料。
所获得的反射板在湿热情况下有较大的尺寸变化,成不稳定的材料。
(反射材料1)相对于材料a,在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在其整个面上通过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粘贴0.5mm厚的铝板进行复合。相对该复合材料,使用挤压机施压,使得材料a的耐光剂含有层成为表面,以顶上部的间隔、折痕角度、高度等凸条状的形状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弯折。
(加强材料)不使用加强材料。
所获得的反射板,顶上部的顶点的曲率半径R较大。
表1
(反射材料1)将材料a切成90mm×206mm,从其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在距短边端14mm、(9mm、9mm、14mm)6(下标数字表示重复数)的位置上,用球径为0.5mm的圆珠笔,以成为与长边平行的直线状的方式作出压痕形成沟槽。接着进行弯折以形成断面形状为底边为12mm、各腰为9mm的等腰三角形的凸条,形成90mm×170mm的反射材料1。
(反射材料2)将材料a切成60mm×170mm,形成平面状的反射材料2。
(加强材料·连结材料)将材料c切成150mm×170mm,在其一方的面的整个面上粘贴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制成兼具连结材料的作用的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将反射材料1和反射材料2如图24所示地并排并通过两面粘接带粘贴到加强材料上,以获得150mm×170mm的照明用反射板。
获得的照明用反射板如表2所示,具有非常由于的特性。
除了使用材料d代替材料c来作为形成加强材料·连结材料的材料以往,其他与实施例6相同,获得照明用反射板。
获得的照明用反射板如表2所示,具有非常优异的特性。
除了代替材料c使用1mm厚的铝板作为形成加强材料·连结材料的材料以外,其他与实施例6相同,获得照明用反射板。
获得的照明用反射板与实施例6、7相比,设置适应性劣化。
(反射材料1)不使用反射材料1。
(反射材料2)将材料a切成150mm×170mm,形成平面状的反射材料2。
(加强材料)使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通过两面粘接带将反射材料2粘贴在加强材料上,获得150mm×170mm的照明用反射板。
获得的照明用反射板与实施例6相比,亮度特性劣化。
(反射材料1)将材料a切成150mm×206mm,从其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在距离短边端14mm、(9mm、9mm、14mm)6(下标数字表示重复数)的位置上,用球径为0.5mm的圆珠笔,以成为平行于长边的直线状的方式作出压痕形成沟槽。接着弯折以形成断面形状为底边12mm、各腰为9mm的等腰三角形的凸条,形成150mm×170mm的反射材料1。
(反射材料2)不使用反射材料2。
(加强材料·连结材料)将1mm厚铝板切成150mm×170mm,在其一方的面的整个面上粘贴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形成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将反射材料1通过两面粘接带粘贴到加强材料上,获得150mm×170mm的照明用反射板。
所获得的照明用反射板,设置性自由度和设置适应性稍差,但亮度特性优异。
(反射材料1)使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反射材料1。
(反射材料2)使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反射材料2。
(加强材料)不使用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不使用加强材料,将反射材料1和反射材料2并列设置,作为照明用反射板进行评价。
将反射材料1和反射材料2并列的反射板,尽管具有优异的亮度特性和设置性自由度,但设置稳定性差。
表2
(反射材料1)
将材料a切成100mm×124mm,从其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在距离短边端20mm、(8mm、8mm、18mm)2、8mm、8mm、20mm(下标数字表示重复数)的位置上,用球径为0.5mm的圆珠笔,以成为平行于长边的直线状的方式作出压痕形成沟槽。另外,如图30所示,切出高度为3mm、底边为2mm的等腰三角形的孔、和从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央向垂直于底边的方向的切口。将该材料弯折以形成断面形状为底边是8mm、腰长也是8mm的正三角形的凸条,形成100mm×100mm的反射材料1。
(其他反射材料)将材料a切成100mm×4mm,从其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以连结相对的短边中央部的方式,用球径为0.5mm的圆珠笔,以成为平行于长边的直线状的方式作出压痕形成沟槽(参照图31)。接着,弯折成如图15所示的形状,作为其他的反射材料。为了本实施例准备5根这样的其他反射材料。
(加强材料)将材料a切成100mm×100mm,在其一方的面的整个面上粘贴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作为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在将上述其他反射材料插入反射材料1的切口部后,通过两面粘接带将组合反射材料1和其他反射材料而成的制品粘贴到加强材料上,获得100mm×100mm的照明用反射板。
获得的照明用反射板如表3所示,示出了光学分离性优异的特性。
将材料a切成100mm×124mm,从其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在距离短边端20mm、(8mm、8mm、18mm)2、8mm、8mm、20mm(下标数字表示重复数)的位置,用球径为0.5mm的圆珠笔,以成为平行于长边的直线状的方式作出压痕形成沟槽(参照图32)。接着,以形成底边8mm、等腰边8mm的正三角形的断面形状的凸条的方式进行弯折,形成图33所示的100mm×100mm的反射材料1。
(加强材料)
使用与实施例8同样的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通过两面粘接带将反射材料1粘贴到加强材料上,以得到100mm×100mm的照明用反射板。
所获得的照明用反射板如粘所示,显示出了光学分离性优异的特性。
(反射材料1)不使用反射材料1。
(反射材料2)将材料a切成100mm×100mm,以获取平面状的反射材料2。
(加强材料)使用与实施例8同样的加强材料。
(照明用反射板的装配)通过两面粘接带将反射材料2粘贴到加强材料上,以获得100mm×100mm的照明用反射板。
所获得的照明用反射板如表3所示,显示出光学分离性变劣的特性。
表3
将材料a切成长边570mm×短边450mm,从其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在距离短边两端10mm和60mm的位置,用球径为0.5mm的圆珠笔,以成为平行于长边的直线状的方式作出压痕形成沟槽。
如图37所示,沿着距离短边两端60mm的沟槽,向内侧弯折150°形成侧部,接着,沿着距离短边两端10mm的沟槽,向外侧弯折150°形成边缘部,从而形成反射板。
所获得的反射板如表4所示,具有非常优异的特性。
在材料a的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在其整个面上通过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粘贴复合上材料d。
将该复合薄膜切成长边570mm×短边450mm。接着,将距离短边两端10mm和60mm的位置的与长边平行的直线作为要设置折痕的部分,将其两侧各5mm、即1mm宽度的材料d的粘贴部分除去,剥离露出材料a的背侧,沿着该折痕部分,作出0.05mm深的切缝状的沟槽。
与实施例10同样弯折以形成反射板。
所获得的反射板如表4所示,具有非常优异的特性。
将材料b切成长边570mm×短边450mm。接着,将距离短边两端10mm和60mm的位置的与长边平行的直线作为要形成折痕的部分,在该直线上作出排孔。然后,与实施例10同样弯折以形成反射板。
所获得的反射板从临界部分等间距地漏光。另外,在湿热下,有若干尺寸变化。
除了不赋予由圆珠笔的压痕形成的沟槽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0同样,形成反射板。
获得的反射板在临界有皱褶,直线性差。
在材料a的耐光剂含有层的相反侧,在其整个面上通过两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500)粘贴复合上材料c。
将该复合薄膜切成长边570mm×短边450mm。接着,将距离短边两端10mm和60mm的位置的与长边平行的直线作为要形成折痕的部分,在该直线上作出排孔。然后,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向上,在不会给临界处带来较大损伤的范围内进行弯折,形成反射板。
所获得的反射板从临界部分等间距地漏光,并且侧部的开闭性也差。
表4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因容易获得能够反映与各种光源形状相对应的任意的光学设计的立体构造,因而能够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形态应用于广告牌用光源、液晶TV用背光灯等的信息显示用背光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含有由至少一方的面侧的、相对于波长400~700nm的平均反射率在85%或其以上的高分子膜构成的反射材料、且是具有凸条状的凹凸形状的反射材料1,和具有可挠性的加强材料;使加强材料从反射材料1的所述一方的面侧的背侧将凹部的底部相互连接,以加强凹凸形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反射材料1和加强材料由聚酯薄膜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反射材料1在其至少凸部的棱线部分的背侧具有沟槽。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含有多个反射材料。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含有多个反射材料1。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进一步含有由至少一方的面侧的、相对于波长400~700nm的平均反射率在85%或其以上的高分子膜构成的反射材料、且是不具有凸条状的凹凸形状的反射材料2。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含有连结多个反射材料的连结材料。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反射材料1、加强材料和连结材料由聚酯薄膜构成。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其中,由至少一方的面侧的、相对于波长400~700nm的平均反射率在85%或其以上的高分子膜构成的反射材料,形成有与反射板的底部相连续的侧部,在该底部与该侧部的临界处,在所述一方的面侧的背侧具有沟槽。
10.一种照明用反射板,其中,由至少一方的面侧的、相对于波长400~700nm的平均反射率在85%或其以上的高分子膜构成的反射材料,形成有与反射板的底部相连续的侧部,在该底部与该侧部的临界处,在所述一方的面侧的背侧具有沟槽。
11.一种信息显示用背光装置,其采用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照明用反射板而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形状保持性和柔软性及轻质的照明用反射板。即,本发明的照明用反射板为,含有由至少一方的面侧的、相对波长400~700nm的平均反射率在85%或其以上的高分子膜构成的反射材料,且是具有凸条状的凹凸形状的反射材料1,和具有可挠性的加强材料,加强材料从反射材料1的所述一方的面侧的背侧将凹部的底部相互连接,以加强凹凸形状。
文档编号G02B5/08GK1910398SQ20058000238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3日
发明者前田行弘, 高桥弘造, 松山忠己 申请人:东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