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冷却结构及具有该冷却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框体内所含的热源高温化并防止相邻设置的各种设备发生热故障的冷却结构,及具有该冷却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如特开2004-138844号公报所记载的冷却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众所周知的。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是根据图像信息在感光鼓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通过提供调色剂给该静电潜影得到调色剂像,把该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后,将通过加热该纸上的调色剂像而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排出装置外。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装置通过加热来对纸上的调色剂像实施定影处理而成为热源,使得装置主体内高温化。定影装置的送纸方向的上游与具有精密设备即感光鼓的感光单元相邻,一旦来自定影装置的热量传递到转印部,就会发生由于热应变等给感光鼓带来不良影响的不利情况。
因此,在特开2004-138844号公报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采用了在构成定影装置框体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框架上突出设置多个风扇、并用金属箔覆盖这些风扇构成的冷却结构。
如采用这样的冷却结构,通过覆盖风扇的热传导率良好的金属箔,由在装置内流通的气流有效地消除了在定影装置内产生的热量,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定影装置高温化给装置内的各种设备带来的不良影响。
但是,在图像形成装置内,作为定影装置以外的热源还有电源单元,给安装在装置主体内的各种设备分配电力;以及驱动电机,驱动安装在装置主体内的各种设备。不能够无视来自这些热源的散热,而特开2004-138844号公报所记载的冷却结构只能够应对定影装置,存在着缺乏通用性的问题。
因此,可以考虑在电源单元和驱动电机等处也设置风扇,并用金属箔覆盖那些风扇,但这样一来电源单元以及驱动电机的体积增加,另外出现了导致阻碍图像形成装置紧凑化的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这种状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结构及具有该冷却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冷却结构可以应用于包含应该冷却的热源的各种框体装置,且具有通用性,很少阻碍装置的紧凑化。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框体的冷却结构,包括热源,装在所述框体内;传热构件,由所述框体的外壳构件支撑,且与所述热源抵接或接近;以及冷却装置,在距所述热源一定间隔的部位与所述传热构件相向配置,冷却所述传热构件。
如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从热源散出的热量,传递给与所述热源抵接或接近的并由框体的外壳构件支撑的传热构件,通过在距所述热源一定间隔的部位与此传热构件相向配置的冷却装置消除,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热源过度高温化。而且,由于冷却装置相向设置在距所述传热构件的热源一定间隔的位置,所以,可以按照应用该冷却结构的框体装置的状况,把冷却装置设置在最佳位置,能够有助于冷却对象装置的紧凑化。
在所述冷却结构中,优选所述传热构件由金属片体形成。根据该构成,所述传热构件与不是金属制成的传热构件相比,热传导率增大,可以散发更多的热源的热量。更优选所述金属片体在面对所述冷却装置的部分形成波浪形。根据该构成,所述传热构件与不是波浪形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传热构件的冷却效果。
另外优选所述冷却装置备有把冷却用的气流吹至所述传热构件的风扇。根据该构成,通过驱动该风扇产生气流,把该气流提供给传热构件,由气流消除该传热构件的热量,由此,能够有效地冷却热源。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是在规定的转印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部,呈框体结构,具有成为热源的规定的设备;传热构件,由所述装置主体部的外壳构件支撑,且与所述热源抵接或接近;以及冷却装置,在距所述热源一定间隔的部位与所述传热构件相向配置,冷却所述传热构件。
例如在所述装置主体部中作为热源的包括给装置主体部的各种设备分配电力的电源单元;驱动各种设备的驱动电机;和/或对转印处理后的纸上的调色剂像实施定影处理的定影装置,所述传热构件与至少一个所述热源抵接或接近。
如采用这样的构成,可以按照图像形成装置内的设备配置状况,把冷却装置设置在最佳位置,能够有助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紧凑化。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作为所述装置主体部的热源,包括电源单元,给装置主体部的各种设备分配电力;驱动电机,驱动各种设备;和/或定影装置,对转印处理后的纸上的调色剂像实施定影处理,其中,所述传热构件与至少一个所述热源抵接或接近。根据该构成,能够有效地冷却在所述装置中的热源。
另外优选所述传热构件贴在所述外壳构件的内壁表面上。根据该构成,所述传热构件在框体内不占地方,能够有助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紧凑化。更优选所述内壁表面凹下设置有嵌入所述热源的一部分的凹部,所述传热构件的一部分在所述凹部内由热源和内壁表面夹持。根据该构成,可使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容纳空间增加,那样能够有助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紧凑化。或者优选在与所述冷却装置相对面的所述内壁表面的一部分上,设置有通气口。根据该构成,通过该通气口可以有效地进行排气冷却在所述装置中的热源。
另外优选所述传热构件由金属片体形成。根据该构成,所述传热构件与不是金属制成的传热构件相比,热传导率增大,可以散发更多的热源的热量。更优选所述金属片体在面对所述冷却装置的部分形成波浪形。根据该构成,所述传热构件与不是波浪形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传热构件的冷却效果。
另外优选所述冷却装置备有把冷却用的气流吹至所述传热构件的风扇。根据该构成,通过驱动该风扇产生气流,把该气流提供给传热构件,由气流消除该传热构件的热量,由此,能够有效地冷却热源。
图1是用于说明应用本发明的冷却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后视立体图,表示将设在装置主体背面的盖体打开的状态。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视立体图,表示将设在装置主体背面的盖体关闭的状态。
图4是表示冷却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冷却结构的组装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盖体的剖视图,(a)为B-B方向剖视图,(b)为C-C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应用本发明的冷却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另外,图1是参照后面的图2的A-A方向剖视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呈箱形的装置主体(框体)20,该装置主体20的内部安装有供纸部12,具有储存纸P的装卸自由的纸盒121;图像转印部13,一边运送从该供纸部12的纸盒121抽出的纸P,一边把图像转印到该纸P上;定影部14,对通过图像转印部13转印到纸P上的图像实施定影处理,且在该装置主体20的上部形成出纸部15,排出由定影部14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P。
在所述供纸部12中,在图1的纸盒121的右上方位置设置有搓纸辊122,通过该搓纸辊122的驱动,把储存在纸盒121内的纸P一张张抽出,向图像转印部13输送。
所述图像转印部13包括图像转印单元131;转印带136,通过该图像转印单元131一次转印图像;第二转印辊139,把通过第一转印辊138的作用一次转印到该转印带136上的图像,转印到纸P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印带136设置在图像转印单元131的下方位置。
所述图像转印单元131包括从上游(图1的纸面的左侧)向下游顺序配置的黑色用单元131K、黄色用单元131Y、青色用单元131C和品红色用单元131M。所述各单元131K、131Y、131C、131M通过与装置主体20内的各设备的规定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决定位置进行安装。
各单元131K、131Y、131C、131M在各自的中央位置配置感光鼓132,同时在图1中各感光鼓132的左侧配置显影装置133。从显影装置133向绕筒心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32的圆周表面提供调色剂,由此在感光鼓132的圆周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
此外,在图1中各感光鼓132的右上位置分别配置去除感光鼓132圆周表面的残留调色剂进行清洁的鼓侧清洁装置134,同时在图1中各感光鼓132的正上方位置的稍右侧分别配置带电器135,感光鼓132的圆周表面通过鼓侧清洁装置134进行清洁化处理后移向带电器135,用于进行新的带电处理。
而且,在感光鼓132的正上方位置的稍左侧分别配置曝光装置137。此曝光装置137根据从其他设备电子传送来的图像数据,用激光照射通过所述带电器135带有相同电荷的感光鼓132的圆周表面,由此,在各感光鼓132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通过从显影装置133提供调色剂给这样的静电潜影,在感光鼓132的圆周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并将此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带136上。
在各感光鼓132的下方位置分别设置第一转印辊138,将转印带136介于各感光鼓132和各第一转印辊138之间。赋予各第一转印辊138与在感光鼓132的圆周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所具有的电荷极性不同的电荷,由此把在感光鼓132的圆周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可靠地静电吸附在转印带136的表面上。
如图1所示,所述转印带136在各单元131K、131Y、131C、131M的下方,其表面一侧与各感光鼓132的圆周表面分别抵接,张紧设置在驱动辊138a及从动辊138b之间。而且通过由驱动辊138a驱动转印带136周向转动,分别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把与此周向转动同步旋转的各感光鼓132的调色剂图像,以重叠印刷的状态转印到转印带136的表面上,由此成为到达第二转印辊139时在转印带136的表面上形成彩色转印图像的状态。
所述第二转印辊139配置为其圆周表面在从动辊138c的位置与转印带136的表面相面对。而且,从纸盒121送进来的纸P与转印带136向顺时针方向的周向转动同步经过此第二转印辊139的圆周表面和转印带136的表面之间,在此过程中,将在转印带136的表面上形成的转印图像转印到该纸P上。
而且,转印带136结束对纸P的转印处理后,由隔着转印带136与从动辊138b相向配置的带侧清洁装置134’实施清洁处理,使之清洁化,之后进入下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处理。
所述定影部14对通过图像转印部13转印到纸P上的转印图像实施定影处理,包括由通电发热体加热的热辊141;及与此热辊141相向配置的、圆周表面与热辊141的圆周表面压力抵接的加压辊142。当纸P经过转印带136和第二转印辊139之间,在转印带136的表面上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该纸P上,通过在经过热辊141和加压辊142之间时加热的定影处理而定影,之后,向设置在装置主体20顶部的出纸部15的出纸盘151出纸。
图2及图3是具有这样的内部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后视立体图,分别表示图2为打开设置在装置主体20背面的盖体30的状态,图3为关闭盖体30的状态。首先,如图2所示,在装置主体20内,在比上下方向的中央位置稍靠上方处设置用于支撑各单元131K、131Y、131C、131M的转印单元用框架21,同时在该转印单元用框架21的下方位置设置形成阶梯形的电机支撑框架22。
在所述电机支撑框架22的后侧下方,设置打印底板23,其具有沿电机支撑框架22的阶梯形状的阶梯形上边缘部分。而且,装置主体20的后侧开口变成其大约下半部分由此打印底板23基本覆盖的状态。
所述电机支撑框架22支撑图像形成装置10使用的驱动电机40中的主要的5台(从图2的右侧第一~第五驱动电机41~45)。这些第一~第五驱动电机41~45都采用可以精密地进行旋转角度控制的步进电机。
在这些驱动电机40内,第一驱动电机41是驱动黑色用单元131K的感光鼓132绕轴心旋转的电机,第二驱动电机42是驱动黄色用单元131Y的感光鼓132旋转的电机,第三驱动电机43是驱动青色用单元131C的感光鼓132旋转的电机,第四驱动电机44是驱动品红色用单元131M的感光鼓132旋转的电机。此外,第五驱动电机45是用于驱动转印带136的驱动辊138a旋转的电机。
另外,第一~第四驱动电机41~44不仅驱动各单元131K、131Y、131C、131M的感光鼓132,而且还驱动通过图中省略的齿轮机构驱动显影装置133的显影辊或鼓侧清洁装置134的回收调色剂搅拌棒等被驱动构件。
而且,在装置主体20内的适当位置设置多台排气风扇50,通过驱动这些排气风扇50,使装置主体20内通风换气,由此防止装置主体20内异常高温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设置在图2中的第一驱动电机41右侧的第一风扇51、设置在第四驱动电机44上方位置的第二风扇52、设置在图2中装置主体20的左下方的第三风扇53作为排气风扇50。
所述第一风扇51主要用于排出所述定影部14附近的热气,第二风扇52主要用于排出聚集在装置主体20的顶部位置的热空气,第三风扇53主要用于冷却所述打印底板23,其配置设定为可排出绕该打印底板23流通的空气。
所述盖体(外壳构件)30由平板形成,其形状设定成通过嵌入装置主体20的后面开口可以关闭该开口。在这样的盖体30上设有用于把空气导入装置主体20内的吸气部31和用于把装置主体20内的空气排出的排气部32。这些吸气部31及排气部32都包括沿多个横格间横向延伸的多条细长开口,采用所谓百叶窗结构。
所述吸气部31设在盖体30上与第一风扇51相对应位置的正下方。把装置主体20内与吸气部31对应的空间做成空洞,通过驱动排气风扇50,经由吸气部31将空气从后面导入到装置主体20内,其绕过装置主体20内的前侧后,通过驱动第一~第三风扇51~53,经由排气部32排出到外部。
所述排气部32由面对第一风扇51的第一排气部321、面对第二风扇52的第二排气部322、面对第三风扇53的第三排气部323构成。因此,如图3所示,在盖体30关闭装置主体20的后面开口的状态下,通过驱动第一风扇51经由第一排气部321进行排气,通过驱动第二风扇52经由第二排气部322进行排气,通过驱动第三风扇53经由第三排气部323进行排气。
在这样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本实施方式是把驱动电机40(第一~第五驱动电机41~45)设定为热源,通过本发明的冷却结构60消除由这些热源产生的热量。在各驱动电机41~45各自的端部设置用于有效地进行散热的正方形的散热板46。
图4及图5是表示冷却结构6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为分解立体图,图5为组装立体图。另外,在图4中的圆内为第一排气部321的局部剖切放大图。此外,图6是图5所示盖体30的剖视图,(a)为B-B方向剖视图,(b)为C-C方向剖视图。
首先,如图4所示,冷却结构60由与热源(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驱动电机40(第一~第五驱动电机41~45))抵接的金属片体(传热构件)61和所述第一风扇(冷却装置)51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片体61采用铝箔制成,在尺寸设定为可以盖住第一~第五驱动电机41~45程度的平面形状的状态下,贴在盖体30的里面一侧。这样的金属片体61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可以盖住第一排气部321程度的长方形,并覆盖盖体30的大约上半部分。
另一方面,采用百叶窗结构的第一排气部321,在上下方向配置三列横向长的长孔324,同时在所述金属片体61上与所述各长孔324相对的部分设置沿该长孔324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横向延伸的切槽611(参照图4的圆内)。
然后,以该切槽611为界,在金属片体61上与长孔324相对的部分相应于每一个长孔324形成上下一对的折入片612。这些折入片612折入长孔324后,贴着长孔324的上下边缘表面。通过这样做,比起在金属片体61上设置沿长孔324形状的通孔的情况,增大由第一风扇51送风的抵接面积,可以取得强的冷却效果。
此外,在第一排气部321上贴有包围各长孔324的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密封构件33,在盖体30关闭装置主体20的后面开口的状态下,该环状密封构件33与通过规定数量的交叉筋512支撑第一风扇51的环状架体511抵接。由于存在这样的环状密封构件33,使得由第一风扇51排出的全部空气可靠地通过第一排气部321。
此外,在盖体30上与各驱动电机41~45对应的部分分别设有凹部34,在关闭盖体30的状态下,各驱动电机41~45的端部通过金属片体61分别嵌入对应的凹部34。因而,通过设置凹部34也能够有助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紧凑化。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驱动电机41~45的端部形成的正方形散热板46,还由相同形状的散热构件47层压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规定厚向尺寸的铝合金板作为散热构件47。之所以采用散热构件47,是因为在把盖体30安装在装置主体20上的状态下,确保散热板46通过散热构件47可靠地贴紧在金属片体61上。
散热构件47的厚向尺寸为在把盖体30安装在装置主体20上的状态下,金属片体61稍向后侧弹性变形到稍突出的程度。通过这样做,由于金属片体61通过散热构件47挤压各驱动电机41~45的散热板46,所以可从各驱动电机41~45向金属片体61可靠传热。
如采用这样构成的冷却结构60,如图3所示,在盖体30关闭装置主体20的开口的状态下,如图6(a)所示,各驱动电机41~45通过散热板46及散热构件47与贴在盖体30的里面一侧的金属片体61抵接。因此,由各驱动电机41~45的驱动产生的热量如图6(a)的实线箭头所示,通过散热板46及散热构件47传导给金属片体61,向宽阔的金属片体61的前面扩散。
而且,在金属片体61上与第一排气部321对应的部分,由于对应于各长孔324形成的折入片612向该长孔324折入,由此与仅在金属片体61上穿孔的情况相比,传热面积增大,传导到各折入片612的热量,在这部分被有效地冷却。
因此,在金属片体61上各驱动电机41~45和第一排气部321之间的温度梯度增大,所以可从热源即各驱动电机41~45向第一排气部321高效地进行热传导,由此可靠地冷却各驱动电机41~45。
加之由于金属片体61具有相当大的面积,扩散到该金属片体61上的热量,通过在装置主体20内流通的气流也可进行冷却,有助于提高冷却效果。
在金属片体61上形成嵌入第一排气部321的一部分长孔324的多个折入片612,如图6(b)所示,这些折入片612成上下方向并列设置的状态,而在本发明中包含把这样的状态称为波浪形的概念。
如以上详细论述的,由于本发明的冷却结构60包括与热源(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驱动电机40)抵接的传热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金属片体61);和在传热构件的距热源一定间隔的部位与该传热构件相向配置的冷却该传热构件的冷却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第一风扇51),所以从热源散发出的热量,传导到与该热源抵接的传热构件,通过在传热构件的距热源一定间隔的部位与该传热构件相向配置的冷却装置来消除,可以有效地防止热源过度高温化。
而且,由于冷却装置相向设置在离开传热构件的热源一定间隔的位置,可以按照应用该冷却结构的装置的状况,在最佳位置设置冷却装置,冷却结构可以有助于对象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图像形成装置10)的紧凑化。
此外,在对象装置内存在多个热源的情况下,通过把传热构件作成平面的大构件,尺寸设定为能盖住各热源,可以应对冷却结构的所有热源的冷却处理,具有通用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呈板状的金属片体61作为传热构件,该金属片体61与不是金属制成的传热构件相比,热传导率增大,可以更适合用作担当散发热源的热量的构件。
此外,由于采用把冷却用的气流吹至金属片体61的折入片612的第一风扇51作为冷却装置,通过驱动该第一风扇51产生气流,把该气流提供给金属片体61的折入片612,由气流消除金属片体61的热量,由此,通过金属片体61能够有效地冷却热源即驱动电机40。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由于金属片体61贴在盖体30的内壁表面,所以金属片体61在装置主体20内不占地方,能够有助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紧凑化。
在这样的盖体30的内壁表面上,凹下设置嵌入有第一~第五驱动电机41~45端部的多个凹部34,由于金属片体61的一部分在各凹部34内被第一~第五驱动电机41~45和盖体30的内壁表面夹持,所以可使在装置主体20中各驱动电机41~45的容纳空间增加,那样能够有助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紧凑化。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盖体30上与第一风扇51相对的地方设置第一排气部321,可以把由第一风扇51从金属片体61消除的热量通过该第一排气部321散发到外部,可以使冷却效果提高。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内容,也包含以下的内容(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冷却结构60是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把冷却结构60只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0,也可以应用于设备主体内存在热源的各种电气设备(例如电视接收机、个人计算机、硬盘装置等)。
(2)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的是所谓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例如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采用喷墨方式的打印机等中,尽管不存在如定影装置那样的热源,但使用把墨水喷嘴配置成线状的墨水头,要在每个喷嘴配置喷出墨水用的热源,墨水头本身也要预热直到达到喷出温度。因此,该墨水头也成为热源,可以应用本发明对此进行冷却。
(3)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举驱动电机40作为热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热源就是驱动电机40,也可以例举安装在装置主体20内的规定的电源单元或具有热辊141的定影部14作为热源。特别是对因定影部14而产生高温的热量,本发明的冷却结构60可以有效地发挥其功能,有助于该定影部14的冷却处理。除此之外,在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激光扫描仪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其使用的多级电机(polygon motor)作为冷却对象。此外,在内置有硬盘驱动器等存储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此作为冷却对象。
(4)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铝箔作为金属片体61,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金属片体61就是铝箔的,也可以采用由铜和铁等铝之外的金属构成的板。
(5)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铝合金构成的板体作为附加设置在驱动电机40的散热板46的散热构件47,但也可以采用铝合金以外的其他金属片体来代替它,还可以采用把铝箔折叠成多段。
(6)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应用并列设置的多个折入片612作为在金属片体61上形成的本发明的波浪形形状,但代替这样做,也可以在金属片体61上没形成折入片612的部分形成波浪形,通过这样做,由于金属片体61的表面积增大,可以提高金属片体61的冷却效果。
(7)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把金属片体61贴在盖体30的内壁表面,但也可以代替这样做而把金属片体61贴在装置主体20一侧的内壁表面上。
(8)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排气风扇50(在实施方式中是第一风扇51)作为冷却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冷却装置就是排气风扇50,也可以是冷却水等冷却介质。在采用例如冷却水作为冷却手段的情况下,只要把金属片体61的一部分浸入该冷却水中即可。通过这样做,热量从热源传导到金属片体61,由冷却水进行冷却。
(9)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热源即驱动电机40与金属片体61抵接,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使热源与金属片体61抵接,也可以根据情况使热源接近金属片体61。在这种情况下,热源的热量通过热辐射传到金属片体61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框体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装在所述框体内;传热构件,由所述框体的外壳构件支撑,且与所述热源抵接或接近;以及冷却装置,在距所述热源一定间隔的部位与所述传热构件相向配置,冷却所述传热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构件由金属片体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体在面对所述冷却装置的部分形成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备有把冷却用的气流吹至所述传热构件的风扇。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规定的转印材料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部,呈框体结构,具有成为热源的规定的设备;传热构件,由所述装置主体部的外壳构件支撑,且与所述热源抵接或接近;以及冷却装置,在距所述热源一定间隔的部位与所述传热构件相向配置,冷却所述传热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装置主体部的热源,包括电源单元,给装置主体部的各种设备分配电力;驱动电机,驱动各种设备;和/或定影装置,对转印处理后的纸上的调色剂像实施定影处理,其中,所述传热构件与至少一个所述热源抵接或接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构件贴在所述外壳构件的内壁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表面凹下设置有嵌入所述热源的一部分的凹部,所述传热构件的一部分在所述凹部内由热源和内壁表面夹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冷却装置相对面的所述内壁表面的一部分上,设置有通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构件由金属片体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体在面对所述冷却装置的部分形成波浪形。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备有把冷却用的气流吹至所述传热构件的风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结构及具有该冷却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冷却结构(60)包括作为热源的驱动电机(40)(第一~第五驱动电机(41~45));作为与该驱动电机(40)抵接的传热构件的金属片体(61);在距驱动电机(40)的配置位置一定间隔的部位与该金属片体(61)相向配置的、作为冷却该金属片体(61)的冷却装置的第一风扇(51)。
文档编号G03G15/00GK1815389SQ20061000291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
发明者大仓义正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