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光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11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眩光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于LCD和PDP等各种显示器表面的防眩光膜,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通过涂布廉价供给的防眩光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LCD和PDP等的显示屏快速发展,从普通手机到大型电视显示器,已经制造、销售出了适合多种用途的各种各样尺寸的产品。为了提高这类显示屏的分辨率,这些显示屏的表面一般都专门设置有具有减反射功能的层。这类减反射技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防止外来光映入的防眩光技术,即Anti-Glare技术(以下称为“AG”);另一种是利用光的干涉效应用于降低反射率本身的减反射技术,即Anti-Reflection技术(以下称为“AR”)。
目前,主要的方法是对于AG,利用以喷砂法或压花法等直接使基材表面变成毛面的方法、在基材表面设置含有填料的硬涂层的方法及在基材表面形成海岛构造的多孔膜的方法等,在防眩光膜表面形成凹凸,对于AR,通过溅射法等来形成。然而,后者采用的溅射等真空成膜方法,成本高、与塑料膜之间的密合性不充分,另外难于进行大面积均匀成膜,因此最近开始通过湿式涂布层压折射率各不相同的多个层。用溅射制成的AR的反射率通常为0.3%以下,但是用湿式涂布制成的薄膜其反射率比其高,大多为1.0%左右,因此为了区别于AR,称作低反射Low Refletion(以下简称“LR)。
用湿式涂布制作的LR薄膜,其基本构成是将高反射率层到低反射率层依次层压在基体上,可以根据需要,在基体与高折射率层之间、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之间、低折射率层上,设计任意的层。这里所称的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并不是规定绝对的折射率,而是相对地比较两层的折射率相对称为高低,在两者具有下式1的关系时,其反射率为最低。
n2=(n1)1/2(式1)(n1为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n2为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作为利用湿式涂布制作的LR薄膜的高折射率材料,为了提高折射率,一般使用含有氯或溴、硫等元素的有机高分子,或者使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锌等高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超微粒子分散在层中。另外,在低折射率层中,一般使用含氟类的有机高分子或低折射率的二氧化硅、氟化镁等,或使微粒堆积设置空孔,通过空气混入来实现低折射率等。
可是,近年来用于大型电视用显示器需求量呈大副攀升之势,因此用湿式涂布制作的LR薄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就LR薄膜而言,一般制造销售的产品,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下称作“PET”)三乙酰纤维素(以下称作“TAC”)等透明薄膜上,将兼有高折射率层功能的硬涂层、低折射率层依次层压,形成两层结构,或者将硬涂层、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依次层压形成三层结构。对于这种LR薄膜,一般要求除了低反射率之外,还要求其具有高耐磨性、耐化学性和防污性等,近年来也开始要求其表面具有防静电性。因为这些是来自于其不仅防止静电产生的尘埃附着,同时也要提高附着的尘埃的擦拭性的市场需要,其表面电阻必须设为107~1011Ω/□范围。需要说明的是,Ω/□是表面电阻率的单位,□是单位面积,有时也写成Ω/sq。
为了使防眩光薄膜的表面具有防静电性,与上述LR薄膜的情况相同,必须使硬涂层、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中的任一层或者多层具有防静电性。使其具有该防静电性所用的材料例如有表面活性剂、导电性高分子以及导电性无机微粒等。将无机微粒分散在涂膜中的方法,在实现低电阻方面有效,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防静电的角度来看,优选使导电性无机微粒配置在外表面,但因为这些材料一般折射率高,当考虑其减反射性能时,优选将其包含在低折射率层的内层,赋予导电性的同时也赋予较高的折射率。
该实例在特开2003-294904号公报上有记载,其分散在2层系(导电层/低折射率层)和3层系(导电层/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的导电层中的金属氧化物的透明导电性超微粒子,使用针状或球状的锑掺杂氧化锡、铝掺杂氧化锌的微粒。另外,在特开2002-167576号公报上,公开了高折射率导电性材料组合物,其由导电性微粒(A组分)、折射率在2.0以上的电介质微粒(B组分)、以及粘结剂(C组分)构成,其组成构成比例为以A组分为100重量份时,B组分为5~100重量份,C组分为5~100重量份;其中,导电性微粒选自氧化铟锡、氧化锡、氧化锑锌、氧化锌铝。而且,在特开2001-302945号公报上,公开有紫外线固化型透明导电性涂料组合物,其是将用等离子体方法制造的正方晶系氧化锡微粒和丙烯酸酯化合物在醇类溶剂中制成的。
但是,对于防眩光膜的防静电和高折射率,除此之外还有诸多专利申请,然而在低反射性、防静电性、耐磨性、耐化学性以及防污性等方面,兼有各种特性的防眩光膜尚未实现。
另外,作为同时赋予低反射性、防静电性、耐磨性、耐化学性以及防污性等诸多性能的方法,正在推进层压为多层的膜的开发,但该方法需要多层化、即在基材上涂布多次的工序,成本高。另外,由于难以调整多层化引起的各层间的平衡,因而在实际中,只不过是根据使用的目的,选择、实现这些性能中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本发明通过在透明基体上设置硬涂层和另一层,或者硬涂层、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提供一种低反射性、经济性良好、而且可良好地兼顾发挥导电性、耐磨性、防污性机能的防眩光膜。
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第1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透光性基体上依次层压至少硬涂层、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包含含有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6~1.8,低折射率层含有含氟聚硅氧烷,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36~1.42,高折射率层含有的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由选自氧化锡、氧化铟锡(ITO)、氧化锌的至少一种构成,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重量比为75%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透光性基体上依次层压至少硬涂层、低折射率层,硬涂层包含含有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放射性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膜厚为1.0~5.0μm,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6~1.8,低折射率层含有含氟聚硅氧烷,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36~1.42,硬涂覆层中含有的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由选自氧化锡、氧化铟锡(ITO)、氧化锌的至少一种构成,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重量比为75%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硬涂层,是指铅笔硬度试验(JISK5400)中显示H以上硬度的涂层,另外,本发明所述的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是指相互邻接的层的相对折射率的高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低折射率层表面测定的表面电阻不足1011Ω/□。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平均反射率在1%以下,总光线透射率达90%以上,而且其雾度为2%以下。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本发明的防眩光膜利用钢丝绒进行耐磨性试验后,其雾度变化量在0.5%以下。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硬涂层含有透光性树脂微粒,上述硬涂层表面具有微细凹凸。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第1实施方式的硬涂层的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45~1.55。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防眩光膜中的各种构成要素,分为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分别加以说明。
1.第1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第1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透光性基体上依次层压至少硬涂层、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的构成中,高折射率层包含含有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6~1.8,低折射率层含有含氟聚硅氧烷,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36~1.42,高折射率层含有的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由选自氧化锡、氧化铟锡(ITO)、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构成,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重量比为75%以上。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第1实施方式达到低反射特性、导电性、耐磨性和防污性的均衡性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使用的透光性基体尽管也可以使用石英及钠钙玻璃等,但优选使用PET、TA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乙烯醇(PVA)、聚氯乙烯(PVC)、环烯烃共聚物(COC)、含降冰片烯树脂、聚醚砜、赛璐玢、芳香族聚酰胺等各种树脂薄膜。另外,在用于PDP、LCD的情况下,更优选PET、TAC薄膜。
这些透光性基体的透明性越高越好。其光线透射率(JISK7361-1)可在80%以上,更优选90%以上。另外,作为透明基体的厚度,从轻质化的角度考虑优选薄的,但从生产性和操作性来看,优选使用1~700μm范围的基体,更优选25~250μm的范围。
另外,通过对透光性基体进行碱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处理,以及涂布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等或进行Si蒸镀等表面改性处理,可以提高透光性基体与硬涂层之间的密合性。
构成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第1实施方式的硬涂层的树脂可以使用由放射线、热中任一种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固化的树脂。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使用的组合物,是将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单体、低聚物和预聚物进行适当地混合而形成的。单体例如有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氧基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低聚物、预聚物例如有聚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化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醇酸丙烯酸酯、密胺丙烯酸酯、丙烯酸硅等丙烯酸酯,不饱和聚酯,环氧类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多个使用。在固化膜要求具有可挠性的情况下,优选单体添加得少一些,为了进一步降低交联密度,单体优选使用单官能团、双官能团的丙烯酸酯类的单体。相反,在固化膜要求具有可耐热性、耐磨性、耐溶剂性等过酷的耐久性的情况下,优选增加单体量,使用三官能团以上的丙烯酸酯类单体。
为了固化如上所述的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例如可以照射紫外线、电子射线、X射线等放射线,根据需要可适当添加聚合引发剂。聚合引发剂只要是使用热、或可见光、紫外线等能量射线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的物质,就没有特别限制。由热产生自由基的聚合引发剂的物质,例如有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等偶氮化合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等有机过氧化物。由能量射线产生活性自由基的聚合性引发剂的物质例如有二乙氧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苄基二甲基缩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2-吗啉代(4-硫甲基苯基)丙烷-1-酮等苯乙酮类,安息香甲基醚、安息香乙基醚、安息香异丙基醚、安息香异丁基醚等安息香醚类,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安息香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基亚硫酸酯、4-苯甲酰基-N,N-二甲基-N-[2-(1-氧代-2-丙烯基氧基)乙基]苯扎溴铵(benzenemethanaminium bromide)、(4-苯甲酰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等二苯甲酮类;2,4-二乙基噻吨、1-氯-4-二氯噻吨等噻吨类,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苯甲酰氧化物等。另外,产生阳离子的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例如有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4-甲氧基苯基)锍六氟磷酸酯等。
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种混合使用。另外,促进剂(增敏剂)也可以将N,N-二甲基对甲苯胺、4,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等胺类化合物混合使用。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相对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其范围为0.1~10重量%,优选3~7重量%的范围。聚合引发剂过多的情况下,未反应的聚合引发剂的分解物有时导致层强度降低或使树脂着色,相反在过少的情况下,树脂不固化。另外,在利用可见光、紫外光等能量射线使其产生活性自由基的聚合引发剂中,使用在照射能量射线的波长区域具有吸收的填料时,必须提高聚合引发剂的比例。而且,也可以添加氢醌、对苯醌、叔丁基氢醌等稳定剂(热聚合禁止剂),这种情况下,优选相对树脂添加量为0.1~5.0重量%的范围。
使用上述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硬涂层随着固化产生的体积收缩率(由下述方法算出)优选20%以下。体积收缩率大于20%时,透明基体为薄膜的情况则卷边显著,另外,基体材料为玻璃等硬的材料类时则其硬涂层的密合性降低。
体积收缩率体积收缩率D=(S-S’/D×100…(式2)S固化前的比重S’固化后的比重
(比重可通过JIS K-7112中的B法比重瓶法测定)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硬涂层中,也可以相对放射线固化型树脂添加氢醌、对苯醌、叔丁基氢醌等稳定剂(热聚合禁止剂)。添加量优选相对放射性固化型树脂为0.1~5.0重量%的范围。
可在硬涂层中使用的热固化型树脂例如有酚醛树脂、呋喃树脂、二甲苯-甲醛树脂、酮-甲醛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胺树脂、醇酸树脂、不饱和聚脂树脂、环氧树脂等。这些树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选择若干混合使用。如果透明体为塑料膜时,热固温度不可设定得过高;特别是当使用PET、TAC时,希望使用的热固化型树脂可以在100℃以下固化。
硬涂层中使用的固化型树脂的透明性越高越好,其光线透射率(JIS K-736-1)和透明基体一样,在80%以上,优选达到90%以上;硬涂层的折射率优选在1.45~1.55范围内,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则得不到适当的减反射效果。
本发明中,在透明体的一面或两面上直接或通过其它的层设置硬涂层的方法例如有其在上述树脂中,根据需要混合填料及水或有机溶剂,将其利用油漆振荡机、磨砂机、珍珠磨机、球磨机、搅拌磨机、辊磨机、高速涡轮分散机、喷气磨机、高速冲击磨机、超声波分散机等进行分散,制成涂料或墨,将其利用气刀涂布、刮板涂布、刮刀涂布、逆辊涂布、递纸辊涂布、凹版涂布、吻合涂布、铸涂、喷镀、长孔涂布(slot orifice coating)、砑光机涂布、电沉积涂布、浸渍涂布、模头涂布等涂布,及柔性版印刷等凸版印刷、直接凹版印刷、间接凹印等凹版印刷、胶版印刷等平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等印刷方法,在透明基体的一面或两面上设置单层或多层,并含有溶剂,此时,经过热干燥工序,利用放射线(紫外线的情况,需要光聚合引发剂)照射等,使涂布层或印刷层固化,由此得到硬涂层。需要说明的是,放射线在利用电子射线的情况下,使用从各种电子射线加速器如科克罗夫特-沃尔顿型、范德格拉夫型、共振变压型、绝缘芯变压器等、直线型、地拉米型、高频型等中放出的具有50~1000KeV能量的电子射线等,紫外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超高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低压水银灯、碳弧、乙炔弧、金属卤化物灯等光线产生的紫外线等。
为了提高涂料、墨的涂布应用性或印刷应用性,根据需要,可以适当使用硅油等流平剂,聚乙烯蜡、巴西棕榈蜡、高级醇、二酰胺、高级脂肪酸等的油酯,异氰酸酯等固化剂,碳酸钙及硅溶胶、合成云母等0.1μm以下的超微粒子等添加剂。
硬涂层的厚度在1.0~20.0μm的范围,优选1.0~5.0μm的范围。硬涂层在比1.0μm薄的情况下,硬涂层的耐磨性降低,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情况下,由于氧气妨碍使固化不良。在比10μm厚的情况下,由于树脂的固化收缩有时产生卷边,或者在硬涂层上产生微小裂纹,进而使其和透明基体的密合性降低。
本发明中,可以将透光性树脂微粒分散包含在上述说明的硬涂层中,在硬涂层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制成所谓的AG。这里使用的透光性树脂微粒可以使用由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类树脂等构成的有机透光性粒子。透光性树脂微粒的折射率优选1.40~1.75,在折射率不足1.40或大于1.75时,其与透光性基体或硬涂层的折射率差过大,透射率降低。透光性粒子的粒径优选0.3~10μm的范围,优选1~5μm的范围。这是因为粒径在0.3μm以下的情况,AG性降低,而在10μm以上的情况下,出现反光,同时表面凹凸程度变得过大,表面泛白,故不优选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减反射效果,可以在硬涂层和低折射率层之间设置高折射率层。在此所述的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是指比邻接的硬涂层及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高。
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第1实施方式中的高折射率层需要设置得比其上形成的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高,该折射率优选在1.60~1.80的范围。当小于1.60时,难以得到足够低的反射效果,另外,在1.80以上时,有制膜困难的倾向。
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优选具有和可见光波长相同的厚度或其以下的厚度,例如赋予对可见光的减反射效果的情况下,设计高折射率层的厚度n·d满足500≤4n·d(nm)≤750。这里n为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d为层厚度。本发明中高折射率层如上所述由于是薄膜,不能得到足够的硬膜性。因此,必须在高折射率层和透明基体之间设置硬涂层。
高折射率层含有的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例如有氧化锡、磷掺杂氧化锡、锑掺杂氧化锡(ATO)、氧化铟锡(ITO)、氧化铟、氧化锌、铝掺杂氧化锌、五氧化锑。特别优选氧化锡、ITO、氧化锌,这些因为其折射率都高为2.0附近,因此不仅起到导电性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提高含有这些物质的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的作用。
这些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直径优选在1~300nm的范围,更优选5~100nm。这是因为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粒径小于1nm时,难以均匀地分散,另外,当超过300nm时,出现透明性降低的不良现象。
高折射率层使用的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具有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及具有环氧基、乙烯基醚基、氧杂环丁烷基等阳离子聚合性官能团的单体、低聚物、预聚物,或者使用将其适当混合组成的组合物。单体例如有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氧基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低聚物、预聚物例如有聚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化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醇酸丙烯酸酯、密胺丙烯酸酯、丙烯酸硅等丙烯酸酯化合物,不饱和聚酯,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及各种脂环式环氧基等环氧类化合物,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基)甲氧基]甲基}苯、二[1-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等氧杂环丁烷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多个使用。
上述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射线照射固化,在利用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的情况下,需要添加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苯乙酮类、二苯甲酮、噻吨类、安息香、安息香甲醚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锍盐、芳香族碘盐、茂金属化合物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或者将其适当配合使用。
本发明中在上述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在不影响其聚合固化的范围内,添加使用高分子树脂。这些高分子树脂是后述的硬涂层涂料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可溶解的热塑性树脂,具体例如有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等,为了增加其与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亲和性,优选这些树脂中具有羧基及磷酸基、磺酸基等酸性官能团。
另外,本发明中,为了将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稳定地分散在上述的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各种偶联剂修饰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表面。该类偶联剂例如有硅烷偶联剂,铝、钛、锆等金属醇盐,脂肪酸等有机酸及其盐,磷酸化合物等。
高折射率层中所占的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比例以重量比计为75%以上,优选重量比为75~95%的范围,更优选80~90%的范围。该比例小于75%时,难以得到良好的导电性,超过95%时,存在雾度上升、同时高折射率层的耐磨性降低的问题。
高折射率层主要利用上述的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和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其形成方法如下将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和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和有机溶剂构成的涂料涂布,挥发有机溶剂后利用电子射线或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这里使用的有机溶剂必须按照溶解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同时,适合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分散进行选择。具体考虑对底材的润湿性、粘度、干燥速度等涂布特性,可以单独使用选自醇类、酯类、酮类、醚类、芳香烃的中的物质,或使用混合溶剂。
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第1实施方式中到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阶段的表面电阻优选107~109Ω/□。如果为防静电性则其表面电阻必须为其以下,如果超过109Ω/□,则其上设置低折射率层时最外层表面的表面电阻为1011Ω/□以上,不能发挥足够的防静电性,故不优选。另外,高折射率层的表面硬度,是指铅笔硬度试验(JIS K5400-5-4)中为H以上的硬度,更优选2H以上或3H以上的硬度。
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第1实施方式的高折射率层上设置的低折射率层由含氟聚硅氧烷构成。该含氟聚硅氧烷是将至少含有水解性硅烷化合物及/或其水解物和固化促进剂的混合物固化后得到的,该水解性硅烷化合物使用的是,下述通式[1]~[3]所示的硅烷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和通式[4]、[5]表示的含氟硅烷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形成的混合物。
化1
R1a-SiX4-a0≤a≤2[1]X3Si-R2-SiX3[2]Y-(Si(OR3)2O)n-Y [3]R5a-SiX4-a1≤a≤2[4]X3Si-R6-SiX3[5](X表示Cl、Br、NCO、OR4中的任一种。Y表示H或碳数为1~20的有机基团。R1、R2、R3、R4表示碳数为1~20的有机基团。R5、R6表示至少含有一个氟原子的有机基团。n表示1~30的整数。)水分解性硅烷化合物具体物质例如有硅原子具有4个水解基团的硅烷化合物,具体例如有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1-丙氧基)硅烷、四(2-丙氧基)硅烷、四(1-丁氧基)硅烷、四氯硅烷、四溴硅烷、四异氰酸酯硅烷、二甲氧基硅氧烷低聚物、二乙氧基硅氧烷低聚物等,但不限于这些物质。另外,含氟硅烷化合物例如有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三丙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三氯硅烷、3,3,3-三氟丙基三异氰酯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己基三甲氧基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己基三乙氧基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己基三丙氧基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己基三氯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己基三异氰酸酯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壬基三甲氧基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壬基三乙氧基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壬基三丙氧基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壬基三氯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壬基三异氰酸酯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癸基三丙氧基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癸基三氯硅烷、1H,1H,2H,2H-四氢全氟癸基三异氰酸酯硅烷、1-七氟异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七氟异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七氟异丙氧基丙基三丙氧基硅烷、1-七氟异丙氧基丙基三氯硅烷、1-七氟异丙氧基丙基三异氰酸酯硅烷、1,4-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2,2,3,3-四氟丁烷、1,5-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2,2,3,3,4,4-六氟戊烷等,其中,从折射率、反应性、溶剂溶解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1H,1H,2H,2H-四氢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
另外,本发明的水解性硅烷化合物也可以在上述化合物之外,使含有具有被膜形成剂及防静电剂作用的阳离子改性硅烷化合物。阳离子改性硅烷化合物的具体物质例如有十八烷基二甲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3-(N-スチル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甲基-N,N-二烯丙基氯化铵、(N,N-二癸基-N-甲基-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N,N-三-正丁基氯化铵、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聚乙烯亚胺)、二甲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丙基改性(聚乙烯亚胺)等。
为了兼顾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和涂膜强度,在以上的水解性硅烷化合物中为了提高低折射率层的涂膜强度,优选将硅原子上具有4个水解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通式[1]中a=0的化合物)、和含氟水解性硅烷化合物适当混合使用。这时的混合比根据硅烷化合物的种类而不同,优选使用相对于硅原子上具有4个水解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100重量份,含氟水解性硅烷化合物为1~500重量份,更优选20~300重量份。
上述水解性硅烷化合物通常溶解在醇溶剂中,事先进行部分水解和缩聚,将其通过涂布后加热,再进行缩聚,形成固化膜。为了进行这些水解、缩合反应,相对水解性硅烷化合物及/或其水解产物100重量份,在1~30重量份的范围添加使用固化促进剂。该固化促进剂例如有硝酸、盐酸等无机酸及草酸、乙酸等有机酸,正磷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等酸性催化剂,或者氨等碱性催化剂。
这些固化促进成分也可以使其和硅烷化合物混合后,直接涂布、制膜。在硅烷化合物中预先添加水,进行水解后,添加固化促进成分,涂布、制膜。这种情况下,将硅烷化合物-水-溶剂混合物或在其中添加微量的强酸(盐酸等)形成的混合物配制后,在室温下放置数小时到数日,稀释到涂布用的浓度,添加固化促进成分,涂布、制膜。另外,在不存在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草酸等硅烷聚合催化剂,将硅烷化合物制成低聚物后,添加固化促进剂成分,涂布、制膜。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硅烷化合物-溶剂-羧酸催化剂混合物,在室温到100℃的范围加热,和其它的情况相同进行稀释后,添加固化促进成分来使用。
低折射率层制作中使用的低折射率涂料通过以下的涂料配制、涂布、干燥、及聚合、固化工艺来制作,配制涂料可以通过将上述硅烷化合物溶解在任意的溶剂中,根据需要进行水解或低聚物化后,将上述固化促进成分混合来进行。这种情况下,为了得到目的的涂布厚度,将硅烷化合物的浓度配制在通常0.1~50重量%左右,优选0.5~30重量%左右。溶剂必须含有可以溶解至少水解了的硅烷化合物的极性溶剂。另外,从干燥时的挥发性方面考虑,使用沸点在50~150℃的溶剂。这样的溶剂例如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丁醇等醇类,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等二醇类,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乙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二乙基溶纤剂、二乙基卡必醇等二醇醚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类,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等含氮类,氯仿、二氯甲烷、三氯乙烯等卤代烃类等,但不限于这些物质。另外,上述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使用上述配制的涂料,可以利用涂布或印刷方法在透明支持基体的一面或双面设置低折射率层。具体可以使用如下的印刷方法气刀涂布、刮板涂布、线刮刀(wire doctor)涂布、刮刀涂布、逆辊涂布(reverse coating)、递纸辊涂布、凹版涂布、微型凹版(microgravure)涂布、吻合涂布、铸涂、喷涂、长孔涂布、砑光机涂布、电沉积涂布、浸渍涂布、模头涂布等涂布方法,及柔性版印刷等凸版印刷、直接凹版印刷、胶版凹版印刷等凹版印刷,胶版印刷等平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等印刷方法等。另外,如上所述形成的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可以适当考虑折射率和光波长的关系,确定层的厚度,但没有特别限定,优选70~120nm左右。只要是该程度的厚度,就因为可以将下层的硬涂层的表面电阻提升一位数左右,因此可以将低折射率层的表面电阻抑制在小于1011Ω/□。
低折射率层涂膜的干燥及聚合、固化需要通过加热干燥使溶剂挥发,再继续进行加热,使其进行固化。加热温度为40℃以上,优选80~120℃。加热温度的上限根据使用的基体不同而异,一般透明薄膜在120℃以上软化,不能使用。
低折射率层的表面电阻优选不足1011Ω/□,更优选为1011Ω/□以下。当其为1011Ω/□以上时,因为不能充分发挥防静电性,因而不优选。
本发明的防眩光膜中的硬涂层、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与折射率的关系优选为硬涂层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45~1.55的范围,高折射率层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6~18的范围,而且,低折射率层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36~1.42的范围,当超出该范围时,其低反射功能降低。
本发明的防眩光膜通过优化以上材料及其组合,可以使平均反射率为1%以下,使总透光率为90%以上,使雾度为2%以下。另外,在利用表面的钢丝绒进行耐磨性试验中,可以将雾度变化量抑制在0.5%以下。
2.第2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放眩薄膜的第2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其是在透光性基体上依次层压至少硬涂层、低折射率层后构成的,硬涂层包含含有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其膜厚为1.0~5.0μm,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6~1.8,低折射率层含有含氟聚硅氧烷,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36~1.42,硬涂层中含有的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由选自氧化锡、氧化铟锡(ITO)、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构成,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重量比为75%以上。
利用如上所述的结构,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第2实施方式,达到了兼顾低反射特性、导电性、耐磨性、防污性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减少涂布工序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本发明的防眩光膜的第2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除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硬涂层和高折射率层变更成兼有这些层的功能的一层、也就是变更为第2实施方式的硬涂层之外,其它和第1实施方式各构成要素相同,因此下面仅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硬涂层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中的硬涂层在利用铅笔硬度试验(JIS K5400)中,显示H以上的硬度,其可以使用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高折射率层相同的结构和材料。其中,区别之处有如下几点第2实施方式中的硬涂层的厚度在1.0~5.0μm的范围,优选的范围是2.0~4.0μm。硬涂层在比1.0μm薄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时,由于氧气的妨碍,引起固化不良,硬涂层的耐磨性劣化,当其比5μm厚的情况下,由于树脂的固化收缩产生卷边、在硬涂层上产生微小裂纹、和透明基体的密合性降低、或者进而降低透光性。并且,随着膜厚的增加必要的涂布量需要增加,由此也导致成本提高。
另外,第2实施方式中的硬涂层固化后的折射率优选1.6~1.8。当折射率不足1.6时,即使在上层设置低折射率层,也不能实现足够的低反射率,另外,如果折射率比1.8高,则其和透光性基体的折射率差变得过大,从而在设置低折射率层后存在干涉斑点增大的问题。
第2实施方式中,可以将透光性树脂微粒分散、包含在上述说明的硬涂层中,在硬涂层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制成所谓的AG。这里使用的透明性树脂微粒可以使用由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类树脂等构成的有机透光性粒子。透光性树脂微粒的折射率优选1.40~1.75,在折射率不足1.40或大于1.75时,其与透光性基体或硬涂层的折射率差过大,透射率降低。透光性粒子的粒径优选0.3~10μm的范围,更优选1~5μm的范围。因为粒径在0.3μm以下的情况,AG性降低,另外在10μm以上的情况下,出现反光,同时表面凹凸程度过大,表面泛白,故不优选使用。
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的“份”均指重量份。
1.第1实施方式试样1(1)硬涂层的制作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日本东洋纺织公司生产)上,用逆辊涂布进行下述硬膜涂料的涂布,经100℃、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下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作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52的硬涂层。
<硬涂层涂料的配方>
·紫外线固化型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商品名UV7600B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固体成分浓度100%)38份·光重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一184、チバガイギ一公司产)2份·甲乙酮 36份·环乙酮 24份(2)高折射率层的制作在上述硬涂层上用逆辊涂布涂布下述高折射率涂料,经100℃、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下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作成了厚度为0.1μm、折射率为1.64的高折射率层。
<高折射率涂料的配方>
·使新戊二醇和由间苯二甲酸及己二酸构成的多元酸反应,生成重均分子量65000、酸值7mgKOH/g、不挥发组分60%的聚酯树脂)7份·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1.8份·平均一次粒径为0.05μm、锡相对In的含量为5摩尔%的ITO粉末34份·正丁醇/二甲苯的重量比为4/6的混合溶剂 57.2份将上述材料和50cc的玻璃珠放入250cc的容器中,用油漆搅拌器分散5个小时。分离后,使0.2份的光重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一907、チバガイギ-公司制)溶解,制成了高折射率涂料。
(3)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在上述的高折射率层上,用逆辊涂布,涂布下述低折射率涂料,经100℃温度、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低折射率涂料的配方>
·含氟聚硅氧烷(商品名LR204-1、日产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固体成分浓度6.46%)7.9份·甲基异丁基酮 12.1份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0.57%的本发明的防眩光膜。
试样2(1)硬涂层的制作将和试样1相同配方的硬涂膜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日本东洋纺织公司生产)上,经100℃、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中,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就作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52的硬涂层。
(2)高折射率层的制作将含有氧化锆的紫外线型固化型树脂(商品名KZ7391、JSR公司制造固体成分浓度42%固体成分中ZrO含量为68.0%),作为高折射率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上述硬涂层上,经100℃、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下,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就作成了厚0.1μm、折射率为1.64的高折射率层。
(3)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将与试样1配方相同的低折射率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上述的高折射率层上,经100℃温度、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了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0.62%的对比用防眩光膜。
试样3(1)硬涂层的制作将与试样1配方相同的硬涂层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东洋纺织公司制造)上,经100℃温度、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中,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就作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52的硬涂层。
(2)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将与试样1配方相同的低折射率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上述的硬涂层上,经100℃温度、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需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了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2.13%的对比用防眩光膜。
试样4
(1)硬涂层的制作将与试样1配方相同的硬涂层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日本东洋纺织公司制造)上,经100℃温度、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中,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就制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52的硬涂层。
(2)高折射率层的制作将与试样1配方相同的高折射率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上述硬涂层上,经100℃、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下,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就制成了厚0.1μm、折射率为1.64的高折射率层。
(3)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将下述的低折射率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上述高折射率层上,经100℃、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低折射率层涂料的配方>
·硅溶胶(粒径15nm、作为SiO2含有30%的硅石超微粒子的乙醇分散液)10份·成膜剂(四乙氧基硅烷的水解物,按二氧化硅计算,固体成分浓度6%) 15份·乙醇 53份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了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0.68%的对比用防眩光膜。
试样5(1)硬涂层的制作将与试样1配方相同的硬涂层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本东洋纺织公司制造)上,经100℃温度、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中,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作制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52的硬涂层。
(2)高折射率层的制作将下述的高折射率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上述的硬涂层上,经100℃温度、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下,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制成了厚0.1μm、折射率为1.61的高折射率层。
<高折射率涂料的配方>
·使新戊二醇和间苯二甲酸与己二酸组成的多元酸进行反应,形成重均分子量65000、酸值7mgKOH/g、不挥发组分60%的聚脂树脂14份·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3.6份·平均一次粒径0.05μm、Sn相对In的含量为5摩尔%的ITO粉末28份·正丁醇/二甲苯的重量比为4/6的混合溶剂54.4份将上述原料和50cc的玻璃珠放入250cc的容器中,用油漆搅拌器分散5个小时。分散后,溶解0.2份的光重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一907、チバガイギ-公司制造),制成了高折射率涂料。
(3)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将与试样1配方相同的低折射率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上述高折射率层上,经100℃、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了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0.95%的对比用防眩光膜。
使用如上所述得到的试样1~5的防眩光膜,利用下列方法,分别对总透光率、雾度、反射率、表面电阻值、耐磨性及防污性进行了测定和评价。
总透光率和雾度方面的测定,利用雾度仪(商品名NDH2000、日本电色公司制造)测定。
反射率使用分光光度计(商品名UV3100、岛津公司制造)测定,测定波长区域400~700nm范围的5°正反射,根据JIS Z8701校正可见灵敏度,用得到的Y值表示。需要说明的是,用黑图样(マジツク)完全将非测定面涂黑,在该状态下进行测定。
表面电阻值使用表面电阻值高电阻计(商品名ハイレスタアツプ三菱化学公司制造)进行测定。
耐磨性的测定,是将日本钢丝绒制公司制的钢丝绒#0000,安装在板纸抗磨实验机(熊谷理机工业公司制造)上,使防眩光膜的低折射率层面在荷重250g下,往返10次。然后用雾度仪测定下述式3计算的其部分雾度值的变化量δH。在此可见,测量值越大,其耐磨性越差。
δH=试验后的雾度值-试验前的雾度值(式3)防污性能的测定是通过下列方法来完成的,具体做法是用点滴器将色拉油一滴一滴的滴在低折射率层上,然后用吸附有石油醚的揩布(商品名CLEAN WIPER、SF30Cクラレ公司制造)反复擦拭20次,然后,对擦拭过的面用光学显微镜照相,确定有无色拉油残留。如果在低折射率层上可见附着有色拉油就记做“×”,如果完全未见就记做“○”。
表1

由表1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得到的试样1的防眩光膜,通过在高折射率层中使用含有导电性无机微粒的放射线型固化型树脂,和在低折射率层中使用含有氟聚硅氧烷,得到的低反射特性、导电性、耐磨性以及防污性等方面都比较好;对照用的试样2的防眩光膜,其导电性和耐磨性差;对照用的试样3的防眩光膜,低反射性和导电性差;对照用的试样4的防眩光膜,耐磨性和防污性差,不耐用。另外,对照用的试样5的防眩光膜,其硬涂层中的导电性无机微粒含量不足75%时,其导电性差,不耐用。
2.第2实施方式试样6(1)硬涂层的制作将下述硬涂层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本东洋纺织公司生产)上,经100℃、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中,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制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64的硬涂层。
<硬涂层涂料的配方>
·使新戊二醇和间苯二甲酸与己二酸组成的多元酸进行反应,形成重均分子量65000、酸值7mgKOH/g、不挥发组分60%的聚脂树脂7份·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1.8份·平均一次粒径0.05μm、Sn相对In的含量为5摩尔%的ITO粉末 34份·正丁醇/二甲苯的重量比为4/6的混合溶剂 57.2份将上述原料和50cc的玻璃珠放入250cc的容器中,用油漆搅拌器分散5个小时。分散后,使0.2份的光重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907、チバガイギ-公司制造)溶解,作成了硬涂层涂料。
(2)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将下述低折射率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上述硬涂层上,经100℃、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低折射率涂料的配方>
·含氟聚硅氧烷(商品名LR204-1、日产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固体成分6.46%)7.9份·甲基异丁基酮 12.1份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0.81%的本发明的防眩光膜。
试样7(1)硬涂层的制作将下述的硬涂层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本东洋纺织公司生产)上,经100℃、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中,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制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61的硬涂层。
<硬涂层涂料的配方>
·使新戊二醇和间苯二甲酸与己二酸组成的多元酸进行反应,形成重均分子量65000、酸值7mgKOH/g、不挥发组分60%的聚脂树脂8.4份·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2.1份·平均一次粒径0.05μm的氧化锡 32.8份·正丁醇/二甲苯的重量比为4/6的混合溶剂 56.7份将上述原料和50cc的玻璃珠放入250cc的容器中,用油漆搅拌器分散5个小时。分散后,使0.2份的光重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907、チバガイギ-公司制造)溶解,制成了硬涂层涂料。
(2)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在上述的硬涂层上,用逆辊涂布涂布与试样6相同配方的低折射率涂料,经100℃温度、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了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0.79%的本发明防眩光膜。
试样8(1)硬涂层的制作将含有氧化锡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商品名ESB-3、大日本涂料公司制造,含固体成分浓度29.7%,固体成分中氧化锡含量82%),作为硬涂层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日本东洋纺织公司生产)上,经100℃温度、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中,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制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60的硬涂层。
(2)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在上述的硬涂层上,用逆辊涂布涂布与试样6相同配方的低折射率涂料,经100℃、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了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0.82%的本发明的防眩光膜。
试样9(1)硬涂层的制作将含有氧化锆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商品名KZ7391、JSR公司制造,固体成分浓度42%,固体成分中ZrO含量68.0%)作为硬涂层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本东洋纺织公司生产)上,经100℃温度、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中,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就制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69的硬涂层。
(2)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在上述的硬涂层上,用逆辊涂布涂布与试样6相同配方的低折射率涂料,经100℃、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了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0.85%的对比用防眩光膜。
试样10(1)硬涂层的制作将下述的硬涂层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本东洋纺织公司生产)上,经100℃、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中,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制成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52的硬涂层。
<硬涂层涂料的配方>
·紫外线固化型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商品名UV7600B,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固体成分浓度100%)38份·光重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184、チバガイギ-公司制造)2份·甲乙酮 36份·环己酮 24份(1)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在上述的硬涂层上,用逆辊涂布涂布与试样6相同配方的低折射率涂料,经100℃、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了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2.13%的对比用防眩光膜。
试样11(1)硬涂层的制作将与试样6相同配方的硬涂层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涂布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日本东洋纺织公司生产)上,经100℃、干燥1分钟,然后在氮气环境中,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制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64的硬涂层。
(2)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在上述的硬涂层上,用逆辊涂布涂布下述低折射率涂料,经100℃、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低折射率层涂料的配方>
·硅溶胶(粒径15nm、作为SiO2含有30%的硅石超微粒子的乙醇分散液) 10份·成膜剂(四乙氧基硅烷的水分解物,以二氧化硅计固体成分的浓度6%)15份·乙醇 53份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了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0.92%的对比用防眩光膜。
试样12(1)硬涂层的制作将下述硬涂层涂料,用逆辊涂布涂布在100μm厚的PET薄膜(商品名A4300本东洋纺织公司生产)上,经100℃温度、1分钟干燥,然后在氮气环境中,用一盏120W/cm聚光型高压水银灯进行紫外线照射(照射距离10cm、照射时间30秒),使涂膜固化。这样制成了厚度为2.5μm、折射率为1.61的硬涂层。
<硬涂层涂料的配方>
·使新戊二醇和间苯二甲酸与己二酸组成的多元酸进行反应,形成重均分子量65000、酸值7mgKOH/g、不挥发组分60%的聚脂树脂14份·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3.6份
·平均一次粒径0.05μm、Sn相对In的含量为5摩尔%的ITO28份·正丁醇/二甲苯的重量比为4/6的混合溶剂 54.4份将上述原料和50cc的玻璃珠放入250cc的容器中,用油漆搅拌器分散5个小时。分散后,使0.2份的光重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907、チバガイギ-公司制造)溶解,制成了硬涂层涂料。
(2)低折射率层的制作在上述的硬涂层上,用逆辊涂布涂布与试样6相同配方的低折射率涂料,经100℃、干燥1分钟,使涂膜固化。
然后,为了使低折射率层固化,在60℃条件下固化120个小时,得到了厚度0.1μm、折射率1.38、反射率0.95%的对比用防眩光膜。
使用如上所述得到的试样6~12的防眩光膜,利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分别对其总透光率、雾度、反射率、表面电阻值、耐磨性、防污性进行了测定和评价。
表2

从表2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试样6~8的防眩光膜,在硬涂层中使用含有导电性无机微粒的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和在低折射率层中使用含氟聚硅氧烷,由此获得了低反射特性、导电性、耐磨性、以及防污性;与此相对,试样9制作的对比用防眩光膜,其导电性和耐磨性方面差;试样10制作的对比用防眩光膜,其低反射性和导电性方面差;试样11制作的对比用防眩光膜,其耐磨性和防污性差,不耐用。另外试样12制作的对比用防眩光膜,其硬涂层中含有的导电性无机微粒含量不足75%的情况下,其导电性差,也不耐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在透光性基体上,依次层压至少硬涂层、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上述高折射率层包含含有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6~1.8,上述低折射率层包含含氟聚硅氧烷,其固化后的树脂折射率为1.36~1.42,上述高折射率层中含有的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由氧化锡、氧化铟锡(ITO)、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构成,上述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重量比为75%以上。
2.一种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在透光性基体上,依次层压至少硬涂层和低折射率层,上述硬涂层包含含有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膜厚为1.0~5.0μm,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6~1.8,上述低折射率层包含含氟聚硅氧烷,其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36~1.42,上述硬涂层中含有的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由氧化锡、氧化铟锡(ITO)、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构成,上述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重量比为75%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上述防眩光膜在上述低折射率层表面上测定的表面电阻不足1011Ω/□。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上述防眩光膜的平均反射率平均为1%以下,总透光率为90%以上,雾度为2%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上述防眩光膜表面经钢丝绒耐磨性试验后,其雾度的变化量为0.5%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硬涂层含有透光性树脂微粒。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硬涂层表面具有细微的凹凸。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硬涂层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45~1.5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光膜,该防眩光膜具有低反射性、经济性好,而且能够均衡地发挥导电性、耐磨性和防污性。其构成是在透光性基体上,依次层压至少硬涂层、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包括含有导电性的无机超微粒子的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6~1.8;低折射率层含有含氟聚硅氧烷,设定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36~1.42;高折射率层中所含的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为选自氧化锡、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导电性无机超微粒子的重量比为75%以上。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841094SQ20061006833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9日
发明者大石和也, 松浦义昭, 元田泰彥, 东健策 申请人: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