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成像装置的定影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57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成像装置的定影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装置的定影辊。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利用激光扫描单元射出的激光束扫描图像承载介质,从而在该图像承载介质的表面上产生静电潜像。显影剂例如调色剂经由显影设备提供给静电潜像,并显现调色剂图像。
可见图像被转印到经过图像承载介质和转印辊的打印纸上。当打印纸经过相互接触转动的定影辊与支撑辊之间的空间时,可见图像经由热量和压力固定在该打印纸上。
近来,定影辊已采用感应加热系统。在采用感应加热系统的定影辊中,感应线圈设在由磁性材料组成的无源加热辊内,绝缘层设在该感应线圈与无源加热辊之间。因为无源加热辊在此构造中是一种可转动部件,感应线圈优选尽可能紧密地与该无源加热辊接触,以通过连结该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力与无源加热辊来增强感应加热效率。
在传统构造中,拉伸盘簧插入无源加热辊内,从而使感应线圈与该无源加热辊的内侧紧密接触,以便该感应线圈在利用朝向盘簧内侧施加的压力与无源加热辊紧密接触时转动。绝缘层介于感应线圈与盘簧之间。
然而,当印制机的印制速度加快时,定影辊的转速相应地加快。当定影辊的转速加快时,会导致盘簧滑移或者定影辊空转。结果,感应线圈断开或者扭曲。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改进定影辊的成像装置,该定影辊具有紧固设置在其内的感应线圈且基本防止该感应线圈相对于辊体的内表面滑移或空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改进构造的成像装置的定影辊,其中,感应线圈与辊内侧紧密接触。
一种成像装置的定影辊包括呈管状的辊体。线圈组件安装在辊体内且具有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的内侧和外侧覆以绝缘体。加压管安装在辊体上以把线圈组件紧紧地偏压向该辊体的内表面。加压管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切出的切除部,以沿周向收缩和扩张。
加压管沿所述周向具有近似C形截面。
定影辊还包括设置在加压管的切除部内以基本上防止该加压管沿周向收缩的键件。
加压管的切除部具有从其外周起凹下的安装部以安装键件,该键件具有当其接收在安装部内时与该安装部的边缘啮合的锁定槽。
加压管优选由非磁性金属形成。
加压管优选由不锈钢形成。
定影辊还包括用于把加压管固定到辊体上的紧固单元。
该紧固单元包括内盖,锁定在加压管的一端内;以及外盖,与辊体的端部压配合并固定到该内盖上。
该紧固单元还包括由内盖的内侧支承的螺母。螺栓穿过端盖和外盖并与螺母连接。
加压管具有位于其端部处的锁定孔。内盖具有位于其外侧处以与该锁定孔啮合的锁定突起。
内盖包括分别与加压管的两端配合的第一和第二内盖。外盖包括与第一内盖连接且与辊体的一端压配合的端盖以及与该辊体的另一端压配合且其外周上具有齿轮部的齿轮盖。
自结合附图公开本发明的优选示范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和显著特征将变得明显。


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本发明的以上方面和其它特征将变得更明显,其中图1是示意性表示依据本发明一种示范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定影辊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定影辊的纵截面正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定影辊的端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加压管的横截面正视图;图5A和5B分别是图1所示内盖的底视图和横截面正视图;以及图6是经组装的图1所示定影辊的局部横截面的透视图。
在所有图中,相同参考数字将被认为指示相同部件、组件和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限定的内容例如详细构造及其部件提供用于帮助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因此,显而易见的是,在没有那些限定内容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本发明。此外,没有详细说明公知的功能或构造以提供清楚且简明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依据本发明一种示范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定影辊100包括辊体10、安装在该辊体10内的线圈组件20、以及把该线圈组件20紧紧地压向辊体10内侧的加压管30。
辊体10形成为纵向空心管。辊体10转动以给打印介质例如纸张施加预定的热量和压力。辊体10优选由钢、铝或铜即具有高导热性的磁性材料制成。
辊体10的两端敞开。优选由人造树脂形成的涂层11包裹辊体10的外周面,如图2所示。为基本上防止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附着在辊体10上,涂层11优选由具有低热阻的氟化树脂材料例如特氟隆、全氟烷氧基聚合物(PFA)或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连接部12分别沿着辊体10两端的外周形成。衬套部63和65与每个连接部12压配合。连接部12优选具有比辊体10其它部分小的外径。
线圈组件20包括驱动线圈21、分别形成在该驱动线圈21的内侧和外侧处的内绝缘体23和外绝缘体25,如图2所示。外绝缘体25以预定厚度层覆在辊体10的内周面上。然后,按顺序层覆驱动线圈21和内绝缘体23。
通过把内外绝缘体23和25与设于两者之间的驱动线圈21涂覆到一起,可将该内外绝缘体23和25预先成形为线圈组件20。然后,把线圈组件20以与该辊体10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插入辊体10内。
驱动线圈21可具有圆形或非圆形例如方形截面。一旦从外部电源供应以电力,驱动线圈21就产生围绕辊体10的磁场。于是,利用反电动势沿着该磁场生成感生电流。依据该感生电流,生成焦耳热。
驱动线圈21依据其电阻负载产生电阻热,从而加热辊体10。为了同时产生感应热和电阻热,驱动线圈21优选由铜合金、铝合金、钢合金、镍合金或铬形成。驱动线圈21优选具有使电阻等于或小于约100Ω(欧姆)的预定厚度。
内绝缘体23形成为具有预定厚度,以便使驱动线圈21与加压管30之间绝缘。内绝缘体23由陶瓷材料例如搪瓷、玻璃和Al2O3以及绝缘材料例如硅橡胶、云母薄片、聚酰亚胺和聚氨酯形成。
外绝缘体25使驱动线圈21与辊体10电绝缘。外绝缘体25由绝缘材料例如硅橡胶、云母薄片、聚酰亚胺和聚氨酯形成。
内外绝缘体23和25可与驱动线圈21一起形成单个组件20,然后将该单个组件20插入辊体10内。选择性地,外绝缘体25、驱动线圈21和内绝缘体23可从辊体10的内表面起按顺序层叠。
加压管30具有比辊体10小的直径且压配合在内绝缘体23里。如图3所示,加压管3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切出的切除部31。切除部31沿着加压管30的周向具有预定宽度W。加压管30可沿着切除部31的方向收缩或扩张。加压管30具有近似C形截面。
加压管30优选由非磁性材料例如不锈钢形成。当装配到内绝缘体23中时,加压管30朝向辊体10的内表面偏压线圈组件20,以使该线圈组件不滑移或不空转地与辊体10一起转动。为利用加压管30给线圈组件20施加基本恒定的压力,实质上需要阻止切除部31的宽度W减小。因此,键件40可拆卸地安装在切除部31内以阻止该切除部31的宽度W缩小,如图1和4所示。
切除部31具有用于安装键件40的安装部31a。安装部31a优选通过在加压管30的基本中央部处相对于长度方向执行弯曲处理来形成,以使键件40实质上尽可能均匀地在加压管30的整个长度上阻止切除部31收缩。
参照图4,通过向内弯曲加压管30的外周一预定深度,安装部31a形成为凹进。
键件40具有与安装部31a对应的形状且具有弯曲外表面,如图1和4所示。优选地,键件40的外表面的曲率基本类似于加压管30的外表面的曲率。键件40位于安装部30a内,因而,键件40的外表面与加压管30的外表面共面连接(即,键件40的外表面与加压管30的外表面齐平),从而提高相对于线圈组件20的附着系数。
键件40具有用于与切除部31的边缘、更具体地与安装部31a啮合的锁定槽41。通过锁定槽41与安装部31a之间的弹性单按式配合(one-touchfitting),键件40可被可靠地固定到安装部31a上。
多个锁定孔33形成在加压管30的两端处,如图3所示。优选地,多个锁定孔33沿着加压管30的外周以有规则间隔形成。锁定孔33接收下面将描述的内盖51。
还提供紧固单元50以相对于辊体10固定上述构造的加压管30。紧固单元50包括一对内盖51和外盖52。
这对内盖51中的每个分别压配合到加压管30的两端,如图1所示。锁定突起51a形成在内盖51的外周上以与锁定孔33啮合,如图3所示。紧固孔51b贯穿式地形成在内盖51的中央处。如图5A和5B所示,从紧固孔51b起扩张的非圆形螺母安装凹进51c形成在内盖51的内表面上。具有非圆形外部形状的螺母62插入并固定在螺母安装凹进51c中。
外盖52把各自内盖固定到辊体10上且包括端盖53和齿轮盖54。
如图6所示,端盖53经由螺栓61和螺母62形成在内盖51上。端盖53与辊体10的端部内侧配合。端盖53优选通过注塑树脂例如聚苯硫醚(PP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以及塞满高热阻玻璃纤维的尼龙形成。弹簧键(未表示)设在端盖53与辊体10之间以基本防止该端盖53与辊体10分离。衬套件63和轴承64与端盖53的外侧配合。如上所述,通过经由螺栓61和螺母62相互连接端盖53和内盖51并把该端盖53压配合到辊体10上,加压管30可与辊体10一起转动,而利用加压管30偏压的线圈组件20不滑移或不空转。
齿轮盖54安装在辊体10的与端盖53相对的端部处。按照与端盖53基本类似的方式,齿轮盖54经由螺栓61和螺母62紧固到内盖51上并与辊体10内侧压配合。
齿轮齿54a沿着齿轮盖54的外周形成,以便从预定驱动源传递动力。类似于端盖53,齿轮盖54优选通过注塑树脂例如PPS、PBT以及塞满高热阻玻璃纤维的尼龙形成。衬套件65和轴承66与齿轮盖54外侧配合。
至少端盖53和齿轮盖54之一提供有与驱动线圈21电连接,以从外部电源给该驱动线圈21供应电力的接头。因为这种接头的结构是公知的,所以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和表示。
以下,参照

用于成像装置的定影辊的构造方法。
外绝缘体25层覆在辊体10的内周面上。驱动线圈21沿着外绝缘体25的内周面呈螺旋形且均匀地卷绕。
然后,内绝缘体23层覆在驱动线圈21的内侧上。
其上连接有键件40的加压管30被压配合到内绝缘体23里以与该内绝缘体23的内侧紧密接触。因为利用键件40抑制加压管30沿其径向收缩,所以该加压管30维持与内绝缘体23的内表面紧密接触。由此,加压管30把如上所述构造的线圈组件20紧紧地压向辊体10的内表面。
接着,内盖51和端盖53经由该内盖51的螺栓61和螺母62相互结合。与端盖53结合的内盖51同加压管30的内侧连接。此时,端盖53与辊体10的端部压配合。在装配端盖53之前,可把衬套件63和轴承64设置在辊体10的端部与端盖53的外周之间。
齿轮盖54按照与端盖53相同的方式与内盖51结合,然后与辊体10连接。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定影辊100中,利用加压管30使线圈组件20与辊体10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因此基本上防止在该辊体10的转动过程中线圈组件20相对于辊体10滑移或空转。因为利用键件40恒定维持加压管30的扩张状态,所以该加压管30相对于线圈组件20的扩张压力也基本恒定。此外,通过使加压管30的整个外表面与内绝缘体23的内表面紧密接触,粘着系数提高。因此,与使用盘簧时相比,作用于线圈组件20的压力增大,从而基本防止该线圈组件20相对于辊体10空转。
此外,加压管30与辊体10之间经由内盖51和外盖52的牢固连接可使得当辊体10转动时该加压管30与辊体10和线圈组件20一起转动。结果,对驱动线圈21的损坏或破坏得到减小。
依据上述说明,包括驱动线圈的线圈组件可经由具有切除部的加压管与辊体的内表面紧密接触。通过把加压管构造成具有近似C形截面,可使附着系数最大化,从而抑制驱动线圈的磁通损失,并提高感应热生成效率。
此外,由于加压管和辊体与线圈组件一起转动,可基本上防止由于加压管和驱动线圈的滑移或空转导致的该驱动线圈的断开和扭曲,从而提高耐久性和可靠性。
尽管已参照本发明的特定示范实施例表示并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在形式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变化而不脱离如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装置的定影辊,包括辊体,呈管状;线圈组件,安装在所述辊体内且具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的内侧和外侧覆以绝缘体;加压管,安装在所述辊体上,以把所述线圈组件紧紧地偏压向所述辊体的内表面;以及沿着所述加压管的长度方向的切除部,其可沿周向收缩和扩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加压管沿所述周向具有近似C形截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辊,其中,键件设置在所述加压管的所述切除部内,以基本上防止所述加压管沿所述周向收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加压管的所述切除部具有从其外周起凹下的安装部,以接收所述键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键件具有当其接收在所述安装部内时与所述安装部的边缘啮合的锁定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加压管由非磁性金属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加压管由不锈钢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辊,其中,紧固单元把所述加压管固定到所述辊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紧固单元包括内盖,锁定在所述加压管的一端内;以及外盖,与所述辊体的端部压配合并固定到所述内盖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紧固单元包括螺母,由所述内盖的内侧支承;以及螺栓,穿过所述端盖和所述外盖并与所述螺母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加压管具有位于其端部处的锁定孔,所述内盖具有位于其外侧处以与所述锁定孔啮合的锁定突起。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内盖包括分别与所述加压管的两端配合的第一和第二内盖。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外盖包括与所述第一内盖连接且与所述辊体的一端压配合的端盖,以及与所述辊体的另一端压配合且其外周上具有齿轮部的齿轮盖。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键件的外表面与所述加压管的外表面齐平。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影辊,其中,位于所述辊体的每个端部附近的第一和第二区域具有比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小的外径。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线圈组件的所述内绝缘体由陶瓷材料和绝缘材料制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陶瓷材料从包括搪瓷、玻璃和A1203的组中选出。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绝缘材料从包括硅橡胶、云母薄片、聚酰亚胺和聚氨酯的组中选出。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线圈组件的所述外绝缘体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材料从包括硅橡胶、云母薄片、聚酰亚胺和聚氨酯的组中选出。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辊,其中,所述感应线圈具有使所述感应线圈的电阻等于或小于约100欧姆的厚度。
全文摘要
一种成像装置的定影辊包括呈管状的辊体。线圈组件安装在辊体内且具有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的内侧和外侧覆以绝缘体。加压管安装在辊体上以把线圈组件紧紧地偏压向该辊体的内表面。加压管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切出的切除部,以沿周向收缩和扩张。
文档编号G03G15/20GK1885206SQ200610093270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4日
发明者张宰赫, 金欢谦, 宋圭燮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