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均温模块的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26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均温模块的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均温模块的投影装置。
技术背景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元件的体积趋于《敖小化,而且单位面 积上的密集度也越来越高,其效能更是不断增强,在这些因素之下,电子元 件的总发热量也越来越高,倘若没有良好的散热方式来排除电子元件所产生 的热量,这些热量将会导致整体装置的稳定性降低,而电子元件本身的寿命 也会随之缩短。因此,如何将这些热量排出电子装置,以避免内部的电子元 件过热, 一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投影装置和笔记本计算机等产品, 对散热的要求特别高。图1为公知投影装置的部分剖视图。参照图1,公知投影装置100是以 风扇120作为散热元件,以将发光热源104在发出光线时所产生的热量经由 出风口 102排出至外界环境。而且,在提高发光热源104所提供的光线亮度 的同时,其发热量也会增加,因此利用多个风扇120进行散热的技术已广为 使用。然而,基于尺寸上的考虑,在投影装置IOO的组装过程中并无法将各 个风扇120设置在与发光热源104等距离处,因此较靠近发光热源104的风 扇120a,其所排出的热风温度较高。反之,距发光热源104 4交远的风扇120b, 则其所排出的热风温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排出高温热风的风扇120a较靠近出风口 102,则排 出投影装置外的高温热风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意外伤害。而且,各风扇所处 的工作环境的温度不尽相同,将导致各风扇的工作寿命不一致,进而影响整 体可靠度。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均温模块,用以将要通过散热模块排出的 流体温度先进行均匀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其设置有上述的均温模块, 因此具有良好的元件可靠度。基于上述或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均温模块,适于配置在散热模块 与热源之间。其中,均温模块与热源之间具有一流体空间,该流体空间用以 导引一流体从热源向均温模块流动。而且,当流体流动至均温模块时,流体 多流经 一相对高温区,比较少地流经一相对低温区。均温模块主要是由至少一热管和多个散热鳍片构成,其中热管内具有一冷却流体,且热管具有第一 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位于前述的相对低温区,第二端则位于前述的相对高 温区。热管即通过其内的冷却流体而将相对高温区的热量传递至相对低温 区。此外,散热鳍片配置在热管上,用以增加热管的导热面积。本发明也提出一种投影装置,其主要由壳体、发光热源、散热模块以及 上述的均温模块构成。其中,壳体具有一出风口,发光热源、散热模块和均 温模块都配置在壳体内,且散热模块位于出风口旁,均温模块则位于发光热 源与散热模块之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热管的第一端位于相对低温区,第二端位 于相对高温区,第一端的位置高于第二端的位置。在本发明的 一 实施例中,上述各散热鳍片与热管长轴间的夹角是一非90 度的预定角度,用以遮蔽发光热源的光线通过均温模块至散热模块。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冷却流体例如是水、冷媒或丙酮。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均温模块紧邻于散热模块,均温模块的 散热鳍片均匀地分布在均温模块的热管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风扇,均温模块与 散热模块的距离实质上为等距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模块可以是阵列式风扇组或并联式 风扇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相对低温区是代表流体在流体空间中, 自热源向均温模块流动的较长路径,而相对高温区是代表流体在流体空间 中,自热源向均温模块流动的较短路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管内部为一封闭式管路,而冷却流体 即位于该封闭式管路中。本发明的均温模块可将流体的温度均勻化,以使散热模块中相同的元件
能够以相同的功率来达成相同的散热效果,进而具有良好的元件可靠度。为使本发明的优点及精神能更进一步的揭示,以下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图l为公知电子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投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投影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及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均温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投影装置的剖视图。参照图2,投影装置200 包括壳体210、散热模块220、发光热源230以及均温模块240。其中,散热 模块220、发光热源230和均温模块240均配置在壳体210内,且壳体210 具有一出风口212,散热模块220即位于出风口 212旁,用以将发光热源230 或其它电子元件(未示出)在壳体210内部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经由出风口 212 而排出壳体210外。在此,发光热源230例如是金属卤素灯。另外,散热模 块220可以是仅包括单个风扇,当然也可以是由阵列式风扇组或是并联式风 扇组构成。继续参照图2,均温模块240位于发光热源230与散热模块22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均温模块240紧邻于散热模块220,且均温模块240与散热 模块220的距离实质上为等距的。此外,均温模块240与发光热源230之间具有一流体空间202,而流体 201即位于该流体空间202内。在本实施例中,流体201为空气。值得注意 的是,发光热源230所产生的热量,会因为散热模块220的动作,而使得流 体空间202内的流体201的温度不均匀,详细地说,因为散热模块220的动 作,使得流体空间202引导流体201自发光热源230向均温沖莫块240流动。如上述,并同时配合参照图3,图3是投影装置200的俯视示意图。图 中显示了发光热源230、均温模块24及散热模块220的相关位置。本领域的 4支术人员应该知道,在流体201 乂人发光热源230向均温4莫块240流动的过程 中,流体201因散热模块220的风扇的转动,而向流阻较小的方向集中,并
以较高速度通过均温模块240;也就是说,当风扇转动时,流阻较小的部分 为发光热源230经由较短距离而流至均温模块240的路径S,流体201将沿 着路径S以较高速度通过均温模块240。流阻较大的部分为发光热源230经 由较长距离而流至均温4莫块240的路径L,流体201将沿着路径L以较低速 度通过均温模块240。如此流阻较小的路径S对应到较多流体201流经均溫;溪块240,进而产 生相对高温区TH;而流阻较大的路径L对应到较少流体201流经均温模块 240,进而产生相对低温区TL。这样流体201流动到均温模块240时,流体 201较多集中流经处形成一相对高温区TH,而流体201比较少流经处形成 一相对低温区TL。由此可知,上述的相对低溫区TL是对应到流体201在流体空间202中、 自发光热源230向均温才莫块240流动的较长路径L。而上述的相对高温区TH 则是对应到流体201在流体空间202中、自发光热源230向均温模块240流 动的较短路径S。均温模块240主要由热管242和多个散热鳍片244构成,其中热管242 的第一端242a位于相对低温区TL,第二端242b则位于相对高温区TH。热 管242的内部是一封闭管路,且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位于此封闭管路内的冷却 流体(未图示)在液、汽两相间的相变化的潜热来传递热量。详细地说,在蒸 发段(也就是热管242的第二端242b),冷却流体利用蒸发潜热自相对高温区 TH带走大量热能,其蒸汽充满已抽真空的管内空间,并在冷凝段(也就是 热管242的第一端242a)凝结成液体,以释放热能。而冷却液体靠内部毛细 结构(未图示)提供的毛细力流回至蒸发段进行相变化的循环,持续有效地将 热能从蒸发段传输至冷凝段,以使流经热管242外部的流体温度均匀化。在 本实施例中,冷却流体可以是水、冷媒或丙酮。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均温模块的示意图。参照图4,值得一提 的是,若已知投影装置200运转时,相对高温区TH的位置,则可使热管242 的第二端242b(也就是前述的蒸发段)低于热管242的第一端242a(也就是前 述的冷凝段),以加速热管242内部的冷却液体在蒸发段吸收热量后向冷凝 段移动的速度,进而提升均温模块240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均温模块240 也可同时利用多根热管242来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参照图2,散热鳍片244均匀地分布并设置在热管242上,用以增
加热管242的导热面积。特别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依据需要,来调 整这些散热鳍片244与热管长轴242c间的角度呈一非90度的预定角度,用 以遮蔽发光热源230的光线通过均温模块240至散热模块220。换句话说, 这些散热鳍片244除了增加热管242的导热面积外,还可以遮挡发光热源230 所发出的光线,以避免光线由出风口 212漏出。由此可知,均温才莫块240同 时可具有遮蔽漏光的功能,因此投影装置200中不需要再额外设置遮蔽漏光 的元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均温模块的应用面。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均温模块除了可以应用在投影装置中以外,还可以应用 在其它具有热源并容易产生非均匀分布的热量的电子装置中。综上所述,当均温模块与热源间温度不均的流体流经均温模块后,其温 度将趋近于均匀。这样,散热模块中相同的元件即可以相同的功率来达成相 同的散热效果,进而具有良好的元件可靠度。此外,由于散热模块所排出的 流体温度均匀,因此较不易对使用者造成意外伤害。以上所述是利用不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的实施范围,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了,适当做些微的修改仍不脱离本 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均温模块,适于配置在一散热模块与一热源之间,所述热源与所述均温模块之间具有一流体空间,其中所述流体空间引导一流体自所述热源向所述均温模块流动,所述流体流动至所述均温模块时,所述流体多流经一相对高温区,比较少流经一相对低温区,所述均温模块包括至少一热管,所述热管内具有一冷却流体,所述热管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相对低温区,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相对高温区,其中所述热管适于通过所述冷却流体而将所述相对高温区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相对低温区;以及多个散热鳍片,配置在所述热管上,用以增加所述热管的导热面积。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均温模块,其中所述热管的第一端的位置高于热 管的第二端。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均温模块,其中各所述散热鳍片与热管长轴的夹 角为一非90度的预定角度,用以遮蔽热源的光线通过均温模块至散热模块。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均温模块,其中所述冷却流体为水、冷媒或丙酮。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均温模块,其中所述均温模块紧邻于散热模块, 散热鳍片均匀地分布在热管上。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均温模块,其中所述均温模块与散热模块的距离 实质上为等距。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温模块,其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阵列式风扇组。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温模块,其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并联式风扇组。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均温模块,其中所述相对低温区代表流体在流体 空间中,自热源向均温模块流动的较长路径,相对高温区代表流体在流体空 间中,自热源向均温模块流动的较短路径。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均温模块,其中所述热管内部为一封闭式管路, 冷却流体位于封闭式管路中。
11、 一种投影装置,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出风口; 一发光热源,配置在所述壳体内;一散热模块,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出风口旁;以及 一均温才莫块,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并^f立于所述发光热源与所述散热才莫块 之间,所述热源与所述均温模块之间具有一流体空间,其中所述流体空间引 导一流体自所述热源向所述均温模块流动,所述流体流动至所述均温模块 时,所述流体多流经一相对高温区,比较少流经一相对低温区,所述均温模块包括至少一热管,所述热管内具有一冷却流体,所述热管具有一第一端和 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相对低温区,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相对高温 区,其中所述热管适于通过所述冷却流体而将所述相对高温区的热量传递至 所述相对低温区;以及多个散热鳍片,配置在所述热管上,用以增加所述热管的导热面积。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热管的第一端的位置高于 热管的第二端。
13、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各所述散热鳍片与热管长轴的 夹角为一非90度的预定角度,用以遮蔽热源的光线通过均温模块至散热模 块。
14、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冷却流体为水、冷媒或丙酮。
15、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均温模块紧邻于散热模块, 散热鳍片均匀地分布在热管上。
16、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均温模块与散热模块的距 离实质上为等距。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阵列式风扇组。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并联式风扇组。
19、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相对低温区代表流体在流 体空间中,自发光热源向均温模块流动的较长路径,相对高温区代表流体在 流体空间中,自发光热源向均温模块流动的较短路径。
20、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热管内部为一封闭式管路, 冷却流体位于封闭式管路中。
全文摘要
一种投影装置,包括壳体、发光热源、散热模块及均温模块。均温模块配置在散热模块与发光热源之间。当流体从发光热源向均温模块流动时,流体多流经一相对高温区,比较少流经一相对低温区。均温模块包括至少一热管和多个散热鳍片,其中热管具有位于相对低温区的第一端和位于相对高温区的第二端。热管通过位于其内部的冷却流体而将相对高温区的热量传递至相对低温区,散热鳍片配置在热管上,用以增加热管的导热面积。投影装置可通过均温模块将流体温度均匀化,以提高散热模块的使用寿命和增加元件可靠度。
文档编号G03B21/00GK101118372SQ200610108219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日
发明者萧启宏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