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投影系统及投影镜头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45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投影系统及投影镜头组的制作方法
立体投影系统及投影镜头组技术领城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投影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投影系统的投影 镜头组。
背景技术
请参阅

图1,为现有的立体投影系统10,包括一第一投影机ll、 一第 二投影机12及一荧幕13,其中,第一投影机11与第二挽影机12设置于荧 幕13的一侧,且第一投影机11可发出一第一投影光线Ll而成像于荧幕13 上,而第二投影机12可发出一第二投影光线L2而成像于荧幕13上。图l 中所示的第一投影光线L1为一P偏振光,第二投影光线L2为一S偏振光。当使用者欲于荧幕13上观赏立体影像时,使用者必需配戴一偏光眼镜 G,偏光S艮镜G对应于使用者的左眼与右眼分别设置一第一偏光镜片Gl与 一第二偏光镜片G2,举例来说,第一偏光镜片Gl仅可使第一投影光线Ll 进入左眼,第二偏光镜片G2仅可使第二投影光线L2进入右眼,在是,使 用者的两眼在焚幕13处观察到不同的影像,而产生视觉上立体的效果。然而,现有立体投影系统10中,必需利用二台投影机ll、 12而产生 具有不同偏振向量的投影光线Ll、 L2,由此可见,必需提供足够的使用空 间方能容纳二台投影机ll、 12,此种立体投影系统10容易浪费使用空间, 再加上需要购置二台投影机,也会造成成本上升,确实有待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立体投影系统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 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 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立体投影系统及投影镜头组,能 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立体投影系统,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 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立体投影系统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 种新型结构的立体投影系统及投影镜头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节 省空间及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投影镜头组,其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光通道,该光通 道用以供一光线通过;复数镜片,分别设置于该壳体内;以及一摆动元件, 该摆动元件具有一第一偏光部与一第二偏光部,该摆动元件枢设于该壳体
内而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移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題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投影镜头組,其中当该摆动元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光线通过该第一偏光部而具有一第一偏振向量,当该摆动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光线通过该第二偏光部而具有一第二偏振向量。前述的投影镜头组,其中所述的第一偏振向量与该第二偏振向量呈正交。前述的投影镜头组,其中所述的第一偏光部为一 P偏振光偏光部,该第二偏光部为一 s偏振光偏光部,前述的投影镜头组,其中所述的第一偏光部为一左旋偏振光偏光部,该第二偏光部为 一右旋偏振光偏光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立体投影泉统,其包括一光源,发出一光线; 一投影镜头 组,邻设于该光源,该投影镜头组具有一壳体、复数镜片及一摆动元件, 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光通道,该光通道用以供该光线通过,该等镜片分别 设置于该壳体内,该摆动元件具有一第一偏光部与一第二偏光部,该摆动 元件枢设于该壳体内而于二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移动;以及一荧幕, 通过该投影镜头组的该光线在该荧幕成像。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立体投影系统,其中当该摆动元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光线 通过该第一偏光部而具有一第一偏振向量,当该摆动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 时,该光线通过该第二偏光部而具有一第二偏振向量。前述的立体投影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偏振向量与该第二偏振向量呈 正交。前述的立体投影系统,其中所迷的第一偏光部为一 P偏振光偏光部, 该第二偏光部为一 S偏振光偏光部。前述的立体投影系统,其中所述的第 一偏光部为 一左旋偏振光偏光部, 该第二偏光部为 一右旋偏振光偏光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立体投影系统与投影镜头组至少具有下列 优点本发明的立体投影系统与投影镜头组,由于摆动元件具有第一偏光部 与第二偏光部的设置,使得光线通过投影镜头组可具有第一偏振南量或第 二偏振向量。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立体投影系统与投影镜头组仅需利用单 一投影镜头组及可使光线分别具有不同的偏振向量,相较现有技术的结构 而言,本发明利用一台投影镜头组取代二台投影机的功能,除了减少空间 的浪费外,更具有节省成本的优点。
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 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成实用的效果,且 较现有的立体投影系统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卖用,并具有产业 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iJL明仅是本发明^t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i兌明如下。附田说明图1为现有的立体投影系统的一示意困.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投影系统的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投影镜头组的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投影镜头组的一示意图,显示摆动元件位 于第一位置的态样。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投影镜头组的一示意图,显示摆动元件位 于第二位置的态样。 10:立体投影系统 12:第二投影机 20:影镜头组 22:荧幕24:数位微镜片元件 30:投影镜头组 311:光通道 33:摆动元件 332:第二偏光部 G:偏光眼镜 G2:第二偏光镜片 Ll:第一投影光线 Pl:第一位置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立体投影系统与投影 镜头组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2至图5,以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投影系统11:第一投影机13:荧幕21:光源23:滤光色轮241:可动镜片31:壳体32:镜片331:第一偏光部 34:驱动元件 Gl:第一偏光镜片 L:光线L2:第二投影光线 P2 :第二位置20。请参阅图2,立体投影系统20包括一光源21、 一荧幕22及一投影镜头组30。光源21发出一光线L。于本实施例中,光源21发出一白光光线L。另 外,在本实施例中,立体投影系统20更包括一滤光色轮23 (color wheel) 与一数位微镜片元件24 ( dynamic micro-mirror device, DMD),其中,滤 光色轮23邻设于光源21,当光源21的光线聚焦于滤光色轮23时,滤光色 轮23将白光光线L形成一红光光线、 一绿光光线、 一蓝光光线或其他颜色 光线,另外,数位微镜片元件24邻设于滤光色轮23,由于,数位微镜片元 件24上具有许多微小的可动镜片241,经由驱动电极(图中未示)控制可 动镜片241倾斜角度以及偏转时间,而可调整光线L的反射方向,藉此控 制光线L进入投影镜头组30的方向。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投影镜头组30邻设于光源21,投影镜头组30 具有一壳体31、复数镜片32及一摆动元件33.如图3至图5所示,壳体31具有一光通道311,光通道311用以供光 线L通过,镜片32分别设置于壳体31内,摆动元件33具有一第一偏光部 331与一第二偏光部332,且摆动元件33枢设于壳体31内而于一第一位置 PL (如图3及图4所示)与一第二位置P2 (如图5所示)间移动。于本实 施例中,如图3所示,摆动元件23可受一驱动元件34驱动而于第一位置 Pl与第二位置P2间偏摆,其摆动的速度可与滤光色轮23的转动速度具有 倍数上的关系,例如可于滤光色轮23转完一圉后,摆动元件33由第一位 置P1摆动至第二位置P2,或者,也可以是当光线通过滤光色轮23的各个 色块的时间内,摆动元件33于第一位置Pl及第二位置P2分别占50%。如 图4所示,当摆动元件33位于第一位置P1时,摆动元件33的第一偏光部 331移至遮挡光通道311的位置。如此一来,光线L通过第一偏光部331而 具有一第一偏振向量。同理可知,如图5所示,当摆动元件33位于第二位 置P2时,摆动元件33的第二偏光部332移至遮挡光通道311的位置。如 此一来,光线L可通过第二偏光部332而具有一第二偏4^向量。于本实施 例中,第一偏振向量与第二偏振向量成正交。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偏 光部331为一 P偏振光偏光部,表示第一偏光部331让P偏振光通过;第 二偏光部332为一 S偏4泉光偏光部,表示第二偏光部331让S偏棒先通过。 除此之外,亦可将第一偏光部331设置为一左旋偏振光偏光部,而将第二 偏光部332设置为一右旋偏振光偏光部,如此一来,第一偏光部331使左 旋偏振光通过,而第二偏光部332使右旋偏振光通过。再请参阅图2,菱幕22邻设于投影镜头组30,通过投影镜头组30的 光线L于荧幕22成像,,由于,光线L经过滤光色轮23与投影镜头组、(). 使得光线L被分成不同颜色与不同偏振向量。此外,由于驱动元件34驱动 摆动元件33偏摆的速率较快,使得不同偏振向量光线L于焚幕22处成像 的间隔时间介于人类视觉暂留反应时间之中。于是,使用者仅需配戴一偏光眼镜(图中未示),即可于焚幕22处观察到立体的影像。然而,使用者 利用偏光眼镜观察立体影像的技术为现有技艺,也并非本发明的技术重点, 在此便容不赘述。其次,请参阅图3,以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投影镜头组2。 如图3所示,投影镜头组2,包括一壳体21、复数镜片22及一摆动元 件23。由于,壳体21、复数镜片22与摆动元件23的结构与作动方式与前 揭实施例中的壳体21、复数镜片22与摆动元件23相同,在此给予相同标 号且容不赘述。承上所述,依本发明的立体投影系统与投影镜头组,由于摆动元件具 有第一偏光部与第二偏光部的设置,使得光线通过投影镜头组可具有第一 偏振向量或第二偏振向量。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立体投影系统与投影镜头 组仅需利用单一投影一晚头组及可使光线分别具有不同的偏振向量,相较现 有技术的结构而言,本发明利用1台投影镜头组取代2台投影机的功能, 除了减少空间的浪费的外,更具有节省成本的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光通道,该光通道用以供一光线通过;复数镜片,分别设置于该壳体内;以及一摆动元件,该摆动元件具有一第一偏光部与一第二偏光部,该摆动元件枢设于该壳体内而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摆动元件 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光线通过该第一偏光部而具有一第一偏振向量,当 该摆动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光线通过该第二偏光部而具有一第二偏 振向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偏 振向量与该第二偏振向量呈正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偏 光部为一P偏振光偏光部,该第二偏光部为一S偏振光偏光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偏 光部为一左旋偏振光偏光部,该第二偏光部为一右旋偏振光偏光部。
6、 一种立体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光源,发出一光线;一投影镜头组,邻设于该光源,该投影镜头组具有—壳体、复数镜片 及一摆动元件,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光通道,该光通道用以併该光线通过, 该等^l免片分别设置于该壳体内,该摆动元件具有一第一偏光部与一第二偏 光部,该摆动元件枢设于该壳体内而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移动; 以及一荧幕,通过该投影镜头组的该光线在该荧幕成像。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摆动元 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光线通过该第一偏光部而具有一第一偏振向量, 当该摆动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光线通过该第二偏光部而具有一第二 偏振向量。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投影系统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 一偏振向量与该第二偏振向量呈正交。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 偏光部为一 P偏振光偏光部,该第二偏光部为一 S偏振光偏光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 一偏光部为 一 左旋偏振光偏光部,该第二偏光部为 一右旋偏振光偏光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立体投影系统及投影镜头组。该投影镜头组包括一壳体、复数镜片及一摆动元件。其中壳体具有一光通道,光通道用以提供一光线通过;复数个镜片设置于壳体内;摆动元件具有一第一偏光部与一第二偏光部,摆动元件枢设于壳体内而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移动。该立体投影系统包括一光源、一投影镜头组及一荧幕。本发明立体投影系统及投影镜头组具有节省空间及成本的优点。
文档编号G03B21/00GK101126841SQ20061010984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8日
发明者张光华, 蔡宗翰 申请人: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