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特别涉及一种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所带的眼镜是一个镜架镶两个镜片的样式,主要目的为矫正视力,防护风沙,防阳光照射等。人们在复杂的道路上骑车,经常要注意身后的情况以防万一。但是现在市场上的眼镜大都不具备后视功能。
虽然已经有一些发明人发明出了具有后视功能的眼镜,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319830Y公开的带后视镜的眼镜,授权公告号CN2300927Y公开的一种带后视镜的眼镜,授权公告号CN2338770Y公开的后视眼镜,授权公告号CN2391217Y公开的一种可反光后视的太阳镜,授权公告号CN2485673Y公开的一种带后视镜的眼镜,授权公告号CN2643346Y公开的新型眼镜,授权公告号CN2677966Y公开的后视眼镜,授权公告号CN2690911Y公开的多功能眼镜,授权公告号CN1687817A公开的一种多功能眼镜支架等,不过这些眼镜在结构上复杂,外观粗糙,舒适度欠佳,很难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另外这些后视镜的鼻托直接安装在主体镜架上,这样不方便观察后视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后视功能,结构简单、佩带舒适的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当人们佩带时,不仅能看到前面的事物,同时也能很方便地看到后面的事物,从而为人们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包括由两个眼镜框和连接两个眼镜框之间的横梁构成的主体镜架,活动铰接在主体镜架两侧的镜腿,鼻托,固定在主体镜架两侧的后视镜连杆,与后视镜连杆铰接的后视镜托盘机构,后视镜托盘机构包括后视镜框和与其铰接的弯曲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在横梁上的两鼻托连杆,鼻托安装在鼻托连杆;所述鼻托连杆的长度≥18mm。
本实用新型所述鼻托连杆位于镜腿的下方,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8-22mm。
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后面的事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视镜连杆向前斜向延伸出主体镜架并位于所述镜腿的下方18-20mm位置处,使后视镜托盘机构在处于观察状态时,后视镜托盘机构正面的装饰部分与主体镜架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8-2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视镜托盘机构与后视镜连杆的铰链点之间采用一转轴相互铰接在一起,后视镜托盘机构上的后视镜框与弯曲连接件之间采用一转轴相互铰接在一起。
为了防止后视镜托盘机构能准确地翻转到观察状态,在后视镜连杆的铰链点处设置有防止后视镜托盘机构过度旋转的定位凸起。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佩带时,更符合人体功能学的要求,且能很方便地观察到身后事物,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支架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支架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支架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图3,一种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横梁9连接主体镜架6的两个眼镜框61,镜腿8活动铰链在主体镜架6的两侧,两鼻托连杆10一端固定在横梁9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鼻托7,两鼻托连杆10长度b为18mm。
两后视镜连杆1一端固定在主体镜架6的两侧,并向前斜向延伸出主体镜架6并位于镜腿8的下方,两后视镜连杆1与镜腿8之间的距离c为18mm。两后视镜连杆1另一端设置有铰链点11,后视镜托盘机构3由后视镜框31和弯曲连接件32组成,弯曲连接件32通过一转轴12铰接在后视镜连杆1的铰链点11上,同样弯曲连接件32的另一端通过一转轴34铰接在后视镜框31的铰链点33上。
在后视镜托盘机构3的正面可以用轻质不透明的材料装饰部分4,做成工艺装饰品,以达到美观效果;而在后视镜托盘机构3的背面贴镜面材料,根据不同要求可以用平面镜,也可以用其它镜面材料,这样使用者就可以通过镜面看到身后的事物。
后视镜托盘机构3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打开,以达到后视最佳效果,打开后,后视镜托盘机构3正面的装饰部分4与主体镜架6表面之间的距离a为18mm。
后视镜托盘机构3在铰接位置可以做成弧形,使后视视野开阔,后视镜连杆1在铰接点外测设置有定位凸起13,以防止后视镜托盘机构3旋转过度。在不使用后视镜时,可以向内旋转后视镜托盘机构3至镜腿8两侧,作为装饰品使用。
为了使佩带者更加舒适,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相应调整a,b,c值的大小,以求达到最佳佩带效果。
当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不花费创造性的劳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能够作多种变化,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但是,这种变化显然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包括由两个眼镜框和连接两个眼镜框之间的横梁构成的主体镜架,活动铰链在主体镜架两侧的镜腿,鼻托,固定在主体镜架两侧的后视镜连杆,与后视镜连杆铰链的后视镜托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在横梁上的两鼻托连杆,鼻托安装在鼻托连杆上;所述鼻托连杆的长度≥1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托连杆位于镜腿的下方,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8-2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视镜连杆向前斜向延伸出主体镜架并位于所述镜腿的下方18-20mm位置处,使后视镜托盘机构在处于观察状态时,后视镜托盘机构正面的装饰部分与主体镜架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8-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视镜托盘机构与后视镜连杆的铰链点之间采用一转轴相互铰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视镜连杆的铰链点处设置有防止后视镜托盘机构过度旋转的定位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托盘机构包括后视镜框和弯曲连接件,弯曲连接件与后视镜连杆采用一转轴相互铰接在一起,同样后视镜框与弯曲连接件之间采用一转轴相互铰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一种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包括由两个眼镜框和连接两个眼镜框之间的横梁构成的主体镜架,活动铰接在主体镜架两侧的镜腿,鼻托,固定在主体镜架两侧的后视镜连杆,与后视镜连杆铰接的后视镜托盘机构,还包括一固定在横梁上的两鼻托连杆,鼻托安装在鼻托连杆,鼻托连杆的长度≥18mm。鼻托连杆与镜腿之间的距离为18-22mm。后视镜连杆位于所述镜腿的下方18-20mm位置处,后视镜托盘机构正面的装饰部分与主体镜架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8-20mm。在后视镜连杆的铰链点处设置有防止后视镜托盘机构过度旋转的定位凸起。由于采用了如上的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佩带时,更符合人体功能学的要求,且能很方便地观察到身后事物,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G02C5/00GK2869919SQ200620040370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1日
发明者许强 申请人: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