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及所拼接的电视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36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及所拼接的电视墙的制作方法
一种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及所拼接的电视墙
一种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及所拼接的电视墙;属光电技术领域,确 切的讲是一种广泛用于LCD显示屏的拼接屏幕组件.
目前LCD显示器的边框都很大,无法用于微小边框需求的图像拼接需求。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采用了灯箱式背光源结构, 即拼接式点光源阵列型或线光源阵列型组件,背光出射面在能获得均匀亮场的 同时,也能获得亮达边缘的背光出射面,为LCD的微边框像素显示提供背光源条 件,可作为微边框LCD显示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拼接视频显示领域(电视墙)。
本发明专利的特点是所设计的电极层的引出是沿背光源周边弯折近90度引 出(弯曲电极引出);并被周边装甲围板(也可以是壳体的一部分)保护,光 源采用补偿式点及线的补偿排列方式,以获得同时具备良好的均匀性及亮达边 缘的特点.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关键 其设计的基本特征就在于
该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是由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灯箱式)背 光源组件、保护边框、背部电路构件及壳体等组成;基本工作原理为由(灯箱 式)背光源组件所发出的散射光漫射到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上,背部电路构件 产生驱动信号通过电极引线驱动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产生图像,由于本结构的 (灯箱式)背光源组件釆用的是灯箱式背光源结构,发光区可以亮达背光源的 边界,使微边框成为可能,即可使用平整的端面结构也可使用嵌套式结构; 一种 典型特例的工作机理为(灯箱式背光源的工作机理)由点光源阵列所发出的散 射光一部分直接经背光出射面的光线的漫射导出点(导出点的常规制作方法 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部分加工出众多微小的点且每个点的细微结构都是由 更微小的凸凹不平构造组成,使光线经微点部分散射出表面,其余光线经自然表 面部分全反射回介质,从数学上容易计算出改变(微小的凸凹不平的表面面积占 自然表面的面积比重)的占空比(出射率),就可获得出光的射亮场均勾性;或 者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上覆有反射层,需要出射的光的部分开成开成徹小的 密集的上述特征的点(当内部光源的表面投射角不满足全反射时需采取本方法)) 漫射出射,在边界附近经周边端面反射面的反射后再由背光出射面射出(背光 出射面的回反射光也可再由底反射层反射回到背光出射面出射以改善光的利用 效率);为获得背光出射面的光场均句性,本背光源的点光源阵列采用补偿式点 阵排列方式排列并加工有周边端面反射面(端面反射面的处理可分为端面全反 射方式及周边覆膜反射方式);这样一来背光出射面在能获得均勾亮场的同时, 也能获得亮达边缘的背光出射面,为LCD的像素显示构件提供背光源条件;其 最大特征就在于在该微边框平板显示器中;使用了灯箱结构式背光源结构;该 平板显示器周边的端面结构即可以是平整结构也可以是嵌套结构;使得相邻的2 块该显示器的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所接触的周边区域可重叠一定的宽度,使得 在拼接成大屏幕时有少许的图像间断。
灯箱结构式背光源结构;该结构的光线不是通常的光由导光介质的端面倒入,在(灯箱式)背光源组件中的介质层周边的反射方式即可采取,全反射方式
也可以是镀膜方式或全反镀膜混合方式;(灯箱式)背光源组件内的导光介质, 即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结构,对于多层结构,(灯箱式)背光源组件的 多层介质之间,即可以放有扩束散射层;对于单层结构,扩東散射层则放置在表 面;也可以是直接处理介质表面使之表面粗糙(其粗糙度即可以是均匀的,也可 以是非均匀的,过大的粗糙度有利于分散光强过大的局部强光区域,达到一致性 的目的;背部发光源的点阵即可点光源也可以是线光源;如果液晶/电极复合层 组件有足够的强度,灯箱结构式背光源结构中的导光的透明介质可不需要,只需 放入i张或多张扩東散射层即可。
本文中所述的嵌套结构指的是;该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其的周 边加工有凹槽或阶梯状结构; 一块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的液晶/电极复 合层组件的凸形周边可重叠于相邻的另一块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的液 晶/电极复合层组件的凸形周边之后。
上述的灯箱式背光源结构的周边进行了端面反射方式处理是指端面的周 边即可以是光滑的介质的自然表面(主要利用全反射),也可以在周边覆有反射 层或反射板(表面及反射膜);对于采用2层结构的背光源结构时,上下两层介 质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此时在2层所夹的空间层的周边只能使用反射板。
在灯箱式背光源结构中的背光源出射面上的漫射导出点是指导出点的一 种常规制作方法:可以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部分加工出众多微小的点且每个 点的细微结构都是由更微小的凸凹不平构造组成,使光线经微点部分散射出表 面,其余光线经自然表面部分全反射回介质,从数学上容易计算出改变(微小的 凸凹不平的表面面积占自然表面的面积比重)的占空比(出射率),就可获得出 咣的射亮场均匀性;或者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上覆有反射层,需要出射的光 从微小的密集的上述特征的漫射导出点(当内部光源的表面投射角不满足全反射 时需采取本方法)漫射出射;事实上,漫射导出点也可以不用存在,利用l层或
多层的漫射扩束层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一旦使用上述显示器, 一种用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所拼接的电枧 墙;由多块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支撑框架等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 为在支架的配合下,将上述平板显示器彼此靠近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 显示器;其特征就在于:所述的拼接电视墙中使用了该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
示器作为拼接的基本单元。
灯箱式背光源的另一种结构也可以是;由点光源阵列、背光出射面(也可作 为回反光线的上反射层)、周边的端面反射面、底反射层等组成;基本工作原理 为由点光源阵列所发出的散射光一部分直接经背光出射面的光线的漫射导出 点(导出点的常规制作方法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部分加工出众多微小的点 且每个点的细微结构都是由更微小的凸凹不平构造组成,使光线经微点部分散射 出表面,其余光线经自然表面部分全反射回介质,从数学上容易计算出改变(微 小的凸凹不平的表面面积占自然表面的面积比重)的占空比(出射率),就可获 得出光的射亮场均匀性;或者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上覆有反射层,需要出射
的光的部分开成开成微小的密集的上述特征的点(当内部光源的表面投射角不满 足全反射时需采取本方法))漫射出射,在边界附近经周边端面反射面的反射后 再由背光出射面射出(背光出射面的回反射光也可再由底反射层反射回到背光效率);为获得背光出射面的光场均匀性,本背光源 的点光源阵列釆用补偿式点阵排列方式排列并加工有周边端面反射面(端面反 射面的处理可分为端面全反射方式及周边覆膜反射方式);这样一来背光出射面 在能获得均匀亮场的同时,也能获得亮达边缘的背光出射面,为LCD的像素显示 构件提供背光源条件。
补偿式点阵排列方式是指点光源阵列排列成等间距或交错等间距点光源 阵列;最靠近边界的一排与边界的距离约(近似)等于或略小于对应列间距的
1/2.
拼接式线光源阵列型LCD用(灯箱式)背光源组件;由线光源阵列、背光出 射面(也可作为回反光线的上反射层)、周边的端面反射面、底反射层等组成; 基本工作原理为由线光源阵列所发出的散射光一部分直接经背光出射面的光 线的漫射导出点(导出点的常规制作方法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部分加工出 众多微小的点且每个点的细微结构都是由更微小的凸凹不平构造组成,使光线经 微点部分散射出表面,其余光线经自然表面部分全反射回介质,从数学上容易计 算出改变(微小的凸凹不平的表面面积占自然表面的面积比重)的占空比(出射 率),就可获得出光的射亮场均匀性;或者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上覆有反射 层,需要出射的光的部分开成开成微小的密集的上述特征的点(当内部光源的表 面投射角不满足全反射时需釆取本方法))漫射出射,在边界附近经周边端面反 射面的反射后再由背光出射面射出(背光出射面的回反射光也可再由底反射层 反射回到背光出射面出射以改善光的利用效率);为获得背光出射面的光场均匀 性,本背光源的点光源阵列采用补偿式点阵排列方式排列并加工有周边端面反 射面(端面反射面的处理可分为端面全反射方式及周边覆膜反射方式);这样一 来背光出射面在能获得均匀亮场的同时,也能获得亮达边缘的背光出射面,为 LCD的像素显示构件提供背光源条件。
净h^式线阵排列方式是指线光源阵列排列成等间距阵列;最靠近边界的 的线光源与边界的距离约(近似)等于或略小于对应列间距的1/2;或者是将每 一个线光源的灯管加以分段遮盖,遮盖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线光源的两端距边界 的距离的2倍,遮盖区在灯管上的排列将使线光源成为分段发光的光源。
背光源的周边进行了端面反射方式处理是指端面的周边即可以是光滑的 介质的自然表面(主要利用全反射),也可以在周边覆有反射层或反射板(表面 及反射膜);对于采用2层结构的背光源结构时,上下两层介质板之间存在一定 的空间,此时在2层所夹的空间层的周边只能使用反射板,对于2层结构来说 灯(点/线光源)位于2层介质之间, 一层介质起反射作用,另一层介质起光的 均匀导出的作用。
背光源出射面上的漫射导出点是指导出点的常规制作方法是将该出射 光的自然表面部分加工出众多微小的点且每个点的细微结构都是由更微小的凸 凹不平构造组成,使光线经微点部分散射出表面,其余光线经自然表面部分全反 射回介质(当内部光源的表面投射角满足全反射时需釆取本方法),从数学上容 易计算出改变(微小的凸凹不平的表面面积占自然表面的面积比重)的占空比(出 射率),就可获得出光的射亮场均匀性;或者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上覆有反 射层,需要出射的光的部分从微小的密集的上述特征的漫射导出点(当内部光源 的表面投射角不满足全反射时需釆取本方法)漫射出射。利用上述(灯箱式)背光源组件可制進成一种拼接式背光源LCD徵边显示
屏,分为(灯箱式)背光源组件,像素生成组件及周边装甲包围板等组成;基
本工作原理为由(灯箱式)背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射向像素生成组件及配合 像素生成组件中的液晶层及电极层的驱动来显示图像,电极层的引出是通过沿背 光源周边弯折近90度引出(弯曲电极引出),最靠近背光出射面的透明电极层, 即可以由一层可弯折的透明层作为载体,将透明电极涂覆在该载体的表面,利
用载体进行弯折引出;透明电极也可以直接涂獲在背光出射面上,并沿与背光
出射面成90度的周边端面自然涂覆导出;并被周边装甲围板(也可以是壳体的 一部分);背光源周边的装甲围板即可作为独立的封装板,也可作为外壳的一部 分来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就本发明专利的几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图1拼接式点光源阵列(灯箱式)背光源组件点光源排布示意图
图2拼接式线光源阵列(灯箱式)背光源组件线光源排布示意图
图3多层介质(灯箱式)背光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 一种透明电极层示意图
图5 —种微边型拼接LC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另一种普适型微边型拼接LC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1. 点光源阵列
2. 背光出射面及上反射面(或反射层)
3. 周边墙面反射面(或端反射层)
4. 底反射层
5. 净h^式点阵方式的特征距离值d
6. 线光源阵列
7. 补偿式线阵排列示图
9. 像素生成组件(液晶/电极复合层)
10. 周边装甲包围板
11. 背光源周边引出电极(弯曲电极引出)
12. 壳体
13. 徵边框
14. 漫射导出点
15. 2介质层之间的空间
19. 净l^式线阵方式的特征距离值c
20. 遮盖区 21覆盖物
22.弯曲引出电极 24.透明电极层 25高出部位
26.(拼接)(灯箱式)背光源组件
28. 其它必要液晶显示结构层
29. 液晶层 31.背光介质32.电子处理部分
34. 后壳体
35. 周边密封垫覆物
40. (同平面)电极外引出端
41. 为像素区的透明电极(层)线(等同于2" 51点光源行间距E
52背光出射面局部放大ffi
59 空气间餘层
60 (可弯折伸出型)电极的引出端 72 (灯箱式)背光源组件 73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 74保护边框
75壳体
76背部电路构件 77阶梯及凹陷结构 78扩東散射层
79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的突出部位 80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引出电极
如图l所示
图1分为2个图側视截面图(al)及俯视图(bl)
拼接式点光源阵列型LCD用(灯箱式)背光源组件;由点光源阵列(1)、背 光出射面(也可作为回反光线的上反射层)(2)、周边端面(也可以是反光面) 反射面(3)、底(也可以是反光面)反射层(4)等组成。
背光出射面(也可作为回反光线的上反射层)(2)、周边端面反射面(3)、 底反射层(4)可以是同一块透明介质,也可以是2层透明介质.使用2块透明 介质时,2层介质之间有一定的间距;此种情况下周边端面反射面(3)可使 用1块反射板,覆盖于2层透明介质的周边端面及2层透明介质层之间所夹的 空气层的周边的端面上,双层介质有利于利用中间空气层的扩東折射(因光梳 媒质的折射角大于光密媒质的折射角,更有利于光的散开),增加光场的均勾性。 如果是单层介质,端面反射面(3)是该块介质的周边,在大于临界角的条件下, 将产生全反射,对于发光源;端面的全反射将占光能的绝大部分.背光出射面 (也可作为回反光线的上反射层)(2)、底反射层(4)在同一透明介质层中, 周边端面反射面(3)也就是该层透明介质层周边的边界;漫射导出点(14 )(导 出点的常规制作方法: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部分加工出众多微小的点且每个 点的细微结构都是由更微小的凸凹不平构造组成,使光线经微点部分散射出表 面,其余光线经自然表面部分全反射回介质,从数学上容易计算出改变(微小的 凸凹不平的表面面积占自然表面的面积比重)的占空比(出射率),就可获得出 光的射亮场均匀性;或者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上覆有反射层(16),需要出 射的光的从微小的密集的上述特征的漫射导出点(当内部光源的表面投射角不满 足全反射时需采取本方法))漫射出射去,(52)为背光出射面的局部放大图。
从数学及几何光学上讲端面反射面(3)也相当于各点光源的平面镜成像,背光出射面(也可作为回反光线的上反射层)(2)的备点的总光强的数值应该 是所有点光源(包括直接光源及像光源)的贡献之和,而主要贡献取决于临近的 几个点光源(包括直接光源及像光源),更远的点光源的光强贡献可忽略不计。
从几何光学成像的角度来看;特征值d如图示(5)选取为光点(行/列) 间距(51) E的1/2正好使端面反射面(3)的成像的光点间距正好相等,使整 个屏幕上的各点都处于众多光点照射的等效范围内,有利于通过开点密度的方式 获得均匀的背光输出。
即d = (1/2) E
考虑到反射损失,距离d应略小于(1/2) E为适宜,减小反射距离才能 增加2次反射的亮度,而增加其亮度分布的一致性。
如图2所示
图2分为2个图側视截面图U2)及俯视图(b2) 基本结构与图l非常类似;只是光源的种类及排布有所不同。 拼接式线光源阵列型LCD用(灯箱式)背光源组件;由线光源阵列(6)、背
光出射面(也可作为回反光线的上反射层)(2)、周边端面反射面(3)、底反射
层(4)、漫射导出点(14)等组成.
(57)为背光出射面的局部放大图,
线光源阵列(6)中的每一个线光源都有一定的遮盖区(20)(如果线光源 的长度有限,可以连接使用,连接区域可剛好作为遮盖区),该区域将不发光, 遮盖区(20)的宽度为F,如(53)所示;线光源的端点距边界的距离为C如(19) 所示另外线光源于平行边界的距离为G如(54)所示;两个相邻平行的线光源 之间的距离为H如(55)所示
当C-(1/2)F G- (1/2) H时配合端面反射面(3)的平面镜的 成像规则,将和图1的结构有着相同的效果,因而背光出射面(也可作为回反 光线的上反射层)(2)的表面将能获得一样的出射光的效果.
实际上C略小于(1/2) F及G略小于(1/2) H时光分布的一致性更佳。
如图3所示
图3分为3个图側视截面图(a3)及俯视图(b3) 基本结构与图2非常类似;只是含有空气间隙层(59)。 拼接式线光源阵列型LCD用(灯箱式)背光源组件;由线光源阵列(6)、背
光出射面(也可作为回反光线的上反射层)(2)、周边端面反射面(3)、底反射
层(4)、漫射导出点(14)等组成。
多层介质有力于光场的均匀性的提高,减少光点(灯的)的数量,提髙光
的利用效率,虽增加了一定的厚度,但拼接用显示器对于厚度要求并不严格。 漫射导出点(14)在实际应用中可不必存在,图6中的扩東散射层(78)
完全可以代替漫射导出点(14),田6中的扩束散射层(78)可以是一层很薄的
全白薄层,具有良好光扩散性,放置位置也比较灵活,在背光源组件中个困6中
的扩東散射层(78)光通遒的任何位置都可以放置. 如图4所示透明电极层分上下2层,每层的透明电极即为像素区的透明电极(层) 线(41)是平行排列的,2层的电极排列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可以是一层带有自 己的载体层独立(附有条状透明电极)的结构层如图4 (a4)所示,也可以将为 像素区的透明电极(层)线(41)直接覆于(拼接)(灯箱式)背光源组件(26) 的硬质的出光表面上。(41)为为像素区的透明电极(层)线。
透明电极层的电极的外部引出,可以直接延伸引出;如60 (可弯折伸出 型)电极的引出端(60)所示60 (可弯折伸出型)电极的引出端(60)属 引出部分且超出屏幕之外,通过弯曲引到电路中的其他部位。
图4 (b4)所示的(同平面)电极的引出端(40)不是延伸型的,需另外 的引出电极完成电极外引.
图4(a4)所示的电极的引出端(60),是伸展出显示面之外,可弯折的并 透明电极附着在基材之上.
如图5所示
该拼接式背光源LCD傲边显示屏的基本构造由(拼接)(灯箱式)背光源 组件(26),像素生成组件(9)及周边装甲保护板(10)等组成;基本工作原 理为由(灯箱式)背光源组件(26)所发出的光射向(液晶)像素生成组件
(9);所谓的液晶像素生成组件(9)中的液晶层(29)及在透明电极层(24) 的驱动来显示图像,在(液晶)像素生成组件(9)中还有其它必备的其它必要 艰晶显示结构层(28)(该部分的结构对本技术无影响,无论是TFT还是其它液 晶方式(彩色光栅/偏振片等),或者相关构造也无妨;只需将其按层封装并固定 在其中即可,其它必要液晶显示结构层(28)是指必要的支撑层,如防反射
(外保护)层,偏振(光)层,透明电极载体层等与LCD成像相关的各种结构。 液晶层(29)是液晶材料层,且在上下2层透明电极层(24)的电场作用下,液 晶层(29)的光性能将发生变化,比较著名的LCD形式有TFT/向列型等,有些
结构还带有光栅板,这些与本技术的关系不大,只需将现有及未来的像素生成 组件(9)附在(拼接)(灯箱式)背光源组件(26)之上即可,尽管其它像素 生成组件与本文所提及的像素生成组件(9)有若各种形式不同)。
(拼接)(灯箱式)背光源组件(26)是满足本文结构的组件,透明电极层 (24)可以是一层独立的结构层并带有自己的载体层,也可以直接覆于(拼接) (灯箱式)背光源组件(26)的硬质的出光表面,特殊的工艺下可沿端面弯曲 引出,
周边装甲包围板(10)起保护作用。
背光源周边引出电极(弯曲电极引出)(11)是将电极接力引出,连接在电 子处理部分(32)上,壳体(12)是用于封装其他部件.傲边框(13)可保护 屏幕结构的边缘.(下层)弯曲引出电极(22)的导出,可以在周边密封垫覆物 (35)处连接导出,也可以是透明电极层(24)延长的一部分.对于上部透明 电极层(24)也可以用导电橡胶连接弯曲引出电极(22)而引出,(拼接)(灯 箱式)背光源组件(26)可以是本文中的各种结构的背光源.。
保护板(10)的高出部位(25)起拼接接触时的撑力作用,各屏之间的接 触及压力直接作用在此部位上,免于其他部位接触损坏。(31)为背光介质,是透明的。后壳体(34)是封装壳体,起对组件的保 护作用。(21)为必要的覆盖物。
弯曲引出电极(22)的引出方式,决定着无图像边框(13)的大小及加工 的工艺,透明电极层(24)可直接延伸到背光源周边的側面,也可以在周边密封 带(35)处由导出柔性电极(11)引出外部;导出柔性电极(11)与透明电极(24)
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焊接/粘接/导电橡胶片的压接等方式引出,如果透明电极 层(24)已直接引出在(拼接)(灯箱式)背光源组件(26)的端面,导出柔性
电极(11)可直接在端面联接引出(如图5所示)。
上部的透明电极(24)的电极方向是与图纸方向相垂直,其引出的方式也 是通过直接弯折/在周边密封垫覆物(35)处连接引出。周边密封垫覆物(35) 安装于屏幕4周的周边部位。周边密封垫覆物(35 )是用于周边密封区域上的起 密封/粘接/支撑一定高度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韧性及强度。
装甲保护板(10)起保护作用,它的下部略微突起,在相互拼接以免(液 晶)像素生成组件(27)的周边被压损坏!装甲保护板(10)可留有一些凹槽 使液晶层(29 )及导出柔性电极(11)能通过而引出,装甲保护板(25 )也可以 向液晶屏幕方向略微弯折以覆盖(本图中未画出)周边密封带。电子处理部W 32 ) 及后壳体(34 )部分都安装在(灯箱式)背光源组件的背后,他们不会阻碍显示 器之间的拼接,拼接时装甲保护板的高出部位(25)相互接触,且承受大部屏体 之间的压力。
电极层(24)的电极引出也可通过沿背光源周边进行近90度的弯折引出; (灯箱式)背光源组件(26)与(液晶)像素生成组件(9)之间的周边的密封结 构为:加有周边封装密封带(35),周边封装密封带(35)起到使(灯箱式)背 光源组件与(液晶)像素生成组件的各层结构之间保持相互粘接,密封,并通过参 杂固定尺寸的固态支槺物使各层结构同时也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被周边((灯箱 式)背光源组件及弯折后的像素生成组件的周必装甲围板(也可以是壳体的一 部分)。
如图6所示
该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是由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73)、(灯箱式) 背光源组件(72)、保护边框(74)、背部电路构件(76)及壳体(75)等组成; 基本工作原理为由(灯箱式)背光源组件(72)所发出的散射光漫射到液晶/ 电极复合层组件(73)上,背部电路构件(76)产生驱动信号通过电极引线驱 动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73)产生图像,由于本结构的(灯箱式)背光源组件 釆用的是灯箱式背光源结构,发光区可以亮达背光源的边界,使微边框成为可 能,即可使用平整的端面结构也可使用嵌套式结构;本文中所述的嵌套结构指 的是;该徵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其的周边加工有凹陷及阶梯状结构(77); 一块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的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的突出部位(79), 可插入另一块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周边的凹陷处。周边可相互重叠于 相邻的另一块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的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的凸形周边 之后,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引出电极(80)为柔性电极引出线。
图6也给出一种最为适用的简化方式不对目前的成熟的液晶显示的薄层 模块作出改变(或少量做出改变),目前的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多为2-5毫米, 由2层高强度玻璃层,抗反射层,光学层,电极层,液晶层组成。总之显示屏的(灯箱式)背光源组件采用了拼接式点光源阵列型LCD用 (灯箱式)背光源组件或拼接式线光源阵列型LCD用(灯箱式)背光源组件, 在密封中周边封装密封带(35)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密封带(35)起到了多重 作用;即同时用作为密封/支槺/层与层之同的边界连接/电极的引出也可以在此 密封带(35)中完成(该区域为无視類图像的边界区域,也可刚好用此区域向 外引出电极)。
权利要求
1. 一种微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由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背光源组件、保护边框、背部电路构件及壳体等组成;基本工作原理为由背光源组件所发出的散射光漫射到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上,背部电路构件产生驱动信号通过电极引线驱动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产生图像,由于本结构的背光源组件采用的是灯箱式背光源结构,发光区可以亮达背光源的边界,使微边框成为可能,即可使用平整的端面结构也可使用嵌套式结构;一种典型特例的工作机理为(灯箱式背光源的工作机理)由点光源阵列所发出的散射光一部分直接经背光出射面的光线的漫射导出点(导出点的常规制作方法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部分加工出众多微小的点且每个点的细微结构都是由更微小的凸凹不平构造组成,使光线经微点部分散射出表面,其余光线经自然表面部分全反射回介质,从数学上容易计算出改变(微小的凸凹不平的表面面积占自然表面的面积比重)的占空比(出射率),就可获得出光的射亮场均匀性;或者是将该出射光的自然表面上覆有反射层,需要出射的光的部分开成开成微小的密集的上述特征的点(当内部光源的表面投射角不满足全反射时需采取本方法))漫射出射,在边界附近经周边端面反射面的反射后再由背光出射面射出(背光出射面的回反射光也可再由底反射层反射回到背光出射面出射以改善光的利用效率);为获得背光出射面的光场均匀性,本背光源的点光源阵列采用补偿式点阵排列方式排列并加工有周边端面反射面(端面反射面的处理可分为端面全反射方式及周边覆膜反射方式);这样一来背光出射面在能获得均匀亮场的同时,也能获得亮达边缘的背光出射面,为LCD的像素显示构件提供背光源条件;其特征就在于在该微边框平板显示器中;使用了灯箱结构式背光源结构;该平板显示器周边的端面结构即可以是平整结构也可以是嵌套结构;使得相邻的2块该显示器的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所接触的周边区域可重叠一定的宽度,使得在拼接成大屏幕时有少许的图像间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就在于所述的其中一种灯箱结构式背光源结构;在背光源组件中的介质层周边的反射方式即可采取,全反射方式也可以是镀膜方式或全反镀膜混合方式;背光源组件内的导光介质,即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结构,对于多层结构,背光源组件的多层介质之间,即可以放有扩束散射层;对于单层结构,扩束散射层则放置在表面;也可以是直接处理介质表面使之表面粗糙(其粗糙度即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非均匀的,过大的粗糙度有利于分散光强过大的局部强光区域,达到一致性的目的;背部发光源的点阵即可点光源也可以是线光源;如果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有足够的强度,灯箱结构式背光源结构中的导光的透明介质可不需要,只需放入1张或多张扩束散射层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就在于:所述的其中一种灯箱结构式背光源结构;在背光源组件中的介质层周边的反射方式即 可釆取,全反射方式也可以是镀膜方式或全反镀膜混合方式;背光源组件内的导 光介质,即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结构,对于多层结构,背光源组件的多 层介质之间,即可以放有扩東散射层;对于单层结构,扩東散射层则放置在表面; 也可以是直接处理介质表面使之表面粗糙(其粗糙度即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 非均勻的,过大的粗糙度有利于分散光强过大的局部强光区域,达到一致性的目 的;背部发光源的点阵即可点光源也可以是线光源;如果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 有足够的强度,灯箱结构式背光源结构中的导光的透明介质可不需要,只需放入 l张或多张扩東散射层即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就在于所述 的嵌套结构指的是;该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其的周边加工有凹槽或阶 梯状结构; 一块徵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的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的凸形周 边可重叠于相邻的另一块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的液晶/电极复合层组件的凸形周边之后。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点光源阵型LCD用背光源,其特征就在于 所述的釆用了补偿式点阵排列方式是指点光恶阵列排列成等间距或交错等间距点光源阵列;最靠近边界的一排与边界的距离约(近似)等于或略小于对应 列间距的1/2.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点光源阵列型LCD用背光源,其特征就在于 所述的釆用了补偿式线阵排列方式是指线光源阵列排列成等间距阵列「最靠 近边界的的线光源与边界的距离约(近似)等于或略小于对应列间距的1/2;或 者是将每一个线光源的灯管加以分段遮盖,遮盖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线光源的两 端距边界的距离的2倍,遮盖区在灯管上的排列将使线光源成为分段发光的光 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箱式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就在于:所述的背光源的 周边进行了端面反射方式处理是指端面的周边即可以是光滑的介质的自然表 面(主要利用全反射),也可以在周边覆有反射层或反射板(表面及反射膜);对 于采用2层结构的背光源结构时,上下两层介质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此时在 2层所夹的空间层的周边只能使用反射板。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箱式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就在于:所述的背光源 出射面上的漫射导出点是指导出点的一种常规制作方法可以是将该出射光的 自然表面部分加工出众多微小的点且每个点的细微结构都是由更微小的凸凹不 平构造组成,使光线经微点部分散射出表面,其余光线经自然表面部分全反射回 介质,从数学上容易计算出改变(微小的凸凹不平的表面面积占自然表面的面积 比重)的占空比(出射率),就可获得出咣的射亮场均匀性;或者是将该出射光 的自然表面上覆有反射层,需要出射的光从微小的密集的上述特征的漫射导出点(当内部光源的表面投射角不满足全反射时需釆取本方法)漫射出射;事实上, 漫射导出点也可以不用存在,利用1层或多层的漫射扩束层也能达到相同的目 的。
8. —种用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所拼接的电视墙;由多块傲边框拼 接型LCD平板显示器、支撑框架等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为在支架的配合下, 将上述平板显示器彼此靠近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显示器;其特征就在于 ^述的拼接电视墙中使用了该傲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作为拼接的基本单元。
全文摘要
一种微边框拼接型LCD平板显示器及所拼接的电视墙,属光电技术领域。当背光源组件采用了拼接式点光源阵列型或线光源阵列型组件,背光出射面在能获得均匀亮场的同时,也能获得亮达边缘的背光出射面,为LCD的微边框像素显示提供背光源条件;电极层的引出是沿背光源周边弯折近90度引出(弯曲电极引出);并被周边装甲围板(也可以是壳体的一部分)保护,可作为微边框LCD显示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拼接视频显示领域(电视墙)。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424823SQ20071017002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吴小平, 罗天珍 申请人:深圳华维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