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量调节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35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量调节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
技术背景摄像机、照相机或照明装置的图像拾取装置包括用于调节通过透镜组引 出的光量的光量调节装置。在一个这;f羊的光量调节装置中,用作光量调节元件的快门叶片、滤光器叶片等以枢转支撑在基底元件上。通过包含磁体、线圏和具有一对相对部的 芯体的电磁体或致动器来调节光量。例如在日本待审专利申请 No.2004-95703 (之后称作专利文献1 )中公开了上述类型的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发明内容顺带说一句,在一些光量调节装置中,当线圈没有施加电压时,;兹体被 芯体吸引到转动方向上的一侧或相对的侧上,从而将快门叶片和滤光器叶片 保持在没有阻断入射光的打开位置或阻断入射光的关闭位置。在刚刚所述的这种保持方法中,盘形的磁体的外圓周表面和芯体的一部 分彼此相对,从而磁体被芯体吸引。在该情形中,随着磁体与芯体之间的相 对角度,即磁体的外圓周表面和与磁体相对的芯体部分之间的圓心角降低, 芯体对磁体的保持力增加。因此,随着上述相对角度降低,用于将响应于磁 体的转动而枢转的快门叶片和滤光器叶片保留在线圈没有施加电压时的打 开位置的力增加。然而,对于快门叶片的驱动,如果当线圈没有施加电压时对快门叶片的 保持力增加,则会发生下述缺陷,即启动快门叶片时电力变高或者快门速度 降低。因此希望较小保持力。另一方面,对于快门叶片的驱动,因为它们具有相对较大的厚度且真有 相对较高的重量,所以需要确保较高的保持力,以稳定线圈没有施加电压时滤光器叶片的保持位置。这样,如果减小当线圏没有施加电压时对快门叶片的保持力并增加当线 圈没有施加电压时对滤光器叶片的保持力,则在驱动快门叶片的致动器与驱 动滤光器叶片的另 一个致动器之间,对芯体和磁体来说很难使用共同的部 件。这就出现了下述缺点,即需要较高的制造成本,降低了组装能力。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可共同使用部件的光量调节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依照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方式,设计快门叶片的形状和快门叶片与其他一 些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获得部件的共用。具体地说,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包 括快门叶片和滤光器叶片,其每个都构造成在预定的方向上动作,从而调节 透过透镜组的光量、第一磁体,其构造成驱动所述快门叶片、第一芯体和第 一线圈、第二义兹体,其构造成驱动所述滤光器叶片、和第二芯体和第二线圈, 所述滤光器叶片具有用于控制并调节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的控制部,且所 述滤光器叶片在除所述控制部之外的所述滤光器叶片的其他部分处具有至 少一个孔或一个切割部。通过该光量调节装置,减小了滤光器叶片的重量。因此,可减小当线圏 没有施加电压时对滤光器叶片的保持力,对于操作快门叶片的驱动部和操作 滤光器叶片的另一驱动部,可共用部件。结果,可尽可能地希望减小制造成 本和改善组装能力。光量调节装置可如此构造,即所述第二-兹体形成为盘状并被支撑用于在 圓周方向上转动,所述滤光器叶片被支撑用来枢转,从而调节光量,所述光 量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的驱动臂,该驱动臂通过所述第二磁体的转动而 进行枢转,并具有与所述滤光器叶片连接的用于使所述滤光器叶片进行枢转 的驱动销,在所述滤光器叶片枢转的平面上,从与将所述第二》兹体的转动中 心和所述驱动销连接的线段垂直的线段开始,在所述滤光器叶片的枢转的整 体范围上,所述滤光器叶片的枢转中心位于相对于驱动销来说与所述第二磁 体的转动中心相对的侧上。通过该光量调节装置,可减小当线圈没有施加电 压时对滤光器的保持力。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其包括透镜 筒,其具有设置在内部的预定透镜组、装置主体,其构造成支撑所述透镜筒、 和光量调节装置,其包含在所述透镜筒中并构造成调节通过所述透镜组进入的光量,所述光量调节装置具有快门叶片,其构造成通过包括第一磁体、第 一芯体和第一线圈的第一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动作,从而调节透过所述透镜 组的光量、和滤光器叶片,其构造成通过包括第二磁体、第二芯体和第二线 圈的第二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动作,从而调节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所述 滤光器叶片具有用于控制并调节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的控制部,且所述滤个孔或一个切割部。通过该图像拾取装置,减小了滤光器叶片的重量。因此,可减小当线圈 没有施加电压时对滤光器叶片的保持力,对于操作快门叶片的驱动部和操作 滤光器叶片的另一驱动部,可共用部件。结果,可尽可能地希望减小制造成 本和改善组装能力。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其包括快门 叶片和滤光器叶片,其每个都构造成在预定的方向上动作,从而调节透过透 镜组的光量、第一》兹体,其构造成驱动所述快门叶片、第一芯体和第一线圈、 第二磁体,其构造成驱动所述滤光器叶片、和第二芯体和第二线圏,所述第 二磁体形成为盘形并被支撑在圆周方向上转动,所述滤光器叶片被支撑用来 枢转,从而调节光量。所述光量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的驱动臂,该驱动 臂通过所述第二磁体的转动而进行枢转,并具有与所述滤光器叶片连接的用 于使所述滤光器叶片进行枢转的驱动销,在所述滤光器叶片枢转的平面上, 从与将所述第二磁体的转动中心和所述驱动销连接的线段垂直的线段开始, 在所述滤光器叶片的枢转的整体范围上,所述滤光器叶片的枢转中心位于相 对于驱动销来说与所述第二磁体的转动中心相对的侧上。通过该光量调节装置,当给滤光器叶片施加枢轴转动力时作用在磁体上 的转动力较小。因此,可减小当线圈没有施加电压时对滤光器叶片的保持力, 对于操作快门叶片的驱动部和操作滤光器叶片的另 一驱动部,可共用部件。 结果,可尽可能地希望减小制造成本和改善组装能力。光量调节装置可如此构造,即所述滤光器叶片具有用于控制并调节透过 所述透镜组的光量的控制部,且所述滤光器叶片在除所述控制部之外的所述 滤光器叶片的其他部分处具有至少一个孔或一个切割部。通过该光量调节装 置,减小了滤光器叶片的重量,因此可减小线圈没有施加电压时对滤光器叶 片的保持力。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其包括透镜 筒,其具有设置在内部的预定透镜组、装置主体,其构造成支撑所述透镜筒、 和光量调节装置,其包含在所述透镜筒中并构造成调节通过所述透镜组进入 的光量。所述光量调节装置包括快门叶片,其构造成通过包括第一磁体、第 一芯体和第 一线圈的第 一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动作,从而调节透过所述透镜 组的光量、和滤光器叶片,其构造成通过包括第二磁体、第二芯体和第二线 圈的第二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动作,从而调节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所述 第二磁体形成为盘状并被支撑用于在圓周方向上转动,所述滤光器叶片被支 撑用来枢转,v(人而调节光量。所述光量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的驱动臂, 该驱动臂通过所述第二磁体的转动而进行枢转,并具有与所述滤光器叶片连 接的用于使所述滤光器叶片进行枢转的驱动销,在所述滤光器叶片枢转的平 面上,从与将所述第二磁体的转动中心和所述驱动销连接的线段垂直的线段 开始,在所述滤光器叶片的枢转的整体范围上,所述滤光器叶片的枢转中心 位于相对于驱动销来说与所述第二;兹体的转动中心相对的侧上。
通过该图像拾取装置,当给滤光器叶片施加枢轴转动力时作用在磁体上 的转动力较小。因此,可减小当线圈没有施加电压时对滤光器叶片的保持力,
对于操作快门叶片的驱动部和操作滤光器叶片的另 一驱动部,可共用部件。 结果,可尽可能地希望减小制造成本和改善组装能力。
本发明上述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结合附图vMv下面的描述和 所附权利要求而变得显而易见,其中,相同的部分或元件由相同的参考标记 表示。


图l是显示在透镜筒容纳于装置主体中的状态中,应用于本发明的图像
拾取装置的透视图2是类似的视图,但是显示了在透镜筒从装置主体突出的另一个状态 中的图像拾取装置;
图3是在其中从与图1和2相对的一侧观看的状态中,图像拾取装置的 透视图4是透镜筒的分解透视图; ' 图5是透镜筒的放大透视图;图6是在叠起位置中的透镜筒的放大横截面图7是以分解的状态显示透镜筒的中间移动单元和光量调节装置的放大 透视图8是透镜筒的第二移动单元的放大透视图9是光量调节装置的分解透视图IO是光量调节装置的放大透视图ll是光量调节装置的基底元件的放大透视图12是光量调节装置的滤光器叶片的放大分解透视图13是滤光器叶片的放大透视图14是显示光量调节装置的致动器的放大前面正视图15是显示光量调节装置的致动器的放大前面正视图16是显示快门叶片在打开位置处且滤光器叶片在关闭位置处的放大 前面正视图,并图解了快门叶片和滤光器叶片的操作;
图17是类似的视图,但显示了快门叶片在关闭位置处,滤光器叶片在 关闭位置处,并图解了快门叶片和滤光器叶片的另 一个操作;
图18是图解当驱动快门叶片时作用的力的示意图19是图解当驱动滤光器叶片时作用的力的示意图,其中滤光器枢转 中心轴位于磁体转动中心与致动器的驱动销之间;
图20是图解当驱动滤光器叶片时作用的力的示意图,其中滤光器枢转 中心轴位于相对于驱动销来说与磁体转动中心相对的一侧上;和
图21是显示设置滤光器枢转中心轴的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下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应用于照相机。应当注意,本发明的 应用并不限于照相机,而是本发明可广泛用于例如摄像机和在各种其他装置 中包含的各种图像拾取装置。
在下面的描述中,例如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方向这样 的方向表示为当照相机进行图像拾取时从图像拾取人观看时的方向。因此, 图像拾取目标一侧表示为前侧,而图像拾取人一侧表示为后侧。 '
应当注意,为了方便描述而确定了下面描述中使用的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方向,{旦进4亍本发明时可适当应用这些方向。
参照图1和2,所示的图像拾取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2和支撑在装置主 体2上可在向前和向后方向,即在光轴的相对方向上移动的透4竟筒3。当图 像拾取装置1不用于图像拾取或类似情形中时,透镜筒3容纳在装置主体2 中,如图1中所示,但当图像拾取装置1用于图像拾取或其他一些情形中时, 透镜筒3从装置主体2向前突出,如图2中所示。因而,在该图像拾取装置 l中,透镜筒3形成为可叠起型的透镜筒。
因为图像拾取装置1包括可叠起的透镜筒3,所以在图像拾取装置1的 非图像拾取状态中可实现小型化或减小厚度,并确保在图像拾取状态中良好 的光学性能。
参照图1到3,装置主体2具有设置在水平延伸和平坦外形的框架4的 内侧和外侧上的各种元件。
在装置主体2的前表面上设置有闪光灯5和取景窗6。在装置主体2的 顶表面上设置有快门按钮7、模式转换盘8和电源按钮9。在装置主体2的 右表面上设置有电池盖10,从而其可以打开或关闭,以允许将没有示出的电 池插入装置主体2中或从装置主体2移除电池。在装置主体2的后表面上设 置有取景器11、变焦开关12、显示屏幕13、操作按钮14和终端盖15。在 终端盖15的内侧上设置有没有示出的电源终端、输入和输出终端等。
现在参照图4到6,透镜筒3包括固定元件16、紧固到固定元件16的 固定环17、和支撑在固定环17上转动的凸轮筒18。透镜筒3进一步包括第 一移动单元19,其支撑在凸轮筒18上用于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即在光轴 的方向上移动。
固定元件16包括以大致板的形式形成并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导向 (direct)的基板部20、和从基板部20的下端部向前突出的连接突出部21。 导杆22连接到基板部20。
调焦电机单元23连接到连接突出部21。调焦移动单元24通过调焦电机 单元23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即在光轴的相对方向上移动。调焦移动单 元24包括保持臂25和连接到保持臂25的调焦透镜组26。
当驱动调焦电机单元23时,调焦移动单元24在导杆22的导向作用下 在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
图像拾取单元27连接到固定元件16的后部,如图4中所示。图像拾取单元27包括保持框架元件28和由保持框架元件28保持的图像拾取元件29, 如CCD (电荷耦合器件)单元。图像拾取装置27在保持框架元件28处连 接到固定元件16。
固定环17连接到固定元件16的前部,如图4和5中所示。固定环17 具有以大致的筒形形成的圓筒基部30、从圆筒基部30右端侧的下端部突出 的单元压紧部31和从圆筒基部30左端侧的下端部突出的基底连接部32。
在对应于基底连接部32的圆筒基部30的位置处形成有齿轮设置孔(没 有示出)。
在其中固定环17连接到固定元件16的状态中,通过单元压紧部31从 前面保持导杆22和调焦电机单元23。
在其中固定环17连接到固定元件16的状态中,在轴方向上延伸的传输 齿轮33支撑在基底连接部32与固定元件16之间而转动。传输齿轮33设置 在形成于圆筒基部30中的齿轮设置孔中。
基体34连接到固定环17的基底连接部32。
电机35连接在基体34中,如图4中所示。传输齿轮组(没有示出)设 置在基体34中并与传输齿轮33啮合地保持。当电机35转动时,其驱动力 通过传输齿轮组传输到传输齿轮33。
基体34通过连接板簧36连接到固定环17和固定元件16。
凸轮筒18支撑在固定环17上,用于在向后和向前的方向上移动并在圓 周方向上转动(参照图4和6)。
凸轮筒18是大致环形的并在其后端的外圆周表面的部分处设置有齿条
18a。
凸轮筒18支撑在固定环17上,用于在向后和向前的方向上移动并在圓 周方向上转动。
在其中凸轮筒18支撑在固定环17上的状态中,齿条18a与支撑在固定 元件16和固定环17之间转动的传输齿轮33啮合。因此,当保持在基体34 上的电机35转动时,驱动力通过传输齿轮组和传输齿轮33传输到齿条18a, 从而凸轮筒18在对应于电机35转动方向的方向上转动。因而,凸轮筒18
正直导向元件37支撑在固定环17上,用于在向后和向前的方向上移动。 正直导向元件37通过环形部38和从环形部38向前突出的三个导向突出部39形成为整体元l牛。
正直导向元件37支撑在固定环17上,用于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移动
并相对于凸轮筒18转动。
装饰环40连接到固定环17的前半部,如图4和6中所示。 第二移动单元41支撑在凸轮筒18上,如图6中所示。第二移动单元41
包括中间移动单元42和连接到中间移动单元42的光量调节装置43,如图7
中所示。
中间移动单元42包括支撑在或连接到基底框架44的几个元件。 基底框架44包括盘部45、和设置在盘部45外圆周部上的支撑面部46。 在盘部45的中部如此形成有传输开口 45a,即传输开口通过盘部45向 前和向后延伸。
第一修正移动框架47支撑在基底框架44的前表面侧上,用于在向左和 向右的方向上移动。第二修正移动框架48支撑在第一修正移动框架47上, 用于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移动。透镜组48a连接到第二修正移动框架48。
电路板49连接到第二修正移动框架48的前表面。
如上所述,第一修正移动框架47支撑在基底框架44上,而第二修正移 动框架48支撑在第一修正移动框架47上,在其中电路板49连接到第二修 正移动框架48的状态中,外芯50连接到基底框架44的前表面,从而构造 了中间移动单元42。
光量调节装置43连接到中间移动单元42的后表面侧,第二移动单元41 由中间移动单元42和光量调节装置43形成(参照图7和8)。
第二移动单元41支撑在正直导向元件37的导向突出部39上,在向前 和向后的方向上移动,并支撑在凸轮筒18上进行滑动。因此,通过凸轮圆 筒18的转动,在正直导向元件37的导向作用下,第二移动单元41在向前 方向或向后方向,即在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光量调节装置43连接到基底框架44的后表面侧上,如图7和8中所示。
光量调节装置43包括基底元件51和支撑或连接到基底元件51的几个 元件,如图7到10中所示。
基底元件51以大致环形的形状形成,并在前表面侧上除外圆周部52之 外的部分处具有向前开口的安装凹部53,如图11中所示。在以比外4]周部 52小的厚度形成安装凹部53的部分处形成基底元件51。在安装凹部53中形成有较大的穿孔53a。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和快门 枢转中心轴53c和53d如此"&置在穿孔53a周周的安装凹部53的位置处, 即它们向前突出。在安装凹部53处如此形成有弓形安装孔53e和53f,即它 们通过安装凹部53向前和向后突出。
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和快门枢转中心轴53c和53d大致设置在跨过穿 孔53a彼此相对的侧上。快门枢转中心轴53c和53d在圆周方向上以彼此间 隔的关系设置,安装孔53e设置在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的附近,而安装孔 53f设置在快门枢转中心轴53c和53d之间。
盖板54、第一分离器55和第二分离器56连接到基底元件51的前表面 侧,如图9和10中所示。
盖板54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并具有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导向的覆盖 部57、和从正直导向元件37的外圆周部向后突出的连接突出部58。
在覆盖部57的中部形成有小于基底元件51的穿孔53a的透光孔57a。 在覆盖部57上如此形成有一对第一滑动突出部57b和一对第二滑动那个突 出部57c,即通过冲压而向后膨胀,如图9和12中所示。
在覆盖部57的外圆周部处形成有三个轴插入孔57d, 57e和57f以及两 个弓形安装孔57g和57h。轴插入孔57d和轴插入孔57e和57f形成在跨过 透光孔57a而彼此大致相对的侧上,轴插入孔57e和57f在圆周方向上以彼 此间隔的关系设置。此外,安装孔57g设置在轴插入孔57d附近,安装孔57h 设置在轴插入孔57e和57f之间。
参照图9,第一分离器55具有形成在其中部、尺寸大致等于盖板54的 透光孔57a的穿孔55a。在第一分离器55的外圆周部处形成有三个轴插入孔 55b, 55c和55d以及弓形安装孔55e和55f。轴插入孔55b以及轴插入孔55c 和55d设置在跨过穿孔55a而彼此大致相对的侧上,轴插入孔57c和57d在 圓周方向上以;波此间隔的关系设置。此外,安装孔55e设置在轴插入孔55b 附近,安装孔55f设置在轴插入孔55c和55d之间。
第二分离器56具有形成在其中部、尺寸大致等于盖板54的透光孔57a 的穿孔56a。在第二分离器56的外圆周部处形成有两个轴插入孔56b和56c 以及两个弓形安装孔56d和56e。轴插入孔56b以及轴插入孔56c设覃在跨 过穿孔56a而彼此大致相对的侧上,安装孔56d和56e分别设置在轴插入孔 55b和56c附近。一对快门叶片59和60和滤光器叶片61支撑在基底元件51上进行枢转, 如图9和12中所示。快门叶片59和60每个都由片形的材料形成,并具有形成在一个端部的 轴插入孔59a和60a以及作用孔59b和60b。作用孔59b和60b在一个方向 上延伸。参照图13和14,滤光器叶片61是两个片元件63,其形成在减亮滤光 器62的相对表面上并彼此以层叠的状态耦合。每个片元件63都具有形成在 其中的圓孔63a。圓孔63a具有比第一分离器55的穿孔55a大的直径。因此, 滤光器叶片61暴露在与圓孔63a对应位置处的减亮滤光器62处。滤光器叶 片61的暴露部设置作为控制并调节光量的控制部62a。减亮滤光器62由ND (中性密度)滤光器形成。滤光器叶片61具有形成在一端部的轴插入孔61a和在一个方向上延伸 的作用孔61b。滤光器叶片61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孔61c,如图14中所示。设置孔61c 是用来减小滤光器叶片61的重量。因此为了减小滤光器叶片61的重量,例 如可通过多个小孔或通过形成在滤光器叶片61中的至少一个切割部来代替 孔61c。第二分离器56设置在基底元件51的安装凹部53处,基底元件51的滤 光器枢转中心轴53b和快门枢转中心轴53c分别插入到第二分离器56的轴 插入孔56b和56c中。快门枢转中心轴53d设置在第二分离器56的紧靠的 外侧上。滤光器叶片61支撑在第二分离器56的前表面侧上,如图9中所示。基 底元件51的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插入滤光器叶片61的轴插入孔61a中, 从而滤光器叶片61支撑在基底元件51上,围绕滤光器枢转中心轴进行枢转。滤光器叶片61具有这种三元件结构,即片元件63以层叠的方式耦合到 上述的减亮滤光器62的相对表面,从而可阻止当减亮滤光器62在第一分离 器55和第二分离器56之间枢转时对减亮滤光器62造成的可能的损害。在其中第一分离器55连接到基底元件51的状态中,快门叶片59和60 支撑在基底元件51上进行枢转,如图12中所示。具体地说,基底元,51 的快门枢转中心轴53c和53d分别插入到快门叶片59和60的轴插入孔59a 和60a中。因而,快门叶片59和60以彼此部分交迭的关系分别支撑在基底元件51上,围绕基底元件51的快门枢转中心轴53c和53d进行枢转。在其中快门叶片59和60支撑在基底元件51的状态中,盖板54连接到基底元件51,如图9和10中所示。盖板54连同与基底元件51的外圓周部52啮合的连接突出部58连接到基底元件51。因此,快门叶片59和60设置在盖板54和第一分离器55之间进行枢转。第一致动器64和第二致动器65连接到基底元件51的后表面,如图9和12中所示。如图15中所示,第一致动器64具有芯体66、线圈67、》兹体68和保持 在芯体66上的驱动臂69。驱动臂69具有基部69a和从基部69a向前突出的 臂部69b。在臂部69b的自由端部处设置有驱动销69c。芯体66具有如此设置在一对相对部66a和66b,即从外圆周侧在它们之 间夹持;兹体68、和连4妄部66c,用于将相对部66a和66b的端部4皮此连接。 相对部66a和66b的其他端部沿;兹体68的外圓周表面弯曲地形成。第二致动器65具有芯体70、线圈71、磁体72和保持在芯体70上的驱 动臂73。驱动臂73具有基部73a和从基部73a向前突出的臂部73b。在臂 部73b的自由端部处设置有驱动销73c。芯体70具有如此设置在一对相对部70a和70b,即从外圓周侧在它们之 间夹持磁体72、和连接部70c,用于将相对部70a和70b的端部彼此连接。 相对部70a和70b的其他端部沿磁体68的外圆周表面弯曲地形成。相对部66a, 66b和70a, 70b的弓形端部的内表面分别以与磁体68和 72的外圓周表面相对的关系设置。在光量调节装置43中,当线圈67或71 施加电压时,/磁体68或72通过;兹体68或72的转动净皮吸引到转动方向上的 一侧或外侧,从而将快门叶片59和60或滤光器叶片61保持在其枢转方向 上的一端或另一端。随着石兹体68或72和芯体66或70的相对角度的值,即》兹体68或72的 外圓周表面与芯体66或70相对的部分的圆心角oc的值减小,芯体66或70 对磁体68或72的保持力增加。因此,用于保持响应于磁体68或72的转动 而枢转的快门叶片59和60或滤光器叶片61的力随着相对角度a减小而增 加。第一致动器64和第二致动器65响应于流过线圈67和71的电流分别在 芯体66和70与》兹体68和72之间施加转动力。通过该转动力,驱动臂69和73分别在与流过线圈67和71的电流方向对应的方向上转动。第一致动器64和第二致动器65在通过保持板74从后面保持的同时连 接到在圓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基底元件51的部分,如图7到9中所示。 在其中第一致动器64和第二致动器65连接到基底元件51的状态中, 驱动臂69的驱动销69c按顺序安装到基底元件51的安装孔53f、第二分离 器56的轴插入孔56e、快门叶片59和60的作用孔59b和60b、第一分离器 55的安装孔55f和盖板54的安装孔中。同时,驱动臂73的驱动销73c按顺 序安装到基底元件51的安装孔53e、第二分离器56的安装孔56d、滤光器 叶片61的作用孔61b、第一分离器55的安装孔55e和盖板54的安装孔57g 中。如果通过第 一致动器臂64驱动所述驱动臂69以枢轴转动,则作用孔59b 和60b的开口边缘被臂部69b挤压,如图16和17中所示。因而,快门叶片 59和60响应于流过线圈67的电流方向,在其中打开穿孔53a的打开位置与 关闭穿孔53a的关闭位置之间枢轴转动。另一方面,如果通过第二致动器65 驱动所述驱动臂73以枢轴转动,则作用孔61b的开口边《彖净皮驱动销73c 4齐 压。因而,滤光器叶片61响应于流过线圈71的电流方向,在其中打开穿孔 53a的打开位置与关闭穿孔53a的关闭位置之间枢轴转动。对于快门叶片59和60的驱动,通过驱动臂69的枢转使快门叶片59和 60在相对的方向上枢轴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穿孔53a,如图18中所示。如果当快门叶片59和60例如位于打开位置时产生撞击力G,则在快门 叶片59中产生力矩M1,同时在快门叶片60中产生另一个力矩M2。如果快 门叶片59和60的重量分别表示为Wl和W2,则作用在快门叶片59和60 重心的力分别由Wl G和W2 G给出。此时,在枢转的中心与快门叶片 59的重心之间的距离表示为Ll,枢转的中心与快门叶片60的重心之间的距 离表示为L2,在与距离Ll和L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力分量Wl G和 W2 G分别表示为Fl和F2的情形中,力矩Ml和M2分别由Ml = Ll ■ Fl 和M2-L2.F2给出。因为力分量F1和F2的方向彼此大大不同,与快门叶 片59和60的整体重量相比,产生撞击力G时作用在驱动销69c上的力较低。 因此,对于快门叶片59和60,当线圈67没有施加电压时芯体66对》兹体68 的保持力较低。在驱动滤光器叶片61时,滤光器叶片61通过驱动臂73的枢转而枢轴转动,/人而打开或关闭穿孔53a。例如,在用作滤光器叶片61枢转中心的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位于磁 体72的转动中心与驱动销73c之间的情形中,如图19中所示,如果当滤光 器叶片61处于打开位置时产生撞击力G,则在滤光器叶片61中产生力矩 Ma,。在滤光器叶片61的重量表示为W的情形中,作用在滤光器叶片61的 重心上的力由W.G给出。此时,在枢转中心与滤光器叶片61的重心之间 的距离表示为L3,力W . G在与距离L3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表示为F3的 情形中,力矩Ma由Ma = L3 F3给出。在该情况下,在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与驱动销73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L4,作用在垂至于距离L4的方向上的力表示为F4的情形中,力矩Ma,由 Ma, =L4 F4给出。在驱动销73c中产生力矩Mb,。力矩Mb,由Mb, = L5 . F5给出,其中 L5是;兹体72的转动中心与驱动销73c之间的距离,F5是力F4在垂至于距 离L5的方向上的分量。这样,在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位于磁体72的转动中心与驱动销73c 之间的情形中,因为由力F4和力分量F5确定的角度P,较小,所以在驱动销 73c中产生大致等于滤光器叶片61中产生的力矩Ma,的力矩作力矩Mb,。因 此,当线圈71的电压没有施加到较高级别时,需要设定芯体70对磁体72 的保持力。同时,图像拾取装置1如此构造,即用作滤光器叶片61的枢转中心的 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位于相对于驱动销73c来说与-兹体72的转动中心相 对的侧上。在该情况下,例如,如果当滤光器叶片61处于打开位置时产生撞击力 G,如图20中所示,则在滤光器叶片61中产生力矩ma。如果滤光器叶片 61的重量表示为W,则作用在滤光器叶片61的重心上的力由W G给出。 此时,在枢转中心与滤光器叶片61的重心之间的距离表示为L3,力W G 在垂至于距离L3的方向上的分量表示为F3的情形中,力矩Ma由Ma = F3给出。在该情况下,在滤光器枢转重心轴53b与驱动销73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L4,在垂至于距离L4的方向上作用的力表示为F4的情形中,力矩Ma由 Ma = L4 F4给出。在驱动销73c中产生力矩Mb。力矩Mb由Mb = L5 . F5给出,其中L5 是-兹体72的转动中心与驱动销73c之间的距离,F5是力F4在垂至于距离 L5的方向上的力分量。与图像拾取装置1中一样,在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位于相对于驱动销 73c来说与》兹体72的转动中心相对的侧上的情形中,由力F4和力分量F5 确定的角度P较大。因此,与滤光器叶片61中产生的力矩Ma相比,驱动销 73c中产生的力矩Mb较小。因此,当线圏71没有施加电压时芯体70对磁 体72的保持力设置为较小。具体地说,图像拾取装置1如此构造,即在滤光器叶片61的枢转的整 个范围上,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保持位于相对于驱动销73c来说与磁体72 的转动中心相对的侧上,如图21中所示。更具体地说,图像拾取装置1如 此构造,即在打开位置时,相对于驱动销73c来说与^兹体72的转动中心相 对的侧上的区域表示为范围A,在关闭位置时,相对于驱动销73c来说与磁 体72的转动中心相对的侧上的区域表示为范围B,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 位于范围A和范围B彼此交迭的范围C中。配线板75连接到保持板74的后表面,如图4中所示。配线板75连接 到线圏67和71并具有给线圈67和71供给电力的功能。以上述方式构造的光量调节装置43用与基底框架44啮合的基底元件51 连接到中间移动单元42,第二移动单元41由中间移动单元42和光量调节装 置43形成。第一移动单元19包括移动框架76和保持在移动框架76上的透镜组77, 如图4和6中所示。透镜组77通过透镜保持器78连接到移动框架76的中 部。第一移动单元19支撑在移动框架76处,用于在正直导向元件37的导 向突出部39上进行滑动,并支撑在凸轮圓筒18上而进行滑动。因此,第一 移动单元19通过凸轮圆筒18的转动在正直导向元件37的导向作用下在向 前或向后的方向上,即在光轴的方向上移动。透镜挡板79连接到第一移动单元19的前表面侧,如图4和6中所示。在其中透镜挡板79连接到第一移动单元19的状态中,装饰环80逸接 到移动框架76和透镜挡板79的外表面侧。如上所述,在图像拾取装置1中,在滤光器叶片61上形成有孔61c或切割部,从而减小滤光器叶片61的重量。因此,对于当线圈67没有施加电 压时需要保持力减小以减小启动时的电力消耗并提高快门速度的快门叶片 59和60、以及具有相对较高重量并需要增加保持力以在线圈67没有施加电 压时获得保持状态稳定性的滤光器叶片61来说,通过减小滤光器叶片61的 重量可减小线圏67没有施加电压时对滤光器叶片61的保持力,并可希望共 用第一致动器64和第二致动器65的部件。结果,可期望减小制造成本,改 善组装能力。此外,因为图像拾取装置1如此构造,即在滤光器叶片61的枢转的整 个范围上,滤光器枢转中心轴53b保持位于相对于驱动销73c来说与磁体72 的转动中心相对的侧上,如图21中所示,所以可减小线圈71没有施加电压 时对滤光器叶片61的保持力。因而,可希望共用第一致动器64和第二致动 器65的部件,并可尽可能地希望减小制造成本,改善组装能力。尽管使用特定的术语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这种描述仅仅是 示意性的目的,应当理解,在不脱离下面权利要求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进行变化和纟务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发明包含涉及2007年1月18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JP2007-009443的主题,其全部内容在这里结合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其包括快门叶片和滤光器叶片,其都构造成在预定的方向上动作,从而调节透过透镜组的光量;第一磁体,其构造成驱动所述快门叶片;第一芯体和第一线圈;第二磁体,其构造成驱动所述滤光器叶片;和第二芯体和第二线圈;所述滤光器叶片具有用于控制并调节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的控制部;且所述滤光器叶片在所述滤光器叶片的除所述控制部之外的部分处具有至少一个孔或一个切割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量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磁体形成为 盘状并在圆周方向上转动;使所述滤光器叶片枢转,从而调节光量;所述光量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的驱动臂,该驱动臂通过所述第二^兹 转的驱动销;和在所述滤光器叶片枢转的平面上,从与将所述第二石兹体的转动中心和所 述驱动销连接的线段垂直的线段开始,在所述滤光器叶片的枢转的整体范围的转动中心相对的侧上。
3. —种图像拾取装置,其包括 透镜筒,其具有设置在内部的预定透镜组; 装置主体,其构造成支撑所述透镜筒;和光量调节装置,其包含在所述透镜筒中,并构造成调节通过所述透镜组 进入的光量;所述光量调节装置包括快门叶片,其构造成通过第一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动作,从而调节 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所述第一致动器包括第一》兹体、第一芯体和第一线圈,和滤光器叶片,其构造成通过第二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动作,从而调 节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所述第二致动器包括第二磁体、第二芯体和第二 线圏,所述滤光器叶片具有用于控制并调节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的控制部;且所述滤光器叶片在除所述控制部之外的所述滤光器叶片的其他部 分处具有至少一个孔或一个切割部。
4. 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其包括快门叶片和滤光器叶片,其每个都构造成在预定的方向上动作,从而调 节透过透镜组的光量;第一-兹体,其构造成驱动所述快门叶片; 第一芯体和第一线圈;第二石兹体,其构造成驱动所述滤光器叶片;和 第二芯体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二^f兹体形成为盘形并在圓周方向上转动; 使所述滤光器叶片枢转,从而调节光量;所述光量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的驱动臂,该驱动臂通过所述第二不兹 体的转动而进行枢转,并具有与所述滤光器叶片连接的用于使所述滤光器叶 片进行枢转的驱动销;且在所述滤光器叶片枢转的平面上,/人与将所述第二^兹体的转动中心和所 述驱动销连接的线段垂直的线段开始,在所述滤光器叶片的枢转的整体范围 上,所述滤光器叶片的枢转中心位于相对于所述驱动销来说与所述第二^兹体 的转动中心相对的侧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量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滤光器叶片具有 用于控制并调节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的控制部,且所述滤光器叶片在所述 滤光器叶片的除所述控制部之外的部分处具有至少一个孔或一个切割部。
6. —种图像拾取装置,其包括 透镜筒,其具有设置在内部的预定透镜组; 装置主体,其构造成支撑所述透镜筒;和光量调节装置,其包含在所述透镜筒中,并构造成调节通过所述透镜组进入的光量;所述光量调节装置包括快门叶片,其构造成通过第一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动作,从而调节 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所述第一致动器包括第一磁体、第一芯体和第一线 圈,和滤光器叶片,其构造成通过第二致动器在预定方向上动作,从而调 节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所述第二致动器包括第二;兹体、第二芯体和第二 线圈,所述第二磁体形成为盘状并用于在圆周方向上转动; 使所述滤光器叶片枢转,从而调节光量;所述光量调节装置进一步具有连接的驱动臂,该驱动臂通过所述第 二磁体的转动而进行枢转,并具有与所述滤光器叶片连接的用于使所述滤光 器叶片进行枢转的驱动销,且在所述滤光器叶片枢转的平面上,从与将所述第二磁体的转动中心 和所述驱动销连接的线段垂直的线段开始,在所述滤光器叶片的枢转的整体 范围上,所述滤光器叶片的枢转中心位于相对于驱动销来说与所述第二磁体 的转动中心相对的侧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包括快门叶片和滤光器叶片,其每个都构造成在预定的方向上动作,从而调节透过透镜组的光量;第一磁体,其构造成驱动所述快门叶片;第一芯体和第一线圈;第二磁体,其构造成驱动所述滤光器叶片;和第二芯体和第二线圈。所述滤光器叶片具有用于控制并调节透过所述透镜组的光量的控制部。所述滤光器叶片在除所述控制部之外的所述滤光器叶片的其他部分处具有至少一个孔或一个切割部。
文档编号G02B9/00GK101226270SQ20081000219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8日
发明者大熊英生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