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景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77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取景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景器、其控制方法及其成像装置。
技术背景电台等所采用的一些商业成像装置包括相机身和附接到相机身的取景 器,相机身用于对对象进行摄影以生成图像信号,取景器用于基于图像信 号而显示图像。在这种成像装置的情况下,摄影者在肩膀上承载相机身并 且在观察取景器的同时进行摄影。作为这种成像装置的取景器,提供了这样的取景器,在该取景器中以 可分离方式设置了显示单元和以可分离方式附接到显示单元的目镜单元, 显示单元包括显示面板并且在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上显示图像,目镜单元用于在反射镜处反射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图像以将光路弯折90度,并且 用于放大其图像(见公开号为2004-147232的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在这种取景器的情况下,摄影者可以根据摄影情况而从显示单元上取 下目镜单元,摄影者可以藉此直接在目视识别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图像的 同时进行摄影。此外,还提供了用于检测目镜是否被附接到显示单元的检 测开关,在检测到目镜单元被附接的情况下,要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图像 被水平翻转,摄影者即使在观察目镜单元的情况下,也可以藉此目视识别 左右位置之间关系正确的图像。发明内容在这种现有取景器的情况下,在使用目镜单元的情况下,摄影者可以 目视识别显示表面而不受摄影环境下的外部光影响,藉此,具有低亮度的 图像对于目视识别而言是足够的,实际上,太高的亮度使得摄影者感觉剌 眼并且导致目视识别变差。另一方面,在直接目视识别显示表面的情况下,摄影环境下的外部光 照射显示表面,因此,为了清楚地目视识别图像,必须增大图像的亮度以 便应对外部光。因此,在现有取景器的情况下,在每次摄影者改变目镜单元的附接状 态时,摄影者需要通过操作亮度调整旋钮等来调整图像的亮度,这意味着 使用不方便。另外,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成像装置,摄影者藉此可以在相机 身被在肩膀上承载并且显示面板被设定为立起状态的同时直接目视识别显 示表面,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显示表面可能容易受外部光影响 的可能性,这引起在每次摄影者改变目镜单元的附接状态时,摄影者可能 无法容易地目视识别显示表面和操作亮度调整旋钮等。需要提供一种取景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成像装置,从而可以实现可操作 性的改善,并且可以改善对图像的目视识别。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景器包括包括显示表面的显示单元,图像 基于从成像装置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而被显示在所述显示表面上;以及目镜 单元,其可分离地附接到显示单元,并且被配置为放大在显示表面上所显示的图像以使得图像可被目视识别;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所述显示表面、显示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图像 信号而在显示表面上显示图像,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目镜单元是否被附接;并且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而使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图像侧向翻转,并改变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 图像的亮度。此外,还提供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景器控制方法,所述取景器 包括显示单元和目镜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表面和显示控制单元, 图像基于从成像装置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而被显示在显示表面上,所述显示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显示表面上显示所述图像,所述目镜单元可分离地附 接到显示单元,并且被配置为放大在显示表面上所显示的图像以使所述图像可被目视识别,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检测目镜单元是否被附 接;以及基于所述检测而使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图像侧向翻转,并改变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图像的亮度。此外,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成像装置包括被配置为对图像成 像的相机身;以及被设置在相机身上的取景器;其中,所述取景器包括显 示单元和目镜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表面,图像基于从相机身所提 供的图像信号而被显示在显示表面上,所述目镜单元可分离地附接到显示 单元,并且被配置为放大在显示表面上所显示的图像以使所述图像可被目 视识别;并且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所述显示表面、显示控制单元和检 测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图像信号而在显示表面上显 示所述图像,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目镜单元是否被附接;并且其 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而使将要显示在显示 表面上的图像侧向翻转,并改变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图像的亮度。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进行这样的安排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而使将 耍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图像被侧向翻转,并改变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 图像的亮度。因此,显然,摄影者可以目视识别左右位置关系正确的图像,而不必 在通过目镜单元来目视识别显示表面的情况和不通过目镜单元而直接目视 识别显示表面的情况中的每一种情况中执行特定操作,并且摄影者还可以 目视识别具有与目镜单元的存在与否相对应的合适亮度的图像,这有利于 实现可操作性的改善,并且还有利于改善图像的目视识别和灯的目视识 别。


图1是取景器所附接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取景器所附接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成像装置的立体图,其图示出目镜被从取景器取下并且显示面 板面向左侧方向的状态;图4是成像装置的立体图,其图示出目镜被从取景器取下并且显示面 板面向左侧方向的状态;图5是图示出处于目镜单元被从取景器取下的立起状态下显示面板的立体图;图6是图示出成像装置配置的框图; 图7是主单元和显示部的立体图;图8是将主单元和显示部的上下侧反转的立体图;图9是主单元和显示部的分解立体图;图IO是图示出显示部的立起状态的立体图;图IIA是沿着图IO中的箭头A所获得的视图,图IIB是沿着图10中 的箭头B所获得的视图,图IIC是沿着图IO中的箭头C所获得的视图; 图12是目镜单元的立体图; 图13是目镜单元的立体图;图14是主单元、显示部和目镜单元的平面图; 图15是沿着图14中的箭头A所获得的视图; 图16是目镜单元36的附接状态的说明图;图17A和图17B是图示出从显示部取下目镜单元的时间的说明图; 图18A和图18B是图示出从显示部取下目镜单元的时间的说明图;图19是图示出取景器的控制系统配置的框图; 图20是显示面板的正视图;图21是描述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图像的亮度和第一至第八灯的 亮度的设定操作的流程图;以及图22是亮度调整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图l和图2是取景 器30所附接的成像装置10的立体图,图3和图4是成像装置10的立体 图,其图示出目镜36被从取景器30取下并且显示面板42面向左侧方向的 状态,图5是图示出处于目镜单元36被从取景器30取下的立起状态的显 示面板42的立体图,图6是图示出成像装置IO的配置的框图。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成像装置10是电台等所采用的商业摄像机。 如图l所示,成像装置IO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相机身14,镜筒12附接到相机身14的前部。注意到在本说明书的情况下,"左"和"右"被假设为从成像装置10 的后部对其进行查看的状态,在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对象那侧将被称 为"前",其成像器件那侧将被称为"后"。-镜筒12容纳摄影光学系统16。摄影光学系统16将对象图像引导至图 6所示的成像器件14B。注意,就成像器件14B而言,可以采用现在已知 的各种类型的成像器件,例如CCD、 C-MOS传感器等等。如图l所示,相机身14包括构成外表的机壳18。机壳18包括面向前 方的前面18A、面向后方的后面18B、面向左右侧方向的左右侧面18E和 18F、面向上方的顶面18C和面向下方的底面18D。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形成的机壳18在顶面18C和底面18D之间 的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大小大于在左右侧面18E和18F之间的水平方向上的 宽度大小,并且在前面18A和后面18B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大于 上述高度大小,因此,机壳18呈现前后较长的长方体状。如图2所示,机壳18的前部设有被配置为可分离地附接稍后所述的 取景器30的相机主单元侧附接部19,并且相机主单元侧附接部19的后面 设有用于承载的把手20。如图1所示,底面18D设有向上凹进的肩垫22,用于将成像装置10 放置在肩膀上。肩垫22由具有弹性和挠性的构件构成。接下来,将就取景器30进行描述。如图2和图3所示,取景器30被 配置为包括显示单元31和目镜单元36。显示单元31被配置为包括主单元 32和显示部34。主单元32容纳用于操作显示部34的电路。显示部34基 于从相机身14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而在显示表面3402上图像。目镜单元36放大并且显示在显示部34的显示表面3402上所显示的图 像。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显示部34被配置为包括液晶显示器件132 (见 图19),该器件充当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器件。注意,显示器件不限于液 晶显示器件,可以采用现在已知的各种类型的显示器件,例如有机EL显 示装置等等。图7是主单元32和显示部34的立体图,图8是将主单元32和显示部34的上下侧反转的立体图。图9是主单元32和显示部34的分解立体图。 图IO是图示出显示部34的立起状态的立体图,图IIA是沿着图10中的 箭头A所获得的视图,图11B是沿着图IO中的箭头B所获得的视图,图 IIC是沿着图IO中的箭头C所获得的视图。如图7和图8所示,主单元32包括壳体3202,壳体3202设有可分离 地附接到相机身侧附接部19的主单元侧附接部3204。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主单元侧附接部3204被配置为在主单元32附 接到相机身14的状态下,包括在面向后方的后面的水平方向上延伸并形 成的接合槽3204A。注意,就用于附接/分离主单元侧附接部3204和相机 身侧附接部19的配置而言,可以采用现在已知的各种类型的配置。如图9所示,在主单元32附接到相机身14的状态下,壳体3202面向 前方处的前面和壳体3202面向下方处的底面设有操作构件3210,操作构 件3210用于允许摄影者执行与显示部34的操作有关的各种类型的操作。 操作构件3210包括多个旋钮3210A、多个转换开关3210B和多个按钮开 关3210C等等。而且,在主单元32附接到相机身14的状态下,如图7和图8所示, 面向左侧方的面被形成为与显示部34连接的连接面3220。如图7至图IO所示,显示部34被配置为包括支撑构件40、显示面板 42和连接机构44。支撑构件40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主单元32的连接面 3220上。支撑构件40与主单元32的连接由连接结构38执行,连接机构 38被配置为包括支撑轴46,支撑轴由主单元32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并被 附接到支撑构件40。在图10中,参考标号Ll表示支撑构件40的旋转中 心,并且在主单元32附接到相机身14的状态下,旋转中心Ll在相机身 14的水平方向上延伸。注意,在连接机构38的情况下,摩擦阻力被施加至支撑轴46,支撑 构件40被配置为保持所需的摆动角度。就连接机构38而言,可以采用现 在已知的各种类型的配置,例如采用该摩擦阻力方法的机构、采用掣子机 构(click mechanism)方法的机构等等。支撑构件40由水平宽度大于垂直 高度的细长形状板材构成。支撑构件40的位于连接面3220的相对侧的面设有弹性构件48。支撑 构件40的该面是在稍后所述的贴靠状态(laid state)下面向显示面板42 的后面5604的面。弹性构件48例如由薄盘形的弹性材料构成,该材料例 如是橡胶、聚氨酯泡沫等等,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弹性构件48被容纳 在支撑构件40的表面上所形成的凹进部中,并且被设置成从上述的面突 出。如图9所示,在支撑构件4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以球形形状形成多个 轴承部50。而且,如图7和图9所示,在垂直于支撑构件40的长度方向 的方向上的两侧中, 一个侧部设有弧形轴承壁52。而且,如图8和图9所 示,上述两侧中的另一侧部设有固定凹进部54。如图9和图10所示,显示面板42包括矩形的板状壳体56,壳体56 容纳液晶显示器件132 (见图19)。如图IO至图IIC所示,壳体56包括 前面5602和位于前面5602的相对侧的后面5604。前面5602被配置为包 括形成有开口 5606的位置处的前面板5610和被设在位于开口 5606内部的 显示表面3402。如图9所示,在壳体56的短侧部以球形形状形成将被插入多个轴承 部50之间的轴承部58。支撑构件40和显示面板42通过被插入在轴承部 50之间的轴承部58、以及被插入在轴承部50和58之间的支撑轴60 (见 图7)而耦合。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连接机构44将显示面板42的短侧部与 支撑构件40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连接,并且在主单元32附接到相机身14 的状态下,支撑轴60在相机身14的垂直方向上伸展。而且,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轴承部50、轴承部58、支撑轴60等构 成连接机构44。该连接机构44被配置为通过施加至支撑轴60的摩擦阻力 来以所需的摆动角度保持显示面板42。就连接机构44而言,可以采用现 在已知的各种类型的配置,例如采用该摩擦阻力方法的机构、采用掣子机 构方法的机构等等。根据连接机构44,支撑构件40和显示面板42被连接,从而能够以支 撑轴60为中心,在显示面板42被贴靠在支撑构件40上的贴靠状态(见图3和图7)和显示面板从支撑构件40立起的立起状态(见图5和图10)之 间摆动。注意,在图7中,参考标号L2表示显示面板42的摆动中心。如图7所示,在贴靠状态下,后面5604面向支撑构件40,前面5602 指向外部。更详细地说,如图3所示,在主单元32附接到相机身14的状 态下,在显示面板42被改变至贴靠状态时,显示面板42的显示表面3402 指向相机身14的左侧向外方向;如图5所示,在显示面板42被改变至立 起状态时,显示面板42的显示表面3402指向后方。图12和图13是目镜单元36的立体图,图14是主单元32、显示部34 和目镜单元36的平面图,图15是沿着图14中的箭头A所获得的视图, 图16是目镜单元36的附接状态的说明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目镜单元36被配置为包括具有反射镜和多个 透镜的光学系统3602、用于容纳光学系统的圆柱形机壳3604、在机壳 3604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设置的目镜单元侧附接部3606、在机壳 3604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所设置的目镜3608等等。目镜单元侧附接 部3606包括长方形开口 ,长方形开口的该侧对应于显示面板42。如图12至图15所示,沿着开口 3610的外围延伸并形成框架部 3612,框架部3612能够按压显示面板42的前面板5610。此外,附接到轴 承壁52/与轴承壁52分离的支撑轴62设在开口 3610上方,与固定凹进部 54接合/分开的固定爪64设在开口 3610下方。如图16所示,在贴靠状态下,通过框架部3612按压前面板5610、并 使弹性构件48被支撑构件40和显示面板42的后面5604压縮,来形成目 镜单元36与显示部34的附接状态。更具体地说,在贴靠状态下,支撑轴62与轴承壁52接合,固定爪64 被固定在固定凹进部54处。因此,框架部3612按压前面板5610,弹性构 件48被支撑构件40和显示面板42的后面5604压縮,从而形成目镜单元 36与显示部34的附接状态。因此,用于执行目镜单元36与显示部34的附接/分离的附接/分离机 构由支撑轴62、轴承壁52、固定爪64和固定凹进部54构成。注意,就 这种附接/分离机构而言,可以采用现在已知的各种类型的配置。'图17A至图18B是图示出从显示部34取下目镜单元36的时间的说明 图。如图17A所示,在目镜单元36附接到显示部34的状态下,如图17B 所示,固定爪64被以这样的方向操作在该方向上,固定爪64被从固定 凹进部54取下。在固定爪64被从固定凹进部54取下的情况下,如图18A所示,目镜 单元36以支撑轴62为支撑点旋转移动,并且如图18B所示,支撑轴62 被从轴承壁52取下。这样,目镜单元36被从显示部34取下。接下来,对使用成像装置IO和取景器30的方法进行描述。如图1和 图2所示,在将目镜单元36附接到显示部34的情况下,摄影者可以通过 观察目镜3608来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上的放大图像。在这种情况下, 显示面板42和目镜单元36以旋转中心Ll为中心旋转移动,摄影角度藉 此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任意改变。因此,例如,即使在将相机身14的肩垫22放置在肩膀上的情况下, 或者即使在保持相机身14的情况下,摄影者也可以利用轻松的姿势来观 察目镜3608内。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目镜单元36被从显示部34取下的情况 下,并且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42在摆动中心L2作为中心的情况下摆动 以被改变至立起状态,即使在将相机身14的肩垫22放置在肩膀上时,显 示表面3402也指向后方,因此摄影者可以用肉眼直接查看显示表面 3402。而且,即使在保持相机身14时,摄影者也可以利用旋转中心Ll作 为中心来旋转显示面板42,摄影者藉此可以在轻松的姿势下利用肉眼直接 查看显示表面3402,因此可以在利用肉眼直接查看显示表面3402并在垂 直方向上改变摄影角度的同时进行摄影。因此,即使在将相机身14放置在肩膀上或者保持相机身14时,摄影 者也可以在利用轻松姿势来目视识别显示面板42的显示表面3402的同时 进行摄影。根据这种实施例,在从显示部34上取下目镜单元36并且直接目视识 别显示面板42的显示表面3402的情况下,摄影者可以将显示面板42设定 为立起状态,并且也可以在主单元32上以立起状态来旋转显示面板42,摄影者藉此可以容易地目视识别显示面板42的显示表面3402而不用被迫摆出不自然的姿势,也可以任意改变摄影角度,这有利于改善易用性。而且,根据这种安排,如果将目镜单元36附接到显示部34并由此使 显示面板42处于贴靠状态,贝i丄在目镜单元36被附接的状态下,弹性构件 48被支撑构件40和显示面板42的后面5604压縮,因此在立起状态和贴 靠状态之间摆动的显示面板42不会由于目镜单元36的附接状态而抖动, 这在确保观察目镜3608时对显示表面3402的目视识别中是有利的。接下来,将参照图6就相机身14的控制系统的配置进行描述。如图6 所示,相机身14被配置为除了包括上述成像器件14B之外,还包括棱镜 14A、信号处理单元14C、控制单元14D、操作单元14E、显示单元14F、 记录/重放单元14G、接口单元14H、供电单元14I等等。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提供了分别对应于三种颜色(红、绿和蓝)的 三个成像器件14B,棱镜14A将构成从摄影光学系统16所引导的对象图 像的光通量分成三种颜色(红、绿和蓝),并且将这些颜色的每一种引导 至对应于每种颜色的成像器件14B。信号处理单元14C驱动每个成像器件14B,并且将从每个成像器件 14B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进行一系列预处理,例如用于保持极好的S/N比的 CDS (相关双采样)处理、用于控制增益的AGC (自动增益控制)处理和 用于生成被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的A/D (模拟/数字)转换等等,并 且还利用预定的压縮方法来压縮(编码)经过预处理的图像数据,从而生 成用于记录数据的图像数据。所生成的用于记录的图像数据被经由控制单 元14D提供给记录/重放单元14G。此外,信号处理单元14C将图像信号经由连接器14J提供给稍后所述 的取景器30,所述图像信号在转换为数字信号之前是模拟信号,从而在摄 影期间在取景器30上显示图像。此外,信号处理单元14C将经过上述预 处理的图像信号经由连接器14J提供给外部显示装置等,从而在摄影期间 在外部显示装置等上显示图像。记录/重放单元14G将从信号处理单元14C经由控制单元14D所提供 的用于记录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并且将所播放的图像数据从记提供给取景器30或者外部显示装置。就记录介 质而言,可以采用现在已知的记录介质,例如磁记录带、光盘或者硬盘等 等。接口单元14H通过连接器14J在控制单元14D和取景器30之间执行 图像信号的交换和与该交换有关的控制信号的交换。此外,接口单元14H 将从控制单元14D所输出的表示成像装置IO操作状态的状态信号经由连 接器14J提供给取景器30。上述状态信号的示例包括表示当前状态是否是记录状态的状态信号、 当成像装置10被通过电池驱动时警告其剩余电池电量下降到预定值以下 的状态信号。操作单元14E由开关、旋钮等构成,这些开关、旋钮等被操作以执行 各种与成像装置10的操作有关的设定。显示单元14F由用于显示成像装 置IO的操作状态的显示器、LED灯等构成。控制单元14D管理上述信号处理单元14C、接口单元14H、操作单元 14E、显示单元14F和记录/重放单元14G的控制。具体而言,控制单元 14D由微计算机构成并且通过CPU执行ROM中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各种类 型的控制操作,微计算机包括CPU、提供工作区的RAM、存储控制程序 等的ROM、以及用于与信号处理单元14C、接口单元14H、操作单元14E 和显示单元14F交换控制信号或者数据信号的外围LSI。供电单元141基于从未示出的外部电源所提供的电能来产生电能,并 且将所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成像器件14B、信号处理单元14C、接口单元 14H、操作单元14E、显示单元14F和记录/重放单元14G,从而操作各个 单元。而且,从供电单元14I所提供的电能被经由连接器14J提供给取景 器30,从而操作取景器30。注意,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虽然描述了记录/重放单元14G内置于 相机身14中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相机身14之外设置记录/重放单元 14G。在这种情况下,所需的是利用电缆来连接记录/重放单元14G和相机 身14,并且经由电缆来执行图像信号等的交换。接下来对作为本发明一个特征的取景器30的控制系统进行描述。图19是图示出取景器30的控制系统配置的框图,图20是显示面板42的正视图。如图19所示,取景器30的控制系统被配置为包括设置在主单元32处 并将被连接到成像装置的连接器14J的连接器101、被容纳在主单元32的 壳体3202中的第一至第四台板(board) Bl、 B2、 B3和B4以及被容纳在 显示面板42的壳体56中的第五至第七台板B5、 B6和B7。第一台板Bl设有上述按钮开关3210C和供电单元102。第二台板B2 设有上述旋钮3210A和转换开关3210B。第三台板B3设有CPU 104、 EEPROM106、缓冲器和低通滤波器(LPF) 108以及LED驱动器110。第 四台板B4设有A/D单元112、定标器(scaler)单元114、 SDRAM 116和 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18。聘五台板B5设有第一至第三灯120A、 120B和 120C。第六台板B6设有第四至第八灯120D、 120E、 120F、 120G和120H 以及检测单元122。第七台板B7设有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24、控制单元 126、背光驱动单元128、背光130和液晶显示器件132。供电单元102调整从成像装置IO经由连接器101所提供的电能,并且 将此作为用于操作的电源电压提供给第三、第四和第七台板B3、 B4和 B7。通过执行存储在未示出的ROM等中的控制程序来操作CPU 104,其 控制A/D单元112、定标器单元114、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18、第二信号 处理单元124等的操作。此外,CPU 104响应于旋钮3210A、转换开关 3210B和按钮开关3210C的操作输入而执行各种类型的操作。这些操作包括稍后所述的设定菜单屏幕的显示操作和设定操作。此外,CPU 104基于从成像装置IO经由连接器101所提供的表示成像 装置10的操作状态和显示单元31的操作状态的状态信号(例如,表示当 前状态是否是记录状态的状态信号,或者警告电池剩余量的状态信号), 控制LED驱动器110的操作。而且,CPU 104基于从稍后所述的检测单元 122所提供的检测信号来控制LED驱动器110的操作以调整第一至第八灯 120A至120H的亮度,或者控制背光驱动单元128的操作以调整将要显示 在液晶显示器件132的显示表面3402上的图像的亮度。EEPROM 106存储CPU 104的操作所需的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稍 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亮度,以及第三和第四亮度。缓冲器和低通滤波器(LPF) 108累积从成像装置IO的相机身14经由 连接器101所提供的图像信号,并且将必要频带的图像信号提供给随后阶 段的A/D单元112。LED驱动器110向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提供驱动电流,从而 开启/关闭这些灯。而且,LED驱动器110被配置为基于从CPU 104所提 供的控制信号,通过增大/减小驱动电流来调整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 120H的亮度。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LED驱动器IIO通过PWM (脉宽调 制)控制来控制驱动电流。A/D单元112将从缓冲器和低通滤波器108所提供的图像信号从模拟 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定标器单元114根据液晶显示器件132的像素数, 对图像信号进行定标(降低分辨率),所述图像信号是从A/D单元112所 提供的数字信号。定标器单元114对图像信号进行定标利用SDRAM 116。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18对从定标器单元114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进行 现在已知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并且将此提供给随后阶段的第二信号处 理单元124。这种信号处理的示例包括用于增强并显示图像的轮廓部分的峰化 (peaking)处理和用于放大并显示部分图像的放大显示处理。此外,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18包括用于执行图像信号的信号处理以便 使将要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件132上的图像侧向翻转的功能,§卩,图像反转 处理,并且基于从CPU 104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图像反转处理的执行 /不执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24对从第一信号处理单元H8所提供的图像信号 进行在液晶显示器件132上显示图像所需的优化信号处理。在本实施例的 情况下,第一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18和124中的每一个由PLD (可编程 逻辑器件)构成。控制单元126基于从第二信号处理单元124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而生成 用于驱动液晶显示器件132的驱动信号,并且执行诸如将所生成的信号提供给液晶显示器件132之类的处理。液晶显示器件132基于上述驱动信号 来显示图像,并且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利用与从设在液晶显示器件132 的后面上的背光130所照射的照明光的光量相应的亮度显示图像。背光驱动单元128通过向背光130提供驱动信号来开启背光130,并 且被配置为基于从CPU 104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来调整背光130的照明光的 亮度,从而调整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3402上的图像的亮度。如图20所示,显示面板42的前面板5610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上 的两侧中的一侧设有第一至第三灯120A至120C,这些灯沿着上述长度方 向具有间隔。而且,前面板5610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上的两侧中另一侧设有 第四至第八灯120D至120H,这些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具有间隔。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一灯120A是可以被摄影者利用的标志灯, 可以对其分配任意功能。第二灯120B和第六灯120F是通过开启这些灯而表示由成像装置10 进行的记录正在被执行的标志灯。第三灯120C是电池剩余电量指示器,其用于在成像装置10由电池驱 动时,通过开启该灯而警告其电池的剩余电量降到预定值以下。第四、第五、第七和第八灯120D、 120E、 120G和120H是用于显示 是否执行上述峰化处理、显示单元31的操作状态(包括是否执行放大显 示处理)等等的灯。也就是说,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是用于显示成像装置10或者 显示单元31的操作状态的灯。检测单元122检测目镜单元36是否与显示部34附接(当前状态是附 接状态还是分离状态),并且将检测信号S0提供给CPU104。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检测单元122设在被目镜单元 36的框架部3612所按压的壳体56的前面板5610上。采用开关来作为这 种检测单元22,其在被框架部3612按压时开启,并且在解除按压时关 闭。注意,就这种检测单元122而言,可以采用现在已知的各种类型的开 关、传感器等等。因此,在目镜单元36附接到显示部34的状态下,处于开启状态的检测信号S0被从检测单元122提供到CPU 104,在目镜单元36被从显示部 34取下的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的检测信号S0被从检测单元122提供到 CPU 104。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实现本发明特征的显示控制单元由供电单元 102、 CPU 104、 EEPROM 106、缓冲器和低通滤波器(LPF) 108、 A/D单 元112、定标器单元114、 SDRAM 116、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18、第二信 号处理单元124、控制单元126、背光驱动单元128和背光130构成。而 且,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实现本发明特征的灯控单元由CPU 104、 EEPROM 106和LED驱动器110构成。接下来,将就液晶显示器件132的亮度设定和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 120H的亮度设定进行描述。如上所述,对于取景器30,存在两种使用模式将目镜单元36附接 到显示部34并且通过目镜单元36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的情况,以及从 显示部34取下目镜单元36并且直接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的情况。在使用目镜单元36的情况下,摄影者可以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和 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而不受摄影环境下的外部光影响,这样,显 示表面3402和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具有低亮度对于可见性而言就 足够了,相反,太高的亮度会使摄影者感觉刺眼并且降低目视识别。另一方面,在直接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的情况下,摄影环境下的 外部光照射显示表面3402和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因此,为了清 楚地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和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必须增大显 示表面3402和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的亮度以便应对外部光。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安排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 3402上的图像的亮度和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的亮度都被改变(切 换),以对应于目镜单元36与显示部34的附接状态和分离状态这两种情 况。首先,将就用于设定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3402上的图像的亮度和第 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的亮度的操作进行描述。图21是描述用于设定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3402上的图像的亮度和第 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的亮度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响应于对主单元32的按钮开关3210C之一的操作,CPU 104 在显示表面3402上显示设定菜单屏幕(步骤SIO)。该设定菜单屏幕用于 执行取景器30的各种设定,包括亮度设定。接下来,响应于对主单元32的按钮开关3210C之一的操作,CPU 104 在显示表面3402上显示用于设定将要显示的图像的亮度的图像亮度设定 屏幕(步骤S12)。例如,通过图像亮度设定屏幕进行这样的安排可以通过操作按钮开 关3210C之一来增大/减小表示亮度级别的数值从而设定亮度,并且,根据 被增大/减小,的数值,CPU 104控制背光驱动单元128来增大/减小背光130 的照明光的光量。随后,设定第一亮度和第二亮度中的每一个(步骤S14),所述第一 亮度是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3402上的图像的亮度并且适于通过观察目镜 单元36来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所述第二亮度是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 3402上的图像的亮度并且适于通过取下目镜单元36来直接目视识别显示 表面3402。因为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时的第二亮度直接受外部光影响,所以 该值高于第一亮度的值。所设定的第一亮度和所设定的第二亮度被CPU 104存储在EEPROM 106中。接下来,响应于主单元32的按钮开关3210C之一,CPU 104显示用 于设定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的亮度的灯亮度设定屏幕(步骤 S16)。同样,通过灯亮度设定屏幕,以与图像亮度设定屏幕相同的方式进行 这样的安排可以通过操作按钮开关3210C之一来增大/减小表示亮度级别 的数值从而设定亮度,并且,根据正在被增大/减小的数值,CPU 104控制 LED驱动器110来增大/减小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的光量。随后,设定第三亮度和第四亮度中的每一个(步骤S18),所述第三亮度是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的亮度并且适于通过观察目镜单元36 来目视识别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所述第四亮度是第一至第八灯 120A至120H的亮度并且适于通过取下目镜单元36来直接目视识别第一 至第八灯120A至120H。因为目视识别每个灯时的第四亮度直接受外部光影响,所以该值高于 第三亮度的值。所设定的第三亮度和所设定的第四亮度被CPU 104存储在EEPROM 106中。这样,亮度的设定完成。注意,这种用于设定亮度的操作不局限于采用上述菜单屏幕的操作, 所以可以采用现在已知的各种设定方法。接下来,将就亮度调整操作进行描述。图22是亮度调整操作的流程图。CPU 104监视来自检测单元122的检测信号SO为开启还是关闭(步骤 S40)。在检测信号SO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即,在目镜单元36附接到显 示部34的情况下,CPU 104向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18提供控制信号以执行 图像反转处理(步骤S42),基于EEPROM 106中所存储的第一亮度来控 制背光驱动单元128,并且基于EEPROM 106中所存储的第三亮度来控制 LED驱动器110,从而通过把第一亮度作为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3402上的 图像的亮度并且把第三亮度作为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的亮度而进行 操作(步骤S44)。然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40。在检测信号SO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即,在目镜单元36未附接到 显示部34的情况下,CPU 104向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18提供控制信号以不 执行图像反转处理(步骤S46),基于EEPROM 106中所存储的第二亮度 来控制背光驱动单元128,并且基于EEROM 106中所存储的第四亮度来 控制LED驱动器110,从而通过把第二亮度作为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3402 上的图像的亮度并且把第四亮度作为第一至第八灯120A至120H的亮度而 进行操作(步骤S48)。然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40。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进行这样的配置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3402上的图像被侧向翻转,并且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3402上的图像的亮 度和各个灯120A至120H的亮度被基于检测单元122的检测而改变。因此,显然,摄影者可以目视识别左右关系位置正确的图像,而不必 在通过百镜单元36来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的情况和不通过目镜单元36 而直接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的情况中的每一种情况中(即,在目镜单 元36的附接状态和目镜单元36的分离状态中的每一种状态中)执行特定 操作,摄影者还可以目视识别具有与目镜单元36是否存在相对应的合适 亮度的图像,这对于实现可操作性的改善是有利的,并且对于改善图像的 目视识别和灯的目视识别也是有利的。而且,像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和取景器30那样,在显示面板 42舉设定为立起状态的情况下,并且在相机身14被承载在肩膀上的状态 下,允许摄影者直接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和灯120A至120H,虽然存 在显示表面3402和灯120A至120H可能受外部光影响的可能性,使得摄 影者无法容易地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和灯120A至120H,但是根据本 实施例,即使在通过直接目视识别显示表面3402而进行摄影的情况下, 也仅通过从显示单元31取下目镜单元36就可以利用合适的亮度来显示图 像,并且也可以利用合适的亮度来显示每个灯,这对于实现可操作性的改 善是有利的,并且对于改善图像的目视识别和灯的目视识别也是有利的。注意,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虽然就基于检测单元122的检测而改变 图像的亮度和每个灯的亮度两者的情况进行了描述,但是也可以进行这样 的安排,即仅图像的亮度被基于检测单元122的检测而改变。但是,注 意,像本实施例一样,改变图像的亮度和每个灯的亮度两者不仅对于目视 识别的改善是有利的,而且对于摄影者易用性的改善也是有利的。注意,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虽然就可分离地附接到成像装置10的 相机身14的取景器进行了描述,但是也可以与相机身14一体地设置取景 器30的主单元32,显然,本发明也可以被应用于这种取景器30和成像装 置10。还应注意,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涉及取景器,其不限于专门属于摄像机 或者静止照相机,因此,诸如"摄影"和"摄影者"之类的语言不应被解释为表示本发明在某一方面被局限于摄像机的取景器,同样,不出现诸如 "照相"之类的语言也不应被解释为表示静止相机的取景器不包括在本发 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或者其等同物 的范围内,就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 和变更。本发明包含与2007年2月16日于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035886有关的主题,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被合并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取景器,包括显示单元,其包括显示表面,图像基于从成像装置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而被显示在所述显示表面上;以及目镜单元,其可分离地附接到所述显示单元,并被配置为放大在所述显示表面上所显示的图像以使得所述图像可被目视识别;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所述显示表面,显示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图像信号而在所述显示表面上显示所述图像,以及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目镜单元是否被附接;并且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而使将要显示在所述显示表面上的图像侧向翻转,并被配置为改变将要显示在所述显示表面上的图像的亮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器,其中,根据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对所述 图像亮度的改变,在检测到所述目镜单元被附接时,所述图像的亮度被设 定为第一亮度,并且在检测到所述目镜单元未被附接时,所述图像的亮度 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一亮度具有更高的值的第二亮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器,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灯,其被配置为显示所述成像装置或者所述显示单元的操作状态;以及灯控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操作状态来驱动所述灯;其中,所述目镜单元将所述灯的显示以及所述图像这二者放大以使得这两者都可通过目视识别;并且其中,所述灯控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而改变所述灯的亮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景器,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 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前表面,该前表面包括所述显示表面; 并且其中,所述前表面包括前板,所述前板中形成有开口; 并且其中,所述显示表面被设置为位于所述开口的内侧; 并且其中,所述灯被设置在所述前板上。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景器,其中,根据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对所述 灯的亮度的改变,在检测到所述目镜单元被附接时,所述灯的亮度被设定 为第三亮度,并且在检测到所述目镜单元未被附接时,所述灯的亮度被设 定为比所述第三亮度具有更高值的第四亮度。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器,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主单元,其可分离地附接到所述成像装置的相机身;以及 显示单元,在所述相机身侧成像所得的图像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支撑构件,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主单元, 显示面板,其包括所述显示表面,以及连接机构,其配置为将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显示面板连接,使其 可在所述显示面板被贴靠在所述支撑构件上的贴靠状态和所述显示面板从 所述支撑构件立起的立起状态之间摆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器,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主单元,其可分离地附接到所述成像装置的相机身;以及 显示单元,在所述相机身侧成像所得的图像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支撑构件,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主单元, 显示面板,其包括所述显示表面,以及连接机构,其配置为将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显示面板连接,使其 可在所述显示面板被贴靠在所述支撑构件上的贴靠状态和所述显示面板从所述支撑构件立起的立起状态之间摆动;并且其中,所述支撑构件以可绕假想轴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主单元,所述假想轴在所述主单元附接到所述相机身的状态下在所述相机身的 水平方向上伸展;并且其中,所述显示表面在所述贴靠状态下被转动至所述相机身的侧 面方向,并且在所述立起状态下被向后转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器,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主单元,其被一体地设置到所述成像装置的相机身上;以及 显示单元,在所述相机身侧成像所得的图像被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支撑构件,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主单元, 显示面板,其包括所述显示表面,以及连接机构,其配置为将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显示面板连接,使其 可在所述显示面板被贴靠在所述支撑构件上的贴靠状态和所述显示面板从 所述支撑构件立起的立起状态之间摆动;并且其中,所述支撑构件以可绕假想轴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主单 元,所述假想轴在所述相机身的水平方向上伸展;并且其中,所述显示表面在所述贴靠状态下被转动至所述相机身的侧 面方向,并且在所述立起状态下被向后转动。
9. 一种取景器的控制方法,该取景器包括显示单元,其包括显示表面和显示控制单元,图像基于从成像装置所 提供的图像信号而被显示在所述显示表面上,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 在所述显示表面上显示所述图像,以及目镜单元,其可分离地附接到所述显示单元,并被配置为放大在所述显示表面上所显示的图像以使所述图像可被目视识别;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检测所述目镜单元是否被附接;以及基于所述检测而使将要显示在所述显示表面上的图像侧向翻转,并改 变将要显示在所述显示表面上的图像的亮度。
10. —种成像装置,包括 '相机身,其被配置为对图像成像;以及 取景器,其被设置在所述相机身上; 其中,所述取景器包括显示单元,其包括显示表面,图像基于从所述相机身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而被显示在所述显示表面上;以及目镜单元,其可分离地附接到所述显示单元,并且被配置为放大 在所述显示表面上所显示的图像以使所述图像可被目视识别; 并且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所述显示表面,显示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图像信号而在所述显示表面 上显示所述图像,以及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目镜单元是否被附接;并且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而使 将要显示在所述显示表面上的图像侧向翻转,并改变将要显示在所述显示 表面上的图像的亮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取景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成像装置。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景器包括包括显示表面的显示单元,图像基于从成像装置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而被显示在显示表面上;以及目镜单元,其可分离地附接到显示单元,并且被配置为放大在显示表面上所显示的图像以使图像可被目视识别;其中,显示单元包括所述显示表面、显示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图像信号而在显示表面上显示图像,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目镜单元是否被附接;并且其中,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而使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图像侧向翻转,并改变将要显示在显示表面上的图像的亮度。
文档编号G03B13/02GK101246296SQ20081000930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6日
发明者柳泽宏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