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55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尤其是一种封框胶区域内、 外的金属引线采用不同结构的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平板显示器中显示屏有很多引线,包括金属引线和电极引线,金属 引线对导电功能要求比较高,所以一般采用多层结构,即把不同光刻层形 成的金属连接在一起,这些金属引线与连接有效显示区的单层的电极引线 存在着高度的不同,这种高度的不同作用在封框胶上,会在上下基板之间 产生应力,造成有效显示区的不均匀现象,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例如,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简称TFT-LCD )中,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阵 列基板上包括栅扫描线和数据线,实际应用中为了节省成本,栅扫描线方 向没有印制电路板,驱动集成电路芯片的信号来自数据线方向的印制电路 板,将数据线方向的电路连接到栅扫描线是通过金属引线完成的。由于电 阻和金属引线的膜厚成反比,为了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电阻,金属引线 一般采用多层结构。另外,阵列基板上的像素电极和彩膜基板上的公共电 极需要由电极引线引入有效显示区域,使液晶根据需要偏转,实际应用中, 电极引线采用单层结构。图1示出了显示屏上的金属引线和电极引线的示意图,由于金属引线 IL采用多层结构,电极引线PL采用单层结构,因此在封框胶区域Z1,金 属引线IL的膜厚比电极引线PL的膜厚高,会产生台阶。图2示出了 5次光刻工艺中图1的A-A向截面的示意图,其中作为金属引线的栅极层1和 源漏电极层3为双层结构,栅极层1和源漏电极层3之间为绝缘层2,作 为电极引线的栅极层1为单层结构,金属引线和电极引线的最上层为钝化 层4,金属引线的膜厚Hl大于电极引线的膜厚H2 ,二者之间出现了台阶, 即存在段差D 1 。图3示出了 4次光刻工艺中图1的A-A向截面的示意图, 其中作为金属引线的栅极层1和源漏电极层3为双层结构,作为电极引线 的栅极层1为单层结构,相比于图2所示的5次光刻工艺,图3所示的4 次光刻工艺中,由于栅极层1和源漏电极层3之间还存在非晶硅层5,所 以金属引线的膜厚Hl和电极引线的膜厚H2出现了更大的台阶,即存在 段差D2。这些段差会在两个基板之间产生应力,造成有效显示区的不均 匀现象,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由于金属引线和电极引线存在段差使封框胶区域产生应力的问题。本发明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通过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包括连接栅扫描线的金属引线和连接有 效显示区的电极引线,在封框胶区域内,所述金属引线的厚度与所述电极 引线的厚度相同。一种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包括连接栅扫描线的金属引线和连接有 效显示区的电极引线,在封框胶区域内,所述金属引线的层数与所述电极 引线的层数相同。一种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包括连接栅扫描线的金属引线和连接有 效显示区的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为单层,在封框胶区域内,所述金属 引线为单层。一种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包括连接栅扫描线的金属卩1线和连接有效显示区的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为单层,在封框胶区域内,所述金属 引线为单层,在封框胶区域外,所述金属引线为多层。一种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包括连接栅扫描线的金属引线和连接有 效显示区的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为单层,在封框胶区域内,所述金属 引线为单层,在封框胶区域外,所述金属引线为双层。本发明通过将封框胶区域的金属引线和电极引线的厚度取为相同,可以 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两者膜厚不一致造成的应力问题,并且金属引线封框胶 区域外依然为多层,可以有效地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电阻。


图1为现有技术金属引线和电极引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5次光刻工艺中图1的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4次光刻工艺中图1的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图4的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图4的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 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示,金属引线IL在封框胶区域Z1为单层结构,在封框胶区域以外区域Z2为 多层结构,而电极引线PL在所有区域均为单层结构。参见图5所示的图4的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在封框胶区域内的金属 引线和电极引线均为单层(金属引线和电极引线均为栅极层l )。因此在 封框胶区域金属引线的膜厚H1和电极引线的膜厚H2相同,不存在段差,可 以有效减小由于金属引线和电极引线膜厚不一致引起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应力,进而消除显示区的不均匀现象,提高液晶屏的显示效果。参见图6所示的图4的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4次光刻 情形(5次光刻情形下的原理相同),金属引线在封框胶区域Z1为单层 结构,在封框胶区域以外区域Z2为双层结构。由于金属引线的电阻和膜厚 成反比,因此,金属引线在封框胶区域外取双层结构,可以有效减小金属 引线的电阻,减少信号传输过程的资源浪费。本实施例还可以将封框胶区 域内及非有效显示区的金属引线均取为单层,只在有效显示区取为多层。本实施例,金属引线在封框胶区域内和封框胶区域外采用不同的层 数,在封框胶区域内金属引线为单层,与单层的电极引线的膜厚相同,由 于封框胶区域内金属引线和电极引线的膜厚一致,可以避免由于两者膜厚 不相同时造成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应力,使显示区域的显示现象 均匀,提高显示效果;并且,本实施例的金属引线在封框胶区域外采用多 层,而不是和封框胶区域内一样取为单层,这样可以有效减小金属引线的 电阻,利于信号的传输。上述平板显示器的引线采用的单层或多层结构, 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形成。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 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包括连接扫描线的金属引线和连接公共电极的电极引线,其特征在于在封框胶区域内,所述金属引线的厚度与所述电极引线的厚度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封 框胶区域内,所述金属引线的层数与所述电极引线的层数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引线为单层,在封框胶区域内,所述金属引线为单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封 框胶区域外,所述金属引线为多层。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封 框胶区域外,所述金属引线为双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该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在封框胶区域内为单层、在封框胶区域外为多层。通过本发明的平板显示器的引线结构,可以使封框胶区域内金属引线和电极引线的膜厚相同,避免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应力,提高显示效果,并且在封框胶区域外金属引线采用多层结构,可以有效减小金属引线的电阻,利于信号的传输。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216642SQ200810055740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8日
发明者刘宏宇, 刚 王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