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42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备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并放大投 射的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影机。这种投影机,内藏有发热的装置(例如液晶面板、电源装置等冷却对 象),为了使各种装置正常工作,要求对这样的发热的装置(冷却对象) 进行冷却。因此,在这种投影机中,包括用于对外装壳体的内部的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以及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l:特开2006-720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343566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投影机中,设置成通过1个冷却风扇对 上述的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结构,所以被指出具有必须增大冷却风扇的容 量、投影机整体增大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投影机中,将冷却风扇设置成与光学系 统重叠,所以被指出具有必须确保光学系统与外装壳体之间的空间、投影 机整体增大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投 影机整体的小型化、进而能够有效地冷却内藏的冷却对象的投影机。作为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的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是包括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并放大投射的图像投射装置、和 具有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内部的吸气口并将所述图像投射装置收纳在内部的外装壳体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经由所述吸气口导入的外部空 气冷却所述外装壳体的内部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1西洛克 风扇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其将沿着风扇旋转轴吸入的空气沿着i走转切线 方向排出;和l个吸气口侧管道,其将经由所述吸气口导入的外部空气导 到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 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置成,使各自的旋转轴彼此交叉。根据该投影机,由于能够通过2个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第2西洛克风 扇产生冷却风,所以能够使用设计得比以往小的西洛克风扇。由此,通过 2个第1西洛克风扇65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6,能够维持吸引风力(冷却 能力),同时能够减弱整体增大情况。另外,由于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置成使各自的旋 转轴彼此交叉,所以能够将作为冷却风的外部空气向各个方向排出。由此, 能够缩短为了引导冷却风而配设的、从西洛克风扇到配置在投影机内的各 个位置的冷却对象为止的管道,能够抑制整体的增大情况。因此,能够实现投影机整体的小型化,并能够有效地冷却内藏的冷却 对象。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优选的是,在上述的投影机中所述吸 气口侧管道,具有将外部空气导入内部的大致立方体状的中空构件;在所 述中空构件的互相交叉的笫1侧壁部以及第2侧壁部,分别形成有将被导 入内部的外部空气向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笫2西洛克风扇导出的 第1导出口以及第2导出口;所述笫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 扇被配置成,与所述第l导出口以及所述第2导出口的各自相对。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在中空构件的互相交叉的第1侧壁部以及第2側 壁部,分别形成有向西洛克风扇导出的第1导出口以及第2导出口,第l 西洛克风扇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置成,与第1导出口以及第2导出口 的各自相对,所以能够将冷却风向各个方向排出,并且能够抑制整体的增大情况。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优选的是,在上述的投影机中在所述 吸气口侧管道的内部,设有形成与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 克风扇分别相对的流道的分隔壁部。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在吸气口侧管道的内部,设有形成与2个西洛克 风扇分别相对的流道的分隔壁部,所以即使在4吏2个西洛克风扇彼此的互 相的冷却能力不同的情况下、或者在想要适当设定吹到冷却对象上的风量 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其冷却能力或所希望的吹风风量相一致地"i殳定吸气口 側管道内部的区域。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将冷却对象冷却。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优选的是,在上述的投影机中所述冷 却装置,相对于所述图像投射装置,被配设在与所述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 方向相反一側的位置;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空气向所 述图像投射装置側排出;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空气向 与所述投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排出。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冷却装置,相对于图像投射装置被配设在与图像 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相反一侧的位置,第1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 空气向图像投射装置側排出,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空气向与 投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排出,所以使得容易将由第1西洛克风扇产生的 冷却风导到作为冷却对象的图〗象投射装置侧,并且使得容易将由第2西洛对象的灯驱动电路侧。由此,能够减小用于对冷却风进行导向的管道的增 大情况,能够实现投影机整体的小型化。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优选的是,在上述的投影机中所述图 像投射装置,在所述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側,包括调整所投射的光学 影像的位置的投射位置调整装置。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在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侧,包括调整所投射 的光学影像的位置的投射位置调整装置,所以如果在投射方向側配置冷却 装置,则投影机大型化。通过在包括投射位置调整装置的投影机中设为上述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投影机的小型化。


图1是模式性地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的外观的外观模式图。图2是表示投影机的内部的内部立体图。图3是模式性地对投影机的光学单元进行表示的模式图。图4是表示投影机的内部的内部立体图。图5是表示冷却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吸气口侧管道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吸气口侧管道以及西洛克风扇的分解立体图。符号说明1:投影机3:投射透镜5:电源单元7:灯驱动电路21:上部壳体41:光源装置62: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5:笫1西洛克风扇65A:第l西洛克风扇的旋转轴67:笫l排出侧管道213:吸气口451:液晶面板453:射出侧偏#41634:第2分隔板部具体实施方式
2:外装壳体4:光学单元6:冷却装置8:排气风扇单元22:下部壳体61:吸气口侧管道63:风扇侧管道构件66:第2西洛克风扇65B:第2西洛克风扇的旋转轴68:第2排出侧管道423:偏振转换元件452:入射侧偏振板624:第1分隔板部G:图像投射装置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模式性地表示投影机1的外观的外观模式图。图2是表示投影机1的内 部的内部立体图。另外,在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来自投影机l的图像 光的投射方向设为Z轴,将与该Z轴垂直的2个轴分别设为X轴(水平轴) 以及Y轴(铅直轴)。在下面的图中也一样。投影机1,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影 像(图像光),将形成的光学影像放大投射在屏幕上。投影机l,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其结构大致包括外装壳体2、图像 投射装置G、电源单元5、冷却装置6、灯驱动电路(镇流器)7、排气风 扇单元8以及未图示的控制基板等。另外,图像投射装置G,其结构包括 投射透镜3、光学单元4。另外未图示的控制基板,将光学单元4、电源单 元5、冷却装置6、灯驱动电路(镇流器)7以及排气风扇单元8电气性连 接,对它们进行控制。外装壳体2,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由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状的 壳体构成。外装壳体2包括形成投影机l的顶面(+Y轴方向侧的面)部 分、前面(+Z轴方向侧的面)部分、侧面(X轴方向側的面)部分以及背 面(-Z轴方向侧的面)部分的上部壳体21,和形成投影机1的底面(-Y 轴方向側的面)部分的下部壳体22。如图l所示,在外装壳体2的前面部分上,设有能够从投射透镜3向 屏幕投射图像光的前面开口部211。另外,在外装壳体2的顶面部分上, 设有使投射位置调整装置31的操作拨盘32露出的第1操作用开口部212A, 并且设有使图像调整部33露出的第2操作用开口部212B。进而,在外装壳体2的側面部分的-Z轴方向侧,设有为了向投影机l 内部吸入外部空气而开口的吸气口 213。另外,在该吸气口 213上,如图2 所示,安装有防止异物经由吸气口 213进入投影机1 (外装壳体2 )内部的 除尘滤网214。投射透镜3,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包括多个透镜和收纳这多个 透镜的筒状的镜筒,对由光学单元4形成的彩色图像进行放大投射。投射透镜3,包括使所述多个透镜在与投射方向(+Z轴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移 动从而调整所投射的光学影像的位置的投射位置调整装置31。另外,镜筒 包括图像调整部35,其被设置成以筒状轴为中心旋转从而能够改变所述多 个透镜的相对位置,使筒状轴旋转。图3是模式性地表示投影机的模式图,特别对光学单元4的光学系统 进4亍详细表示。光学单元4,如图3所示,是这样的单元具有俯视大致L字形状, 在所述控制基板的控制下,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束进行光学处理,形成 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彩色图像。该光学单元4,如图3所示,具备光源装置41、均匀照明光学装置 42、色分离光学装置43、中继光学装置44、光学装置45和光学部件用壳 体46。光源装置41,在所述控制基板的控制下,向均匀照明光学装置42射 出光束。该光源装置41,如图3所示,其结构包4舌具有作为光源的光源 灯411以及反射器412的光源装置主体41A,平行化透镜413,和将这些 各构件411 ~ 413收纳在内部而整体化的箱体构件414。均匀照明光学装置42,是用于将从光源装置41射出的光束大致均匀 地照明在作为构成光学装置45的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51的图像形成区 域的光学系统。该均匀照明光学装置42,如图3所示,包括第l透镜阵 列421、第2透镜阵列422、偏振转换元件423和重叠透镜424。另外,场 透镜425将从第2透镜阵列422射出的各部分光束转换成相对于其中心轴 (主光线)平行的光束。色分离光学装置43,如图3所示,包括2片分色镜431、 432,和反 射镜433;具有通过分色镜431、 432将从均匀照明光学装置42射出的多 束部分光束分离成红、绿、蓝3色色光的功能。通过分色镜431,分离出 红色光,红色光通过反射镜433反射而被导向液晶面板451R。通过分色镜 432分离出绿色光和蓝色光,绿色光被导向液晶面板451G。中继光学装置44,如图3所示,包括入射侧透镜441,中继透镜443以及反射镜442、 444;具有将通过色分离光学装置43分离的蓝色光导到 光学装置45的液晶面板451B的功能。光学装置45,根据图像信息对入射的光束进行调制从而形成图像光 (彩色图像)。该光学装置45,如图3所示,包括作为光调制装置的3 块液晶面板451 (将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设为451R,将绿色光用的液晶面 板设为451G,将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设为451B),分别配置在各液晶面 板451的光束入射侧以及光束射出側的入射側偏M 452以及射出侧偏振 板453,和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454。电源单元5,向构成投影机1的各结构构件(例如光源灯411、所述控 制基板等)提供电力,被配设在光学单元4的L字内側部分。另外,灯驱动电路(镇流器)7,是对构成光源装置41的光源灯411 进行驱动的电路,配设在构成为俯视大致L字形状的光学单元4的外侧。另外,排气风扇单元8,对滞留在投影机l内部的被加热的空气进行 吸气,经由设置在外装壳体2上的排气口 (未图示)向投影机l外部排气, 详细情况没有图示,但其结构包括轴流风扇和管道。图4是表示投影机1的内部的内部立体图,表示将图2的内部立体图 中的投射透镜3以及光学单元4卸下来后的内部。冷却装置6,如图4所示,将外部空气从吸气口 213导入投影机1内 部作为冷却风,并将该作为冷却风的外部空气吹到设置在投影机l内部的 冷却对象上进行冷却。另外,作为该冷却装置6的冷却对象,为光学装置 45的包含入射侧偏4^1452以及射出侧偏痴仗453的液晶面板451( 451R、 451G、 451B)侧,灯驱动电路7以及偏振转换元件423。图5是冷却装置6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吸气口侧管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吸气口侧管道以及西洛克风扇的分解立体图。冷却装置6,如图5以及图6所示,其结构包括以连通状态与外装 壳体2的吸气口 213相连接的1个吸气口侧管道61,连接在该吸气口侧管 道61上的2个西洛克风扇65、 66,和将来自这2个西洛克风扇65、 66的 冷却风导到冷却对象的排出侧管道67、 68 (参照图5)。吸气口侧管道61,如图6所示,是将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和设为中 空构件的风扇侧管道构件63连结而构成的。另外,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 和风扇侧管道构件63,经由适当的连结销钉连结由此被一体化,构成吸气 口侧管道61。吸气口側管道构件62,纟皮连接成与设置在外装壳体2上的吸气口 213 相对。具体地说,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如图6所示,具有在两侧部开口 的吸气口连接开口部621以及第1连结开口部622,被设置成剖面上看大 致正方形状并且侧面上看大致梯形状的大致筒状。吸气口连接开口部621, 形成为比笫1连结开口部622开口得更大。另外,在第1连结开口部622 上,设有格子状部623。在吸气口側管道构件62的内部,设有剖面上看大致正方形形状的、大 致在对角方向上延伸的、作为分隔壁部的第1分隔板部624。该第1分隔 板部624被设置成,在将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与风扇側管道构件63 —体 化时,与笫2分隔板部634相连。风扇侧管道构件63,形成为剖面上看大致矩形形状,具有与上述的 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的第1连结开口部622相连接的第2连结开口部631, 和连接在西洛克风扇65、66上的第1风扇连接开口部632以及第2风扇连 接开口部633。具体地i兌,第2连结开口部631,如图所示具有与第l连结开口部622 相同的开口形状,以连通状态与第1连结开口部622相连接。另外,第l 风扇连接开口部632以及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具有与所连接的西洛 克风扇的吸气口部651、 661相同的形状即圆形形状,从而连接在第l西洛 克风扇65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6上(参照图5以及图7 )。在这里,该第1风扇连接开口部632以及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的 各自所设置的面632A、 633A彼此形成为大致垂直。由此,如后所详细叙 述,与该第1风扇连接开口部632以及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的各自相 对应地安装的2个西洛克风扇65、 66,以使各自的旋转轴65A、 66A大致 垂直的方式安装在吸气口侧管道61上。另外,在风扇侧管道构件63的内部,以将第1风扇连接开口部632 与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隔开的方式,设有剖面上看大致正方形形状的、 大致在对角方向上延伸的、作为分隔壁部的第2分隔板部634。具体地说, 第2分隔板部634,被设置成从存在于面632A、 633A彼此之间的内角连 接到对角,将第l风扇连接开口部632和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殳成不 相连通的隔离的状态。该第2分隔板部634,如上所述,在将吸气口側管道构件62与风扇侧 管道构件63 —体化时与第1分隔板部624相连,通过第1以及第2分隔板 部624、 634,以相对于2个西洛克风扇65、 66的各自形成外部空气的流 道的方式将吸气口侧管道61的内部分隔。换言之,作为分隔壁部的第1 以及第2分隔板部624、 634,沿着与2个西洛克风扇65、 66相对应的第1 以及笫2风扇连接开口部632、 633,将吸气口侧管道61的内部分隔,设 定吸气口侧管道61内部的区域。如图7所示,第1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5、 66的各自,性能和大小都 设为相同,具有互相镜面对称的构造(在吸气口部651、 661具有的面上互 相对称的构造)。第1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5、 66,在风扇的旋转轴65A、 66A方向上具有吸气口部651、 661,在风扇的^走转切线方向具有排出口部 652、 662。这样西洛克风扇65、 66,将外部空气从风扇的旋转轴65A、 66A 方向吸入,向风扇的旋转切线方向排出。第1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5、 66,具体地说,将各自的吸气口部651、 661连接在设置在大致垂直的面632A、 633A上的第1以及第2风扇连接 开口部632、 633上,并经由螺栓构件653、 663安装在吸气口侧管道61 上。另外,在该第1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5、 66的排出口部652、 662的 各自之上,连接有将来自该2个西洛克风扇65、 66的冷却风导到冷却对象 上的第l排出侧管道67以及第2排出側管道68。第1排出側管道67,如图4以及图5所示,是与第1西洛克风扇65 的排出口部652相连接的管道,形成为在投射透镜3的投射方向(+Z轴方 向)上延伸。该第1排出侧管道67,为了对光学装置45的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B侧以及光学装置45的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G侧进行冷却, 在上面上设置有吹风开口部671、 672。第2排出侧管道68,是与第2西洛克风扇66的排出口部662相连接 的管道,形成为两股形状。具体地说,第2排出侧管道68,如图4以及图 5所示,包括在与投射透镜3的投射方向(+Z轴方向)交叉的灯驱动电 路7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第1管道681,和在中途向投射透镜3方 向(+Z轴方向)弯曲地延伸的第2管道682。第1管道681,为了对灯驱 动电路7内进4亍冷却,在端部具有开口部683,以连通状态与灯驱动电路7 的内部连接。另外,第2管道682,为了对光学装置45的红色光用的液晶 面板451R侧以及偏振转换元件423进行冷却,在上面上设置有吹风开口 部684、 685。这样构成的冷却装置6,如图4所示,将设有第1西洛克风扇65 —侧 设为与下部壳体22互相相对一侧,从而相对于图像投射装置G被安装在 与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Z轴方向)相反一侧(-Z轴方向)的位置 的下部壳体22上。另外,此时,以第1西洛克风扇65将所获取的空气向 图像投射装置G侧排出、第2西洛克风扇66将所获取的空气向与投射方 向(+Z轴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排出的方式,构成冷却装置6而安装在下 部壳体22上。根据这样构成的冷却装置6,在使西洛克风扇65、 66旋转时,将作为 冷却风的外部空气从吸气口 213吸入,并经由吸气口侧管道61、西洛克风 扇65、 66、排出侧管道67、 68,将该外部空气吹到冷却对象(液晶面板 451 (451R、 451G、 451B)、灯驱动电路7以及偏振转换元件423 )上, 从而冷却装置6将这些冷却对象冷却。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投影机1,能够起到下述的作用效果。即,根据 该投影机l,通过将西洛克风扇65、 66设为2个,能够使用设计得比以往 小的西洛克风扇。由此,通过2个第1西洛克风扇65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 66,能够维持吸引风力(冷却能力),同时能够减弱整体增大情况。另外,该第1西洛克风扇65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6,被配置成相互的旋转轴65A、 66A大致垂直而安装在吸气口侧管道61上,所以能够相对 于各自的方向使增大情况分散,同时能够将作为冷却风的外部空气向各种 方向糸夂出。因此,能够实现投影机l整体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冷却作为内 藏的冷却对象的、光学装置45的包含入射侧偏,452以及射出侧偏, 453的液晶面板451 (451R、 451G、 451B)侧、灯驱动电路7以及偏振转 换元件423。另外,根据该投影机1,冷却装置6,相对于图像投射装置G被配设 在与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Z轴方向)相反一侧(-Z轴方向)的位 置上,并被配设成笫1西洛克风扇65将所获取的空气向图像投射装置G 侧排出、第2西洛克风扇66将所获取的空气向与投射方向(+Z轴方向) 大致垂直的方向排出,所以使得容易将由第1西洛克风扇65产生的冷却风 导到作为冷却对象的图^f象投射装置G的光学装置45侧、并且使得容易将 由第2西洛克风扇66产生的冷却风导到存在于与投射方向(+Z轴方向) 大致垂直的方向的作为冷却对象的灯驱动电路7側。由此,能够减小用于 对冷却风进行导向的管道的增大情况,能够实现投影机l整体的小型化。另外,根据该投影机l,在具备投射位置调整装置31的投影机l中, 在投射透镜3的周围配置有投射位置调整装置31,所以如果在投射透镜3 的周围配置冷却装置6,则投影机l大型化。通过设为上述结构,即使是 具备投射位置调整装置的投影机,也能实现投影机1整体的小型化。另外,根据该投影机l,在吸气口侧管道61的内部,设有形成与2个 西洛克风扇65、 66的各自相对的流道的分隔板部624、 634,所以第1西 洛克风扇65能够冷却光学装置45的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R侧以及光 学装置45的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G侧,第2西洛克风扇66能够冷却 灯驱动电路7内、光学装置45的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B側以及偏振转 换元件423。由此,能够相对这些冷却对象的各自,使风量良好地分散, 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冷却。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适当地选择变更而构成。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与第l风扇连接开口部632以及第2风 扇连接开口部633的各自相对应地安装的2个西洛克风扇65、 66,以使各 自的旋转轴65A、 66A彼此大致垂直的方式安装在吸气口侧管道61上,但 也可以将面632A、 633A彼此设置成互相交叉,将2个西洛克风扇65、 66 安装成使各自的旋转轴65A、 66A彼此交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具 有能够使增大情况分散、同时将作为冷却风的外部空气向各个方向排出的 效果。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具备3块液晶面板451的所谓三板 式的投影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投影机并不局限于此,即使 构成为具备1块液晶面板的单板式的投影机、具备2块液晶面板的投影机、 具备4块以上液晶面板的投影机,也没有问题。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使用光入射面与光射出面不同的透射 型的液晶面板而构成的,但也可以使用光入射面与光射出面相同的反射型 的液晶面板而构成。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光调制装置使用了 液晶面板,但也可以使用使用了微型反射镜的装置等液晶面板以外的光调 制装置。此时,可以将光束入射側以及光束射出侧的偏振板452、 453省略。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能够实现投影机整体的小型化,进而能够有 效地冷却内藏的冷却对象,所以能够用作移动性优异的投影机。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机,该投影机包括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并放大投射的图像投射装置、和具有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内部的吸气口并将所述图像投射装置收纳在内部的外装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经由所述吸气口导入的外部空气冷却所述外装壳体的内部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其将沿着风扇旋转轴吸入的空气沿着旋转切线方向排出;和1个吸气口侧管道,其将经由所述吸气口导入的外部空气导到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置成,使各自的旋转轴彼此交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气口侧管道的内部,设有形成与所述笫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分别相对的流道的分隔壁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相对于所述图像投射装置,被配i殳在与所述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相反一侧的位置;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图像投射装置側 排出;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空气向与所述投射方向大致 垂直的方向排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投射装置,在所述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侧,包括调整所 投射的光学影像的位置的投射位置调整装置。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投影机整体的小型化、进而能够有效地冷却内藏的冷却对象的投影机。包括冷却内部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从设置在外装壳体上的吸气口吸入外部空气的2个西洛克风扇(65、66),和将外部空气从吸气口导到2个西洛克风扇(65、66)的1个吸气口侧管道(61);2个西洛克风扇(65、66)被配置成,使各自的旋转轴(65A、66A)彼此交叉,被安装在1个吸气口侧管道(61)上。
文档编号G03B21/16GK101276135SQ200810086938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8日
发明者大越正行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