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和包括该冷却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60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和包括该冷却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和包括该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图 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作为与记录材料传送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记录材料冷
却装置相关的技术,已经提出了例如在JP-A-4-260065 、 JP-A-2005-62652等中披露的技术。
在JP-A-4-260065中披露的记录纸张冷却装置是冷却记录纸张 的冷却装置,其中在该记录纸张上由加热定影装置定影有图像。在该 冷却装置中,在传送记录纸张的路径中设置有热导管。
在JP-A-2005-62652中披露的定影装置包括可旋转的环状定影 带;加热单元,其加热定影带;以及加压单元,其对保持有待定影的 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进行加压,从而使得记录纸张与由加热单元加 热的定影带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对在下述状态下传送的记录纸张进 行冷却即,该纸张由于加压单元的加压而与定影带紧密接触,然后 .从定影带上剥离该记录纸张。定影装置构造成在纸张与定影带紧密 接触的同时来传送纸张的状态下并且在将调色剂图像加热至软化并 熔融的状态下暂时从定影带上剥离记录纸张,并且当纸张保持为调色 剂图像已被软化并熔融的状态时,定影带再次紧密接触记录纸张。
在JP-A-2005-62652中所披露的定影装置还包括如下构造,其中 定影带分为第一定影带,其由加热单元加热并设置成通过加压单元 与保持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紧密接触然后暂时剥离记录纸张;以 及第二定影带,其设置成使己从第一定影带上剥离的记录纸张与第二
定影带紧密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由于包含在记录材料中的蒸汽的产生 而造成的问题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提供以下第(1)项至第(8)项。
(1) 一种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带,其与调色剂图像 记录材料的调色剂图像表面接触,从而在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同时冷 却所述记录材料,其中在所述记录材料的调色剂图像表面上调色剂图 像由定影装置加热成熔融状态;以及送风单元或吸气单元,所述送风 单元将空气吹向位于所述定影装置和所述冷却带之间的所述记录材 料的调色剂图像表面,其中所述调色剂图像表面处于熔融状态,而所 述吸气单元从所述调色剂图像表面抽吸空气。
(2) 在第(1)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中,所述记录材料 冷却装置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所述记录材料的与通过所述定 影装置的加热而处于熔融状态的调色剂图像相反的表面接触,并且所 述传送带与所述冷却带共同协作以夹持并传送所述记录材料。
(3) 在第项(1)或第(2)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中,所 述送风单元将空气沿着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 吹送。
(4) 在第(1)项至(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 中,所述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包括所述送风单元和所述吸气单元两者。
(5) 在第(4)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中,在从所述送风 单元到所述吸气单元而不包括所述定影单元的区域形成空气流。
(6) 在第(1)项至第(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 置中,所述记录材料冷却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定影装置和所述冷却带之 间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中间传送带。
(7) —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图像 形成部分,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定影装置,其加热所述记录材
料以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以及根据第(1)至 (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加热由所 述调色剂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从而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
(8) 在第(7)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送风单元也用 作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形成部分附近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单元。
(9) 在第(7)项或第(8)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记
录材料冷却装置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记录材料的与通过所述 定影装置的加热而处于熔融状态的调色剂图像相反的表面接触,并且 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冷却带共同协作以夹持并传送所述记录材料。
(10) 在第(7)至第(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所述送风单元将空气沿着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 侧吹送。
(11) 在第(7)项至第(10)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中,所述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包括所述送风单元和所述吸气单元两者。
(12) 在第(1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从所述送风单 元到所述吸气单元而不包括所述定影单元的区域形成空气流。
(13) 在第(7)项至第(12)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中,所述记录材料冷却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定影装置和所述冷却带之间 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中间传送带。
根据第(l)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采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抑制由于包含在所述记录材料中的蒸汽而造成的问题。
根据第(2)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采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增大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力。
根据第(3)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采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在稳定的状态下传送所述记录材料。
根据第(4)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采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有效地排出所述记录材料中包含的蒸汽。
根据第(5)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采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抑制所述定影装置冷却下来。
根据第(6)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采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自由地设定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
根据第(7)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采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提供具有高冷却能力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第(8)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采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有效地使用排出所述调色剂图像形成部分附近的空气的单元。
根据第(9)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采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 可以增大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力。
根据第(10)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采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 比,可以在稳定的状态下传送所述记录材料。
根据第(11)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釆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 比,可以有效地排出所述记录材料中包含的蒸汽。
根据第(12)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采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 比,可以抑制所述定影装置冷却下来。
根据第(13)项所述的本发明,与未釆用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 比,可以自由地设定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


根据以下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和定影装置的 示意图2是示出串联型全色打印机的示意图,其中该串联型全色打 印机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主要部分的 透视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功能的示意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和定影装置的 示意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3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和定影装置的 透视图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3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功能的示意图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4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IO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4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5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5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变型例的透 视图;以及
图1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6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2显示了串联型全色打印机,其中该串联型全色打印机是应 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全色打印 机构造成生产率为每单位时间全色打印数量多达约40至50张/分钟 的高速装置,并且根据从未示出的个人计算机等发送出的图像数据来 输出图像。该串联型全色打印机没有设置图像读取装置。然而,当然 本发明的装置也可以构造为包括图像读取装置的全色复印机、传真装 置、具有上述这些装置的功能的多功能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采
用其它形式来代替串联形式。
在图2中,附图标记1表示串联型全色打印机主体。在全色打 印机主体(装置主体)1中,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 色)(C)和黑色(K)的四个图像形成部分2Y、 2M、 2C、 2K沿水 平方向以预定间隔平行布置。
这四个图像形成部分2Y、 2M、 2C、 2K基本以相同的方式构造。 每个图像形成部分主要包括感光鼓3,其是以预定旋转速度沿箭头 方向旋转的图像保持体; 一次充电栅格电极(scorotron) 4,其是对 感光鼓3的表面进行均匀充电的充电单元;图像曝光装置5,其根据 对应颜色的图像数据而将图像曝光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从而形成静 电潜像;显影装置6,其使用对应颜色的调色剂将形成在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及清洁装置7,其清除残留在感光鼓3上的调色 剂等。
黑色的图像形成部分2K的感光鼓3K的直径设定为大于其它颜 色的感光鼓3Y、 3M、 3C的各直径。图像曝光装置5构造成为四个 图像形成部分2Y、 2M、 2C、 2K所共用。当然也可以为每个图像形 成部分2Y、 2M、 2C、 2K分别设置图像曝光装置5。
在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各颜 色的图像形成部分2Y、 2M、 2C、 2K中,将对应颜色的图像数据从 图像处理装置(未示出)提供到图像曝光装置5Y、 5M、 5C、 5K中, 并且根据该图像数据利用从图像曝光装置5Y、 5M、 5C、 5K发射出 的激光束LB扫描并曝光感光鼓3Y、 3M、 3C、 3K的表面,从而形 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6Y、 6M、 6C、 6K将感光鼓3Y、 3M、 3C、 3K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并使其可视化为黄色(Y)、品红色(M)、 蓝绿色(C)和黑色(K)的彩色调色剂图像。
一次转印辊9Y、 9M、 9C、 9K将在图像形成部分2Y、 2M、 2C、 2K的感光鼓3Y、 3M、 3C、 3K上形成的黄色(Y)、品红色(M)、 蓝绿色(C)和黑色(K)的彩色调色剂图像多重转印到布置在图像 形成部分2Y、 2M、 2C、 2K下方的环状中间转印部件即中间转印带 8上。中间转印带8以预定张力缠绕在诸如驱动辊10、张紧辊11、 转向辊12和支撑辊13等多个辊子周围,并且驱动辊IO驱动中间转 印带8使其以预定速度沿着箭头方向循环移动,其中该驱动辊10通 过具有良好的恒定速度性能的专用驱动电动机(未示出)驱动旋转。 对于中间转印带8,例如可以采用通过如下方法形成的环带状制品 即,将诸如PET或聚酰亚胺等合成树脂的挠性膜形成为带状并且通 过焊接等方法使该带状合成树脂膜的两端彼此连接。该环带既可以是 有缝的也可以是无缝的。
通过与支撑辊13压力接触的二次转印辊14所施加的压力和静 电力将已多重转印在中间转印带8上的黄色(Y)、品红色(M)、 蓝绿色(C)和黑色(K)的彩色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作为记录材 料的记录纸张15上。传送带16将其上转印有彩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15传送到定影装置17。定影装置17的加热辊18和定影带19 对其上转印有彩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15进行定影处理。然后, 记录纸张由记录材料冷却装置20冷却并被排出到设置在打印机主体 1外侧的排出托盘21上。在已经穿过定影装置17而将被定影到记录 材料15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保持为熔融或接近熔融的状态下被导入记 录材料冷却装置20。
如图2所示,送纸辊(未示出)将具有预定尺寸和材质的记录纸 张15从设置在打印机主体1底部的送纸托盘22送出,进而通过包括 多个传送辊23的纸张传送路径24将记录纸张15传送到定位辊25处 并使该记录纸张暂时停留在该定位辊处。按照预定定时旋转的定位辊 25将从送纸托盘22供应的记录纸张15传送到中间转印带8的二次转 印区。记录材料15不限于作为普通纸的记录纸张,还可以从包括诸如 涂层纸等纸板和OHP纸在内的多种记录材料中选择。
在将图像形成于记录纸张15两面的情况下,不将一面形成有图像 的记录纸张15排出到排出托盘21上,在纸张由记录材料冷却装置20 冷却之后,用于记录纸张15的传送路径转换成下侧的双面传送路径26, 并且暂时将记录纸张收容在纸张翻转托盘27中。收容在纸张翻转托盘 27中的记录纸张15在其纸面通过纸张翻转托盘27翻转的状态下穿过 设置在送纸托盘22上方的纸张传送路径(未示出)和普通纸张传送路 径24进而被传送到定位辊25处。接着在记录纸张15的背面形成图像, 然后该记录纸张通过定影装置17和记录材料冷却装置20而被排出到 排出托盘21上。
在图2中,附图标记28Y、 28M、 28C、 28K表示设置在打印机主 体1上部并且分别收容有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 黑色(K)的彩色调色剂的调色剂盒。
本实施例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包括定影装置,其加热记录材料 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上;冷却带,其与调色剂图像由定影 装置加热成熔融状态的记录材料的调色剂图像表面接触,从而在传送 该记录材料的同时冷却记录材料;以及送风单元或吸气单元,该送风 单元将空气吹向位于定影装置和冷却带之间的记录材料的调色剂图像表面,其中该调色剂图像表面正处于熔融状态,而该吸气单元从调色 剂图像表面吸气。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记录材料冷却装置20设置在定影装置17附近并 且在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并且主要由上侧带单元31和下侧 带单元32构成。上侧带单元31包括包括驱动辊在内的多个张紧辊 33至35;冷却带(第一传送带)36,其是以预定张力缠绕在多个张 紧辊33至35周围的环带;以及冷却块37,其设置在冷却带36内部 并且是用于冷却冷却带36的冷却单元的一部分。多个热导管38在管 子的一端部分突出的状态下插入冷却块37中。散热器39设置在热导 管38的末端部从而由送风风扇40冷却。热导管38用于在冷却块37 和散热器39之间传递热量并且构造成将热量从高热的冷却块37传递 到由送风风扇40冷却的散热器39。
多个张紧辊33至35基本以相同的方式构造,并且例如由诸如 铝或不锈钢等金属或硬质合成树脂形成为外径为大约28至30mm的 圆柱形或圆筒形。驱动辊33布置成与冷却块37相邻并且沿着冷却带 36的移动方向位于冷却块37的下游,从而直接将驱动力施加到越过 冷却块37的冷却带36上。驱动辊33通过未示出的驱动源以预定速 度(例如150 200mm/sec的圆周速度)旋转。
冷却带36在驱动辊33和第一张紧辊34之间以大致平面的方式 张紧,其中第一张紧辊34经由冷却块37沿着冷却带36的移动方向 布置在驱动辊33上游并且与驱动辊33相邻。如图l所示,在驱动辊 33和第一张紧辊34之间,冷却带36与传送带(第二传送带)46 (在 下文中将描述)以呈平面状压力接触。例如第二张紧辊35将预定张 力(例如大约19至39N (大约2至4kgf))施加到冷却带36上。
第一张紧辊34和第二张紧辊35将冷却带36张紧成其侧视形状 为近似三角形。在冷却带36中,第一张紧辊34和第二张紧辊35在 定影装置17 —侧形成张紧的斜面36a。
例如,将具有120pm厚度、360mm宽度和预定周长的由聚酰亚胺膜构成的环带用作冷却带36。当然,可以使用具有其它材料和尺 寸的环带。
如图3所示,冷却块37由诸如铝等具有高导热性的金属形成为 具有预定高度的长方体形状。沿着垂直于冷却带36移动方向的方向 在靠近冷却带36的位置处将多个热导管38插入冷却块37中。多个 热导管38的一端部分突出成从冷却块37中突出。散热器39连接到 热导管38的末端部。通过平行地布置多个由金属(例如铝)制成的 金属薄板并在其间形成小间隙来形成长方体形状的散热器39。在散 热器39的侧面设置有朝向与金属薄板平行的方向的送风风扇40。送 风风扇40将空气吹入各金属薄板之间的间隙从而冷却散热器39。
另一方面,如图1和图3所示,下侧带单元32包括包括驱动 辊在内的多个(在示出的实例中为四个)张紧辊42至45;以及传送 带46,其是以预定张力缠绕在多个张紧辊42至45周围的环带部件。 可在传送带46内侧设置作为用于使传送带46与冷却块37压力接触 的加压部件的多个支撑辊。
多个张紧辊42至45基本以相同的方式构成,并且例如由诸如 铝或不锈钢等金属或硬质合成树脂形成外径为大约28至30mm的圆 柱形或圆筒形。驱动辊42布置成与区域47 (该区域与冷却块37压 力接触)相邻并且沿着传送带46的移动方向位于区域47的下游,从 而直接将驱动力施加到越过冷却块37的传送带46上。未示出的驱动 源使驱动辊42以与驱动辊33相同的速度(例如150 200mm/sec的 圆周速度)旋转。
传送带46在驱动辊42和第一张紧辊43之间以大致平面的方式 张紧,其中第一张紧辊43经由冷却块37沿着传送带46的移动方向 布置在驱动辊42上游并且位于最接近驱动辊42的位置处。如图4 所示,驱动辊42和第一张紧辊43之间的轴间距离B设定为长于驱 动辊33和第一张紧辊34之间的轴间距离A,因而在由驱动辊42和 第一张紧辊43张紧的传送带46上存在这样的区域即,该区域用于 传送已经从定影装置17排出但还未进入冷却带36的记录材料。在本 实施例中,将该区域称为非夹持部分41。将预定张力(例如大约19至39N (大约2至4kgf))施加到传送带46上。
第一张紧辊43、第二张紧辊44和第三张紧辊45将传送带46 张紧成其侧视形状为近似梯形。
例如将具有120pm厚度、360mm宽度和预定周长的由聚酰亚胺 膜构成的环带用作传送带46。传送带46构造成具有与冷却带36不 同的周长。当然,可以以与冷却带36相同的方式构造传送带46。在 这样的情况下,适当地确定用于张紧传送带46和冷却带36的张紧辊 的数量。
如图3所示,将其正面或正反两面已由定影装置17定影有全色 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15导入如此构造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20中。 在冷却带36和传送带46彼此压力接触的夹持区域47中,在夹持状 态下传送其上定影有图像的记录材料15的同时,通过冷却带36和冷 却块37吸收记录材料15的热量,从而冷却该记录材料。在记录材料 15穿过定影装置17之后立即将该记录材料15导入记录材料冷却装 置20中。因此,定影到记录材料15的图像表面(上表面)的调色剂 图像处于熔融或接近熔融状态。在将图像形成于记录材料15的两面 的情况下,先前形成在记录材料15—面上的图像穿过记录材料冷却 装置20—次,因此该图像的温度低于后来形成的图像的温度。在另 一种情况下,即使当先前形成的图像不穿过记录材料冷却装置20时, 图像在传送过程中逐渐冷却,因此该图像的温度低于后来形成的图像 的温度。
如图l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20构造成将空气从 定影装置17 —侧吹到通过传送带46的记录材料15上。如图5所示, 通过排气扇51进行送风,该排气扇51设置在定影装置17的上方并 且沿着定影装置17的深度方向位于前侧或后侧。定影装置17附近的 图像形成部分的空气由排气扇51吸入并通过管道52吹向传送带46 的非夹持部分41。在冷却带36的斜面上方,吸气扇53设置在沿着 与冷却带36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端部分上,从而沿着布置在 传送带46上方的冷却带36的斜面向上抽吸在非夹持部分41中产生 的包含有水汽的空气,并将在管道52中所抽吸的空气排出到装置主体1的外部。可选的是,可以不设置吸气扇,仅通过排气扇51使包
含水汽的空气流向上流动。在图5中,管道52仅在与排气扇51和吸 气扇53对应的部分敞开。
管道52设置成跨越从定影装置17上部通过传送带46的非夹持 部分41到冷却带36的斜面中部的范围,从而以密封的方式遮盖这些 部件。排气扇51设置在管道52位于定影装置17—侧的端部,吸气 扇53设置在管道位于冷却带36的斜面一侧的端部,从而沿着记录材 料15的传送方向使空气从定影装置17—侧吹向冷却带36。
在应用实施例1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的全色打印机中,如图2 所示,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图像 形成部分2Y、 2M、 2C、 2K在各感光鼓上形成黄色(Y)、品红色 (M)、蓝绿色(C)和黑色(K)的彩色调色剂图像,并且将彩色 调色剂图像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然后将该彩色调色剂图像从 中间转印带8共同地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15上。
借助于定影装置17施加的热量和压力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 影到记录纸张15上。然后,当由记录材料冷却装置20传送记录纸张 时热量被带走,进而该记录材料得到冷却。然后,将记录纸张排出到 排出托盘21上,从而结束打印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在记录材料冷却装置20中,如图3所示,在冷 却带36和传送带46彼此压力接触的状态下,由第一驱动辊33和第 二驱动辊42分别驱动冷却带36和传送带46以使该冷却带36和传送 带46以预定速度循环移动,并且如图l所示,将已经借助于定影装 置17施加的热量和压力经过定影处理的记录纸张15导入冷却带36 和传送带46之间的夹持区域47。
当记录纸张15在由冷却带36和传送带46夹持的状态下被传送 时,通过冷却带36带走热量,并且由冷却块37吸收传递到冷却带 36的热量。
当定影装置17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15上时, 将记录纸张加热到高温。因此,已经穿过定影装置17的记录纸张15 仍保持为高温。因此,在记录纸张15处于吸湿状态的情况下,水分从定影装置17所加热的记录纸张15上蒸发以产生水蒸汽,或者所产
生的水蒸汽冷却为冷凝水。当在已经穿过定影装置17的记录纸张15 由冷却带36和传送带46夹持的状态下直接将该记录纸张传送到记录 材料冷却装置20中时,存在调色剂图像由于从记录材料15中产生的 蒸汽、冷凝物等而紊乱的可能。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排气扇51从图像形成部分抽吸的空气从 斜上侧吹到己经穿过定影装置17的记录纸张15上,如图l所示,从 而风力沿着使记录材料挤压传送带的方向作用。结果,即使在可靠地 消除从记录纸张15上产生的蒸汽等的同时利用送风以高速传送记录 纸张15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记录纸张从传送带46上浮起。
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压力通道,使得非夹持部分41附近的空气 不会移动到定影装置17特别是定影部分。此外,在定影装置17的上 方设置有用于从定影装置17中排出热量的风扇(未示出)。该风扇 借助于风扇的空气流量来调节非夹持部分41和定影装置附近的气 压,从而降低定影装置17附近的气压,但气压差不会引起空气从非 夹持部分41流动到定影装置17的定影部分。
来自排气扇51的排气使从记录材料15中产生的蒸汽穿过由传 送带46传送的记录纸张15,然后设置在冷却带36的斜面上方的吸 气扇53将该蒸汽排出到装置外部。
在记录材料冷却装置20中,如图3所示,在冷却带36和传送 带46彼此压力接触的状态下由驱动辊33、 42分别驱动冷却带36和 传送带46以使该冷却带36和传送带46以预定速度循环移动,并且 如图1所示,当由冷却带36和传送带46传送纸张时,冷却块37通 过冷却带36对已借助于定影装置17所施加的热量和压力而经过定影 处理的记录纸张15进行冷却。
实施例2
图6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 附图标记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描述。实施例2构造成设置在图像形成 部分一侧的排气扇不布置在定影装置沿深度方向的端部,而是在管道的途中布置多个排气扇,通过该管道排出定影装置一侧的空气。
具体地说,在实施例2中,如图6所示,设置在图像形成部分 一侧的排气扇51不布置在定影装置沿深度方向的端部,而是在管道 52的途中布置多个排气扇,空气从多个排气扇51直接吹向位于传送 带46的非夹持部分41上的记录材料15。
因此,从多个排气扇51吹向传送带46上的记录材料15的空气 流增强,进而将记录纸张15压向传送带46的力也增强。当压力增强 时,可以减少记录纸15浮起。当记录纸张的浮起增多时,可能会发 生由于浮起而造成的卡纸等现象。该功能也适用于从定影装置17排 出的记录纸张15的排出速度由于定影装置17的定影速度的增加而增 加的情况。
其它构造和功能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 实施例3
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 附图标记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描述。实施例3构造成通过增加对记录材 料的夹持力来提高记录材料的冷却效率。
具体地说,在实施例3中,如图8所示,将与设置在冷却带36 内侧的冷却块37构造相似的冷却块60设置在传送带46的内侧。冷 却块60沿着传送带46的移动方向的长度D设定为大于设置在冷却 带36内侧的冷却块37的长度E,因此在冷却带36的整个区域上传 送带46与冷却带36压力接触。
冷却块60与上侧的冷却块37构造相似。多个热导管64插入冷 却块60中,并且散热器65安装到从冷却块60突出的热导管64的端 部。此外,通过未示出的送风风扇对散热器65进行空气冷却。
如上所述,冷却块60设置在传送带46的内侧并与冷却带36内 侧的冷却块37压力接触,在上述构造中可进一步提高记录材料15 的冷却效率。
其它构造和功能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实施例4
图9和图IO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4。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 采用相同附图标记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描述。实施例4构造有位于冷却 带一侧的驱动辊和作为与冷却带的驱动辊相对的张紧辊并且驱动传 送带的驱动辊,从而可以可靠地驱动冷却带和传送带。
具体地说,在实施例4中,如图9和图10所示,驱动冷却带36 的驱动辊33和驱动传送带46的驱动辊42布置成彼此压力接触,并 且冷却带36的张紧辊34与传送带46 —侧的冷却块60压力接触。
根据该构造,使冷却带36和传送带46彼此压力接触的力增加, 进而加强记录材料15和冷却带36之间的紧密接触,从而提高记录材 料15的冷却效率。由于在驱动辊33和驱动辊42彼此压力接触的状 态下来驱动驱动辊33、 42,因此可以可靠地驱动冷却带36和传送带 46。
其它构造和功能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 实施例5
图1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5。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 同附图标记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描述。实施例5构造成直接将散热器 设置在冷却带和传送带内侧,以代替在冷却带和传送带的内侧分别设 置冷却块并且通过热导管将各冷却块连接到散热器的构造。
具体地说,在实施例5中,如图11所示,散热器39、 65直接 设置在冷却带36和传送带46内侧,并且通过吸气扇81至84从散热 器39、 65抽吸空气。
图12示出实施例5的变型例。该变型例构造成也通过吸气扇81 至84抽吸来自管道52的空气。
其它构造和功能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
实施例6
图13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6。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 同附图标记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描述。实施例6构造有传送带85,其通过非夹持部分41传送记录纸张;以及传送带86,其与冷却带共 同协作以夹持并传送记录纸张。
在本实施例中,平稳地构成通过传送带85将记录纸张从定影装 置17朝向冷却带传送的传送路径。在本实施例中,从定影装置排出 记录纸张的位置不同于记录纸张的排出托盘87的位置。记录材料冷 却装置20是具有大尺寸的装置。当倾斜设置记录材料冷却装置时, 整个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大的高度。因此,由传送带85改变传送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传送带85、 86由不同材料制成。由于含有大量 蒸汽的记录纸张与传送带85接触,因此该传送带85由与传送带86 相比更少发生结露的材料制成。由于冷却带造成的压力通过记录纸张 施加到传送带86上。因此,传送带86由具有比传送带85高的抗磨
损性的材料制成。
其它构造和功能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 为了示例和描述提供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其意图不 是为了列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精确形式内。显然,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进行修改和变型。所选择和描述的实施例是 为了最佳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其它技 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用于特殊用途的各种变型 例。其意图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体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带,其与记录材料的调色剂图像表面接触,从而在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同时冷却所述记录材料,其中在所述记录材料的调色剂图像表面上调色剂图像由定影装置加热成熔融状态;以及送风单元或吸气单元,所述送风单元将空气吹向位于所述定影装置和所述冷却带之间的所述记录材料的调色剂图像表面,其中所述调色剂图像表面处于熔融状态,而所述吸气单元从所述调色剂图像表面抽吸空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记录材料冷却装置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所述记录材料的与通过所述定影装置的加热而处于熔融状态的调色剂图像相 反的表面接触,并且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冷却带共同协作以夹持并传送 所述记录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送风单元将空气沿着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吹送。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其中,所述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包括所述送风单元和所述吸气单元两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送风单元到所述吸气单元而不包括所述定影装置的区域形成空气流。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其中,所述记录材料冷却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定影装置和所述冷却带之 间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中间传送带。
7. —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调色剂图像形成部分,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定影装置,其加热所述记录材料以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定影装置加热由所述调色剂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从而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送风单元也用作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形成部分附近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单元。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记录材料冷却装置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所述记录 材料的与通过所述定影装置的加热而处于熔融状态的调色剂图像相 反的表面接触,并且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冷却带共同协作以夹持并传送 所述记录材料。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送风单元将空气沿着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吹送。
11.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包括所述送风单元和所述吸气单元两者。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从所述送风单元到所述吸气单元而不包括所述定影装置的区 域形成空气流。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记录材料冷却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定影装置和所述冷却带之 间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中间传送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记录材料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带,其与记录材料的调色剂图像表面接触,从而在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同时冷却所述记录材料,其中在所述记录材料的调色剂图像表面上调色剂图像由定影装置加热成熔融状态;以及送风单元或吸气单元,所述送风单元将空气吹向位于所述定影装置和所述冷却带之间的所述记录材料的调色剂图像表面,其中所述调色剂图像表面处于熔融状态,而所述吸气单元从所述调色剂图像表面抽吸空气。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419422SQ200810126618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2日
发明者三宅史郎, 小山隆晴, 山宫征之, 山村修一, 市川与志彦, 西川聪, 远田正之, 饭田直亲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