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047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包含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以点光源为侧光源的现有背光模块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采 用点光源102(例如发光二极管)作为侧光源时,基于点光源102的出光特性,导光板104 的前端会产生交替分布的亮区(hot spot)HS与暗区(dark spot)DS,因此需预留大面积的 混光区域使光能量均匀扩散,导致导光板104有效的均匀出光区域大幅縮减。为解决这一 问题,如图2所示,在另一现有背光模块200的设计中,可在导光板104的入光侧设置微结 构106,由于通过微结构106的光束会加大入射光束的偏折角度,由此可使亮区HS形成于 导光板104较靠近入光侧的区域,从而有效降低混光区域的面积。然而,如图1所示,侧向 光束I原本会被导光板侧边104a反射而返回导光板104内,可是,一旦如图2所示由于微 结构106的扩光效果使得入射光束的偏折角度加大后,会造成部分侧向光束I'折射出导光 板104夕卜,如此不仅降低光利用效率,且当折射出导光板104外的部分侧向光束I'遭遇外 部构件,例如具雾面反射材料的胶框108时,部分侧向光束I'会被胶框108的表面反射而 形成明显的侧边亮点1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其能有效避免背光模块侧边亮点的产生 且具有良好的光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含至少一个点光源以及一个导光板。导 光板包含出光面、底面、入光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微结构及第二微结构。底面相对 于出光面,入光面连接出光面与底面,点光源配置于邻近入光面的位置处,且第一微结构形 成于入光面。第一侧面相对于入光面,并连接出光面与底面。第二侧面连接出光面、底面、 入光面与第一侧面。第二微结构形成于第二侧面,用于将入射于第二微结构的光束反射回 导光板内。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液晶
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上述的背光模块。背光模块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用
于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且背光模块的导光板的出光面朝向液晶显示面板。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当被入光面的微结构偏折而具有大角度的侧向光束
入射至导光板侧边时,侧向光束遭遇形成于第二侧面的微结构将满足全反射条件而被反射
回导光板内,如此可有效避免侧向光束折射出导光板而形成侧边亮点的情形,且因侧向光
束被反射回导光板而可提高光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让本发明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
HS 亮区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结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 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 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侧视示意图,且图4为图3中的背光 模块的部分构件的俯视示意图。参考图3与图4,液晶显示器10包含液晶显示面板20以及 背光模块30。背光模块30例如是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side type backlight module), 其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一侧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20所需的面光源,并包含导光板32 以及至少一个点光源34。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32为楔形导光板,但其并不限定,例如也可 为平板型导光板。再者,点光源34例如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导光板32具有入光面321、出光面322、底面323、相对于入光面321的侧面324、及 两个相对的侧面325、326。出光面322朝向液晶显示面板20,底面323相对于出光面322。 入光面321连接出光面322与底面323,且点光源34配置于邻近入光面321的位置处。侧 面324连接出光面322与底面323,而两个相对的侧面325、326均连接入光面321、出光面 322、底面323与侧面324。微结构42形成于入光面321上,通过提供扩光效果来降低混光 区域的面积。微结构42的外形或配置形式并不限定,仅需能提供扩光效果即可。此外,微 结构44a及44b分别形成于两个相对侧面325、326上,以下针对微结构44(包含44a、44b) 的外形及设计效果作详细说明。图5为图4导光板的M区域放大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 中,微结构44b包含多个从侧面326突起的柱体P。每个柱体P具有第一斜面Sl及连接第 一斜面Sl的第二斜面S2,第一斜面Sl相对于第二斜面S2更接近入光面321,第二斜面S2 相对于第一斜面Sl更远离入光面321,且第一斜面Sl的长度大于第二斜面S2的长度。在 该一实施例中,第一斜面S1与侧面326的夹角e的范围可为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 于30度,且每个柱体P正投影于侧面326上的长度d可为大于或等于100微米且小于或等 于400微米。 图6及图7为示意图,说明设置微结构44于侧面325、326上的效果。如图6所示, 通过入光面321的微结构42的侧向光束R具有较大的偏折角度,当大角度的侧向光束R入 射至导光板侧边时,容易折射出导光板而形成侧边亮点。然而,如图7所示,导光板的侧面 325、326具有微结构44,当被微结构42偏折而具有大角度的侧向光束T入射至导光板侧边 时,侧向光束T遭遇微结构44的第一斜面Sl时将满足全反射条件而被反射回导光板内,如 此可有效避免侧向光束T折射出导光板而形成侧边亮点的情形,且可将侧向光束T反射回 导光板而可提高光利用效率。 虽然上述实施例的柱体P为角柱体且反射面Sl为倾斜平面,但其并不限定。如图 8所示,柱体P的反射面可为从侧面325、326突起的弧面S3,当被微结构42偏折而具有大 角度的侧向光束入射至导光板侧边时,侧向光束遭遇弧面S3时将满足全反射条件而被反 射回导光板内。再者,微结构44在侧面325、326上的排列形态并不限定,例如柱体P可于 侧面325、326上连续排列(图4),或者排列于侧面325、326上的每两个相邻柱体P可不相
6连而具有间距IN(图9)。另外,构成微结构44的柱体P可利用切削加工方式,直接切削导光板侧边形成。 再参考图3,背光模块30还可以包含反射片(reflective sheet) 36以及光学膜片组(optical film set) 38。反射片36配置于导光板底面323上,光学膜片组38配置于导光板出光面322上,并位于液晶显示面板20与导光板32之间。光学膜片组38包含扩散板(diffusion plate)、棱镜片(prism plate)或增光膜(brightness enhanced film, BEF)的至少其中之一。反射片36用于将射出导光板32的光束反射回导光板32,以使光束由出光面322出射,并形成液晶显示面板20所需的面光源。光学膜片组38用于将由出光面322出射的面光源均匀化(homogenize),并可用于提高面光源的亮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公开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索,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背光模块,包含至少一个点光源;以及导光板,包含出光面;底面,相对于所述出光面;入光面,连接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底面,其中所述点光源配置于邻近所述入光面的位置处;第一微结构,形成于所述入光面;第一侧面,相对于所述入光面,并连接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底面;第二侧面,连接所述出光面、所述底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以及第二微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用于将入射于所述第二微结构的光束反射回所述导光板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微结构包含多个从所述第二侧面突 起的柱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每个所述柱体具有第一斜面及连接所述第一 斜面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比所述第二斜面更接近所述入光面,且所述第一斜面的长 度大于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夹角为大于 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30度。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每个所述柱体正投影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长度 为大于或等于10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400微米。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每个所述柱体具有弧面,且所述弧面用于将 入射于所述弧面的光束反射回所述导光板内。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柱体在所述第二侧面连续排列。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柱体之间具有一个间距。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点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10. —种液晶显示器,包含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配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用于提供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 源,其中所述背光模块包含 至少一个点光源;以及 导光板,包含 出光面;底面,相对于所述出光面;入光面,连接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底面,其中所述点光源配置于邻近所述入光面的位置处;第一微结构,形成于所述入光面;第一侧面,相对于所述入光面,并连接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底面; 第二侧面,连接所述出光面、所述底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以及第二微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用于将入射于所述第二微结构的光束反射回所述 导光板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微结构包含多个从所述第二侧 面突起的柱体。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所述柱体具有第一斜面及连接所述 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比所述第二斜面更接近所述入光面,且所述第一斜面 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夹角为 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30度。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所述柱体正投影于所述第二侧面的 长度为大于或等于10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400微米。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个所述柱体具有弧面,且所述弧面用 于将入射于所述弧面的光束反射回所述导光板内。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多个柱体在所述第二侧面连续排列。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柱体之间具有一个间距。
18.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点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19.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导光板为楔形导光板或平板型导光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该背光模块,包含至少一个点光源以及一个导光板。导光板包含出光面、底面、入光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微结构及第二微结构。底面相对于出光面,入光面连接出光面与底面,点光源配置于邻近入光面的位置处,且第一微结构形成于入光面。第一侧面相对于入光面,并连接出光面与底面。第二侧面连接出光面、底面、入光面与第一侧面。第二微结构形成于第二侧面,用于反射入射于第二微结构的光束。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737725SQ20081017674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0日
发明者刘明达, 郭浩然 申请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