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曲向列液晶盒及包含该液晶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13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扭曲向列液晶盒及包含该液晶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扭曲向列液晶(TwistedNematic, TN)盒及包含该液晶盒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逐点切换TN盒及包含该逐点切换TN盒的2D-3D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TN盒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图1所示为现有的TN盒示意图玻璃基板11和玻璃基板12以预定间距平行设置,在基板ll、基板12的内表面上分别具有透明电极13、透明电极14,透明电极13、 14的内表面上分别具有配向层15、配向层16,且配向层15和配向层16的摩擦方向相互垂直;在配向层15和配向层16之间充满"t丑曲向列液晶17。当透明电极13和透明电极14之间没有外加电压时,该TN盒的状态如图l所示,此时该TN盒能使偏振方向平行于入射侧配向层方向的线偏振光转换为
13和透明电极14间的外加电压大于等于阈值电压时,液晶17的长轴方向沿电场方向,此时该TN盒不改变入射线偏振光的偏振状态。
现有的一类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器中,在普通显示屏前面设置一块如图1所示的TN盒作为光切换装置,通过对所述TN盒外加阈值电压来控制出射光线的偏振方向,从而实现2D和3D的显示切换。显然,该TN盒一旦切换则是整屏切换,不能进行2D/3D的点切换。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另一类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器采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型的TN盒作为光切换装置,由于TFT型的TN盒可以进行像素点的切换控制,因此极大地方便了局部显示面板的2D图像和3D图像的切换显示。但是TFT的制作工艺复杂,造价昂贵,而且由于需要在透明基板上布置不透明的TFT电路的信号线、栅线等电路, 因此必须釆用黑矩阵覆盖布线区域,导致有效显示面积减小,开口率降低, 且黑矩阵的存在可能会影响画面的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逐点切换TN盒及使用该种逐点切换TN盒 的2D-3D立体显示装置,不仅能够逐点切换控制入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 而且能够增加显示面积、提高开口率、提高显示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包括第一透明基板、若干 个第一电极、第一绝缘层、若干个第二电极、第一配向层、扭曲液晶、第二 配向层、若干个第四电极、第二绝缘层、若干个第三电极和第二透明基板;
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位于底层,第二透明基板位于顶层,所述第一透明基 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电极为带状,且所述第一电极彼此间 隔排列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之上;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于所述第一电极之 上,且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为一平面;所述第二电极为带状,所述第二 电极彼此间隔排列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表面,且所述第二电极的排列方向平 行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排列方向,任意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的间隙正对一个第二 电极;所述第一配向层覆盖于所述第二电极之上,且所述第一配向层的上表 面为一平面;所述第三电极为带状,所述第三电极彼此间隔排列于所述第二 透明基板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三电极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排列 方向;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于所述第三电极下表面,且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下 表面为一平面;所述第四电极为带状,所述第四电极彼此间隔排列于所述第 二绝缘层下表面,且所述第四电极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电极的排列方 向,任意两个所述第三电极的间隙正对一个第四电极;所述第二配向层覆盖 于所述第四电极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二配向层的下表面为一平面;所述扭曲 液晶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之间;所述第一配向层的配向方向和 第二配向层的配向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采用行扫描或列扫描方式进行驱动,所述 扭曲液晶在第二状态附近的保持时间长于或等于一个扫描周期;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扭曲液晶在无电场作用时、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 作用下自然排列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扭曲液晶的分子长轴方向完全 沿垂直于所述第 一透明基板方向排列的状态。
驱动所述的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时,在每次扫描周期内,通过对处 于第二状态的扭曲液晶两端电极施加与上 一 次扫描周期施加在该部分扭曲 液晶两端电极上的电压反向的电压、使所述处于第二状态的扭曲液晶切换到 第一状态。
所述的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扭曲液晶封闭在所 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之间的封胶框。
所述的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 配向层之间的村垫料,用于确保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的间距为预定间距。
所述的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电极 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宽度均窄于中间部位的宽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2D-3D立体显示装置,沿光传播方向,所述 2D-3D立体显示装置依次包括用于提供图像光的显示面板、本发明提供的 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单折射透镜阵列和双折射透镜阵列;
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的图像光为偏振方向与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线 偏振光;所述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中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配向层的 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所述逐点切换扭曲向列
液晶盒用于使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直接透射,或将所述第一线偏振光转换为偏 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二线偏振光出射;所述
单折射透镜阵列和双折射透镜阵列都包括平面部分和与该平面相对的曲面 部分,且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和双折射透镜阵列的曲面部分外形互补;所述 单折射透镜阵列和双折射透镜阵列的组合用于对所述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 晶盒出射的第一线偏振光和第二线偏振光之中的一种表现为平透镜,另一种 表现为凸透镜。
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为凸透镜阵列,且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的折射 率等于所述双折射透镜阵列的寻常光折射率和非寻常光折射率中最大的那个折射率。
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为凸透镜阵列,且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的折射 率等于所述双折射透镜阵列的寻常光折射率和非寻常光折射率中最小 的那个折射率。
本发明提供的逐点切换TN盒不仅能够实现各像素的单独控制显示,而 且开口率高,有效显示面积大且显示区内无盲区存在,全部显示区都可以进 行2D/3D转换。此外,本发明提供的2D-3D立体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对图像 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独立控制,结构简单、控制灵活、显示质量高。


图1为现有的TN盒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逐点切换TN盒沿通光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除去第一配向层和扭曲液晶后从第二电极一侧看到的第一控制 层的结构示意图4为除去第二配向层和扭曲液晶后从第四电极一侧看到的第二控制 层的结构示意图5为图2所示的逐点切换TN盒的局部俯视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2D-3D立体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及其 成像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逐点切换TN盒沿通光方向的剖面 图。该逐点切换TN盒包括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以及位于第一控制层 和第二控制层之间的扭曲液晶20。图中为方便表示,仅画出该剖面图的局 部,值得说明得是,具体实施时,在所述第一控制层和第二控制层的四周边 缘,采用封胶框等将所述扭曲液晶20封闭在所述第一控制层和第二控制层 之间。
其中,第一控制层包括第一透明基板21、若干个第一电极22、第一 绝缘层23、若干个第二电极24和第一配向层25,且第一电极22、第一绝向层25均是透明的。所述第一电极22和第 二电极24均为带状,且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4的排列方向相互平行。 各第一电极22彼此间隔排列于第一透明基板21上。所述第一绝缘层23覆 盖于所述第一电极22上方且上表面为一平面。各第二电极24彼此间隔形成 于所述第一绝缘层23上表面。任意两个第一电极22间隙的正上方具有一个 第二电极24,且各第二电极24的宽度大于等于其下方的两个第一电极之间 的间距。所述第一配向层25成形于各第二电极24间隙内及各第二电极24 的上表面且上表面为 一平面。
第二控制层包括第二透明基板26、若干个第三电极(图中无法示出)、 第二绝缘层27、若干个第四电极28和第二配向层29,且第三电极、第二绝 缘层27、第四电极28和第二配向层29均是透明的。第二控制层的结构类 似于第一控制层。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28均为带状,且第三电极和第 四电极28的排列方向相互平行。各第三电极彼此间隔排列于第二透明基板 26上。所述第二绝缘层27覆盖于所述第三电极上方且上表面为一平面。各 第四电极28彼此间隔形成于所述第二绝缘层27上表面。任意两个第三电极 间隙的正上方具有一个第四电极28,且各第四电极28的宽度大于等于其下 方的两个第三电极间的间距。所述第二配向层29成形于各第四电极28间隙 内及各第四电极28的上表面且上表面为一平面。
所述第一控制层和第二控制层平行。所述第一电极22和所述第三电极 的排列方向相互垂直,第二电极24所处平面和第四电极28所述平面间的间 距小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21和第二透明基板26间的间距。此外,该TN盒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向层25和第二配向层29之间的衬垫料(图中未示 出),用于确保第一,二控制层间距为预定间距。
图3为去掉图2中的第二控制层和扭曲液晶20后、从第二电极24侧看 到的第一控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去掉第一控制层和扭曲液晶20后、 从第四电极28侧看到的第二控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中,第一电 极22、第二电极24、第三电极30、第四电极28均为带状且沿长度方向的 两端为信号输入端,第一电极22、第二电极24、第三电极30和第四电极 28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宽度均窄于自身在显示区域的宽度,以防止各电极 的输入端由于不相互绝缘而使输入信号在该逐点切换TN盒的边缘发生短路。
图5所示为图2所示的逐点切换TN盒的局部俯视图。其中为方便表示, 图5所示俯视图中没有画出TN盒的边缘,且仅示意性画出了 8个第一电极 al至a8, 8个第二电极bl至b8, 6个第三电极cl至c6, 6个第四电极dl 至d6。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边缘用虚线表示。以下说明图5所示逐 点切换TN盒的工作原理。
由图5可知,所述第三、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一、第二电极交叠,将该逐 点切换TN盒划分为12xl6个像素显示区,各像素区的底部为第一控制层, 上部为第二控制层,中间为;fiL曲液晶。为方j更说明,将图3所示的12x16 个像素显示区看成一个12 x 16的二维像素矩阵,该二维像素矩阵的列代表 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4,该二维像素矩阵的行代表第三电极30和第四 电极28,用^表示第i行(i=l,...,12)和第j(j-l,…,16)列处的像素显示区, 则当%的上下电极没有外加电压时,在所述第一配向层25和第二配向层29 的作用下,",内的液晶扭曲90度,偏振方向平行于入射基板的摩擦方向的 线偏振光经 后,出射光为偏振方向与入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的线偏 振光,以下为方^f更描述,将此时该^内的扭曲液晶状态称为第一状态;当向 第i行电极、第j列电极在同 一时刻分别添加电压f/,. 、 且R和^之差大于 等于所述扭曲液晶的阈值电压时, 内的扭曲液晶分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分 子的长轴方向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21和第二透明基板26的方向排 布,此时"y不改变入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状态,以下为方侵j兑明,将此时该 ^内的扭曲液晶状态称为第二状态。可见,通过向不同行不同列的电极外加 电压,可以实现对各像素显示区内液晶状态的单独控制。
此外,该逐点切换TN盒还能实现使局部显示区内的液晶处于所述第 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中的一个状态,而其它显示部位的扭曲液晶处于第一状 态和第二状态之中的另一个状态。为实现该功能,本发明提供的逐点切换 TN盒采用逐行扫描或逐列扫描的方式进行液晶状态的切换控制,且扫描频 率的选择需要使得该逐点切换TN盒中采用的扭曲液晶为从第一状态切换到 第二状态的时间极短且在第二状态附近的保持时间长于或等于一个扫描周 期,这样可使得当扫描到该逐点切换TN盒的最后一行时,该逐点切换TN 盒的第一行被改变为第二状态的液晶还远远未回复到第一状态。以下以图5所示的逐点切换TN盒为例说明如何使第5行的"53、 a54、 a55、 a56、 a57 ,第 6 4亍的a63 、 a64 、 a65 、 a66 、 a67 ,第7《亍的 第8行的
a83、 a84、 &5、 "86、 a87内的4丑曲液晶都为第二状态,同时4吏该逐点切换TN 盒的其余部位的扭曲液晶都为第一状态。对于图5所示的逐点切换TN盒, 则可在初始时使电极al至a8、 bl至b8、 cl至c6、 dl至d6保持同样的输 入电压t/。,在逐行扫描时,依次从cl开始对每行进行扫描且扫描输入电压 为f/,:在扫描第5行的同一时刻向电极a2、电极b2、电极a3、电极b3和 电极a4输入脉沖电压C^,使这些电极与第5行电极c3的交叠区域上下电势 差(即[/2-^ )大于等于^。其中,t^为该逐点切换TN盒中采用的扭曲液 晶改变状态所对应的阈值电压,(C/。)小于^且(&-仏)小于C/,a。则 此时%、 &、 %、 ~、 a^中的irti!Am^v第一状态迅速切换到第二状 态。同样地,在扫描第6行的同一时刻向电极a2、电极b2、电极a3、电极 b3和电极&4输入脉冲电压"2,使"63、 a64、 a65 、 "66 、 "67的两端电势差大于 等于&,则"63、 "64、 "65、 "66、 "67中的扭曲液晶同时从第一状态迅速切换 到第二状态;在扫描第7行的同一时刻向电极a2、电极b2、电极a3、电极 b3和电极a4输入脉冲电压C/2,使a73 、 的两端电势差大于 等于^,则"73、 "74、 "75、 "76、 中的扭曲液晶同时从第一状态迅速切换 到第二状态;在扫描第8行的同一时刻向电才及a2、电极b2、电极a3、电极 b3和电极a4输入脉冲电压f/2并^(吏"83 、 a84 、 a85 、 a86 、 a87中的扭曲液晶同时 从第一状态迅速切换到第二状态。由于扫描频率很高,因此当扫描到第8行 时,a53 、 a54 、 "55 、 a56 、 a57 、 a63 、 a64 、 a65 、 a66 、 a67 、 a73 、 fl74 、 fl75 、 a76禾口 所对应的液晶几乎还没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转变,即可认为此时"53、
"54 、"55 、"56 、"57 、"63 、"64 、"65 、"66 、"67 、"73 、"74 、"75 、"76和"77中的扭
曲液晶仍处于第二状态,且该逐点切换TN盒的其它像素显示区内的扭曲液
晶处于第一状态。此外,在新的扫描周期到来时,若需要使上一个扫描周期 中已从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的像素显示区 内的液晶转变回第一状态,
则需要在本次扫描周期内扫描到第i行时,根据此时^内液晶的状态,同时
向第j列电极输入适当的脉沖电压,以使 内的液晶的长轴迅速反向旋转, 即使其迅速转变回第一状态。显然,若采用上述扫描方式,就可以对该逐点
切换TN盒的各像素显示区的扭曲液晶的状态进行切换控制,实现与TFT型的逐点切换TN盒等同的切换显示效果。
显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逐点切换TN盒不仅可以实现逐点切换 控制,此外,由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都采用分层方 式设置,且各带状电极信号从带状电极两端输入而无需在各电极之间布线以 单独控制各像素点两端电极电压,因此,该逐点切换TN盒中无需使用黑矩 阵,显示区域内的电极宽度可最大化,且可进行全区域控制,相对于TFT 型的TN盒,这种逐点切换TN盒的有效显示面积得以扩大,开口率得到显 著提高,显示质量得以改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逐点切换TN盒作为切换装置的 2D-3D立体显示装置,如图6所示,沿光传播方向,该装置包括提供图像 的显示面板61、本发明所提供的逐点切换TN盒62、单折射透镜阵列63和 双折射透镜阵列64。此外,图6所示的2D-3D立体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 控制所述逐点切换TN盒62的各电极电压的控制模块65。
所述显示面板61用于提供偏振方向与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线偏振 光。当所述显示面板61的出射光为非线性偏振光时,需要在显示面板61和 所述逐点切换TN盒62之间添加线偏振片以使所述线偏振片出射第一线偏 振光。
所述逐点切换TN盒62中靠近所述显示面板61的一侧的控制层中配向 层的配向方向与入射的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该逐点切换TN 盒62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65的控制下使入射的第一线偏振光直接透射或将 所述第 一线偏振光转换为偏振方向与其垂直的第二线偏振光。以下为方便说 明,设逐点切换TN盒62中第一控制层比第二控制层接近所述显示面板61, 第一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与所述笫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同。逐点切换TN 盒62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第 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 一个单折射透镜对应。
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63的折射率为",,双折射透镜阵列64具有寻常光 折射率"。和非寻常光折射率 ,i"1="。,"。>"e。所述双折射透镜阵列64的 透镜光轴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图6中双箭头所示为该 双折射透镜阵列64的透镜光轴方向。
值得说明的是,图6中是为了标明显示面板61提供的第一线偏振光的 偏振状态以及第一线偏振光经逐点切换TN盒62后的偏振状态而使显示面板61、逐点切换TN盒62和单折射透镜阵列63之间分别具有一定间距,具 体实施时,所述显示面^反61、逐点切换TN盒62和单折射透镜阵列63可以 紧密接触放置。此外,图6中仅是示意性画出了控制模块65和逐点切换TN 盒62的连接关系,实际上控制模块65对所述逐点切换TN盒62内的各电 极单独控制。
以下对图6所示的2D-3D立体显示装置的4条成像光路图进行说明,其 中上两条第一线偏振光最后发生折射,下两条第一线偏振光直接透射,下面 具体说明它们的原理。
从图6中可以看出,由于需要对上两条第一线偏振光进行3D显示,控 制模块65使上两条第一线偏振光所对应的逐点切换TN盒62的像素显示区 内的液晶工作于第二状态,因此入射的上两条第 一线偏振光保持原偏振特性 穿过该逐点切换TN盒62,接着穿过单折射透镜阵列63并入射到双折射透 镜阵列64,此时由于入射的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双折射透镜阵 列64光轴方向平行,因此双折射透镜阵列64对于该第一线偏振光线的折射 率为 ,由于单折射透^;阵列63的折射率A大于",,因此入射于所述双折 射透镜阵列64的第一线偏振光在单折射透镜阵列63和双折射透镜阵列64 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且所述双折射透镜阵列64的光学效果表现为凸透镜。 这种情况下,该2D-3D立体显示装置可以将最终出射的两条光线分别传播 到人眼的左眼和右眼,使人眼看到3D立体图像,即该2D-3D立体显示装置 将上两条光线采用3D方式显示。
对于入射于所述逐点切换TN盒62的下两条第一线偏振光,控制模块 65使下两条第一线偏振光所对应的逐点切换TN盒62的像素显示区内的液 晶工作于第 一状态,因此入射的下两条第 一线偏振光通过该逐点切换TN盒 62后偏振方向被旋转90度,变为第二线偏振光出射;随后所述第二线偏振 光经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63射至所述双折射透镜阵列64,此时由于入射的 第二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双折射透镜阵列64的光轴方向(即第一线 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因此所述双折射透镜阵列64相对于该第二线偏 振光的折射率为 ,由于单折射透镜阵列63的折射率^等于"。,即此时单 折射透镜阵列63的折射率与双折射透镜阵列64的折射率相同,因此该第二线偏振光在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63和双折射透镜阵列64的界面处不发生折 射,第二线偏振光直线通过所述双折射透镜阵列64。这种情况下,该2D-3D 立体显示装置将图6所示的下两条第一线偏振光采用2D方式显示。
图6所示的2D-3D立体显示装置中的单折射透镜阵列63和双折射透镜 阵列64还可以有别的组合方式,例如CN201126495中所提到的其它单折射 透镜阵列和双折射透镜阵列的组合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逐点切换TN盒用于2D-3D立体显示装置中,可 以实现对图像显示面板的单个像素的独立控制,也可以对图像显示面板的多 个像素进行控制,不仅实现简单、控制灵活,而且能够显著提高2D-3D立 体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在本方法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方法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 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明基板、若干个第一电极、第一绝缘层、若干个第二电极、第一配向层、扭曲液晶、第二配向层、若干个第四电极、第二绝缘层、若干个第三电极和第二透明基板;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位于底层,第二透明基板位于顶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电极为带状,且所述第一电极彼此间隔排列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之上;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于所述第一电极之上,且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为一平面;所述第二电极为带状,所述第二电极彼此间隔排列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表面,且所述第二电极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排列方向,任意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的间隙正对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配向层覆盖于所述第二电极之上,且所述第一配向层的上表面为一平面;所述第三电极为带状,所述第三电极彼此间隔排列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三电极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排列方向;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于所述第三电极下表面,且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下表面为一平面;所述第四电极为带状,所述第四电极彼此间隔排列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下表面,且所述第四电极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电极的排列方向,任意两个所述第三电极的间隙正对一个第四电极;所述第二配向层覆盖于所述第四电极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二配向层的下表面为一平面;所述扭曲液晶位于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之间;所述第一配向层的配向方向和第二配向层的配向方向相互垂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 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采用行扫描或列扫描方式进行驱动,所述扭曲液晶 在第二状态附近的保持时间长于或等于一个扫描周期;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扭曲液晶的分子在无电场作用时、在所述第 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作用下自然排列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扭曲液 晶的分子长轴方向完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方向排列的状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其特征在于,在每 次扫描周期内,通过对处于第二状态的扭曲液晶两端电极施加与上一次扫描 周期施加在该部分扭曲液晶两端电极上的电压反向的电压、使所述处于第二 状态的扭曲液晶切换到第 一状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用于将所述扭曲液晶封闭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之间的封胶 框。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之间的衬垫料,用于确保所述第一 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的间距为预定间距。
6、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电极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宽度均窄于中间 部位的宽度。
7、 一种2D-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光传播方向,所述2D-3D 立体显示装置依次包括用于提供图像光的显示面板、权利要求1至6任一 项所述的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单折射透镜阵列和双折射透镜阵列;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的图像光为偏振方向与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线 偏4泉光;所述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盒中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配向层的配 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所述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 晶盒用于使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直接透射,或将所述第一线偏振光转换为偏振 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二线偏振光出射;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和双折射透镜阵列都包括平面部分和与该平面相 对的曲面部分,且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和双折射透镜阵列的曲面部分外形互 补;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和双折射透镜阵列的组合用于对所述逐点切换扭曲 向列液晶盒出射的第一线偏振光和第二线偏振光之中的一种表现为平透镜, 另一种表现为凸透镜。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2D-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折 射透镜阵列为凸透镜阵列,且所述单折射透镜阵列的折射率与所述双折射透镜阵列的寻常光折射率和非寻常光折射率中最大的那个折射率相 等。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2D-3D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折 射透镜阵列为凸透镜阵列,且所述单折射透4竟阵列的折射率与所述双折 射透镜阵列的寻常光折射率和非寻常光折射率中最小的那个折射率相 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逐点切换扭曲向列液晶(TN)盒及包含该TN盒的装置。本发明提供的逐点切换TN盒包括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及扭曲液晶。所述第一控制层包括两层彼此绝缘且排列方向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二控制层包括两层彼此绝缘且排列方向相互平行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的排列方向相互垂直。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电极的外加电压相等时,所述扭曲液晶在第一、第二控制层之间呈90度自然扭转。通过控制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电极的外加电压值,该TN盒能够使入射的线偏振光直接透射或将其偏振方向扭转90度,能够增加显示面积、提高开口率、提高显示质量。
文档编号G02F1/1343GK101477278SQ20081024679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1日
发明者武延兵 申请人:北京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