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体和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60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框体和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体和液晶显示模组,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液晶显 示模组中用于固定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的框体,以及采用该框体的液晶显示 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4莫组(Liquid Crystal Module,简称LCM)是目前的主流显示 装置,特别是薄模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更被广泛使用。液晶显示模组利用液 晶的旋光来显示图像,但是液晶不能自行发光,所以部分液晶显示模组依靠 在内部设置背光模组(BL unit)来提供光源。现有的液晶显示模组中,为固定背光模组,需要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结构拆 分图,为描述清楚,图1重点突出了背光模组连接部件的具体结构。如图1 和图2所示,该液晶显示模组的主要部件包括阵列基板和彩模基板对盒设 置的液晶面板10;在液晶面板10下方设置有背光模组20,背光模组20内一 般包括背光灯、导光板和反射板等部件,不同形式的背光模组20,其结构各 有不同;在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组20外侧设置有外框架30,主要起固定支 撑和保护的作用;在液晶面板IO、背光模组20和外框架30的间隙中设置有 框体,框体的作用是固定液晶面板10与背光模组20的相对位置,且能够起 到对外部冲击的緩沖作用。如图1所示,该框体的具体部件包括上模框41 (upper mold)、底盖42 (bottom cover)和下模框43 (bottom frame)。 该上模框41用于固定液晶面板10,其大致形状为环绕在液晶面板10外侧的矩形,图l所示为横截面图,在上模框41朝向液晶面板10的内侧沿伸设置有凸起411,用于与外框架30的边缘相配合以夹持固定液晶面板10,该上模 框41背离液晶面板10的外侧的形状与外框架30内的空间相配合,通过从上 方放入螺栓452与底盖42相连,并抵顶外框架30的内侧得以固定。底盖42 一般采用刚性材质,起主要固定作用,用于固定背光模组20,该底盖42贴 合设置在上模框41的下侧,围设在背光模组20的外侧,从图1的横截面图 中可以看出,底盖42可以由一矩形平板弯折形成,在底盖42中部设有与背 光模组20形状相配合的凹口,用于容置并固定背光模组20,底盖42的最外 侧边缘可以通过将平板外缘向下弯折形成槽状边缘,使得底盖42的橫截面形 状类似为缺少下面一横的"凹"字型,进一步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框体 的下模框43贴合设置在底盖42下方,其形状与底盖42的下侧形状相配合, 下模框4 3的作用是緩沖外力冲击、保护内部部件。为固定连接框体的各部件, 在底盖42的边缘处,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通孔422,相应地,上模框41 上也设有通孔412,可以通过从上方旋入螺栓452来将底盖42固定在上模框 41上,同时,即可将背光模组20固定在液晶面板10的下方。在底盖42的 外侧壁面上设有卡口 421,下才莫框43的相应位置设有卡扣431 (hook),通 过卡扣431和卡口 421的配合可以将下模框43固定到底盖42上。底盖42位 于背光模组20下方的凹口上还设有凸台和通孔423,在下模框43的对应位 置处也设有通孔433,通过从下方旋入螺栓453进一步固定下模框43到底盖 42上。图2所示的上述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拆分图可以看出框体各部件及其 与液晶显示模组其他部件的待组装状态。现有技术采用上述框体来固定连接背光模组,其存在的缺陷是部件多、 结构复杂,且连接位置多,所以框体的整体强度低、稳定性差、组装时复杂 性高,降低了液晶显示模组各部件之间的位置精度和强度;为了补偿强度而 增加的额外部件,如螺栓,这也带来了生产成本的上升;因部件多,所以还 存在生产、组装的成本高的缺陷;相配合的部件较多时,会增加误差存在的可能性,为了满足各部件的匹配要求,需要严格管理各部件的规格,所以会 导致管理和生产的复杂化。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体和液晶显示模组,以简化产品结构, 从而提高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生产和管理的复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体,包括模框架和底盖;该 模框架包括一体成形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固定 液晶面板的凹台;下框架在背离上框架的端面沿伸设有内壁和外壁,内壁围 设成用于容置固定背光模组的空间,外壁与内壁之间形成凹槽;底盖的中部 设有凹口,凹口套设在内壁外侧,底盖的边缘插设入外壁和内壁之间的凹槽 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采用本实用 新型的框体,还包括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和外框架,其中框体的模框架嵌 设在液晶面板和外框架之间,且液晶面板夹持在外框架的边缘和上框架的凹 台之间;下框架的内壁围设在背光模组的外侧,且下框架的外壁配合抵顶在 外框架的壁面上。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框体一体设置的技术手段,提 高了框体部件的集成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 框体一体化设置,集成度提高,所以提高了框体的强度,进而提高了 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稳定性;2、 简化了框体的结构,则能够简化生产、组装工序,降低成本;3、 不需要额外的部件来固定,所以能够降低成本,简化组装工序;4、 不需要多部件的连接,所以避免了各部件因加工精度问题导致的不匹 配,筒化了对部件规格的管理,降低了生产和管理成本。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液晶显示模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具体实施例一应用于液晶显示模组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具体实施例一应用于液晶显示模组中的拆分结构 示意图。图中 IO-液晶面氺反41- 上模框42- 底盖 423-通孔 433-通孔 61-上框架 636-内壁20-背光才莫组411-凸起421-卡口43-下才莫框452-螺栓615-凹台637-外壁30-外框架 412-通孔 422-通孔 431-卡扣 453-螺栓 63-下框架 638-平台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且图3所示为 该框体应用于液晶显示模组中的状态。该框体包括才莫框架和底盖42两部分, 其中才莫框架为一矩形筒体,包括一体成形的上框架61和下框架63,且可以 采用弹性材料制备,例如塑料;该上框架61围设在液晶面板10的外侧,其 上端面的内侧设有凹台615,用于放置固定液晶面板10;该下框架63在背离 上框架61的端面沿伸设有内壁636和外壁637,该内壁636围设成用于容置 固定背光^f莫组20的空间,该外壁637与内壁636之间形成凹槽;底盖42的 中部设有凹口 ,该凹口套设在下框架63内壁636的外侧,且底盖42的边缘插设入外壁637和内壁636之间的凹槽中。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具 体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可以爿t人中看出组装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底盖42具体可以为弯折的板状结构,该底盖42的中部 向下弯折形成凹口,该底盖42的边缘为平板外缘向下弯折形成槽状的边缘。 该底盖42的横截面形状类似为一缺少底部橫边的"凹"字型。进一步地,在 下框架63外壁637的外端部,沿朝向内壁636的方向沿伸设有平台638(u卯er cut),使得插设入凹槽的底盖42的边缘能够卡设在平台638上,以便将底 盖42和下框架63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的框体能够起到固定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位置的作用,其中, 底盖可以起到主要的固定作用,较佳的是采用刚性材质来制备底盖,以挤压 作用力为主,底盖挤压上框架和下框架,从而使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和外框 架的相对位置固定。非刚性材料制备的上框架和下框架可以包裹周边结构, 使得整体的稳定性提高。刚性材质与弹性材质配合形成的框体, 一方面能发 挥刚性部件的强度优势,且发挥弹性部件的多形态特性;另一方面能够避免 仅用刚性材料造成的产品重量剧增问题,在导电体之间增设绝缘体避免了固 有的导电性缺陷问题,在非导电体之间增加导体能够避免强度降低的问题, 并避免了固有的非导电性问题。本实施例的框体一体化设置,提高了集成度,具有如下优点提高框体 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稳定性;简化结构, 使产品轻薄化,能够简化生产、组装工序,降低成本;不需要额外的部件来 固定,所以能够降低成本,简化组装工序;不需要多部件的连接,所以避免 了各部件因加工精度问题导致的不匹配,避免了人为组装作业时导致的不精 确因素,消除了人为失误导致的产品不良,简化了对部件规格的管理,降低 了生产和管理成本。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参见图3和图4,该液晶 显示模组采用本实用新型框体的实施例,还包括液晶面板10、背光模組20 和外框架30,该框体的上框架61和下框架63组成的模框架嵌设在液晶面板10和外框架30之间,且液晶面板10夹持在外框架30的边缘和上框架61的 凹台615之间;下框架63的内壁636围设在背光模组20的外侧,且下框架 63的外壁637配合抵顶在外框架30的壁面上。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框体任意实施例的技术方 案, 一体化设置的框体可以改善液晶显示模组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各部件的 位置精度,且使液晶显示装置轻薄化、结构简单、成本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 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 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框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框架和底盖;所述模框架包括一体成形的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固定液晶面板的凹台;所述下框架在背离所述上框架的端面沿伸设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围设成用于容置固定背光模组的空间,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底盖的中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套设在所述内壁外侧,所述底盖的边缘插设入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的所述凹槽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为弯折的板状结 构,所述底盖的边缘弯折形成槽状边缘。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的外端沿朝向所 述内壁的方向沿伸设有平台,插设入所述凹槽的所述底盖的边缘卡设在所述 平台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材质为刚性材质。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材 质为弹性材质。
6、 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 ~ 5所述的任一框体的液晶显示模组,还包括液 晶面板、背光模组和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模框架嵌设在所述液 晶面板和所述外框架之间,且所述液晶面板夹持在所述外框架的边缘和所述 上框架的凹台之间;所述下框架的内壁围设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外侧,且所述 下框架的外壁配合抵顶在所述外框架的壁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体和液晶显示模组。该框体包括模框架和底盖;该模框架包括一体成形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的上端面设有凹台;下框架设有内壁和外壁,内壁围设成用于容置固定背光模组的空间,外壁与内壁之间形成凹槽;底盖的中部设有凹口,凹口套设在内壁外侧,底盖的边缘插设入外壁和内壁之间的凹槽中。该液晶显示模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框体,还包括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和外框架,其中液晶面板夹持在外框架的边缘和上框架的凹台之间;下框架的内壁围设在背光模组的外侧,且下框架的外壁配合抵顶在外框架的壁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框体一体化设置,提高了强度和结构稳定性;简化了结构,能够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174004SQ200820079518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1日
发明者金钟大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