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34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相关于一种固定机构,特别是可用于对一显示装置进行固定、测试或运送的固定^/L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液晶的特殊光电性质使得其在许多领域中拥有无限的应用潜力。近年来,液晶显示器已被大众广泛的接受且其应用范围也在持续扩大中,然而,此类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大都以面板组合于
背光板或散热板,背光板中则设置有控制组件。不论是PDA、行动电话、液晶电视等设备皆需要应用显示面板,因此面板的质量相当重要,必须完整且表面无刮伤,控制组件亦不可碰撞或压损,所以在显示面板的后段加工、运送以及测试阶段需特别加强面板的防护措施。
在面板模块的测试过程中,承载面板模块的设备的主要用途就是为了进行装载运送以及点灯检查,为提高生产效率及避免运送损伤,因此设计一个能够快速抽取且安全固定的机构,相对就非常重要。
请参照图la,其公知技术的固定机构示意图,公知技术的固定机构IOO包括一第一固定架110以及一第二固定架120,其中第一固定架110具有一第一套杆111,且第一套杆111具有复数个第一夹持环片112;第二固定架120具有一第二套杆121,且第二套杆121具有复数个第二夹持环片122。
第一固定架110以及第二固定架120固定于一底座130上,第一夹持环片112与第二夹持环片122之间为一夹持区域,底座130上设有一调节装置140,且调节装置140具有至少一调节杆141,并与第一固定架IIO相连接。调节装置140可以控制第一固定架110以及第二固定架120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可以控制夹持区域的宽度。
请参照图lb,其为公知技术中面板模块置于固定机构的示意图,调节装置140依据面板模块150的尺寸大小,利用调节杆141调整夹持区域宽度,面板模块150则利用第一夹持环片112与第二夹持环片122固定于该固定机构100。底座130下方设有一传输带,用以传送载有面板模块150的固定机构100至不同环境,如传送面板模块150至点灯测试、老化测试以及高温测试等的工作站。
请参照图lc,其为公知技术的固定机构的固定架放大图,以第一固定架110为例,复数个第一夹持环片112主要由复数个直径50mm、厚度lmm的圆形铁片所构成,该些圓形铁片于距圓心18mm处皆开有一直径10mm的套环。复数个第一套环113套设于第一套杆111,复数个第二套环则套设于第二套杆121,以48个为一组,共二组或四组作为固定面板模块150使用。此外,为避免铁片刮伤,夹持环片外缘半径20mm到25mm处可加附一圏约0. lmm厚度的塑料保护层(图中未显示)。
在面板模块150由上往下置入固定机构IOO的过程中,第一夹持环片112与第二夹持环片122则往远离彼此的方向摆动,直到面板模块150完全置于固定机构100上时,第一夹持环片112与第二夹持环片122则往靠近彼此的方向摆回至底部位置,进而固定住面板模块150。
然而公知技术的固定机构于固定面板模块过程中,将产生以下的缺点
1. 公知技术为了能够适应各个尺寸的模块,因此使用厚度仅为lmm的夹持环片,但在其厚度过薄的情况下,容易在抽取面板模块时产生夹持环片卡入面板模块的状况,如图lb所示,卡入的夹持环片122a卡进面板模块间,进而造成面板模块的灯管导线被切断,且导致面板遭受刮伤。
2. 公知技术使用的夹持环片为铁制的圓形薄片,但由于其重量较轻,再加上夹持环片之间的摩擦面积较大,经常造成夹持环片无法摆至底部位置,此情况容易造成人员无法顺利抽取。若再尝试多次抽取后,容易造成面板模块受伤,且夹持环片外圏的塑料也会因此磨损。
3. 公知技术使用的夹持环片间的摩擦面积较大,容易造成金属屑产生,进而对测试产生干护0以及对面板造成磨损。
4. 公知技术使用的夹持环片为铁制的圓形薄片,由于其不具抗静电效果,且在运送过程或测试过程中,需经历点灯及高温炉的环境测试,容易累积静电,进而造成显示装置受到静电击伤的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设计,将可解决上述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固定机构以将一显示装置固定,进而对该显示装置进行测试或运送。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包括一第一固定架以及一第二固定架,其中第一
固定架具有一第一套杆,且第一套杆具有复数个第一夹持环片;第二固定架具有一第二套杆,且第二套杆具有复数个第二夹持环片。
第一固定架以及第二固定架固定于一底座上,第一夹持环片与第二夹持环片之间为一夹持区域。底座上设有一调节装置,且调节装置具有至少一调节杆,并与第一固定架相连接,调节装置可以控制夹持区域的宽度。
调节装置依据面板模块的尺寸大小,利用调节杆调整夹持区域宽度,面板模块则利用第一夹持环片与第二夹持环片固定于该固定机构。底座下方设有一传输带,用以传送载有面板模块的固定机构至不同环境作测试。
夹持环片为厚度5mm的绝缘材质所构成的圆片,每一圆片具有一套环,用以套合于套杆上。夹持环片以8个为一组,共二组或四组作为固定面板模块使用。此外,套环两边各突出一垫片以减少夹持环片与夹持环片间的摩擦面积,使夹持环片能顺利移摆至底部位置。
第一夹持环片以及第二夹持环片皆具有一圆缺口 ,该圆缺口的二端各具有一导圆角(nilet)。圓缺口位于夹持环片相对于夹持区域的另一侧,此设计使得夹持环片的重心位于夹持环片的圓心与夹持区域之间。
当面板模块由上往下置入固定机构的过程中,第一夹持环片以及第二夹持环片则往远离彼此的方向摆动,直到面板模块完全置于固定机构上时,第一夹持环片以及第二夹持环片则往靠近彼此的方向摆回至底部位置,进而固定住面板模块。
本实用新型将改善以下公知技术的缺点
1. 本实用新型夹持环片厚度增加可以避免公知技术夹持环片太薄所造成在抽取时卡入面板模块而切断灯管线的问题。
2. 本实用新型夹持环片重心改变的设计可增加夹持环片向外的推移力,改善公知技术向外的推移力不足,所造成夹持环片无法摆至底部位置所引起的相关问题。
3. 本实用新型垫片的设计可改善公知技术夹持环片摩擦产生金属屑所引起的测试干扰以及磨损面板问题。
4. 本实用新型夹持环片绝缘材质的设计可改善公知技术使用铁制的夹持环片因静电所引起的击伤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精神能更进一 步的被揭示,兹配合图式作 一详细-沈明3口后。

图la为公知技术的固定机构示意图lb为公知技术中面板模块置于固定机构的示意图lc为公知技术固定机构的固定架放大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示意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中面板模块置于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固定架放大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固定才几构100、200第一固定架110、 210
第一套杆111、211第一夹持环片112、 212
第一套环113、213第二固定架120、 220
第二套杆121、221第二夹持环片122、 222
卡入的夹持环片:122a底座130、 230
调节装置140、240调节杆141、 241
面板模块150、250圓缺口 214
导圆角215垫片216
圆心0重心P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a,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200包括一第一固定架210以及一第二固定架220,其中第一固定架210具有一第一套杆211,且第一套杆211具有复数个第一夹持环片212;第二固定架220具有一第二套杆221,且第二套杆221具有复数个第二夹持环片222。此外,每一第一夹持环片212以及每一第二夹持环片222皆具有一圆缺口 214(示于图2c),圆缺口的二端各具有一导圆角215(示于图2c)。
第一固定架210以及第二固定架220固定于一底座230上,第一夹持环片212与第二夹持环片222之间为一夹持区域。底座230上设有一调节装置240,且调节装置240具有至少一调节杆241,并与第一固定架210相连接。调节装置240可以控制第一固定架210以及第二固定架220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可以控制夹持区域的宽度。
请参照图2b,其为本实用新型中面板模块置于固定机构的示意图,调节装置240依据面板模块250的尺寸大小,利用调节杆241调整夹持区域宽度。调节杆241表面的材质由绝缘材质所构成,以避免干扰面板模块250于不同环境下的测试。面板模块250则利用第一夹持环片212与第二夹持环片222固定于该固定机构200。底座230下方设有一传输带,用以传送载有面板模块250的固定机构200至不同环境,如传送面板模块250至点灯测试、老化测试、以及高温测试等的工作站。
请参照图2c,其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固定架放大图,以第一固定架210为例,第一夹持环片212主要是由直径50mm、厚度5mm的绝缘材质,如电木或塑料材质构成近似圓形的圆片。在本实用新型中,夹持环片的厚度增加可以避免夹持环片太薄所导致在抽取面板模块时夹持环片卡入面板模块而切断灯管线的问题。每一夹持环片各具有一套环,复数个第一套环213套设于第一套杆211,复数个第二套环则套设于第一套杆221。夹持环片以8个为一组,共二组或四组作为固定面板模块使用。此外,套环两边各突出0.5mm的垫片216,垫片216的设计可以减少夹持环片与夹持环片间的摩擦面积,使夹持环片能顺利移摆至底部位置。
第一夹持环片212与第二夹持环片222之间为一夹持区域,每一第一夹持环片212以及每一第二夹持环片222皆具有一圆缺口 214,该圆缺口 214的二端各具有一导圓角215。每一圆缺口 214位于第一夹持环片212以及第二夹持环片222相对于夹持区域的另一侧,因此并不会与面板模块250接触。因为上述的设计,导致第一夹持环片212的重心P位于第一夹持环片212的圓心0与夹持区域之间,且第二夹持环片的重心P亦位于第二夹持环片的圆心0与夹持区域之间。
在面板模块250由上往下置入固定机构200的过程中,第一夹持环片212与第二夹持环片222则往远离彼此的方向摆动,直到面板模块250完全置于固定机构200上时,第一夹持环片212与第二夹持环片222则往靠近彼此的方向摆回至底部位置,进而固定住面板模块250。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其依计算圆心角将偏移一定的度数,因此当面板模块250在抽取时,此设计可增加夹持环片向外的推移力,减少灯管导线被切断的情况发生。当然,除了在每一第一夹持环片212以及每一第二夹持环片222皆设有 一圓缺口 214之外,亦可再将每一夹持环片二侧设计为不同厚度或是设计为 不同密度。每一第一夹持环片及每一第二夹持环片于接近夹持区域的一侧的 厚度较另一侧厚,或是每一第一夹持环片及每一第二夹持环片于接近夹持区 域的一侧的密度较另一侧高,这些设计皆能使第一夹持环片212的重心P位 于第一夹持环片212的圆心0与夹持区域之间,且第二夹持环片的重心亦位 于第二夹持环片的圆心0与夹持区域之间,并一样能达到增加夹持环片向外 推移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导圓角的曲率半径介于5mm至15mm之间,第一夹持环片 以及第二夹持环片的厚度介于2mm至20mm之间,垫片厚度介于0. lmm至2. Omm 之间。然,上述所述的量化数字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在此构 成限制。
综上所述,与公知技术的固定机构相较,本实用新型将改善以下的缺点
1. 本实用新型夹持环片厚度增加可以避免公知技术夹持环片太薄所造 成在抽取时卡入面板模块而切断灯管线的问题,如图2b所示。
2. 本实用新型夹持环片重心改变的设计可增加夹持环片向外的推移力, 改善公知技术向外的推移力不足,所造成夹持环片无法摆至底部位置所引起 的相关问题。
3. 本实用新型垫片的设计可改善公知技术夹持环片摩擦产生金属屑所 引起的测试干扰以及磨损面板问题。
4. 本实用新型夹持环片绝缘材质的设计可改善公知技术使用铁制的夹 持环片因静电所引起的击伤问题。
以上所述利用 一较佳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并 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并且熟习该项技艺者皆能明了,适当做 些微的修改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固定机构,适用于夹持一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固定架,具有一第一套杆,该第一套杆具有复数个第一夹持环片;以及一第二固定架,具有一第二套杆,其中该第二套杆具有复数个第二夹持环片,其中该些第一夹持环片与该些第二夹持环片之间为一夹持区域,且每一该些第一夹持环片以及每一该些第二夹持环片皆具有一圆缺口,该圆缺口的二端各具有一导圆角。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夹持于该夹 持区域。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环片的重心 位于该第 一 夹持环片的圓心与该夹持区域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持环片的重心 位于该第二夹持环片的圆心与该夹持区域之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夹持环片以及 该些第二夹持环片的材质包括绝缘材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第一夹持环A 及每一该些第二夹持环片的二侧厚度不同。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第一夹持环片 及每一该些第二夹持环片接近该夹持区域的一侧的厚度较另 一侧厚。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第一夹持环片 以及每一该些第二夹持环片的该圓缺口位于该第一夹持环片以及该第二夹 持环片相对于该夹持区域的另 一侧。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圓角的曲率半径介 于5mm至15m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夹持环片具有 一第一套环,每一第二夹持环片具有一第二套环,而每一第一套环以及每一 第二套环外侧皆设有一垫片。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垫片厚度介于0. lmm 至2. 0,之间。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夹持环片以 及该些第二夹持环片的厚度介于2mm至20mm之间。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架以及该第二固定架固定于一底座上。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上设有一调节 装置,且与该第一固定架相连接。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具有至少 一调节杆。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调节杆表面的材质 包括绝缘材质。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架具有二 第一套杆,每一第一套杆皆具有复数个第一夹持环片,且该第二固定架具有 二第一套杆,每一第二套杆皆具有复数个第二夹持环片。
专利摘要一种固定机构,用以将一显示装置固定,固定机构包括一第一固定架以及一第二固定架,其中第一固定架具有一第一套杆,且第一套杆具有复数个第一夹持环片;第二固定架具有一第二套杆,且第二套杆具有复数个第二夹持环片;第一夹持环片以及第二夹持环片皆具有一圆缺口,且圆缺口位于夹持环片相对于夹持区域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使得夹持环片厚度增加、改用绝缘材质以及改变夹持环片的重心,这将能够有效改善公知技术的缺点。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273971SQ20082013616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6日
发明者卓进兴, 高竟茵 申请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