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10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射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反射式显示装置因不需背光源,所以具有省电的优点。在众多种类的反射式显示装置中,采用双稳态显示技术(bistabledisplaytechnology)的电泳显示装置(electrophoresisdisplay,EPD)除了更省电外,还具有高对比及低成本的优点。因此,电泳显示装置已经愈来愈普及。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习知的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示意图。现有习知的电泳显示装置100包括一第一基板110、一第二基板120以及一电泳层130,其中电泳层130是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第一基板110具有一驱动电路层112,且此驱动电路层112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以及分别电性连接至这些薄膜晶体管的多个像素电极(Pixelelectrode)0第二基板120具有一透明电极层122,且此透明电极层122与驱动电路层112相对。电泳层130位于透明电极层122与驱动电路层112之间。此外,电泳层130是通过一光学透明胶(opticalclearadhesive,0CA)140而黏贴至第一基板110的驱动电路层112上。在现有习知的技术中,外界光线会通过光学透明胶140并照射到驱动电路层112上,导致薄膜晶体管容易漏电。如此,将使现有习知的电泳显示装置100出现较严重的残影(residualimage)现象,并降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对比及反射率,或造成串音现象,进而导致现有习知的电泳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品质变差。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显示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非常适于实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驱动电路层;一第二基板,具有与该驱动电路层相对的一透明电极层;一显示层,配置于该驱动电路层与该透明电极层之间;以及一遮光层,具有一第一黏性表面与一第二黏性表面,其中该第一黏性表面黏贴于该显示层,而该第二黏性表面黏贴于该驱动电路层。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遮光层包括一遮光胶。前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遮光层包括一第一透光胶,具有该第一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一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三黏性表面;一第二透光胶,具有该第二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二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四黏性表面;以及一遮光膜,配置于该第一透光胶与该第二透光胶之间,且该第三黏性表面与该第四黏性表面黏贴于该遮光膜。前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透光胶与该第二透光胶为光学透明胶。前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基板为一软性基板(flexiblesubstrate)0前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基板为一刚性基板(rigidsubstrate)或一软性基板。前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显示层为一电泳层或一液晶层(liquidcrystallayer)。前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遮光胶的材质包括黑色硅胶。前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遮光层包括一透光胶,具有该第一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一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三表面;以及一遮光胶,具有该第二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二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四黏性表面,且该第四黏性表面黏贴于该第三表面。前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的遮光层包括一遮光胶,具有该第一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一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三表面;以及一透光胶,具有该第二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二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四黏性表面,且该第四黏性表面黏贴于该第三表面。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反射式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在本发明中,黏贴于驱动电路层上的遮光层可防止驱动电路层受到外界光线的照射,以避免驱动电路层中的元件因外界光线的照射而产生漏电的现象。因此,本发明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反射式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显示层以及一遮光层。第一基板具有一驱动电路层,第二基板具有与驱动电路层相对的一透明电极层,且显示层配置于驱动电路层与透明电极层之间。遮光层具有一第一黏性表面与一第二黏性表面,其中第一黏性表面黏贴于显示层,而第二黏性表面黏贴于驱动电路层。遮光层可用以防止驱动电路层受到外界光线照射,进而提升反射式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现有习知的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100:电泳显示装置110、210:第一基板112、212驱动电路层120、220第二基板122、222透明电极层130:电泳层140光学透明胶200,200a,200b,200c反射式显示装置230显示层240、240,、250、250,遮光层241、241,、251、251,第一黏性表面242第一透光胶243、243,、253、253,第二黏性表面244第二透光胶245第三黏性表面246遮光膜247、257、257,第四黏性表面252、252,透光胶254,254'遮光胶255、255,第三表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反射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包括一第一基板210、一第二基板220、一显示层230以及一遮光层240。第一基板210具有一驱动电路层212,第二基板220具有与驱动电路层212相对的一透明电极层222,且显示层230配置于驱动电路层212与透明电极层222之间。遮光层240具有一第一黏性表面241与一第二黏性表面243,其中第一黏性表面241黏贴于显示层230,而第二黏性表面243黏贴于驱动电路层212。上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可为电泳显示装置或液晶显示装置,但不以此为限。在反射式显示装置200为电泳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中,显示层230为电泳层,而在反射式显示装置200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中,显示层230为液晶层。透明电极层222的材质可为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ITO)、铟锌氧化物(indiumzincoxide,IZO)、氧化锌(zincoxide)或铟镓锡氧化物(indiumgalliumzincoxide,IGZ0),但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一基板210可为一刚性基板或一软性基板。第二基板220例如是为一软性基板。另外,驱动电路层212例如包括多个主动元件以及多个像素电极,其中这些主动元件例如是呈阵列排列,而这些像素电极是分别电性连接至这些主动元件。上述这些主动元件例如是薄膜晶体管。承上述,遮光层240例如是一遮光胶,而此遮光胶的材质可包括黑色硅胶。显示层230是通过遮光层240而黏贴于第一基板210的驱动电路层212上,而遮光层240例如是覆盖整个驱动电路层212。遮光层240除了可用于将显示层230黏贴于第一基板210的驱动电路层212上之外,还可用于防止外界光线照射到驱动电路层212。在本实施例中,藉由遮光层240来防止外界光线照射到驱动电路层212,可避免驱动电路层212中的主动元件因光线照射而漏电。如此,可防止反射式显示装置200产生残影或串音现象,并提高反射式显示装置200的对比及反射率。因此,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a与图2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相似,差别处在于遮光层,故以下仅针对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a的遮光层240’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a的遮光层240’包括一第一透光胶242、一第二透光胶244以及一遮光膜246,其中遮光膜246是配置于第一透光胶242与第二透光胶246之间。具体而言,第一透光胶242与第二透光胶244例如为光学透明胶。第一透光胶242具有一第一黏性表面241,以及与此第一黏性表面241,相对的一第三黏性表面245。第二透光胶244具有一第二黏性表面243’以及与此第二黏性表面243’相对的一第四黏性表面247。第一黏性表面241,是黏贴于显示层230,第二黏性表面243,是黏贴于第一基板210的驱动电路层212,而第三黏性表面245与第四黏性表面247是黏贴于遮光膜246。换言之,本实施例可藉由第一透光胶242与第二透光胶244将不具黏性的遮光膜246黏贴于第一基板210的驱动电路层212与显示层230之间,以藉由遮光膜246来防止第一基板210的驱动电路层212受到外界光线的照射。因此,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a与上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具有相同的优点。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b与图2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相似,差别处在于遮光层,故以下仅针对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b的遮光层250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b的遮光层250包括一透光胶252与一遮光胶254。透光胶252具有第一黏性表面251以及与第一黏性表面251相对的一第三表面255。遮光胶254具有第二黏性表面253以及与第二黏性表面253相对的一第四黏性表面257,且第四黏性表面257黏贴于第三表面255。第一黏性表面251黏贴于显示层230,而第二黏性表面253黏贴于第一基板210的驱动电路层212,且第四黏性表面257黏贴于第三表面255。上述的透光胶252例如是光学透明胶,而遮光胶254的材质可包括黑色树脂,但不以此为限。此外,透光胶252例如是在显示层230制作完成后即黏贴于显示层230。之后,在将显示层230与第一基板210组立时,可藉由遮光胶254将黏贴于显示层230的透光胶252黏贴于第一基板210,以将显示层230固定于第一基板210。本实施例可藉由遮光胶254来防止第一基板210的驱动电路层212受到外界光线的照射。因此,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b与上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具有相同的优点。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c与图2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相似,差别处在于遮光层,故以下仅针对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c的遮光层250’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c的遮光层250’包括一透光胶252’与一遮光胶254,。遮光胶254,具有第一黏性表面251,以及与第一黏性表面251,相对的一第三表面255’,而透光胶254’具有第二黏性表面253’以及与第二黏性表面253’相对的一第四黏性表面257,,且第四黏性表面257,黏贴于第三表面255,。第一黏性表面251,黏贴于显示层230,而第二黏性表面253’黏贴于第一基板210’的驱动电路层212,且第四黏性表面257’黏贴于第三表面255,。上述的透光胶252’例如是光学透明胶,而遮光胶254’的材质可包括黑色树脂,但不以此为限。此外,遮光胶254’例如是在显示层230制作完成后即黏贴于显示层230。之后,在将显示层230与第一基板210组立时,可藉由透光胶252’将黏贴于显示层230的遮光胶254’黏贴于第一基板210,以将显示层230固定于第一基板210。本实施例可藉由遮光胶254’来防止第一基板210的驱动电路层212受到外界光线的照射。因此,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c与上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200具有相同的优点。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因具有黏贴于驱动电路层上遮光层,所以可藉由遮光层来防止驱动电路层受到外界光线的照射,以避免驱动电路层中的元件因外界光线的照射而产生漏电的现象。因此,本发明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反射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驱动电路层;一第二基板,具有与该驱动电路层相对的一透明电极层;一显示层,配置于该驱动电路层与该透明电极层之间;以及一遮光层,具有一第一黏性表面与一第二黏性表面,其中该第一黏性表面黏贴于该显示层,而该第二黏性表面黏贴于该驱动电路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遮光层包括一遮光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遮光层包括一第一透光胶,具有该第一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一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三黏性表面;一第二透光胶,具有该第二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二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四黏性表面;以及一遮光膜,配置于该第一透光胶与该第二透光胶之间,且该第三黏性表面与该第四黏性表面黏贴于该遮光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透光胶与该第二透光胶为光学透明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基板为一软性基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基板为一刚性基板或一软性基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显示层为一电泳层或一液晶层。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遮光胶的材质包括黑色硅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遮光层包括一透光胶,具有该第一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一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三表面;以及一遮光胶,具有该第二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二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四黏性表面,且该第四黏性表面黏贴于该第三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遮光层包括一遮光胶,具有该第一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一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三表面;以及一透光胶,具有该第二黏性表面以及与该第二黏性表面相对的一第四黏性表面,且该第四黏性表面黏贴于该第三表面。全文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反射式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显示层以及一遮光层。第一基板具有一驱动电路层,第二基板具有与驱动电路层相对的一透明电极层,且显示层配置于驱动电路层与透明电极层之间。遮光层具有一第一黏性表面与一第二黏性表面,其中第一黏性表面黏贴于显示层,而第二黏性表面黏贴于驱动电路层。遮光层可用以防止驱动电路层受到外界光线照射,进而提升反射式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文档编号G02F1/167GK101825825SQ20091012606公开日2010年9月8日申请日期2009年3月4日优先权日2009年3月4日发明者刘思诚,吴淇铭申请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