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面板与光电装置及其亮点修补方法

文档序号:274266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显示面板与光电装置及其亮点修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平面显示面板及其亮点修补方法,尤指一种利用能 量光束照射彩色滤光片的亮点修补方法与具有不同厚度的彩色滤光片的平面 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相较于传统非平面显示器,例如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平面显示器具有重 量轻与厚度薄等特性,已逐渐成为显示器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被广泛应用在 家用电视、个人电脑显示器以及如手机、数码相机与便携式音乐播放装置等 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目前较常见到的平面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及电致发
光(electroluminance)显示器等。以液晶显示器为例,其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与背光模块两部分。背光模块是用以提供显示图像所需的背光源,而液晶显 示面板通常由具有电极的彩色滤光片基板与阵列(army)基板以及设于两者间 的液晶层所组成。阵列基板上设有当作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其电连接于 设在阵列基板表面的透明像素电极。彩色滤光片基板表面则设置有透明的共 用电极层以及用以显现出红蓝绿等色彩的彩色滤光片膜层。液晶显示面板的 显示原理是通过输出设定电压到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层来控制液晶层中液晶 分子的转动,以调整背光源光线的出光量,进而显示出预期的画面。
然而,在制备液晶显示面板的过程中,若有异物、微粒或污染物附着于 彩色滤光片基板或阵列基板上,或者掺杂于液晶层之间,会影响薄膜晶体管 的运作,或者使得附近的液晶分子无法正常动作,造成显示画面上出现亮点(或暗点)缺陷。在现行的像素修补技术中,是利用激光刀切除连接薄膜晶体管的 信号或使薄膜晶体管短路,以使发生亮点缺陷的次像素区变成暗点或黑点。 然而,当异物的颗粒过大,或者异物的位置太接近阵列基板上的导线时,即 使薄膜晶体管已形成短路或连接薄膜晶体管的信号已被切断,信号仍可能因 异物的传导而产生漏电情形,无法有效修补亮点缺陷。此外,传统亮点修补 方法无法修补因基板表面刮伤而引起的亮点缺陷,且无法避免修补后异物又 移动至其他次像素区,造成新的亮点缺陷,或者形成会移动的亮点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平面显示面板及其亮点修补方法,其是 利用能量光束照射具有亮点缺陷部分的彩色图案层,使其膨胀而填满或局部 填满液晶层间隙,降低液晶层穿透率而使原来的亮点形成暗点或灰点,能改 善上述己知利用激光刀切除信号的方法无法有效修补亮点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显示面板的亮点修补方法。首先提 供一平面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对相对平行设置的基板、设于该对基板之间的 液晶层、设置于该对基板其中之一者上的彩色滤光片、以及透明导电层与液 晶配向层,依序设置于彩色滤光片上。其中,该对基板至少包括一像素区域, 且像素区域至少包括第一次画区及第二次像素区,而彩色滤光片至少包括第 一彩色图案层及第二彩色图案层,分别位于第一次像素区及第二次像素区内。
此外,液晶层的厚度是定义为一液晶层间隙(cdlgap)。接着,根据本发明的亮
点修补方法,当第一次像素区发生亮点缺陷时,对第一次像素区进行修补工 艺,其包括对第一彩色图案层提供能量光束,使该对基板其中一者与透明导 电层之间的第一彩色图案层产生一引线孔结构,且使第一彩色图案层的厚度 膨胀为至少一半以上的液晶层间隙。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光电装置的修补方法,其包括上述的 平面显示面板的亮点修补方法。
6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平面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对基板、设 于该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彩色滤光片设置于该对基板其中之一者上、以及 透明导电层与液晶配向层,依序设于彩色滤光片上。其中该对基板是相对平 行设置,且至少包括一像素区域,而像素区域至少包括第一次画区及第二次
像素区;液晶层的厚度定义为一液晶层间隙;彩色滤光片至少包括第一彩色 图案层及第二彩色图案层,分别位于第一次像素区及第二次像素区内。该对 基板其中一者与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第一彩色图案层具有引线孔结构,且第一 彩色图案层的厚度约为至少一半以上的液晶层间隙且高于第二彩色图案层的 厚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光电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平面显示面板。
利用本发明亮点修补方法的平面显示面板与光电装置经修补工艺后,可 以有效改善亮点缺陷的问题,且避免因传统修补方法所导致的其他缺陷,因 此可以提供良好的图像显示效果。


图1为一平面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使用激光光束照射后的彩色滤光片的FIB图。
图3为图2所示经激光光束照射后的彩色图案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FIB图。
图6为图4所示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10、70、 80平面显示面柩i 12第一基板
14第二基板16像素区域
18第一次像素区20第二次像素区
22第三次像素区24液晶层
26彩色滤光片26a第一彩色图案层
26b第二彩色图案层26c第三彩色图案层
28透明导电层30液晶配向层
32晶体管34黑色矩阵层
36微粒38暗点
40能量光束42、44、 46 引线孔结
48、50薄膜层界面52阶梯状结构
54偏光片56绝缘层
58像素电极90光电装置
92显示面板94电子元件
G液晶层间隙t、 T滤光片厚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为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供参考与辅助说 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为使熟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 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 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
请参考图1,图1为一平面显示面板10的剖面示意图。平面显示面板10 包括一对基板,分别为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 一般而言,第一基板12 与第二基板14分别当作平面显示面板10的彩色滤光片基板与阵列基板。第 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包括多个像素区域16(图1中仅绘示出一像素区域16
8作为说明),其至少包括第一次画区18及第二次像素区20。在较佳实施例中,
各像素区域16另包括第三次像素区22或第四次像素区(未绘示)或其它合适数 目的次像素区,但不限于此。平面显示面板10另包括液晶层24设于第一基 板12与第二基板14之间、彩色滤光片26设于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的 其中一者的内表面、以及透明导电层28与液晶配向层30依序设于彩色滤光 片26的表面。其中,本发明的液晶层亦可换成电泳层。在本实施例中,彩色 滤光片26是设于第一基板12的内表面,而平面显示面板10另包括多个阵列 元件设于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其中之一表面,例如至少包括对应于第 一与第二次像素区18、 20的晶体管32与像素电极58,设于第二基板14的内 表面。在较佳实施例中,多个阵列元件更包括对应于第三次像素区22的晶体 管32与像素电极58,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有多个次像素区就有多个晶体 管及像素电极。彩色滤光片26至少包括第一彩色图案层26a以及第二彩色图 案层26b,较佳另包括第三彩色图案层26c,分别设于第一、第二与第三次像 素区18、 20、 22内。于其它实施例中,彩色滤光片26的彩色图案层亦可包 括色坐标上的颜色,例如白色、棕色、黄色、紫色、粉红色、靛青色等等, 而且其彩色图案层的数目亦不限定。举例而言,以第一彩色图案层26a、第二 彩色图案层26b以及第三彩色图案层26c可分别表示红色图案层、绿色图案 层以及蓝色图案层为范例。此外,透明导电层28是用来当作共用电极使用, 而液晶层24的厚度是定义为液晶层间隙G(ce11 gap),且相邻的第一、第二及 第三彩色图案层26a、 26b、 26c之间,较佳地,可设置有黑色矩阵层34,且 黑色矩阵34,较佳地,可对应于各晶体管32。
若在平面显示面板10的工艺中,发生异物污染的情形,例如若图中所示 的微粒36残留在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14之间,则会导致微粒36所在的 第一次像素区18因漏电或液晶分子旋转异常等因素而形成亮点缺陷。因此, 在平面显示面板10的工艺至一阶段时,必须使平面显示面板10通电以进行 亮点或其他缺陷的检测,若检测到亮点缺陷,便必须进行修补。根据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的亮点修补方法,是通过对第一彩色图案层26a提供能量光束, 使其膨胀填满或部分填满液晶层24。
请同时参考图2与图3,其中图2为一使用激光光束照射后的彩色滤光片 的聚焦离子束显微(focus ion beam microscopy, FIB)图,而图3为图2所示经
激光光束照射后的彩色图案层的俯视示意图。以利用激光光束修补第一次像 素区18为例,在图2中,第一彩色图案层26a是经由长时间且高能量的激光 光束持续照射,以使第一彩色图案层26a或透明导电层28等薄膜层的表面被 烘烤焦黑,达到遮蔽效果,使第一次像素区20变成暗点。亦即,经过光线照 射,不需要其它滤光元件或偏光元件,即可被人眼査知其已变为黑色。其中, 上述高能量激光光束或长时间照射的举例为激光光束的能量可能为每一脉冲 (pulse)高达约0.01毫焦耳以上,或者脉冲时间为约200微秒以上。然而,在 此情况下,如图2所示,第一彩色图案层26a及透明导电层28容易因长时间 受热而变得易碎,很可能因而碎裂或发生剥落现象(peeling),如图中以圆圈标 示处,进而变成污染物或微粒进入液晶层24中,使得邻近次像素区产生新的 亮点缺陷。例如,若透明导电层28发生剥落现象,则其导电材料一旦溶入液 晶层24中,便可能会使液晶层24发生漏电现象而造成液晶分子旋转异常。 如图3所示,在图2中变成焦黑且发生剥落的彩色图案层26a是对应于图3 所标示的暗点38。由于第一彩色图案层26a已因照射高能量的激光光束而变 得焦黑,因此会遮蔽光线,使其所对应的第一次像素区形成暗点38。然而, 前述因第一彩色图案层26a或透明导电层28碎裂或剥离而产生的污染物亦进 入了邻近的次像素区,使得暗点38邻近的次像素区产生新的亮点缺陷,如图 中圆圈BP标示处。因此,以长时间与高能量的激光光束照射彩色图案层使其 焦黑的修补方法容易引发新的亮点缺陷,修补效果有待改善。
因此,本发明针对亮点缺陷的修补方法更进一步提出以较低能量与短时 间的能量光束来改变彩色滤光层的内部结构与厚度,以达到良好的修补效果。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显示出
10图1所示的平面显示面板io经本发明亮点修补方法修补后的像素区域结构。
根据本发明亮点修补方法,当发现图1所示的第一次像素区18发生亮点缺陷
时,所需进行的修补工艺可包括对第一彩色图案层26a提供一能量光束40, 使得第一基板12与透明导电层30之间的第一彩色图案层26a产生引线孔结 构42,并使第一彩色图案层26a的厚度因照射能量光束40而膨胀为至少一半 以上的液晶层间隙G,或者使第一彩色图案层26a的厚度增高至少一半以上 的液晶层间隙G,并较高于第二与第三彩色图案层26b、 26c的厚度。如图4 所示,未经能量光束40照射的彩色滤光片26具有一滤光片厚度t,而经能量 光束40照射后的第一彩色图案层26a会具有一膨胀后的滤光片厚度T,其至 少大于液晶层间隙G的一半以上。由于修补工艺后的第一彩色图案层26a会 填满或部分填满其上方的液晶层24,使得第一次像素区18的液晶层间隙变小, 液晶分子数量亦减少,因此穿透率变低,便可使第一次像素区18成为灰点或 暗点。再者,变厚的第一彩色图案层26a亦会达到固定微粒36位置的功用, 将微粒36挤压固定于第一次像素区18内,有效避免其改变位置或移动至其 他次像素区而产生新的亮点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能量光束40可由远离彩色滤光片26的基板的一侧照射 平面显示面板IO,亦即能量光束40是由第二基板14的上侧射入,其较佳为 聚焦于第一彩色图案层26a,以使第一彩色图案层26a膨胀产生引线孔结构42。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能量光束40亦可由表面设有彩色滤光片26的基板(即 第一基板12)的外侧射入,或者亦可由第一、第二基板12、 14的两侧同时施 加。此外,在较佳实施例中,能量光束40的单点加热能量的范围为约5X10—6 焦耳(Joule)至约5X 1(rs焦耳之间,且能量光束40可为一激光光束或一可见光 束,但不在此限。举例而言,能量光束40可为一脉冲(pulse)激光光束,其单 点聚焦时间可为约每1毫秒至约每O.Ol毫秒。而且于上述时间内,较佳地, 单点聚焦能量可为提供约5毫瓦的能量。也就是说,本发明可使用单点加热 能量小于每一脉冲约O.Ol毫焦耳,且脉冲时间小于约200微秒。再者,能量光束40的聚焦尺寸实质上较佳是小于或等于滤光片厚度t的一半。
因此,通过提供能量光束40至第一彩色图案层26a,使第一彩色图案层 26a内部局部受热膨胀而推挤未加热部分,冷却后便形成蓬松的引线孔结构 42,亦即引线孔结构42会产生在第一基板12与透明导电层28之间,或者会 产生在第一彩色图案层26a之内。在较佳实施例中,当第一彩色图案层26a 受能量光束40照射后,其与其他材料的界面会因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局部剥 离,冷却后形成空洞,因此第一基板12与第一彩色图案层26a的界面48以 及第一彩色图案层26与透明导电层28的界面50的至少其中一者亦会产生引 线孔结构。在最佳实施例中,经能量光束40照射后,第一彩色图案层26a与 第一基板12的界面48以及第一彩色图案层26与透明导电层28的界面50皆 会产生引线孔结构,例如图4所示的引线孔结构44、 46。
此外,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修补工艺是使用脉冲能量光束40依序 快速扫描整个第一次像素区18,以使第一次像素区18内的第一彩色图案层 26a内部及其介面皆具有引线孔结构42、 44、 46,且第一彩色图案层26a的厚 度是大体上均匀膨胀为至少一半以上的液晶层间隙G。于其它实施例中,能 量光束不用扫描整个次像素区,亦可施加于局部次像素区或点状分布于次像 素区中。
由于本发明亮点缺陷的修补工艺是以如前所述的低能量与短时间的能量 光束40照射受微粒36污染的第一彩色图案层26a,可以避免能量扩展而导致 第一彩色图案层26a发生质变,以致颜色变黑或成为易碎材质,因此膨胀后 的第一彩色图案层26a是约略维持原来颜色(如:第一彩色图案层26a的颜色), 且具有均匀完整的结构。另一方面,第一彩色图案层26a表面的透明导电层 28与液晶配向层30亦会维持设置于膨胀后的第一彩色图案层26a表面,如第 一彩色图案层26a右侧至黑色矩阵层34与第二彩色图案层26b表面的透明导 电层50与液晶配向层30,其在能量光束40照射后仍保有连续的薄膜形状, 亦即在第一彩色图案层26a与黑色矩阵层34表面的透明导电层50与液晶配向层30会具有均匀的阶梯状结构52。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透明导电层50 与液晶配向层30亦可能因第一彩色图案层26a的膨胀而发生断裂(但并未剥 离),如第一彩色图案层26a左侧表面与其邻近黑色矩阵层34表面的透明导电 层50与液晶配向层30即因断裂而形成不连续的形状。因此,经能量照射与 膨胀后,第一彩色图案层26表面的透明导电层50与液晶配向层30可能呈连 续、断裂或两者并存的情形。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10的部分剖面FIB图。左侧FIB 图显示未经本发明修补工艺的彩色图案层,比例尺为1微米,其显示出没有 被能量光束40照射的一般彩色图案层或彩色滤光片的厚度为约2微米。右侧 FIB图则显示出在修补工艺中经能量光束40照射后的彩色图案层或彩色滤光 片,比例尺为4微米,由图中可知,被照射后的彩色图案层具有引线孔结构, 厚度明显增加,为约4微米。在目前液晶层间隙G日趋縮小(例如为约3.5微 米以下)的平面显示面板设计下,厚度增为4微米的彩色图案层亦相对地填满 了相当部分的液晶层,因此可以明显改变其对应的次像素区的液晶分布,因 而有效地修补所述次像素区成为灰点或暗点。
本发明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10提供驱动电压后的部 分俯视图,其中图式中间的像素区是对应于图4所示的第一次像素区18。左 侧(A)图显示出,在经过修补工艺后,第一彩色图案层26a的颜色并没有太大 改变或变成焦黑状,是约略相同于在修补工艺的前的颜色(例如约略相同于其 上、下两侧的第一彩色图案层26a的颜色)。因此,请参考右侧(B)图,在较佳 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亮点修补方法更包括提供偏光片54于第一或第二基板12、 14上,以经由偏光片54观察原来第一次像素区18的亮点缺陷是否转变为灰 点或暗点。如图所示,当在平面显示面板10的表面设置或贴上偏光片54时, 便可看出经修补后的第一次像素区18己变为接近黑色的暗点,有良好的修补 效果,其原因为第一次像素区18内的液晶层间隙G被膨胀的第一彩色图案层 26a填满或局部填满,因此穿透率不佳而形成暗点或灰点。此外,与第一次像
13素区18邻近的其他像素区并没有因修补工艺产生新的污染物而形成新的亮点 缺陷,由(B)图中可明显看出本发明针对亮点缺陷的修补方法能达到明显的改
善效果。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 中与图4相同的元件是以同样的元件符号表示。图7所示的本发明平面显示 面板70为彩色滤光片整合晶体管(color filter on array, COA)面板,其彩色滤 光片26是设于阵列基板上,亦即彩色滤光片26与晶体管32或其他阵列元件 皆设于第二基板14表面。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70是经过前述的本发明亮点 修补工艺,因此,若修补前检测发现第一次像素区18具有亮点缺陷,则依据 本发明的修补工艺是使第一彩色图案层26a经低能量、短时间的能量光束照 射,其会膨胀而产生引线孔结构42、 44、 46,所膨胀的厚度为至少一半以上 的液晶层间隙G。在本实施例中,晶体管32等阵列元件是设于彩色滤光片26 与第二基板14之间,其上方设有绝缘层56,且各晶体管32是分别位于相邻 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彩色图案层26a、 26b、 26c之间,被黑色矩阵层34所覆 盖。第一基板12则与第二基板14相对平行设置,其内表面依序设有透明导 电层28与液晶配向层30。然而,本发明COA平面显示面板70的设计并非限 于图7所绘示的结构,例如晶体管32或其他阵列元件亦可与彩色滤光片26 平行设置,且位于相邻的第一、第二与第三彩色图案层26a、 26b、 26c之间, 或者设于彩色滤光片26的表面,但不限于此。请注意,为了让像素电极58 不受到彩色图案层的分压影响,较佳地,像素电极58是分别设置于第一、第 二及第三彩色图案层26a、 26b、 26的表面上,且电连接于各晶体管32。然后, 液晶配向层30再覆盖于像素电极58的表面上。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 沿用了图4中相同的元件符号。图8所示的本发明平面显示面板80为一晶体 管整合彩色滤光片(array on array color filter, AOC)面板,亦即晶体管32或某 些阵列元件是与彩色滤光片26设于同一彩色滤光片基板表面,如图中所示的
14第一基板12。在本实施例中,晶体管32与像素电极58等阵列元件是设于彩 色滤光片26的表面上,且利用本发明亮点修补工艺来修补第一次像素区18
时,是以能量光束(图未示)依序扫描整个第一次像素区18,因此第一次像素 区18内的大部分第一彩色图案层26大体上会均匀膨胀而具有引线孔结构42、 44、 46,厚度增加为原液晶层间隙G的至少一半以上,而其表面的晶体管32 或像素电极58亦会一起变形。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亮点修补工 艺亦可仅以能量光束扫描部分区域的第一次像素区18,使得第一彩色图案层 26仅部分区域发生膨胀,以避免第一次像素区18的晶体管32发生变形。值 得注意的是,经本发明亮点修补工艺的AOC平面显示面板80的像素结构设 计并不限于图8所示者,例如晶体管32亦可与彩色滤光片26平行设置并位 于相邻的第一、第二与第三彩色图案层26a、 26b、 26c之间,或者设于彩色滤 光片26与第一基板12之间。
请注意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液晶层或电泳层厚度G的算法,可为第一次像 素区18的地形轮廓(例如高低点)的平均值、或者是第一次像素区18的地形 轮廓高点平均值、或者是第一次像素区18的地形轮廓低点平均值。
图9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光电装置90包括显示面 板92及与其电连接的电子元件94。显示面板90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 平面显示面板10、 70、 80的至少其中一者。由于显示面板92是经由本发明 的亮点修补方法进行亮点缺陷的修补,因此能有良好的图像显示效果,且不 会因亮点修补工艺而产生新的移动亮点缺陷,所以光电装置90也具有上述的 各种优点。
更进一步来说,依照不同的显示模式、膜层设计以及显示介质作为区分, 显示面板92包括多种不同的类型。当显示介质为液晶分子时,显示面板92 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常见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如穿透型显示面板、半穿透 型显示面板、反射型显示面板、COA显示面板、AOC显示面板、垂直配向型 (vertical alignment, VA)显示面板、水平切换型(in plane switch, IPS)显示面板、多域垂直酉己向型(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MVA)显示面板、扭曲 向列型(twistnematic, TN)显示面板、超扭曲向列型(super twist nematic, STN) 显示面板、图案垂直酉己向型(patterned-silt vertical alignment, PVA)显示面板、 超级图案垂直配向型(super patterned-silt vertical alignment, S-PVA)显示面板、 先进大视角型(advance super view, ASV)显示面板、边缘电场切换型(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显示面板、连续焰火状排歹U型(continuous pinwheel alignment, CPA)显示面板、车由对称排歹lj微胞型(axially symmetric aligned micro-cell mode, ASM)显示面板、光学补偿弯曲排列型(optical compensation banded, OCB)显 示面板、超级水平切换型(super in plane switching, S-IPS)显示面板、先进超级 水平切换型(advanced super in plane switching, AS-IPS)显示面板、极端边缘电 场切换型(ultra-fringe field switching, UFFS)显示面板、高分子稳定配向型显示 面板、电子纸、蓝相显示面板(blue phase display)、双视角型(dual-view)显示面 板、三视角型(triple-view)显示面板、三维显示面板(three-dimensiona)或其它型 面板、或上述的组合,亦称为非自发光显示面板。若显示介质同时包括液晶 材料及电激发光材料,则此显示面板称之为混合式(hybrid)显示面板或半自发 光显示面板。其中,电激发光材料可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上述的组合, 再者,上述材料的分子大小包括小分子、高分子、或上述的组合。
另外,电子元件94包括如控制元件、操作元件、处理元件、输入元件、 存储元件、驱动元件、发光元件、保护元件、感测元件、侦测元件、或其它 功能元件、或前述的组合。整体而言,光电装置90的类型包括便携式产品(如 手机、摄影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手表、音乐播放器、便携式 影音播放器、电子信件收发器、地图导航器、数码相框、或类似的产品)、 影音产品(如影音放映器或类似的产品)、屏幕、电视、看板、投影机内的面板 等。此外,本发明提出上述光电装置90的修补方法,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显 示面板的亮点修补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平面显示面板的亮点修补方法及利用本发明亮点修
16补方法所制作完成的平面显示面板与光电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首先,本 发明平面显示面板的亮点修补方法使得所述次像素区内的彩色图案层因受热 而局部膨胀,其厚度变为或增加至少一半以上的液晶层间隙,因此能明显降 低液晶层穿透率,使所述次像素区变成暗点或灰点。再者,由于在本发明修 补工艺中并没有使彩色图案层因受热而变质成易碎焦黑的材质,不致让其表 面的其他薄膜层剥离溶入液晶层中,因此不会产生新的亮点缺陷。利用本发 明亮点修补方法的平面显示面板与光电装置经修补工艺后,可以有效改善亮 点缺陷的问题,且避免因传统修补方法所导致的其他缺陷,因此可以提供良 好的图像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 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平面显示面板的亮点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平面显示面板,所述面板包括一对基板,其相对平行设置,该对基板至少包括一像素区域,所述像素区域至少包括一第一次画区及一第二次像素区;一液晶层,设于该对基板之间,且所述液晶层的厚度定义为一液晶层间隙;一彩色滤光片,设置于该对基板其中的一者上,所述彩色滤光片至少包括一第一彩色图案层及一第二彩色图案层,且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与所述第二彩色图案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次像素区及第二次像素区内;以及一透明导电层与一液晶配向层,依序设置于所述彩色滤光片上;以及当所述第一次像素区发生一亮点缺陷时,对所述第一次像素区进行一修补工艺,其包括对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提供一能量光束,使该对基板其中一者与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的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产生一引线孔结构,且使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的厚度膨胀为至少一半以上的所述液晶层间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光束是为一激光光 束或一可见光束。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光束的单点加热能 量的范围为约5Xl(^焦耳至约5X10—s焦耳之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光束是为一脉冲激 光光束。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激光光束的单点聚 焦能量为约每1毫秒至约每0.01毫秒提供约5毫瓦的能量。'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修补工艺的前,所述 第一彩色滤光片具有一滤光片厚度,而所述能量光束的聚焦尺寸实质上是小于或等于所述滤光片厚度的一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提 供所述能量光束的后,所述引线孔结构实质上位于该对基板其中一者与所述 第一彩色图案层的界面以及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界面的 至少其中一者。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修补工艺的后,所述 透明导电层与所述液晶配向层是维持设置于膨胀后的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表 面。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工艺包括使所述能量光束依序扫描整个所述第一次像素区,以使所述第一次像素区内的所述第 一彩色图案层皆具有所述引线孔结构,且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的厚度膨胀为 至少一半以上的所述液晶层间隙。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显示面板更包括多 个阵列元件,设于该对基板其中一者上。
11.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膨胀后的所述第一彩色图案 层的颜色是约略相同于所述修补工艺的前的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的颜色。
1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亮点缺陷是由位于所 述液晶层中的一微粒所造成时,在所述修补工艺后,膨胀的所述第一彩色滤 光层会将所述微粒挤压固定于所述第一次像素区内。
1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更包括提供一偏光 片于该对基板上,经由所述偏光片以观察是否所述亮点缺陷转变为灰点或暗 占。o
14. 一种光电装置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平面显示面板的亮点修补的方法。
15. —种平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一对基板,其相对平行设置,该对基板至少包括一像素区域,所述像素区域至少包括一第一次画区及一第二次像素区;一液晶层,设于该对基板之间,且所述液晶层的厚度定义为一液晶层间隙;一彩色滤光片,设置于该对基板其中的一者上,所述彩色滤光片至少包 括一第一彩色图案层及一第二彩色图案层,且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与所述第 二彩色图案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次像素区及所述第二次像素区内,以及一透明导电层与一液晶配向层,依序设于所述彩色滤光片上,其中该对 基板其中一者与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的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具有一引线孔结 构,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的厚度约为至少一半以上的所述液晶层间隙且高于 所述第二彩色图案层的厚度。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平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结构 实质上位于该对基板其中一者与所述第一彩色图案层的界面以及所述第一彩 色图案层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界面的至少其中一者。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平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覆盖于所述第一 彩色滤光层表面的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液晶配向层具有一阶梯状结构。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平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更包括 多个阵列元件,设于该对基板其中一者上。
19. 一种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平 面显示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显示面板与光电装置及其亮点修补方法,其包括利用能量光束照射发生亮点缺陷的部分彩色滤光片或彩色图案层,使其具有引线孔结构,且厚度达至少一半以上的液晶层间隙,以使发生亮点缺陷的次像素区形成灰点或暗点。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510016SQ200910134098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日
发明者尹学敏, 林荣祥, 黄信彰, 黄胜意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