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显影单元、图像保持体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单元、图像保持体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例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以如下方式形成图像利用 显影单元将形成于感光体表面上的潜像显影为可视图像,并且将经显影的可视图像转印并 定影在介质上。在显影单元中,设置显影剂传送部件等以在搅拌显影剂的同时传送显影剂。
已知在日本专利No. 3271848 (参见
-
以及图1至图8)和 JP-A-2002-6708(参见摘要、
-
以及图1至图5)中披露了与具有显影剂传送 部件等的这种显影单元相关的技术。 日本专利No. 3271848已经披露了一种关于设置在筒形调色剂盒(26)中的搅拌器
(52) 的技术。在日本专利No. 3271848中,搅拌器(52)具有旋转轴(53)、一对第一搅拌部 件(55和55)、和第二搅拌部件(56)。沿着调色剂盒(26)的水平纵向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
(53) 。每个搅拌部件(55、55、56)从旋转轴(53)沿着径向向外延伸。每个搅拌部件(55、 55 、56)由具有挠性的膜构成。 在日本专利No. 3271848中,第二搅拌部件(56)与各个第一搅拌部件(55、55)之 间的角度预先设定为预定角度(例如,90度)。也就是说,第一搅拌部件(55、55)与第二搅 拌部件(56)设置成相对于其旋转方向彼此具有相位差。 此外,在日本专利No. 3271848中,各个第一搅拌部件(55、55)的径向长度(R1、R2) 预先设定为从轴向中部开始向着离开该中部的方向逐渐减小。轴向中部是这样的部分其 沿着水平纵向位于中心处并且对应于用于从调色剂盒(26)中释放出调色剂(62)的调色 剂释出口 (43)。也就是说,径向长度(R1、R2)预先设定为在位于轴向中部附近的径向长度 (Rl)与位于轴向相对端部的径向长度(R2)之间满足R1 > R2的关系。
另一方面,JP-A-2002-6708已经披露了如下技术该技术与清洁单元(3)的螺旋 传送器(7、8、30)以及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调色剂回收利用单元(1)相关。各个螺旋 传送器(7、8、30)是传送部分的实例,该传送部分构成用于传送调色剂的传送单元。根据 JP-A-2002-6708,螺旋传送器(7、8、30)的旋转轴由弹性体构成。 当旋转轴(62)发生弹性变形时,螺旋传送器(7、8、30)整体发生变形从而将附着 在螺旋传送器(7、8、30)上的调色剂抖落。 也就是说,JP-A-2002-6708披露了这样一种技术除了与显影单元(2、51)的显 影辊(12、53)相邻的搅拌螺旋推进器(11、52)之外的各个螺旋传送器(7、8、30)沿着与轴 向不同的方向发生变形,以便防止附着在螺旋传送器(7、8、30)上的调色剂停留、凝集或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显影剂对装置的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构造的显影单元包括显影剂容纳容器,其包 括显影剂容纳室和保持体容纳室,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容纳显影剂,所述保持体容纳室支撑 显影剂保持体并且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相连,所述显影剂保持体在表面上保持所述显影剂 的同时进行旋转;以及显影剂传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显影剂容纳室中并且向所述显影剂 保持体传送所述显影剂容纳室中的显影剂,所述显影剂传送部件包括旋转轴,其沿着所述 显影剂保持体的方向延伸;第一传送部件,其从位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内侧的预定重叠范 围的一个轴向端部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延伸并且具有挠性,所述第一传送部件 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随着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的壁表面接触并弯 曲,同时向所述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显影剂,所述第一传送部件包括与所述重叠范围对应的 第一重叠部分;以及第二传送部件,其从所述重叠范围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向所述旋转轴的 一个轴向端部延伸并且具有挠性,所述第二传送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随着所述旋 转轴的旋转而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的壁表面接触并弯曲,同时向所述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显 影剂,所述第二传送部件包括第二传送部件主体和第二重叠部分,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主体 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位于所述重叠范围之外,所述第二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主 体延伸至所述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可移动,并且 设置成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重叠部分的上游侧相邻。 本发明的第二构造为,在根据第一构造所述的显影单元中,所述第一传送部件包 括第一传送部件主体和所述第一重叠部分,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主体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 并且位于所述重叠范围之外,所述第一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主体延伸至所述重叠 范围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可移动,并且设置成在所述旋转轴 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重叠部分的下游侧相邻。 本发明的第三构造为,在根据第二构造所述的显影单元中,所述第一重叠部分设 置成从所述旋转轴的上游侧向所述旋转轴的下游侧倾斜地延伸,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重叠部 分距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沿着从所述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向所述重叠范围的所 述一个轴向端部的方向逐渐增加。 本发明的第四构造为,在根据第一构造至第三构造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中, 所述第二重叠部分设置成从所述旋转轴的下游侧向所述旋转轴的上游侧倾斜地延伸,从而 使得所述第二重叠部分距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沿着从所述重叠范围的所述一轴向端部向所 述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的方向逐渐增加。 本发明的第五构造为,在根据第一构造至第四构造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中, 所述第二传送部件形成为从所述第二重叠部分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传送 部件主体的位于所述重叠范围之外的另一个轴向端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六构造的显影单元包括显影剂容纳容器,其 包括显影剂容纳室和保持体容纳室,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容纳显影剂,所述保持体容纳室支 撑显影剂保持体并且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相连,所述显影剂保持体在表面上保持所述显影 剂的同时进行旋转;以及显影剂传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显影剂容纳室中并且向所述显影 剂保持体传送所述显影剂容纳室中的显影剂,所述显影剂传送部件包括旋转轴,其沿着 所述显影剂保持体的方向延伸;第一传送部件,其从位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内侧的预定第 一重叠范围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向所述旋转轴的一个轴向端部延伸并且具有挠性,所述第一传送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随着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的壁表面
接触并弯曲,同时向所述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显影剂,所述第一传送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重
叠范围对应的第一重叠部分;以及第二传送部件,其从第二重叠范围的一个轴向端部向所
述旋转轴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延伸并且具有挠性,所述第二重叠范围预先设定在位于所述旋
转轴的轴向内侧的位置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间隔开,所述
第二传送部件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随着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的壁表
面接触并弯曲,同时向所述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显影剂,所述第二传送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
重叠范围对应的第二重叠部分;以及第三传送部件,其从所述第一重叠范围的一个轴向端
部延伸至所述第二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所述第三传送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旋转
轴上,随着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的壁表面接触并弯曲,同时向所述显
影剂保持体传送显影剂,所述第三传送部件包括第三传送部件主体、第一被重叠部分和第
二被重叠部分,所述第三传送部件主体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重叠范围
和所述第二重叠范围之外,所述第一被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三传送部件主体延伸至所述第一
重叠范围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可移动,并且设置成在所述旋
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重叠部分的上游侧相邻,所述第二被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三传
送部件主体延伸至所述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可移
动,并且设置成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重叠部分的上游侧相邻。 本发明的第七构造为,在根据第六构造所述的显影单元中,用弹性部件将所述第
三传送部件主体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 本发明的第八构造为,在根据第六构造或第七构造所述的显影单元中,所述第一 传送部件包括第一传送部件主体和所述第一重叠部分,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主体被支撑在所 述旋转轴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重叠范围之外,所述第一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主体 延伸至所述第一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可移动并且 设置成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被重叠部分的下游侧相邻;所述第二传送部 件包括第二传送部件主体和所述第二重叠部分,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主体被支撑在所述旋转 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重叠范围之外,所述第二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主体延伸至所 述第二重叠范围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可移动,并且设置成在
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被重叠部分的下游侧相邻。 本发明的第九构造为,在根据第一构造至第八构造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中, 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于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内侧对应的位置, 所述突出部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与所述保持体容纳室之间的连接部分朝向所述旋转方向 的上游侧延伸。 本发明的第十构造为,在根据第九构造所述的显影单元中,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形 成为使得所述突出部的高度沿着从所述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朝向所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 方向逐渐增大。 本发明的第十一构造为,在根据第九构造或第十构造所述的显影单元中,所述显 影剂容纳室的突出部形成于与所述重叠范围对应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十二构造为,在根据第一构造至第十一构造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 中,各个传送部件由薄膜部件构成,各个传送部件从所述旋转轴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并包括从所述薄膜部件的径向外端部沿着径向向内延伸的凹槽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构造的图像保持体单元包括图像保持体, 在其表面上形成潜像;以及根据第一构造至第十二构造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其将所 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成可视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保持体,在 其表面上形成潜像;根据第一构造至第十二构造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其将所述图像 保持体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成可视图像;转印器,其将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可视图 像转印到介质上;以及定影单元,其将所述介质表面上的可视图像定影。 与不设置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构造、第六构造、第十三构 造、或第十四构造,可以减少装置受到显影剂的污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构造,相对于第一传送部件主体,第一重叠部分在旋转方向上 的相位会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这样,与不设置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分散各个 传送部件从弯曲状态下复位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可以减少在旋转轴的轴向相对端部被剧 烈地吹走的显影剂。 与不设置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构造,相对于第二重叠部分, 第一重叠部分在旋转方向上的相位会前进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这样,可以分散各个重叠 部分的弹性复位的时间,从而可以减少各个重叠部分中调色剂的负荷。 与不设置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构造,相对于第一重叠部分, 第二重叠部分在旋转方向上的相位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这样,可以分散各个重叠部 分的弹性复位的时间,从而可以减少各个重叠部分中调色剂的负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构造,相对于第二传送部件主体,第二重叠部分在旋转方向上 的相位会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这样,与不设置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分散各个 传送部件从弯曲状态下复位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可以减少在旋转轴的轴向相对端部被剧 烈地吹走的显影剂。此外,与不设置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第五构造,相对于 第一重叠部分,第二重叠部分的相位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这样,可以分散各个重叠部 分的弹性复位的时间,从而可以减少各个重叠部分中调色剂的负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构造,相对于设置在旋转轴的轴向外侧的第一传送部件和第二 传送部件,第三传送部件在旋转方向上的相位会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这样,与不设置 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分散各个传送部件从弯曲状态下复位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 可以减少在旋转轴的轴向相对端部被剧烈地吹走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构造,相对于各个传送部件,各个重叠部分在旋转方向上的相 位会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这样,与不设置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分散各个传送 部件从弯曲状态下复位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可以减少在旋转轴的轴向相对端部被剧烈地 吹走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构造至第十一构造中任一项构造,相对于传送部件主体,各个 重叠部分在旋转方向上的相位会确定地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构造,相对于位于各个传送部件的各个轴向相对端部与凹槽 部之间的各个部分的轴向中部,轴向相对端部在旋转方向上的相位会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 游侧。这样,与不设置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分散各个传送部件从弯曲状态下复位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可以减少在旋转轴的轴向相对端部被剧烈地吹走的显影剂。
下面,将根据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放大图; 图3A和图3B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的说明图,其中,
图3A是显影剂传送部件的放大说明图,图3B是沿着图3A中的箭头IIIB看去时的显影剂
传送部件的放大说明图; 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的视图,其中,图4A是在弯曲 的传送部件所传送的调色剂被排出到连接部分中之前即刻从上方看去时显影容器内部的 说明图,而图4B是与图3B对应的从图4A中的箭头IVB看去时传送部件的说明图;
图5A、图5B、图5C和图5D是用于说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的视图,其中,图 5A是从图4A中的箭头VA看去时显影容器V内部的放大说明图,图5B是旋转轴从图5A的 状态下旋转成使得传送部件的轴向相对端部的任一个转过底面的左端并在连接部分解除 弯曲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C是旋转轴从图5B的状态旋转成使得第一传送部件转过底面的 左端并在连接部分解除弯曲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D是旋转轴从图5C的状态旋转成使得第 二传送部件转过底面的左端并在连接部分解除弯曲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底面上的突出部的视 图,其中,图6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与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2对应 的放大说明图,图6B是从图6A中的箭头VIB看去时突出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说明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底面上的突出部的视 图,其中,图7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与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2对应 的放大说明图,图7B是从图7A中的箭头VIIB看去时突出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说明图;
图8A和图8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的视 图,其中,图8A是显影剂传送部件的与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A对应的放大说明图, 图8B是从图8A中的箭头VIIIB看去时的显影剂传送部件的与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3B对应的放大说明图;以及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的与示出第一 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A对应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虽然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例(在下文中称为"实施 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描述,在附图中,前后方向表示为X轴方向,左右方向表示为Y 轴方向,上下方向表示为Z轴方向,并且箭头X、-X、Y、-Y、Z和-Z所代表的方向或侧分别为
向前、向后、向右、向左、向上和向下、或者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和下侧。
在附图中,在"O"内写入" "的各个箭头是从纸张的后侧指向前侧的箭头,而在 "〇"内写入"X "的各个箭头是从纸张的前侧指向后侧的箭头。
在利用附图进行如下描述时,为了便于理解而从附图中适当地省略除了描述所需
的部件以外的任何其它部件。[第一实施例] 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视图。
在图1中,作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U具有打印机主体U1、处 理盒U2和定影单元U3。打印机主体U1是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实例。处理盒U2是可移除 地支撑在打印机主体Ul上的图像保持体单元的实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主体U1具有控制器C、图像信息转换部分IPS(所谓的图 像处理系统)、激光器驱动电路DL、电源单元E等。控制器C是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 分的实例。图像信息转换部分IPS的操作由控制器C来控制。激光器驱动电路DL是潜像 形成单元驱动电路的实例。 电源单元E向充电单元CC、显影辊Ga、转印辊Tr等(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施加 偏压。转印辊Tr是转印器的实例。 此外,图像信息转换部分IPS将打印数据转换成图像数据以用于形成潜像。打印 数据是从作为外部信息处理装置实例的主计算机等输入的打印信息的实例。图像数据是图 像信息的实例。图像信息转换部分IPS在预定时刻将经转换的图像数据提供给激光器驱动 电路DL。激光器驱动电路DL根据所提供的图像数据将激光器驱动信号输出到潜像写入单 元R0S。潜像写入单元R0S是潜像形成单元的实例。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放大图。 在图1和图2中,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U2具有图像保持体PR,其受到驱动 而旋转;充电单元CC,其是所谓的电晕充电装置;调色剂回收容器CL,其是所谓的清洁器; 显影容器V;以及调色剂补充容器TH。调色剂回收容器CL是显影剂回收容器的实例。显 影容器V是显影剂容纳容器的实例。调色剂补充容器TH是显影剂补充容器的实例。在调 色剂补充容器TH中容纳作为待补充显影剂实例的调色剂。调色剂由搅拌部件TH1搅拌并 且通过作为显影剂补充口实例的调色剂补充口 TH2补充到显影容器V中。根据第一实施例 的调色剂补充口 TH2设置在调色剂补充容器TH的相对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以便避开激光束 L(这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的路径。 在显影容器V的内部设置保持体容纳室Vl、显影剂容纳室V2和连接部分V3。保 持体容纳室设置在图像保持体PR侧。显影剂容纳室V2与调色剂补充容器TH的调色剂补 充口 TH2连接。连接部分V3将保持体容纳室VI和显影剂容纳室V2相互连接在一起。在 保持体容纳室V1中支撑显影辊Ga。显影辊Ga在其表面上保持调色剂的同时进行旋转。显 影辊Ga是显影剂保持体的实例。在显影辊Ga的上方,即在图像保持体PR的旋转方向上在 显影辊Ga的上游侧设置用于限制显影辊Ga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层厚度的层厚限制部件SK。
在显影剂容纳室V2中可旋转地支撑流入量限制部件Gb和显影剂传送部件Gc。流 入量限制部件Gb限制通过调色剂补充口 TH2所补充的调色剂的流入量。通过显影剂传送 部件Gc朝向显影辊Ga传送经由流入量限制部件Gb流入显影剂容纳室V2中的调色剂。
在充电区域Q1中,利用充电单元CC对旋转的图像保持体PR的表面进行充电。在 潜像写入位置Q2,用作为从潜像写入单元R0S发射的潜像写入光实例的激光束L在图像保 持体PR的表面上写入作为潜像实例的静电潜像。在显影区域Q3中,利用显影辊Ga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图像是可视图像的实例。在转印区域Q4中,利用转印辊将 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S上,转印区域Q4由图像保持体PR与转印辊Tr压力接触的区 域形成。记录纸张S是介质的实例。在清洁区域Q5中,利用清洁刮刀CB移除,即刮除图像 保持体PR的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清洁区域Q5是设置在转印区域Q4的下游侧的清洁区域 的实例。残留调色剂是残留显影剂的实例。清洁刮刀CB是清洁部件的实例。所移除的调 色剂被回收到调色剂回收容器CL中。与清洁刮刀CB相对地设置膜密封件FS。膜密封件 FS是显影剂防漏部件的实例。膜密封件FS防止回收到调色剂回收容器CL中的调色剂从调 色剂回收容器中漏出。 利用拾纸辊Rp从位于打印机主体Ul下部的送纸托盘TR1中取出记录纸张S。送 纸托盘TR1是送纸容器的实例。拾纸辊Rp是介质取出部件的实例。利用沿着纸张传送路 径SH设置的纸张传送辊Ra传送由分离送入辊组Rs逐一分开的各个记录纸张S。分离送入 辊组Rs是介质分离送入部件的实例。分离送入辊组Rs包括作为介质分离部件实例的阻滞 辊以及作为介质送入部件实例的送入辊。纸张传送辊Ra是介质传送部件的实例。利用沿 着纸张传送方向在转印区域Q4的上游侧设置的定位辊Rr,在预定时刻将记录纸张S传送到 转印区域Q4中。定位辊Rr是介质调节部件的实例。 在预定时刻从由控制器C控制操作的电源单元E向转印辊Tr供应转印偏压。施 加了转印偏压的转印辊Tr将图像保持体PR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穿过转印区域Q4的记 录纸张S上。 在转印区域Q4中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S上,在调色剂图像还未定影的情 况下将记录纸张S传送到定影单元U3中。定影单元U3具有由加热辊Fh、以及与该加热辊 Fh相对的加压辊Fp构成的定影装置F。加热辊Fh是对记录纸张S加热的加热定影部件的 实例。加压辊Fp是与加热辊Fh压力接触以对记录纸张S施加压力的加压定影部件的实例。 定影区域Q6由定影部件Fh与Fp之间的压力接触区域形成。在定影区域Q6中,利用定影 装置F的定影部件Fh和Fp将调色剂图像加热并定影到传送至定影单元U3中的记录纸张 S上。形成有已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S由纸张引导件SG1和SG2进行引导并且经由 排出辊Rl排出到位于打印机主体Ul顶部的排出托盘TRh中。纸张引导件SG1和SG2是介 质引导部件的实例。排出辊R1是介质排出部件的实例。排出托盘TRh是介质排出部分的 实例。(显影剂传送部件Gc的描述) 图3A和图3B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显影剂传送部件的说明图。图3A是显影 剂传送部件的放大说明图。图3B是从图3A中的箭头IIIB看去时显影剂传送部件的放大 说明图。 在图3A和图3B中,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具有旋转轴1、第一传 送部件2和第二传送部件3。旋转轴l在前后方向上沿着显影辊Ga延伸。第一传送部件2 被支撑在旋转轴1上并从后端延伸至位于后端前方的轴向中部。后端是另一个轴向端部的 实例。第二传送部件3被支撑在旋转轴1上并从前端延伸至位于前端后方的轴向中部。前 端是一个轴向端部的实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送部件2和3从旋转轴1沿着径向向外延伸。每个传送部件 2和3由薄膜部件或所谓的具有挠性的膜构成。第一实施例中的传送部件2和3可以使用树脂材料制成。例如,传送部件2和3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所谓的PET制成。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送部件2具有第一传送部件主体2a和第一重叠部分2b。 第一传送部件主体2a位于后侧并且被支撑在旋转轴1上。第一重叠部分2b从第一传送部 件主体2a的前端向前延伸并且设计成相对于旋转轴1可移动。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传送部件3具有第二传送部件主体3a和第二重叠部分3b。 第二传送部件主体3a位于前侧并且被支撑在旋转轴1上。第二重叠部分3b从第二传送 部件主体3a的后端向后延伸并且设计成相对于旋转轴1可移动。在第二传送部件主体3a 的前部设置探测清洁部分3c。探测清洁部分3c形成为具有与所谓的调色剂传感器(未示 出)对应的径向长度,该调色剂传感器是用于探测位于显影剂容纳室V2内的调色剂的显影 剂探测部分。 如图3B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重叠部分3b包括下游倾斜部分3bl和折叠部分 3b2。下游倾斜部分3bl设置成从旋转轴的下游侧向旋转轴的上游侧倾斜地延伸,从而使得 旋转轴距下游倾斜部分3bl的距离沿着离开后端朝向前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折叠部分3b2 从下游倾斜部分3bl向前延伸并回向折叠到旋转轴的下游侧。折叠部分3b2是接合部分的 实例。在第一实施例中,折叠部分3b2的前端部与第一重叠部分2b在旋转轴1的上游侧接 触。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当传送部件2和3的自由端布置在下侧时, 第二重叠部分3b设置成与第一重叠部分2b的右侧相邻。也就是说,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旋 转轴1的轴向中部预先设定重叠部分2b和3b彼此相邻并且彼此重叠的重叠范围A。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重叠部分3b的前端部形成为向前延伸至重叠范围A之外。
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传送部件2和3预先设定成径向长度沿着离开轴向中部朝向 各个轴向相对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传送部件2和3预先设定成满足Rl > R2 以及R3 > R5 > R4的关系,其中,R1表示第一传送部件2的前端的基部与自由端之间的径 向长度,R2表示第一传送部件2的后端的基部与自由端之间的径向长度,R3表示第二传送 部件3的后端的基部与自由端之间的径向长度,R4表示第二传送部件3的前端的基部与自 由端之间的径向长度,而R5表示探测清洁部分3c的基部与第二传送部件3的自由端之间 的径向长度。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中,长度R1至R5预先设定成减小长 度Rl至R5之间的差值,从而可以防止显影剂传送部件Gc越过连接部分V3与显影辊Ga接 触。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剂容纳室V2的壁表面的实例,底 面4形成为在旋转轴1的下方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半柱面形形状。底面4预先设定成满足 Rl > R2 > R0以及R3 > R5 > R4 > R0的关系,其中,R0表示旋转轴1与底面4之间的距 离。 因此,当旋转轴l旋转并与底面4接触时,与轴向相对端部相比,旋转轴1的轴向
中部发生的弯曲更大。这样,以沿着离开轴向中部朝向各个轴向相对端部的方向为顺序,各
个传送部件2、3旋转并向左移动,即向旋转方向的下游移动。因此,流入显影剂容纳室V2
并且不均匀地分布在轴向端部上的调色剂朝向轴向中部移动,从而使得调色剂均匀地分布
在整个轴向范围上。可以用显影辊Ga容易地传送该状态下的调色剂。 当由于底面4而弯曲的各个传送部件2、3到达显影剂容纳室V2与连接部分V3之间的分界部4a时,传送部件2、3解除弯曲状态并且发生弹性复位。分界部4a在旋转方向 上位于底面4的下游端。 在图3A和图3B中,在旋转轴1的后端上支撑驱动齿轮6。驱动齿轮6是齿轮的 实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齿轮6受到驱动电动机M0驱动而旋转从而使旋转轴l旋转。 驱动电动机MO是驱动部件的实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单元G由显影容器V、显影辊Ga、流入量限制部件Gb、显影 传送部件Gc、驱动齿轮6、驱动电动机MO等构成。
(第一实施例的操作) 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的视图。图4A是在弯曲的传送部件 所传送的调色剂被排出到连接部分中之前即刻从上方看去时显影容器内部的说明图。图4B 是从图4A中的箭头IVB看去时传送部件的与图3B对应的说明图。 图5A、图5B、图5C和图5D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操作的视图。图5A是从图4A 中的箭头VA看去时显影容器V内部的放大说明图。图5B是旋转轴从图5A的状态下旋转 成使得传送部件的轴向相对端部的任一个转过底面的左端并在连接部分释放的状态的说 明图。图5C是旋转轴从图5B的状态旋转成使得第一传送部件转过底面的左端并在连接部 分释放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D是旋转轴从图5C的状态旋转成使得第二传送部件转过底面 的左端并在连接部分释放的状态的说明图。 当在根据第一实施例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执行图像形成操作(即所谓的作 业)时,通过搅拌部件TH1和调色剂补充口 TH2将容纳在调色剂补充容器TH中的调色剂补 充到显影容器V中。 由于流入量限制部件Gb而使补充到显影容器V中的调色剂流入显影剂容纳室V2 中,然后被容纳在显影剂容纳室V2中。借助于显影剂传送部件Gc将容纳于显影剂容纳室 V2中的调色剂通过连接部分V3传送到位于保持体容纳室V1中的显影辊Ga上。如图4A和 图5A至图5D所示,当显影剂传送部件Gc的旋转轴1根据第一实施例在显影剂容纳室V2中 旋转时,各个传送部件2 、 3与底面4接触。这样,用在整个轴向范围内弯曲的传送部件2 、 3 来传送调色剂。 此处,在将一片膜固定地支撑在旋转轴的整个轴向范围上的传统显影剂传送部件 中,膜在旋转轴的轴向内侧连续至轴向相对侧。因此,当膜弯曲时,膜在轴向相对侧上受到 限制。因此,膜的弯曲趋向于较小。相反,膜仅连续至旋转轴的轴向相对端部中的一者上。 这样,膜可以比轴向内侧更容易地弯曲。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借助于流 入量限制部件Gb而流入的调色剂不均匀地分布在轴向相对端部上。因此,由于调色剂的堆 积,膜的轴向相对端部容易较大地弯曲。 因此,沿着离开旋转轴的轴向内侧朝向轴向外侧的方向膜更大地弯曲且更容易地 发生弯曲。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膜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越过如图2、图4A和图5A至 图5D所示的分界部4a并发生弹性复位时,沿着离开旋转轴的轴向中部朝向旋转轴的各个 轴向外端部的方向膜更容易发生弯曲。在这样的情况下,由膜的弹性复位产生的所谓气流 容易从旋转轴的轴向中部流向轴向相对端部。因此,显影容器V的在轴向相对端部上支撑 旋转轴的外壁防止气流朝向轴向外端部流动。因此,气流倾向于集中在旋转轴的轴向相对 端部的间隙中。
因此,在传统显影剂传送部件中,集中于旋转轴的轴向相对端部中的空气以极大 的力将调色剂吹出。因此,调色剂可以容易地通过显影辊Ga的旋转轴的轴向端部从显影剂 容器V中漏出,或者可以容易地通过防漏部件(即所谓的密封部件)从外壁的轴向外侧漏 出,该防漏部件设置在将显影辊Ga的旋转轴支撑在外壁上的位置上。因此,显影单元G、处 理盒U2或图像形成装置U的内部、纸张等容易受到漏出的调色剂污染。
然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包括支撑在旋转轴1上的两个膜,即 如图3A至图3B、图4A至图4B和图5A至图5D所示的传送部件2和3。因此,在膜如图4A 所示地随着旋转轴1的旋转而弹性复位时,两个传送部件2和3中的每一者在离开轴向中 部2al、3al朝向各个轴向外端部2a2或2b、3a2或3b的方向上更容易发生弯曲。即,根据 第一实施例,容易发生弯曲的膜的轴向相对端部2a2和2b、3a2和3b分别设置在各个传送 部件2、3的轴向相对端部2a2和2b、3a2和3b上。因此,膜不仅在旋转轴1的轴向相对端 部(2a2和3a2)容易发生弯曲,而且在轴向中部的重叠范围A(2b和3b)中也容易发生弯 曲。因此,旋转轴1的轴向中部(2b和3b)与旋转轴1的轴向相对端部(2a2和3a2) —样 容易弯曲。因此,膜趋向于较晚发生弹性复位从而容易将弹性复位所产生的气流导向旋转 轴l的轴向相对端部(2a2和3a2)以及设置有重叠范围A的轴向中部(2b和3b)。这样,可 以容易地分散气流。 此外,两个传送部件2和3中的每一者的从轴向中部2al、3al至各个轴向外端部 2a2或2b、3a2或3b的长度变得短于由一片膜构成的传统传送部件的长度。因此,由膜的弹 性复位产生的气流的强度沿着离开各个传送部件2、3的轴向中部2al或3al朝向每个轴向 外端部2a2或2b、3a2或3b的方向也相对地变弱。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设置在重叠范围A内的各个重叠部分2b、3b不是支撑在旋 转轴1上,而是设计为相对于旋转轴1可移动。因此,各个重叠部分2b、3b沿着离开各个传 送部件主体2a、3a朝向轴向中部的方向更容易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因此,相对于位 于轴向相对端部的膜,重叠范围A中的膜更倾向于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
因此,与传统显影剂传送部件相比,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中, 气流被分散和弱化从而可以防止在旋转轴1的轴向相对端部将调色剂剧烈地吹走。
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可以防止各个单元G、 U2或U的内 部、纸张S等受到被吹出的调色剂的污染。 如图3B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重叠部分3b预先设置成利用下游倾斜部分 3b 1和折叠部分3b2而在旋转轴的上游侧与第一重叠部分2b分离。此外,如图3A-图3B 和图4A所示,第二重叠部分3b形成为在超出重叠范围A的前侧较长,即在第二传送部件主 体3a侧重叠部分较长。这样,第二重叠部分3b的轴向长度预先设定为比第一重叠部分2b 的长度长。因此,第二重叠部分3b预先设定为晚于第一重叠部分2b发生弹性复位。
此处,当旋转轴1从如图4A和图5A所示的状态旋转时,传送部件2的轴向中部 2al和传送部件3的轴向中部3al越过分界部4a,然后轴向中部2al和3al发生弹性复位 并解除弯曲状态。随着旋转轴1的旋转,包括从轴向中部2al和3al至轴向相对端部2a2 和3a2在内的部分越过分界部4a从而依次发生弹性复位。这样,如图5B所示,各个传送部 件主体2a、3a整体解除弯曲状态。 当旋转轴l从如图5B所示的状态旋转时,从传送部件主体2a、3a侧开始,传送部件2的重叠部分2b和传送部件3的重叠部分3b依次地越过分界部4a,并发生弹性复位。 因此,如图5C所示,第一重叠部分2b解除弯曲状态。 此外,当旋转轴1从如图5C所示的状态旋转时,第二传送部件3的第二重叠部分 3b越过分界部4a并发生弹性复位从而使第二重叠部分3b解除弯曲状态(如图5D所示)。
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在显影剂传送部件Gc中,传送部件 主体2a和3a中的轴向中部2al和3al、轴向相对端部2a2和3a2、以及第一重叠部分2b和 第二重叠部分3b依次相继地发生弹性复位并解除弯曲状态。因此,与支撑在旋转轴的整个 轴向范围上并且大致同时发生弹性复位的传统显影剂传送部件相比,本实施例分散了各个 传送部件2、3中的调色剂负荷从而进一步减少由于传送部件2、3的弹性复位而被吹走的调 色剂。 当利用驱动电动机M0以及设置在旋转轴1的后端上的驱动齿轮6使旋转轴1旋 转时,旋转轴1受到所传送调色剂的反作用力,即旋转阻力。因此,相对于旋转轴1的作为 从动侧的前侧,旋转轴1的作为驱动侧的后侧在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发生变形。此处,两个传 送部件2和3中的每一者形成为使得支撑在旋转轴1上的轴向长度,即一个轴向端部(2a2、 3a2)与另一个轴向端部(2b、3b)之间的长度短于由一片膜构成的传统传送部件的相应长 度。因此,如图4B中的实线所示各个传送部件2、3的变形相对小于如图4B中的虚线所示 由一片膜构成的传统传送部件的变形。因此,由于该变形,防止第二传送部件3相对于第一 传送部件2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描述第二实施例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
件相同的组成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除了以下几点以外,第二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造。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底面上的突出部的视图。图6A
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与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2对应的放大说明图。
图6B是从图6A中的箭头VIB看去时突出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说明图。 在图6A和图6B中,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底面4中,从分界部4a朝向旋转方向的
上游侧延伸的突出部4b形成于与旋转轴1的轴向中部对应的位置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
突出部4b的高度预先设定为沿着离开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朝向分界部4a的方向逐渐增加。
也就是说,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在分界部4a上,旋转轴1与突出部4b的上端之
间的径向距离预先设定为最短。(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当旋转轴1响应于所执行的作业而 旋转时,处于弯曲状态下的传送部件2和3在底面4上从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向分界部4a移 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如图3A-图3B和图4A-图4B所示的重叠范围A通过如图6A-图 6B所示的突出部4b时重叠范围A中的重叠部分2b和3b进一步弯曲。因此,分别与传送部 件主体2a和3a相比,重叠部分2b和3b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因此,重叠部分2b和 3b稍后复位。因此,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在轴向上容易分散开调色剂因 传送部件2和3的弹性复位而被吹出的时间。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突出部4b沿着离开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朝向分界部4a的方向形成为较高从而在分界部4a上使突出部4b距旋转轴1的径向距离最短。这样,使得重叠部
分2b和3b在弹性复位之前即刻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也就是说,根据第二实施例的
重叠部分2b和3b确实地分别晚于传送部件主体2a和3a发生弹性复位。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U的其它操作和效果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
形成装置U的操作和效果类似。[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描述第三实施例时,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
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组成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除了以下几点以外,第三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构造。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底面上的突出部的视
图。图7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与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2对应的放
大说明图。图7B是从图7A中的箭头VIIB看去时突出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说明图。 在图7A和图7B中,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底面4具有从分界部4a朝向旋转方向的上
游侧延伸的突出部4b'。突出部4b'形成为比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突出部4b长。在根据第三
实施例的突出部4b'的上端形成从分界部4a朝向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倾斜的斜面4c。也就
是说,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突出部4b'的高度预先设定为在旋转方向上的中部为最高并且沿
着离开旋转方向的中部朝向旋转方向的相对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根据第三实
施例,沿着旋转方向在分界部4a的上游侧上,旋转轴1与突出部4b'的上端之间的径向距
离预先设定为最短。(第三实施例的操作)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当旋转轴1响应于所执行的作业而 旋转时,如图3A-图3B和图4A-图4B所示的重叠范围A通过如图7A-图7B所示的突出部 4b'。相应地,与传送部件主体2a和3a分别比较,重叠范围A中的重叠部分2b和3b滞留 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因此,重叠部分2b和3b稍后弹性复位。因此,在轴向上容易分散开 调色剂因传送部件2和3的弹性复位而被吹出的时间。 如图7A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突出部4b'沿着离开旋转方向的中部朝向旋转方 向的相对端部的方向形成为较低,从而在旋转方向的分界部4a的上游侧使得突出部4b'距 旋转轴1的径向距离最短。这样,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重叠部分2b和3b沿着在旋转方向上 离开突出部4b'的上游侧朝向旋转方向的中部的方向更大地发生弯曲。因此,各个重叠部 分2b和3b确实较晚地发生弹性复位。此外,重叠部分2b和3b沿着在旋转方向上离开突 出部4b'的中部朝向分界部4a的方向弯曲较少。因此,减少了因重叠部分2b和3b的弹性 复位而产生的弹性推力。因此,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相比,可以减小由 根据第三实施例显影剂传送部件Gc的弹性复位产生的气流的强度。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U的其它操作和效果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 形成装置U的操作和效果类似。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描述第四实施例时,与第二实施例中的部
件相同的组成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除了以下几点以外,第四实施例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构造。
图8A和图8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的视 图。图8A是显影剂传送部件的与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A对应的放大说明图。图8B 是从图8A中的箭头VIIIB看去时的显影剂传送部件的放大说明图。图8B是与示出第一示 例性实施例的图3B对应的说明图。 在图8A和图8B中,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用第一传送部件2'和 第二传送部件3'代替第二实施例的传送部件2和3。第一传送部件2'支撑在旋转轴1上 并从旋转轴的后端向轴向中部延伸。第二传送部件3'支撑在旋转轴1上并从轴向中部的 前端向旋转轴1的前端延伸。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各个传送部件2'、3'以与第二实施例中的 各个传送部件2、3相同的方式由挠性膜构成。然而,如图8B所示,第一传送部件2'的膜形 成为比第二传送部件3'厚。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传送部件2'和3'中分别省略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送部件2 和3的重叠部分2b和3b。也就是说,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中,用与传送 部件2'和3'之间的间隙对应的凹槽部,即所谓的切口 B代替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重叠范围 A。 此外,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第二传送部件3'具有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传送部件 3的探测清洁部分3c类似的探测清洁部分3c'。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各个传送部件2'、3'以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各个传送部件2、
3相同的方式预先设定成使径向长度沿着离开轴向中部朝向轴向相对端部中任一个的方向
逐渐减小。也就是说,传送部件2'和3'预先设定成满足Rl' > R2' > R0以及R3' > R5'
> R4' > R0的关系,其中,R1'表示第一传送部件2'的前端的径向长度,R2'表示第一传送
部件2'的后端的径向长度,R3'表示第二传送部件3'的后端的径向长度,R4'表示第二传
送部件3'的前端的径向长度,而R5'表示探测清洁部分3c'的径向长度。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显影单元G'由显影容器V、显影辊Ga、流入量限制部件Gb、显影
剂传送部件Gc等构成。(第四实施例的操作) 在根据第四实施例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当旋转轴1响应于所执行的作业而 旋转时,处于弯曲状态下的传送部件2'和3'在底面4上从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向分界部4a 移动。如图SA-图8B所示的切口 B通过如图eA-图6B所示的突出部4b。这样,各个传送 部件2' 、 3'的轴向内侧比轴向外侧的弯曲大。在各个传送部件2' 、 3'中,更靠近轴向外侧的 部分晚于更靠近轴向内侧的部分发生弹性复位。因此,以与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相同 的方式,旋转轴1的轴向中部(2a2'和3a3')与旋转轴1的轴向相对端部(2a3'和3a2') 一样容易地弯曲,并且趋向于晚些时候发生弹性复位。因此,倾向于将由弹性复位所产生的 气流导向旋转轴1的轴向相对端部(2a3'和3a2')和轴向中部(2a2'和3a3')并很好地 分散气流。 此外,以与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传送部件2和3相同的方式,两个传送部 件2'和3'中的每一者的从轴向中部2al'、3al'至各个轴向外端部2a2'、或2a3'、3a2'或 3a3'的长度变得短于由一片膜构成的传统传送部件的长度。因此,由膜的弹性复位产生的 气流的强度在离开各个传送部件2'、3'的轴向中部2al'、3al'朝向各个轴向外端部2a2'、 或2a3'、3a2'或3a3'的方向上也相对较弱。
因此,与传统显影剂传送部件相比,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以与根 据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相同的方式,分散和弱化气流从而可以防止 在旋转轴1的轴向相对端部将调色剂剧烈地吹走。 因此,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可以防止各个单元G' 、U2或U的内 部、纸张S等受到被吹出的调色剂的污染。 此外,第一传送部件2'的膜比第二传送部件3'厚从而增强了第一传送部件2'的 硬度。因为当调色剂施加力时第一传送部件2'的轴向内侧2a3'比第二传送部件3'的轴 向内侧3a3'弹性变形少且弯曲小,因此第一传送部件2'较早地发生弹性复位。
因此,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中,当旋转轴1旋转时,第一传送部 件2'的轴向中部2al'和第二传送部件3'的轴向中部3al'、第一传送部件2'的轴向相对 端部2a2'和第二传送部件3'的轴向相对端部3a2'、第一传送部件2'的轴向内侧2a3'和 第二传送部件3'的轴向内侧3a3'依次发生弹性复位。因此,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 成装置U中,分散了各个重叠部分的弹性复位的时刻,并且减少了各个重叠部分上调色剂 的负荷。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因各个传送部件2'和3'的弹性复位而被吹走的调色剂。
[第五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在描述第五实施例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
件相同的组成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除了以下几点以外,第五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造。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的视图。图9是
与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A对应的说明图。 在图9中,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具有代替第二实施例中的传送部 件2和3的第一传送部件2"、第二传送部件3"和第三传送部件7。第一传送部件2"支撑 在旋转轴1上并从旋转轴的后端向轴向中部延伸。第二传送部件3"支撑在旋转轴1上并 从旋转轴1的前端向轴向中部延伸。第三传送部件7支撑在旋转轴1的轴向中部上并且设 置在第一传送部件2"与第二传送部件3"之间。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各个传送部件2"、3"、7 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传送部件2、3相同的方式由挠性膜构成。 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送部件2相同的方式,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第一传送 部件2"具有第一传送部件主体2a"和第一重叠部分2b"。第一传送部件主体2a"固定地支 撑在旋转轴1上并且位于后侧。第一重叠部分2b"从第一传送部件主体2a"的前端向前延 伸并且被设计为可相对于旋转轴1移动。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传送部件3相同的方 式,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第二传送部件3"具有第二传送部件主体3a"和第二重叠部分3b"。 第二传送部件主体3a"固定地支撑在旋转轴1上并且位于前侧。第二重叠部分3b"从第二 传送部件主体3a"的后端向后延伸并且被设计为可相对于旋转轴1移动。此外,根据第五 实施率的第二传送部件3"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传送部件3的探测清洁部分3c类 似的探测清洁部分3c"。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第三传送部件7具有第三传送部件主体7a。利用设置在轴向中 部的弹性部件8将第三传送部件主体7a支撑在旋转轴1上。此外,第三传送部件7具有第 一被重叠部分7b和第二被重叠部分7c。第一被重叠部分7b从第三传送部件主体7a的后 端向后延伸并且被设计为可相对于旋转轴1移动。第二被重叠部分7c从第三传送部件主体7a的前端向前延伸并且被设计为可相对于旋转轴1移动。 根据第五实施例,如图9所示,当传送部件2"、3"和7的自由端设置在下侧时,重 叠部分2b"和3b"设置成分别位于被重叠部分7b的右侧和被重叠部分7c的左侧并且分别 与被重叠部分7b和被重叠部分7c相邻。也就是说,根据第五实施例,第一重叠部分2b"和 第一被重叠部分7b彼此相邻且相互重叠的第一重叠区域Al、以及第二重叠部分3b"和第二 被重叠部分7c彼此相邻且相互重叠的第二重叠区域A2预先设定在旋转轴1的轴向中部。
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各个传送部件2、3相同的方式,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各个传 送部件2"、3"预先设定成使径向长度沿着离开轴向中部朝向轴向相对端部中任一个的方向 逐渐减小。也就是说,传送部件2 "和3 "预先设定成满足Rl" > R2 " > R0以及R3 " > R5 " 〉R4"〉R0的关系,其中,Rl"表示第一传送部件2"的前端的径向长度,R2"表示第一传 送部件2"的后端的径向长度,R3"表示第二传送部件3"的后端的径向长度,R4"表示第二 传送部件3"的前端的径向长度,而R5"表示探测清洁部分3c"的径向长度。在根据第五实 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中,第三传送部件7的径向长度预先设定成第三传送部件7的整 个轴向长度与传送部件2"的径向长度Rl"和传送部件3"的径向长度R3"—样长(Rl"= R3")。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显影单元G"由显影容器V、显影辊Ga、流入量限制部件Gb、显影
剂传送部件Gc等构成。(第五实施例的操作) 在根据第五实施例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当旋转轴1响应于所执行的作业而 旋转时,由各个传送部件2"、3"、7来传送调色剂,每个传送部件2"、3"、7与底面4接触并且 在整个轴向长度上弯曲。此处,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具有支撑在旋转轴1 上的三片膜,即如图9所示的传送部件2"、3"、7。利用如图9所示的设置在轴向中部的弹性 部件8将第三传送部件7支撑在旋转轴1上。相应地,以如下方式预先设计第三传送部件 7。 S卩,当第三传送部件7受到调色剂施加的力时,位于基部的弹性部件8也发生弹性变形 而使得第三传送部件7向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倾斜从而使第三传送部件7滞留下来。
因此,在利用弹性部件8支撑在旋转轴1上的第三传送部件7与直接支撑在旋转 轴1上的各个传送部件2"、3"之间产生沿着旋转方向的相位延迟。由于该相位延迟,滞留 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三传送部件7晚于传送部件2"、3"发生弹性复位。
也就是说,位于旋转轴1的轴向内侧的第三传送部件7发生弹性复位晚于位于旋 转轴1的轴向相对侧的传送部件2"、3"发生弹性复位。因此,与传统显影剂传送部件相比, 在膜发生弹性复位时由旋转方向上的相位延迟产生的气流也分散在旋转轴1的轴向内侧 上。这样,防止气流集中在轴向相对端部。 因此,在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减少因弹性复位而被吹走的调色
剂,从而可以防止各个单元G"、U2或U的内部、纸张S等受到调色剂的污染。 此外,根据第五实施例,如图9所示,容易弯曲的各个膜的轴向相对端部2a2"和
2b"、3a2"和3b"、7b和7c设置在各个传送部件2"、3"、7的轴向相对端部2a2"和2b"、3a2"
和3b"、7b和7c上。因此,不仅在旋转轴1的轴向相对端部(2a2"和3a2")上而且在轴向
内侧的重叠范围Al和A2内(2b"与7b重叠的部分、以及3b"与7c重叠的部分),膜都可
以容易地弯曲。因此,旋转轴l的轴向内侧(2b"与7b重叠的部分、以及3b"与7c重叠的部分)与轴向相对端部2a2"和3a2"—样容易弯曲从而容易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因 此,容易将如下产生的气流从各个传送部件2"、3"、7的轴向中部2al"、3al"、7a导向轴向相 对端部(2a2"和3a2")和设置了各个重叠范围A1、A2的轴向内侧(2b"与7b重叠的部分、 以及3b"与7c重叠的部分)即在膜发生弹性复位时由各个膜的轴向中部与各个轴向相对 端部之间在旋转方向上的相位延迟产生的气流。这样,可以容易地分散气流。
此外,与由一片膜构成的传统传送部件相比,三个传送部件2"、3"和7中的每一者 在轴向中部2al"、3al"、7a与各个轴向外端部2a2"或2b"、3a2"或3b"、7b或7c之间具有 较短的距离。因此,以与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也相对减弱气流的强度。
此外,根据第五实施例,设置在重叠范围A1和A2中的重叠部分2b"、3b"、7b和7c 设计为可相对于旋转轴1移动。这样,各个重叠部分2b"、3b"、7b和7c倾向于沿着离开各 个传送部件主体2a"、3a"和7a的方向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 因此,与传统显影剂传送部件相比,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以与第一 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将气流分散和弱化。这样,减少在旋转轴1的轴向相对端 部被剧烈地吹走的调色剂。 因此,在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以与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相 同的方式防止各个单元G"、U2或U的内部、纸张S等受到被吹出的调色剂的污染。
(变型) 在上文中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 是可以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限定的本发明要旨内进行多种修改。下面以实例的方式描述 本发明的变型(H01)至(H010)。 (H01)本发明不限于打印机,而是可以应用于例如复印机、传真机、复合机等图像 形成装置。 (H02)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部件Gc中,各个传送部件2、3、2'、3'、2"、 3"、7形成为梯形形状从而使得传送部件2和3、2'和3'、或者2"、3"和7的径向长度Rl-R5、 Rl, -R5,、或者Rl"-R5"满足Rl > R2 > R0和R3 > R5 > R4 > R0的关系、Rl, > R2, > R0和R3, > R5, > R4, > R0的关系、或者Rl" > R2"> R0和R3"> R5"> R4"> R0的关 系,这样,经传送并且不均匀地分布在轴向相对端部上的调色剂与轴向内侧接触从而被均 匀地传送到整个轴向长度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各个传送部件2、3、2'、3'、2"、 3"、7可以形成为矩形形状并同时在自由端与基端之间倾斜地形成切口。以这样的方式,可 以获得类似的操作和效果。 (H03)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显影剂传送部件Gc的第一传送部件2的第 一重叠部分2b形成为沿着轴向延伸。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重叠部分2b可以 倾斜地形成为从旋转轴的上游侧朝向旋转轴的下游侧延伸从而使得第一重叠部分2b距旋 转轴的距离沿着离开后端朝向前端的方向逐渐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延长从第一重 叠部分2b到达分界部4a开始到第二重叠部分3b到达分界部4a的时间。
(H04)在第四实施例中,通过增加膜的厚度来调节各个传送部件2'、3'的弯曲程 度。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改变各个膜的材料来调节各个膜的弯曲程度。此外, 以与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可以通过改变膜的厚度或者改变膜的材料来调节根据第一实 施例至第三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显影剂传送部件Gc的传送部件2和3、或2"、3"、7的膜中的任一者的弯曲程度。 (H05)在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突出部4b或4b'形成于轴向中部。然而,本 发明不限于此。突出部4b或4b'可以形成于所需的轴向位置上。此外,突出部4b或4b' 的数目不一定限制为一个,而是可以形成多个突出部。 (H06)在第五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突出部4b或4b'可以形 成于底面4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本发明的操作和效果。 (H07)在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显影剂传送部件Gc的传送部件2和3、或 2'、3'由两片膜构成,而在第五实施例中显影剂传送部件Gc的传送部件2"、3"、7由三片膜 构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显影剂传送部件Gc的传送部件可以由四片或更多片 膜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本发明的操作和效果。 (H08)在这些实施例中,优选的是驱动齿轮6设置在弹性复位较早发生的第一传 送部件2、2' 、2"的后侧。然而,驱动齿轮6可以设置在弹性复位较晚发生的第二传送部件 3、3'、3"的前侧。 (H09)在各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各个传送部件2、3、2'、3'2"、3"、7中形成从轴向外 端部沿着径向向内延伸的凹槽部,即所谓的切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位于各个传送部件的 各个轴向相对端部与切口之间的各个部分中,各个轴向相对端部的旋转方向相位相对于的 轴向中部滞留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这样,与不设置切口的情况相比,分散了在各个传送部 件从弯曲状态复位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可以减少在旋转轴1的轴向相对端部剧烈地吹走 的调色剂。 (H010)在各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是,较早弹性复位的各个重叠部分2b、2b"、3b"不 是支撑在旋转轴1上而是设计成以与较晚弹性复位的各个重叠部分3b、7b、7c相同的方式 相对于旋转轴1移动。然而,即使将每个重叠部分2b、2b"、3b"支撑在旋转轴1上也可以获 得本发明的操作和效果。相反,即使较早弹性复位的各个重叠部分2b、2b"、3b"不是支撑在 旋转轴1上而是设计成以相对于旋转轴1可移动并且仅将较晚弹性复位的各个重叠部分 3b、7b、7c支撑在旋转轴l上,也可以获得本发明的操作和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调色 剂向各个重叠部分(2b、3b)、 (2b"、7b)、 (3b"、7c)的各个重叠范围A、A1、A2施加较大负荷 时,可以减少因各个重叠部分2b、2b"、3b"的弹性复位而被吹走的调色剂,并且可以防止各 个膜因各个重叠部分3b、7b、3c过量弯曲而过度降低各个重叠范围A、A1、A2的调色剂传送 能力。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 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容易地 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 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显影单元,包括显影剂容纳容器,其包括显影剂容纳室和保持体容纳室,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容纳显影剂,所述保持体容纳室支撑显影剂保持体并且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相连,所述显影剂保持体在表面上保持所述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以及显影剂传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显影剂容纳室中并且向所述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所述显影剂容纳室中的显影剂,所述显影剂传送部件包括旋转轴,其沿着所述显影剂保持体的方向延伸;第一传送部件,其从位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内侧的预定重叠范围的一个轴向端部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延伸并且具有挠性,所述第一传送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随着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的壁表面接触并弯曲,同时向所述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显影剂,所述第一传送部件包括与所述重叠范围对应的第一重叠部分;以及第二传送部件,其从所述重叠范围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向所述旋转轴的一个轴向端部延伸并且具有挠性,所述第二传送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随着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的壁表面接触并弯曲,同时向所述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显影剂,所述第二传送部件包括第二传送部件主体和第二重叠部分,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主体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位于所述重叠范围之外,所述第二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主体延伸至所述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可移动,并且设置成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重叠部分的上游侧相邻。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部件包括第一传送部件主体和所述第一重叠部分,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主 体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且位于所述重叠范围之外,所述第一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一传送 部件主体延伸至所述重叠范围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可移动, 并且设置成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重叠部分的下游侧相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重叠部分设置成从所述旋转轴的上游侧向所述旋转轴的下游侧倾斜地延伸, 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重叠部分距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沿着从所述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 端部向所述重叠范围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的方向逐渐增加。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重叠部分设置成从所述旋转轴的下游侧向所述旋转轴的上游侧倾斜地延伸, 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重叠部分距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沿着从所述重叠范围的所述一轴向端部 向所述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的方向逐渐增加。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二传送部件形成为从所述第二重叠部分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 传送部件主体的位于所述重叠范围之外的另一个轴向端部。
6. —种显影单元,包括显影剂容纳容器,其包括显影剂容纳室和保持体容纳室,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容纳显影 剂,所述保持体容纳室支撑显影剂保持体并且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相连,所述显影剂保持体在表面上保持所述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以及显影剂传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显影剂容纳室中并且向所述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所述显影剂容纳室中的显影剂,所述显影剂传送部件包括 旋转轴,其沿着所述显影剂保持体的方向延伸;第一传送部件,其从位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内侧的预定第一重叠范围的另一个轴向 端部向所述旋转轴的一个轴向端部延伸并且具有挠性,所述第一传送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旋 转轴上,随着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的壁表面接触并弯曲,同时向所述 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显影剂,所述第一传送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重叠范围对应的第一重叠部 分;以及第二传送部件,其从第二重叠范围的一个轴向端部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延 伸并且具有挠性,所述第二重叠范围预先设定在位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内侧的位置上,并 且与所述第一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间隔开,所述第二传送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旋 转轴上,随着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的壁表面接触并弯曲,同时向所述 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显影剂,所述第二传送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重叠范围对应的第二重叠部分;以及第三传送部件,其从所述第一重叠范围的一个轴向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重叠范围的所 述另一个轴向端部,所述第三传送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随着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 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的壁表面接触并弯曲,同时向所述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显影剂,所述第 三传送部件包括第三传送部件主体、第一被重叠部分和第二被重叠部分,所述第三传送部 件主体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重叠范围和所述第二重叠范围之外,所述 第一被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三传送部件主体延伸至所述第一重叠范围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 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可移动,并且设置成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重 叠部分的上游侧相邻,所述第二被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三传送部件主体延伸至所述重叠范围 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可移动,并且设置成在所述旋转轴的 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重叠部分的上游侧相邻。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传送部件主体通过弹性部件将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部件包括第一传送部件主体和所述第一重叠部分,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主 体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重叠范围之外,所述第一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一 传送部件主体延伸至所述第一重叠范围的所述另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 轴可移动,并且设置成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被重叠部分的下游侧相邻;所述第二传送部件包括第二传送部件主体和所述第二重叠部分,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主 体被支撑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重叠范围之外,所述第二重叠部分从所述第二传 送部件主体延伸至所述第二重叠范围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可 移动,并且设置成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被重叠部分的下游侧相邻。
9. 根据权利要求1、2、3、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于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内侧对应的位 置,所述突出部从所述显影剂容纳室与所述保持体容纳室之间的连接部分朝向所述旋转方 向的上游侧延伸。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显影剂容纳室形成为使得所述突出部的高度沿着从所述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朝向 所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方向逐渐增大。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显影剂容纳室的突出部形成于与所述重叠范围对应的位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1、2、3、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各个传送部件由薄膜部件构成,各个传送部件从所述旋转轴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并包括 从所述薄膜部件的径向外端部沿着径向向内延伸的凹槽部。
13. —种图像保持体单元,包括 图像保持体,在其表面上形成潜像;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2、3、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其将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 的潜像显影成可视图像。
14.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保持体,在其表面上形成潜像;根据权利要求1、2、3、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单元,其将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成可视图像;转印器,其将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可视图像转印到介质上;以及定影单元,其将所述介质表面上的可视图像定影。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影单元、图像保持体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影单元包括显影剂容纳容器和显影剂传送部件,该显影剂传送部件包括旋转轴、第一传送部件和第二传送部件,该第二传送部件被支撑在旋转轴上,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与显影剂容纳室的壁表面接触并弯曲,同时向显影剂保持体传送显影剂,该第二传送部件包括第二传送部件主体和第二重叠部分,该第二传送部件主体被支撑在旋转轴上并位于重叠范围之外,第二重叠部分从第二传送部件主体延伸至重叠范围的另一个轴向端部,被设计为相对于旋转轴可移动,并且设置成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与第一重叠部分的上游侧相邻。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738907SQ20091017439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川上智幸, 田中浩一, 若井孝文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