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记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26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记录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在从盘输送到记录单元的记录介质片材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在记录单元在片材的一面上记录了图像以后将片材输送回到记录单元的图像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的图像记录设备,诸如在日本专利特开No. 2008-247537中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在片材两面上记录图像。在这种图像记录设备中,记录单元在从盘沿第一输送路径输送的片材的正面记录图像,已在其正面记录了图像的片材被一对辊沿第二输送路径输送回到记录单元。然后,记录单元在片材的背面上记录图像。 在已知的图像记录设备中,当片材在被一对辊夹持的同时沿第二输送路径输送时,如果正面具有记录了图像的片材被阻塞,阻塞的片材必需要从该对辊清除。如果阻塞的片材被用力从该对辊拉出,记录在片材上的图像的墨可粘到辊表面。粘到辊表面的墨可玷污接下来馈送的片材且可使将要记录的图像质量恶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缺陷的图像记录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是阻塞的片材可容易地从沿返回到记录单元的路径设置的一对辊清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构造成在片材保持表面上保持多张片
材的第一盘、构造成将多张片材中的一片材沿馈送方向馈送到第一输送路径的片材馈送
器、沿着所述第一输送路径设置且构造成在馈送的片材上记录图像的记录单元、和沿第二
输送路径设置且构造成在片材通过所述记录单元之后沿着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片材并
输送片材返回到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的驱动辊。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和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所
述记录单元的沿馈送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处和下游的位置处重叠。所述第一盘包括至少一个
侧引导件,所述引导件构造成接触多张片材且在垂直于馈送方向的宽度方向上定位多张片
材。所述第一盘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引导件的每个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限定所述第
二输送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引导片材;和从动辊,所述从
动辊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引导构件上,并且构造成接触所述驱动辊,并且在片材沿着所述
第二输送路径输送时夹持片材使片材抵靠着所述驱动辊。


图1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多功能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的透视图。
4
图2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竖直剖视图。 图3是图2的打印机的部分放大竖直剖视图。 图4是打印机的片材盒的后透视图,其中上盘处于馈送位置。 图5是片材盒的后透视图,从片材盒上省略了盘盖以示出上盘的总体结构。 图6A是片材盒的前透视图,其中上盘处于馈送位置。 图6B是片材盒的前透视图,其中上盘处于存储位置。 图7A是打印机的竖直剖视图,其中上盘处于存储位置。 图7B是打印机的竖直剖视图,其中上盘处于馈送位置且馈送臂向上枢转。 图8A和8B是按时序说明片材馈送操作的示意图。 图9A和9B是按时序说明片材馈送操作的示意图。 图10A和10B是说明如何清除阻塞的片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较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由此满足的需求、其特征和技术优势,现在参照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 在下面的说明中,当例如多功能装置10的图像记录设备沿打算使用的方向设置时,表述"前"、"后"、"上"、"下"、"右"和"左"用于限定不同部分。箭头7示出上下方向,箭头8示出前后方向,箭头9示出左右方向。 多功能装置IO包括设置在装置IO底部的打印机11、设置在装置IO顶部的扫描仪12和设置在装置10前顶部的操作面板40。多功能装置10可以执行一种或多种功能,例如打印、复印、扫描、传真功能或它们的组合。 打印机11具有在装置10壳体前面的开口 13。片材盒78通过开口 13插入打印机11内和从打印机ll中去除。片材盒78存储各种尺寸的记录介质,例如片材。片材盒78包括第一盘,例如,上盘21,和第二盘,例如,下盘20。上盘21设置在下盘20之上。
扫描仪12可以是平板扫描仪。原稿盖30设置在扫描仪12的顶部且作为多功能装置10的顶板。平板玻璃(未示出)设置在原稿盖30下方。扫描仪12读取放置在平板玻璃上且由原稿盖30覆盖的原稿。 用于操作打印机11和扫描仪12的操作面板40包括操作按钮和液晶显示器。操作面板40允许用户执行各种设置和操作,例如片材类型(普通纸、明信片等)、打印模式(单面模式或双面模式)和分辨率(草稿模式或照片模式)的设置。 除了片材盒78之外,打印机11还包括片材馈送器15、记录单元24、和路径切换单元41。片材馈送器15从片材盒78的上盘和下盘21、20之一馈送片材。记录单元24通过喷墨方法、电子照相方法或热敏方法在通过片材馈送器15馈送的片材上记录图像。路径切换单元41将正面(第一表面)具有打印了图像的片材引导到用于在片材背面(第二表面)上记录图像的路径。 第一输送路径65限定在打印机11中且从下盘20的一端经过记录单元24延伸到盖79。第一输送路径65包括从下盘20的一端延伸到记录单元24的弯曲路径65A和从记录单元24延伸到片材接收表面79的排出路径65B。从下盘20或上盘21馈送的片材被以第一方向、即片材输送方向沿第一输送路径65输送。
5
如图3所示,具有引导表面18A的外引导件18和具有引导表面19A的内引导件19 限定弯曲路径65A。外引导件18从分离板22的大致上端延伸到记录单元24的大致后端。 弯曲路径65A具有类似于中心位于下盘20和记录单元24之间的圆形的一段的形状。
第二输送路径,例如,反转路径67,被限定在打印机11中,在片材盒78和设置在片 材盒78上方的记录单元24之间。更具体地,在位于记录单元24的第一方向上的下游的分 支部36和位于记录单元24的第一方向上的上游的合并部37,反转路径67与第一输送路径 65重叠。合并部37位于弯曲路径65A的大致上游端。 反转路径67包括倾斜路径67A和水平路径67B。反转路径67由从分支部36以倾 斜方式向后且向下延伸的倾斜引导件32、33来限定。倾斜引导件32、33以预定间隔彼此面 对。 水平路径67B从倾斜路径67A向后大致水平地延伸。水平路径67B由侧引导件86 的上板102(图4)限定。 在单面记录模式中,通过片材馈送器15从下盘20或上盘21馈送的片材被沿着弯 曲路径65A引导从而朝向记录单元24进行U-形翻转。然后,在正面上具有记录了图像的 片材沿着排出路径65B排出到片材接收表面80上。在双面记录模式中,在正面上具有记录 了图像的片材被路径切换单元41引导到反转路径67。片材沿着倾斜路径67A和水平路径 67B输送回到弯曲路径65A。记录单元24在片材背面上记录了图像以后,片材被沿着排出 路径65B排出到片材接收表面80上。 记录单元24沿第一输送路径65设置且位于片材盒78上方。记录单元24包括滑 架3 8和记录头39。记录头39安装在滑架38上且构造成沿在主扫描方向(例如与图2的 片材平面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导轨55、56往复运动。在往复运动的同时,记录头 39喷射从墨盒(未示出)供应的墨滴到输送到压板42的片材上以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第一输送辊58和第一夹持辊59沿弯曲路径65A设置。第一输送辊58和第一夹 持辊59分别由外引导件18和内引导件19可旋转地支撑。第一输送辊58和第一夹持辊59 夹持沿着弯曲路径65A输送的片材且将其朝向记录单元24输送。 第二输送辊60和第二夹持辊61沿着第一输送路径65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在第一 输送辊58和第一夹持辊59的下游。更具体地,第二输送辊60和第二夹持辊61设置在弯 曲路径65A的下游端和记录单元24之间。第二输送辊60和第二夹持辊61由打印机11的 框架(未示出)可旋转地支撑。第二夹持辊61设置在第二输送辊60下方,从而挤压第二 输送辊60。第二输送辊60和第二夹持辊61夹持沿弯曲路径65A输送的片材且将其输送到 压板42上。 排出辊62和齿辊63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在记录单元24和排出路径65B的上游端 之间。排出辊62和齿轮63由打印机ll的框架(未示出)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夹持在其上 具有记录了图像的片材且将其朝着片材接收表面80向下传输。 第三输送辊64,例如,驱动辊沿反转路径67设置。第三输送辊64由打印机11的 框架(未示出)可旋转地支撑。第三输送辊64位于片材馈送器15的前面。更具体地,第 三输送辊64在第二方向,S卩,沿着反转路径67的片材送回方向位于馈送辊25的前面,即, 馈送辊的上游。第三夹持辊109,例如,从动辊,由上盘21的相应侧引导件86支撑,并且构 造成当片材盒78插入打印机11内和上盘21位于馈送位置时接触和挤压第三输送辊64,如
6图3所示。沿着输送路径,从第三输送辊64到第一输送辊58的长度被调节使得用于双面 记录模式的最小尺寸的片材被适当地输送。 第一输送辊58、第二输送辊60、排出辊62和第三输送辊64通过马达(未示出) 旋转。在图像记录期间,第一输送辊58、第二输送辊60和排出辊62被间歇驱动,使得在片 材每次以预定行馈送宽度输送时在片材上记录图像。 片材馈送器15设置在片材盒78上方,包括馈送辊25、臂26和传动机构(未示 出)。馈送辊25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臂26的远端。馈送辊25在接触下盘20或上盘21中的 片材的时候旋转,并且将片材输送到弯曲路径65A。馈送辊25通过马达(未示出)经由传 动机构27,例如,大致线性布置的齿轮驱动。 臂26的基端通过轴28支撑,使得臂26绕轴28枢转。轴28设置在倾斜路径67A 上方和记录单元24的下方。臂26竖直地枢转使得馈送辊25与下盘20或上盘21的上表 面接触和离开。臂26通过其自重或通过弹簧等被向下推压。当片材盒78插入打印机11 内时,臂26通过片材盒78的后端被推动而向上枢转。 参考图4-7,详细描述片材盒78。片材盒78包括下盘20和上盘21和盖79。
下盘20设置在打印机11的底部。下盘20类似于向上开口的盒体形状,并且 将一堆片材保持在大致水平的底表面113上。下盘20可以构造成存储最大到A4尺寸 (210mmX297mm)的片材,并且通常存储B5尺寸片材和A4尺寸片材。 一对侧引导件(未示 出)支撑在下盘20的底表面113上使得它们在左右方向9上滑动。当侧引导件与存储在 下盘20中的片材的侧缘进入接触时,片材相对于参考点定位在底表面113上使得片材的宽 度方向的中央与参考点对齐。 下盘20包括分离板22。分离板22在下盘20的后端向上竖立并且向后倾斜。弯 曲路径65A从分离板22的上端向上且向后限定。分离板的内表面23将片材引导到弯曲路 径65A。当从下盘20馈送的片材的前缘邻接内表面23时,片材被在分离板22的倾斜方向 引导。如图5所示,多个爪22A在分离板22左右方向9的中央竖直布置,使得爪22A从内 表面23突出。当片材的前缘邻接内表面23时,片材彼此分开,仅最上面的片材被引导到弯 曲路径65A。分离板22具有用于接收上盘21的接合部93的凹槽29。 盖79附连到下盘20的前顶部使得盖79相对于下盘20枢转。更具体地,位于盖 79的每个侧表面的后端的轴81可旋转地支撑在轴孔82(图5)中,该轴孔形成在下盘20的 相应侧壁31中。这允许盖79在图4中所示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当处于关闭 位置时,盖79覆盖下盘20的前顶部,当处于打开位置时,打开下盘20的前顶部。下盘20 的前顶部通过盖79的操作而关闭或打开。 用于存储上盘21的空间83被限定在盖79内侧。上盘21按需要存储在存储空间 83中。盖79构造成平行于下盘20的底表面113在前后方向8上可滑动地支撑上盘21。如 图4所示,盖79的后壁具有开口 85,上盘21通过该开口移动到盖79内和从盖79内移出。 轨道84形成在盖79的内壁上。上盘21的底板88的侧缘部88A可插入轨道84中使得上 盘21相对于盖79滑动。可以采用除轨道84和侧缘部88A之外的任何结构,只要其允许上 盘21相对于盖79滑动。 上盘21包括底板88和设置在底板88上的一对侧引导件86。该对侧引导件86之 间限定存储部分90, 一堆片材大致水平地存储在其中。上盘21可以构造成存储最大到明信
7片尺寸(lOOmmX 148mm)片材且通常地存储明信片尺寸、名片尺寸和照片L尺寸的片材。
上盘21构造成在下盘20上方在图6A所示的馈送位置和图6B所示的存储位置之 间滑动。位于馈送位置的上盘21使片材馈送器15馈送上盘21的存储部分9中的片材。当 上盘21在馈送位置时,上盘21的后端92 (图5)接触分离板22的内表面23,具有L形的接 合部93插入分离板22的凹槽20中且由该凹槽接收。当上盘21处于存储位置时,上盘21 从馈送位置向前縮回且存储在盖79下方的存储空间84中。 上盘21通过马达等经由传动机构96驱动以在前后方向8上滑动。如图5所示, 传动机构96包括与底板88的上表面一体形成的齿条97、具有与齿条97啮合的小齿轮98 的驱动轴99和安装在驱动轴99上的中间齿轮100。齿条97在底板88上表面的右端以前 后方向延伸。驱动轴99延伸到侧壁31,中间齿轮100安装在驱动轴99的延伸端上。当片 材盒78插入打印机11内时,传动齿轮(未示出)与中间齿轮100啮合。当连接到传动齿 轮的马达(未示出)被驱动时,上盘21滑动。 如图4所示,该对侧引导件86限制存储在存储部分90中的片材在左右方向9,即, 上盘20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通过使侧引导件86滑动并且使侧引导件86与存储在存储 部分90中的片材的侧缘进入接触,片材相对于参考点定位在底板88上使得片材宽度方向 的中心与参考点对齐。 每个侧引导件86包括滑动部分103、竖直部分104和上板102。滑动部分103被可
沿底板88的上表面以左右方向9滑动地支撑在底板88上。当滑动部分103之一移动时,
另一滑动部分103通过齿条和小齿轮的作用相对于参考点对称地移动。 竖直部分104从滑动部分103在左右方向9上的外缘竖直地竖立。竖直部分104
的内表面与底板88垂直并且与存储部分90中的片材的右侧缘或左侧缘接触。 上板102从竖直部分104的上缘在左右方向9上与底板88平行地朝着存储部分
90突出。上板102从底板88的大致中间部分在前后方向8上延伸到底板88的大致前端。
上板102的上表面部分地限定水平路径67B且作为当片材盒78插入打印机11内且上盘21
位于馈送位置时引导沿反转路径67引导输送片材的引导构件。 上板102的上表面包括平坦引导件102A、比平坦引导件102A低的平坦引导件 102B和在平坦引导件102A和平坦引导件102B之间的倾斜表面102C。平坦引导件102B在 第二方向上位于平坦引导件102A的上游。平坦引导件102A、102B具有大致平行于底板88 的上表面,并且倾斜表面102C相对于底表面88倾斜。当在其正面上具有记录了图像的片 材沿反转路径67输送时,引导表面102A处于下述位置,即,接收沿倾斜路径67A输送的片 材。倾斜表面102C大致位于第三输送辊64下方且不与第三输送辊64的辊表面接触。倾 斜表面102C从引导表面102A向下倾斜从而不与第三输送辊64接触。
第三夹持辊109可旋转地支撑在上板102上。第三夹持辊109的辊表面从倾斜表 面102C向上露出。第三夹持辊109通过设置在倾斜表面102C背面的弹性构件lll,例如, 螺旋弹簧朝向反转路径67推压。当上盘21处于馈送位置时,第三夹持辊109挤压在第三 输送辊64。 两个侧引导件86在左右方向9,S卩,上盘21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开地布置。两个 第三夹持辊109分别可旋转地支撑在两个上板102上,使得两个第三夹持辊109的旋转轴 线与左右方向9平行地延伸且彼此对齐。
8
如上所述,侧引导件86构造成在左右方向9上滑动。因此,当侧引导件86滑动时, 第三夹持辊109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选择第三输送辊64和第三夹持辊109在左右方向 9上的位置和长度,使得当上盘21处于馈送位置时,第三输送辊64接触第三夹持辊109,而 与侧引导件86的位置无关。 当上盘21处于馈送位置时,上板102在第二方向位于分离板22的上游。而且,上 板102在第二方向上以预定距离位于内引导件19和外引导件18的上游且离开内引导件和 外引导件19、18。基于竖直部分104的高度、弯曲路径65A的曲率、分离板22的倾斜度等选 择合适的预定距离。 当上盘21从存储位置滑动到馈送位置时,后端92向上推动臂26,然后臂26朝向 上盘21的底板88枢转,馈送辊25接触存储在上盘21中的片材的上表面。当馈送辊25在 该状态旋转时,最上面的片材被馈送到弯曲路径65A。 另一方面,当上盘21从馈送位置滑动到存储位置时,下盘20的顶后部被打开,然 后馈送辊25朝着下盘20的底表面113向下移动通过下盘20的顶后部开口 ,并接触存储在 下盘20中的片材的上表面。当馈送辊25在该状态旋转时,最上面的片材被馈送到弯曲路 径65A。 当通过记录单元24的片材由路径切换单元41引导到反转路径67时,臂26构造 成向上移动使得馈送辊25从水平路径67B向上縮回,如图7B所示。在馈送辊25离开片材 的同时片材沿水平路径67B输送。 参考图3,详细描述路径切换单元41。路径切换单元41沿着排出路径65B设置在 反转路径67与排出路径65B分开的分支部36。路径切换单元41包括第一辊45和第二辊 46,和平行于第二辊46设置的辅助辊47。 —对辊45、46夹持从排出辊62和齿辊63输送的片材,并且进一步沿排出路径65B 向下游朝着片材接收表面80输送片材或者沿反转路径67输送片材。 第二辊46和辅助辊47安装到框架48上。框架48在多功能装置10的左右方向 9,即,垂直于图3的片材平面的方向上延伸。第二辊46和辅助辊47可在左右方向,S卩,多 功能装置10的宽度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并且可以被支撑在以垂直于图3的片材平面的 方向延伸的相应轴上。第二辊46和辅助辊47可以具有齿的形状,类似于齿轮63的齿的形 状。第二辊46通过弹性构件可以朝向第一辊45偏压。 第一辊45通过马达(未示出)经由预定传动机构驱动。第一辊45具有通过打印 机ll的框架支撑的中心轴52。 第二辊46设置在第一辊45之上。第一辊45通过马达(未示出)驱动以正向或 反向旋转。从记录单元24沿排出路径65B输送的片材通过第一辊45和第二辊46夹持。
路径切换单元41构造成使框架48、第二辊46和辅助辊47作为单体,绕着中心轴 52枢转。路径切换单元41根据驱动力是否从马达(未示出)传递到其上而改变其位置。 更具体地,路径切换单元41在排出位置和反转位置之间改变。当在图8A所示的排出位置 时,路径切换单元41朝着片材接收表面80排出已通过了记录单元24的片材。当在图8B 所示的反转位置时,路径切换单元41沿反转路径67在第二方向上引导已通过了记录单元 24的片材。 当第一辊45被马达驱动正向,例如图3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路径切换单元41保持在排出位置。在单面记录模式时,第一辊45在第一辊45和第二辊46夹持其正面上已记 录了图像的片材的同时连续正向旋转,片材被向下游输送且排出到片材接收表面80上。
在双面记录模式中,路径切换单元41在第一辊45和第二辊46夹持正面已记录了 图像的片材的后缘的同时将其位置从排出位置改变到反转位置。当马达的旋转方向改变和 第一辊反向,例如,图3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发生位置变化。片材被辅助辊47向下挤压且 以后缘作为前缘的方法沿倾斜路径67A在第二方向上输送。 在该实施例中,当第一辊45正向旋转时,马达的驱动力通过轴28传递到馈送辊 25,当第一辊45反向旋转时,驱动力不传递到馈送辊25并且臂26枢转得比反转路径67的 水平路径67B更向上。换言之,当第一辊45和第三输送辊64沿反转路径67输送片材时, 片材馈送器1 5不活动。这通过与用于驱动第一辊45和第三输送辊64的马达独立地控制 用于驱动馈送辊25的马达、且通过利用连杆机构或马达上下移动臂26来实现。在本发明 另一实施例中,对于通过单个公共马达驱动馈送辊25、第一辊45和第三输送辊64的传动系 统,通过利用传动切换构件,例如离合器或行星齿轮来实现。 参考图8和9,详细描述通过打印机11在来自上盘21的片材上的图像记录操作。
当打印机11在单面记录模式中操作以在来自上盘21的片材的一面记录图像时, 片材S通过馈送辊25从上盘21馈送且沿着弯曲路径65A输送到记录单元24。此时,片材 S被沿着弯曲路径65A向上输送使得片材S进行U形翻转。片材翻过来使得其与馈送辊25 已接触的面相反的正面面向记录单元24。 当片材S的前缘进入弯曲路径65A时,前缘接触外引导件1 8的引导表面18A且 向上引导。当片材S沿着弯曲路径65A向上通过时,片材S相对于上盘21的倾斜度增加。 当片材S以某一角度倾斜时,片材S接触上板102的下表面,然后片材S开始弯曲。因此, 片材S被从上盘21平滑地馈送到弯曲路径65A而不过度弯曲。 然后,片材S在沿弯曲路径65A弯曲的同时通过馈送辊25和第一输送辊58输送。 当片材S到达第二输送辊60和第二夹持辊61时,片材S通过辊60、61输送到记录单元24 和压板42之间。记录单元24在片材S的正面上记录图像。然后,如图8A所示,片材S沿 着排出路径65B输送且通过排出辊62和齿辊63排出到片材接收表面80上。
当打印机11在双面记录模式中操作以在来自上盘21的片材两面上记录图像时, 其正面上已记录了图像且到达第一辊45和第二辊46的片材通过辊45、46向下进一步输 送。然后,如图8B所示,在片材S的后缘被夹持在第一辊45和第二辊46之间的状态,第一 辊45的旋转方向改变成反向。当反向旋转的第一辊45的驱动力传递到路径切换单元41 时,路径切换单元41绕中心轴52逆时针旋转并且其位置从图8A所示的排出位置改变到图 8B所示的反转位置。片材S的后缘现在作为前缘进入反转路径67。此时,臂26通过驱动 力传动机构(未示出)或连杆机构(未机构)向上升起使得馈送辊25从水平路径67B向 上縮回。 然后,片材S通过反向旋转的第一辊45和第二辊46沿着倾斜路径67A输送。如 图9A所示,当片材S到达第三输送辊64和第三夹持辊109时,片材S被辊64、 109夹持且 沿着水平路径67B输送到弯曲路径67A,同时支撑在侧引导件86的上板102的上表面上。
因为上板102离开分离板22预定距离地定位,所以当片材S到达分离板22时, 片材S的前缘从上板102向下落,片材S在被支撑在存储在上盘2 1中的片材的上表面上的同时进入弯曲路径65A,如图9B所示。当片材沿弯曲路径65A通过时,片材S沿着弯曲 路径65A弯曲。由于片材S从上板102向下落,所以片材S沿着弯曲路径65A的曲率变小。 因此,片材S从反转路径67平滑地馈送到弯曲路径65A而不过度弯曲。片材S沿弯曲路径 65A相对平缓地弯曲。这可减少片材S与引导表面18A之间的摩擦和片材S与上板102之 间的摩擦且能使片材S从水平路径67B到弯曲路径65A平滑输送。 馈送回到弯曲路径65A的片材S通过第三输送辊64和第一输送辊58输送。当片 材S到达第二输送辊60和第二夹持辊61时,片材S通过辊60、61输送到记录单元24和压 板42之间。记录单元24在片材S的背面上记录图像。然后,片材S沿着排出路径65B输 送且通过排出辊62和齿轮63排出到片材接收表面80上。在片材S的前缘进入路径切换 单元41之前,路径切换单元41被驱动以将其位置从反转位置改变到排出位置。
当打印机11在单面记录模式中操作以在来自下盘20的片材一面上记录图像时, 上盘21保持在存储位置。打印机11与如上所述打印机11在单面记录模式中对于从上盘 21馈送的片材的操作类似地操作。 当打印机11在双面记录模式中操作以在来自下盘20的片材的两面记录图像时, 在片材从下盘20馈送之前,上盘21位于图6B所示的存储位置。在片材从下盘20馈送之 后,上盘21被驱动以从存储位置滑动到图6A所示的馈送位置。与当打印机11如上所述地 在从上盘21馈送的片材的背面上记录图像类似,正面有图像的片材沿着反转路径67输送 且馈送回到弯曲路径65A。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三夹持辊109设置在上盘21的侧引导件86的上板102的上 表面。当片材盒78插入打印机11内且上盘21处于馈送位置时,第三夹持辊109接触第三 输送辊64,如图IOA所示。当片材盒78从打印机11去除时,第三夹持辊109离开第三输送 辊64,如图IOB所示。因此,如图10B所示,如果片材阻塞在反转路径67中而同时被第三输 送辊64和第三夹持辊109夹持,阻塞的片材S可以通过从打印机11去除片材盒78而容易 除去。当阻塞的片材S被除去时,第三输送辊64不容易被片材S上的墨玷污,因为第三输 送辊64和记录面彼此离开。 侧引导件86的上板102的上表面限定反转路径67的一部分,即,水平路径67B。 因此,不需要采用除侧引导件86之外的单独引导构件来限定水平路径67B。这可简化反转 路径67的结构并且降低了由于单独引导构件的高度而导致的打印机11的高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片材盒78包括布置成两层的下盘20和上盘21。然而,片材盒 78可仅具有上盘21。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对侧引导件86包括上板102和第三夹持辊109,两个上板102 和两个第三夹持辊109布置在上盘21宽度方向的两侧。然而,可以是仅侧引导件86之一 包括位于上盘21宽度方向中央的上板102和第三夹持辊109。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上盘21构造成通过马达经由传动机构96滑动,但当路径 切换单元4 1从排出位置移动到反转位置时,可以使用连杆机构使得上盘21从存储位置滑 动到馈送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打印机11在双面记录模式中操作时,具有第三夹持辊109的 上板102用作部分地限定用于输送片材的反转路径67的引导构件。然而,当打印机11在 片材正面上两次记录图像且将其正面具有图像的片材输送回到记录单元使得其正面面向
11记录单元时,可以使用具有第三夹持辊109的上板102。 虽然已经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偏 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和变形。从这里公开的本发明的说 明书或实践的思考中,其它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说明书和描述的例 子仅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本发明的真正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第一盘,所述第一盘构造成在片材保持表面上保持多张片材,所述第一盘包括至少一个侧引导件,所述至少一个侧引导件构造成接触所述多张片材并在宽度方向上定位所述多张片材;片材馈送器,所述片材馈送器构造成将所述多张片材中的一张片材在与所述宽度方向垂直的馈送方向上馈送到第一输送路径;记录单元,所述记录单元沿着所述第一输送路径设置且构造成在馈送的片材上记录图像;和驱动辊,所述驱动辊沿第二输送路径设置,且构造成在片材通过所述记录单元之后沿着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片材并输送片材返回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和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在所述记录单元的沿所述馈送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处和下游的位置处重叠,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盘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引导件每个都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限定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且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引导片材;和从动辊,所述从动辊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所述引导构件上,且构造成接触所述驱动辊并在片材被沿着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时夹持片材使片材抵靠所述驱动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第二盘,所述第二盘构造成存储多张片材,其中所述第一盘构造成选择性地在所述第二盘的上方滑动进入和离开馈送位置,当所述第一盘处于所述馈送位置时,所述从动辊构造成接触所述驱动辊,并且所述片材馈送器构造成选择性地从位于所述馈送位置的所述第一盘和所述第二盘中的一个盘馈送片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侧引导件包括竖直构件,所述竖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片材保持表面垂直地延伸的表面,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侧引导件的所述引导构件从所述竖直构件沿着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片材保持表面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引导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片材保持表面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相对于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片材保持表面倾斜的第二表面,并且其中所述从动辊的旋转轴线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使得所述从动辊的辊表面从所述第二表面向上突出。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侧引导件还包括推压构件,所述推压构件邻近于所述引导构件设置,且构造成在向上方向上推压所述从动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侧引导件位于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片材保持表面上,且构造成能够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滑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侧引导件包括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的两个侧引导件,并且所述两个侧引导件中的每个侧引导件的从动辊可旋转地被支撑在两个引导构件中的对应的一个引导构件上,使得所述两个从动辊的旋转轴线彼此对齐且与所述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外引导件和内引导件,所述外引导件和所述内引导件构造成限定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的弯曲部分,其中当所述第一盘处于所述馈送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侧引导件的所述引导构件与所述外引导件和所述内引导件分别分开预定距离。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片材馈送器包括臂,所述臂包括第一端和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相反侧的第二端,其中所述臂构造成绕所 述第一端枢转;禾口馈送辊,所述馈送辊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臂的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臂构造成选择性 地在所述馈送辊与所述第一盘中的片材接触的第一臂位置、所述馈送辊与所述第二盘中的 片材接触的第二臂位置以及所述馈送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侧引导件的所述引导构件的上 方的第三臂位置之间枢转。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当所述第一盘滑动到所述馈送位置时,所 述第一盘构造成接触所述臂并将所述臂从所述第二臂位置枢转到所述第一臂位置。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路径切换单元,所述路径切换单元沿所 述第一输送路径设置,且位于所述记录单元的沿所述馈送方向的下游,其中所述路径切换 单元构造成选择性地在所述路径切换单元沿所述第一输送路径排出片材的排出位置和所 述路径切换单元沿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片材的反转位置之间移动。
1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盖,所述盖位于所述第二盘上,在覆盖 所述第二盘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一盘构造成在所述第二盘上方在所述馈送 位置和位于所述盖的下方的位置之间滑动,并且其中所述盖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构造 成接收从所述记录单元排出的片材。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构造成容纳所述片材馈 送器、所述记录单元和所述驱动辊,其中所述第一盘构造成可拆卸地插入所述壳体中,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一盘插入所述壳体中时,所述第一盘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引导件的所述从动辊 构造成接触所述驱动辊。
全文摘要
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第一盘、构造成在馈送方向上将片材从第一盘馈送到第一输送路径的片材馈送器、沿着第一输送路径设置的记录单元、和沿第二输送路径设置且构造成在片材通过记录单元之后沿着第二输送路径输送片材且输送片材返回到第一输送路径的驱动辊。第一盘包括构造成在垂直于馈送方向的宽度方向定位片材的侧引导件。侧引导件包括引导构件,引导构件限定第二输送路径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成沿着第二输送路径引导片材;和从动辊,从动辊可旋转地支撑在引导构件上,构造成在片材沿着第二输送路径输送时夹持片材使片材抵靠着驱动辊。本发明的技术优点是阻塞的片材可容易地从沿返回到记录单元的路径设置的一对辊清除。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770190SQ20091021182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中北觉, 井土正俊, 棚桥真种, 浅田哲男, 饭岛章太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