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39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挡墙的液 晶显示装置,所述挡墙是于黑矩阵层或遮光层上制作,以利于有效避免液晶 与未硬化框胶的污染。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科技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装置已广泛的应用于电子 产品显示装置上。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 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故应用于可携式电视、行动电话、摄录放 影机、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显示器以及卫星导航显示器等电子产品或计算 机产品,其已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成为显示器的主流技术。
在先前技术中,制造液晶显示器时,为了防止液晶污染而制作框胶于非 显示区之中。然而,当框胶预硬化程度不完整时,免不了造成液晶的污染。
换言之,公知技术关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存在上述缺点,因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液晶与未硬化框胶污染的液晶显示结构与方法,其 比公知技术更进一步,为公知技术所无法比拟者,并且可以有效地阻绝液晶 与框胶的污染并减少制程的成本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这 是利用在彩色滤光基板上(或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之基板上)
的假像素(dummy pixel)区域,利用色层堆栈的方式形成一个挡墙结构,此种 设计方式可以阻绝液晶与框胶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结构可以减少制 程的成本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的 结构在框胶与液晶同时照射时不会造成液晶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对应配 置;复数个黑矩阵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一色光滤光单元、第二色光滤光 单元以及第三色光滤光单元依序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一堆栈层、第二堆栈 层及第三堆栈层对应配置于复数个黑矩阵层的其中之一上,堆栈配置成一挡 墙并围绕所述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色光滤光单元,其中第一色光滤光单元、第二色光滤光单元与第三色光滤光单元形成于复数个黑矩阵层之上,其中第 一色光滤光单元、第二色光滤光单元与第三色光滤光单元分别与第 一堆栈层、 第二堆栈层及第三堆栈层同时形成;及框胶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间,
框胶围绕挡墙。
其中所述的第一基板可为彩色滤光基板或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薄膜晶体管 阵列上方的基板,第二基板为主动组件阵列基板或透明导电基板。第一堆栈 层、第二堆栈层及第三堆栈层形成于第一基板的假像素区域上。第一、二或 第三色光滤光单元是选自红光滤光单元、绿光滤光单元、蓝光滤光单元之一。

上述组件,以及本实用新型其它特征与优点,藉由阅读实施方式的内容
及其图式后,将更为明显
图1A至E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 置制造方法的截面示意图。
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液晶显示装置 的截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彩色滤光基板60 黑矩阵层61、 61a
红光滤光单元62 绿光滤光单元63
蓝光滤光单元64 第 一堆栈层62a
第二堆栈层63a 第三堆栈层64a
共享电极65 挡墙66
像素电极67、 67a、 67b、 67c
主动组件阵列基板69 框胶68
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方的基板70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配合其较佳实施例与随附的图示详述于下。应可理解者为 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的较佳实施例仅为例示之用,并非用以限制。因此除文中 的较佳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亦可广泛地应用在其它实施例中。且本实用新 型并不受限于任何实施例,应以上述的权利要求及其同等领域而定。
为了克服公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这是利用 于黑矩阵层或遮光层上制作挡墙,以有效地避免液晶与未硬化框胶的污染。在先前技术中,必须利用紫外线(UV)光使液晶产生预倾角,并且其为了 避免于框胶硬化制程时同时照射紫外线光,可能会产生液晶与框胶污染的情 形,所以需额外一道紫外线光罩使框胶和液晶分开照射,先使框胶先行硬化 后再进行液晶材料的硬化,如此导致整个制程时间增加及设备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利用色层堆栈的方式形成一个挡墙结构于
假像素(dummy pixel)区域之上,其中挡墙结构配置于显示区与框胶之间。此 种设计方式可以阻绝液晶与框胶的污染,其中不会增加制程的设备和时间, 并且框胶与液晶可以同时照射,此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要技术特征。换言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比公知技术更进一步的液晶显示装置架构,其为公知技 术所无法比拟者。
图1A至E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截面图。本实用 新型的各实施例中,相同构成要件不重复叙述或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方法所制作的 液晶显示装置,其它液晶显示装置中所可能包括的组件或构成要件于图示中 省略。
参照图1A至E,其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截面 图。首先提供彩色滤光基板60,然后黑矩阵层(black matrix) 61、 61a形成 于彩色滤光基板60上。举一实施例而言,彩色滤光基板60为透明基板,其 材质例如为玻璃、石英或可挠性材质,而黑矩阵层61、 61a之材质例如为树 脂或其它适当材质,以符合环境保护的需求。上述黑矩阵层61、 61a配置于 彩色滤光基板60上,其于显示区内定义出多个次像素区。
随之彩色滤光单元位于彩色滤光基板60上,例如包括红光滤光单元62、 绿光滤光单元63以及蓝光滤光单元64依序形成于彩色滤光基板60所定义出 的次像素区上,举一实施例而言,其材质可分别为红色光阻、绿色光阻及蓝 色光阻。另外,红光滤光单元62、绿光滤光单元63以及蓝光滤光单元64可 形成于黑矩阵层61上。更详细而言,本实用新型在分别形成红光滤光单元62、 绿光滤光单元63以及蓝光滤光单元64的同时,于彩色滤光基板60的假像素 (dummy pixel)区域上依序形成对应的第一堆栈层6h、第二堆栈层及第 三堆栈层64a于黑矩阵层61a或遮光层上,结果形成挡墙66以作为液晶挡墙。 黑矩阵层61a是位于々I像素(dummy pixel)区域上。举例而言,于形成红光滤 光单元62的同时形成第一堆栈层62a,即第一堆栈层形成于黑矩阵层61或遮光层上,如图1A所示;于形成绿光滤光单元63的同时形成第二堆栈层 63a,即第二堆栈层63a形成于第一堆栈层62a之上,如图1 B所示;以及于 形成蓝光滤光单元64的同时形成第三堆栈层64a,即第三堆栈层64a形成于 第二堆栈层63a之上,如图1C所示。其中上述红光滤光单元62、绿光滤光 单元6 3以及蓝光滤光单元64形成于黑矩阵层61区域之上,而第 一堆栈层62a 、 第二堆栈层63a及第三堆栈层64a形成于黑矩阵层61a区域之上。换言之,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挡墙66无需增加额外的制程设备或光罩,故可改善先前技 术缺失但不会增加制程成本。另外,第一堆栈层62a、第二堆栈层63a及第三 堆栈层64a组合的顺序亦可随彩色滤光单元形成的次序或光罩的设计而有对 应改变与调整,自不待言。并且,也不限定其必须与彩色滤光单元同时形成。
然后,形成共享电极65于彩色滤光基板60上,而此共享电极65配置于 部分的黑矩阵层61与彩色滤光单元上,如图1D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共享 电极65的材质可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T0)、铟《辛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 IZ0)或是其它透明导电材料。利用如图ID所图示的彩色滤光 基板60可制作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面板。
请参照图IE,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彩色滤光基板60、 主动组件阵列基板69以及液晶层。其中,液晶层配置于彩色滤光(CF)基板60 与主动组件阵列基板69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基板60上是形成彩 色滤光单元62、 63、 64,而在主动组件阵列基板69上是形成薄膜晶体管(TFT) 阵列。像素电极67配置于主动组件阵列基板69上。在一实施例中,像素电 极67的材质可为铟锡氧化物(IT0)、铟锌氧化物(IZ0)或是其它透明导电材料。
之后,形成一框胶68以配置于彩色滤光基板60与主动组件阵列基板69 之间,如图1E所示。此框胶68于液晶显示器周围的非显示区形成一环状封 闭区间(域)。框胶68围绕挡墙66,并且利用框胶68使彩色滤光基板60与主 动组件阵列基板69彼此黏合。值得注意的是,挡墙66围绕显示区中的彩色 滤光单元。
在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形成的过程中,彩色滤光基板60经过框胶68涂 布之后,接下来进行与主动组件阵列基板69压合以及注入液晶于彩色滤光基 板60与主动组件阵列基板69之间而形成液晶层的步骤,以得到液晶显示面 板,如图1E所示。在注入液晶至彩色滤光基板60上之后,液晶会逐渐扩散 至挡墙66。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挡墙66围绕显示区中的彩色滤光单元,所以当液晶流动至挡墙66时会被挡住而停止流动。由于液晶层中的液晶受阻于挡 墙66,框胶68与挡墙66之间无液晶分子存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 以阻绝液晶层中的液晶与未固化的框胶68的接触而污染。框胶68与液晶可 以同时照射,在同时照射情况下,由于挡墙66具有阻挡液晶作用,所以液晶 不会与未固化的框胶68接触而导致的液晶污染,此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要技术 特征。
参阅图1 E ,其中包括彩色滤光基板配置于其中,其在制作红(R)、绿(G)、 蓝(B)色阻的同时利用色层堆栈的方式来完成挡墙的制作。举一实施例而言, 本实用新型可以依据制程上的需要而调整红(R)、绿(G)、蓝(B)色阻高度(或 厚度)或挡墙66的高度(或厚度)。挡墙66配置于显示区与框胶68之间,并 且框胶68围绕挡墙66。由于挡墙结构系配置于假像素区域上,因此本实用新 型的制作方法不会影响主动区域(Active Area)的大小以及基板利用率。
参照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值得一 提的是,在此实施例中,包括彩色滤光基板60为透明导电基板,而彩色滤光 片(单元)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方(color filter on array, C0A)的基板 70,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方的基板70上配置有薄膜晶体管阵 列(未图标)、彩色滤光单元62、 63、 64与挡墙66,彩色滤光单元62、 63、 64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之上。共享电极65形成于彩色滤光基板60之下, 而像素电极67a、 67b、 67c分别形成于彩色滤光单元62、 63、 64之上,像素 电极67a、 67b、 67c于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方的基板70之上 为非连续膜层。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方的基板70包含彩色滤 光阵列结构,因此,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方的基板70本身就 具有滤光的功能。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包含彩色滤 光阵列及薄膜晶体管阵列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上。在此实施例中,在彩色滤
光片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方的基板70上的假像素(du隱y pixel)区域上, 第一堆栈层62a、第二堆栈层63a及第三堆栈层64a依序形成于黑矩阵层6la 或遮光层上,结果形成挡墙66以作为液晶挡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堆栈层、彩色滤光基板、主动组件阵列 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堆栈层与彩色滤光单元同时形成,当利用具有此堆栈层的彩色滤光基 板或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方(COA)的基板制作液晶显示面板时,液晶的流动会被堆栈层所阻挡,因此液晶无法与未固化的框胶接触,所 以可以避免液晶受到污染。
(2)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堆栈层结构、彩色滤光基板、彩色滤光片形成于
薄膜晶体管阵列上方(C0A)的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无须增加额外的 制程设备或光罩,故其生产成本不会增加。
对熟悉此领域技艺者,本实用新型虽以较佳实例阐明如上,然其并非用 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修改 与类似的配置,均应包含在上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此范围应覆盖所有类似 修改与类似结构,且应做最宽广的"i全释。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对应配置;复数个黑矩阵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一第一色光滤光单元、一第二色光滤光单元以及一第三色光滤光单元依序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一第一堆栈层、一第二堆栈层及一第三堆栈层对应配置于该复数个黑矩阵层的其中之一上,堆栈配置成一挡墙并围绕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色光滤光单元,其中该第一色光滤光单元、该第二色光滤光单元与该第三色光滤光单元形成于该复数个黑矩阵层之上,其中该第一色光滤光单元、该第二色光滤光单元与该第三色光滤光单元分别与该第一堆栈层、该第二堆栈层及该第三堆栈层同时形成;以及一框胶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间,该框胶围绕该挡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彩色滤 光基板或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上方的基板。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为主动组件阵列基板或透明导电基板。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堆栈层、第 二堆栈层及第三堆栈层形成于该第 一基板的假像素区域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透明导电 电极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明导电电极配 置于部分该黑矩阵层与该第一、第二及第三色光滤光单元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色光滤光单 元/该第二色光滤光单元/该第三色光滤光单元是选自红光滤光单元、绿光滤光单元、蓝光滤光单元之一。
8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晶配置于 该第 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间。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 二基板的材质包括玻璃、石英或可挠性材质。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色光滤光单 元、该第二色光滤光单元与该第三色光滤光单元的颜色不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对应配置;复数个黑矩阵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一色光滤光单元、第二色光滤光单元以及第三色光滤光单元依序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一堆栈层、第二堆栈层及第三堆栈层对应配置于复数个黑矩阵层的其中之一上,以构成挡墙围绕所述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色滤光单元,以防止液晶接触未硬化框胶而导致污染;框胶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此框胶围绕挡墙并黏合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
文档编号G02F1/1335GK201383062SQ20092014798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日
发明者黄贵伟 申请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