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保护结构,尤其是指一种保护显示装置内部背光元件所具有 的灯管以避免因为显示装置受压力时而造成破裂的一种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A所示,该图为常用的手提电子装置示意图。该可携式电子运算装置1, 例如笔记型电脑,具有一显示装置10,其枢接于电子装置1的运算本体11上。该运算本 体11内具有输入介面、中央处理单元、记忆体模块、储存媒体以及各个讯号传输介面(如 网络、无线传输或者是影像以及声音输出等)。该运算本体11的技术属于常用的技艺,在此 不作赘述。该显示装置10,具有一液晶显示模块100,其主要由一液晶显示单元以及一背光 源单元所构成,其结构属于常用的技术,在此不作赘述。如图1B所示,该图为液晶显示模块背面俯视示意图。液晶显示模块12背面具有 一电路基板120,在电路基板120的一侧上具有多个凸肋(rib) 121,相邻凸肋121间具有软 性电路基板122,其与该电路基板120电讯连接。由于液晶显示模块12包括有背光源单元, 而背光源单元具有多个灯管123所(图1B所示的背光源灯管排列为直下式背光源)。如图 1C所示,该图为凸肋放大示意图。在图1C中,凸肋121的上方为显示装置10的外壳13,由 于凸肋121的面积很小,在显示装置10的外壳13受压到作用力90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大 的压力,进而将压力传至背光源模块中的灯管123,使得灯管123单体因为承受到大压力而 破裂,进而造成整个背光源单元丧失发光功效。在常用技术之中,例如中国台湾公告专利第1271578号所揭露的一种直下式背 光源模块,其利用形成于导光板底壳上以提供容置灯管的凹座;以及形成于凹座上以支撑 扩散板的一锥状结构,由凹座与锥状结构的组合可以避免当液晶显示器受到外力冲击或摇 摆时,灯管跳脱而造成灯管断裂的问题。此外,在中国台湾公告专利第1283320号也揭露一 种侧光式背光源模块,其利用一固定结构可将导光板固定于框架中,使背光源模块具有足 够的抗震能力,避免导光板在震动中撞击灯管而造成灯管的破裂,同时,其提高了背光源模 块组装后的稳定性。前述的先前技术多半在背光源单元上进行设计改良,以避免灯管因为 外力而破裂,不过修改背光源单元的结构,对于背光源单元的结构增加不少复杂度,因此需 要消耗很多成本与人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在显示装置内设置有保护结构与液晶显示模块的侧面相贴近,使得当显示装置壳体 受到压力作用时,该保护结构可以分散包覆液晶显示单元的外壳体所受的压力以避免该压 力直接传递至液晶显示模块内的背光源单元内的灯管,以避免灯管因为受到压力而造灯管 破裂。[0006]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包括 有一第一壳体、一液晶显示模块、至少一保护结构以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内具有一容 置空间。该液晶显示模块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液晶显示单元具有一背光源单元,其具有 多个灯管。该至少一保护结构,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与该液晶显示模块的侧边相抵靠, 由该保护结构与该第一壳体接触的面积以转移该第一壳体所受压力。该第二壳体,其罩覆 于该液晶显示模块上且与该第一壳体相耦接。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得当显 示装置壳体受到压力作用时,该保护结构可以分散包覆液晶显示单元的外壳体所受的压力 以避免该压力直接传递至液晶显示模块内的背光源单元内的灯管,以避免灯管因为受到压 力而造灯管破裂,达到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图1A为常用的可携式电子运算装置示意图;图1B以及图1C为常用的可携式电子运算装置的液晶显示单元与灯管配置示意 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结构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结构第一实施例与液晶显示单元壳体组合所形成的显 示装置第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3B为该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4B为该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可携式电子运算装置;10-显示装置;11-运算本体;12-液晶显示模块;120-电 路基板;121-凸肋;122-软性电路基板;123-灯管;13-外壳;2-该显示装置;20-保护结 构;200-202-底面;203-侧面结构;204-209-顶面;210-211-开槽;212-214-开孔;21-第 一壳体;210-容置空间;2100-凸块;2101-螺孔;22-液晶显示模块;220-液晶面板单元; 221-背光源单元;2210-灯管;222-凸肋;23-第二壳体;230-开口 ;25-保护结构;250-凸 柱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目的及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下文 特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相关细部结构以及设计的理念原由进行说明,以使得审查委员可 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详细说明陈述如下请参阅图2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结构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该保护 结构20在本实施例中为一支撑架,其约略呈现一n字型结构。该保护结构具有至少一底 面200、201与202、一侧面结构203以及至少一顶面204-209。本实施例中,该底面与顶面 的数量虽有多个,但也可以根据需要整合为一,并不以本实用新型的图示为限。每一个底面 200-202上具有开槽210与211或者是开孔212,该开槽210与211以及开孔212的数量可根 据需要而设,只要一个以上即可提供固定的效果。该侧面结构203,连接于该底面200-20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该侧面结构203与底面200-202间的夹角约为90度,但不以此为限 制,熟依此项技术的人可以根据内部布局设计而改变。该至少一顶面结构204-209,分别与 该侧面结构203相连接。该顶面结构204-209上也可以开设有开孔213与214,以提供固定 元件(例如螺丝)通过。请参阅图3A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结构第一实施例与液晶显示模块组 合所形成的显示装置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包括有一第一壳体21、一液晶显示模块22、一 保护结构20以及一第二壳体23。该第一壳体21具有一容置空间210,以提供容置该液晶 显示模块22。该液晶显示模块22,包括有一液晶面板单元220以及一背光源单元221,该液 晶面板单元220以及背光源单元221的结构属于常用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该背光源单 元221设置于该容置空间210内,该背光源单元221内具有多个灯管2210。该保护结构20, 如图2所示的结构,其设置于该第一壳体21内的容置空间210内,该保护结构20的侧面结 构203抵靠于该液晶显示模块22中的背光源单元内设置灯管2210的侧面上,由该保护结 构与该第一壳体接触的面积以转移该第一壳体所受压力。该至少一底面其设置于该第一壳 体上,在该第一壳体21的容置空间210内所具有的底面上具有凸块2100以及螺孔2101分 别与该保护结构20底面200-202或者是顶面204-209上所具有的开槽210与211以及开 孔213与214相对应,使得该保护结构20设置于该第一壳体21时,该凸块2100可以嵌入 对应的开槽210与211内,螺孔2101也可以提供固定元件24锁固之用,以固定该保护结构 20于该第一壳体21上。该第二壳体23,其罩覆于该液晶显示模块22上且与该第一壳体21 相耦接组合,使得该保护结构20的底面与该液晶显示模块22的底面具有一高度差,也即该 保护结构20的高度大于该液晶显示模块22的厚度。该第二壳体23具有一开口 230与液 晶面板单元220的显示区域相对应。如图3B所示,其为该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根据图3B显示的结构,当第一 壳体21受到外部作用力90作用时,由于该保护结构20的底面与该第一壳体21相抵靠,且 与该液晶显示模块22的背面具有一高度差,因此外部作用力可以由该保护结构20而均勻 分散,而且不会直接作用于液晶显示模块背部的凸肋(rib)222上,进而防止背光源单元内 的灯管破裂。请参阅图4A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基本上图 4A的显示装置与图2A类似,差异的是,图4A的保护结构25为多个凸柱结构250,而非如图 2所示的支撑架。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凸柱结构250设置的位置与图2A的支撑架的位置 相当,其分别邻靠于该液晶显示模块22的侧面,每一个凸柱结构分别与该多个灯管设置位 置相对应。当该上第一壳体21与23相互组合将该液晶显示模块22包覆于其中时,该多个 柱体结构250与该第一壳体21接触的面与该液晶显示模块22的背面间具有一高度差。因 此,当有作用力90施加于该第一壳体21时,该多个凸柱结构250可以吸收以及分散该作用 力,使得作用力不会直接作用于该液晶显示模块22背面的凸肋222上,进而避免背光源单 元221内的灯管因为受到凸肋222因受作用力90所产生的压力作用而破裂。在一实施例 中,该多个凸柱结构250设置的位置可对应背光源单元221内灯管2210的配置位置,但不 以此为限,只要能够让液晶显示模块22与保护结构25产生一高度差,如每一个凸柱结构的 高度或侧面结构的高度大于该液晶显示模块的厚度,避免压力直接作用于液晶显示模块22 上,即可防止灯管破裂,也及本实用新型的精神。[002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显示装置枢接于一可携式 电子运算装置的主机本体上,该背光源单元为一直下式背光源单元,但不以此为限。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 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以可携式电子运算装置(例如笔记 型电脑)的显示装置为实施例来说明,但是实施例的设计概念,并不以可携式电子运算装 置的显示装置为限。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壳体,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一液晶显示模块,其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液晶显示模块具有一背光源单元,其具有多个灯管;至少一保护结构,其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上且与该液晶显示模块的侧边相抵靠,由该保护结构与该第一壳体接触的面积以转移该第一壳体所受压力;以及一第二壳体,其罩覆于该液晶显示模块上且与该第一壳体相耦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保 护结构为一凸柱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凸 柱结构分与该多个灯管设置位置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凸 柱结构的高度大于该液晶显示模块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结 构为一支撑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 具有至少一底面、一侧面结构以及至少一顶面,该至少一底面其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上,该侧 面结构,其与该至少一底面相连接,该侧面结构抵靠于该背光源单元的设置有该多个灯管 的侧面上,该至少一顶面结构,其与该侧面结构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面结 构的高度大于该液晶显示模块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 底面上更具有至少一开槽与至少一开孔,其中该至少一开槽与该第一壳体与该容置空间对 应的平面上所具有的至少一凸块相嵌合,该至少一开孔与该第一壳体与该容置空间对应的 平面上所具有的至少一螺孔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 置枢接于一可携式电子运算装置的主机本体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源 单元为一直下式背光源单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背光源灯管保护结构的显示装置,包括有一第一壳体、一液晶显示模块、至少一保护结构以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该液晶显示模块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液晶显示模块具有一背光源单元,其具有多个灯管。该至少一保护结构,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与该液晶显示模块的侧边相抵靠,由该保护结构与该第一壳体接触的面积以转移该第一壳体所受压力。该第二壳体,其罩覆于该液晶显示模块上且与该第一壳体相耦接。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1589918SQ20092016955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7日
发明者夏永明, 戴宝华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