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74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感光体的图像形成处理盒以及设置有该图像形成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提出了配备有感光体和充电辊的感光体单元以及配备有感光体、充电辊和显影器的处理盒。在感光体和充电辊彼此接触的情况下,这些装置作为产品而出货。 这会带来如下不便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而在感光体和充电辊之间发生摩擦起电,并且在感光体上留下静电记忆而生成不良图像。为了避免这样的不便,JP-A-2002-258719提出了具有如下机构的一种处理盒在该机构中,在感光体和充电辊之间设置有活动片材部件,并且在开始使用时,将该活动片材从感光体和充电辊之间抽取出来。JP-A-2002-311688提出了另一种处理盒,在该处理盒中, 在分离部件卷绕在感光体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感光体旋转来将该分离部件卷绕在卷绕部件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处理盒以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处理盒和该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静电记忆和分离部件而产生的机械痕迹留在感光体上。(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形成处理盒包括感光体;充电器,其具有可与所述感光体接触的充电部件;壳体,其容纳所述感光体和所述充电器;盖体,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且覆盖所述感光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分离部件,其在所述盖体上位于所述感光体的除形成图像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和所述充电器之间,并且将所述感光体和所述充电器彼此分离。(2)在第(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中,所述盖体覆盖所述感光体和所述充电器的全部。(3)在第(1)项或第( 项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中,所述充电部件是具有轴的充电辊,所述轴的外周面被充电层覆盖,并且所述分离部件插入在所述轴和所述感光体之间。(4)在第(1)项或第( 项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中,在所述盖体的两端设置有多个钩状部,所述钩状部朝向所述壳体凸出并且可分离地被所述壳体的侧部卡住。(5)在第(1)项或第( 项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中,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手柄, 所述第一手柄与安装有所述盖体的侧部相邻,并且所述盖体设置有避开所述第一手柄的凹陷部以及沿着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一手柄相反的第二手柄,并且当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被抓住时,所述盖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所述钩状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壳体的侧部分离。
(6)在第(1)项或第( 项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中,所述充电部件可旋转地由所述壳体中的支承部支撑,所述支承部能够靠近/离开所述感光体并且被压向所述感光体,并且所述分离部件插入在所述支承部和所述感光体之间。(7)在第(6)项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中,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壳体是可安装/可拆卸的,从而所述盖体可沿着所述感光体的轴向朝向所述壳体移动。(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单元,其将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以及定影单元,其对转印在所述记录纸张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设置在所述盖体从第(7)项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上拆卸的状态下。(9)在第(8)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图像形成处理盒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方安装在所述主体上。(10)在第(8)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图像形成处理盒这样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将所述图像形成处理盒沿着所述感光体的轴向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部插入,并且所述盖体与所述主体干涉,从而所述壳体插入所述主体中,而所述盖体从所述壳体上拆卸。根据第(1)项,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分离部件而产生的静电记忆和机械痕迹留在感光体上。根据第( 项,可以防止在感光体和充电辊上涂抹灰尘和指纹以及产生瑕疵。根据第(3)项,可以防止在充电辊的充电层上产生瑕疵。根据第(4)项,可以实现用于壳体的盖体的安装或拆卸。根据第( 项,可以在用一只手把持壳体的情况下用另一只手将盖体从壳体上拆卸,从而消除了对无意地触及感光体等的任何担心。此外,可以容易地从壳体上拆卸盖体。根据第(6)项,可以防止从充电辊上产生瑕疵。根据第(7)项,可以以从主体的侧部插入图像形成处理盒的形式将本发明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第(8)项,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静电记忆和分离部件而产生的机械痕迹留在感光体上。根据第(9)项,可以以从主体上方插入图像形成处理盒的形式将本发明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第(10)项,可以防止犯出将安装有盖体的图像形成处理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错误。


基于下列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的透视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在其盖体被打开的状态下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在其盖体被打开的状态下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图像形成处理盒的剖视图;图6A和6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图像形成处理盒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处理盒的盖体的从其后侧看到的透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图像形成处理盒的剖视图;图9A和9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图像形成处理盒的透视图;以及图IO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处理盒的盖体的透视图, 而图IOB和IOC是图IOA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1)打印机的基本结构和操作首先,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结构和操作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的外观。图2示出了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在这些附图中,附图标记10表示具有箱体11的装置主体。如图3和图 4所示,装置主体10在从顶部延伸到前部(前方是图1至图4中的F方向)的区域内具有开口。通过前盖12和上盖13将该开口打开/关闭。前盖12形成为覆盖装置主体10的前部和前方顶部的倒L形截面。如图2所示,前盖12的下端通过沿着左右方向(图2的画面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铰链轴12A与装置主体10铰接,并且前盖12可以打开/关闭从而沿着前后方向倾斜。此外,上盖13的下端通过与铰链轴12A平行的铰链轴13A与装置主体10 铰接,并且上盖13可以打开/关闭从而沿着上下方向旋转。从图2中可以看出,装置主体10在其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堆叠的大量纸张P的纸盒14。待经受打印的纸张P沿着形成在装置主体10中的前侧的纸张传送路径20上升,并且被排出到形成在上盖13的上部的排纸托盘15中。打印机1是串联式全色打印机。如图2所示,打印机1的装置主体10包括转印带31,其可旋转地被张紧、向前下方(图2中的左下方)倾斜并且沿着箭头A方向旋转;四种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4Y、4M、4C、4K,其平行地布置在转印带31下方;二次转印单元23以及定影单元M ;等等。图像形成单元4Y、4M、4C、4K布置为与转印带31的倾斜方向平行。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Y、4M、4C、4K用于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蓝绿色) (C)和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并且这些图像形成单元的基本结构彼此相同。这些图像形成单元各自包括感光体单元(图像形成处理盒)40,其具有作为主要部分的感光鼓(也可以
6简单地称为感光体)41 ;以及显影器5。感光体单元40从上方可拆卸地设置在装置主体10 中,而显影器5固定在装置主体10—侧。应当注意到,感光体单元40是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特殊结构,稍后将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在图像形成单元4Y、4M、4C、4K下方布置有图像形成单元4Y、4M、4C、4K所共用的图像曝光装置6。图像曝光装置6具有四个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这四个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根据Y、M、C、K各种颜色的图像数据得到调制的激光束。彩色图像信息从例如个人计算机输入到打印机1中。然后,从图像曝光装置6中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与各种颜色对应的四条激光束。这些激光束通过多棱镜发生偏转, 此后通过透镜和反射镜(未示出)对图像形成单元4Y、4M、4C、4K的正在旋转并经过充电的感光鼓41的表面进行扫描。从而,各种颜色的潜像形成在感光鼓41上。显影器5使用包含各种颜色的色调剂的显影剂对形成在感光鼓41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经过这样显影的色调剂图像(彩色图像)通过旋转的一次转印辊32—次转印到转印带31的外表面上。从感光鼓41到转印带31的对显影的这种一次转印操作按照预定定时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4Y、4M、4C、4K中依次执行。当转印带31经过位于最下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4K时,全色色调剂图像形成在转印带31的外表面上。如图3和图4所示,转印带31设置在上盖13—侧。如图2所示,当上盖13关闭时,转印带31布置在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4Y、4M、4C、4K相对的位置,并且一次转印辊32与感光鼓41形成跨越转印带31的咬合区。转印带31卷绕在驱动辊33、张紧辊34和跟随辊 35上,并且当驱动辊33旋转时,转印带31沿着箭头A方向旋转。此外,参照图2,在二次转印单元23中,转印带31上的全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到通过供纸器21从纸盒14中抽出并按照适当定时沿着纸张传送路径20上升的纸张P上。供纸器21设置有纸张供给辊21a和纸张分离辊21b。供纸器21将纸张P逐一地分离,并且纸张P从纸盒14被暂时传送到一对阻滞辊22而停止。通过按照预定定时被驱动而旋转的这一对阻滞辊22,纸张P被给出到二次转印单元23。二次转印单元23设置有张紧转印带31 的驱动辊33以及与驱动辊33形成咬合区的二次转印辊23a。当纸张P在这些辊33和23a 之间经过时,转印带31上的全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转印有全色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经过定影单元M,在定影单元M中,全色色调剂图像被定影在纸张P上。定影单元M包括加热辊Ma以及与加热辊2 形成咬合区的加压辊Mb。当纸张P在这些辊Ma和24b之间经过时,全色色调剂图像通过加压和加热的作用被定影在纸张P上。此外,已经经过定影单元M的纸张P通过一对排纸辊25排出到排纸托盘15中。纸张传送路径20是从供纸器21经由一对阻滞辊22、二次转印单元23和定影单元M到达一对排纸辊25的路径。应当注意到,在纸张传送路径20的前侧,设置有用于翻转纸张P的正面/背面的纸张翻转机构26。如图4所示,纸张翻转机构沈设置在前盖12—侧。此外,组成纸张传送路径20的二次转印单元23的二次转印辊23a、定影单元M和一对排纸辊25被支撑在前盖 12 一侧并且与前盖12 —体地倾斜。(2)感光体单元的构造接下来,参照图5至图7,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感光体单元40进行说明。在图5中,附图标记50表示感光体单元40的壳体。在壳体50中,感光体41可旋转地受到支撑。感光体41具有外周面被预定树脂52覆盖的圆筒状芯部51。感光体41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旋转芯部51的两端处的轴53由支承部M支撑。在壳体50中,充电辊55可旋转地受到支撑。充电辊55具有外周面被橡胶层56a 覆盖的轴56(见图幻。轴56可旋转地由支承部57支撑。支承部57可移动地由沿着上下方向(靠近/离开感光体41的方向)设置在壳体50中的引导件58支撑,并且被弹簧59 压向感光体41 一侧。此外,在壳体50中,清洁器61可旋转地受到支撑。清洁器61具有外周面被织物或海绵覆盖的轴62。清洁器61的外周面总是与充电辊55保持接触。在上述构造中,充电辊阳以及清洁器61可以靠近/离开感光体41,从而充电辊55可以与感光体41接触以及与感光体41分离。如图6A和6B所示,在壳体50的侧部(打印机1的前侧)形成有开口 62,从而感光体41、充电辊55和清洁器61露出。显影器5的显影辊fe与露出的感光体41接触,并且通过从图像曝光装置6发射出的激光束来形成潜像。这意味着只有感光体41可以露出,而充电辊55和清洁器61会被壳体50的壁部覆盖。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没有形成这样的壁部以便减小感光体单元40之间的间隔以及感光体单元40和显影器5之间的距离, 从而使打印机1小型化。在壳体50的位于开口 62上方的壁部上,形成有向前凸出的手柄(第一手柄)63。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64表示帽体。在感光体单元40安装在打印机1上之后,帽体64沿着X 方向打开。从而,感光体41的上部露出,以便当上盖13关闭时,转印带31与感光体41接触。如图6B所示,壳体50可拆卸地安装有覆盖感光体41、充电辊55和清洁器61的盖体70。盖体70由挠性的合成树脂制成。在盖体70的上端的中心处形成有避开手柄63的凹陷部71。在凹陷部71的下缘形成有凸出部72。另一方面,在手柄63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与凸出部72配合的凹陷部(未示出)。此外,如图7所示,在盖体70的后表面的两端形成有朝向壳体50凸出的凸出部78。另一方面,在壳体50中形成有与凸出部78配合的凹陷部 68。在盖体70的下端的中心处形成有向前凸出的手柄(第二手柄)73。在盖体70的两端处形成有朝向壳体50凸出的钩状部74a、74b。钩状部74b比钩状部7 长。当盖体 70安装在壳体50上时,钩状部74a、74b分别被形成在壳体50的侧部的凸出部75a、7^卡住。在盖体70的后表面的两侧形成有朝向壳体50凸出的肋条(分离部件)76。如图 5所示,在盖体70安装在壳体50上的状态下,肋条76位于感光体41的树脂52上没有形成图像的区域和充电辊阳的轴56之间,并且将充电辊55和感光体41彼此分离。(3)感光体单元的操作为了将盖体70安装在感光体单元40的壳体50上,可以在将壳体50的手柄63插入盖体70的凹陷部71中的同时,将肋条76插入在感光体41和充电辊55的轴56之间,从而使盖体70朝向壳体50移动。此外,当盖体70的凸出部72插入壳体50的凹陷部(未示出)中并且凸出部78插入壳体50的凹陷部68中时,盖体70被压在壳体50上。于是,盖体70的钩状部74a、74b分别被壳体50的凸出部75a、7 卡住,从而盖体70安装在壳体50
8上。如此完成的感光体单元40可以作为产品而出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遭受到振动,由于感光体41和充电辊55彼此分离,所以不会产生由于摩擦而引起的静电记忆。另外,由于盖体70覆盖感光体41、充电辊55和清洁器61,所以可以防止灰尘侵入或者涂抹任何指纹以及产生任何瑕疵。为了将感光体单元40安装在打印机1中,可以拆下盖体70。在此时,例如,用左手抓住壳体50而用右手抓住手柄63、73。从而,盖体70的手柄73的中心被顶起,并且手柄73的侧板73a向内弯曲。这样,盖体70发生弹性变形,从而盖体70的两端沿着图6中的Y方向翘曲。由于盖体70的这种变形,较长的钩状部74b从壳体50的凸出部7 上拆下。因此,略微拉出在这一侧(右侧)的肋条76,接下来使盖体70略微向左移动以便从凸出部7 上抽出较短的钩状部74a。此外,向前拉出盖体70,从而将盖体70从壳体50上拆卸。因此,支承部57通过弹簧59的作用上升,从而充电辊55与感光体41接触。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感光体单元40,由于肋条76布置在感光体41的没有形成图像的区域和充电辊阳的轴56之间,所以没有有害痕迹留在感光体41上。同样没有有害痕迹留在充电辊阳的橡胶层56a上。另外,如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在感光体41、充电辊55和清洁器61露出的构造中,盖体70也是重要的部件。由于盖体70还用作将感光体 41和充电辊55彼此分离的分离部件,所以不会增加部件的数目,从而限制了生产成本。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抓住手柄63和73来使盖体70发生弹性变形并从壳体50的凸出部7 上拆下钩状部74b。从而,可以容易地从壳体50上拆卸盖体70。此外, 由于该操作是使用两只手进行的,所以几乎不存在对无意地触及感光体41等的担心。(4)其他示例性实施例接下来,参照图8至图10C,对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感光体单元40从打印机1的侧部插入,并且盖体80以可以向左滑动的方式可拆卸地与壳体50适配。在如下说明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组成部件相同的组成部件,不再对这些部件进行说明。如图9A和9B所示,盖体80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50上。盖体80覆盖感光体41、 充电辊55和清洁器61。盖体80由挠性的合成树脂制成。如图IOA至IOC所示,在盖体80的后表面的中心处形成有凸出部82。壳体50的与凸出部82配合的凹陷部(未示出)至少在左侧是中空的,以便凸出部82可以向左滑动从而从未示出的凹陷部中拆下。此外,在盖体80的后表面的两端处形成有待与凹陷部68 配合的朝向壳体50凸出的弹性凸出部87。在弹性凸出部87的右侧形成有向右倾斜的斜面 87a。在弹性凸出部87周围形成有U形的狭槽88。在盖体80的下端的中心处形成有向前凸出的手柄83。在盖体80的后表面的两端形成有朝向壳体50凸出的肋条(分离部件)86。如图8所示,在盖体80安装在壳体50上的状态下,肋条86位于感光体41的树脂52上没有形成图像的区域和充电辊55的轴56之间,并且将充电辊55和感光体41彼此分离。为了将盖体80安装在感光体单元40的壳体50上,可以将肋条86插入在感光体 41和充电辊55的支承部57之间并且使盖体80朝向壳体50移动。此外,当盖体80的凸出部82插入壳体50的凹陷部(未示出)中并且盖体80的弹性凸出部87插入壳体50的凹陷部68中时,盖体80被压在壳体50上。这样,盖体80安装在壳体50上。如此完成的感光体单元40具有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感光体单元40的作用和效果相同的作用和效^ ο为了将感光体单元40安装在打印机1中,可以将感光体单元40插入形成在打印机1的侧部的插入口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打印机1设置有与盖体80干涉的部件,所以当感光体单元40插入打印机1中时,向左的力会作用在盖体80上。于是,弹性凸出部87的斜面87a被推压在壳体50的凹陷部68的壁部上,从而向左的力作用在弹性凸出部87上。因而,通过形成在弹性凸出部87周围的狭槽88的作用,弹性凸出部87的内部向前翘曲,从而弹性凸出部87离开凹陷部68。同时,形成在盖体80的后表面上的凸出部82 离开未示出的凹陷部,并且肋条86从感光体41和支承部57之间离开。因此,支承部57通过弹簧59的作用上升,从而充电辊55与感光体41接触。在这种状态下,盖体80离开壳体 50,从而可以用手拆下盖体80。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感光体单元40,如果感光体单元40插入打印机1中,则盖体 80会自动地脱落。因此,可以防止犯出在安装有盖体80的情况下进行安装的错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具有这些功能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本发明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选取和说明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具有各种变型的本发明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本发明意在用前面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处理盒,包括 感光体;充电器,其具有可与所述感光体接触的充电部件; 壳体,其容纳所述感光体和所述充电器;盖体,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且覆盖所述感光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分离部件,其在所述盖体上位于所述感光体的除形成图像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和所述充电器之间,并且将所述感光体和所述充电器彼此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其中, 所述盖体覆盖所述感光体和所述充电器的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其中,所述充电部件是具有轴的充电辊,所述轴的外周面被充电层覆盖,并且所述分离部件插入在所述轴和所述感光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其中,在所述盖体的两端设置有多个钩状部,所述钩状部朝向所述壳体凸出并且可分离地被所述壳体的侧部卡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与安装有所述盖体的侧部相邻,并且所述盖体设置有避开所述第一手柄的凹陷部以及沿着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一手柄相反的第二手柄, 并且当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被抓住时,所述盖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所述钩状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壳体的侧部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其中, 所述充电部件可旋转地由所述壳体中的支承部支撑,所述支承部能够靠近/离开所述感光体并且被压向所述感光体,并且所述分离部件插入在所述支承部和所述感光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其中,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壳体是可安装/可拆卸的,从而所述盖体可沿着所述感光体的轴向朝向所述壳体移动。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单元,其将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以及定影单元,其对转印在所述记录纸张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设置在所述盖体从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处理盒上拆卸的状态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处理盒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方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处理盒这样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将所述图像形成处理盒沿着所述感光体的轴向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部插入,并且所述盖体与所述主体干涉,从而所述壳体插入所述主体中,而所述盖体从所述壳体上拆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处理盒包括感光体;充电器,其具有可与感光体接触的充电部件;壳体,其容纳感光体和充电器;盖体,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并且覆盖感光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分离部件,其在盖体上位于感光体的除形成图像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和充电器之间,并且将该感光体和该充电器彼此分离。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2193471SQ20101051913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2日
发明者渡边薰也, 饭仓和昭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