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对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77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对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对焦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相机或具有拍摄功能之手机上均设有至少一个镜头模组,而该镜头模组的功能为驱动光学镜片或光学镜片组沿着光轴移动,以达到自动对焦及/或变焦的功能。光学镜片组的移动方法之一为音图马达,其由电流流经线圈产生电磁场,电磁场与永久磁铁产生驱动力以使光学镜片组沿着光轴移动。由于此方法可缩小镜头模组的体积,近年来已大量应用在小型相机、手机相机或网络相机中。采用音图马达驱动对焦或变焦虽然可使得镜头模组的体积减小,惟,由于采用永久磁铁使得镜头模组的质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质量较小的自动对焦装置。一种自动对焦装置,其用于驱动镜头模组运动实现对焦,所述镜头模组具有光轴, 所述自动对焦装置包括一固定架,其具有中心轴与光轴重合的收容空间,在所述固定架上具有缺口 ;一可动件,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可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沿平行所述光轴的方向移动,所述可动件具有中心轴平行所述光轴的通孔,在所述可动件上具有所述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切面;一承载体,其与所述固定架相配合用于收容所述可动件;一导杆, 其穿设在所述通孔内,且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架和承载体上;一压电马达,其固定在所述缺口内并抵接所述切面,所述压电马达具有平行所述光轴的形变量用于驱动所述可动件在所述导杆的引导下运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件在压电马达的形变驱动下沿着导杆运动,由于自动对焦装置不采用质量较大的磁铁,从而亦省略与磁铁相配合使用的线圈,从而使得自动对焦装置质量较小。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焦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焦装置的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自动对焦装置 10固定架11第一收容空间 110缺口111第一通孔112可动件12
第二收容空间 120切面121通孔122凹槽123承载体13通光孔130盲孔131定位柱Π2导杆14压电马达15固持件16吸引杆17电路板18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焦装置10用来驱动镜头模组 (图未示)运动以实现对焦操作,自动对焦装置10包括固定架11、可动件12、承载体13、导杆14、压电马达15、固持件16、吸引杆17和电路板18。电路板18用来给压电马达15提供电能使其工作,当电路板18对压电马达15提供电流时,压电马达15具有机械形变,不同方向的电流具有不同方向的机械形变。固定架11为具有第一收容空间110的方形结构,第一收容空间110用来收容可动件12,第一收容空间110的中心轴与镜头模组之光轴重合。固定架11的一个角具有一个中心轴平行镜头模组光轴之第一通孔112,与具有第一通孔112 —角位于对角在线的另一角具有缺口 111用以收容固持件16,固持件16用来将压电马达15固定在缺口 111内。当然,第一通孔112和缺口 111也可以不设置在对角在线,可以设置通过第一收容空间110的中心轴的直线上。可动件12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收容空间110内,可动件12为具有一个中心轴与镜头模组的光轴重合的第二收容空间120的方形结构,第二收容空间120用来收容镜头模组, 从而使得镜头模组在可动件12之带动下沿着光轴上下运动以实现对焦操作。对应固定架11上的第一通孔112,可动件12的一个角上具有平行镜头模组光轴的第二通孔122。可动件12的与具有第二通孔122相对的角上具有一个切面121,切面121 上具有长度方向平行镜头模组光轴的第一凹槽123,吸引杆17固定在第一凹槽123内且突出第一凹槽123。固持件16将压电马达15固定在固定架11的缺口 111内并使压电马达15与吸引杆17相抵接。当然,也可以省略吸引杆17,而使压电马达15直接抵接在切面121上。承载体13亦为方形结构,其几何中心具有一个通光孔130,用于使通过镜头模组的光线进入设置在承载体13上的影像传感器上以成像。承载体13的四角分别具有一个定位柱132,其与固定架上的定位孔(图未示)相配合从而使承载体13固定在固定架11上。承载体13的一个角上具有一个盲孔131,导杆14穿设在第二通孔122中,且导杆 14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通孔112和盲孔131内,位于第一通孔112和盲孔131内的部分可通过点胶方式固定在固定架11和承载体13上,从而使得可动件12在导杆14的导引下在第一收容空间110内上下运动。当电路板18对压电马达15提供电流时,压电马达15可将输入的电能转换为自身的形变,该形变具有平行镜头模组光轴的分量,该形变分量使得压电马达15与吸引杆17之间具有相对位移,由于压电马达15固定在固定架11上而不能运动,从而可动件12在形变分量的驱动下可沿着导杆14在固定架11的第一收容空间110内上下移动,从而使得镜头模组在可动件12的带动下实现对焦操作。另外,自动对焦装置10不采用质量较大的磁铁,从而亦省略与磁铁相配合使用的线圈,从而使得自动对焦装置质量较小、结构简单。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于本发明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对焦装置,其用于驱动镜头模组运动实现对焦,所述镜头模组具有光轴,所述自动对焦装置包括一固定架,其具有中心轴与光轴重合的收容空间,在所述固定架上具有缺口 ;一可动件,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可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沿平行所述光轴的方向移动,所述可动件具有中心轴平行所述光轴的通孔,在所述可动件上具有所述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切面;一承载体,其与所述固定架相配合用于收容所述可动件;一导杆,其穿设在所述通孔内,且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架和承载体上;一压电马达,其固定在所述缺口内并抵接所述切面,所述压电马达具有平行所述光轴的形变量用于驱动所述可动件在所述导杆的引导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具有通孔,所述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上具有盲孔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盲孔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为方形结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一个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所在位置与所述通孔所在位置为对角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具有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光轴的凹槽,一吸引杆固定在凹槽内,所述压电马达抵接所述吸引杆。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装置进一步包括固持件,所述固持件用来将所述压电马达固定在所述缺口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进一步包括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固持单元上并与所述压电马达电性相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承载体相对的端面分别具有定位孔和定位柱,所述定位孔和定位柱相配合使得所述承载体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对焦装置,其用于驱动镜头模组运动实现对焦,所述镜头模组具有光轴,所述自动对焦装置包括一固定架,其具有中心轴与光轴重合之收容空间,在所述固定架上具有缺口;一可动件,其设置于收容空间内并可在收容空间内移动,所述可动件具有中心轴平行光轴之通孔,在所述可动件上具有通孔相对应之位置设置有切面;一承载体,其与固定架相配合用于收容可动件;一导杆,其穿设在通孔内,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架和承载体上;一压电马达,其固定在缺口内并抵接切面,所述压电马达具有平行光轴之形变量用于驱动可动件在导杆之引导下运动。
文档编号G02B7/09GK102455478SQ20101052160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
发明者吴松青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