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192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enclosed-lensretrorefIective sheeting),具体而言,涉及在道路标识、工程标识等的标识类,汽车和摩托车等车辆的牌照 类,衣物、救生器具等的安全器材类,广告牌等的标记,各种认证标签类,以及可视光、激光 或者红外线的反射型传感器类的反射板等中,具有令人满意的逆反射性能,并且既能够粘 贴于所希望的场所又能够直至使用时不需要就不粘贴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比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更高的逆反射性 能、并且既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又能够直至使用时不需要就不粘贴的橙色封闭透镜型 逆反射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向着光源反射已经入射的光的逆反射片是众所周知的,在道路标识、工 程标识等的标识类,汽车和摩托车等车辆的牌照类,衣物、救生器具等的安全器材类,广告 牌等的标记,各种认证标签类,以及可视光、激光或者红外线的反射型传感器类的反射板等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这样逆反射片,已知有使用了逆反射元件的包封透镜型逆反射片 (encapsulated-lens retroref lective sheeting)禾口封闭透镜型逆反身寸片,其中,该逆反 射元件具备微小玻璃球和真空蒸镀有金属(基本上是铝)的镜面反射层。作为包封透镜型逆反射片的例子,在Mckenzie的日本国特公昭40-7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1,对应美国专利第3,190,178号说明书)、Mcgrath的日本国特开昭52-110592 号公报(专利文献2,对应美国专利4,025,159号说明书)、以及Bailey等的特开昭 62-121043号公报(专利文献3,对应美国专利第5,064,272号说明书)中有详细公开。作为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例子,在Belisle的日本国特开昭59-718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对应美国专利第4,721,649号说明书)中有详细公开。关于逆反射性能,由于通过观测角度和光入射角度的组合而对观测角度、入射角 度所要求的角度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够一概而论,但是至少就在0. 2度 0. 5度左右的观测 角度上的逆反射性能而言,一般的包封透镜型逆反射片具有比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更优异 的逆反射性能。然而,就作为显示在自然光下的白度的指标而运用的Y值而言,封闭透镜型逆反 射片通常比包封透镜型逆反射片高,进而涉及到生产性、操作性、以及施工后不产生褶皱等 膜的稳定性,也是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比胶囊型逆反射片优异。专利文献1 日本国特公昭40-787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开昭52-110592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国特开昭62-121043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国特开昭59-7184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如上所述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由于具有高逆反射性能且反射光的Y值大,因此 是具有优异性能的逆反射片,但进一步要求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具有优异的逆反射性 能,并且既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又能够直至使用时不需要就不粘贴的被着色成橙色的 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该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能够具有比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 射片更高的逆反射性能,并且既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又能够直至使用时不需要就不粘 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具备 表面保护层、保持层、被该保持层所保持的多个微小玻璃球、焦点形成层、镜面反射层、粘合 剂层和剥离膜,该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在70 μ m 100 μ m的范围内,且粒度分布为粒子 的75 %以上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所述表面保护层以及所述保持层中的至少一层 被着色,且色相在XYZ表色系中处于连接(X,y) = (0. 558,0. 352) (0. 636,0. 364) (0.570, 0. 429) (0. 506,0. 404)这 4 点的范围内。根据该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由于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在70 μ m 100 μ m 的范围内,且粒度分布为粒子的75%以上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因此在比较接近 正面的方向上能够具有高逆反射性能。对于本发明人而言,通过使用如此的微小玻璃球 从而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具有高逆反射性能的理由尚不明确,但是在平均粒径小于 70 μ m的情况下,发现辉度会极端降低。另外,可以认为在平均粒径超过IOOym的情况下, 有必要形成厚的焦点形成层,此时由于有焦点形成层变歪的倾向,因此反射光发生散射,且 相对于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的反射光的辉度发生降低。再有,如果处于平均粒径士 ΙΟμπι 范围内的粒子的比例小于75%,那么由于微小玻璃球的偏差的比率增加,因此在从微小玻 璃球射出的光的焦点上不形成镜面反射层的比率将变高。因此,认为反射光仍然要发生散 射,且相对于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的反射光的辉度发生极端降低。于是,由于所述表面保护 层和所述保持层中的至少一层被着色,且色相在XYZ表色系中处于连接(X,y) = (0.558, 0. 352) (0. 636,0. 364) (0. 570,0. 429) (0. 506,0. 404)这 4 点的范围内,因此即使不设置新 的着色用的层,也可以将逆反射片制成橙色。进而,通过粘合剂层而能够粘贴在所希望的场 所,但是因为剥离膜被粘贴于粘合剂层,所以直至剥去剥离膜为止能够防止粘合剂层粘贴 于壁上等。另外,在上述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中,优选该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为 80 μ m 90 μ m,另外,该微小玻璃球的粒径的粒度分布优选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 内占80%以上。根据该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就能够具有更高的反射性能。另外,在上述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中,在观测角为0. 2度且入射角为5度的条 件下,逆反射性能优选为200cd/lX/m2以上,在观测角为0. 2度且入射角为5度的条件下, 逆反射性能更优选为250cd/lx/m2以上。根据该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由于具有更高的反射性能,因此夜间的可视性 比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有显著提高,并且可以被用于广泛的产品中。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能够具有比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更高的逆反射性能、并且既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又能够直 至使用时不需要就不粘贴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截面结 构概略图。符号说明1…表面保护层2…印刷层3…保持层4…微小玻璃球5…焦点形成层6…镜面反射层7…粘合剂层8…剥离膜9…光的入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就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以展示实施方式的形式更 进一步详细地加以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截面结 构概略图。如图1所示,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具备表面保护层1、印刷层2、保持层 3、保持层3所保持的多个微小玻璃球4、焦点形成层5以及镜面反射层6作为主要构成,其 中,表面保护层1和保持层3中的至少一层被着色。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保护层1是具有全光线透过率为40%以上的光透过性的 层,只要是具有这样的光透过性的树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由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 氟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碳酸酯树脂等的树脂或者这些树脂的组 合加以构成。特别是从耐候性以及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氯乙烯 树脂,其中,如果考虑涂布适应性或者着色时着色剂的分散性等,则特别优选丙烯酸树脂。在表面保护层1中,在不明显损害透明性的范围内,可以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稳定 剂、可塑剂以及交联剂等各种添加剂。在使表面保护层1中含有着色剂的情况下,相对于母体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 量份,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1 20重量份,更优选为3 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5 15 重量份。着色剂的添加量只要在该下限值以上,则由于能够得到充分的着色,并且获得优 异的可视性,因而优选,另外,着色剂的添加量只要在该上限值以下,则由于能够防止产生 保持层过度变硬而变脆等不良状况,并且能够防止机械强度以及柔软性等特性被损害,因 而优选。作为将表面保护层着色成橙色的着色剂,可以列举蒽醌类、吡唑啉酮类、紫环酮 (perinone)、茈(perylene)类以及喹吖啶酮(quinacridone)类等,其中,从透明性和耐候 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蒽醌类的着色剂。还有,橙色的着色剂并不是单色,例如可以合并使用
5异吲哚酮类的黄色着色剂和茈类的红色着色剂。还有,因为如果表面保护层1的光透过性差,就会出现难以获得优异的逆反射性 能的情况,所以表面保护层优选无着色或者用能够获得透明性的着色剂进行着色。印刷层2是为了显示传达给观测者的信息或者显示图案的层。该印刷层2通过印 刷而被设置于表面保护层1的保持层侧的表面。印刷层2由例如不会透过光的树脂构成。 作为如此的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在着色剂的分散性和其稳定性、对于溶剂的溶解 性、耐候性、印刷适应性以及与薄膜的紧密附着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的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 脂、聚氨酯树脂、乙烯树脂、聚酯树脂以及醇酸树脂等,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树脂,或者使用将 这些树脂组合2种以上并共聚而成的物质。保持层3是保持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的微小玻璃球4的层,只要是具有透光性 的树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由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氟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 聚氨酯树脂以及聚碳酸酯树脂等的树脂或者这些树脂的组合加以构成。特别是从耐候性以 及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氯乙烯树脂,其中,如果考虑涂布适应性 或者着色时着色剂的分散性等,特别优选丙烯酸树脂。形成保持层3的树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以下 略称为Mw)为5万以上,更优选为5万 40万的树脂,更优选该范围为10万 30万,并且 通过使用与适当的固化剂反应的树脂,就能够使微小玻璃球4适度地沉降于树脂中。保持层3所用的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通常为25 50%,优选为30 40%,更优 选为33 38%。再有,保持层3的厚度为15μπι 50μπι。在保持层3是通过数层层叠而 成的情况下,保持微小玻璃球4的保持层3的涂布厚度要结合微小玻璃球4的粒径等的条 件来确定。还有,为了提高逆反射性能,保持层3的全光线透过率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为 80%以上,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另外,在保持层3含有着色剂的情况下,只要与使表面保护层1含有着色剂的情况 相同即可。于是,在将保持层着色成橙色的情况下,保持层的全光线透过率为20%以上,优 选为30%以上,特别优选为40%以上。另外,除了着色剂之外,保持层3中在无损于其物性的范围内还可以添加紫外线 吸收剂、稳定剂、可塑剂以及固化剂等的各种添加剂。另外,必要时也可以含有烷基化氨基树脂、烷基化尿素树脂以及异氰酸酯类交联 剂等的固化剂;硅类剥离剂以及纤维素类剥离剂等的剥离剂;聚酯变性聚二甲基硅氧烷、 硅类表面活性剂以及丙烯酸类共聚物等的表面调整剂等的添加剂。保持层3中保具有多个微小玻璃球4。该微小玻璃球4通过焦点形成层5与镜面 反射层6进行协同,从而具有使光逆反射的功能,其中,该镜面反射层6与各个微小玻璃球 4相对。微小玻璃球4的折射率通常为2. 0 2. 5,优选为2. 0 2. 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光进行逆反射的要素而使用的微小玻璃球4的平 均粒径为70 μ m 100 μ m。通过如此增大微小玻璃球4的平均粒径,从而就能够比现有技 术提高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的正面反射性能。另外,微小玻璃球4的平均粒径更优选为 80 μ m 90 μ m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微小玻璃球4的粒径的粒度分布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占75%以上。再有,该粒度分布更优选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πι的范围内占80%以 上。通过使粒度分布如此狭窄,从而从正面入射到微小玻璃球4的光在经过后述的焦点形 成层5并在镜面反射层6上进行反射的时候,在镜面反射层6上连接焦点并作逆反射的比 例变大,逆反射性能也就变高。另外,上述微小玻璃球4的平均粒径以及粒度分布的测定如下进行。首先,将成为 测定试样的微小玻璃球IOg投入到干燥的玻璃制容器中。接着,在该容器中放入大约230ml 的BECKMAN公司制的电解液(商品名Coulter Isoton III Diluent),用玻璃棒搅拌直至 分散均勻为止,从而制作成微小玻璃球4的分散溶液。接着,将该分散溶液放置到BECKMAN 公司制的库尔特计数仪(Coulter Counter) (Multisizer 2)中进行测定。另外,焦点形成层5是用于将镜面反射层6配置在透过各个微小玻璃球4的光的 焦点位置上的层,只要是光透过性的树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是由丙烯酸树脂、醇酸 树脂、氟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以及丁缩醛树脂等树脂或 者这些树脂的组合来构成。特别是从耐候性、涂布适应性以及热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由 丙烯酸树脂、丁缩醛树脂来构成。在焦点形成层5中,在不明显损害透明性的范围内,可以添加着色剂或者紫外线 吸收剂、稳定剂、可塑剂以及交联剂等各种添加剂。形成焦点形成层5的树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形成焦点形成层5的 树脂的Mw为10万以上,更优选Mw为10万 40万,更进一步优选Mw为15万 30万。通 过在该范围内并且使用与适当的固化剂进行反应的树脂,从而就能够更确切地形成球面状 的焦点形成层5。在涂布形成焦点形成层5的树脂时的粘度通常为10 600cP,优选为30 600cP, 更优选为50 200cP。另外,焦点形成层5的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通常为10 40%,优选 为15 35%,更优选为15 25%。如果树脂固体成分高,那么气泡就容易卷入到树脂中, 且变得容易发泡,如果固体成分小于10%,就会成为涂布量变成很多的原因。焦点形成层5的厚度虽然是以入射了的光线在镜面反射层6上连接焦点的形式考 虑树脂的折射率等来加以决定的,但通常为10 μ m 60 μ m,优选为15 μ m 50 μ m,特别优 选为20 μ m 40 μ m。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逆反射性能而优选焦点形成层5的全光线透过率为 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特别优选为95%以上。另外,镜面反射层6是用于反射光的层,通常由铝、银、铬、镍、镁、金以及锡等的金 属构成。镜面反射层6是使用这些金属并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等的手段而形成的。还 有,为了均勻地形成反映基底形状的金属薄膜而特别优选真空蒸镀法。另外,金属反射层的 厚度通常为0. 05口111 0.2口111,优选为0. 05μπι 0. 15 μ m,特别优选为0. 05μπι 0.1μπι。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具有用于与铝板以及亚 克力板等基材粘结的粘合剂层7。构成粘合剂层7的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是使 用作为通常的粘合剂用树脂而被使用的树脂即可,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树脂、硅类树脂、 橡胶类树脂以及酚醛类树脂等。其中,优选在耐候性方面表现优异且粘结特性良好的丙烯 酸类树脂或者硅类树脂。作为构成粘合剂层7的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有分子量越高的树脂越容易获得
7适宜的保持力的倾向,所以通常优选使用Mw为50万以上的树脂,更优选使用Mw为50万 120万的树脂,进一步优选使用Mw为60万 100万的树脂。其中,如果使用利用异氰酸酯 类交联剂等的交联剂来使具有官能团的Mw为50万以上的树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的树 脂,那么就能够获得特别优异的保持力,因而最优选。粘合剂层7可以设置在镜面反射层6侧,通过该粘合剂层7而能够将封闭透镜型 逆反射片10粘贴到基板上,并且,将光透过性的粘合剂层设置在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的 光入射侧(表面保护层1侧),通过该粘合剂层而能够将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粘贴到光 透过性的基板上。另外,在粘合剂层7的镜面反射层6侧的相反侧设置剥离膜8,以防止粘合剂层7 附着于不期望的地方。如此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的逆反射性能优选在观测角为0. 2度以及入射角 为5度的条件下的逆反射性能为60cd/lx/m2以上,更优选为80cd/lx/m2以上,进一步优选 为lOOcd/lx/m2以上。通过具有如此的逆反射性能,从而与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相 比,夜间的可视性得到显著提高。还有,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是按照以下所述的方法进行制造的。首先,涂布工 程基材表面保护层用的树脂配合液并干燥,从而形成表面保护层1。还有,在对表面保护层 1进行橙色的着色的情况下,将上述着色剂混合在表面保护层的树脂配合液中。工程基材只 要是具有充分的强度并且在受热时膨胀以及收缩都非常小的物质,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例 如可以使用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以及氯乙烯等作为材质的基材,其中 特别优选PET。涂布方法只要是能够均勻地涂布规定厚度的方法,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优选 使用逆转辊涂布法、逗号式直接涂布法(comma directcoating)等的方法。接着,将保持层3用的树脂调配液涂刷到表面保护层1上并加以半干燥。还有,如 果是在打算将橙色的着色施于保持层3的情况下,那么将上述的着色剂混合于表面保护层 的树脂调配液中。接着,将微小玻璃球4散布到这个被半干燥的状态的树脂上并施以热处 理。通过以成为各个保持层3的树脂为半干燥的程度将微小玻璃球4埋设到树脂中,从而就 能够调节埋设率。作为在散布了微小玻璃球4之后的热处理温度例如在作为树脂而使用丙 烯酸树脂的情况下通常为50°C 150°C,优选为70°C 130°C,特别优选为80°C 120°C, 干燥大约5分钟,只要是达到容易埋设微小玻璃球4就可以。然后,通过干燥半干燥状态的 树脂从而就形成保持微小玻璃球4的保持层3。将微小玻璃球4埋设到保持层3中的埋设率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取决于保持层3 的树脂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作为保持层3的树脂而使用丙烯酸的情况下,相对于微 小玻璃球4的直径,优选20%以上。还有,在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中,对于微小玻璃球4埋设到保持层3中的埋 设率为50%的程度而言,由于这能够提高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的正面反射性能,因而优 选,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易于与微小玻璃球4的球面相配合而形成焦点形成层5,因 此优选焦点形成层5薄,如上所述为了形成薄的焦点形成层5而优选微小玻璃球4的埋设 率为50 90%,更优选为70 80%。还有,如果微小玻璃球4变大,则焦点形成层5的厚 度将会有变厚的倾向。但是,通过以以上所述形式将微小玻璃球4的埋设率调整为50
890%,从而能够减薄焦点形成层5,并能够防止由于焦点形成层5变厚而造成的焦点形成层 5的材料发泡等。接着,在微小玻璃球4上以及在保持微小玻璃球4的保持层3上涂布焦点形成层5 用的树脂配合液。涂布方法只要是能够均勻地涂布出规定厚度的方法,就没有特别的限制, 可以优选使用逆转辊涂布法、逗号式直接涂布法等的方法。焦点形成层5用的树脂配合液在室温下进行涂布,必要时进行加热处理以使树脂 固化。固化温度根据树脂·固化剂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作为焦点形成层用树脂而使 用丙烯酸树脂的情况下,通常为50°C 160°C,优选为70°C 155°C,加热时间可以是3分 钟到10分钟。另外,必要时可以分数次涂布 固化焦点形成层5用的树脂配合液。由此通 过固化树脂配合液,从而形成焦点形成层5。接着,通过金属薄膜在焦点形成层5上形成镜面反射层7。作为金属薄膜的形成方 法,可以是涂布法、真空蒸镀法等,为了均勻地形成反映基底形状的金属薄膜,特别优选真 空蒸镀法。金属层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为0. 05 μ m 0. 2 μ m,优选为0. 05 μ m 0. 15 μ m,特别优选为 0. 05 μ m 0. 1 μ m。蒸镀的速度·温度·真空度等的条件只要根据机器来选择最适宜的条件即可,金 属薄膜的厚度只要均勻地成为规定的厚度即可。还有,在如图1所示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那样具有粘合剂层7的情况下,接 着将粘合剂层7形成用的树脂配合液涂布于剥离膜8上并加以干燥,并将形成有镜面反射 层6的中间产品的表面和粘合剂层的表面相贴合。贴合条件根据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而 有所不同,在作为粘合剂而使用丙烯酸类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例如一边加热到50 90°C左 右一边施加压力。最后,只要剥离工程基材,就能够获得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粘合剂层的封闭透镜型 逆反射片10。[实施例]以下列举实施例、比较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还有,在实施例、比较例中所使 用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逆反射性能)作为逆反射性能测定器,使用Advanced RetroTechnology, INC.制的“Model 920”,IOOmmXlOOmm的逆反射片试样的逆反射光量是基于JISZ 9117,将入射角调整成5 度,在观测角为0. 2度以及观测角为0. 5度的条件下分别对5个点加以测定,将这5个点的 平均值作为逆反射性能的值。还有,在实际使用上一般入射角为5度比较接近逆反射片的 正面且为小的入射角,观测角为0.2度则是比较小的观测角。再有,观测角为0.5度则并不 那么接近逆反射片的正面且不是小的观测角。<实施例1>作为工程基材而使用帝人株式会社制的厚度为75μπι的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薄膜(商品名帝人Tetoron Film S-75)。然后,相对于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丙烯 酸树脂溶液(商品名RS-1200) 100重量份,添加T0KUSHIKI Co.,Ltd.制的发色母体(color base)(商品名=AR-N 4100) 1. 33重量份、T0KUSHIKI Co.,Ltd.制的发色母体(商品名: AR-860)3. 27重量份、T0KUSHIKI Co.,Ltd.制的发色母体(商品名AR_7300) 3. 14重量份、TOKUSHIKI Co. ,Ltd.制的发色母体(商品名HFG Or) 1. 81 重量份、SANWA CHEMICAL CO., LTD.制的甲基化三聚氰胺树脂溶液(商品名:NIKALAC MS-11)16重量份、TOKUSHIKICo., Ltd.制的纤维素衍生物(商品名CAB)6重量份、SHIPRO KASEIKAISHA, LTD制的紫外线 吸收剂(商品名=Seesorb 103) 1. 5重量份、BYK-Chemie Japan KK制的均化剂(商品名 BYK-300)0. 05重量份、DIC株式会社制的催化剂(商品名BECKAMINE P_198)0. 12重量份、 以及作为溶剂成为MIBK/甲苯=8/2之比16. 7重量份,并搅拌混合,从而制成表面保护层 形成用的树脂配合液,将该树脂配合液涂布在工程基材上并加以干燥,从而形成厚度大约 为40 μ m的橙色表面保护层。接着,相对于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丙烯酸树脂(商品名RS-3000) 100重量 份,添加Sumika Bayer Urethane Co. , Ltd.制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Sumijoule N-75) 14. 5重量份、以及作为溶剂的甲苯21重量份和MIBK 14重量份,并搅拌混合,从而制 成保持层形成用的树脂配合液,然后将该树脂配合液涂布于表面保护层上,之后在70°C下 干燥5分钟,从而形成厚度大约为30 μ m的保持层。将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 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NBK1028)附着于 上述保护层,并加以热处理,以微小玻璃球从保持层露出的形式使微小玻璃球沉浸于保持 层中。还有,在用显微镜观察截面的时候,微小玻璃球是接触于表面保护层,在保护层中保 持着微小玻璃球直径的大致75%。接着,添加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丙烯酸树脂溶液(商品名RS-5000) 100重量 份、SANWA CHEMICAL CO.,LTD.制的甲基化三聚氰胺树脂溶液(商品名NIKALAC MS-11)5. 5 重量份、以及作为溶剂按照MIBK/甲苯=4/6的比率为39. 3重量份,并搅拌混合,从而制成 焦点形成层用的树脂配合液,将该树脂配合液涂布于保持层以及微小玻璃球之上并加以干 燥,从而形成平均厚度大约为25 μ m的焦点形成层。接着,将铝真空蒸镀于焦点形成层之上,从而获得镜面反射层。另外,使用LINTEC Corporation制的剥离纸(商品名:E2P_H(P))作为剥离膜, 并且,添加BA/AA共聚物(重量比BA/AA = 90/10)的乙酸乙酯/甲苯(1/1)溶液(固 体成分34% ) 100重量份、TOKUSHIKICo.,Ltd.制的白色着色剂(商品名:AR-9127ff)9 重量份、NipponPolyurethane Industry Co. , Ltd.制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 CoronateDO. 5重量份、以及作为溶剂的乙酸乙酯16. 1重量份,并搅拌混合,从而制成粘合 剂层形成用的树脂配合液,将该树脂配合液涂布于剥离膜上并加以干燥,从而形成厚度大 约为41 μ m的粘合剂层。接着,在贴合镜面反射层和粘合剂层之后,剥离工程基材,从而获得具有粘合剂层 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实施例2>除了将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微小玻璃球变更成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 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恩希爱化工有限公 司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NBK0922-1)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具有 粘合剂层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实施例3>[0088]除了将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微小玻璃球变更成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 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日本Union Co., Ltd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UB-B)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橙色封闭 透镜型逆反射片。<实施例4>除了将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微小玻璃球变更成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 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日本Union Co., Ltd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UB-C)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橙色封闭 透镜型逆反射片。〈实施例5>除了将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微小玻璃球变更成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 作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Asahi Techno Glass Co.,Ltd.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SK_80)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 制得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实施例6>除了将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微小玻璃球变更成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 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日本Asahi Techno Glass Co.,Ltd.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SK_73)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 制得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比较例1>作为比较例1,采用了使用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NB45) 来加以制造的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商品名1503720AT,批 次号YZ68F),其中,该微小玻璃球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 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比较例2>作为比较例2,采用了使用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NB34) 来加以制造的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商品名0817700PN,批 次号V961L),其中,该微小玻璃球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 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比较例3>用筛子对比较例1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所用的微小玻璃球进行筛选,从而挑选 出成为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 例的粒度分布的微小玻璃球。于是,使用该微小玻璃球并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橙 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比较例4>用筛子对用于比较例1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微小玻璃球进行筛选,从而挑选 出成为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 例的粒度分布的微小玻璃球 于是,使用该微小玻璃球并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橙 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0103]由上述的测定方法测定如上所述制得的实施例1 6以及比较例1 4的逆反射 性能。其结果在表1中表示。[表 1]
权利要求一种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具备表面保护层、保持层、被该保持层所保持的多个微小玻璃球、焦点形成层、镜面反射层、粘合剂层和剥离膜,该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在70μm~100μm的范围内,且粒度分布为粒子的75%以上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所述表面保护层以及所述保持层中的至少一层被着色,且色相在XYZ表色系中处于连接(x,y)=(0.558,0.352)(0.636,0.364)(0.570,0.429)(0.506,0.404)这4点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 该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为80 μ m 90 μ 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 该微小玻璃球的粒度分布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占8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 在观测角为0. 2度且入射角为5度的条件下,逆反射性能为200cd/lX/m2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 在观测角为0. 2度且入射角为5度的条件下,逆反射性能为250cd/lX/m2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该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在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中,具有比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更高的逆反射性能,并且既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又能够直至使用时不需要就不粘贴。本实用新型的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具备表面保护层(1)、保持层(3)、被保持层(3)所保持的多个微小玻璃球(4)、焦点形成层(5)、镜面反射层(6)、粘合剂层和剥离膜,其中,微小玻璃球(4)的平均粒径在70μm~100μm的范围内,并且粒度分布为粒子的75%以上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表面保护层(1)和保持层(3)中的至少一层被着色,且色相在XYZ表色系中处于连接(x,y)=(0.558,0.352)(0.636,0.364)(0.570,0.429)(0.506,0.404)这4点的范围内。
文档编号G02B5/128GK201749206SQ20102026583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9日
发明者宫崎一也, 高松威夫 申请人:恩希爱(杭州)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