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以及图像抖动修正方法

文档序号:278893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装置以及图像抖动修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被拍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以及其中所使用的图像抖动修正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使用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CM0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等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中,作为修正由于手抖动而引起的图像抖动的方法,已知光学式抖动修正和电子式抖动修正。光学式抖动修正是通过变更向摄像元件的入射光的光轴角来以光学方式修正摄影图像的抖动的方式,电子式抖动修正是通过控制在存储器中存储的摄影图像的截取位置来以电子方式修正摄影图像的抖动的方式。

在光学式抖动修正和电子式抖动修正中,在其结构上都存在有限的可修正范围。在光学式抖动修正中扩大可修正范围的情况下导致装置结构的大型化。另外,在电子式抖动修正中,无法修正摄像元件的曝光时间内的图像抖动,因此,与光学式抖动修正相比,画质容易降低。因此,专利文献I公开了并用光学式抖动修正和电子式抖动修正来扩大图像抖动的可修正范围的摄像装置。在该摄像装置中,当电子变焦增大时,使得基于电子式抖动修正的修正比基于光学式抖动修正的修正大,当电子变焦减小时,使得基于光学式抖动修正的修正比基于电子式抖动修正的修正大,由此有效地修正了图像抖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1822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在电子式抖动修正中,与光学式抖动修正相比画质容易降低。另外,变焦的倍率越大图像抖动越大。在上述的专利文献I中,由于电子变焦的倍率越大电子式抖动修正的比例越大,因此导致画质的降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抑制画质的降低的同时扩大图像抖动的可修正范围的摄像装置、以及其中所使用的图像抖动修正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摄像元件,其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信号处理部,其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抖动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光学变焦部,其以光学方式进行所述摄影图像的变倍;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其以光学方式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其通过在预定的区域截取所述摄影图像来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设定部,其根据所述光学变焦部中的光学变焦倍率,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以及控制部,其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来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摄像元件,其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信号处理部,其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抖动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其以光学方式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其通过截取所述摄影图像的预定的区域来修正抖动;设定部,其根据对所述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时的所述摄像元件的曝光时间,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分配角的比例;以及控制部,其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摄像元件,其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信号处理部,其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抖动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光学变焦部,其以光学方式进行所述摄影图像的变倍;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其以光学方式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其通过截取所述摄影图像的预定的区域来修正抖动;设定部,其根据所述光学变焦部中的光学变焦倍率以及对所述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时的所述摄像元件的曝光时间,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以及控制部,其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提供一种图像抖动修正方法,其使用以光学方式修正摄影图像的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通过在预定的区域截取摄影图像来进行修正的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对通过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的抖动进行修正,该图像抖动修正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的步骤;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的步骤;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的步骤;根据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变焦部中的光学变焦倍率,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的步骤;以及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来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的步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提供一种图像抖动修正方法,其使用以光学方式修正摄影图像的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通过在预定的区域截取摄影图像来进行修正的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对通过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的抖动进行修正,该图像抖动修正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的步骤;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的步骤;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的步骤;根据对所述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时的所述摄像装置的摄像元件的曝光时间,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的步骤;以及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来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的步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提供一种图像抖动修正方法,其使用以光学方式修正摄影图像的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通过在预定的区域截取摄影图像来进行修正的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对通过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的抖动进行修正,该图像抖动修正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的步骤;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的步骤;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的步骤;根据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变焦部中的光学变焦倍率以及对所述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时的所述摄像装置的摄像元件的曝光时间,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的步骤;以及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来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的步骤。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抑制画质的降低的同时扩大图像抖动的可修正范围。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摄像装置中的摄像区域的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修正比例和光学变焦的变焦位置的关系的图。图4 (A) (C)是用于说明进行了电子式抖动修正的情况下的各视场中的抖动幅度的图。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学修正比例和摄像元件的快门速度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如图I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I具备棱镜2、透镜单元3、摄像元件4、A/D变换部5、信号处理部6、存储部7、棱镜驱动器8、变焦透镜驱动器9、定时生成器10、读出控制部11、监视器12、陀螺仪传感器13、A/D变换部14以及系统控制器15。棱镜2与透镜单元3相对地设置在光的入射侧,变更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的光轴角,使其入射到透镜单元3。透镜单元3具有用于调焦的聚焦透镜组(未图示)、光学变焦用的变焦透镜组31等。使经由棱镜2入射的入射光在摄像元件4上成像。摄像元件4由(XD、CM0S等组成,对通过透镜单元3入射的光进行光电变换后输出电信号。A/D变换部5将从摄像元件4入射的模拟的电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信号处理部6对从A/D变换部5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生成由亮度信号Y以及色差信号Cb、Cr组成的摄影图像,将其存储在由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成的存储部7中。
棱镜驱动器8驱动棱镜2使其进行为了修正手抖动而变更入射光的光轴角的动作。通过棱镜驱动器8和棱镜2构成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变焦透镜驱动器9驱动透镜单元3的变焦透镜组31使其进行用于进行摄影图像的变倍的光学变焦动作。通过变焦透镜驱动器9和变焦透镜组31构成光学变焦部。定时生成器10向摄像元件4供给各种定时信号,驱动摄像元件4。读出控制部11在由系统控制器15指示的位置截取在存储部7中存储的摄影图像,将截取的图像输出到监视器12。另外,读出控制部11也对由未图示的硬盘、光盘等组成的存储部输出所截取的图像,由硬盘、光盘等组成的存储部存储由所输入的图像构成的影像。在此,如图2所示,存储部7中存储的摄影图像在作为标准摄像区域的区域A的周围具有电子式抖动修正用的区域B。通过具有该区域B,可以调整在存储部7中存储的摄像 图像的截取位置来修正摄影图像的抖动。读出控制部11具有作为根据摄像装置I的抖动角调整从摄影图像中截取作为标准摄像区域的区域A的位置的电子式抖动修正部的功能。读出控制部11根据摄像装置I的抖动角截取区域A,并输出该截取的图像。监视器12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显示从读出控制部11输入的图像。陀螺仪传感器(抖动检测部)13检测由于手抖动等产生的摄像装置I的角速度并输出检测信号。A/D变换部14将从陀螺仪传感器13输入的模拟的检测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将其输出到系统控制器15。系统控制器(控制部)15通过微型计算机等构成,控制在摄像装置I中设置的各部。作为与手抖动修正相关的控制内容,系统控制器15对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3检测出的角速度进行积分来计算摄像装置I的抖动角(单位预定时间的角度迁移),将该抖动角分配给光学式抖动修正和电子式抖动修正,控制棱镜驱动器8以及读出控制部11以便通过各个方式修正摄影图像的抖动。另外,系统控制器15具有作为设定部的功能,该设定部设定抖动角向光学式抖动修正的分配比例、即光学修正比例R_ratio并将该抖动角向电子式抖动修正的分配比例设定为剩余的I 一 R_ratio (D_ratio)0此外,可以根据抖动角求出移动距离,根据该移动距离进行这样的分配。接着,说明摄像装置I的动作。在摄影时,摄像元件4将通过棱镜2以及透镜单元3入射的光变换为电信号然后输出。摄像元件4中的电子快门的快门速度(曝光时间)经由定时生成器10由系统控制器15控制。A/D变换部5将从摄像元件4输入的模拟的电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出,信号处理部6处理从A/D变换部5输入的数字信号来生成摄影图像,并将其存储在存储部7中。在摄影过程中,陀螺仪传感器13检测由手抖动而产生的摄像装置I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13的检测信号在通过A/D变换部14变换为数字信号后被供给系统控制器15。系统控制器15对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3检测出的角速度进行积分来计算摄像装置I的抖动角Q。并且,系统控制部15设定光学修正比例R_ratio,并且控制棱镜驱动器8以便通过光学式修正来修正在摄像装置I的抖动角9上乘以R_ratio所得的角度,并且控制读出控制部11以便通过电子式抖动修正来修正在抖动角Q上乘以D_ratio (= I — R_ratio)所得的角度。并且,系统控制器15进行控制以便在监视器12上显示通过读出控制部11从存储部7读出的图像。根据光学变焦倍率设定光学修正比例R_ratio,如图3所示,以随着变焦位置从WIDE端朝向TELE端、即随着光学变焦倍率变大R_ratio增大的方式而设定。另外,在TELE端(光学变焦倍率最大)R_ratio = 1,即设定为仅使用光学式抖动修正来进行修正。另一方面,设定R_ratio,以使在WIDE端(光学变焦倍率最小),R_ratio与D_ratio 的比例等于通过光学式抖动修正可修正的范围的大小与通过电子式抖动修正可修正的范围的大小的比例。图3的例子表示光学式抖动修正和电子式抖动修正的可修正范围的大小的比例为 I :4 的情况,WIDE 端的 R_ratio = 0. 2, D_ratio = 0. 8。说明如上述那样设定R_ratio的理由。当光学变焦倍率增大时,变焦透镜组31的焦距增大。因此,与光学变焦倍率小的情况相比,即使摄像装置I的抖动角相同,图像的抖动幅度也增大。如前所述,在电子式抖动修正中,摄像元件4的曝光时间内的图像抖动无法修正,因此与光学式抖动修正相比画质容易降低。在光学变焦倍率大时,如上所述,图像的抖动增大,因此画质的降低更明显。因此,光学变焦倍率越大越增大R_ratio,在光学变焦倍率达到最大的TELE端R_ratio = 1,仅使用光学式抖动修正,抑制画质的降低。在此,说明与光学式抖动修正相比,电子式抖动修正的画质低的理由。在视场间为1/60秒、摄像元件4的曝光时间为1/60秒的通常快门时,假定发生了图4 (A)所示的波形的手抖动。图4 (B)是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了电子式抖动修正时的每个视场的抖动幅度的大小的图。在电子式抖动修正中,通过控制摄影图像的截取位置来修正图像抖动,因此如图4(B)所示,在视场间的抖动可以修正。但是,由于以1/60秒单位形成了视场,因此视场内(曝光时间内)的抖动无法修正。因此,根据视场,面内的抖动幅度大,画质降低。返回R_ratio的说明。在光学变焦倍率小的情况下,电子式抖动修正下的画质降低的程度与高倍率时相比较小,因此减小R_ratio,增大向电子式抖动修正的分配比例D_ratio,扩大摄像装置I中能够修正的可修正范围。如前所述,在光学式抖动修正和电子式抖动修正中都存在有限的可修正范围。在光学式抖动修正中,根据棱镜2的可动范围等决定可修正范围,在电子式抖动修正中,根据图2所示的电子式抖动修正用的区域B的大小等决定可修正范围。可以最有效地利用两种方式的可修正范围,是在光学式抖动修正的可修正范围的大小与电子式抖动修正的可修正范围的大小的比例和R_ratio与D_ratio的比例相等时。对其进行说明。例如设光学式抖动修正的可修正范围为Rmax = ±1°,设电子式抖动修正的可修正范围为Dmax = ±4° ,检测出的摄像装置I的抖动角0=5°。此时,当设R_ratio = 0. 2,D_ratio = 0. 8时,分配给光学式抖动修正的角度0r=5° X0. 2 = 1°,分配给电子式抖动修正的角度e d = 5° X0. 8 = 4°。由此,由于Qr = Rmax, Θ d = Dmax,因此,Qr、0d都能够修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两种方式修正的合计角度为ΘΓ+ 0d= 1° +4° =5。,可以对抖动角5°进行修正。与此相对,例如在R_ratio = O. 3,D_ratio = O. 7 时,Θ r = 5。Χ0· 3 = I. 5。,Θ d = 5° X0. 7 = 3. 5°。由此,由于Θ d<Dmax,因此在电子式抖动修正中能够修正所分配的角度0d = 3. 5°。另ー方面,由于0r>Rmax,因此在光学式抖动修正中无法修正所分配的角度0r=1.5°。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两种方式可以修正的合计角度成为Rmax +Θ d = 1° +3.5° =4.5°,变得小于抖动角Θ = 5°。另夕卜,例如在R_ratio = O. I, D_ratio = O. 9 时,Θ r=5。Χ0· I = O. 5。,Θ d=5° X0. 9 = 4. 5°。由此,0r〈Rmax,因此在光学式抖动修正中能够修正所分配的角度ΘΓ=0. 5°。另ー方面,由于Θ d>Dmax,因此,在电子式抖动修正中无法修正所分配的角度0d=4.5°。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两种方式可以修正的合计角度成为Θ r+Dmax=0. 5° +4° =4.5°,变得小于抖动角 Θ = 5°。 如上所述,当R_ratio D_ratio与Rmax Dmax不相同时,有时在光学式抖动修正以及电子式抖动修正中的一方分配了超过可修正范围的角度,而在另一方中成为未使用到其可修正范围的边界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仅可以修正比两种方式的可修正范围的合计小的角度。与此相对,若R_ratio D_ratio与Rmax Dmax相同,贝U当光学式抖动修正以及电子式抖动修正中的一方使用到可修正范围的边界时,另一方也成为使用到其可修正范围的边界的状态。因此,能够最高效地利用两种方式的可修正范围。因此,设定R_ratio以使在变焦位置为WIDE端时R_ratio D_ratio与Rmax Dmax相等,最大限度地利用两种方式的可修正范围,由此实现了摄像装置I中的图像抖动的修正范围的扩大。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光学式抖动修正以及电子式抖动修正这两种方式来进行图像抖动修正,光学变焦倍率越大将R_ratio设定得越大,由此,可以在抑制装置结构的大型化以及画质的降低的同时扩大图像抖动的可修正范围。此外,R_ratio和变焦位置的关系为光学变焦倍率越大R_ratio越大的关系即可,也可以不是图3那样的线性关系。另外,当检测出的抖动角Θ比根据R_ratio向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和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抖动角Θ时通过两种方式能够修正的合计角度大,并且在两种方式的某ー种中,在对于被分配的角度在可修正范围内存在余量的情况下,可以变更R_ratio以使通过两种方式可修正的合计角度増大。例如当光学式抖动修正的可修正范围为Rmax=±r,电子式抖动修正的可修正范围为Dmax=±4° ,设定为R_ratio=0. 3, D_ratio=0. 7时,假定检测出抖动角Θ = 5°。此时,通过与前述的例子相同的计算,通过两种方式能够修正的合计角度为Rmax+ Θ d=4. 5° ,比抖动角Θ =5°小。在光学式抖动修正中,被分配的角度ΘΓ=1.5°比Rmax=r大,因此,在光学式抖动修正中无法进一歩修正。另ー方面,在电子式抖动修正中,被分配的角度0d=3. 5°比Dmax=4°小,因此,在电子式抖动修正中在可修正范围内存在余量。因此,若变更为R_ratio = O. 2, D_ratio = O. 8,则通过与前例所述相同的计算,通过两种方式可以修正的合计角度成为9r+ Qd= 1° +4° =5° ,与R_ratio = O. 3,D_ratio = O. 7时相比合计角度増大。通过进行这种R_ratio的变更,可以扩大基于两种方式的合计的可修正范围。另外,在对于根据设定的R_ratio分配的角度,在光学式抖动修正和电子式抖动修正中,在可修正范围内都存在余量的情况下,可以变更R_ratio以便对光学式抖动修正分配更大的角度。由此,可以在维持两种方式的合计的可修正范围的同时抑制画质的降低。在此,光学式抖动修正以及电子式抖动修正都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独立动作的系统,也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3针对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分别检测抖动角Θ。与光学变焦倍率对应的R_ratio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设定共同的值,但是,如上述那样进行R.ratio的变更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进行变更。此外,不限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 向,只要是预定的方向和与该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即可。此外,也可以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设定与光学变焦倍率对应的R_ratio。例如,在WIDE端,由于用户ー边走ー边进行摄影而产生垂直方向的抖动的情况较多,在TELE端产生垂直方向的抖动的情况少,但是有时由于在水平上移动的同时摄影而产生水平方向的抖动。通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设定R_ratio,可以应对这种光学变焦倍率导致的抖动方向的倾向的差异。(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I相同的结构,因此使用图I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器15根据摄像元件4中的电子快门的快门速度(曝光时间)来设定光学修正比例R_ratio。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快门速度和R_ratio的关系的图。如图5所示,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将R_ratio设定得越小。另外,在通常快门时(曝光时间1/60秒)R_ratio = 1,即设定为仅使用光学式抖动修正来进行修正。另ー方面,设定R_ratio,使得在最快快门时(例如曝光时间1/250秒)R_ratio D_ratio和Rmax Dmax相等。图5的例子表示Rmax Dmax =I-A的情况,最快快门时的R_ratio = O. 2,D—ratio = 0. 8。如图4 (A)、(B)所说明的那样,在曝光时间1/60秒的通常快门时,在电子式抖动修正中画质降低。与此相对,在快门速度比通常快门时快的情况下,例如曝光时间1/250秒的最快快门时,如图4 (C)所示,每ー视场的曝光时间短,因此,视场内的抖动幅度小,与通常快门时相比画质难以降低。因此,快门速度越慢使R_ratio越大,在曝光时间1/60秒的通常快门时使R_ratio=1,仅使用光学式抖动修正,抑制画质的降低。另ー方面,在曝光时间最短的最快快门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3的例子中的WIDE端的情况同样地,设定R_ratio使得R_ratio D_ratio和Rmax Dmax变得相等,最大限度地利用两种方式的可修正范围,由此实现了摄像装置I中的图像抖动的修正范围的扩大。根据信号处理部6中生成的摄影图像的亮度,在系统控制器15中设定摄像元件4的快门速度。曝光时间越长,摄影图像的亮度变得越大,因此,例如当亮度过大时,通过缩短曝光时间来调整亮度。系统控制器15为了以设定的快门速度驱动摄像元件4而向定时生成器10供给定时控制信号。另外,系统控制器15根据快门速度设定R_ratio,为了通过光学式抖动修正来修正在摄像装置I的抖动角Θ上乘以R_ratio所得的角度而控制棱镜驱动器8,并且,为了通过电子式抖动修正来修正在抖动角Θ上乘以D_ratio所得的角度而控制读出控制部11。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快门速度越快将R_ratio设定得越小,由此,可以在抑制装置 结构的大型化以及画质的降低的同时扩大图像抖动的可修正范围。此外,R_ratio与快门速度的关系只要是快门速度越快R_ratio越小的关系即可,也可以不是图5那样的线性的关系。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检测出的抖动角Θ比基于1 _ratio向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和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抖动角Θ时通过两种方式可以修正的合计角度大,并且在两种方式的任意ー种中,在对被分配的角度在可修正范围内存在余量的情况下,可以变更R_ratio使得通过两种方式可以修正的合计角度増大。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对于根据设定的R_ratio分配的角度,在光学式抖动修正和电子式抖动修正中在可修正范围中都存在余量的情况下,可以变更R_ratio使得向光学式抖动修正分配更大的角度。在此,与快门速度对应的R_ratio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设定相同的值,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如上述那样进行R_ratio的变更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进行变更。另外,可以并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表不的图3那样设定的R_ratiol (第一比例)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的图5那样设定的R_ratio2 (第二比例)来设定R_ratio。例如可以将上述R_ratiol和R_ratio2相乘所得的值设定为R_ratio。这样一来,可以根据变焦位置和快门速度双方更恰当地改变R_ratio。另外,例如可以分为如下情况来进行在曝光时间为1/60 1/100秒的范围的快门速度时使用WIDE端的R_ratiol,在除此以外的快门速度时将R_ratiol和R_ratio2的相乘所得值作为R_ratio来使用等的情况。此外,也可以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地设定与快门速度对应的R_ratio。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能够在抑制画质的降低的同吋,扩大图像抖动的可修正范围的摄像装置以及图像抖动修正方法。符号说明I摄像装置2 棱镜3透镜单元4摄像元件5A/D 变换部6信号处理部
7存储部8棱镜驱动器9变焦透镜驱动器10定时生成器11读出控制部12监视器 13陀螺仪传感器14A/D 变换部15系统控制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摄像元件,其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 信号处理部,其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 抖动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 光学变焦部,其以光学方式进行所述摄影图像的变倍; 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其以光学方式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 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其通过在预定的区域截取所述摄影图像来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 设定部,其根据所述光学变焦部中的光学变焦倍率,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来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以所述光学变焦部中的光学变焦倍率越大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越大的方式设定所述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在所述光学变焦倍率最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的可修正范围的大小和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的可修正范围的大小的比例来设定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
4.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摄像元件,其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 信号处理部,其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 抖动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 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其以光学方式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 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其通过截取所述摄影图像的预定的区域来修正抖动; 设定部,其根据对所述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时的所述摄像元件的曝光时间,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分配角的比例;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以所述曝光时间越短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越大的方式设定所述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在所述曝光时间被设定为所述摄像装置中的最短曝光时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的可修正范围的大小和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的可修正范围的大小的比例来设定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
7.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摄像元件,其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 信号处理部,其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 抖动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 光学变焦部,其以光学方式进行所述摄影图像的变倍; 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其以光学方式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 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其通过截取所述摄影图像的预定的区域来修正抖动; 设定部,其根据所述光学变焦部中的光学变焦倍率以及对所述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时的所述摄像元件的曝光时间,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根据第一比例和第二比例,对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进行设定,其中,所述光学变焦倍率越大则所述第一比例越大,所述曝光时间越短则所述第二比例越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根据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和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的可修正范围的大小的比例,设定所述光学变焦倍率为最小时的所述第一比例、以及所述曝光时间被设定为所述摄像装置中的最长曝光时间时的所述第二比例。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在通过所述抖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抖动角比通过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和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能够修正的合计角度大,并且在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的某个中,在对于根据所述比例分配的角度在可修正范围内存在余量的情况下,变更所述比例使得所述合计角度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I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在预定的方向以及与所述预定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分别设定所述比例。
12.—种图像抖动修正方法,其使用以光学方式修正摄影图像的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通过在预定的区域截取摄影图像来进行修正的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对通过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的抖动进行修正,该图像抖动修正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步骤 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的步骤; 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的步骤; 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的步骤; 根据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变焦部中的光学变焦倍率,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的步骤;以及 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来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的步骤。
13.一种图像抖动修正方法,其使用以光学方式修正摄影图像的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通过在预定的区域截取摄影图像来进行修正的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对通过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的抖动进行修正,该图像抖动修正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步骤 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的步骤; 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的步骤; 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的步骤; 根据对所述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时的所述摄像装置的摄像元件的曝光时间,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的步骤;以及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来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的步骤。
14.一种图像抖动修正方法,其使用以光学方式修正摄影图像的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通过在预定的区域截取摄影图像来进行修正的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对通过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的抖动进行修正,该图像抖动修正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步骤 对入射到所述摄像装置的来自被拍摄体的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电信号的步骤; 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摄影图像的步骤; 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角的步骤; 根据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变焦部中的光学变焦倍率以及对所述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时的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摄像元件的曝光时间,设定分别向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分配所述抖动角的比例的步骤;以及 根据设定的所述比例分配所述抖动角,并控制所述光学式抖动修正部以及所述电子式抖动修正部,以便根据该分配的抖动角来修正所述摄影图像的抖动的步骤。
全文摘要
系统控制器(15)根据光学变焦倍率设定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3)检测出的抖动角(θ)的向光学式抖动修正的分配比例、即光学修正比例,控制棱镜驱动器(8)以便通过光学式抖动修正来修正在抖动角(θ)上乘以光学修正比例后的角度,并且控制读出控制部(11)以便通过电子式抖动修正来修正剩余的角度。
文档编号G03B5/00GK102754023SQ20108006166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8日
发明者久保田哲平, 加藤秀弘, 野中浩孝 申请人:Jvc建伍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