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14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盒、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盒、处理盒以及应用它们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这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是一种应用电子照相型工艺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设备。例如,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例子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等)、传真装置、文字处理机等等。处理盒是一单元,它至少整体地包含显影装置和电子照相感光鼓,并且被制成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显影装置是利用显影剂对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应用电子照相成像工艺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能够作用在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处理装置和电子照相感光鼓被一体化成为盒。应用以下处理盒类型,即其中盒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上。根据这种处理盒类型,由使用者进行装置的维护操作,而无需依赖服务人员,由此显著地改善了操作性。那么,这种处理盒类型被广泛应用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相应于激光、LED或者灯的图像信息的光被投射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电子照相感光鼓上。藉此,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在感光鼓上的已显影的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藉此,图像得以形成在记录材料上。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1-255806(第9-11页,图7-图14)描述了一种直列式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其沿着一列布置多个处理盒。处理盒40包括具有感光鼓44的鼓单元 41以及具有显影辊68的显影单元42,并且它们可旋转地与摆动中心轴43相连。感光鼓44 在其轴向端设有盒联接件60。当处理盒40被安装至设备主组件时,盒联接件60与设置在设备主组件中的主组件联接件61相接合,并且传递驱动力。驱动力从设置在显影单元42 的摆动中心43上的作为显影驱动力传递件的输入齿轮64通过空转齿轮65、66传递至显影辊68。这里,当处理盒40安装至设备主组件时,输入齿轮64与设置在设备主组件中的齿轮 67啮合并且接受驱动力。更特别地,来自设备主组件的感光鼓44和显影辊68的驱动力传递被彼此独立地执行。

发明内容
最近,要求对图像质量进行进一步改进。在传统的例子中,在摆动中心设置输入齿轮,该摆动中心的位置是恒定的而不管显影单元的摆动运动。因此,从输入齿轮通过空转齿轮将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并且必须在处理盒中为该驱动力传递提供空间。因此,显影辊的旋转精度受输入齿轮、空转齿轮以及主组件齿轮之间的啮合的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发展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显影装置、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其中通过沿着与处理盒或者显影装置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可移动件而定位处理盒或者显影装置,并且简化了用于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的退避机构,该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显影装置、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其中在轴联接件上设置接合部,并且通过将设置在轴联接件上的接合部定位在保持部上,使得不是必须设有用于与接合部及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接合的大的引导件,并且显影装置、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尺寸减小。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显影装置、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其中通过改进显影辊的旋转精度而改善图像质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处理盒,所述主组件包括鼓联接件、显影联接件和接触件,所述处理盒包括i)感光鼓;ii)鼓联接部,邻近所述感光鼓的一个轴向端设置,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鼓联接件接合以便接收用于转动所述感光鼓的驱动力;iii)显影辊,构造和定位成a)使在所述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和b)能够围绕该显影辊的轴线旋转;iv)显影联接部,邻近所述显影辊的一个轴向端设置,所述显影联接部包括iv-i)从动部,固定在所述显影辊的所述一个轴向端上;iv-ii)中间部,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从动部接合,和b)在保持所述中间部与所述从动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从动部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移动;和iv-iii)驱动部,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b)与所述中间部接合,和c)在保持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中间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并且与所述中间部的上述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ν)保持部,构造和定位成a)保持所述驱动部,和b)能够与所述驱动部一起沿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方向移动;vi)推动部,构造和定位成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推动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保持部;和vii)抵接部,构造和定位成抵接由所述推动部推动的所述保持部,以便在所述处理盒沿着所述显影辊的轴向插入到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使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其中,所述保持部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接触件接触,从而在所述驱动部已经与所述显影联接件尚未建立接合关系时,已经插入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所述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运动以便使所述鼓联接部与所述鼓联接件接合,由所述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运动导致的所述保持部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的运动受到限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设备主组件和能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处理盒,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i)所述设备主组件,其包括i-i)鼓联接件,构造和定位成施加驱动力;i-ii)显影联接件,构造和定位成施加驱动力;和i-iii)接触件,构造和定位成抵接所述处理盒;ii)所述处理盒,其包括ii-i)电子照相感光鼓;ii-ii)鼓联接部,邻近所述感光鼓的一个轴向端设置,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鼓联接件接合以便接收用于转动所述感光鼓的驱动力;ii-iii)显影辊,构造和定位成a)使在所述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和b) 能够围绕该显影辊的轴线旋转;ii-iv)显影联接部,邻近所述显影辊的一个轴向端设置,所述显影联接部包括ii-iv-i)从动部,固定在所述显影辊的所述一个轴向端上;ii-iv-ii)中间部,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从动部接合,和b)在保持所述中间部与所述从动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从动部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移动;和ii-iv-iii)驱动部,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b)与所述中间部接合,和C)在保持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中间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并且与所述中间部的上述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ii-v)保持部,构造和定位成a)保持所述驱动部,和b)能够与所述驱动部一起沿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方向移动;ii-vi)推动部,构造和定位成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推动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保持部;和ii-vii)抵接部,构造和定位成抵接由所述推动部推动的所述保持部,以便在所述处理盒沿着所述显影辊的轴向插入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中时,使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其中,所述保持部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接触件接触,从而在所述驱动部已经与所述显影联接件尚未建立接合关系时,由已经插入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所述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运动导致的所述保持部用以使所述鼓联接部与所述鼓联接件接合的运动受到限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处理盒,所述主组件包括显影联接件和接触件,所述处理盒包括i)显影辊,能够围绕该显影辊的轴线旋转;ii)显影联接部,邻近所述显影辊的一个轴向端设置,所述显影联接部包括ii-i)从动部,固定在所述显影辊的所述一个轴向端上;ii-ii)中间部,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从动部接合,和b)在保持所述中间部与所述从动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从动部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移动;和ii-iii)驱动部,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b)与所述中间部接合,和C)在保持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中间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并且与所述中间部的上述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iii)保持部,构造和定位成a)保持所述驱动部,和b)能够与所述驱动部一起沿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方向移动;vi)推动部,构造和定位成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推动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保持部;和vii)抵接部,构造和定位成抵接由所述推动部推动的所述保持部,以便在所述处理盒沿着所述显影辊的轴向插入到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使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其中,所述保持部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接触件接触,从而在所述驱动部已经与所述显影联接件尚未建立接合关系时,已经插入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所述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运动以便使所述鼓联接部与所述鼓联接件接合,由所述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运动导致的所述保持部的运动受到限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上的处理盒,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所述主组件包括第一可旋转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第二可旋转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用于定位所述处理盒的主组件定位部;可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件,其中所述第一位置用于允许所述处理盒沿着其纵向方向进入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所述第二位置用于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推动所述处理盒以便将所述处理盒定位在主组件定位部;以及主组件锁定件,所述处理盒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利用显影剂对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辊;设置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一个轴向端上的鼓联接件,当所述处理盒安装至所述设备的主组件时,所述鼓联接件用于与第一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接合并且将第一旋转驱动力传递至电子照相感光鼓;设置在所述显影辊的一个轴向端上的轴联接件,用于从第二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传递第二旋转驱动力,并且在第二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的轴线与所述显影辊的轴线之间允许有偏移,其中所述轴联接件包括接合部,当所述处理盒安装至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所述接合部用于与第二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接合并且接收第二旋转驱动力; 所述接合部可以沿着与所述显影辊的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处理盒进入所述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接合部定位于设置在所述处理盒中的保持部上;当通过使所述可移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而移动所述处理盒时,所述接合部定位于所述主组件锁定件上;所述接合部的轴线与所述显影辊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处理盒定位于所述主组件定位部时比在所述接合部由所述保持部定位时更小。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a)第一可旋转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和第二可旋转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b)用于定位所述处理盒的主组件定位部;(c)可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件,其中所述第一位置用于允许所述处理盒沿着其纵向方向进入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所述第二位置用于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推动所述处理盒以便将所述处理盒定位至主组件定位部;(d)主组件锁定件(e)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设备主组件的所述处理盒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利用显影剂对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
8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辊;设置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一个轴向端上的鼓联接件,当所述处理盒安装至所述设备主组件时,所述鼓联接件用于与第一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接合并且将第一旋转驱动力传递至电子照相感光鼓;设置在所述显影辊的一个轴向端上的轴联接件,用于从第二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传递第二旋转驱动力,并且在第二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的轴线与所述显影辊的轴线之间允许有偏移,其中所述轴联接件包括接合部, 当所述处理盒安装至所述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接合部用于与第二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接合并且接收第二旋转驱动力;所述接合部可以沿着与所述显影辊的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处理盒进入所述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接合部定位于设置在所述处理盒中的保持部上;当通过使所述可移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而移动所述处理盒时, 所述接合部定位于所述主组件锁定件上;所述接合部的轴线与所述显影辊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处理盒定位于所述主组件定位部时比在所述接合部由所述保持部定位时更小; (f)用于进给记录材料的进给装置。在结合附图考虑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 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大体布置。图2是处理盒的横截面视图。图3a是将处理盒安装至设备主组件的安装操作的视图。图北是将处理盒安装至设备主组件的安装操作的视图。图3c是将处理盒安装至设备主组件的安装操作的视图。图4是用于显影辊的支撑结构的视图。图5是欧氏(oldham)联接件的结构的视图。图6a是所述欧氏联接件的横截面视6b是所述欧氏联接件的横截面视7a是处理盒和设备主组件中的联接件结构的视图。图7b是处理盒和设备主组件中的所述联接件结构的视图。图是在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8b是在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9a是在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9b是在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9c是在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IOa是在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定位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
图IOb是在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定位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IOc是在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定位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Ila是在将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lib是在将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 是在将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2b是在将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3a是在将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定位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 是在将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定位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 是在将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定位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4b是在将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定位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5a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形成图像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 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图像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6显示了第三实施例中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图17是处于将第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状态的视图。图l&i是处于将第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8b是处于将第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8c是处于将第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状态的视图。图19是处于将第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状态的视图。图20a是在将第四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20b是在将第四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21a是在将第四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21b是在将第四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2 是在将第四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定位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图22b是在将第四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定位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时所述欧氏联接件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将要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和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成像设备) 的例子。(成像设备的整体布置)参照图1,首先将描述关于成像设备的整体布置。另外,图1是根据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整体布置。参照图1,首先将描述关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成像设备)100的整体布置。正如图 1所示,通过安装件(未显示)从该图的前侧向后侧安装四个可拆卸地安装的处理盒7(7a、 7b、7c、7d)。在图1中,处理盒7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相对于水平方向是倾斜且并置的。在每个处理盒7中,设有电子照相感光鼓(感光鼓)1(1^113,1(3,1(1)以及围绕感光鼓1整体布置的充电辊2 QaJb、2c、2d)、显影辊25 0^1、2 、25c、25d)和诸如清洁部件 6(6a、6b、6c、6d)的处理装置。充电辊2具有均勻地给感光鼓1的表面充电的功能,显影辊 25具有用调色剂给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及可视化的功能。清洁部件6具有移除在将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之后仍然保留在感光鼓1上的显影剂的功能。在处理盒7下面设置扫描单元3,其根据图像信息对感光鼓1进行选择性曝光,从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潜像。安装纸盒17,其在设备主组件100A的下部包含记录材料S。设有用于设备主组件 100A的记录材料进给装置,以便向上进给记录材料S。更详细地,设有进给辊18,用于一一地分离并进给纸盒17中的记录材料S,并设有用于输送被进给记录材料S的传输辊对19、 以及用于在形成于感光鼓1上的潜像与记录材料S之间提供同步的调节辊对20。在处理盒 7 (7a, 7b, 7c, 7d)的上方设有中间转印单元5,作为用于转印形成在感光鼓1 (la, lb, lc, Id) 上的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装置。中间转印单元5包括驱动辊21和从动辊22、设置在与每个感光鼓1相对的位置处的初级转印辊23 Q3a,2 , 23c,23d)、次级转印辊对、设置在与次级转印辊M相对的位置处的相对辊87、以及围绕那些辊延伸的中间转印带5a。中间转印带fe是循环的,使得所有的感光鼓1是相对的且接触的,并且通过给初级转印辊23施加电压,实施从感光鼓1到中间转印带fe上的初级转印。通过在设置在中间转印带fe中的相对辊87与次级转印辊 24之间施加电压,调色剂从中间转印带fe被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在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每个感光鼓1旋转,并且已经由充电辊2均勻地充电的感光鼓1由扫描单元3选择性地曝光。藉此,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所述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辊25显影。藉此,在每个感光鼓1上形成彩色显影剂图像。与该图像形成同步地, 调节辊对20将记录材料S进给至次级转印位置,在这里相对辊87和次级转印辊M彼此相对,在它们之间设置中间转印带如。通过给次级转印辊M施加图像转印偏压,中间转印带 5a上的每个彩色显影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通过这样做,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了彩色图像。具有彩色图像的记录材料S由定影部88加热并加压,并且显影剂图像被固
11定。随后,记录材料S通过排出辊89被排放至排出部90。所述定影部88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的上部。(处理盒)参照图2,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处理盒7。图2显示了包含显影剂(调色剂)的处理盒7的主要部分。包含黄色调色剂的处理盒7a、包含品红色调色剂的处理盒7b、包含青色调色剂的处理盒7c以及包含黑色调色剂的处理盒7d具有相同的结构。处理盒7包括设有感光鼓1、充电辊2和清洁部件6的鼓单元沈(26a-26d)以及具有显影部件的显影单元4 (4a-4d)。感光鼓1通过轴承(未显示)可旋转地安装在鼓单元沈的清洁框架27中。充电辊2和清洁部件6围绕感光鼓1设置。通过清洁部件6从感光鼓1的表面上移除的残余调色剂掉落到移除调色剂腔27a中。通过将作为驱动源的驱动马达(未显示)的驱动力传递至鼓单元沈,感光鼓1相应于图像形成操作而旋转。充电辊轴承观可以相对于清洁框架 27沿着箭头D的方向移动。充电辊2的轴2j可旋转地安装到充电辊轴承观上,并且充电辊轴承观通过充电辊加压件46朝着感光鼓1被加压。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单元4包括显影辊25和显影装置框架31,所述显影辊25可以沿着箭头B的方向旋转并且与感光鼓1接触。显影辊25通过安装在显影装置框架31端部上的支承部件32R、32L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装置框架31上。围绕着所述显影辊25设有调色剂供给辊34和显影刀片35,所述调色剂供给辊34与显影辊25接触着沿着箭头C的方向旋转,所述显影刀片35用于调节显影辊25上的调色剂层。设置调色剂进给件36,用于搅动包含在显影装置框架31的调色剂容纳部31a中的调色剂并且用于将调色剂进给至调色剂供给辊34。显影单元4与鼓单元沈可旋转地相连,其旋转中心与轴37R、37L对准,轴37R、37L 与支承部件32R、32L的孔32I b、32Lb接合。在处理盒7的图像形成过程中,显影单元4由压力弹簧38推动,它围绕轴37R、37L旋转,显影辊25与感光鼓1接触。(将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主组件上的安装机构)参照图3,将描述用于将本发明的处理盒7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A上的机构。图3a是在处理盒7安装至设备主组件100A之前的状态的视图。在图3a中,处理盒7通过设备主组件100A的前侧板82的开口 82b沿着箭头E的方向进入并且被安装。这里,方向E是处理盒7的纵向。处理盒7的纵向是感光鼓1的轴线方向,并且也是显影辊25 的轴线方向。在安装操作时,在将整体设置在处理盒7的清洁框架27上的引导部27b置在引导件81的引导部81a上的状态下对其引导的同时,将引导部27b沿着箭头E的方向安装,其中引导件81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引导件81是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处理盒7的安装件。图北是处理盒7沿安装方向安装至后侧板83的状态的视图。当处理盒7沿着箭头E的方向前进时,整体设置在清洁框架27上的抵接部27c与设备主组件100A的后侧板 83接触,通过这样做,处理盒7被插至后侧板83。藉此,处理盒7的纵向的位置变得确定, 但是在这种状态下,处理盒7没有完全定位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更特别地,在上下方向 (与处理盒7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处理盒7没有被定位。感光鼓1也没有与中间转印单元5的转印带如接触。
图3c是处理盒7完全设定在设备主组件100A上的状态的视图。在处理盒7沿着纵向安装至后侧板83之后,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的可移动件84R、84L沿着箭头F的方向对整体设置在清洁框架27上的待推动部27Ld、27Rd加压。可移动件84R、84L与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的开关盖(未显示)相关联地移动。在安装处理盒7时,开关盖(未显示)开启和关闭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的开口(未显示)。整体设置在清洁框架27 上的定位部27Re、27Le分别与设备主组件100A的前侧板82的抵接部82a以及后侧板83 的抵接部83a接触,从而处理盒7相对于上下方向定位。藉此,处理盒7完全定位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另外,在该状态下,感光鼓1与转印带fe也彼此接触。换言之,由抵接部27c抵靠的后侧板83是相对于处理盒7的纵向的定位部。由定位部27Re、27Le抵接的抵接部82a、83a是用于沿上下方向定位处理盒7的主组件定位部。当处理盒7进入设备主组件100A的内侧时,可移动件84R、84L可以占据允许其进入的第一位置(图3a的位置)。更特别地,在所述第一位置,可移动件84R、84L占据该位置以便不从引导部81a突出,从而不能防止处理盒7的进入。此时,开关盖(未显示)处于用于开启所述开口(未显示)的位置。可移动件84R、84L可以占据用于沿着与处理盒7的纵向(进入方向)相交的方向对处理盒7加压的第二位置(图3c的位置),以便将处理盒7 定位在主组件定位部。更特别地,可移动件84R、84L处于从引导部81a突出的位置。此时, 开关盖(未显示)处于用于关闭开口(未显示)的位置。它从特别用于释放开关盖(未显示)的位置移动至用于关闭的位置,从而可移动件84R、84L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更特别地,当图3a所显示的处理盒7沿着纵向被安装时,它可以安装成将感光鼓1与转印带 5a间隔开,因此感光鼓1和转印带fe不彼此摩擦。通过可移动件84R、84L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感光鼓1能够与转印带fe接触。(处理盒中的显影辊以及欧氏联接件的支撑结构)参照图4-6,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处理盒7的应用欧氏联接件48作为轴联接件的所述结构以及显影辊25的支撑结构。图4显示了显影辊25的支撑部的一个纵向端。在图4中,显影辊25的显影辊轴25 j可旋转地与整体设置在支承部件32L上的支承部32Lc 的内表面接合。在显影辊25的橡胶辊部25g与支承部32Lc之间,用于限制显影辊25与感光鼓1的接触程度的限制辊47可旋转地与显影辊轴25j接合。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描述了显影辊25的一个纵向端的支撑结构,但是支承部在支承部件中还整体地设置在另一纵向端,并且与显影辊轴的另一端可旋转地接合。参照图5和图6,将描述作为该实施例的轴联接件的欧氏联接件48的结构。这里, 为了描述欧氏联接件48的结构,省略了支承部件32L。在图5中,欧氏联接件48包括从动侧接合部48a、中间接合部48b以及驱动侧接合部48c。所述从动侧接合部48a固定于显影辊轴25j的端部。作为固定方法,可以通过弹簧销或者平行销联接它们。在图5中,切口部25c设置在显影辊轴25j的端表面中,它被切割成与从动侧接合部48a的孔相对应的构造,并且它们被连接起来。驱动侧接合部48c可旋转地与接合部支承部件49接合。作为接合部的驱动侧接合部48c设有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图7)接合的突起48cl-48c4,所述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是设备主组件100A的第二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欧氏联接件48将旋转驱动力(第二旋转驱动力)从设备主组件 100A传递至显影辊25,允许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轴线与显影辊25的轴线之间的偏移。
参照图6,将更详细地描述欧氏联接件48的结构。图6a是沿图5的箭头H的方向看的剖视图,图6b是沿图5的箭头G的方向看的剖视图。在图6a中,从动侧接合部48a设有整体肋48al。中间接合部48b设有槽48kil, 肋48al和槽48bal彼此接合用于沿着图5中箭头G的方向运动。在图6b中,肋48c6整体地设置在驱动侧接合部48c上。中间接合部48b设有槽 48bcl,肋48c6和槽48bcl彼此接合用于沿着图6中箭头H的方向运动。图7a显示了设置在处理盒7中的联接件的结构。设置在显影单元4中的欧氏联接件48的驱动侧接合部48c的端表面整体地设有朝着轴线方向突出的突起48cl-48c3。用于将主组件联接件53与轴线彼此对准的作为接合部定位部的中央突起48c4沿着轴线方向从驱动侧接合部48c的端表面凸出。感光鼓1的自由端设有具有三棱柱构造的鼓联接件lc。 接合部支承部件49的引导部49b被引导着沿着与显影辊25的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在侧盖 50的槽50a中运动,所述侧盖50通过未示出的螺钉等固定到显影单元4上。换言之,驱动侧接合部48c可以沿着与显影辊25的轴线25相交的方向移动。图7b显示了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的联接件的结构。在图7b中,用于将驱动力从设备主组件100A传递至感光鼓1的作为第一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的鼓驱动联接件66 设有具有大致三角形截面的孔66a。在处理盒7通过可移动件84R、84L定位在主组件定位部82a、83a中之后,联接件移动机构66b沿着箭头m的方向移动。藉此,鼓驱动联接件66 与联接件移动机构66b —起沿着感光鼓1的轴线方向朝着处理盒7移动。当鼓联接件Ic 与鼓驱动联接件66的孔66a的相位不对准时,鼓联接件Ic的端表面Icl与鼓驱动联接件 66的端表面66c彼此接触。在这种情况,鼓驱动联接件66抵抗着设置在移动板66 中的弹簧66bl的推动力沿着箭头η的方向退避。当鼓联接件Ic与孔66a的相位由于鼓驱动联接件66的旋转而彼此对准时,鼓驱动联接件66通过弹簧66bl的推动力沿着箭头r的方向移动,并且联接件Ic与孔66a彼此接合。旋转驱动力(第一旋转驱动力)通过鼓驱动联接件66被传递至感光鼓1。图3c中所显示的处理盒7通过可移动件84R、84L定位在主组件定位部82a、83a中,藉此鼓联接件Ic与鼓驱动联接件66接合。因此,鼓驱动联接件66退避,直至处理盒7定位在主组件定位部82a、83a中。因此,使用上述联接件移动机构66b。另一方面,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通过诸如压缩弹簧等加压件53c沿着与显影辊25 的轴线平行的方向只是朝着处理盒7被推动。显影辊25设有欧氏联接件48。因此,如图 3b所显示的,在处理盒7定位在主组件定位部82a、83a中之前,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和欧氏联接件48彼此可以接合。当处理盒7进入设备主组件100A中时,驱动侧接合部48c可与显影辊25的轴线偏离,只要它定位在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相接合的合适位置。因此, 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的退避机构不需要是鼓驱动联接件66所使用的联接件移动机构, 因此,简单的结构是令人满意的。将描述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详细结构。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设有孔53b 1、5北2 和53b3。通过诸如压缩弹簧等加压件53c,沿着与显影辊25的轴线平行的方向朝着处理盒 7推动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当在处理盒7进入设备主组件100A中时驱动侧接合部48c和主组件显影联接件 53彼此接合时,突起48cl-48c3与孔53bl_53b3之间相位可能不对准。在这种情况下,突起48cl-48c3的自由端与除孔5!3bl-53b3之外的部分接触,并且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抵抗着加压件53c的推动力沿着轴线方向退避。然而,当突起48cl-48c3与孔53bl_5;3b3的相位通过旋转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而对准时,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通过加压件53c的推动力而前进。然后,突起48cl-48c3与孔53bl-53b3彼此接合,并且中央凸台48c4与作为传递件定位部的中央孔53b4彼此接合,从而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与驱动侧接合部48c的轴线(旋转轴线)彼此对准。当突起48cl-48c3与孔53bl-53b3之间相位对准时,它们彼此接合,从而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显影辊25。这里,从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的马达(未显示)向鼓驱动联接件66和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提供旋转驱动力。使一个马达用于所有处理盒或者一个马达可以覆盖所有处理盒是令人满意的。正如之前所描述的,独立于到感光鼓1的驱动输入,驱动力被直接从设备主组件 100A输入到显影辊25。因此,感光鼓1的旋转精度不受显影辊25的旋转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地,显影辊25自身的旋转精度得以改进,因此能够改善图像质量。(在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主组件上时欧氏联接件的操作)参照图8-10,将描述在本发明的处理盒7安装到成像设备主组件100A上时欧氏联接件48的操作。图8a是(相对于安装方向)从下游侧看时朝着后侧板83安装的处理盒 7(图3a)的视图。图8b是从纵向端表面看时(箭头VI)的剖视图。如图8b所示,设备主组件100A的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轴线53a与处理盒7的显影辊25的轴线2 偏离。更详细地说,当处理盒7进入设备主组件100A中时,可以降低感光鼓1和显影辊25,使得感光鼓1和转印带fe不摩擦。设有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使得当处理盒7定位于主组件定位部82a、83a中时,显影辊25的轴线2 和轴线53a大致彼此对准。通过推动件M经由接合部支承部件49推动驱动侧接合部48c,并且驱动侧接合部 48c定位于设置在清洁框架27中的保持部27f中。藉此,驱动侧接合部48c的轴线48c5设置在大致与轴线53a对准的位置,使得当处理盒7固定时,驱动侧接合部48c容易地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接合。更特别地,驱动侧接合部48c定位在保持部27f中,使得当处理盒 7进入设备主组件100A中时,轴线48c5位于相比轴线2 更靠近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轴线53a的位置。轴线48c5和显影辊25的轴线2 之间的距离在这里是D1。因此通过将接合部48c定位在保持部27f中,就没有必要提供用于接合在接合部48c及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的大的引导件,因此可以实现处理盒7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100的尺寸减小。使用推动件M以便推动接合部支承部件49。然而,通过将可弹性变形的弹性部整体安装在接合部支承部件49上,接合部支承部件49可以与保持部27f接触。图9a是从(相对安装方向的)下游侧看时安装至设备主组件100A的后侧板83 上的处理盒7(图北)的视图。图9b是从纵向端表面看时(箭头V2)的剖视图。如图9a所示,当处理盒7被安装到后侧板83上时,在处理盒7在设备主组件100A 的引导件81上被引导的同时,它还没有被可移动件84挤压。为此,处理盒7没有被完全定位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而是感光鼓1与转印带fe间隔开。如图9b所示,当突起48cl-48c3与孔53bl_53b3在该状态下的相位相对彼此不对准时,代替保持部27f,接触部49b被接触并且定位在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的主组件锁定件85中。当接触部49b通过主组件锁定部85定位时,它由设置在主组件锁定件85的自由端的倾斜面8 引导,如图9b所示。因此,在接触部49b与保持部27f之间提供间隙。这里,驱动侧接合部48c可旋转地与接合部支承部件49接合。因此,驱动侧接合部48c通过接合部支承部件49定位在主组件锁定件85中。因此,轴线48c5与显影辊25的轴线2 之间的距离D2小于上述距离Dl。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由驱动侧接合部48c的突起48cl-48c3 推动以便沿着图中箭头J的方向(轴线方向)退避。如图9c所示,在处理盒7插至后侧板83(图幻后,在突起48cl-48c3与孔 53bl-53b3的相位彼此对准的情况下,突起48c4与孔53b4彼此接合,从而驱动侧接合部 48c得以定位。在那种情况下,接合部支承部件49的接触部49b与主组件锁定件85彼此间隔开。因此,轴线48c5与显影辊25的轴线2 之间的距离D3在这里要小于上述距离Dl 禾口 D2。图IOa是(相对于安装方向)从下游侧看时通过可移动件84R、84L而加压定位在主组件定位部82a、83a中的处理盒7(图3c)的视图。图IOb是关于图IOa的沿着纵向方向从侧面看时(箭头V3)的剖视图。如图IOa所示,处理盒7的清洁框架27从可移动件84接受力,使得它被沿着箭头方向推动。藉此,盒定位部27gl与设备主组件100A的后侧板的抵接部83a接触,从而处理盒7被完全定位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并且感光鼓1和转印带fe彼此接触。显影辊25的轴线2 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轴线53a大致对准。这里,盒定位部27gl是设置在清洁框架27中的鼓支承27g的一部分,所述鼓支承27g可旋转地支撑感光鼓1。接合部支承部件49的接触部49b由主组件锁定件85接触并阻止(图IOb),或者驱动侧接合部48c的突起48c4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孔53b4接合、并且驱动侧接合部48c被定位(图IOc)。 为此,即使处理盒7沿着箭头I方向移动,驱动侧接合部48c也限制所述移动,并且因此它不与处理盒7—起移动。因此,沿处理盒7的移动方向(箭头方向),将主组件锁定件85 定位在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下游。因此,轴线48c5与显影辊25的轴线2 之间的距离 D4(图IOb)以及距离D5(图IOc)小于上述D1、D2和D3。如图IOb所示,当突起48cl-48c3与孔53bl_53b3的相位彼此不对准时,通过旋转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使得突起48cl-48c3与孔53bl_53b3在合适的相位对准。并且驱动侧接合部48c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彼此接合。如图IOc所示,另一方面,如果在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所提供的孔53bl-5;3b3与驱动侧接合部48c的突起48cl-48c3相位彼此对准,则驱动侧接合部48c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彼此接合。旋转驱动力(第二旋转驱动力)通过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旋转被传递至驱动侧接合部48c。如之前已经描述的,在用于沿着与处理盒7的进入方向相交的方向通过可移动件 84R、84L定位在主组件定位部82a、83a中的结构中,可以简化用于主组件联接件53的退避机构,因此可以减小成像设备100的尺寸。通过将设置在欧氏联接件48中的驱动侧接合部48c定位在保持部27f中,就不需要提供用于接合在驱动侧接合部48c和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的大的引导件。因此,可以实现处理盒7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100的小型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使用欧氏联接件48的例子,但是使用具有吸收旋转变化效果的另一联接件(例如横向联接件)等等也是令人满意的,所述旋转变化在输入部与输出部的轴线(旋转轴线)彼此偏离时产生。第二实施例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中,将参照图11-15对在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时欧氏联接件的操作进行描述。在描述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在该本施例中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同时为了简便起见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图Ila是(相对安装方向)从下游侧看时朝着后侧板83安装处理盒7 (图3a)的视图,图lib是从纵向端表面看时(箭头V4)的剖视图。如图Ila和图lib所示,在处理盒7被引导并且安装至设备主组件100A的引导件 81的过程中,它不被可移动件84所加压。为此,它没有完全定位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显影单元4设有间隔保持件86,用于在仅有处理盒7的状态下将显影单元4保持在间隔位置以便相对于感光鼓1将显影辊25隔开。类似于第一实施例,通过压力弹簧(未显示)沿着显影辊25与感光鼓1相接触的方向推动显影单元4,并且其中心与轴37对准。然而,间隔保持件86与设置在清洁框架27的侧面中的孔27e接合,因此显影单元4沿着箭头L的方向旋转,并且其中心与轴37对准,从而它被保持在间隔位置。此时间隔保持件86的位置处于接合位置。然而,通过推动件M沿着与显影辊25的轴线2 相交的方向(图中箭头I的方向)推动接合部支承部件49。因此,接合部支承部件49的接触部49b与设置在处理盒7的清洁框架27中的保持部27f接触,从而确定接合部支承部件49的位置。驱动侧接合部48c 的轴线(旋转轴线)48c5与显影辊的轴线2 彼此偏离。有鉴于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降低感光鼓1和显影辊25以便在处理盒7进入设备主组件100A中时感光鼓1和转印带fe 可不彼此摩擦。为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设有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从而在相对于主组件定位部82a、83a定位处理盒7时,显影辊25的轴线2 与轴线53a大致彼此对准。 在安装有感光鼓1的清洁框架27上设置保持部27f,并且接触部49b与该保持部 27f接触用于定位。为此,接合部支承部件49相对于感光鼓1以高的位置精度被定位,感光鼓1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A以高的位置精度被安装。更特别地,如果处理盒7在该状态下如图lib所示进一步进入时,驱动侧接合部48c的轴线4油5被设置在轴线53a处并且大致位置相符以便容易地将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与驱动侧接合部48c接合。更特别地,驱动侧接合部48c定位在保持部27f上,使得在处理盒7进入设备主组件100A的内侧时轴线48c5 比轴线2 更接近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轴线53a。这里,轴线48c5与显影辊25的轴线 25k之间的距离是Si。接合部48c定位在保持部27f中,因此,没有必要提供用于接合在接合部48c及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的大的引导件,并且可以实现处理盒7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100的尺寸减小。图1 显示了(相对于安装方向)从下游侧看时处理盒7(图北)的视图,所述处理盒7被安装直至它碰到后侧板83。图12b是从纵向端表面看时(箭头V5)的剖视图。在图1 和12b所示的状态中它没有被可移动件84加压。为此,处理盒7没有被定位在设备主组件100A的主组件定位部82a、83a中,因此感光鼓1处于与转印带fe间隔开的状态中。此时,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轴线53a与显影辊25的轴线2 彼此偏离。如图12b所示,当突起48cl-48c3与孔53bl_5;3b3的相位在该状态下不彼此对准时,代替保持部27f,接触部49b被接触并且定位在主组件锁定件85中。在接触部49b通过主组件锁定件85而定位时,它通过设置在主组件锁定件85的自由端的倾斜面8 而被引导,如图lib所示。因此,接触部49b与保持部27f间隔开。这里欧氏联接件48的驱动侧接合部48c与接合部支承部件49可旋转地接合。因此,驱动侧接合部48c通过接合部支承部件49定位在主组件锁定件85中。因此,轴线48c5与显影辊25的轴线2 之间的距离 S2小于上述距离Si。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被推至驱动侧接合部48c的突起48cl-48c3并且沿着图中箭头J的方向(轴线方向)退避。在其中处理盒7甚至已经被设置至后侧板83(图幻的状态下,在突起48cl-48c3 与孔53bl-5;3b3的相位彼此对准时,情况与图9c的情况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描述。如图12b所示,主组件释放件87被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所述主组件释放件 87在处理盒7沿纵向安装至设备主组件100A上时与间隔保持件86接触。在将已安装的处理盒7定位在主组件定位部82b、83a中之前,主组件释放件87与间隔保持件86接触,使得间隔保持件86与孔27e之间的接合被释放。此时间隔保持件86的位置为释放位置。当释放间隔保持件86时,显影单元4移至接触位置,从而显影辊25能够与感光鼓1接触。然而,在其中处理盒7通常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的状态下,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的间隔机构91与显影装置框架31的力接收部31b接触。因此,即使在将处理盒7安装至设备主组件100A上之后释放间隔保持件86,显影辊25也不与感光鼓1接触。图13a是(相对于安装方向)从下游侧看时通过可移动件84定位在设备主组件 100A的主组件定位部82a、83a中的处理盒7的视图。图1 是从纵向端表面看时(箭头 V6)的剖视图。如图13a所示,处理盒7的清洁框架27从可移动件84接收力,并且沿着箭头I的方向被推动。藉此,盒定位部27gl与设备主组件100A的后侧板的抵接部83a接触,从而处理盒7定位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并且感光鼓1和转印带fe彼此接触。这里,盒定位部 27gl是设置在清洁框架27中的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感光鼓1的鼓支承27g的一部分。接合部支承部件49的接触部49b由主组件锁定件85接触并锁定,或者驱动侧接合部48c通过设置于驱动侧接合部48c中的突起48c4与设置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的孔53b4之间的接合而被定位。为此,即使处理盒7沿着箭头I的方向移动,驱动侧接合部48c也被保持在图12的位置中,并且它不与处理盒7—起移动。因此,主组件锁定件85相对于处理盒7 的移动方向(箭头I的方向)定位在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下游。这里,在轴线48c5与显影辊25的轴线25k之间的距离方面,S3小于上述距离Sl和S2。设置在显影单元4中的力接收部31b沿着箭头N的方向继续从间隔机构91接收力,因此显影单元4被保持在间隔位置,藉此显影辊25与感光鼓1间隔开。图1 是(相对于安装方向)从下游侧看时通过操作间隔机构91使显影单元4 旋转而移动至接触位置的盒的视图,在接触位置,显影辊25与感光鼓1相接触。图14b是从纵向端表面看时(箭头V7)的剖视图。如图1 所示,间隔机构91沿着箭头P的方向移动,并且与显影单元4的力接收部31b间隔开,因此显影单元4根据压力弹簧3 (图幻的力围绕轴37沿着箭头Q的方向旋转。如图14b所示,显影单元4移动至感光鼓1与显影辊25彼此接触的接触位置。显影辊 25的轴线2 也大致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轴线53a对准。轴线48c5与显影辊25的轴线25k之间的距离S4在这里小于上述Si、S2和S3。图1 是在图像形成时(相对于安装方向)从下游侧看时处理盒7的视图。图 1 是沿纵向方向从端面看时(箭头V8)的剖视图。
这里,当突起48cl_48c3与孔53bl_5;3b3的相位不是彼此对准时,突起48cl_48c3 通过旋转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而与孔53bl-53b3在合适的相位对准。因此,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与驱动侧接合部48c彼此接合,并且设备主组件100A的旋转驱动力(第二旋转驱动力)被传递至显影辊25。在该状态下,整体设置在驱动侧接合部48c上的突起48c5和设置在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的孔53b4彼此接合,因此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轴线53a与驱动侧接合部48c的轴线(旋转轴线)48c5彼此对准。类似地,显影辊25的轴线(旋转轴线)25k大致与轴线53a对准。接合部支承部件49的接触部49b与主组件锁定部85间隔开。正如之前所描述的,在本实施例中,除了第一实施例的效果外,即使它在感光鼓和显影辊25彼此间隔的状态下安装处理盒7,轴联接件48的接合部48c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 53也彼此平稳地接合,因此改进了安装性能。第三实施例(重新安装处理盒时的间隔机构)将描述在一旦将处理盒7从设备主组件100A上拆卸之后用于将它重新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A上的间隔机构。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与前面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给在本实施例中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简便起见省略对其详细描述。正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已经从设备主组件100A中取出的处理盒7中,间隔保持件86从清洁框架27的孔27e中释放。因此,显影单元4位于接触位置并且感光鼓1和显影辊25彼此接触。当处理盒7从设备主组件100A上拆卸时,完成电子照相成像设备100 的成像操作。如图13所示,为了将显影单元4移动至间隔位置,间隔机构91在间隔力接收部31b与之接触。通过间隔机构91的这种状态,处理盒7从设备主组件100A上拆卸,并且显影单元4返回至接触位置。然而,当处理盒7再次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A上,定位在接触位置的显影单元4的间隔力接收部31b抵接着间隔机构91的侧面,因此,处理盒7不能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A上。为了防止这个情况,当再安装已拆卸的处理盒7时,将显影单元4事先移动至间隔位置。参照图16-图19,将描述用于这个的结构。如图16和17所示,设备主组件100A 设有用于安装处理盒7的安装开口 87。设备主组件100A设有间隔引导部92,所述间隔引导部92可以与整体设有间隔力接收部31b的突起31d接触,所述间隔力接收部31b设置在处理盒7的显影单元4中。如图l&i所示,在处理盒7进入设备主组件100A中之前,显影单元4处于接触位置,因此感光鼓1和显影辊25彼此接触。如图18b所示,当处理盒7被安装到设备主组件 100A上时,首先将整体设置在清洁框架27上的引导部27b引导至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 中的主组件引导件81。设置在显影装置框架31中的突起31d与间隔引导部92的斜面部 92a接触。如图18c所显示的,当处理盒7进一步进入时,显影单元4沿着箭头J的方向围绕后支承部件15旋转。然后,显影单元4移动至间隔位置(箭头K),显影辊25与感光鼓1 间隔。如图19所示,当处理盒7定位在成像设备100的主组件中时,间隔力接收部31b与设置在间隔引导部92的安装方向下游侧的间隔机构91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显影单元4 处于间隔位置,当显影辊25保持与感光鼓1间隔开时,处理盒7可以被安装至成像设备100 的主组件上。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处理盒7的安装方向上游侧的力接收部31b的力间隙31e具有不与安装引导部84干涉的构造。藉此,显影单元4可以移至接触位置,而不会与间隔引导部84干涉。正如已经在之前描述的,同样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效果。除了第一实施例中的效果之外,即使在感光鼓1和显影辊25彼此间隔开的状态安装处理盒7,驱动侧接合部48c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彼此也能平稳地接合,因此改进了安装性能。第四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盒7被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A上。然而,在仅有显影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A上时本发明也优选可适用。参照图20-22,作为第四实施例将描述在将显影装置4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A上时欧氏联接件的操作。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与前面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在本实施例中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单起见省略对其详细描述。图20a显示了在将显影装置4沿其纵向方向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A上之前的状态。图20b显示了从沿纵向方向的侧面看时(箭头V9)的剖面。在图20a和图20b中,由推动件M通过接合部支承部件49推动驱动侧接合部48c。 驱动侧接合部48c通过接合部支承部件49定位在设置在显影装置框架31上的保持部31f 中。因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所示的情况,也是在定位显影装置4之前,欧氏联接件48处于可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接合的位置。藉此,显影辊25已经降低,从而在显影装置4进入设备主组件100A中时防止显影辊25和感光鼓1之间的摩擦。更特别地,当显影装置4进入设备主组件100A中时,驱动侧接合部48c定位在保持部31f中,从而轴线48c5比轴线2 处于更接近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轴线53a的位置。通过将接合部48c定位在保持部31f 中,就不需要提供用于接合在接合部48c和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的大的引导件,因此实现了显影装置4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100的尺寸减小,并且它成功了。轴线48c5与显影辊 25的轴线2 之间的距离在这里是Li。图21a是显示了显影装置4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的后侧板(未显示)上的视图。图21b是从纵向端表面看时(箭头V10)的剖视图。如图21a所示,在显影装置4被引导至设备主组件100A的引导件81时,它安装到后侧板(未显示)上,并且在这种状态下,它没有被设备主组件100A的可移动件84所推压。 因此,显影辊25与感光鼓1间隔开。如图21b所示,当突起48cl-48c3与孔53bl_53b3的相位不是彼此对准时,在该状态下,代替保持部31f,接触部49b被接触并且定位在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的主组件锁定件85上。当接触部49b通过主组件锁定件85定位时,它由设置在主组件锁定件85的自由端的倾斜面85a引导进入图21b所示的状态。这里,欧氏联接件的驱动侧接合部48c可旋转地与接合部支承部件49接合。因此,驱动侧接合部48c通过接合部支承部件49定位在主组件锁定件85中。因此,轴线48c5与显影辊25的轴线2 之间的距离L2在这里小于上述距离Li。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被推到驱动侧接合部48c上并且沿着图中箭头J的方向(轴线方向)退避。当突起48cl-48c3与孔53bl_5;3b3的相位彼此对准时,设置在驱动侧接合部48c 中的突起48c4与设置在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的孔53b4彼此接合,驱动侧接合部48c得以定位。在这种情况下,接合部支承部件49的接触部49b与主组件锁定件85彼此间隔开。图2 显示了显影装置通过可移动件84定位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的状态的视图。图22b显示了从纵向端表面看时(箭头VII)状态的视图。如图2 所示,显影装置4的显影装置框架31从可移动件84接收力并且沿着箭头的方向被推动,设置在显影辊25端部处的限制辊47与感光鼓1接触。显影装置4完全定位在设备主组件100A中,并且显影辊25和感光鼓1彼此接触。显影辊25的轴线2 大致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轴线53a对准。这里,当显影装置沿着箭头方向移动时,接合部支承部件49的接触部49b被主组件锁定件85所接触并锁定,或者突起48c4与孔53b4 接合、驱动侧接合部48c被定位在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为此,即使显影装置4沿着箭头的方向移动,驱动侧接合部48c也被保持在图21的位置中,并且它不与显影装置4 一起移动。因此,显影装置4将主组件锁定件85定位在相对于可移动件84的移动方向的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下游侧。因此,轴线48c5与显影辊25的轴线2 之间的距离L3在这里比上述Ll和L2更小。这里,当突起48cl-48c3与孔53bl_53b3的相位不匹配时,通过主组件显影联接件 53的旋转,如图22b所示,联接件的突起48cl-48c3与孔53bl_5;3b3的相位相对彼此匹配。 然后,驱动侧接合部48c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接合。另一方面,如果驱动侧接合部48c 的突起48cl-48c3与设置在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的孔53bl_5;3b3的相位对准时,驱动侧接合部48c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彼此接合。通过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旋转传递旋转驱动力。正如之前所描述的,在用于沿着与进入方向相交的方向通过可移动件84R、84L将显影装置4定位在主组件定位部82a、83a中的结构中,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的退避机构可以被简化,并且可以减小电子照相成像设备100的尺寸。设置在轴联接件48中的接合部48c被定位在保持部31f中,因此不必提供用于接合在接合部48c与主组件显影联接件53中的大的引导件,并且可以实现显影装置4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100的小型化。在本实施例中,对使用欧氏联接件的例子进行描述,使用具有吸收旋转变化效果的另一联接件(例如横向联接件)等等也是令人满意的,所述旋转变化在输入部与输出部的轴线(旋转轴线)彼此偏离时产生。正如已经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用于将驱动力传递至显影辊的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的退避机构可以被简化。通过将设置在轴联接件中的接合部定位至保持部,就没有必要提供用于接合在接合部和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中的大的引导件,并且能够实现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小型化。另外,可以改进显影辊的旋转精度,因此可以改善图像质量。(工业适用性)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显影装置、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其中处理盒或者显影装置通过沿着与处理盒或显影装置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可移动件而得以定位, 并且简化了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显影辊的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的退避机构。也可以提供显影装置、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其中接合部设置在轴联接件中,并且通过将设置在轴联接件中的接合部定位至保持部,用于接合至接合部和主组件驱动力传递件的大的引导件是不必要的,并且显影装置、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尺寸被减小。也可以提供显影装置、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其中通过改进显影辊的旋转精度而改善图像质量。虽然已经参考这里所披露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它并不限制于所描述的细节,本申请旨在覆盖落入改进的目的内或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的那些改变或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100A)的处理盒(7),所述主组件包括鼓联接件(66)、显影联接件(5 和接触件(85),所述处理盒包括i)感光鼓(1); )鼓联接部(Ic),邻近所述感光鼓的一个轴向端设置,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鼓联接件接合以便接收用于转动所述感光鼓的驱动力;iii)显影辊(25),构造和定位成a)使在所述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和b)能够围绕该显影辊的轴线(25k)旋转;iv)显影联接部(48),邻近所述显影辊的一个轴向端设置,所述显影联接部包括 iv-i)从动部G8a),固定在所述显影辊的所述一个轴向端上;iv-ii)中间部G8b),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从动部接合,和b)在保持所述中间部与所述从动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从动部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 (G)上移动;和iv-iii)驱动部G8c),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b)与所述中间部接合,和c)在保持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中间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并且与所述中间部的上述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H)移动;ν)保持部(49),构造和定位成a)保持所述驱动部,和b)能够与所述驱动部一起沿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的方向移动;vi)推动部(M),构造和定位成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推动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保持部;和vii)抵接部07f),构造和定位成抵接由所述推动部推动的所述保持部,以便在所述处理盒沿着所述显影辊的轴向插入到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使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其中,所述保持部包括接触部G9b),所述接触部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接触件(85)接触,从而在所述驱动部尚未与所述显影联接件建立接合关系时,已经插入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所述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运动以便使所述鼓联接部与所述鼓联接件接合,由所述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运动导致的所述保持部的运动受到限制。
2.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设备主组件和能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处理盒,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i)所述设备主组件,其包括i-i)鼓联接件(66),构造和定位成施加驱动力; i-ii)显影联接件(53),构造和定位成施加驱动力;和i-iii)接触件(85),构造和定位成抵接所述处理盒;ii)所述处理盒,其包括ii-i)感光鼓(1); - )鼓联接部(Ic),邻近所述感光鼓的一个轴向端设置,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鼓联接件接合以便接收用于转动所述感光鼓的驱动力;ii-iii)显影辊(25),构造和定位成a)使在所述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和b) 能够围绕该显影辊的轴线(25k)旋转;ii-iv)显影联接部(48),邻近所述显影辊的一个轴向端设置,所述显影联接部包括 ii-iv-i)从动部G8a),固定在所述显影辊的所述一个轴向端上; ii-iv-ii)中间部G8b),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从动部接合,和b)在保持所述中间部与所述从动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从动部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G)上移动;和ii-iv-iii)驱动部G8c),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b)与所述中间部接合,和c)在保持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中间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并且与所述中间部的上述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H)移动; -ν)保持部(49),构造和定位成a)保持所述驱动部,和b)能够与所述驱动部一起沿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的方向移动;ii-vi)推动部64),构造和定位成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推动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保持部;和ii-vii)抵接部07f),构造和定位成抵接由所述推动部推动的所述保持部,以便在所述处理盒沿着所述显影辊的轴向插入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中时,使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其中,所述保持部包括接触部G9b),所述接触部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接触件(85)接触,从而在所述驱动部尚未与所述显影联接件建立接合关系时,已经插入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所述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运动以便使所述鼓联接部与所述鼓联接件接合,由所述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运动导致的所述保持部的运动受到限制。
3. 一种能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100A)的显影盒,所述主组件包括显影联接件(5 和接触件(85),所述显影盒包括 i)显影辊(25),能够围绕该显影辊的轴线(25k)旋转; )显影联接部(48),邻近所述显影辊的一个轴向端设置,所述显影联接部包括 ii-i)从动部G8a),固定在所述显影辊的所述一个轴向端上; - )中间部G8b),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从动部接合,和b)在保持所述中间部与所述从动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从动部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 (G)上移动;和ii-iii)驱动部G8c),构造和定位成a)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b)与所述中间部接合,和c)在保持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中间部接合的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并且与所述中间部的上述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H)移动;iii)保持部(49),构造和定位成a)保持所述驱动部,和b)能够与所述驱动部一起沿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的方向移动;iv)推动部(M),构造和定位成沿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推动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保持部;和ν)抵接部07f),构造和定位成抵接由所述推动部推动的所述保持部,以便在所述处理盒沿着所述显影辊的轴向插入到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使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显影联接件接合;其中,所述保持部包括接触部G9b),所述接触部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接触件(85)接触,从而在所述驱动部尚未与所述显影联接件建立接合关系时,已经插入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所述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运动以便使所述鼓联接部与所述鼓联接件接合,由所述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轴线相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运动导致的所述保持部的运动受到限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显影盒、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处理盒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主组件包括鼓联接件、显影联接件和接触件,处理盒包括显影联接部,包括固定在显影辊的一个轴向端上的从动部、中间部和驱动部;保持部,保持驱动部和能与驱动部一起沿显影辊的轴线方向移动;推动部,沿与显影辊的轴线相交的方向推动驱动部通过保持部;和抵接部,抵接由推动部推动的保持部,以便在处理盒沿着显影辊的轴向插入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使驱动部与显影联接件接合。保持部包括接触部,接触部与接触件接触,从而在驱动部尚未与显影联接件建立接合关系时,由处理盒在与所述显影辊的轴线相交的方向上的运动导致的保持部的运动受到限制。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2169317SQ20111013471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1日
发明者桥本浩二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